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時光有顏色
段艷青
來到江溪小學,總有一種精神鼓舞著我,總有一種溫暖包圍著我,總有一束光指引著我。這里,有給我大力支持的前輩老師;這里,有給我無私關(guān)懷的學校領(lǐng)導;這里,更有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2016,我與江溪初識,2017,我正式入職江溪?;厥走@幾年的匆匆時光,很多記憶的碎片時常在我腦海中浮現(xiàn),或忙碌,或欣喜,或失望,或振奮的難忘經(jīng)歷,都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艱辛與獨有的快樂。回顧自己走過的這段路,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也沒有值得稱頌的作為,生活的平凡賦予我平淡的經(jīng)歷,而平淡中的種種感動激勵了我、培養(yǎng)了我,使我不斷成長。假如時光有顏色,我想借用三種色調(diào)來形容我的成長過程。
時光記憶之白色
倘若時光有顏色,剛?cè)肼毜臅r光一定是白色的。初入江溪,看到的是莊嚴的秋白銅像,內(nèi)心篤定這是一所有文化內(nèi)涵的學校。往深處走,連廊的紫藤蘿充滿生氣,文化長廊里的活動照片豐富多彩,各式的學生畫作栩栩如生,操場上三兩結(jié)伴、閑庭信步的孩童富有朝氣……
此時的我最擔心的是對一切的未知,但內(nèi)心充滿緊張的同時也心懷期待。我期待和同事有更多的交流,我期待踏上講臺,面對一群求知若渴的學生,更期待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每一次聽課,我一定準時參加;每一次講座,我一定仔細傾聽;每一次活動,我一定認真反思。幸運的是,學校給我安排了兩位指導教師,黃老師每周聽一次我的課,教導主任王老師每兩周聽一次我的課,這也是我成長最快的一個階段。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王教導一絲不茍的教研態(tài)度,她每一次聽完我的課后,都會細致地和我講解存在的問題,并告訴我解決的方案,督促我改進后再上一次。正是王教導這樣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影響了我,那個學期,我仔細鉆研教材,每次嘗試不同課文類型,不管是識字課,還是閱讀課,亦或是語文園地,我都認真鉆研,每次能以公開課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我也在這種周而復始的備課、磨課、上課中慢慢找尋到了一些上課的感覺。這些日常的教學活動,幫助我站穩(wěn)課堂,我也追隨著前輩們的腳步不斷前行。
職業(yè)初期的我,想法很簡單,愿望很純粹。我堅信,好教育就是師生在每一節(jié)課堂里生長拔節(jié)。
時光記憶之紅色
倘若時光有顏色,工作幾年后的時光是紅色的。紅色是熱情,是成長,是修煉。
江溪小學是百年老校,有文化底蘊,同樣也充滿朝氣,行走其間的教師亦是如此。王教導曾告訴我,教學,需要把別人的經(jīng)驗內(nèi)化成自己的做法,把別人的優(yōu)秀課堂轉(zhuǎn)化成具有自己風格的課堂。2018年,我有幸參加了新吳區(qū)第五屆“新素養(yǎng) 新課堂” 小學語文青年教師優(yōu)質(zhì)課評比活動,那是我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內(nèi)心的緊張不言而喻。雖然積累了一些課堂經(jīng)驗,但第一次校外借班上課對我還是壓力不小。于是,一場漫長的磨課開始:確立執(zhí)教課題,解讀文本內(nèi)容,從點到面、從單課到整單元、從整單元到整本書……梳理教學內(nèi)容的前后關(guān)聯(lián),學習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解讀新課程理念……準備過程中,我時刻記著:學會甄別和利用教學資源,整合轉(zhuǎn)化成適合自己的,不能讓既定的教學模式限制教學思路。通過語文團隊一次次探討研磨,我也在一次次試講、思考中完成了一次課堂蛻變,終于圓滿完成了此次比賽,獲得了一等獎。
磨課的過程是長長的煎熬,而成功的瞬間是喜悅無比的。教師的進步,就在一次次艱難的磨課中;教師的成長,就在一次次生命的覺悟中。
時光記憶之綠色
倘若時光有顏色,工作多年后的時光是綠色的。綠色是平和,是寬容,更是坦然。
雖說日常的備課、上課,教學研討與各類活動忙得不可開交,但與孩子們相處帶來的快樂也是溢于言表的,真可謂累并快樂著!當老師的幸福就是,你在滋養(yǎng)別人的時候也滋養(yǎng)了自己,一寸日光一寸芳華里,不僅有孩子的成長,也有自己的成長?;厥酌γβ德档拿恳惶?,都因彼此的成長而深覺職業(yè)的幸福。孩子們的天真無邪每日感染著我,我覺得教育孩子完全可以用溫柔的語言來表達。所謂溫和而堅定,話語本身是溫暖、溫和的,但教育的立場與原則是堅定的,是有力量的。當明白了這些道理,面對日常教育教學,何不用溫柔的語言和孩子交流,用溫柔的語言提出高標準和嚴要求呢?
現(xiàn)在的我任教高年級,比起剛工作時,身上多了些許從容和淡定,課堂上的我會用最簡單的話語說出最明確的指令;用表情和肢體同學生互動交流;課后的我和學生交流上課心得、課后所得和生活趣事……我把溫柔盡可能多地加入到教育教學中,心平氣和地用溫柔感化學生,讓學生褪去一層一層厚重的外殼,露出那一顆晶瑩剔透的童心!
教育是一場修行,現(xiàn)在的我褪去了一些稚嫩,堅信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是溫柔的堅持,我將以滴水穿石的恒心、牽著蝸牛散步的耐心、秉持學生成長的責任心,在學生心靈深處默默耕耘。
樂觀和愛是生活的解藥,迎著陽光,心守暖陽,逐光成長。不管何時,不論何地,愿我們每個教育人都能不弛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尋夢而行,一路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