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味道”的日餐
問“道”日本,有各種各樣的道,如茶道花道武士道,唯獨沒“味道”。而且,日語里壓根兒就沒有味道這個詞。茶,早已被他們喝成道,卻未得躋身于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而從未成道的吃,所謂和食(日餐),2013年入了科教文組織的“法嘴”。日餐借東風走向世界,但好像人們大都沒鬧清科教文組織所指,并不是清酒或者醬油,也不是懷石菜,而是日本人敬重自然的氣質(zhì)和生成那些物產(chǎn)的氣候風土,因風土而形成的以米飯為中心、用瓜果蔬菜雞鴨魚肉等做出多種副食的飲食樣式,以及重視季節(jié)感的精神性,還有年節(jié)一同吃供品,借以加強關(guān)系的習慣等,可是,這些理由也可以拿來說其他民族,尤其是炎黃子孫。
從食文化來看,日餐基本是外來的。有所改良,也無非為符合日本的口味與環(huán)境。戰(zhàn)敗后歐美風習一股腦涌入,即便在日餐發(fā)祥地京都,現(xiàn)今意大利式餐(恍若意大利餐而已)的館子也多過日餐館。日餐也加進西餐元素。從繩文晚期到明治年間,日本借重于中國食文化,日常食物多來自中國。例如蒟蒻,我們通常叫魔芋,原產(chǎn)印度尼西亞,很早被中國加工成食品,傳到日本,比我們吃得更普遍。豆腐更不消說。生魚片,中國古稱鲙,方言稱魚生,而今叫生魚片,別有舶來品的感覺。天麩羅的語源雖然鬧不清,但油炸技術(shù)是中國的。正月的雜煮以及七草粥都是模仿了中國習俗。菜譜上常見“豚之角煮”,那是東坡肉,可惜不帶皮,味道就差多了。除了烤串有烤雞皮,吃肉皮文化在日本本土始終未發(fā)達。被美軍占領(lǐng)后進入日本的中餐有餃子、呷哺呷哺。我們吃餃子以水餃為主,日本吃煎餃,譯作鍋貼才是。也不像我們當主食,餃子就酒越喝越有,他們當作一盤菜,我驚詫友邦的吃法,我說:跟你們吃壽司一樣嘛。好像只會做豬肉洋白菜(這種植物是西方人帶入日本,又傳入我國)餡,菜多肉少,要是在中國開店早就門可羅雀。
呷哺呷哺的來頭是北京涮羊肉。七十年前的1947年,日本有幾件大事,如實施日本國憲法,廢除通奸罪,人們通宵排隊買哲學家《西田幾多郎全集》第一卷,有人在舞臺上立個大畫框,讓舞女脫光上半身擺出西洋名畫的姿態(tài)。而大阪一舊書商在京都買了一處房子,受一個吃過涮羊肉的朋友慫恿,試著把羊肉換成牛肉,蘸芝麻醬吃,開店叫“十二段家”,掛羊頭賣牛肉。店在舞伎婀娜的花見小路近旁,紫銅的鍋跟東來順相似,就叫“火鍋子”。當年罵工人運動領(lǐng)導(dǎo)人是不逞之徒的吉田茂首相也帶外賓來吃。有人學了去,在大阪開店,取名“肉的呷哺呷哺”。小孩子咿呀學語,把洗涮說成呷哺呷哺。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飲食基本取決于環(huán)境。“倭地溫暖,冬夏食生菜”,大概我們的陳壽對他們不炒菜奇怪了一下,就記在《三國志》里。兩千年過去,三大蔬菜蘿卜圓蔥卷心菜依然愛生食。膾炙人口,這個成語有點費解了,孰料膾與炙變作日本生魚片和朝鮮半島烤肉又衣錦還鄉(xiāng)。日本把烹調(diào)叫割烹,江戶(東京的前身)靠海,善于割,生魚片最美,而京都坐落在盆地當中,煮蔬菜、干菜,善于烹。傳說足利將軍家的廚子給得勢的織田信長料理餐飲,當然做出的是一流京都菜,但尾張國(今愛知縣)出身的信長不滿意,“水了吧唧的,不好吃”。于是給他做二三流的菜肴,多加鹽,大快朵頤。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但可能是由于佛教信仰,日本人從未接受辣味。20世紀初他們從海帶里提取谷氨酸,命名為旨味,湊成了五味,甚至吹噓只有日本人的舌頭能嘗出“旨矣”,可我們古人早知道這個味道,叫鮮味。不過,我們說這碗湯很鮮,常常是食材及佐料綜合的結(jié)果。料理日餐幾乎不加以綜合,生魚片不消說,油炸的天麩羅,湯煮的御田,食材在鍋里或盤中各自獨立。他們涮鍋子,把一小塊海帶煮一煮就算作鍋底。旨味寡淡,讓我們覺得要么一股子生味,要么根本就沒味兒。日餐的基本調(diào)味料是醬和醬油,滿嘴的咸味,從鹽已是人類的大敵來說,和餐算不上健康。日本人長壽,一說是吃和餐吃的,但江戶時代的日餐更純粹,壽命卻短暫。戲里織田信長唱人生五十年,1947年平均壽命才終于超過五十歲。
陪人游日光,參觀了世界遺產(chǎn)東照宮,下榻星宿旅館,泡湯喝酒。日光的特產(chǎn)是湯波,京都叫湯葉,古時候叫優(yōu)婆,我們是叫它腐皮或腐竹。國內(nèi)所見都干得勝似竹竿,而日本吃鮮的,更有趣的是每人面前擺個小鐵爐,爐上有鍋,半鍋的豆?jié){,點起火來煮,形成薄薄一層膜,聚而起皺,像老婆婆笑得滿臉皺紋,撈起來蘸佐料吃,真是吃著玩。
在溫泉旅館的房間里用晚餐,擺滿一桌子,通常有小拼盤、生魚片、煮、烤、蒸、油炸、醋拌。要是不喝酒,吃起來無趣,雖然正可以落實夫人有關(guān)少喝多吃的叮囑。最后上米飯,香噴噴,一碟腌菜,一碗醬湯,倒也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