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癸丑日記 六月

魯迅日記 作者:魯迅


第14章 癸丑日記 六月

一日晴。星期休息。上午收二十八日《越鐸》一分。午后曇,風,天氣甚熱。昨今兩夜從《說郛》寫出《云谷雜記》〔1〕一卷,多為聚珍版本〔2〕所無,惜頗有訛奪耳,內(nèi)有辨上虞五夫村一則〔3〕甚確。

二日上午得二弟信,五月二十九日發(fā)(34)。收廿九日《越鐸》一分。下午同夏司長、戴蘆舲、胡梓方赴歷史博物館〔4〕觀所購明器土偶,約八十余事。途次過鐘樓,停車游焉。

三日下午收三十日《越鐸》一分。夜小雨。補寫《臺州叢書》兩葉。

四日雨,晚霽。夜補寫《臺州叢書》闕葉四枚。

五日小雨。上午寄二弟信(三十五)。午后寄宋紫佩信。赴夏司長家商量圖書分館事。下午收五月卅一日及六月一日《赴[越]鐸》各一分。晚黃元生來,對坐良久,甚苦。夜補寫《臺州叢書》兩葉。

六日晴。上午得相摸屋書店葉書,詢子英所在。午后同關(guān)來卿先生往圖書館并還所假書,別借宋本《易林注》二冊。晚商生契衡來,云將歸去。夜寫《易林注》。

七日晴。晨許銘伯來訪。得二弟信,三日發(fā)(35)。午后曇。往琉璃廠買四川刻本《夢溪筆談》一部四本,三元。書肆又贈《紅雪山房畫品》一冊。往晉和祥購餅餌一元五角。收初二日及初三日《越鐸》各一分。晚宋紫佩自天津來,夜寫《易林》。

八日星期休息。終日大雨。終日寫《易林》。夜大風。

九日舊端午。上午小雨即止。復相摸屋書店信。下午收四日、五日《越鐸》各一分。夜寫《易林》殘本卷三、卷四一冊畢。

十日晴。上午得二弟信,附芳子箋一枚,六日發(fā)(36)。寄二弟信(卅六)。下午收六日《越鐸日報》一分。晚得楊莘耜所寄玩具一匣,五月九日西安發(fā)。夜抄《易林》少許。

十一日晨謝西園來,假去十元。下午往許季上及胡梓芳家。收七日《越鐸》一分。夜錄《易林》。

十二日晴,午后曇。寄陳子英信。寄相摸屋信代許季上索雜志目錄。下午關(guān)來卿先生來訪。收八日《越鐸》一分。夜抄《易林》卷第十三畢。

十三日晴,燠。午后得羽太家信,福子所作,七日發(fā)。下午收九日《越鐸》一分。夜抄《易林》。

十四日上午寄二弟信,附答芳子箋一枚(三十七)。午后同沈商耆、戴蘆林往齊壽山家看石竹。晚許詩荃來,又偕一范姓者,未問其字。夜抄《易林》。

十五日小雨。星期休息。上午收十日及十一日《越鐸》各一分。下午寫《易林》卷第十四畢。買得舊皮篋一只,令作纻布套,共銀五元。

十六日晴。午同齊壽山、戴蘆舲往海天春飯。下午得二弟信,十一日發(fā)(37)。晚季市來邀至其寓晚飯,夜歸。收十二日《越鐸》一分。宋汲仁來,即去。夜雨一陳。

十七日晴。得盧潤州信,十三日鎮(zhèn)江發(fā)。得金劍英信,十二日開封發(fā)。午后同沈商耆赴夏司長家午飯,關(guān)來卿、戴蘆舲亦在。下午收十三日《越鐸》一分。作歸計〔5〕,制一箱夾,價一千,又買摩菰六斤,價十元,平果脯、桃脯四斤,價二元,擬持歸者也。

十八日上午寄二弟信(三十八)。復盧潤州信。復金劍英信。下午赴勸業(yè)場理發(fā)。赴晉和祥買糖餌、齒磨、提包等,共四元。收十四日《越鐸》一分。

十九日上午收十五日《越鐸》一分。午后理行李往前門外車驛,黃元生、宋紫佩來送。下午四點四十分發(fā)北京,七點二十分抵天津,寓泰安棧,食宿皆惡。

二十日晴。上午十點二十分發(fā)天津。車過黃河涯,有孺子十余人拾石擊人,中一客之額,血大出,眾嘩論逾時。夜抵兗州,有垂辮之兵時來窺窗,又有四五人登車,或四顧,或無端促臥人起,有一人則提予網(wǎng)籃而衡之,旋去。

二十一日上午一時發(fā)兗州,下午一時抵明光。車役一人躍車不慎,仆于地,一足為輪所碾,膝已下皆斷,一足趾碎。三時抵滁州,大雨,旋止。四時半頃抵浦口,又大雨,乘小輪舟渡長江,行李衣服盡濕,暫止第一樓,樓為揚州人所立,不甚善。往潤昌公司買毛氈、煙卷等七元八角。夜往滬寧車站,十時半發(fā)南京,蓋照舊日早半小時云。車中對坐者為一陳姓客,自云杭人,昔在杭州中學與楊莘士同事云云。

二十二日曇。上午七時抵上海,止孟淵旅舍,尚整潔,惜太忙耳。令役人往車站取行李不得,自往取之。理事者云,以號數(shù)有誤,故非自往認者不與。午后往中華書局〔6〕交戴蘆舲所寄物。往虹口日本餅餌店買餅餌二匣,一元八角。往歸仁里西泠印社購景宋本《李翰林集》一部六冊,又《渠陽詩注》一部一冊,《賓退錄》一部四冊,《草莽私乘》、《雞窗閑[叢]話》、《蕙榜瑣[雜]記》各一部,各一冊,《董解元西廂記》、《元九宮詞譜》各一部,各二冊,共價十元二角八分,后二書擬以贈人。下午在寓大睡至晚。夜出三馬路買巴且實〔7〕一房,計二十八斤,價一元半。

二十三日曇。晨赴滬杭車站,七時三十分發(fā)上海。上午雨,少頃霽。午后十二時四十分抵南星。有兵六七人搜檢行李, 紙包二三破之。雇轎渡錢江,水漲流急,舟甚鮮,行李遲三小時始至。遂由俞五房〔8〕雇舟向紹興,舟經(jīng)蕭山,買楊梅、桃實食之。夜雨一陳。

二十四日晴。晨七時半到家。午后伍仲文來。

二十五日上午陳子英來。午后子英以名刺邀至成章女學?!?〕。少頃伍仲文至,馮季銘、張月樓從焉,同覽學校一周。夜招仲文飯。

二十六日晨同三弟至大路浙東旅館儲伍仲文乘舟游蘭亭,又游禹陵。歸路經(jīng)東郭門登陸,步歸。仲文于晚八時去越云。夜小雨旋止。

二十七日曇,夜雨。

二十八日晴。上午同三弟往大街閑步,又往第五中學校訪舊同事。出過故書肆,取《說鈴》前集一部十冊,以清舊款。午后劉楫先來。夜雨。

二十九日雨。上午書賈持舊書來,絕少佳本,揀得已蠹原刻《后甲集》二冊,不全明晉藩刻《唐文粹》十八冊,以金六圓六角買之。

三十日晴。上午錢錦江、周子和、章景鄂、葉譜人、經(jīng)泰來、蔣庸生來。午后書賈王晴陽來,持有《質(zhì)園集》一部,未買。宋紫佩之兄來,送茶葉、筍干等,報以摩菰一包。

注釋:

〔1〕從《說郛》寫出《云谷雜記》指從明抄本《說郛》第三十卷中寫出的《云谷雜記》,一卷,四十九條,稱"《說郛》本"。魯迅在卷末附了短跋,跋文現(xiàn)編入《古籍序跋集》。

〔2〕指聚珍版本《云谷雜記》,清乾隆朝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一百二十余條,分四卷,用武英殿聚珍版印行,是后來的流行本。

〔3〕五夫村一則指《說郛》本《云谷雜記》中《五大夫》一條。該條辨明上虞五夫村并非秦始皇封松為五大夫之地,秦始皇的封松樹應在泰山。

〔4〕歷史博物館教育部于一九一二年七月向國務會議建議就國子監(jiān)舊署籌設歷史博物館后,不久即獲同意,在國子監(jiān)彝倫堂設籌備處,并開始清查原有藏品和采購北邙等地出土文物。該處一九一八年遷至午門前左右朝房,一九二六年七月正式開放。

〔5〕作歸計魯迅擬于十九日回紹興探親,此次返籍前后共五十天,八月七日返京。

〔6〕中華書局一九一二年創(chuàng)辦于上海,在國內(nèi)各大中城市設有分局多處,魯迅在一九一四年一月曾將周作人譯《勁草》投寄該局,未被采用。

〔7〕巴且實巴且,即巴蕉。巴且實系指作為果品的粉芭蕉、灰芭蕉。

〔8〕俞五房即俞五房過塘行,設在西興鎮(zhèn)上的一家承辦行李托運、代雇舟轎的運輸行。

〔9〕成章女學校為紀念近代民主革命者陶成章而設的一所小學。一九一二年創(chuàng)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