虎跑泉[1]試新茶
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兩山[2]之茶,以龍井[3]為佳。谷雨[4]前采茶旋焙[5],時激虎跑泉烹[6]享,香清味冽,涼沁詩脾。每春當高臥山中,沉酣[7]新茗一月。
“龍井茶,虎跑水”,湖上兩樣最美的風物,可是高深甫先生最早在他的《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里列舉出來,以至于后來有了“西湖雙絕”的美譽。
一部《遵生八箋》,讓后人從文字里識見了四百年前的一位生活藝術(shù)家。他將養(yǎng)生格言記錄成《清修妙論箋》,將按時修養(yǎng)的要訣寫成《四時調(diào)攝箋》,那些可資頤養(yǎng)的寶物器用收入《起居安樂箋》,服氣導(dǎo)引諸術(shù)歸入《延年卻病箋》,食品名目、服餌諸物則統(tǒng)于《飲饌服食箋》,賞鑒清玩、養(yǎng)花蒔草事見諸《燕閑清賞箋》,經(jīng)驗方藥集結(jié)成《靈秘丹藥箋》,歷代的隱逸人事足跡流傳于《塵外遐舉箋》。
幾乎每一箋里都有茶事。茶,被深甫先生列入養(yǎng)生佳品,為服食首選。在他的《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茶泉類·論茶品》之《茶效》中云:“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p>
好在深甫先生身在西湖,可享受好山好水好茶。想必他一定讀過唐代茶圣陸羽(733—804)寫的《茶經(jīng)》,那《茶經(jīng)·八之出》里寫道,錢塘的茶,出在天竺、靈隱二寺。北宋時,西湖靈竺一帶上天竺白云峰產(chǎn)的叫“白云茶”、下天竺香林洞產(chǎn)的叫“香林茶”,葛嶺寶云山產(chǎn)的稱“寶云茶”,均被列為“歲貢”,“并稱佳品”。相傳北宋時住持上天竺寺的辯才法師,晚年退居風篁嶺老龍井,將上天竺白云茶移栽到此,龍井這一帶產(chǎn)茶開始聲名漸遠。辯才法師被后世尊稱為“龍井茶祖”。元代后,龍井產(chǎn)的茶屢見于文人詩篇,將之喻作“翠影”“黃金芽”。及到深甫先生所在的明代,龍井茶名聲日著。田汝成《西湖游覽志》、田藝衡《煮泉小品》中都將龍井所產(chǎn)之茶評定為西湖南北兩山所產(chǎn)茶中之“絕品”。高濂在《茶泉論》中說龍井茶:“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僅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但出龍井者,方妙。而龍井之山,不過十數(shù)畝。”龍井茶產(chǎn)地山靈水美,加之炒制工藝“甚精”,又所產(chǎn)不多,終成為不可言說之“妙品”。
明 孫枝 《西湖紀勝圖·虎跑泉》 寧波天一閣博物館藏
“泉從石出清且冽,茶自峰生味更圓。”西湖出好茶,也不乏激活茶性的好水。西湖舊稱有三大名泉,為“龍井”“虎跑”“玉泉”。其中,又以“虎跑”泉最宜茶。張岱《西湖夢尋·卷五·西湖外景·虎跑泉》載,明洪武十一年(1378),學士宋濂(1310—1381)朝京,主僧邀濂觀泉,遂做名以記之。城中好事者取以烹茶,日去千擔。寺中有調(diào)水符,取以為驗。
虎跑泉的來歷,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大慈山白鶴峰下有定慧寺,唐代高僧性空在此地投宿,附近沒有水源,正準備離去,夜夢神者來見,告之:“南岳有一童子泉,當遣二虎將其搬到這里來。”第二天果然看到兩只老虎以爪子刨地,瞬間刨出一個泉眼來,據(jù)說水量豐沛,日產(chǎn)千擔,“寺僧披衣同舉梵咒,泉觱沸而出,空中雪舞”。傳說或不可信,卻也給虎跑泉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色彩。虎跑泉水質(zhì)甘冽醇厚,人稱“天下第三泉”。龍井茶品格清奇,素有“綠茶皇后”的美譽,兩者搭配,茶泉相融,將西湖龍井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發(fā)揮到極致。難怪深諳茶道的深甫先生還不忘在他的《春日幽賞》中記下一筆,傳于同好。
虎跑定慧禪寺(老照片)
清 董棨《太平歡樂圖·杭州泉水》
西湖泉水,以虎跑泉最好。兩山之茶,以產(chǎn)自龍井者最佳。候至谷雨前,將采來的新茶立即焙制,且用虎跑泉水烹煮,香清味冽,沁人心脾,讓人不由得想作詩一首。每年都應(yīng)當在春季到山上,悠閑地高枕而臥,沉浸在茶香里,細細品它一個月的新茶,那才叫一個過癮。
以虎跑泉烹龍井雨前茶,可謂占盡品茗之天時地利。這深甫先生也算得上古今難得一“茶癡”了。
[1] 在西湖西南大慈山白鶴峰下定慧禪寺(俗稱虎跑寺)側(cè)院內(nèi)。
[2] 指西湖南、北兩山。
[3] 位于西湖南高峰西側(cè)風篁嶺上,原名龍泓、龍湫。有兩龍井。上為老龍井,一泓寒碧,清冽異常,其地產(chǎn)茶,遂為兩山絕品。
[4] 節(jié)氣名。一年中第六個節(jié)氣。每年的4月19日或20日或21日為谷雨日。谷雨前采的茶,又名“雨前茶”。
[5] 即時炒茶。
[6] 言燒水煮(沖)茶。
[7] 沉酣,言酒醉,又言醉心于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