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按是月甲寅朔,無己丑日,范書作“乙丑”是。袁紀(jì)“乙”多誤作“己”。
六年(甲午、九四)
春正月,永昌夷獻(xiàn)犀、象。
司徒丁鴻字孝公,潁川定陵人也。父綝從世祖征伐有功,封〔陵〕(潁)陽侯 〔一〕。鴻年十二〔二〕,事太?;笜s,十六而章句通,布衣荷擔(dān),不遠(yuǎn)千里質(zhì)問異義,是以能成其名。初,綝從上時,鴻獨與弟盛居,困苦饑寒。〔?!常ǖ郏z 盛〔三〕,有委國志。及綝薨,既葬,鴻掛衰绖于冢廬而逃去,留書與盛曰:“ 鴻貪經(jīng)書,不顧恩義,生不供養(yǎng),死不飯唅,皇天先祖,并所不祜,身被大病,上不任為蕃輔,下不能守土。先上病狀,辭爵封于仲公〔四〕,章寢不報。謹(jǐn)身放 棄,求良醫(yī),如遂不瘳,永歸溝壑?!笔鉴櫯c九江人鮑俊友善〔五〕,俊遇于東海,鴻佯狂不識俊,俊乃止而誚讓之曰:“自昔伯夷、吳札亂世權(quán)行,故得申志。漢 有舊制,春秋不以家事廢王事,故與衛(wèi)輒之〔立〕(子)〔六〕。今以兄弟私恩,而絕父不滅之基,未可謂智也?!兵櫢形虼蛊?,嘆息而還,就國教授,揚(yáng)州稱之。 鮑俊亦上書具言鴻至行,明帝甚然之,詔征鴻。召見,說文侯一篇〔七〕,賜御衣及綬,廩食公車〔八〕,與博士同禮。頃之,拜侍中,徙封魯陽侯〔九〕。
〔一〕 類聚卷五一引東觀記曰:“ 丁綝從上渡河,及封功臣,上令各言所樂,謂綝曰:‘ 諸將皆欲縣,子獨求鄉(xiāng)何也?’綝曰:‘昔孫叔敖敕其子受封,必求磽確之地。今綝能薄功微,得鄉(xiāng)厚矣?!?上從之,封為定陵新安鄉(xiāng)侯,后徙封陵陽侯?!狈稌▲檪饕嗤?。袁紀(jì)乃涉前潁而誤,故正之。
〔二〕 東觀記、范書均作“年十三 ”,袁紀(jì)恐誤。
〔三〕 據(jù)陳璞校記改。
〔四〕 李賢曰:“仲公,盛之字也。”
〔五〕 東觀記、范書均作“鮑駿” 。
〔六〕 哀公二年公羊傳曰:“曼姑受命乎靈公而立輒,輒者曷為者也?蒯聵之子也。然則曷為不立蒯聵而立輒?蒯聵為無道,靈公逐蒯聵而立輒。然則輒之 義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辭王命,以王父命辭父命,是父亡行乎子也。不以家事辭王事,以王事辭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鮑俊之言,取義于此。 又陳璞引陳澧校曰“
立誤子”,甚是。范書正作“立” ,故正之。
〔七〕 即尚書周書文侯之命篇也。鴻師事桓榮,其所主乃歐陽尚書學(xué)。
〔八〕 李賢曰:“稟,給也。公車,署名,公車所在,因以名。諸待詔者皆居以待命,故令給食焉。”
〔九〕 乃鄉(xiāng)侯,范書注引東觀記曰:“魯陽鄉(xiāng)在尋陽縣也。”
華嶠曰:論語稱“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行首乎〔一〕?故嘗請論之:孔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二〕孟子曰:“聞伯夷之風(fēng)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薄踩?然則太伯出于不茍得,未始有于讓也。是以太伯稱賢人,后之人慕而徇之。夫有徇則激詭生,而取與妄矣。故夫鄧彪、劉愷讓其弟以取義,使弟非服而己享其名,其 于義不亦薄乎?又況乎于有國之紀(jì),而使將來者妄舉措哉!古之君子立言,非〔茍顯其理〕,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將以訓(xùn)乎〔天下之方動者〕 哉〔四〕!原丁鴻之心,其本主于忠愛,何其終悟而從義也?以此殆知其徇尚異于數(shù)世也。
〔一〕 出論語學(xué)而。
〔二〕 見論語泰伯。
〔三〕 見孟子盡心章句下。
〔四〕 據(jù)范書丁鴻傳論引華嶠語補(bǔ)。
二月乙未,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三月丙寅,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六月,初伏日閉關(guān)〔一〕。
〔一〕 李賢曰:“漢官舊儀曰:‘ 伏日萬鬼行,故晝?nèi)臻],不干它事?!蹦藭r人迷信所致。
秋七月,京都旱。司空張奮上疏曰:“歲比不登,人食不足。今復(fù)旱,秋稼未立,陽氣垂盡,日月迫促。夫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一〕,政之急 務(wù),憂之重者也。臣〔蒙〕(義)恩尤深厚〔二〕,受職過任,夙夜憂惶,章奏不能序心,愿對中常侍,口陳得失?!鄙霞匆姡魅哲囻{親幸洛陽寺,省錄囚徒, 于是大雨三〔日〕(月)〔三〕。
〔一〕 據(jù)范書張奮傳補(bǔ)。
〔二〕 據(jù)范書張奮傳改。
〔三〕 據(jù)范書改。
南單于安國〔初〕為左賢王〔一〕,師子〔于宣〕(次當(dāng))為單于時〔二〕,數(shù)輕兵出塞,斬獲有功,故國中皆敬師子而不附安國,安國由是病師子 〔三〕。匈奴降者異時居塞外,數(shù)為師子所掠,故亦怨之。安國乃委計降者,使圖師子。安國既〔為單于〕(偽嚴(yán)于),師子〔為〕(而)左賢王〔四〕,覺知安國 之謀,乃陰為之備。每會議事召師子,輒稱病不往,安國益忿。
〔一〕 據(jù)通鑒補(bǔ)。
〔二〕 據(jù)范書改?!皢斡凇倍謸?jù)黃本補(bǔ),蔣本原闕。
〔三〕 “病”字蔣本亦闕,據(jù)黃本補(bǔ)。
〔四〕 黃本“偽”作“為”,“而 ”亦作“為”。又范書南匈奴傳曰:“安國既立為單于,師子以次轉(zhuǎn)為左賢王?!眲t“嚴(yán)于”系“單于”之誤,故據(jù)補(bǔ)正。
是時中郎將杜崇使安國,安國心不平,因上書告崇。崇敕西河太守令斷,安國欲自訴不得。而崇與度遼將軍朱徽上言:“南單于安國疏遠(yuǎn)舊胡,親近新 降,欲殺左賢王師子,宜征西河〔安〕定上郡兵以為之備〔一〕。”公卿處議,聽崇,遂發(fā)郡兵。南單于聞漢兵起,因舉兵誅師子。師子聞之,悉將眾入曼柏城,單 于圍守之,殺傷甚多。于是杜崇、朱徽將兵〔赴之〕〔二〕,而單于為其〔骨〕(胥)都侯所殺〔三〕,師子為單于。既而天子知杜崇、朱徽之侵?jǐn)_匈奴也,乃誅 崇、徽。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果親王校補(bǔ)。
〔三〕 據(jù)陳澧校改。
七年(乙未、九五)
春三月,班超發(fā)龜茲等八國兵七萬人討焉耆、尉黎二國〔一〕。超遣人慰諭二國:“欲改過向善者,當(dāng)遣大人來迎。”焉耆 王廣與國中議曰:“先王前殺陳都護(hù),今超都護(hù)將大兵來〔二〕,故且〔詐〕(作)降〔三〕,重獻(xiàn)遺,令無入國?!北薄踔П拘倥?,舉國敬信之,乃遣奉牛酒迎 超。超聞焉耆取信北□支,遂反縛,責(zé)曰:“汝匈奴侍子,恃焉耆擁。今都護(hù)來,王不以時迎,皆汝罪也。”欲斬之?;蛑^超曰:“可便殺?!背唬骸胺侨晁?, 此人權(quán)重于王,今未入其國而殺之,遂令自疑〔四〕,設(shè)備守險,遑得到其城哉!”因責(zé)讓,加賞賜遣〔之〕〔五〕。北□支還曰:“都護(hù)不疑我國矣。”廣乃與大 人迎超于尉黎,奉上金銀、奴婢、牛馬。超受〔馬〕(焉)〔六〕,以給軍,余總悉還之。超到焉耆,去城二十里大澤中,超乃揚(yáng)聲欲重賜王以下。明日置酒,悉召 諸國王,焉耆王廣、尉黎王泛與□支等四十一人詣超〔七〕,其國相腹久等十七人逃不至。超怒曰:“腹久何故不到?焉耆欲復(fù)反邪?”遂叱吏收廣、泛等,于都護(hù) 陳睦故城斬之,更立為王〔八〕。持廣、泛首詣京師,因大縱兵抄掠。超留焉耆半歲,西域遂平。上嘉超,封超為定遠(yuǎn)侯。
〔一〕 按范書西域傳作“討焉耆、危須、尉黎、山國”,且系于六年,與袁紀(jì)稍異。
〔二〕 “超”字據(jù)黃本補(bǔ)。然據(jù)陳都護(hù)例,恐當(dāng)作班都護(hù)。蔣本疑之,故闕。
〔三〕 詐作形近而訛。
〔四〕 “疑”原在“遂”之上,據(jù)陳璞校記改。范書亦作“遂令自疑”。
〔五〕 據(jù)果親王校補(bǔ)。
〔六〕 據(jù)黃本改。
〔七〕 據(jù)黃本及范書逕改“況”作 “泛”。
〔八〕 更立者,焉耆左候元孟也。
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秋九月辛卯〔一〕,京都地震。
〔一〕 范書及續(xù)漢志均作癸卯。袁紀(jì)恐誤。
八年(丙申、九六)
春三月己丑〔一〕,立皇后陰氏。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后,原〔鹿〕(庶)侯識曾孫也〔二〕。祖父永,明帝時為侍中,親幸左右。(異寵)〔以先〕后近(屬)〔三〕,故有異寵。父綱為屯騎校尉。
〔一〕 范書作“二月”。按二月丁未朔,無己丑,袁紀(jì)是。
〔二〕 鹿庶形近而訛。
〔三〕 據(jù)范書皇后紀(jì)刪補(bǔ)。
八月辛酉,令天下死罪減一等,徙邊戍;亡命贖罪各有差。
九月,京都蝗蟲。
冬十月,北海王有罪自殺〔一〕,國除。
〔一〕 北海王,威也,以非敬王子,又坐誹謗,自殺。
十二月丁巳,南宮宣室災(zāi)。
后漢孝和皇帝紀(jì)下卷第十四
九年(丁酉、九七)
春三月癸巳,濟(jì)南王康薨,謚曰安王。
康不修法度,通賓客。人有上書告康使中郎將張陽、董臣招來州 郡奸猾顏忠、劉子產(chǎn)等,案圖書,謀議不軌。有司舉奏,明帝以至親不忍窮竟,削祝阿、隰陰、東〔朝〕(胡)陽、安德、西平昌五縣?!惨弧晨抵池斬?,治宮室, 奴婢至千余人,廄馬千余匹,田八百余頃。何敞之為傅,上疏諫曰:“蓋聞諸侯之義,以制節(jié)謹(jǐn)度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二〕。昔管仲相齊,九合之功 〔三〕,而孔子譏其器小,以奢侈逼上,不知禮也〔四〕。今大王以骨肉之親,享蕃國之尊,當(dāng)率先天下,以為化首。今國家制度,王侯車服章事有其科,不可越 也。夫文繁者質(zhì)枯〔五〕,木勝則人亡〔六〕,經(jīng)傳所載也。且君國者以道德仁義為營,豈飾宮室,充實廄馬為尊哉!楚作章華,吳興姑蘇,卒亡;景公千駟,民無 所稱〔七〕,其效也。如大王數(shù)游諸第,出入無節(jié),或涉晨夜,非所以遠(yuǎn)防未然,臨深履薄〔八〕,垂示后嗣之法也。愿大王修恭儉,遵古制,以法自治,以禮率 下,省奴婢之?dāng)?shù),減乘馬之費(fèi),以禮起居,則敞之愿。藥酒苦于口而利于病,至言逆耳而便于行〔九〕,惟大王深察愚言?!蓖跎蹙炊Y而不能改。
〔一〕 據(jù)范書及續(xù)漢志改。
〔二〕 以上取孝經(jīng)諸侯章之文。
〔三〕 史記齊太公世家曰:齊桓公稱曰:“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笔酚浾x曰:“左傳云魯莊公十三年,會北杏以平宋 亂;僖四年,侵蔡,遂伐楚;六年,伐鄭,圍新城也?!贝怂^兵車之會。正義又曰:“左傳云魯莊公十四年,會于鄄,十五年,又會鄄;十六年,同盟于幽;僖五 年,會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會葵丘是也?!贝怂^乘車之會。
〔四〕 論語八佾曰:“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 ‘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禮記雜記下亦引孔氏類此之譏。樹,旅樹,即門屏也。反坫, 反爵之坫。皆諸侯之禮,而管仲用之,故孔子斥其逼上不知禮。
〔五〕 論語雍也曰:“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背ㄑ陨w脫胎于此。
〔六〕 惠棟曰:“晉語云:士茁謂知襄子曰:‘今土木勝,臣懼其不安人也。’室成三年而知氏亡。此木勝人亡之說也?!?
〔七〕 見論語季氏。
〔八〕 詩小雅小旻曰:“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九〕 史記留侯世家及孔子家語均載此語,字句稍有不同。
夏五月,封皇后父陰綱為防侯〔一〕。綱上疏辭位,以特進(jìn)侯就第。綱弟鳳、謁為郎中,子軼、政、比黃門郎〔二〕。陰氏自建武以來,緣戚屬之故,世為卿校,外典禁兵,內(nèi)侍帷幄,賞賜恩寵,貴重當(dāng)世。
〔一〕 范書陰識傳作“吳房侯”。又胡三省曰:“吳房蓋合吳城、房國以名縣也?!逼鋵偃昴峡?。袁紀(jì)作防侯,誤。
〔二〕 范書“政”作“敞”。
秋八月,蝗蟲飛過京都。
閏月辛巳,皇太后竇氏崩。太尉張酺與司空、司徒共上〔奏〕,依〔光武黜〕呂太后故事〔一〕,貶竇太后尊號,勿葬敬陵。百官言之者亦多。上手報酺 曰: “禮,臣子無貶親之義。今皇太后家雖不遵法度,然常欲自減損,奉事十年,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后〔亦〕(子)奉終從義〔二〕,其勿復(fù)議?!北?,葬章德 竇皇后。
〔一〕 皆據(jù)范書皇后紀(jì)補(bǔ)。又“司空”當(dāng)在“司徒”之下。時司徒劉方,司空張奮。
〔二〕 據(jù)嚴(yán)可均校改。
隴西羌犯塞,執(zhí)金吾劉尚將三萬騎擊平之。
九月庚申,司徒劉方有罪自殺。
初,梁貴人生和帝,竇后以為己子,養(yǎng)而隱之。貴人者,梁竦女也。
永平初,竦兄陵鄉(xiāng)侯松因事徙邊,后詔書聽還本郡,闔門不出,作經(jīng)書數(shù)篇,名曰七序。班固見而稱之曰:“昔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一〕,梁竦作 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陛p財好施,不治產(chǎn)業(yè)。兄嫂舞陰長公主振施諸梁,親疏有序,然猶獨敬異竦,衣裘品物事殊別。竦未嘗獨饗,常與宗族共之。竦少長京師, 逮父兄時游士林,故不樂歸鄉(xiāng)里。雅有大志,每登高望遠(yuǎn),未曾不嘆息曰:“大丈夫居世,生當(dāng)封侯,死當(dāng)廟食。詩書足以自娛,州郡之職,但勞人耳?!瘪瞪?三女,長男棠及翟,長女憑及二貴人〔二〕。
〔一〕 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二〕 “憑”,蔣本據(jù)范書改作“ 嫕”。通鑒考異曰:“嫕”,袁紀(jì)皆作“憑”,是宋本即如是,而黃本亦然,故仍復(fù)其舊,以存異文。
初,馬太后〔求〕良家女〔一〕,貴人與姊以選入宮,得幸于帝,生和帝。竦不勝喜,與舞陰長公主私相慶,語泄,聞于竇氏。竇氏欲專名太子外家,心 惡梁氏,欲毀貶之。乃誣以惡逆,詔郡縣考竦,死獄中,家屬〔復(fù)徙九真〕〔二〕,舞陰公主居新野,使者護(hù)守之?!踩迟F人與姊以憂死,葬禮有闕。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范書梁竦傳及袁紀(jì)文義補(bǔ)。
〔三〕 范書作“坐徙新城”,注曰:“新城,今洛州伊闕縣也?!迸c袁紀(jì)異。
竇后崩,舞陰公主子梁扈遣從兄擅奏記三府曰〔一〕:“春秋之義,母以子貴〔二〕,漢家舊典也。今梁貴人親育圣躬,而不蒙尊號?!比Φ糜洝踩?,謝遣擅。太尉張酺獨見擅,具問之,曰:“此公之職,而梁氏之福也?!睍曰蕊w過京師,召見對說,因具言擅記。上曰:“意云如酺,不知葬禮有闕也?”對曰:“陵上宜置長史,加祠祭之禮,收錄諸舅,以 明親親〔四〕?!鄙蠌?fù)曰:“于義如何?”酺曰: “今春秋之義,漢家有行事。梁、竇并為名姓,保守河西,以忠獲封。竇憲兄弟不軌,太后謗議籍籍,聞于天下。姓族〔無〕(死)以逾梁氏〔五〕,加以親外家, 誠宜尊顯。”上曰:“非君孰為朝廷思〔六〕!大家事籍籍〔七〕,君所知。”上深納酺言。會貴人姊憑上書曰:“同產(chǎn)女弟貴人前充后宮,蒙先帝厚恩,得見寵 幸,皇天所授,誕育陛下。為竇憲兄弟譖虐,妾父竦冤死牢獄,骸骨不掩,母、孤弟遠(yuǎn)徙萬里,獨妾遺脫,逃伏草野,常恐沒命,無由自達(dá)。值陛下神圣之德,統(tǒng)覽 萬機(jī),憲兄弟皆已伏誅,海內(nèi)曠然,各得其所。妾得蘇息,拭目更視,乃敢昧死自陳。妾竊悲死父既冤,不可復(fù)生,母年七十,遠(yuǎn)在絕域,不知死生,愿乞母、弟還 本郡,收葬竦骨。妾聞文帝既立,薄氏蒙榮〔八〕;宣帝繼統(tǒng),史氏復(fù)興〔九〕。妾自悲有薄、史之親,獨不蒙外戚余恩。”辭甚悲切,上惻然感悟,使中常侍掖庭 令雜訊問,憑辭語證明。
〔一〕 范書梁竦傳,“擅”作“□ ”。
〔二〕 隱公元年公羊傳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三〕 蔣本原闕“甫”字,南監(jiān)本作“捕”,黃本作“補(bǔ)”,并無“三府”二字。疑“捕 ”、“補(bǔ)”均系“甫”之誤,其意言三府始得記,不敢受理,謝而遣之也。故補(bǔ)。
〔四〕 禮記中庸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庇衷唬骸坝H親則諸父昆弟不怨。”
〔五〕 據(jù)果親王改。
〔六〕 “思”原誤作“恩”,逕改。
〔七〕 正字通曰:“宮中稱太后及皇后之無太后者,皆曰大家?!贝四撕偷鄯Q其生母梁貴人也。
〔八〕 史記外戚世家曰:文帝立,薄太后改號曰皇太后,弟薄昭封為軹侯?!坝谑悄俗纷鸨「笧殪`文侯,會稽郡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已下吏奉守冢,寢廟上食祠如法。而櫟陽北亦置靈文侯夫人園,如靈文侯園儀”。
〔九〕 漢書外戚傳曰:衛(wèi)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死于武帝末巫蠱事。宣帝即位,封史良娣母兄恭之三子為侯:長子高為樂陵侯,曾為將陵侯,玄為平臺侯,及高子丹以功德封武陽侯。史高后位至大司馬車騎將軍。
甲子,改殯梁貴人于承光宮,追尊為皇太后,謚曰恭懷,葬于西陵。
上乃別見憑,憑具自陳說,上歔欷流涕,留憑宮中,連日不出,〔一〕賞財物第宅,旬月之間,貲累千萬。憑素有行,遂寵之,加號梁貴夫人,擢獎憑夫 調(diào)為羽林佐監(jiān)〔二〕。追加謚竦為〔褒〕親愍侯〔三〕,遣中謁者迎竦喪于京師,改殯之,賜東園畫棺、玉匣,冢葬于西陵旁,上親臨送。征竦妻子還京師。
〔一〕 范書梁竦傳作“連月不出” 。
〔二〕 調(diào),樊調(diào),南陽人,樊宏兄之曾孫。
〔三〕 按東觀記、謝承書、續(xù)漢書、范書皆作“褒親愍侯”據(jù)補(bǔ)。
宋貴人遇竇氏之譖,葬禮有闕,清河王慶涕泣不敢言,常私祭于室。及梁后改葬,慶乃上書求貴人冢,詔聽許。悲喜曰:“生雖不得供養(yǎng),終得奉祭祀,私愿畢矣?!?
太尉張酺上疏乞骸骨,上使中黃門問疾,加以珍羞。酺稱篤,詔曰:“元首不明,黎民困窮。朕與君同其憂責(zé),豈可引退邪?其勿復(fù)言?!笔菚r酺子蕃以 郎侍講,上復(fù)詔蕃曰:“陰陽不調(diào),朝廷望公以為憂,讬病自退,潔己而已,誰當(dāng)與朕同心者?非所望于公也?!?酺惶恐詣闕謝,因起視事。
酺自為三公,父尚在。酺每遷,父輒自田里來。適會歲臘,公卿罷朝,共詣酺父,上酒為酺壽,極歡移日,當(dāng)時以為榮。
冬十月癸卯〔一〕,光祿勛呂蓋為司徒。
〔一〕 是月丁卯朔,無癸卯。范書作十一月,甚是。
十一月丙寅,司空張奮老病致仕。壬申,太仆韓棱為司〔空〕(徒)〔一〕。
〔一〕 據(jù)袁紀(jì)上下文及范書改。又東觀記、華嶠書、范書“棱”均作“棱”。王先謙曰: “官本‘棱’皆從木,此或從禾,乃俗體字?!卑赐跽f蓋本廣韻。又按范書均作十二月事,袁紀(jì)誤。
奮在家上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惨弧秤衷唬骸咀尪翁煜抡?,禮樂之謂也。’〔二〕先王之道,于斯為盛。故曰:‘ 禮樂不興,刑罰不中,民無所措手足?!踩碀h既受命,禮樂宜作,圖讖明文若是,以先帝圣德遠(yuǎn)監(jiān),每存禮樂,眾儒不達(dá),多生駭異。臣累世輔位〔四〕,而漢禮樂未定,誠切以為憂。負(fù)臣犬馬齒盡,誠冀先死及見禮樂之定?!鄙仙浦?
〔一〕 見孝經(jīng)廣要道章。原文后句居前。
〔二〕 出禮記樂記。
〔三〕 出論語子路??鬃诱Z。
〔四〕 李賢曰:“奮七代祖湯,武帝時為御史大夫;代祖子儒,宣帝時為衛(wèi)將軍領(lǐng)尚書;純,光武時為司空?!庇址稌緜髟唬骸哉训鄯獍彩乐良瑐鲊耸?,經(jīng)歷篡亂,二百年間,未嘗譴黜,封者莫與為比?!?
十年(戊戌、九八)
夏五月,封梁〔棠〕(堂)為樂平侯〔一〕,雍為乘氏侯,翟為單父侯,位特進(jìn)?!蔡摹常ㄌ茫┑茸跃耪孢€,過長沙,迫從竇瑰,令自殺。
〔一〕 范書“梁堂”作“梁棠”。袁紀(jì)上文亦同,皆正之。
秋九月庚戌,初復(fù)□犧官〔一〕。
〔一〕 按廩犧官,原屬大司農(nóng),中興后屬河南尹,六百石,掌祭祀犧牲雁鶩之屬。見續(xù)漢百官志。
冬十二月戊辰〔一〕,梁王暢薨,謚曰節(jié)王。
〔一〕 范書作“戊寅”,未詳孰是。
王母陰貴人,有寵于明帝,暢尤愛幸,國土租入,倍于諸國。章帝立,緣明帝意,賞賜恩寵,務(wù)加篤厚,乃封暢舅陰棠為西陵侯。暢性聰慧,然少驕貴, 頗不遵法度。暢常夢見星宿,從官卞忌自言善占夢,又能使六丁神,暢使忌占夢卜筮。又使乳母王禮、侍史李阿與忌祠祭求福,言王當(dāng)為天子,暢心喜。永元初,豫 州刺史舉奏暢,考訊辭不服。有司請征暢詣獄,天子以加恩不忍聽。復(fù)奏徙九真,有詔削城武、單父二縣。暢懼,上疏辭謝曰:“臣天性狂愚,少長深宮。從官、侍 史利臣財物,暢無所照見,與相然諾。不自知,陷死罪,自負(fù)自悔,無所復(fù)及。陛下圣德弘裕,枉法赦臣,上念以負(fù)先帝,而令陛下收恥天下,誠無氣以息,筋骨不 相連。臣暢知大貸不可再得,束身不敢復(fù)出入。乞裁食睢陽、谷熟、虞、蒙、寧陵五縣,還余所食四縣。臣暢小妻三十七,愿還其無子者。選擇謹(jǐn)敕奴婢三百人,其 余所受虎賁、官騎、鼓吹、蒼頭、兵弩、廄馬皆上還本署〔一〕。陛下加大恩,開臣自悔之門,假臣小善之路,令天下知臣得去死就生,頗能自悔。若不聽許,臣實 無顏以久生,下入黃泉,無以見先帝?!痹t曰:“唯王至親之屬,純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紛紛,彰于內(nèi)外。今王深思悔過,以自克責(zé),朕惻然傷 之。傳曰:‘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捕称浒残撵o意,茂休厥德,強(qiáng)食自愛,其何讓哉!”暢固請,章數(shù)十上〔三〕,卒不許。
〔一〕 胡三省曰:“虎賁士,屬虎賁中郎將。官騎,騶騎也。漢官儀曰:騶騎,王家名官騎,與廄馬皆屬太仆。鼓吹,屬黃門。倉頭,奴婢,屬永巷、御府、奚官等令。兵弩,屬考工令。各有本署也?!?
〔二〕 見論語顏淵。其言“傳曰” ,乃昭公十二年左傳曰:“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fù)禮,仁也。”信善哉!’”可見古有此言,孔子用之,演為“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
〔三〕 范書作“數(shù)上”,無“十” 字。
十一年(己亥、九九)
春三月〔一〕,遣使行郡國,水旱災(zāi)貧不能自存者廩貸谷食,令山林池澤勿收假稅。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二月”。
夏四月丙寅,大赦天下。
十二年(庚子、一〇〇)
春三月,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二斛,博士弟子布三匹。
夏閏四月戊辰,南郡秭歸山崩,壓殺百余人。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初,太尉張酺與司隸晏稱會于朝堂,酺從容謂稱曰:“三府掾史,多非其人。”既罷,稱奏令三府長吏各實其掾史。酺以恨稱。會復(fù)共謝,以責(zé)稱。稱辭 色不順,酺怒,廷叱之,稱乃奏酺以為怨望。上以酺先帝師,優(yōu)游不斷,詔公卿廷議之。司徒呂蓋以為:“酺知公門有儀,不屏氣鞠躬,而作色大言,不可示四 方?!蹦瞬呙忉T曰:“詩云:‘節(jié)彼南山,惟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惨弧辰窬谖?,八年于茲。‘康哉’ 之歌〔二〕,既無聞焉。而于兩觀之下,有丑慢之者,傷南山之體,虧穆穆之風(fēng)〔三〕,將何以宣示四方,儀刑百寮!履霜如冰〔四〕,朕甚懼焉。君其上太尉印 綬。君自取之,靡有后言。”
〔一〕 見詩小雅節(jié)南山章。言尹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皆視其所為。此喻三公當(dāng)為吏民表率之意。
〔二〕 書益稷曰:“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 前引詩小雅節(jié)南山鄭箋:“ 喻三公之位,人所尊嚴(yán)?!庇帜履拢酪?。詩魯頌泮水曰:“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敬慎威儀,維民之則。” 張酺身為三公之首,而廷爭失儀,難為民法則,故帝言其傷體虧風(fēng),而黜免之。
〔四〕 易坤卦曰:“履霜堅冰至。 ”孔疏:“所謂陰道初雖柔順,漸漸積著,乃至堅剛。 ”
九月,太尉張酺策免,歸里舍,謝遣門生,闔門不通賓客。中郎將敞等多言酺公直忠正,不宜久棄草廬,上亦雅重之。數(shù)年。復(fù)以酺為光祿勛。
丙辰,大司農(nóng)張免為太尉〔一〕。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丙寅”。
冬,西域蒙奇、兜勒二國內(nèi)屬。
十三年(辛丑、一〇一)
秋九月,詔曰:“水旱不節(jié),蝗螟茲生。令天下田租皆半入,被災(zāi)者除之。貧民受貸種食,皆勿收責(zé)。”
冬十月,安息國獻(xiàn)師子,大雀〔一〕。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十一月”。
班超上書求代,曰:“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故狐死首丘,〔一〕代馬依風(fēng)〔二〕。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爾況于萬里絕域,小臣能無依風(fēng)首丘 之思哉?蠻夷畏壯侮老,自其天〔性〕(姓)?!踩吵既R齒殲,常恐奄忽僵仆,孤魂棄捐。臣義不營私,竊恐后世以臣為沒西域。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 門關(guān),以示邊境〔四〕,威外夷。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謹(jǐn)先遣子勇隨獻(xiàn)物入塞。以臣生在,令勇見中土?!?
〔一〕 禮記檀弓上曰:“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笔柙唬骸昂浪哉锥蚯鹫撸鹗呛哐ǜ局帲m狼狽而死,意猶向此丘,是亦有仁恩之心也?!?
〔二〕 李賢曰:“韓詩外傳曰:‘ 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揚(yáng)故巢’也?!被輻澰唬骸皡问洗呵镌唬骸R郡宜馬,代君以善馬奉襄子?!哒T曰:‘冀之北土,馬之所生,故謂代為馬郡也。’”
〔三〕 據(jù)黃本改。
〔四〕 “示”字蔣本原闕,據(jù)黃本補(bǔ)。
超妹昭懼超遂死于邊,上書曰:“妾同產(chǎn)兄西域都護(hù)超,捐軀為國,以功自效。賴陛下神靈,得待罪沙漠,至今積三十年矣。骨肉妻子,生不復(fù)相識,時 人士眾,皆已死亡。超年至七十,衰老被病,扶杖而行,雖以竭盡其力,以報大恩,迫于歲暮,犬馬齒盡。蠻夷之性,悖逆侮老,恐開奸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公 卿大夫咸懷一切,而莫肯遠(yuǎn)慮。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即恐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棄忠臣竭力之用,以榮為辱,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 逾望,三年于茲。超有書與妾生訣,恐不復(fù)相見。妾誠傷超以壯年竭力忠孝于沙漠,罷老則使捐棄于曠野〔一〕,誠可哀憐。如不蒙救護(hù),超后有一旦之變,冀幸超 家得蒙趙母、衛(wèi)姬先請之貸〔二〕?!睍啵细衅溲?,乃征超還,以校尉任尚代超。
〔一〕 罷,疲之或字。
〔二〕 李賢曰:“趙母,謂趙奢之妻,趙括之母也。懼括敗,先請得不坐。事見史記。衛(wèi)姬者,齊桓公之姬,桓公與管仲謀伐衛(wèi),桓公入,姬請衛(wèi)之罪。事見列女傳?!?
超到,拜射聲校尉。數(shù)月,薨〔一〕。朝廷愍惜之,赗贈甚多。子勇復(fù)有功西域。
〔一〕 范書班超傳作“十四年八月至洛陽,拜為射聲校尉”,“其年九月卒”,與袁紀(jì)作 “數(shù)月”異。
初,尚與超書〔一〕,曰:“君侯在外國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慮淺,宜有以誨之。”超曰:“任君數(shù)當(dāng)大位,豈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 愿進(jìn)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過補(bǔ)屯部。蠻夷獸心,難養(yǎng)易動。今君性嚴(yán)急,清水無大魚〔二〕,將軍宜寬小過,總大綱而已?!鄙兴街^所親曰:“我 以班君當(dāng)贈以奇策,今所云平平耳。”尚后竟遭邊禍,如超所言。
〔一〕 范書作“與超交待,尚謂超曰”云云,與袁紀(jì)作“與超書”異。
〔二〕 孔子家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袁宏曰:古之有天下者,非欲制御之也,貴在安靜之。故修己無求于物,治內(nèi)不務(wù)于外。自小至大,自近及遠(yuǎn),樹之有本,枝之有葉。故郊畿固而九 服寧〔一〕,中國實而四夷賓。夫唐虞之盛,德澤之濃,正朔所及,五千而已〔二〕。自此以外,羈縻而弗有也。三代建國,弗勤遠(yuǎn)略。岐、邠、江、淮之間,習(xí)其 故俗;朔野、遼海之域,戎服不改。然而冕旒端委,南面稱王,君臣泰然,不以區(qū)宇為狹也。故能天下乂安,享國長久。至于秦漢,開其土宇,方于三五之宅 〔三〕,故以數(shù)倍矣。然顏瞻天下,未厭其心,乃復(fù)西通諸國,東略海外。故地廣而威刑不制,境遠(yuǎn)而風(fēng)化不同,禍亂薦臻,豈不斯失!
〔一〕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 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wèi)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zhèn)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贝四死硐牖慕绨鎴D,九服 實指諸藩屬。
〔二〕 書益稷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薄拔迩А?,即方五千里之意。
〔三〕 王先謙引劉奉世曰:“三五似指三世、五世而言,謂文武之時也。”
當(dāng)世之主,好為身后之名;有為之人,非能守其貧賤。故城外之事興,徼幸之人至矣。夫圣人為治,貴英才,安天下,資群才,故徼幸之人,王制之所去也。班超之功,非不謂奇也,未有以益中國,正足以伏四夷,故王道所不取也。
戊辰,司徒呂蓋老病致仕。
十二月丁丑,光祿勛魯恭為司徒。
恭字仲康,右扶風(fēng)平陵人也。父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年七歲,晝夜號泣,哀動路人,郡吏贈送,一皆不受,處喪如禮,鄉(xiāng)里奇之。年十五, 與弟俱居太學(xué),詣博士受業(yè),閉門講誦,不隨儔黨〔一〕,兄弟知名,為學(xué)者所宗。扶風(fēng)數(shù)以禮請,謝而不應(yīng)。母強(qiáng)遣之,不得已而去,同業(yè)隨之者,前后盈路。恭 乃始為新豐教授〔二〕。以丕年小,欲就其名,常托病不仕。及丕舉方正,乃始為郡吏。
〔一〕 不隨儔黨,即不與人交之意,即范書“絕人間事”也。
〔二〕 范書魯恭傳作“因留新豐教授”,可知恭未赴郡任職,留新豐私授門徒。疑袁紀(jì)“ 以丕年小,欲就其名,常托病不仕”句當(dāng)移至“扶風(fēng)數(shù)以禮請”之上,文意始通。
辟太尉掾〔一〕,遷中牟令。民李勉為母所言,恭召就責(zé)問,因為陳父母恩德,勉慚悔返。恭為政專以德化,不任刑罰。敕令亭長還?!捕?,亭長不 還,如是者三,遂不還。恭涕泣曰:“德化不行也?!庇庥【R去。掾吏涕泣固爭,亭長即還牛,詣獄參罪,恭貰出不問,于是吏民敬信,皆不忍欺。
〔一〕 范書作太傅趙熹聞而辟之。按熹任太尉時,恭及弟丕居太學(xué)習(xí)魯詩,未嘗應(yīng)征辟,疑袁紀(jì)“太尉”系“太傅”之誤。
〔二〕 蔣校以為當(dāng)依范書作“召亭長敕令還牛”,黃本作“亭長敕令還?!?,疑其上脫“ 召”字。
是時天嘗蝗,獨不入中牟界。河南尹袁安恐有不實,使部掾肥親案行之,皆如所言。恭隨親行阡陌,坐桑下,雉過止其側(cè)。旁有小兒,親曰:“兒,何不 擊雉?”小兒曰:“雉方將雛雊?!庇H默然而起曰:“今來考君之短耳,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府掾久留但擾賢 〔者〕〔一〕?!币蜻€府以狀白安,安美其治。是年嘉禾生縣庭中,安具以狀上。詔舉賢良方正,恭薦中牟人王方,天子征方公車,禮之與公卿舉賢者同。
〔一〕 據(jù)東觀記補(bǔ)。
上即位,征為博士、侍中,車駕每出郊廟,恭常陪乘。上顧問之,語及政治,有便于民者,無所隱諱。
十四年(壬寅、一〇二)
春二月,修西??ぁ惨弧?。
〔一〕 西???,漢平帝元始四年置,此乃復(fù)置也。
三月戊辰,上臨辟雍,亭射,大赦天下。
夏六月,封中常侍鄭眾為列侯,賞討竇氏之謀也〔一〕。
〔一〕 眾封鄛鄉(xiāng)侯,食邑千五百戶?;鹿俜夂钭源耸?。
眾,南陽人。明帝時以謹(jǐn)慎事太子家。章帝即位,為中常侍。竇憲專權(quán),內(nèi)外螘附,眾獨不交結(jié),一心王室。竇氏既誅,遷大長秋。天子常與謀國事,閹官專權(quán)自眾始焉。
辛卯,皇后陰氏廢。初,后與外祖母鄧祀咒詛〔一〕,詔中常侍張禎〔二〕、尚書陳褒于掖庭窮治其獄。父綱自殺,兄軼等徙合浦,母及后二姨母徙日南。祀等內(nèi)外親皆免歸本郡〔三〕。
〔一〕 范書及續(xù)漢書“鄧祀”均作 “鄧朱”。
〔二〕 范書皇后紀(jì)作“張慎”。
〔三〕 范書皇后紀(jì)曰:“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标幾R傳亦同。又曰軼乃后之弟。與袁紀(jì)均異。
冬十月辛卯,立皇后鄧氏。
后,鄧訓(xùn)女也。訓(xùn)閨庭甚嚴(yán),諸子進(jìn)見,未嘗賜席,至于后,事無大小,每輒咨之。弟邠曰:“平生不與諸男語,今豈年衰邪?”訓(xùn)曰:“我不衰,是女 也雖小,諸兒無及者,必有益于我家,是以奇之?!背酰囉碜裘?,位冠諸臣,常言曰:“我常將百萬眾,秋毫不犯,未嘗妄殺一人,子孫必當(dāng)大興?!庇?xùn)嘗為謁 者,治石臼河甚有方,活數(shù)千人。謂弟邠曰:“吾聞活千人者,有封子孫,豈其然乎?〔一〕”訓(xùn)生五男三女,長男騭,次京,次悝,次弘,次閶〔二〕;長女燕, 次綏,即后也,次容。
〔一〕 范書“弟邠”作后叔父“陔 ”。
〔二〕 黃本此“閶”作“訚”,下與蔣本俱作“闿”。按:范書作“閶”,太平御覽卷二二一引東觀記亦同。通鑒考異曰:“袁紀(jì)前作‘閶’,后作‘闿’。”據(jù)此則宋本已有誤“閶”為“闿”者,今逕改作“閶”。
后年五歲,祖母為翦發(fā),老人目冥,并中后額,忍痛不言,一額盡傷。左右怪而問之,后曰:“大夫人慈恩為斷發(fā),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焙箧⒀嘣?卒,有遺腹女娥在襁褓。后年十二,傷娥早孤,躬自養(yǎng)撫,由為閨門所敬。與叔父邠及諸兄語,常問祖父禹為布衣佐命時事。邠為說結(jié)發(fā)殖業(yè),著名鄉(xiāng)閭。遭世祖龍 飛,杖策歸德,征伐四方,天下大定。功成之后,閉門自守,事寡姊盡禮敬,訓(xùn)子孫有法。遭光武皇帝憂,悲哀吐血,因發(fā)病薨。后未嘗不嘆息流涕,言:“
立 德之苦,乃至于斯?!焙笸ㄕ撜Z,志在經(jīng)書,不問家事。后母非之曰:“女人書足注疏,通一孝經(jīng)而已。今不務(wù)女工,長大寧舉博士邪?”后不欲重違母意,晝則修 女工,夜則讀經(jīng)傳,宗族皆號曰“諸生”。初,相工蘇大遍相家人,至后,大驚曰:“此成湯之骨法也,貴不可言。”室家乃竊喜,而不敢傳。
后長七尺二寸,年十六,以選入掖庭,為貴人。承事陰后,夙夜競競,撫接同列,??思阂韵轮?,遂有寵。每疾,上輒令母兄入侍醫(yī)藥,不拘以日數(shù)。后 輒言:“外家久在省中,上令陛下有私妾之譏,下令妾被內(nèi)顧不知足之謗,上下有損,誠不愿也。”上曰:“他人以數(shù)入為榮,而鄧貴人反為憂,誠難及也。”諸貴 人競自修飾,后獨衣不求彩裳,令侍者齎羸衣,設(shè)與陰氏同服,即時解易,不欲同服,避正適也。上乃嘆曰:“修德之苦,乃如是也?!鄙厦吭L問政事,謙退不敢 對,欲令陰后得進(jìn),不獲已然后塞所問。陰后短小,舉止時〔有〕失儀〔一〕,左右掩口而笑,后獨愴然不樂,為之隱諱,若己之失。及與陰后進(jìn)止,不敢正立,坐 則為之僂,所以苦心曲體,勞謙甚至,上愈重之。后每當(dāng)進(jìn)見,輒以疾退。御左右,常為上言繼嗣不多,當(dāng)普施恩惠,以獲子孫,發(fā)言懇惻,形于顏色。
〔一〕 據(jù)御覽卷三七八引袁紀(jì)補(bǔ)。
陰后素妒,見后寵甚多,設(shè)方巧欲以危后。上嘗病,陰后曰:“
我得意之后,皆當(dāng)夷滅之?!焙罂峙e宗受禍,流涕曰:“竭節(jié)以事陰后,可謂 至矣,竟不為所佑,而當(dāng)獲罪于天,無相禱〔一〕。婦人雖無從死之節(jié),然越姬有必死之志〔二〕,上可以報上厚恩,次可解宗親之禍,下不令陰氏有人豕之譏 〔三〕?!奔从嬎帯m人救止,因詐言“屬有來者〔四〕,陛下病以差”。信以為然,故止。其后宮人告陰后巫事蠱,后涕泣救護(hù),無所不至。自陰后之廢,上 嘆曰:“
圣后之尊,與帝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誰能當(dāng)之?唯鄧貴人德冠后庭,為能光之耳。”
〔一〕 論語八佾:“子曰:‘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二〕 李賢引列女傳曰:“楚昭王姬,乃越王句踐之女。王病,周太史建言移病于將相,王曰:‘將相于孤,猶股肱也?!宦牎<勚?,以死許昭王‘愿與子生死若此’之信?!?
〔三〕 高祖死,呂后令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輝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名之曰“人彘” 。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jì)。
〔四〕 胡三省曰:“屬,會也?!?
初,陰后時諸家四時貢獻(xiàn),以奢侈相高,器物皆飾以金銀。后不好玩弄,珠玉之物,不過于目。諸家歲時裁供紙墨,通殷勤而已。后自入宮后,遂博覽五 經(jīng),百家圖讖,無不畢覽,善易及陰陽占候希有者。上每欲官秩后諸兄,輒推誠固讓,自抑為務(wù),故騭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郎將。騭虎賁郎時,京、悝、弘、閶黃門 郎。京早卒,贈以騎〔都〕尉印綬〔一〕。
〔一〕 袁紀(jì)誤脫“都”,補(bǔ)之。
丁酉,司空韓棱薨〔一〕。大司農(nóng)徐防為司空。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司空巢堪罷 ”。
棱字伯師,潁川舞陽人。幼失父母,與孤弟居,壯大,推家財數(shù)百萬與從昆弟,鄉(xiāng)里高之。仕郡至功曹,太守葛興疾,錯亂,棱輔助經(jīng)年〔一〕,政令無 闕。興子嘗出教轉(zhuǎn)吏〔二〕,棱封還不聽。訟書以棱掩蔽興疾,??な?,不得復(fù)為吏〔三〕。后解禁網(wǎng),辟司空府,稍遷至尚事令,在機(jī)密,數(shù)為忠言,進(jìn)用良吏。 章帝以棱憂國忘家,夙夜匪懈,數(shù)賞賜之。是時,郅壽、陳寵俱為尚書,皆以才能見重。帝賞三人寶劍,手自題其名:“韓棱龍泉、郅壽漢文、陳寵鍛成〔四〕?!?論者以為棱淵深有謀,故得龍泉;壽含章明達(dá),故得漢文;寵敦樸內(nèi)濟(jì),故得鍛成。
〔一〕 惠棟曰:“漢典:吏病百日應(yīng)免。故棱代之視事也。”
〔二〕 轉(zhuǎn)吏,范書作“欲署吏”。
〔三〕 乃葛興子因怨者告之,故棱遭禁錮。
〔四〕 按東觀記、謝承書、漢官儀皆作“鍛成”,唯范書作“椎成”。據(jù)蒼頡篇,鍛可作椎解,然字不得通,袁紀(jì)是。
防字謁卿,沛國铚人也。矜嚴(yán)有容貌。初為郎,明帝見而異之,權(quán)為尚書郎,在臺閣十余年,未嘗有過。稍遷至少府、大司農(nóng),憂勤于政事,所在著名跡。
十五年(癸卯、一〇三)
春二月,出廩貸郡國被災(zāi)貧民各有差。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戊申,行幸章陵,祠舊宅園廟。
戊午,行幸云夢。
是時,廣〔漢〕(陵)人王渙為洛陽令〔一〕,治有異跡。初,渙游俠尚氣,晚節(jié)好儒術(shù),為治修名責(zé)實,抑彊扶弱,并官職,吏輒兼書佐,小史無事, 皆令讀孝經(jīng)。病卒官,百姓無老幼,皆叩心泣涕,相賦斂為祭者數(shù)千人。渙喪當(dāng)還鄉(xiāng)里,新安道以西道旁,往往會聚設(shè)祭。吏問其故,盛言平常〔到〕洛〔二〕,為 吏卒所抄奪;王君到洛,不復(fù)侵?jǐn)_,故欲報恩,后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有酒食,輒弦歌薦之。
〔一〕 范書作“廣漢郪人”,華陽國志亦言渙蜀人,字稚子。按廣陵屬揚(yáng)州,喪還鄉(xiāng)里當(dāng)東南去,袁紀(jì)卻言西行,則“陵”乃“漢”之誤無疑矣,故正之。
〔二〕 據(jù)文意補(bǔ)。范書作“咸言平常持米到洛”。
十六年(甲辰、一〇四)
二月,以兗、豫、徐、冀民谷不登,遣三府掾分行貧民〔一〕,勸民盡地利,貧無所耕者為雇〔牛直〕〔二〕。
〔一〕 “遣三府”原誤作“三遣府 ”,據(jù)陳澧校改。
〔二〕 據(jù)范書和帝紀(jì)補(bǔ)。
夏,客星入紫微宮。
秋七月辛酉,司徒魯恭策免。庚午,光祿勛張酺為司徒。
八月己酉,司徒張酺薨。
酺病困,敕其子曰:“顯節(jié)陵掃地露祭,欲率天下以儉也。吾為三公,不能使從制,豈可犯之乎?無起祠堂,露祭而已。”上聞酺薨,愍焉縞素,即賜以印綬、冢塋,恩寵隆加于相。
酺字孟侯,汝南細(xì)陽人。永平中,崇尚儒(術(shù))學(xué),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功〕(大)臣子弟,莫不受經(jīng)。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 馬氏諸子弟立學(xué),號曰四姓小侯。置五經(jīng)師,酺以明經(jīng)充焉〔一〕。除廣平郎中〔二〕,每朝會進(jìn)見,輒講于上前,辭義高亮,音動左右。上新即位,應(yīng)在祠,朝廷 為出為外郡。內(nèi)不自得,上疏愿留左右。上不聽,賜錢三十萬,丞發(fā)之官。酺雖儒者,剛而有斷,下車擢用賢俊,挫擊豪彊,旬月之間,郡中肅然,酺既出,上見諸 王師傅曰:“東郡太守張酺講授畢,輒諫正訚訚,時有小善,稱之不已,〔三〕忠言謇謇,有史魚之風(fēng)〔四〕?!?
〔一〕 以上均據(jù)范書明帝紀(jì)注引袁紀(jì)刪補(bǔ)。
〔二〕 范書張酺傳作“除為郎”。按廣平國于建武十三年省,明帝時不當(dāng)有廣平郎中一職,且酺時授皇太子經(jīng)書,更不當(dāng)為王國之郎,袁紀(jì)誤。
〔三〕 疑“稱之不已”四字當(dāng)移“ 史魚之風(fēng)”下。
〔四〕 論語衛(wèi)靈公曰:“子曰:‘ 直哉子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史魚,即衛(wèi)大夫史□也,正直無私,不隨世阿屈。
初,賈〔逵〕(遠(yuǎn))明古學(xué)〔一〕,曹酺制漢禮,酺常非之。及為太尉,上疏陳其不可,書五奏,上知酺守學(xué)不通〔二〕,寢其奏。
〔一〕 逵、遠(yuǎn)形近而誤。
〔二〕 言守其家學(xué)師法,不博通諸家之言,尤不讀古文學(xué)。
冬十月辛卯,司空徐防為司徒,大鴻臚陳寵為司空。征鉅鹿太守魏霸為將作大匠。
霸,濟(jì)陰人也。少失父母,兄弟同居數(shù)十年,妻子數(shù)執(zhí)勤苦,動則推讓。為郡〔一〕,妻子不之官。霸以兄嫂勤〔苦〕〔二〕,而己獨榮樂,常衣布蔬 食,敕妻子親之耕蠶,與兄弟子侄同勞逸。為〔政〕寬恕而已〔三〕,不求備于一人。掾吏有過,輒私責(zé)改,不改,休罷之,終不暴揚(yáng)其惡。吏有相譖者,輒嘆息 曰:“某甲賢者也,不及人短,太守以是重之?!逼淙藨M責(zé),自引退,郡中化之,皆和睦。后拜太常,以病致仕,為光祿大夫。霸妻死,長兄伯為霸取妻,送至官 舍。霸笑曰:“年老,兒子備具,何養(yǎng)他家婦邪?”自入拜其妻曰:“夫人視老夫何(空)中,直而空遠(yuǎn)來〔失〕(使)計,義不相屈。”〔四〕即拜而出。妻慚求 去,遂送還之。
〔一〕 東觀記曰“為鉅鹿太守”。
〔二〕 據(jù)東觀記補(bǔ)。
〔三〕 據(jù)陳澧校補(bǔ)。
〔四〕 東觀記作“夫人視老夫復(fù)何中,而遂失計,義不敢相屈”。據(jù)此袁紀(jì)“何空”之“ 空”系衍文,而“使”乃“失”之訛。
匈奴北單于遣使奉獻(xiàn)。
元興元年(乙巳、一〇五)
春三月,追爵謚皇后父鄧訓(xùn)為平壽敬侯。司空寵以非舊典也,太尉張禹、司徒徐防以為宜封,爭之連日,乃從禹、防議。由是虎賁中郎將有恨寵〔一〕。
〔一〕 虎賁中郎將,鄧騭也。
夏四月,封鄧禹、馮魴后為列侯〔一〕。
〔一〕 按范書和帝紀(jì)無此文,而鄧禹傳曰:“永元十四年,陰皇后巫蠱事發(fā),干從兄奉,以后舅被誅,干從坐,國除。元興元年,和帝復(fù)封干本國,拜侍中。”干,鄧禹長子震之嗣子也。然封馮魴后之事無考。
丙午,大赦天下〔一〕。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庚午”。按是月甲申朔,無庚午日,范書誤。
五月癸酉,扶風(fēng)、雍地震。
十二月辛未,帝崩于嘉德殿〔一〕。
〔一〕 東觀記、范書均作“章德前殿”。
初,數(shù)失皇(太)子,養(yǎng)于民間〔一〕,群臣無知者,莫不惶懼。鄧后乃收皇(太)子于民間?;首觿匍L,有疾;皇子隆生百余日,后養(yǎng)之。太后乃引兄 等定策禁中,立隆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太后攝朝。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封皇子勝為平原王。
〔一〕 按范書鄧皇后紀(jì)言“長子平原王有疾,而諸皇子夭沒前后十?dāng)?shù),后生者輒隱秘養(yǎng)于人間”。時未立皇太子,袁紀(jì)兩“太”字皆系衍文。
詔曰:“昔唐虞之盛,猶待四輔〔一〕;周文之寧,實在多士?!捕碀h興,舊制咸宜保傅,并建左右,以參聽斷。太尉禹三世在位,黃發(fā)罔愆〔三〕;司徒防竭力致身,先帝嘉之。其以禹為太傅,防為太尉,參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政)〔四〕?!?
〔一〕 禮記文王世子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shè)四輔及三公。”
〔二〕 詩大雅文王曰:“濟(jì)濟(jì)多士,文王以寧?!?
〔三〕 詩魯頌閟宮曰:“黃發(fā)臺背?!庇衷唬骸包S發(fā)兒齒?!惫{云:“皆壽征也。”按黃發(fā),長者之象也。又罔,無也;愆,愆之俗字。罔愆,無過失也。
〔四〕 據(jù)書鈔五九引應(yīng)劭漢官儀所載之殤帝策刪。
初,郡國定符瑞八十余品,和帝恐虛妄,抑而不宣。
后漢孝殤皇帝紀(jì)卷第十五
延平元年(丙午、一〇六)
春正月癸卯,光祿勛梁鮪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順陵〔一〕。
〔一〕 范書殤帝紀(jì)作“慎陵”。注曰:“俗本作‘順’者,誤。”按劉攽東漢刊誤曰:“ 案皇后紀(jì),和熹皇后葬順陵,以為皇后紀(jì)誤。而靈帝父孝仁皇稱慎陵,世數(shù)不遠(yuǎn),陵名必不相襲。參校前后,孝和實葬順陵,言慎乃更為誤耳。”按御覽卷九一引東 觀記正作“順陵”,范書及李賢注誤也。
初,賜周、馮貴人歸園。太后詔曰:“朕與貴人讬配后庭,十有余年。上天不吊,先帝早棄天下,孤心煢煢〔一〕,無所瞻仰。貴人當(dāng)以舊典分歸外園〔二〕,相戀之情,感增悲嘆,燕燕之詩,曷能喻焉〔三〕?其賜貴人青蓋車,驂馬各一〔四〕,黃金四十斤〔五〕,雜彩三千匹?!?
〔一〕 李賢曰:“煢煢,孤特之貌也。詩曰‘煢煢在疚’?!?
〔二〕 此句原作“貴人當(dāng)以舊歸典分園外”,據(jù)范書和熹鄧皇后紀(jì)以正之。
〔三〕 李賢曰:“詩邶鄘序曰‘衛(wèi)莊姜送歸妾也?!湓娫唬骸嘌嘤陲w,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四〕 鈕永建曰:“鄧皇后紀(jì)作‘ 其賜貴人王青蓋車、采飾輅、驂馬各一駟’??纪跚嗌w車見續(xù)漢輿服志,采飾輅未詳。輿服志云‘大貴人、貴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畫軿車。大貴人加節(jié)畫辀。皆右 騑而已’。云‘油畫’,云‘畫辀’,疑即采飾輅。云 ‘右騑而已’,見此車無左驂,故賜驂為殊禮。范書云各一駟者,兼王青蓋車驂車而言也。紀(jì)文脫誤,誼不可通?!?
〔五〕 范書皇后紀(jì)作“三十斤”。
初,和帝宮人吉成,成御者志恨成,乃為相人,書太后姓字埋之。事下掖庭考驗,皆以吉成所為。太后獨念吉成“我待之有恩,雖下賤猶人,讬賴上在時,未嘗聞有惡言,今我遇過于平常,何緣生此,不合人情” 。即自呼見,反復(fù)實劾,果其御者所為。
夏四月,虎賁中郎將鄧騭為車騎將軍。
初,騭與同郡袁良為布衣之交,及騭當(dāng)路,欲延良共議世事,良謝而絕之。
司空陳寵薨。
寵字昭公,沛國〔洨〕(佼)人也〔一〕。曾祖父咸,成哀間以律令為尚書,常誡子曰:“為人議法,當(dāng)依于輕,雖有百金之利,慎無案人也?!蓖趺е?誅何武、鮑宣,咸乃嘆曰:“易稱‘君子見機(jī)而作,不俟終日’〔二〕,吾可逝矣?!奔雌蚝」恰CТ畚?,召咸為掌寇大夫,謝病不肯應(yīng)。時咸三子皆在位〔三〕, 乃悉令去官,父子相與歸田,斂家中律令文書壁藏之。寵父躬復(fù)以律令為廷尉監(jiān)〔四〕。
〔一〕 據(jù)范書、續(xù)漢郡國志改。
〔二〕 出易系辭下。疏曰:“君子既見事之幾微,則須動作而應(yīng)之,不得待終其日。言赴幾之速也?!?
〔三〕 咸三子,參、豐、欽也。
〔四〕 躬乃欽之子,建武初為廷尉左監(jiān)。
寵少習(xí)家法,辟太尉鮑昱府〔一〕。是時三府掾?qū)僖圆豢嫌H事為尚,專務(wù)交游。寵嘗以事君之義,當(dāng)供所職,以佐政治,何得但出入養(yǎng)虛。故獨勤心于 事,數(shù)為昱陳當(dāng)世治化。昱高其能,使掌天下獄訟,所平?jīng)Q無不壓伏。寵以律訟多錯,不良吏得生因緣致〔輕〕重〔二〕,乃為撰科條辭訟比例,使事類相從,以塞 奸源。其后公府奉以為法。寵雖〔傳〕(傅)文法〔三〕,然兼通經(jīng)籍,奏議溫邃,號為名相。子忠,字伯〔始〕〔四〕,傳家業(yè),〔收〕才能甚有聲譽(yù)〔五〕。
〔一〕 鈕永建曰:“陳寵傳‘太尉 ’作‘司徒’。按鮑永傳,永平十七年,昱代王敏為司徒。建初四年,代牟融為太尉,六年薨。是昱先為司徒,終于太尉。章懷注引東觀記云,時司徒辭訟久者至數(shù) 十年,比例輕重,非其事類,錯雜難知。昱奏定辭訟比七卷,決事都目八卷,以齊同法令,息遏民訟也??缄悓檪?,寵辟司徒鮑昱府,時司徒辭訟久者數(shù)十年,事類 混錯,易為輕重,不良吏得生因緣。寵為昱撰辭訟比七卷,決事科條,皆以事類相從,昱奏上之。據(jù)此則昱為司徒時所上辭訟比七卷、決事都目八卷,即陳寵所撰, 昱之辟寵,其在司徒府無疑。紀(jì)文作太尉,誤。”
〔二〕 據(jù)東觀記、范書補(bǔ)。
〔三〕 據(jù)黃本改。
〔四〕 據(jù)范書補(bǔ)。
〔五〕 據(jù)范書補(bǔ)。
五月辛卯,大赦天下。
壬辰,河?xùn)|恒山崩〔一〕。
〔一〕 續(xù)漢五行志與袁紀(jì)同,而范書殤帝紀(jì)作“垣山崩”。洪亮吉以為恒山在上曲陽,不屬河?xùn)|,應(yīng)如殤紀(jì)作“垣山”為是。其說是。按續(xù)漢郡國志,河?xùn)|郡有垣縣,縣有王屋山。注引博物記曰:“ 山在東,狀如垣?!眲t垣山即垣縣王屋山。
六月丁未,太常尹勤為司空。
詔曰:“自夏以來,陰雨過節(jié),思惟愆失,深自克責(zé)。新遭大憂,接以未和,徹膳擯服,庶有益焉。其減太官、上方諸服御靡麗難成之物?!?
丁卯,詔免掖庭宮人六百余人皆為庶人。
尚敏上疏陳興廣學(xué)校曰〔一〕:“臣聞五經(jīng)所以治學(xué)為人,五經(jīng)不修,世道陵遲,學(xué)校不弘,則人名行不廣。故秦以坑儒而滅,漢以崇學(xué)而興。所以罔羅 天下,統(tǒng)理陰陽,彌綸治道,而示民軌則也。光武中興,修繕太學(xué),博士得具,五人五經(jīng)〔二〕,各敘其義,故能化澤沾洽,天下和平。自頃以來,五經(jīng)頗廢,后進(jìn) 之士,趣于文俗,宿儒舊學(xué),無與傳業(yè)。由是俗吏繁熾,儒生寡少。其在京師,不務(wù)經(jīng)學(xué),競于人事,爭于貨賄。太學(xué)之中,不聞?wù)務(wù)撝?;從橫之下,不睹講說之 士。臣恐五經(jīng)六藝,浸以陵遲;儒林學(xué)肆,于是廢失。所以制御四夷者,以有道德仁義也。傳曰:‘王者之臣,其實師也。’言其道德可師也。今百官伐閱,皆以通 經(jīng)為名,無一人能稱??鬃釉唬骸疅o而為有,虛而為盈,難乎有恒矣?!踩匙越窆偃耍肆钊〗?jīng)學(xué)者,公府孝廉皆應(yīng)詔,則人心專一,風(fēng)化可淳也?!?
〔一〕 尚敏,范書無傳,不詳邑里生平,此疏僅見袁紀(jì)。
〔二〕 范書儒林傳序曰:“于是立五經(jīng)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禮大小戴,春秋嚴(yán)、顏,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總領(lǐng)焉。”袁紀(jì)作“五人五經(jīng)”當(dāng)有脫誤。
〔三〕 見論語述而。
于是詔曰:“易稱‘天垂象,圣人則之’。又云 ‘圣人之情見于辭’〔一〕。然則文章之作,將以幽贊神明,變暢萬物。秦燔詩書,禮毀樂崩。大漢之興,拾而弘之。至乎元康、五鳳之間〔二〕,英豪四集,文章 煥炳,六經(jīng)之學(xué),于斯為盛。自頃以來,學(xué)者怠惰,遂以陵遲,宜令公卿中二千石各舉隱逸大儒,碩德高操,以勸后進(jìn)?!?
〔一〕 易系辭曰:“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
〔二〕 元康、五鳳皆宣帝時年號,公元前六五年至前五四年間。漢書儒林傳曰:“初,書唯有歐陽,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復(fù)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
初,陳留李充三征不至,由是征充為博士,俄遷侍中。車騎將軍鄧騭屈己禮之〔一〕,嘗設(shè)酒饌,請充及朝大夫。酒酣,騭曰:“幸得讬椒房,位上將, 幕府初開,欲延天下英俊,君其未聞?”充曰:“將軍誠能招延俊乂,以光本朝,不為難矣,但患不為耳!”因說海內(nèi)隱士,頗不合,騭舉炙〔啖〕充曰〔二〕: “君宜及溫食之?!背涫苤藬S地曰:“說士之樂,甘于啖炙。 ”遂拂衣而出。侍中張孟諫曰〔三〕:“聞足下面折鄧將軍以讜言〔四〕,責(zé)之過矣,非所以光祚子孫,誠不為足下取此?!背湓唬骸按笳煞蚓邮?,貴行其志耳。我 躬不閱,遑恤我后〔五〕,何能為子孫計!”由是不為權(quán)貴所容,遷左中郎將。年八十三后為三老五更〔六〕,天子賜幾杖,訪以國政。
〔一〕 按范書此事系于永初二年十一月鄧騭任大將軍之后,時騭幕府初開,推進(jìn)天下賢士何熙、祋諷、羊浸、李郃、陶敦等列于朝廷,辟楊震、朱寵、陳禪置之幕府。此等與袁紀(jì)騭之語正合,疑袁紀(jì)置此誤。
〔二〕 據(jù)范書補(bǔ)。
〔三〕 范書李充傳作“汝南張孟舉 ”。
〔四〕 讜言,說文曰:“直言也。 ”讜音黨。
〔五〕 出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言自身尚且難保,何暇顧及子孫。
〔六〕 范書李充傳作“年八十八” ,惠棟引袁紀(jì)作“年八十四”,錄以存疑。
秋七月辛亥〔一〕,帝崩崇德殿。
〔一〕 范書作“八月辛亥”,按七月丙子朔,不當(dāng)有辛亥,當(dāng)以范書為是。通鑒作“八月辛卯”,亦誤。
初,清河王慶子佑〔一〕,生而有神光、赤蛇之異。年十歲善史書,善經(jīng)傳。和帝甚器之,號〔曰諸生〕(日請)〔二〕,賞賜恩寵,異于諸子。和帝 崩,殤帝在抱,太后詔留清河邸,以為儲副。及殤帝崩,群臣皆為屬意平原王勝。太后以前不立勝,恐為患,與車騎將軍騭、虎賁中郎將悝等定策禁中,其夜,使 〔騭〕持節(jié)以青蓋車以迎佑于清河邸〔三〕。
〔一〕 范書章帝八王傳與袁紀(jì)同,而安帝紀(jì)作“恭宗孝安皇帝諱祜”。東觀記、通鑒均作 “祜”。惠棟引說文曰:“祜,上諱?!毙煦C云:“安帝名也?!眲t袁紀(jì)作“佑”,誤。今存其異文。
〔二〕 據(jù)東觀記改補(bǔ)。
〔三〕 據(jù)范書補(bǔ)。
癸丑,立為長安侯〔一〕。太后詔曰:“先帝圣德淑茂,早棄天下。朕撫育幼帝,日月有望,遭家不造,仍罹兇禍。朕惟平原王素被錮疾,念宗廟之重, 思繼嗣之統(tǒng)。長安侯佑稟性忠孝,小心翼翼〔二〕,年已十三,嶷然有成人之體。禮:昆弟之子猶子也〔三〕。其以佑為孝和皇帝嗣,即皇帝位?!?
〔一〕 楊樹達(dá)曰:“宣帝將立,先封陽武侯,此用其故事也?!?
〔二〕 見詩大雅大明之章。
〔三〕 見禮記檀弓上,“昆”作“ 兄”。
自延平初,鄧騭兄弟常在禁中,至是乃就第。
丙寅〔一〕,葬孝殤皇帝于康陵。
〔一〕 范書作九月事。按九月乙亥朔,無丙寅,當(dāng)以袁紀(jì)為是。
己亥,隕石于陳留〔一〕。
〔一〕 范書作“乙亥”,是。疑袁紀(jì)上脫“九月”二字。
冬,西域諸國反。都護(hù)任尚上書求救。遣騎都尉班雄、校尉梁慬將五千人出塞〔一〕,會尚自疏勒還,與慬共保龜茲。溫宿、姑墨二國將數(shù)萬人圍慬,月余,慬擊破之,斬首數(shù)萬級。道不通,慬遂留龜茲。
〔一〕 范書梁慬傳作“延平元年拜西域副校尉”。按續(xù)漢百官志無西域副校尉一職。而漢書百官公卿表載西域都護(hù)屬官有副校尉一職,秩比二千石,官居元 帝所置戊己校尉之上。然何以不見西域校尉一職?陳直先生漢書新證曰:“西域都護(hù),有時稱為西域校尉。”居延漢簡釋文所載“鄯善以西校尉吉”,即西域都護(hù)鄭 吉,故都護(hù)之外不另設(shè)校尉之職。東漢始建,無暇西顧,未設(shè)都護(hù)及其屬官。明帝永平十七年始置都護(hù)、戊己校尉,而未言及副校尉。按范書西域傳:“ 永平末,焉耆與龜茲共攻沒都護(hù)陳睦、副校尉郭恂,殺吏士二千余人。”可見已設(shè)副校尉一職,且系都護(hù)之主要助手。又竇憲傳載,和帝永元二年,憲曾遣副校尉閻 槃?chuàng)粢廖?。安帝永初初,詔罷西域都護(hù),副校尉一職亦隨之取締。至元初六年,鄧太后詔許班勇所奏復(fù)置護(hù)西域副校尉居敦煌事,其職始復(fù)立。據(jù)此袁紀(jì)“校尉梁慬 ”之上當(dāng)脫“副”字。
初,西域自武帝時始通,三十六國其俗頗率著城郭田畜。地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十)余里,東則接漢, 阨以玉門、陽關(guān)〔一〕。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陂〕(渡)河〔二〕,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沧浴耻噹熐巴跬?〔三〕,隨北山,陂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而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四〕。
〔一〕 據(jù)漢書西域傳改補(bǔ),“東西六千余里”下恐尚脫“南北千余里”句。
〔二〕 據(jù)南監(jiān)本改,漢書西域傳作 “波河”。波,循也,與陂通。
〔三〕 據(jù)漢書西域傳補(bǔ)。
〔四〕 據(jù)王念孫說改。
匈奴彊盛,常屬役匈奴。宣帝神雀中,漢置西域都護(hù)。王莽時,數(shù)遣五威德軍出西域〔一〕,車師諸國貧困,由是故叛。而(諸)都護(hù)李宗抄暴南道 〔二〕,改其國號,以疏勒為世善,姑墨為積善,或易置王侯,于是西域與中國遂絕。和帝永元中,西域都護(hù)班超遣掾甘英臨大海而還,具言蔥嶺西諸國地形風(fēng)俗, 而班勇亦見記其事,或與前史異,然近以審矣。
〔一〕 漢書西域傳、王莽傳均作“ 五威將王駿”。疑“德”系“將”之誤。
〔二〕 漢書西域傳“李宗”作“李崇”?!爸T”字是衍文。
自敦煌西出玉門、陽關(guān),涉鄯善,通伊吾(五)千里〔一〕。自伊吾通車師前部高昌壁,北通后部五百里,是匈奴西域之門也〔二〕。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葡萄。其北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與匈奴爭車師、伊吾虛之地,以制西域。
〔一〕 范書西域傳作“千余里”,袁紀(jì)之“五”字乃涉上文“吾”字而衍,故刪。
〔二〕 指后部之金滿城。又伊吾至前部高昌壁,范書作“千二百里”,袁紀(jì)恐脫之。
故自鄯善國治歡泥城,去洛陽七千一百里。此通車師前、后王及車且彌、旱陸、蒲類、〔移〕(條)支是為車師六國〔一〕,北與匈奴接。前部西通〔焉〕耆北道〔二〕,后部西通烏孫。漢欲隔絕西域、匈奴,必得車師,屯田伊吾。
〔一〕 車且彌,范書作“東且彌” ,漢書分作“東且彌”、“西且彌”。旱陸,漢書作“ 卑陸”,范書與袁紀(jì)同。又條支遠(yuǎn)在西海之濱,不當(dāng)列入車師之國。范書作“移支”,故據(jù)以正。
〔二〕 據(jù)范書補(bǔ)。
焉耆治河南城〔一〕,去洛陽八千二百里。東南與山離國接,其余危須、尉黎、龜茲、姑墨、溫宿、疏勒、休修〔二〕、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秦、烏弋、罽賓、莎車、于闐、且〔末〕、〔拘〕彌〔三〕諸國轉(zhuǎn)相通。
〔一〕 范書作“南河城”。沈家本后漢書瑣言曰:“前書治員渠城。按‘南河’,漢書考證(齊召南)引此作‘南柯’,未知所據(jù)何本?!?
〔二〕 黃本作“沭修”,漢書西域傳作“休循”。
〔三〕 據(jù)范書西域傳補(bǔ)。
是秦為西域〔一〕,大月〔氏國治藍(lán)氏〕城〔二〕,去洛陽萬六千三百七十里。其東南數(shù)千里通天竺。
〔一〕 此句錯訛已甚,不解其意。
〔二〕 據(jù)范書西域傳補(bǔ)。
天竺,一名身毒,俗與月氏同。臨大水,西通大秦。從月氏南至西海,東至盤越國,皆身毒地〔一〕。又有別城數(shù)十,置王〔二〕,而皆總名身毒。其俗 修浮圖,道不伐殺,弱而畏戰(zhàn)。本傳曰:西域郭俗造浮圖,本佛道,故大國之內(nèi)眾數(shù)萬〔三〕,小國數(shù)千,而終不相兼并。及內(nèi)屬之后,漢之奸猾與無行好利者●守 其中,至東京時,〔詐〕(作)謀茲生〔四〕,轉(zhuǎn)相吞滅,習(xí)俗不可不慎所以動之哉〔五〕。
〔一〕 范書西域傳“盤越國”作“ 磐起國”。鈕永建曰:“考太平御覽四夷部有磐越國,引魏書云在天竺東南數(shù)千里。又梁書海南諸國傳云:中天竺國,一名身毒,從月氏、高附西,南至西海,東至磐越云云。此文正用后書語,亦作磐越,則范書作‘磐起’蓋誤,當(dāng)以袁紀(jì)正?!?
〔二〕 范書作“有別城數(shù)百,城置長。別國數(shù)十,國置王”袁紀(jì)當(dāng)有脫誤。
〔三〕 內(nèi)與眾原倒置,逕正之。
〔四〕 詐作形近而訛,故正之。
〔五〕 以上所謂本傳語乃東觀記西域傳之文。四庫館臣輯東觀記,亦失錄。
西域之遠(yuǎn)者,安息國也,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與康居,南與烏弋、山離相接,其地方數(shù)〔千里〕(百)〔一〕。西至條支,馬行六〔十〕(千)日,臨 〔西〕海〔二〕。暑熱卑濕,出師子、犀牛、犎牛,孔雀卵大如甕。(與西海接)〔三〕自安息西關(guān)西至阿蠻國三千四百里。自阿蠻西至斯賓國〔三千六百里〕 〔四〕。渡河西南至于羅國,有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五〕。其南乘海,乃通大秦,或數(shù)月云。
〔一〕 范書西域傳作“地方數(shù)千里 ”,袁紀(jì)誤“千”為“百”,下又脫“里”,皆正之。
〔二〕 據(jù)范書改補(bǔ)。
〔三〕 此乃衍文,刪。
〔四〕 依上下文例,據(jù)范書補(bǔ)。
〔五〕 據(jù)范書補(bǔ)。
大秦國,一名黎軒〔一〕,在海西。漢使皆自烏弋還,莫能通條支者。甘英逾懸度烏弋、山離,抵條支,臨大海。欲渡,人謂英曰:“〔?!常h)廣大 〔二〕,水咸苦不可食。往來者逢善風(fēng)時,三月而渡;如風(fēng)遲則三歲〔三〕。故入海者皆賚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shù)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具問其土 俗。
〔一〕 班書作“犁靬”,范書作“ □鞬”,三載互異。
〔二〕 據(jù)范書改。
〔三〕 范書作“二歲”。
大秦地方數(shù)千〔里〕〔一〕,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shù)〔十〕(
千)〔二〕?!彩常☉簦槌枪踩?,別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 木、百草,民俗力田,作種植,樹蠶桑。國王髡頭而衣文繡,乘輜軿、白蓋〔小車〕(山中)〔四〕,出入擊鼓,有旌旗幡幟,起宮室,以水精為柱,及余食器。王 所治城,周環(huán)百余里,王有五宮,各相去十里。平旦至一宮聽事,止宿;明旦復(fù)至一宮,五日一遍而復(fù)還。常使一人持囊隨王車,民欲有言事者,即以書投囊中,王 至宮散省,分理其枉直。各有官曹,又置三十六相〔五〕,皆會乃議事。王無常人,國中有災(zāi)異,風(fēng)不時節(jié),輒放去之,而更求賢人以為王,〔放〕者 終無怨〔六〕。多金銀、真珠、珊瑚、琥魄、琉璃、金縷、罽繡、雜色綾、涂布,又有細(xì)布,或言水羊毛,野蠶繭所作。會諸香煎以為蘇合,凡外國諸珍異皆出焉。 以金銀〔為錢,銀〕錢十當(dāng)金錢一〔七〕。與天竺、安息交市于海中,其利十倍。其民質(zhì)直,市無二價,谷食常賤,國內(nèi)富饒。鄰國使到其界首者,乘驛詣王都,至 則廩以金錢。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陳澧校改。
〔三〕 據(jù)范書改。
〔四〕 據(jù)范書改。
〔五〕 范書“相”作“將”。
〔六〕 據(jù)范書補(bǔ)。
〔七〕 據(jù)范書補(bǔ)。
及安帝元初中,日南塞外檀國獻(xiàn)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又善跳丸,能跳十丸。其人曰:“我海西人?!眲t是大秦也。自交州塞外檀國諸蠻夷相通也,又有一道與益州塞外通。
大秦人皆粗長大,平正若中國人,故云外國之大秦,而其國中常自言是〔中〕國一別〔一〕。其王常欲通使于漢奉貢獻(xiàn),而安息欲以漢繒絲與之交市,故遮不得令通。及桓帝建初中〔二〕,王安都遣使者奉獻(xiàn)象牙、犀角、玳瑁,始一通焉〔三〕。
〔一〕 “國中”原作“中國”。陳璞曰:“魏志注引魏略,作其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國一別也?!苯駬?jù)以改補(bǔ)。
〔二〕 建初乃章帝年號,范書作“ 延熹”,是。
〔三〕 安都,羅馬帝國皇帝安東尼,范書作“安敦”。
其長老或傳言其國西有弱水,近日入所矣。又云從安息陸道繞海北行,出西〔?!持链蟆睬亍常ê#惨弧常讼噙B屬,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署〔二〕, 終無盜賊驚。而有猛虎、師子遮食行者,不有百余人賚其器,輒害之,不得過。又言旁國渡海飛橋數(shù)百里,所出奇異玉石諸物,多譎怪不經(jīng),故不述云。
〔一〕 據(jù)范書改補(bǔ)。
〔二〕 范書“署”作“置”。
西南極矣山離,還自條支,東北通烏弋山離,可百余日行。而烏弋山離、罽賓、莎車、于置、寧彌諸國相接〔一〕,遠(yuǎn)者去洛陽二萬一千里,近者萬余里焉。
〔一〕 寧彌,班書作“扜彌”。
十二月甲子,清河王慶薨,謚曰孝王。
慶善為威容,進(jìn)止可觀。自被廢黜,常居慎密,在宮省,語不及外。和帝為太子,與慶相親,入則共室,出則同輿。及即位,政之大小,與慶議之。慶逾 益畏慎,夙夜戰(zhàn)栗。每當(dāng)朝會,輒服候〔一〕,且常謂左右曰:“我誠一國王,車馬器物亦足已矣?!眱?nèi)以論議,外以說左右,其一絕名此〔二〕,皆此類也。
〔一〕 范書章帝八王傳言慶“每朝謁陵廟,常夜分嚴(yán)裝,衣冠待明”。
〔二〕 疑“此”系“位”之誤。
初,宋貴人冢上無祠堂,慶每露祭,未嘗不流涕。和、殤二帝崩,慶常居倚廬,哭泣哀慟,遂以發(fā)病。病困,謂舅宋衍曰:“清河土地下濕,欲乞骸骨于 貴人冢傍下棺而已。朝廷大恩,猶當(dāng)有屋宇,子母并食,魂靈不暴露,死復(fù)何恨!”乃上書求葬于樊濯中貴人冢旁,不聽。慶將薨,嘆曰:“不惜死也,但恨不見上 為貴人報讎耳!”因泣不能自勝,左右皆流涕。既薨,使司空持節(jié)護(hù)喪事〔一〕,賜龍旗九旒,虎賁百人,儀比東海恭王。分清河封慶小子為廣川王〔二〕。
〔一〕 范書作“使司空持節(jié)吊祭,車騎將軍鄧騭護(hù)喪事”。時司空,尹勤也。
〔二〕 按范書慶小子名常保。
后漢孝安皇帝紀(jì)上卷第十六
永初元年(丁未、一〇七)
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青、兗、豫、徐、冀、并六州民饑。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詔公卿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夏四月,太傅張禹為安鄉(xiāng)侯,太尉徐防為龍〔鄉(xiāng)〕(節(jié))侯〔一〕,司空尹勤為傅亭侯〔二〕,車騎將軍鄧騭為上蔡侯,城門校尉悝為〔葉〕(業(yè))侯〔三〕,虎賁中郎將弘為西平侯,黃門郎閶為西華侯,食邑各萬戶。騭奉節(jié)親迎,增封三千戶。騭逃避使者,詣闕上書固辭,乃許。
〔一〕 據(jù)范書及續(xù)漢郡國志改。
〔二〕 范書陳寵傳作“福亭侯”。
〔三〕 據(jù)范書及續(xù)漢郡國志改。
五月戊寅,熒惑逆行守心。本志以為后周章謀廢帝之應(yīng)也〔一〕。
〔一〕 四庫館臣輯東觀記,謂天文志全闕,實未考此“本志曰”也。此“本志”,非東觀記無以應(yīng)之。袁紀(jì)另一引,見卷十八,片言只語,彌足珍貴。又按 尚書孔疏,引蔡邕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絕無師說,周髀術(shù)數(shù)具在,考驗天象,多所違失,故史官不用。惟渾天者, 近得其情,今史所用候臺銅儀,則其法也。 ”則今天文志可考者三條也。
立壽光侯并為北海王〔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并”作“普” 。
甲戌,長樂衛(wèi)尉魯恭為司徒。
是時詔書令〔麥秋〕得案驗薄罪〔一〕。恭上疏諫曰:“詔書憂萬民,而郡國〔讬〕(記)言勞來貧民〔二〕,多為煩擾,逮證一人,有疑罪,延及良人 數(shù)十人〔三〕,上逆時氣,妨廢農(nóng)功。案易消息,四月干卦用事,經(jīng)曰‘干以美利利天下’。又曰‘時乘六龍以御天’。五月姤卦用事,經(jīng)曰‘后以施命誥四方’。 君以夏至之日,止四方行者,助陰氣也。況于逮召考掠,擾百姓哉!月令‘孟夏斷薄刑’,謂正罪,不欲令久系,不謂可考正罪法也。故出輕系,明不欲拘之也。月 令周世所造,而所據(jù)皆夏之時也,所變者唯正朔、衣裳、犧牲、徽號、器械而已〔四〕。易曰‘潛龍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也〔五〕。又曰‘馴致其道,至堅冰 也’ 〔六〕,言五月微陰起,至十一月堅冰至也。十一月中孚曰〔七〕:‘君子以議獄緩死?!闪钜勺锝栽斪h其法,大辟之罪,極盡冬月乃斷其獄。其立春在十二月中 者,勿以報囚〔八〕?!痹t從之。
〔一〕 據(jù)范書魯恭傳補(bǔ)。
〔二〕 讬記形近而訛,范書作“讬 ”。
〔三〕 據(jù)龍溪精舍本補(bǔ)“延”字。蔣本原闕,黃本作“近”,誤。
〔四〕 李賢曰:“夏以建寅為正,服色、犧牲、徽號、器械皆尚黑。殷以建丑為正,尚白。周以建子為正,尚赤。周以夜半為朔,殷以雞鳴為朔,夏以平旦 為朔。祭天地宗廟曰犧,卜得吉曰牲?;仗枺浩熘?。器械,禮樂之器及甲兵也?!秉S本下有 “不可變易者也”句,乃衍文,故蔣本闕而不錄。
〔五〕 見易干卦。
〔六〕 見易坤卦。
〔七〕 范書作十二月中孚,誤。標(biāo)點本從袁紀(jì)以正之。
〔八〕 范書魯恭傳“月令周世所造 ”以下,乃鄧太后詔令公卿會議時恭之奏文,袁紀(jì)合二奏為一。
爵太后鄧氏母新野君〔一〕。
〔一〕 此乃六月事。
西羌叛,車騎將軍鄧騭率師擊之。
是時水雨屢降,災(zāi)虐并生,百姓饑饉,盜賊群起。于是策免太尉防、司空勤〔一〕。太傅禹稱疾告退。
〔一〕 徐防于九月庚午以災(zāi)異、盜賊免。三公以災(zāi)異免自防始。辛未,尹勤以水雨漂流免。袁紀(jì)月份多脫。
丙戌,死罪以下及亡命贖罪各有差。
庚寅,太傅張禹為太尉,太常周章為司空。
十月,倭國遣使奉獻(xiàn)。
初,上立,非大臣意也。司空周章謀誅鄧騭兄弟,廢太后及上,立平原王為帝。事發(fā)覺。
十一月丁亥,司空周章有罪自殺。潁川太守張敏為司空。
十二月,郡國十八地震。李固曰:“地者陰也,法當(dāng)安靜。今乃越陰之職,專陽之政,故應(yīng)以震動。” 太后攝政之應(yīng)也。
騎都尉王仁將兵迎〔慬〕(悝)將吏還入塞〔一〕,遂棄西域。都護(hù)任尚抵罪。
〔一〕 范書梁慬傳“王仁”作“王弘”以迎滯留龜茲之梁慬,此誤作“悝”,故正之。
二年(戊申、一〇八)
春,京師旱〔一〕,太后親幸洛陽獄省罪囚系。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五月之事。
夏四月甲寅,濮陽阿城中失火〔一〕,燃?xì)⑷в嗳恕?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漢陽城中災(zāi) ”。按續(xù)漢五行志作“漢陽阿陽城中失火”。又據(jù)郡國志漢陽郡有阿陽城,則袁紀(jì)“濮陽”系“漢陽”之誤,又“阿”下脫“陽”字。
冬十一月,車騎將軍鄧騭與羌戰(zhàn)平襄,羌詐降,既而復(fù)叛,侵掠邊郡,吏民死者無數(shù),并敘遂虛。
十二月,征車騎將軍鄧騭還京師,遣使者迎拜騭為大將軍,詔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郊勞以乘馬、束帛。于是悝為執(zhí)金吾,弘為屯騎校尉,閶為步兵校尉〔一〕。
〔一〕 “步”蔣本闕,黃本作“捕 ”誤,現(xiàn)據(jù)學(xué)海堂及龍溪精舍二本補(bǔ)。
郎中潁川杜根與同署郎共諫太后不宜久攝政,太后怒以絹囊盛根〔等〕于殿〔一〕,撲殺之。諫者皆以被撲死〔二〕,根先知〔名〕(召),司撲者陰共 為意,乃使執(zhí)撲者不加力〔三〕,既畢,皆載出城外。根以撲輕得免,逃竄宜城山中,為酒家傭積十年余。天子知根等忠,普告天下,使錄其子孫,根乃自出。公車 征,轉(zhuǎn)遷至濟(jì)陰太守,以德讓為政,移風(fēng)易俗。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黃本“諫者”上有“其”字,蔣本以為衍而闕之。
〔三〕 根與同署郎同時被收,豈能未卜先知必受撲刑,而私召司撲者密議?范書“召”作 “名”,甚是,據(jù)以正。
是歲郡國十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五行志均作“郡國十二”。
三年(己酉、一〇九)
春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賜公卿已下天下男子爵各有差。
騎都尉任仁將兵討敘州〔一〕。
〔一〕 討敘州金城郡西之先零羌。
三月,京都饑,人相食。癸巳,司徒魯恭以災(zāi)異策罷〔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癸巳”作“壬寅”。又恭傳作“以老病策罷”。觀袁紀(jì)下文,恐當(dāng)以恭傳為是。
恭再為宰相,掾?qū)僦燎浯蠓蛘邤?shù)十人。恭門下耆生或望恭為之論議〔一〕,恭曰:“學(xué)之不講,是吾憂也。不有鄉(xiāng)舉乎?”終無所言。學(xué)者受業(yè),必躬核 問難,道成,然后謝遣之。學(xué)者曰:“魯公謝與議論,不可虛得也?!敝t退不伐,有善終不自顯,是以在位不以亮直稱。自為三公,常稱病不視事。上輒遣小黃門問 疾,喻令強(qiáng)起者數(shù)矣。至是,遂稱疾篤,賜錢二十萬。年八十余,終于家。賜至厚,以兩子為郎。
〔一〕 范書“門下耆生”作“耆舊大姓”。通鑒從袁紀(jì)。
弟丕,字叔陵〔一〕。以篤學(xué)質(zhì)直稱,仕至侍中、三老。章帝初,對策曰:“政莫先于從民之所欲,除民之所惡,先教后刑〔二〕,先近后遠(yuǎn)。君為陽, 臣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京師為陽,諸夏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樂和為陽憂苦為陰。各得其所則和調(diào),精誠之所發(fā),無不感浹。吏多不良,在于賤德而貴 功,欲速,莫能修長久之道〔三〕。
〔一〕 惠棟曰:“東觀記作平。隸法,丕平字相類,未詳孰是。李充傳亦作平?!蓖跸戎t曰:“丕,亦作平,就偽為平耳?!蓖跽f是。
〔二〕 荀子宥坐篇:“孔子曰:‘ 不教其民而聽其獄,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不治,不可刑也。罪不在民也。嫚令謹(jǐn)誅,賊也;今生也有時,斂也無時,暴也;不教而責(zé)成功,虐也。 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書曰“義刑義殺,勿庸以即,予維曰未有順事”,言先教也?!?
〔三〕 論語子路曰:“欲速則不達(dá)?!?
古者貢士,得其人者有慶,不得其人者有讓〔一〕,是以舉者務(wù)力行。選舉不實,咎在刺史二千石。書曰:‘天工,人其代之?!捕秤^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xué),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設(shè)難以觀其謀,煩事以觀其治,窮則觀其所守,達(dá)則觀其所施,此所以核之也。
〔一〕 李賢注引尚書大傳曰:“古者諸侯之于天子,三年一貢士,一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有功者,天子賜以車服弓矢,號曰命。諸 侯不貢士,謂之不率正,一不適謂之過,再不適謂之傲,三不適謂之誣。誣者,天子絀之。一絀以爵,再絀以地,三絀而爵地畢也?!卑词酚浄饿聜髟唬?“范雎任鄭安平,使擊趙。鄭安平為趙所圍,急,以兵二萬人降趙。應(yīng)侯席稿請罪。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于是應(yīng)侯罪當(dāng)收三族。秦昭王恐傷 應(yīng)侯之意,乃令國中:‘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眲t可知秦人行古貢士“不得其人有讓”之道。昭王赦應(yīng)侯乃法外超恩,僅為特例。漢初,詔舉賢良方 正,州郡察孝廉秀才,亦貢士之方也。武帝元朔元年冬,有司奏議:“不舉孝,不奉詔,當(dāng)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dāng)免?!蔽涞劭芍6x舉不實亦受坐。 有削戶者,若漢書陳湯傳,張勃舉湯,司隸奏湯無循行,勃遂以選舉不實,坐削戶二百。有貶秩者,如嚴(yán)延年傳:延年坐選舉不實貶秩。又有免官者,如百官公卿表 曰:執(zhí)金吾韓立、御史大夫張譚并坐選舉不實免。甚至有因此而被刑者,如功臣表曰:山陽侯張當(dāng)居坐為太常擇博士弟子故不以實,完為城旦。光武中興,亦行其 道,其詔曰:“自今以后,審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務(wù)盡實覆,選擇英俊、賢行、廉潔、平端于縣邑,務(wù)授試以職。有非其人,不習(xí)官事, 書疏不端正,不如詔書,有司奏罪名,并正舉者?!痹o(jì)言左雄任尚書時,郡國守相坐舉者百余人。然所舉得人,則亦有勞來之制。范書胡廣傳注引續(xù)漢書曰:“故 事:孝廉高第,三公及尚書輒優(yōu)之,特勞來其舉將?!睍r胡廣由法雄舉為孝廉,至京師試章奏,廣為天下第一,故公府特下詔書勞來雄。但武帝以降,選舉多非其 人,言官多議之,至東漢時尤甚,所謂古貢士之道,名存而實失之遠(yuǎn)矣。然鼓勵舉才,并制定法律予以保證,得其人者有慶,失其人者有罰,不失為秦漢人事制度中 之有益經(jīng)驗,至今尚足借鑒。
〔二〕 見書皋陶謨。注曰:“人代天理官,不可以天官私非其才?!?
民多貧困者急,急則致寒,寒則萬物多不成,去本就末,奢所致也。制度明則民用足,刑罰不中則于名不正。正名之道,所以明上下之稱,班爵號之制〔一〕,定卿大夫之位也。
〔一〕 困學(xué)紀(jì)聞卷十三翁元圻注引袁紀(jì),“爵號”作“爵祿”,不知所據(jù)何本。
獄訟不息,在爭奪之心不絕。法者,民之儀表也,法正則民愨。吏民凋弊,所從久矣。不求其本,浸以益甚。吏政多欲速,又州官秩卑而任重,競為小功,以求進(jìn)取,生凋弊之俗。
救弊莫若忠,故孔子曰:‘孝慈則忠。’〔一〕治奸詭之道,必明慎刑罰??鬃釉唬骸畬?dǎo)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捕场舱f〕以犯難,民忘其死〔三〕。死且忘之,況使為禮義乎?”
〔一〕 見論語為政。
〔二〕 見孝經(jīng)三才章。
〔三〕 據(jù)嚴(yán)可均校補(bǔ)。
丕后為青州刺史,遷拜趙相,門徒數(shù)百人,吏民愛之。趙王嘗欲避疾便時,止于學(xué)宮〔一〕,丕不聽。王上書自言,詔下丕。丕上言曰:“禮,諸侯薨于路寢,大夫卒于適室〔二〕,死生有命,本無偏旁可避者。學(xué)宮傳先王之禮樂,教化之處,不宜妨塞之。”詔書從之。
〔一〕 便時,楊樹達(dá)曰:“前書外戚傳云‘便時上林延壽門’。顏注:‘取時日之便也。 ’潛夫論浮侈篇云:‘巫祝鼓舞事神,以欺誣細(xì)民,熒惑百姓。疾病之家皆易恐懼,至使奔走便時,去離正宅。’‘便時’或稱‘避時’,史記呂不韋傳:‘太后詐 卜,當(dāng)避時徙居宮雍?!瘽h書天文志:‘太皇太后避時昆明東觀’是也?;蚍Q‘避疾’,漢書游俠原涉?zhèn)鳎骸?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是也?;蚍Q ‘避衰’,論衡辨崇篇:‘宅盛即留,衰則避之?!瘯x書庾翼傳:‘自武昌移鎮(zhèn)襄陽,議者謂其避衰也。’范書來歷傳:‘皇太子驚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 圣舍?!浴芗脖銜r’之事。故‘避疾’下不連‘便時’為讀,非也。”又“學(xué)宮”,王先謙言官本范書作 “學(xué)官”是,黃本亦作“學(xué)官”,而汲古閣本范書與蔣本同??之?dāng)以王說為是,今存其異文。李賢曰:“學(xué)官者,學(xué)舍也?!毕峦?。
〔二〕 禮記喪大記曰:“君、夫人卒于路寢,大夫、世婦卒于適寢?!弊⒃唬骸把运勒弑亟杂谡幰病?、室通耳,其尊者所不燕焉。君謂之路寢,大夫謂之適寢,士或謂之適室?!?
丕每論難,稱曰:“〔說〕經(jīng)者〔一〕,傳先師之言,非從己出,不可相讓;相讓則道不明,若規(guī)矩權(quán)衡之不可枉也。難者必明其據(jù),說者務(wù)力其義,浮華無用之言不陳于前,故精〔思〕不勞而道術(shù)愈彰也〔二〕?!?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范書補(bǔ)。
夏四月丙寅,大鴻臚夏勤為司徒。
以用度不足,令吏人入錢谷為關(guān)內(nèi)侯。以上林、廣成苑可墾辟者與貧民。
五月丙申,立樂安侯子延平為清河王〔一〕。
〔一〕 樂安侯,范書安帝紀(jì)作“樂安王”章帝八王傳曰:“千乘王伉薨,子寵嗣。永元七年,改國名樂安,是為夷王?!痹o(jì)作“侯”,誤。
六月,烏桓寇代郡。
秋七月,太后有疾,左右請禱,以人為代。太后聞之怒,即敕掖庭令:“何故有此不祥之言?自今已后,但謝過而已,不得復(fù)有此言。”
冬十月,南單于擅叛。行車騎將軍大司〔農(nóng)〕(馬)何熙將兵征擅〔一〕,擅降。
〔一〕 據(jù)范書梁慬傳及華嶠書改。又范書“擅”作“檀”。
十二月辛酉,郡國九地震,有星孛于天苑。
四年(庚戌、一一〇)
春二月,匈奴寇常山。
于時西北有事,民饑,國用不足。大將軍鄧騭欲棄敘州,專務(wù)北邊,曰:“譬家人 衣壞,取一以相補(bǔ),猶有所完,若不如此,將兩無所保?!惫浣砸詾槿弧@芍杏菰傉f太尉張禹曰〔一〕:“若大將軍之策不可者三?!庇碓唬骸澳魏??”詡曰: “先帝開土辟境,而今棄之,此不可一也;棄敘州即以三輔為塞,園陵單外,此不可二也;諺曰:‘關(guān)西出將,關(guān)東出相?!捕沉沂课涑汲鰯⒅?,土風(fēng)壯猛,便 習(xí)兵事。今羌胡所以不過三輔為腹心之害者,以敘州在其后也。敘州士民所以推鋒執(zhí)銳,蒙矢石于行陣,不避危亡,父死于前,子戰(zhàn)于后,無反顧之心者,為臣屬于 漢也。今推而捐之,割而棄之,庶人安土,不肯遷徙,必引領(lǐng)而怨曰:‘中國棄我于夷狄!’雖赴義從善之人,不能無怨恨。卒然起謀,以圖不軌,因天下之饑弊, 乘海內(nèi)之虛弱,豪杰相聚,量才立帥,驅(qū)氐羌以為前鋒,席卷而東,雖賁、育為卒,太公為將,猶不能當(dāng)。如此,則函谷以西,園陵舊京,非復(fù)漢有,此不可三也。 議者喻以補(bǔ)衣,猶有所完,詡恐疽食侵淫而無限極也〔三〕?!庇碓唬骸耙獠患按?,微君大計幾敗。然則計將安出?”詡曰:“所憂與明公異,恐?jǐn)⒅菀坏┯袊?、?之變,宜且羅其雄杰,收其冠帶,引其牧守子弟于朝,令諸府各辟數(shù)人,外以勸其勤,內(nèi)以散其謀,計之長者。”從之。
〔一〕 范書虞詡傳作“說李脩”。按安帝紀(jì)及張禹傳,禹永初元年秋更拜太尉,永初五年以陰陽不和策免,與虞詡傳亦相抵牾。通鑒從袁紀(jì)。陳璞曰:“范 書作‘說李脩’是也?!扁o永建曰:“疑虞詡之說在永初五年,紀(jì)文類敘于永初四年,后人遂妄改張禹也?!卑脆囼s于四年冬罷,則非五年事明矣。陳、鈕二說均 非。當(dāng)以袁紀(jì)為是。
〔二〕 李賢曰:“說文曰:‘諺,傳言也?!皶唬骸貪h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貢r郿白起,頻陽王翦。漢興,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jì)李 廣、李蔡,上邽趙充國,狄道辛武賢,皆名將也。丞相則蕭、曹、魏、邴、韋、平、孔、翟之類也?!卑搓P(guān)西近羌胡,可武備,善騎射,詩秦風(fēng)子戎曰: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鄙形渲L(fēng),自古已然。而關(guān)東乃詩書禮樂之鄉(xiāng),諸子百家之說,多興于此,故出文人謀士。賢所舉者即蕭何、曹參、魏相、邴 吉、韋賢、平當(dāng)、孔光、翟方進(jìn)也。
〔三〕 惠棟曰:“言如疽之食肉,浸淫腐潰而無止極也?!?
俄而,詡遷朝歌長。時朝歌多盜賊,連年不解。親舊皆勞吊之曰:“得朝歌可哀也!”〔一〕詡笑曰: “難者不避,易者必從〔二〕,君之節(jié)也。不遇盤根錯節(jié),無以別堅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勞也。”詡謁河內(nèi)太守馬棱〔三〕,棱曰:“君儒者,當(dāng)謀 謨廟堂,乃在朝歌,甚為君憂之!”詡曰:“此賊犬羊相聚,以求溫飽耳,明府無以為憂?!崩庠唬骸昂我匝灾俊睂υ唬骸百\去敖倉不過千里,不知取以為糧; 青、冀流人前后連屬,不知略以為眾;出入河山守阨塞,此為斷天下之右臂〔四〕。今則不然,此無大計之效也?!庇谑窃傁ちT戎兵,而設(shè)方略,即時皆平。
〔一〕 范書“可哀”作“何衰”,可、何古通用。黃本作“何”。
〔二〕 范書作“事不避難,志不求易”。疑袁紀(jì)“必從”亦當(dāng)作“不從”為是。
〔三〕 棱乃棱之俗字。李賢曰:“ 棱字伯威,援族孫也?!?
〔四〕 李賢曰:“右臂,喻要便也?!焙≡唬骸坝嘀^右臂之說祖張儀?!卑磻?zhàn)國策趙策張儀說趙王曰:“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魏稱為東蕃之臣,齊獻(xiàn)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臂也。夫斷右臂而求與人斗,失其黨而孤居,求欲無危,豈可得哉! ”胡說近是。
乙亥,詔曰:“自建初元年徙邊者各歸本郡,沒入為官奴婢者免為庶人〔一〕。
〔一〕 官原作“宮”,據(jù)黃本逕改之。
三月,西羌寇漢中。
戊子,杜陵園火。
夏四月丁丑,大赦天下。
新野君有疾,太后與上親幸其第,宿止連日。太尉張禹、司徒夏勤、司空張敏固諫,乃還。甲戌,新野君薨。太后制齊衰,上緦麻,贈送禮一依東海恭王,司空持節(jié)護(hù)喪事,騭等皆棄官行服。服除,有司奏騭等復(fù)輔政,固請乃止,非朝廷大議不聞。
元初中,悝、弘、閶并卒,未大斂,天子并封爵,太后輒不許。太后、上制服,新野君贈赗甚厚,使九卿護(hù)喪事〔一〕。悝子廣宗襲爵為葉侯,弘子廣德為西平侯,封京子寶為安陽侯〔二〕,騭子鳳為侍中。
〔一〕 范書鄧騭傳曰:弘卒于元初二年,但白蓋雙騎,門生挽送。悝、閶皆卒于元初五年,均薄葬。時新野君已死多年,豈能贈赗!亦無九卿護(hù)喪之事。袁紀(jì)誤。
〔二〕 范書作“封京子黃門侍郎珍為陽安侯”。安陽、陽安均屬汝南郡,未知孰是。沈欽韓曰:“京子于夷安侯珍為從祖,不應(yīng)同名?!眲t當(dāng)以作“寶”為是。
初,都護(hù)任尚致鳳馬,及尚坐事,檻車征,鳳懼其及己。私屬中郎馬融宜在臺閣〔一〕。事發(fā)覺,鳳先自首,騭乃髡妻及鳳,上疏謝罪。
〔一〕 按范書鄧騭傳,任尚致鳳馬為一事,嘗與尚書郎張龕書,屬郎中馬融宜在臺閣別為一事,袁紀(jì)“私”上恐脫“嘗”字,又“中郎”當(dāng)是“ 郎中”之誤倒。
新野君薨后,太后〔諒闇〕(崩上)〔一〕,見白首者,未嘗不流涕,宗族耆老皆加親禮,讀書至孝子事親、喪親之禮,嘗廢書噓欷。
〔一〕 據(jù)陳澧校改。
太后久執(zhí)朝政,從〔兄〕(子)樂安侯康內(nèi)懼盛滿〔一〕,數(shù)上書諫宜崇公室,抑損私權(quán),言甚切至。太后怒,康迺讬病不朝,太后使家舊〔婢〕往問之 〔二〕初,外給使以宮中婢年長者為“中夫人”〔三〕,因自以通,康曰:“汝非我家婢也?何自謂中夫人!”婢聞之怒,因言托病不遜,遂免康官,遣歸國,絕康 屬籍。
〔一〕 黃本無“子”字。按康乃鄧珍之子,與太后為從兄妹。禹傳注亦曰:“康,太后從兄。”蔣本誤補(bǔ)“子”,今正。又胡三省曰:“案范書鄧禹傳,明帝分禹國為三,封其三子,季子珍為夷安侯。康以珍之子紹封,‘樂安’當(dāng)作‘夷安’。”胡說是。
〔二〕 據(jù)袁紀(jì)下文文意補(bǔ)。
〔三〕 范書作“中大人”,通鑒從范書。
五年(辛亥、一一一)
春正月庚辰朔,日有蝕之。本志以為正旦,王者聽朝之日也。是時太后攝政,天子守虛位,不得行其號令,蓋陽不克之象也。
乙巳,太尉張禹以災(zāi)異策罷〔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己丑”。
閏月戊戌,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與眾卓異者。
冬,謁者劉珍上言曰:“竊見永平初虎賁中郎將梁松言‘皇太后宜入廟與陛下交獻(xiàn),以彰至孝之心’。孝明皇帝務(wù)遵經(jīng)典,使公卿、博士議,時太傅鄧禹 奏宜如松言,光烈皇后于是入廟。惟皇太后圣德通靈,與神合契,宜入宗廟如光烈皇后故事,率禮復(fù)古,垂示萬代。”事下公卿,僉曰:“宜如珍言?!?
六年(壬子、一一二)
春正月甲寅,皇太后初親祭于宗廟,與皇帝交獻(xiàn),大臣命婦相禮儀〔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皇后紀(jì)均系此事于七年春正月庚戌。李賢案:東觀、續(xù)漢、袁山松、謝沈書、古今注并云六年正月甲寅謁宗廟,此云七年庚戌,疑紀(jì)誤也。今按袁紀(jì)亦復(fù)為一證,足明范書之誤。
夏四月乙亥〔一〕,司空張敏以久病策罷。太常劉愷為司空。
〔一〕 范書作“乙丑”。徐紹楨曰:“四月癸酉朔。紀(jì)有己卯,為七日,又有乙丑,在己卯前,疑乙亥之誤。”徐說是。
五月丙寅,群吏復(fù)秩,賜爵有差。
丁卯,封鄧禹、馮異等后九人為列侯。
六月辛巳,大赦天下。
丙申,河?xùn)|水變色,皆赤如血。本志以為鄧太后攝政之應(yīng)也。
七年(癸丑、一一三)
春,郡國十八地震。
夏四月丙申晦,日有蝕之。
元初元年(甲寅、一一四)
春正月甲子,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一匹〔一〕。
〔一〕 原“帛人”倒置,據(jù)范書逕正。
三月己卯,日南地坼,長一百余里〔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二月”,通鑒同之,而“己卯”作“乙卯”。續(xù)漢五行志同袁紀(jì)。沈家本曰:“按上文書正月甲子,下文書三月癸酉,甲子與己卯相 距十六日,似此文二三月乃月之訛。然續(xù)志所書,日月相同,恐三月癸酉日食為衍文,而此文己卯為第二個己卯,與甲子相距七十六日,故得書三月也。 ”可知袁紀(jì)是。
夏四月丁酉,大赦天下。詔三公、卿士舉敦厚質(zhì)直各一人。
九月辛未,大司農(nóng)司馬苞為太尉。
冬十月戊子朔,日有蝕之。
是歲郡國十五地震。
?。ǜ呔潲愅鯇m數(shù)寇幽部……句麗由是服焉)〔一〕
〔一〕 本段九十二字移至下卷建光元年十二月末,詳見其注。
二年(乙卯、一一五)
春,以郡國被災(zāi),賑粟貧民。自上即位至于是年,頗有水旱之災(zāi),百姓饑饉,每歲遣使者開倉賑饑民。
三月癸亥,京都大風(fēng)拔樹。
夏四月丙午,立皇后閻氏,河南滎陽人暢之女也。暢有五男二女,長男顯及術(shù)、景、曜、昆,長女迎,次姬即后也。以選入掖庭,為貴人,有寵,立為皇后。暢為長水校尉。
太尉司馬苞薨。
秋七月,西羌犯境,右扶風(fēng)太守種皓,南安太守杜佐擊之,皆被害〔一〕。
〔一〕 范書西羌傳曰:詔遣左馮翊司馬鉤行征西將軍,督右扶風(fēng)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京兆虎牙都尉耿溥、右扶風(fēng)都尉皇甫旗等,合八千余人,遂并北擊之。光等違鉤節(jié)度,中伏并沒。又按種皓傳,皓順帝時始任涼州刺史治羌事,不當(dāng)及此難。東觀記作“種光”,恐與范書之“仲光”為一人。又兩漢無南安郡,恐系安定之誤,“杜佐”即范書之“杜恢”,東觀記亦作“杜恢”。袁紀(jì)皆誤。
九月壬午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中郎將任尚將兵屯三輔。懷令虞詡說尚曰:“使君奉國威靈,討捕叛羌,兵出巳久,而未有伏誅者。三州屯兵二十萬,民棄農(nóng)桑,戶無聊生。于 此上聞,誠竊危之。”尚曰:“憂惶久矣,不知所出?!痹傇唬骸氨?,弱不攻強(qiáng):走不逐飛,自然之勢也。今虜皆騎,馬尤良,一日之間行數(shù)百里,來如風(fēng)雨,去如絕弦,以步追之,勢不相及,故所以曠日而無功也。為君計者,莫如罷郡兵,令二十人共市一馬,民出數(shù)千錢得免甲胄,去行伍,以萬騎之眾,逐數(shù)千之虜,追尾 掩截〔一〕,其道自窮。便民利事,大功必立?!鄙袕闹笃魄既?,余種悉降。上問:“何從發(fā)此計?”尚表之受于懷令虞詡,由是知名。
〔一〕 胡三省曰:“尾者,隨其后而擊之也。掩,襲也;截,邀也?!?
詡有將帥之任,乃遷武都太守。羌數(shù)千人于陳倉、崤谷欲遮道擊詡。詡乃宣言上書請兵,兵至乃發(fā)。虜聞之,將謂實然。乃晨夜進(jìn)道,時冬月多雪,使騾 驢居首,人隨其后,日行百五、六十里,敕吏士作兩灶,日增之?;騿栐唬骸皩O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三十里而戒不虞。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詡曰: “虜多吾少,勢不相敵,緩行即為虜所及,故兼道取疾,若舌之避齒耳。虜見吾灶多,謂郡兵來迎,追吾必遲。孫臏見弱,吾欲見強(qiáng),勢固不同也。”
詡既到,郡兵不滿三千人。虜眾萬余人,攻赤亭,詡便出戰(zhàn),敕曰:“吾言強(qiáng)弩發(fā),于是小弩先發(fā)?!?虜以為弩力極不能至,即皆解弛。乃使強(qiáng)弩射之,發(fā)無不中,虜前行潰,乘勝追之,殺百余人。詡謂掾吏曰: “何如?”皆謝曰:“所不及。”明日令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mào)易衣服,四轉(zhuǎn)無已,虜不知其數(shù),謀將退。詡乃分?jǐn)?shù)百兵險要處設(shè)伏,虜果引去,迎擊大破之。 于是羌畏伏,武都遂安。詡乃占相地勢,筑營壁百八十所,招還流民三千余戶,郡以富實。
冬十一月庚申,郡國十一地震。
十二月庚戌,司空劉愷為司徒,光祿勛袁敞為司空。
三年(丙辰、一一六)
春二月,郡國十地震。
夏四月壬寅,封皇后父閻暢為北宜春侯。
冬十一月丙戌,初聽大臣行三年喪。
郡國九地震。
四年(丁巳、一一七)
春二月乙巳,日有蝕之。九江太守以聞。
乙卯,大赦天下。
壬戌,武庫火。
夏四月戊申,司空袁敞薨。
敞字〔叔〕(升)平〔一〕,少有節(jié)操,及在朝廷,廉潔無私。坐子與尚書郎張俊交通,漏泄省中語,策罷。敞不阿權(quán)勢,失鄧氏旨,遂自殺,朝廷隱之。敞死,葬以公禮,復(fù)位其子。
〔一〕 范書作“字叔平”,叔草書與升字似,袁紀(jì)誤作“升”,今正。
五月丁丑,太常李〔郃〕(咸)為司空〔一〕。
〔一〕 按李咸靈帝時始入三公,今據(jù)范書改。
五年(戊午、一一八)
秋七月丙子,詔有司申舊令,崇節(jié)儉,嫁娶送終,不得奢侈。
八月,鮮卑寇代郡。
是歲郡國十四地震。
六年(己未、一一九)
春正月乙巳,京都、郡國三十二地震〔一〕,水泉涌出,壞城郭宇舍,壓殺人。
〔一〕 按正月甲子朔,無乙巳日。范書、續(xù)漢五行志均作“二月”,是。又二書均作“郡國四十二”,亦與袁紀(jì)異。
三月庚戌〔一〕,初祀六宗于國北,儀比太社〔二〕。
〔一〕 三月癸亥朔,無庚戌。續(xù)漢祭祀志作“庚辰”,是。
〔二〕 續(xù)漢祭祀志曰:“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書歐陽家說,謂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謂六宗易六子之氣日、 月、雷公、風(fēng)伯、山、澤者為非是。”按六宗之說,紛紜錯雜,詳見劉昭注,然終不得其要領(lǐng)。洪亮吉曰:“案昭七年左氏傳,晉侯問伯瑕,曰:‘何謂六物?’對 曰:‘歲月日時星辰六宗,當(dāng)即此六物。’以古證古,較諸家稍直捷也?!焙檎f近是。
夏五月,京師旱。
七月,鮮卑入塞。
冬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一〕。郡國八地震。
〔一〕 范書、續(xù)漢志均作“戊午朔 ”,是。
是歲,北單于與車師后部王攻敦煌長史索班,殺之。遂略有北道,逐太守曹宗。宗請兵擊匈奴,報索班之恥,因復(fù)取西域。司〔馬〕(空)班勇議曰 〔一〕: “愚以為邊境者,中國之唇齒,唇亡則齒寒,其理然也。先帝命將征伐,曠引年歲,然后西域內(nèi)屬,邊境獲安。宗不度當(dāng)時之宜,自見有喪敗之負(fù),欲舉兵荒外,以 要功名,是為始禍倡兵〔二〕,其患難量也。今府藏未充而當(dāng)遠(yuǎn)出師,師無后繼,是示弱于遠(yuǎn)夷,暴短于海內(nèi)。臣愚以為不可許。敦煌郡舊有營兵三百人,今宜復(fù)置 之。西域長史屯樓蘭〔三〕,樓蘭西當(dāng)焉耆、龜茲,是則周游一處,而所制者多也?!惫浣詮挠伦h。
〔一〕 據(jù)范書改。司馬者,軍司馬也。
〔二〕 定公十三年左傳曰:“晉國有命,始禍者死,為后可也?!?
〔三〕 樓蘭,即鄯善也。
勇習(xí)邊事,有籌策,于是以勇為西域長史。頃之,勇發(fā)鄯善、車師前部王兵擊后部王,大破之,捕得后部王、匈奴使者,將至索班所沒處斬之,傳首洛陽。
永寧元年(庚申、一二〇)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公卿已下金帛;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癃篤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一匹〔一〕。
〔一〕 “粟人”、“帛人”原皆誤倒,今正之。
己巳,立濟(jì)北王子萇為樂城王,立河間王子翼為平原王。
萇驕淫失度,冀州刺史舉奏萇罪至不道。尚書侍郎岑宏議以為“
非圣人不能無過,故王侯世子生〔一〕,為立賢師傅以訓(xùn)導(dǎo)之,所以目不見 〔惡〕(異)〔二〕,耳不聞非,能保其社稷,高明令終。萇少長藩國,內(nèi)無過庭之訓(xùn)〔三〕,外無師傅之道,血氣方剛,卒受榮爵,幾微生過,遂陷不義。臣聞周 官議親,蠢愚見赦,萇不殺無辜,以譴訶為非,無赫赫大惡,可裁削奪,損其租賦,令得改過自新,革心向道?!薄菜摹吃t貶萇為臨湖侯。
〔一〕 范書孝明八王傳注引袁紀(jì)“ 世”作“太”,當(dāng)系章懷避唐諱所改。
〔二〕 據(jù)范書孝明八王傳注引袁紀(jì)改。
〔三〕 論語季氏曰:“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詩乎?’對曰:‘未也?!粚W(xué)詩,無以言。’鯉退而學(xué)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禮乎?’對曰:‘未也?!粚W(xué)禮,無以立?!幫硕鴮W(xué)禮?!?
〔四〕 按范書注引袁紀(jì)“岑宏”作 “冷宏”。又李賢曰:“按黃香集,香與宏共奏,此香之辭也?!?
袁宏曰:昔王侯身能衣而宰設(shè)服,足能行而相者導(dǎo)進(jìn),口能言而行人稱辭,閑之有禮,輔之有物。少而習(xí)之,長而不改,和睦之性,與教而淳,淫僻 之心,無由得生。若縱而任之,不為師保,恣其嗜欲,而莫之禁御,性氣既成,不可變易,情意流蕩,不可收復(fù)。故動之兇德,而國殄身亡也。
六月,羌寇張掖〔一〕。
〔一〕 原誤置“秋七月”條后,今移正之。
秋七月乙丑〔一〕,日有蝕之。酒泉太守以聞。
〔一〕 范書及續(xù)漢五行志均作“乙酉朔”,袁紀(jì)誤。
十一月〔一〕,司徒劉愷固疾策罷。太常揚(yáng)震為司徒。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十二月”。
后漢孝安皇帝紀(jì)下卷第十七
建光元年(辛酉、一二一)
春正月,高麗寇玄菟。
二月辛亥〔一〕,大赦天下。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癸亥”。按二月壬子朔,不當(dāng)有辛亥,袁紀(jì)誤。
三月辛巳〔一〕,皇太后鄧氏崩。癸未,大斂,封大將軍騭為上蔡侯〔二〕。丙子,葬和熹鄧后〔三〕。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癸巳”。
〔二〕 復(fù)申永初元年之命。
〔三〕 范書作“丙午”,續(xù)漢書亦同。按是月辛巳朔,無丙子日,袁紀(jì)誤。
初,上少號聰明,故太后立之。后有不可意,上乳母王圣知之,見太后久不歸政,恐有廢置意。中常侍、黃門郎李閏為上伺候,及后崩,因言鄧悝兄弟嘗從尚書鄧防取廢帝故事〔一〕,謀欲立平原王為帝。
〔一〕 范書“鄧防”作“鄧訪”。
五月庚申〔一〕,有司奏故〔執(zhí)〕金吾悝〔二〕、屯騎校尉弘、步兵校尉閶大逆無道,宜追奪爵土,以明褒貶。遂免悝子廣宗、弘子廣德等爵,宗族皆免 歸本郡。以騭不豫謀,徙封沙羅侯〔三〕。行道為郡縣所逼,騭與鳳自殺,廣宗、騭從弟遵、〔豹〕(約)皆自殺,〔四〕唯廣德母與閻后同產(chǎn)故得免。以樂安侯康 賢而有行,征為太仆卿。
〔一〕 是月庚辰朔,無庚申。范書作“庚辰”,是。
〔二〕 據(jù)范書補(bǔ)。
〔三〕 范書鄧騭傳作“羅侯”。注曰:“羅,縣,屬長沙郡。”
〔四〕 范書除遵、豹外,將作大匠鄧暢亦一同自殺。
初,河間孝王子蠡吾侯翼與諸王子朝京師〔一〕,鄧太后善翼之為人也,封翼為平原王,因留京師。及太后崩,上以翼謀圖不軌,竊窺神器,乃貶翼復(fù)蠡吾侯〔二〕。
〔一〕 據(jù)范書章帝八王傳言,漢順帝永建五年,因翼父開上書愿分蠡吾縣以封翼,帝許之,始為蠡吾侯。此時為諸侯王之子也。袁紀(jì)誤。
〔二〕 范書作“貶為都鄉(xiāng)侯”,是。
封中常侍李閏、江京為列侯,賞發(fā)鄧氏之謀也。
大司〔農(nóng)〕(徒)朱寵〔一〕,騭之所舉,乃肉袒輿櫬上疏曰:“和熹皇后圣善之德,為漢文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 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當(dāng)享積善之佑〔二〕,宜蒙謙約之報〔三〕。橫以宮人單辭〔四〕,事不可信。騭等父母群從,不以壽終,尸喪流離,逆天威 人。宜皆還葬,寵其遺孤,以答亡魂?!?
〔一〕 據(jù)范書改。
〔二〕 易坤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三〕 易謙卦曰:“鬼神害盈而福謙。”又曰:“勞謙君子有終吉?!?
〔四〕 胡三省曰:“兩造不備,又無征左者為單辭?!?
安帝初,天災(zāi)疫,百姓饑饉,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反叛。騭等祭節(jié)儉,罷力役,推賢進(jìn)能,盡心王室,故天下賴以復(fù)安。乃被誅責(zé),其事闇昧,眾庶多稱其冤。上既聞之,又感寵之言,乃切詔州郡,還騭等喪,葬于舊塋,使使祠以中牢〔一〕,諸從兄弟歸京師。
〔一〕 中牢,即少牢,以羊豕為牲,諸侯禮也。見禮記王制。
袁宏曰:“夫吉兇由人〔一〕,而存亡有地,擇地而處,君子所以無咎也。長木之摽,其勢必顛〔二〕,勢極故也。勢極則受患,故無全物焉。然則 貴盛之極,傾覆之所由也,外戚則尤甚焉。得之不以至公,宰割之日久也。夫人君之勢,非不高且極也,置君于無過之地,萬人莫之計。人臣則不然,比肩而立,相 與一體也,操大權(quán)于天下,萬物之所惡也。周公且猶狼狽,而況其余乎〔三〕?夫憑寵作威,以取傾覆,理用等矣。若乃推心向善,而不免闇昧之誅,所處之地危 也。死而不異二者,自處之道,然未達(dá)擇地之方。昔楚人三世殺其君,將立王子搜,搜逃之丹穴。楚人承以玉輿,熏之以薪,乃出?!菜摹彻试煌踝铀逊菒簽橥?,惡 其為己患也。然則外戚之患也,非徒一己焦?fàn)€,而歷代貴寵,未有不患其為患〔五〕,豈不哀哉!”
〔一〕 襄公二十三年左傳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二〕 哀公十二年左傳曰:“長木之?dāng)?,無不摽也?!?
〔三〕 史記魯周公世家曰:“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fā)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
〔四〕 事見莊子讓王篇,“楚人” 作“越人”。袁紀(jì)誤。
戊申,有司奏尊清河王為孝德皇帝,左姬為孝德皇后,宋貴人為敬隱皇后。左姬,犍為武陽人。父坐事,姬與姊妹俱入掖庭〔一〕。和帝時,詔分宮人賜諸王,以姬〔與〕(為)清河孝王〔二〕。姬有令色,王絕重之,生孝安帝。
〔一〕 范書言左姬伯父圣坐妖言伏誅,左姬字小峨,與其姊大娥沒官為婢,入掖庭。
〔二〕 據(jù)范書改。
于是天子始親萬機(jī)。尚書陳忠以為首政之初,宜征天下隱逸。乃詔公車以玄纁征南陽馮良、汝南周燮,皆稱疾不至。
良字君卿〔一〕,少為縣吏,從尉迎督郵。良恥冢役,因毀其車馬,壞其衣冠,絕跡遠(yuǎn)遁。妻子見敗車壞衣,皆以猛獸所食,遂發(fā)喪制服。良至犍為,從師受業(yè)十余年〔二〕,還鄉(xiāng)里。雖處幽闇,必自整頓,非禮不動,鄉(xiāng)里以為師。舉賢良、方正、敦樸皆不行。
〔一〕 東觀記,范書皆作“字君郎 ”。
〔二〕 按范書周燮傳言良師乃犍為武陽人杜撫。杜撫雖于鄉(xiāng)里授弟子千余人,然后應(yīng)東平王蒼之辟,至永平五年蒼就國始?xì)w。不久復(fù)辟太尉府,建初中,卒 于公車令職。傳言良年三十入蜀,七十余歲卒。若以永平元年撫應(yīng)辟計,至建光元年,近百歲矣;以建初元年計,亦八十余年,良豈能于蜀從撫受學(xué)達(dá)十余年之久! 袁紀(jì)不言其師之名,恐其亦疑焉。
燮字彥祖,敦詩書,非法不言,所與交游者不過數(shù)四人,室家相待如賓客,化行鄉(xiāng)黨,舉孝廉茂才,公車再征,皆不就。
上新聽政,開諫諍路。尚書陳忠以直言為名,而人主不能容,乃上書通廣帝意曰:“臣聞人君廣山藪之大,納切直之言。忠臣盡蹇蹇之節(jié)〔一〕,不畏逆 耳之誅。是以高祖舍周昌桀、紂之譬〔二〕,孝文嘉袁盎人豕之喻〔三〕,世宗納東方朔宣宏之正〔四〕,孝元容薛廣德自刎之諫〔五〕。陛下崇寬厚之德,推宋景 之誠〔六〕,引咎責(zé)躬,咨訪群吏。言事者新蒙采錄,顯列二臺〔七〕,必承風(fēng)而靡,爭效切直,如有管窺愚見,妄陳得失,雖苦口逆耳,不得事實,宜優(yōu)游寬容, 以遵四帝之緒也?!?
〔一〕 易蹇卦曰‘王臣蹇蹇’。蹇通謇,履正居中,正直敢言之意。
〔二〕 史記張丞相傳曰:“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谑巧闲χ挥葢勚懿?。”
〔三〕 史記袁盎傳曰:“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長布席,袁盎引郤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 禁中。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適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 適所以禍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于是上乃說,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四〕 漢書東方朔傳曰:武帝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nèi)董偃,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yōu)榇郏且载Q貂為淫而易牙作患,慶父死而魯國全,管蔡誅而周室安?!鄙显唬骸吧??!庇质雷谀宋涞蹚R號,宣帝本始二年所議定。
〔五〕 漢書薛廣德傳曰:元帝酎祭宗廟,出便門,欲御樓船,廣德當(dāng)乘輿車,免冠頓首曰:“宜從橋。”詔曰:“大夫冠?!睆V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 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說。光祿大夫張猛進(jìn)曰:“臣聞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橋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聽?!鄙显唬骸皶匀瞬划?dāng)如是 邪!”乃從橋。
〔六〕 史記宋微子世家曰:“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 曰:‘君者待民?!唬骸梢朴跉q。’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谑呛蛑?,果徙三度。”
〔七〕 范書陳忠傳曰:言事者,杜根、成翊世也。皆陳忠所薦者。時杜根為侍御史,成翊世為尚書郎。胡三省曰:“漢制:尚書、御史皆曰臺。 ”
秋七月己亥,大赦天下〔一〕。
〔一〕 范書作“己卯”。時改元建光,故赦天下。按己卯為朔日,己亥乃第二十一日,未知孰是。
八月甲子,故司徒劉愷為太尉。
九月戊子,上幸衛(wèi)尉馮石〔府〕,〔賜〕(上)寶劍、玉玦〔一〕。(冬十二月)丙申,乃還宮〔二〕。
〔一〕 據(jù)范書馮魴傳改補(bǔ)。
〔二〕 安帝幸馮石府不過十許日,豈能住長達(dá)三月之久。戊子至丙申,乃九天?!岸隆彼淖盅芪囊?。
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一〕,壞城郭,壓殺人。本志以為安帝不明、宮人與王圣專權(quán)之應(yīng)也。
〔一〕 續(xù)漢五行志作“九月己丑” ,正與袁紀(jì)合。范書安帝紀(jì)作“
冬十一月己丑”,陳璞據(jù)以改袁紀(jì) “冬十二月丙申”為“冬十一月丙申”,誤也。
鮮卑寇玄菟。
庚子,絕大臣行三年喪〔一〕。尚書陳忠上疏曰:“昔先王孝治天下,始于愛親,終于哀戚〔二〕。上自天子,至于庶人,尊卑貴賤,其義一也。夫人生 三年,乃免父母之懷〔三〕,先圣緣情,著其節(jié)制。故曰臣有大喪,君三年不呼其門〔四〕。周室陵遲,禮制衰廢,蓼莪之人作詩自傷曰:‘瓶之罄矣,惟罍之恥。 ’〔五〕言己不得終竟子道者,亦上之恥也。高祖受命,蕭何創(chuàng)制,大臣有寧告之科〔六〕,合于致憂之義〔七〕。建武初,撥亂之世,國政草創(chuàng),人倫未厚,鮮循 三年之喪,以報顧復(fù)之恩〔八〕,禮義之廢,實由于此。然仁道無遠(yuǎn)弘之即,是故籍田之科起于太宗〔九〕,孝廉之貢發(fā)于孝武,〔十〕郊祀之禮定于元、成〔十 一〕,三雍之序備于永平〔十二〕,大臣送終,于今乃章,圣功美業(yè),于是乎在。孟子有言:‘老以及老,幼以及幼,天下可運(yùn)于掌?!彩吵荚副菹碌歉弑?望,以井陵之思揆臣子之心〔十四〕,則海內(nèi)群生得其所?!鄙喜粡?。
〔一〕 元初三年初聽大臣行三年喪,至此復(fù)斷絕之。
〔二〕 孝經(jīng)序曰:“昔者明王以孝理天下也?!遍_宗明義章曰:“
夫孝始于事親。”喪親章曰:“生事愛敬,死事哀感,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标愔抑?,皆本于此。
〔三〕 惠棟曰:“馬融論語注云:子生三歲,為父母所懷抱?!?
〔四〕 見宣公元年公羊傳。
〔五〕 出詩小雅蓼莪。其言瓶小而盡,罍大而盈,諷王不以財富恤貧濟(jì)弱,民不得盡子道,示王之恥也。
〔六〕 漢書高祖本紀(jì)師古注曰:“ 告者,請謁之言,謂請休耳?;蛑^之謝,謝亦告也?!?又哀帝紀(jì)師古注曰:“寧謂處家持喪服?!睗h書揚(yáng)雄傳注引應(yīng)劭曰:“漢律以不為親行三年服不得選舉?!庇职У奂o(jì)綏和二年六月詔曰:“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 年?!背虡涞聺h律考曰:“按陳忠傳:元初三年有詔大臣得行三年喪,建光中尚書復(fù)奏請絕告寧之典,如建武故事著于令。劉愷傳云:“舊制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 喪,由是內(nèi)外眾職并廢喪禮。是終漢之世,士人小吏得行三年喪,大臣二千石例不得行也?!?
〔七〕 論語子張曰:“曾子曰:‘ 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馬融曰:“言人雖未能自致盡于他事,至于喪親,必自致盡。”
〔八〕 徐天麟曰:“兩漢喪服之制,雖不合于古禮,然士大夫至孝出于天性者,未嘗不服三年之喪。在西都則公孫弘、原涉、河間王良:在東京則桓榮、韋 彪、銚期、鮑昂及東平王敞、東海王臻兄弟,皆事親盡愛,送終竭哀。二史書之,以為罕見,所以貶時俗之不能盡其通喪也?!庇衷娦⊙呸ぽ唬骸案纲馍遥纲?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鞭ぽ?,子長大之狀貌。陳忠上文所言“蓼莪之人作詩”,亦指此詩。
〔九〕 太宗,文帝廟號也。文帝二年詔曰:“農(nóng),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也。”袁紀(jì)“藉 ”作“籍”,二字可通。又范書“科”作“耕”。
〔十〕 孝武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師古曰:“孝謂善事父母者。廉謂清潔有廉隅者?!?
〔十一〕漢書韋賢傳末引司徒掾班彪曰:“漢承亡秦絕學(xué)之后,祖宗之制因時施宜。自元、成后學(xué)者蕃滋,貢禹毀宗廟,匡衡改郊兆,何武定三公,后皆數(shù)復(fù),故紛紛不定。何者?禮文缺微,古今異制,各為一家,未易可偏定也??加^諸儒之議,劉歆博而篤矣。”
〔十二〕事見前明帝紀(jì)上卷永平二年史文。
〔十三〕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前兩句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十四〕李賢曰:“井陵,帝父母陵在,陵在清河,故北望也?!?
袁宏曰:古之帝王所以篤化美俗,率民為善者也。因其自然而不奪其情,民猶有不及〔者〕〔一〕,而況毀禮止哀,滅其天性乎!
〔一〕 據(jù)通鑒卷五十引袁紀(jì)補(bǔ)。
冬十月,羌寇張掖、武威。
十二月,高句麗圍玄菟。
是歲宮死,玄菟太守姚光上言欲因其喪,發(fā)遼東、樂浪三郡兵出擊之。議者以為可許。尚書陳忠曰:“ 前者宮桀惡,光不能討。今自死,宜遣使者吊問,因責(zé)讓宮時所犯,告以赦令,不加誅責(zé),取其后善?!焙笾>潲愑墒欠伞惨弧?。
〔一〕 按范書東夷傳,宮死于建光元年,通鑒亦同,而袁紀(jì)卻置此段于上卷元初元年。按陳忠傳,其任尚書在劉愷任司徒之后。據(jù)安帝紀(jì),劉愷元初二年始 代夏勤為司徒,故元初元年不可能有陳忠任尚書諫伐高句麗事。又袁紀(jì)此事之前有“是歲郡國十五地震”句,同一段不可能有兩個“是歲”重出,且之后高句麗仍多 次進(jìn)犯,非“服焉”,至延光元年七月高句麗王始乞降,足明袁紀(jì)此記系誤置,今移正之。
延光元年(壬戌、一二二)
春,夫余王遣兵助玄菟,使貢獻(xiàn)。
三月丙午,大赦天下。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三匹。
夏四月,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京師郡國二十一雨雹”,續(xù)漢五行志作“延光元年四月,郡國二十雨雹”。三書各異。按陳忠之書“近以地震策免三公” 及“猶有風(fēng)雷之變”句,當(dāng)是先有地震,復(fù)有雨雹。
癸巳,司空陳褒以災(zāi)異免。
于是猶有風(fēng)雷之變,有司復(fù)以追究三公。尚書仆射陳忠上書曰:“臣聞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一〕。故(天子)三公入則參議政事〔二〕,出則司察 群后。然王者虛己,待以殊禮,在輿為軾,在坐為起〔三〕。漢典舊事,丞相所總,靡有不聽。今之三公,有古之名而無其實,選舉誅賞,一由尚書,尚書之任,重 于三公,凌夷已來,其漸久矣。近以地震策免司空,今言者復(fù)欲切讓三公,以解天意。臣愚闇竊信宋景克己之誠。孝成皇帝時,妖星守心,納賁麗之說,令丞相方進(jìn) 自裁,卒不蒙其?!菜摹?。以此況之,是非之分,具可詳見。今尚書奏事,有所請造,及決天下罪法不依故事者,宜使左右責(zé)求其意,割而勿聽。上順古典之義,下 防威福之專,置方圓于規(guī)矩,審輕重于權(quán)衡,誠國家之典,萬世之法也?!敝乙庠诎绱蟪?,待下以禮,九卿疾病,使者臨問,加賜錢帛,皆忠之議也。遷尚書令、 司隸校尉。
〔一〕 見論語八佾孔子對魯定公之語。
〔二〕 “天子”系衍文,刪。
〔三〕 李賢引漢舊儀曰:“皇帝見丞相起,謁者贊稱曰‘皇帝為丞相起立’,乃坐。皇帝在道,丞相迎,謁者替稱曰‘皇帝為丞相下輿立’,乃升車?!?
〔四〕 事見漢書翟方進(jìn)傳。時賁麗為郎,善為星,見熒惑守心,言大臣宜當(dāng)之,故成帝賜策迫方進(jìn)自殺,以塞天責(zé)。
初,忠父太尉寵守正,不事諸鄧,故忠不得志于其門。及鄧氏被誅,眾庶多冤之,而忠數(shù)上書,陷成其惡。奏劾司農(nóng)朱寵。太子之廢〔一〕,諸名臣來歷等守闕固爭,忠又劾奏,當(dāng)世以此譏忠。
〔一〕 太子,即順帝劉保,永寧元年立,延光三年廢,事見下文。
五月庚戌,宗正劉授為司空。
秋七月癸卯,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志“京師”下均有“郡國十三”四字,袁紀(jì)恐脫。
庚申〔一〕,高句麗王乞降。
〔一〕 本作“庚辰”。七月癸卯朔,無庚辰,據(jù)四部叢刊本逕改。
八月,羌寇敘州〔一〕。
〔一〕 范書作“七月”時事。
戊子,陽陵寢殿火。本志曰:棄法律:逐大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謂火失其性而為災(zāi)也。今發(fā)于先陵,此天子將變象也。若曰:“不當(dāng)廢太子以自翦,如火不當(dāng)害先陵之寢也?!?
辛卯,黃龍見九真。
九月戊申,郡國二十七地震〔一〕。
〔一〕 范書作“九月甲戌”,續(xù)漢志同袁紀(jì)。按是月壬寅朔,不當(dāng)有“甲戌”,范書誤。
冬十月,鮮卑寇雁門、定襄。
十一月,鮮卑攻〔太〕(九)原〔一〕。
〔一〕 東漢無“九原”。范書作“ 太原”,據(jù)改。
二年(癸亥、一二三)
春正月,敦煌太守張珰上書陳邊事曰:“臣在京師亦以為西域宜棄,今親踐其土地,乃知棄西域則河西不能自存。謹(jǐn)陳西 域三策:今北虜呼衍王等展轉(zhuǎn)蒲類、秦海左右,可發(fā)張掖、酒泉屬國之吏士、義從,合三千五百人集昆侖塞,先擊呼衍王,絕其根本;因發(fā)鄯善兵五千人脅車師后 部,此上計也。若不能出兵,可置軍司馬,將士五百人,四〔郡〕(部)供其谷食,出據(jù)柳中,此中計也〔一〕。如亦不能,則棄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入塞,此下 計也。”
〔一〕 四郡,指河西四郡。蔣本誤作“部”,據(jù)黃本改。
尚書陳忠上疏曰:“臣聞八蠻之寇,莫甚北虜。漢興,高祖窘平城之圍〔一〕,太宗屈供奉之恥〔二〕。故孝武忿怒,深惟久長之計,命遣虎臣浮河絕 漠,窮其虜庭。當(dāng)斯之時,黔首隕于狼望之北(山),中國弊于廬山之壑〔三〕,府庫殫竭,杼軸空虛,算至車船,貲及六畜〔四〕。夫豈不懷慮久故也,遂規(guī)酒 泉、敦煌四郡,以隔南羌〔五〕,開三十六國,妻以公主,以斷其右臂。是以單于孤特,竄遁遠(yuǎn)藏。至于宣、元,遂備蕃臣,關(guān)徼不閉,羽檄不行。由此察之,戎狄 可以威服,難以化洽。西藏內(nèi)附日久,區(qū)區(qū)東望,叩關(guān)者數(shù)矣。此其不樂匈奴,慕漢之效也。今北虜已破車師,勢必南攻鄯善,棄而不救,則諸國從矣。若然,則北 虜財賄益增,膽勢益殖,威臨南羌,與之交連。如此,河西四郡危逼,不得不救,則百倍之役興,不貲之費(fèi)發(fā)矣。今議者但念西域絕遠(yuǎn),恤之煩費(fèi),不見先世苦心勤 勞之意。方今邊郡守御之具不精,內(nèi)郡武衛(wèi)之備不修,敦煌孤危,遠(yuǎn)來告急,復(fù)不輔助,內(nèi)無慰勞民吏,外無威示百蠻,蹙國減土,經(jīng)有明戒〔六〕。臣以為敦煌宜 置校尉,案舊增四郡屯兵,以西撫三十六國。建屯益兵,宣揚(yáng)雷風(fēng),冀以折沖萬里,震怖匈奴?!庇谑菑闹?。
〔一〕 漢初,匈奴南侵,高祖率軍進(jìn)擊,被困于平城白登,后納陳平之謀,僥幸解圍而歸。事見史記匈奴傳。
〔二〕 漢書賈誼傳載誼疏曰:“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漢歲致金絮采繒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故言其恥。
〔三〕 “山”據(jù)范書西域傳刪。又范書“中國”作“財幣”。
〔四〕 李賢曰:“武帝時”國用不足,算至車船及六畜,言皆計其所得以出算。軺車一算,商賈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六畜無文。以此言之,無物不算?!彼?,稅也,一百二十錢為一算。此系資產(chǎn)稅。
〔五〕 蔣校曰:“以隔南羌,一本作以隔兩羌?!倍澳稀弊株I而不刊。黃本作“兩羌” ,龍溪精舍本作“戎羌”。按漢書西域傳贊、范書西域傳均作“南羌”,以羌在四郡之南故也。四郡如利刃,直插匈奴及婼羌之間,截斷了他們聯(lián)系。作“兩”,作 “戎”皆誤,故逕補(bǔ)“南”字。
〔六〕 詩大雅召旻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于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
夏四月戊子,爵乳母王圣為野王君,圣女婿劉瑰為朝陽侯。
司〔徒〕(空)揚(yáng)震詣闕上書曰〔一〕:“臣聞高祖與群后約,非功臣不得封。攻城野戰(zhàn),棄身沙漠,降服百蠻不羈之虜,然后得受茅土。故經(jīng)制父死子 繼,兄亡弟及〔二〕,所以別親疏,殊適庶,尊國體,重繼嗣,防淫篡,絕奸謀,百王不易之道。天子(不)專封,封有功;諸侯(不)專爵,爵有德〔三〕。今瑰 無他功德,但以配阿母女,既忝位侍中,一時之間,超至封侯?;f制〔四〕不合經(jīng)義,行人喧嘩,百寮不安。臣誠知言與罪俱,辭與辜會,忝當(dāng)臺翰之任,故不 敢不盡言之?!鄙喜粡摹?
〔一〕 前明言劉方為司空,下文有言“司徒楊震為太尉”,此作“
司空”,誤也,故正之。范書、通鑒均系此事于建光元年未改元之前。
〔二〕 見昭公二十二年公羊傳。
〔三〕 據(jù)范書及通鑒刪。
〔四〕 范書楊震傳作“不稽舊制” 。
又為阿母起第舍,震復(fù)上疏曰:“臣聞古者三年耕,有一年之儲;九年耕,有三年之儲。故堯之遭洪水,民無菜色。傳曰:‘國無三年之儲,非其國也?!惨弧彻守S年知禮,兇年減除。臣伏念災(zāi)害發(fā)起,彌以滋甚,百姓空虛,不能自贍。重以羌虜抄掠,二邊云擾〔二〕,戰(zhàn)斗之役,至今未息,兵甲軍糧,恒不足 給,殆非社稷安寧之術(shù)。伏見興起津城門內(nèi)第舍〔三〕,雕繕之飾,窮極巧妙,使者將作,轉(zhuǎn)相逼促,盛夏土王,攻山采石,百姓布野,農(nóng)民廢業(yè)。臣聞‘上之所 取,財盡則怨,力盡則叛’〔四〕。怨叛之民,不可復(fù)使。故曰‘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五〕。”上不從。
〔一〕 見莊公二十八年谷梁傳。其文曰:“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無六年之畜曰急,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庇只茨献又餍g(shù)篇曰:“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亦三年一儲之意也。
〔二〕 范書、通鑒均作“三邊云擾 ”,胡注曰:“三邊,東、西、北也?!?
〔三〕 李賢曰:“洛陽南面西頭門也。”
〔四〕 見莊公三十一年谷梁傳?!?叛”作“懟”。注曰“懟,恚恨也?!?
〔五〕 見論語顏淵有若對哀公問。
冬十月辛未,太尉愷久病罷,司徒楊震為太尉。
是時京都、郡國三十七地震〔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京師及郡國三地震”。續(xù)漢志作“京都、郡國三十二地震”。未知孰是。
三年(甲子、一二四)
春二月丙寅〔一〕,上與太子行幸泰山,復(fù)濟(jì)陽今年田租。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丙子”。
戊子,鳳皇集濟(jì)陽,賜見者帛二十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租。賜天下男子爵二級。
壬辰,祠五帝于汶上明堂。
戊戌,祠孔子于闕里,及七十二弟子〔一〕。
〔一〕 按戊戌上當(dāng)脫“三月”二字。
遂幸東平、魏郡、河內(nèi)。
壬戌,太尉楊震策免。
初,河內(nèi)人趙騰詣闕上書陳得失〔一〕,收考治,詔下獄。震隱其狂直,上疏曰:“臣聞堯、舜之朝,設(shè)直諫之鼓,誹謗之木〔二〕,蓋欲辟廣四門 〔三〕,開直言之路,〔博〕(轉(zhuǎn))采負(fù)薪〔四〕,盡賢愚之情也。乞全騰性命,以納□蕘之言〔五〕?!辈粡?。騰竟死于都市。中常侍樊豐等由是共稱贊震,騰死 之后深用怨懟。乃策免,收震印綬,遣歸本郡。到洛陽沈亭〔六〕,震顧諸子,謂門生曰:“
人非金石,死者士之常。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樊豐之狡猾而不能誅,惡□女王圣之傾亂而不能禁,知帑藏虛竭,賞賜不節(jié)而不能實,何面目見日月!身死之日,但雜木為棺,勿漆,布單衣,才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shè)祭祀?!彼煅鲽c而死。
〔一〕 趙騰,范書作“河間男子” 。鈕永建曰:“袁紀(jì)蓋涉上河內(nèi)而誤。”
〔二〕 李賢曰:“帝王紀(jì)曰: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
〔三〕 書舜典曰:“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dá)四聰?!蹦藦V致眾賢,極視聽于四方之意。
〔四〕 據(jù)范書改。又李賢曰:“負(fù)薪,賤人也?!痹斠姟啊跏仭敝?。
〔五〕 詩大雅板曰:“先民有言,詢于芻蕘?!弊⒃唬骸捌c蕘,薪采者?!笔柙唬骸拔矣幸墒?,常詢謀于芻蕘薪采者。以樵采之賤者,猶當(dāng)與之謀,況我與汝之同寮,得棄其言也!”
〔六〕 沈亭,東觀記作“雒陽都亭 ”。范書標(biāo)點本作“城西幾陽亭”,汲本、殿本作“夕陽亭”,續(xù)漢書亦然。未知孰是。
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人也。博學(xué)無所不究,數(shù)十年不應(yīng)州郡之命,眾人謂晚暮,而震志業(yè)逾篤。年過五十乃應(yīng)州郡之命。大將軍鄧騭聞而辟之,以為賢, 舉茂才,累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茂才王密為昌邑令〔一〕,謁見,至夜懷金十斤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也?!泵茉唬骸澳?夜無知者。”震曰:“君知,我知,天知,地知〔二〕,何故無知?”密慚愧而出。震言行不媿于心,皆此類也。
〔一〕 乃震任荊州刺史時所舉之茂才。
〔二〕 東觀記、續(xù)漢書、范書“地知”均作“神知”。
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諫,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曰:“使后世稱曰清吏子孫〔一〕,以此遺之,不亦貴乎!”及為公卿,敦古守樸,推其誠心,每言事不為文辭,意在匡主〔疾〕(絕)奸而已〔二〕。子秉以義正知名。
〔一〕 東觀記、范書均作“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疑袁紀(jì)傳寫中“清白”誤倒,復(fù)又妄改“白”為“曰”。
〔二〕 據(jù)黃本、南監(jiān)本改。
袁宏曰:夫生而樂存,天之性也;困而思通,物之勢也;愛而效忠,情之用也。故生茍宜存,則四體之重不可輕也;困必宜通,則天下之欲不可去 也,愛必宜用,則北面之節(jié)不可廢也。此三涂者,其于趣舍之分,則有同異之辨矣。統(tǒng)體而觀,亦各天人之理也。是以君子行己業(yè),必所讬焉。
古之道術(shù),有在于此者:明夷隱困而不恥,箕子之心也〔一〕,璩寧聞其風(fēng)而悅之〔二〕;舍否之通,利見大人,微子之趣也,〔三〕叔孫通聞其風(fēng) 而行之〔四〕;諫以弼君,死而不貳,比干之志也〔五〕,楊震聞其風(fēng)而守之。此數(shù)賢者,雖行其所聞,殉讬不同,皆終始之道,而不內(nèi)媿于心者也。是以圣人知天 理之區(qū)別,即物性之所讬,混眾流以弘通,不有滯于一方,然后品類不失其所,而天下各遂其生矣。
〔一〕 易明夷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nèi)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nèi)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庇质酚浰挝⒆邮兰?曰:“紂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 可以去矣?!釉唬骸疄槿顺贾G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于民,吾不忍為也?!吮话l(fā)佯狂而為奴。”
〔二〕 璩寧,璩瑗也。璩同蘧。瑗字伯玉,衛(wèi)大夫。論語衛(wèi)靈公曰:“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三〕 易否卦上九曰:“傾否,先否后喜。”注曰:“始以傾為否,后得通乃喜?!庇质酚浰挝⒆邮兰以唬骸凹q王殺比干,囚箕子,微子曰:‘ 人臣三諫不聽,則其義可以去矣?!彼煨?。周武王克殷,微子肉袒面縛,造于軍門。武王釋之,復(fù)其位如初。
〔四〕 叔孫通,秦博士。二世末,亡之薛,復(fù)事項王。漢二年,劉邦入彭城,通又降漢王,拜為博士而制漢禮儀。事見史記本傳。
〔五〕 史記宋微子世家曰:“見箕子諫不聽而為奴,則曰:‘君有過而不以死爭,則百姓何辜!’乃直言諫紂。紂怒,遂殺比干,刳視其心。”
然君子之動,非謀于眾也〔一〕,求之天地之中,款之胸懷之內(nèi),茍當(dāng)其心,雖殺身糜軀,未為難也。茍非其志,雖舉世非之而不沮也。
〔一〕 商君書更法篇曰:“成大功者不謀于眾?!?
夏四月戊辰,光祿勛馮石為太尉。
五月,南單于左〔日〕(尸)逐燒當(dāng)郡部扶渠當(dāng)?shù)确础惨弧场?
〔一〕 范書南匈奴傳“扶渠當(dāng)”作 “新降一部大人阿族”。又安帝紀(jì)作“南匈奴左日逐王叛”。按反者乃左日逐王所轄之新降一部,因不堪征發(fā)煩劇而反,非左日逐王叛。安帝紀(jì)失于簡而致誤。又袁紀(jì)之“尸”字乃“日”字之訛,正之。
秋八月辛巳,大鴻臚耿珍為大將軍〔一〕。
〔一〕 范書作“耿寶”,恐系避諱所改。
戊子,麒麟一、白虎二同見陽翟。
九月丁酉,廢皇太子保為濟(jì)陰王。
太子嘗有疾,避于野王君王圣第。太子乳母王男、廚監(jiān)邴古與中常侍江京、樊豐及圣、永等爭言相是非〔一〕,遂誣譖男等,皆幽死獄,父母妻子徙日 南。太子思戀男等,數(shù)為嘆息。圣、永懼有后患,乃與京、豐共譖構(gòu)太子。是時閻后寵盛,京、豐媚于閻顯等,信之,遂與后共助毀太子。上召大將軍、公卿議太子 應(yīng)廢。大將軍耿珍等曰:“是不宜奉適嗣?!碧;秆?、太仆來歷、廷尉張皓曰:“邴古等所議謀,太子不知。經(jīng)說年未十五,過惡不在身〔二〕。太子少,宜選忠 良師友,輔以禮義。廢置重事,此誠圣思所宜詳審?!鄙鲜怪谐J谭钤t脅諸大臣,大臣皆失色。來歷獨固爭之,上乃免歷官,削爵土。
〔一〕 東觀記、范書“邴古”作“ 邴吉”。
〔二〕 王先謙曰:“王補(bǔ)曰:‘昭公二十三年公羊傳:尹氏立王子朝。何休注:尹氏貶,王子朝不貶者,年未滿十歲,未知欲富貴,不當(dāng)坐,明罪在尹氏。此議言經(jīng)說“年未滿十五,過惡不在其身” ,蓋漢時治經(jīng)者舊有此說,故來歷等據(jù)之,以爭濟(jì)陰王。’”按時濟(jì)陰王才十歲。
是日,太子廢。于是光祿勛〔祋〕(祝)諷〔一〕、中郎將閭丘弘〔二〕、符節(jié)令張敬、太中大夫第五頡、中散大夫曹成、諫議大夫李泰〔三〕、羽林右監(jiān)孔顯、治書侍御史龍調(diào)〔四〕、衛(wèi)尉丞樂闈、城門司馬徐崇、開封人鄭安世等守闕上書,訴太子之冤〔五〕。
〔一〕 據(jù)范書、華陽國志蜀志改。
〔二〕 中郎將,范書來歷傳作“侍中”。
〔三〕 范書來歷傳作“李尤”,惠棟以為袁紀(jì)作“李泰”,誤。
〔四〕 范書來歷傳作“龔調(diào)”?;輻澰唬骸叭A陽國志曰:調(diào)字叔侯,巴郡安漢人,官至荊州刺史?!苯癜椿菟娙A陽國志卷一二益梁寧三州先漢以來士女 巴郡士女,其文曰:“志士荊州刺史龔調(diào)字叔侯?!弊⒃唬骸鞍矟h人?!焙笥钟小拔膶W(xué)掾龔策”,注作“墊江人”。而巴志所載官至荊州刺史者,乃龔榮也,且系墊 江人,桓帝時任巴郡文學(xué)掾。則即巴郡士女所言之“龔策”也,“策”系“榮”之誤。而巴志敘安漢縣,曰:“號出人士,大姓陳、范、閻、趙。”不及龔姓。按 調(diào)、榮二人,先后同時,恐不當(dāng)俱官至荊州刺史,苦無旁證,未知孰是。
〔五〕 據(jù)范書所載,此上十一人皆系來歷邀集守闕上書者。
癸巳〔一〕,令天下死罪減一等,徙邊戍,亡命贖罪者各有差。
〔一〕 范書安帝記作“乙巳”。按癸巳在丁酉之前,而史文置于后,則當(dāng)以“乙巳”為是。
辛亥,黃龍見歷城。
庚申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壬午,鳳凰見新豐。本志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時則有龍蛇之孽?!庇衷唬骸耙曋幻?,是謂不哲,時則有羽蟲之孽。鳳皇者,陽明之應(yīng)也,故非明王則隱而不見。凡五色大鳥似鳳皇者多為羽蟲之孽?!笔菚r上信讒,免楊震,廢太子,不哲之異也。
丁亥,行幸長安,祠陵廟。
十二月乙未,黃龍見瑯邪。
是歲京師、郡國二十二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志均作“二十三 ”。
四年(乙丑、一二五)
春正月壬午,黃龍二、麒麟一見濮陽。
三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庚申,上幸宛,當(dāng)祠章陵,覺體不安。乙丑,疾篤,自宛還。征濟(jì)北、河間王子年十四已下、七歲已上詣京師。進(jìn)號皇后母北宜春夫人為滎陽君。丁卯,帝崩于葉,不發(fā)喪。庚午,還宮。辛未,乃發(fā)喪。
皇后與兄閻顯謀,以所征濟(jì)北王子北鄉(xiāng)侯懿為帝嗣〔一〕,以閻顯為車騎將軍。
〔一〕 東觀記、續(xù)漢書作“北鄉(xiāng)侯犢”。通鑒從袁記、范書作“懿”。李賢曰:“蓋二名。”
乙酉,北鄉(xiāng)侯即皇帝位,太后臨朝。
夏四月丁酉,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喜為太尉〔一〕,參錄尚書事,故司空李郃為司徒。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劉熹”,而馮魴傳與袁紀(jì)同。喜、熹可通,詳見卷八趙喜注。
有司奏大將軍耿珍、中常侍樊豐、野王君王圣女永下獄誅。
己酉,葬孝安皇帝恭陵。
六月乙巳,大赦天下。
冬十月丙午,蜀郡越嶲山崩,殺四百余人。
辛亥,北鄉(xiāng)侯薨。
車騎將軍閻顯、中常侍江京等謀曰:“前不用濟(jì)〔陰〕(北)王〔一〕,今立之,后必怨人?!蹦搜杂谔?,征濟(jì)北王、河間王子,將以為嗣。
〔一〕 據(jù)袁紀(jì)上下文及范書改。
初,太子之廢,居于德陽殿西鐘下。中常侍黃門孫程、王成〔一〕、王國等常懷憤懣,謀欲立之。以告中常侍侯生、李閏,殺中常侍江京、陳達(dá)、劉安于 省門之外。王成以劍脅李閏曰:“太子之廢,天下咸怨。今北鄉(xiāng)早薨,安帝無嗣,太子聰明,天將啟之,從我乎? ”閏許諾。成乃與閏列尚書〔令〕(將)〔二〕、仆射已下到西鐘下,立濟(jì)陰王為皇帝,時年十一。升云臺,詔百官。
〔一〕 范書宦者傳作“王康”。
〔二〕 據(jù)范書改。
顯聞帝立,懼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曰:“何不發(fā)兵擊之?!憋@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景)將兵屯平朔門〔一〕。登引詩 等入省,顯謂詩曰:“濟(jì)陰王立,非皇太后意,璽綬在此,茍盡力效功,封侯可得?!碧笫故谠姷取灿 吃弧捕常骸澳艿脻?jì)陰王者封萬戶侯,李閏者五千戶?!?詩等皆許諾:“卒被召,所將吏士少?!憋@使詩與登迎吏士于左掖門外。
〔一〕 據(jù)范書補(bǔ)“召”字,改“景 ”字。顯弟景乃任衛(wèi)尉,亦不需如此懸賞遣之,當(dāng)是崇、景形近而致訛。又平朔門,范書作“朔平門”,而通鑒從袁記。胡三省曰:“余按百官志,朔平門,北宮北門也,恐當(dāng)以宦者傳為是?!?
〔二〕 據(jù)范書補(bǔ)。
詩因歸營,知事將敗,乃格殺登。閻景歸衛(wèi)府,收兵將欲作亂。是時尚書郭鎮(zhèn)勒兵詣闕,遇景于公車門。鎮(zhèn)下車召景,景以刃斫鎮(zhèn),鎮(zhèn)抽劍斬景。
戊午,使御史詣崇德殿,收顯等親族下獄誅,妻子徙日南。
初,上之廢,閻后豫焉,議郎陳禪議以為:“太后與上無母子之恩,當(dāng)廢?!比撼枷桃詾橐?。司徒掾周舉說司徒李〔郃〕(咸)曰:〔一〕“昔瞽瞍常欲 殺舜,舜事之逾謹(jǐn)〔二〕;鄭武姜謀殺莊公、秦始皇與母隔絕,感考叔、茅焦之言,修復(fù)子道〔三〕,斯皆前世之跡,書傳之所美也。今諸閻新誅,太后前宮恐悲生 疾,如從禪〔議〕(
讓)〔四〕,若有變異,后世歸咎明公,不刊之事也?!币月劊蠌闹?。
〔一〕 據(jù)袁紀(jì)上下文改。
〔二〕 胡三省曰:“瞽瞍使舜涂廩,而自下焚廩;使浚井,既入,從而掩之。其欲殺者屢矣,而舜事瞽瞍彌謹(jǐn)。書曰:‘祗載見瞽瞍,夔人齋栗?!?
〔三〕 武姜助共叔段,欲奪莊公位,公克段于鄢,閉武姜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納潁考叔之諫,隧而見母。事見隱公元年左傳。又秦始皇誅嫪毐,流呂不韋,遷太后于雍。齊人茅焦諫,始皇悟,復(fù)迎太后居甘泉宮。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四〕 讓議形近而訛,今正。
丁卯〔一〕,以王禮葬北鄉(xiāng)侯。
〔一〕 范書作“己卯”。
辛巳,封孫程、王國等十九人為列侯。司空劉授以阿附惡逆免。
十二月,詔曰:“朕以不德,纂承洪緒。今陰陽不和,疾疫為害,思聞忠正,以匡不逮。其令三公、卿士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楊震門下人訟震之冤,天子嘉震之忠,除二子為郎,賜錢二十萬。以禮改葬之日,有大鳥翼廣一丈三尺〔一〕,集于柩前,低頭淚出,眾人莫不驚睹,葬畢,飛而沖天。
〔一〕 范書楊震傳注引謝承書作“ 二丈三尺”。
甲申,少府陶敦為司空。
后漢孝順皇帝紀(jì)上卷第十八
永建元年(丙寅、一二六)
春正月甲寅,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五石;貞婦帛,人三匹。
辛未,皇太后閻氏崩。
辛巳,太傅馮石、太尉劉喜以阿黨權(quán)〔貴〕(臣)免〔一〕,司徒李郃以疾疫策罷。
〔一〕 黃本無“臣”字,“臣”系蔣氏所加。按范書順帝紀(jì)注引東觀記作“以阿黨權(quán)貴” ,故據(jù)以補(bǔ)“貴”字。
二月甲申,葬安思閻皇后。
丙戌,太常桓焉為太傅,大鴻臚朱寵為太尉,長樂少府朱倀為司徒。凡三公居位或不書,史失之也。封尚書郭鎮(zhèn)為定顛侯。
是時司隸校尉虞詡糾正邪枉,無所回避。中常侍張防等專權(quán)縱肆,詡奏免之。防遂譖訴詡等作威?!惨弧?,帝怒,下詡獄。浮陽侯孫程、祝阿侯張賢等知 詡以忠獲罪,乃相率請詡,上引見之,程賢曰:“陛下始與臣等造事之時,常疾奸臣,知其傾國。今即位而自為,何以非先帝乎!司隸校尉虞詡為陛下盡忠,無所回 避,反拘系;常侍張防贓罪明正,陷構(gòu)忠良。今星守羽林,其占宮中有奸臣,宜急出詡,收防送獄,以塞天變?!?時防直上后,程叱防曰:“奸臣張防,何不下殿!”即趨東廂。上召問諸尚書,尚書賈服素與防善〔二〕,遂諷尚書奏詡,會赦,以贖罪免死〔三〕。
〔一〕 書洪范曰:“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
〔二〕 范書虞詡傳作“賈朗”。
〔三〕 范書虞詡傳作“詡坐論輸左?!?。又曰:“詡子顗與門生百余人,舉幡候中常侍高梵車,叩頭流血,訴言枉狀。梵乃入言之,防坐徙邊,賈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詡?!?
秋九月,有司奏:“浮陽侯孫程、祝阿侯張賢為司隸校尉虞詡訶叱左右〔一〕,謗訕大臣,妄造不祥,干亂悖逆。王國等皆與程黨,久留京師,益其驕溢?!?詔免程等,徙為都梁侯。程怨恨,封還印綬,更封為宜城侯。
〔一〕 “詡”原誤作“翻”,逕改之。
冬十月辛巳,天下囚減死一等徙戍邊,亡命贖罪各有差。
丁亥,司徒朱倀以疾疫罷〔一〕,司空陶敦有罪免。光祿勛許敬為司徒,廷尉張皓為司空。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永建二年七月壬午罷。按風(fēng)俗通義卷五十反篇:“司徒朱倀,以年老為司隸虞詡所奏耳目不聰明,見掾?qū)俅笈?,曰‘顛而不扶。焉用彼相!君勞臣辱,何用為!’”恐?dāng)以袁紀(jì)為是。
甲辰,詔曰:“朕以不德,統(tǒng)承大業(yè),虐氣流行,厲疾為災(zāi),重以水潦,秋稼漂沒,每州郡所出,惻然自刻。其令當(dāng)輸今年租者,一切勿責(zé)?!?
二年(丁卯、一二七)
春二月,鮮卑寇遼東。
二月戊申,詔征南陽樊英、江夏黃瓊、會稽賀純、廣漢楊厚。
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也。隱居教授,受業(yè)者自四方至。安帝時,博士、公車征皆不至,及于是時,又固辭疾篤,乃詔郡縣禮致之。英既至,天子為設(shè)壇 席〔一〕,延問得失,拜五官中郎將。遂稱疾篤,賜告歸,復(fù)追下詔以光祿大夫,居在所縣賜谷千斛,常以八月存問高年,時致羊酒如前世故事〔二〕。英辭讓不 受,有詔喻旨勿聽。
〔一〕 按因英善風(fēng)角、星算、河洛七緯、推步災(zāi)異,帝遂于席前設(shè)壇,故稱壇席。
〔二〕 范書樊英傳作“致牛一頭、酒三斛”。前世故事指禮遇江革、毛義、薛苞等,詳見章帝紀(jì)上卷。
英居家有法度,篤于鄉(xiāng)里。自陳寔之徒,少時從英。英嘗臥病便坐,妻遣婢拜問疾,英下床答拜。寔問之,英曰:“妻,齊也,共奉祭祀,禮無不答〔一〕。 ”又有鄰人子止英家,每醉呴呼,〔英〕曰〔二〕:“ 其父臨死,以相委屬,故收養(yǎng)之?!睂伋R源朔Q之。
〔一〕 禮記哀公問篇孔子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又惠棟曰:“凡非吊喪,非見國君,無不答拜?!?
〔二〕 據(jù)文意補(bǔ)。
公卿大臣多薦江夏黃瓊之賢,于是公車征瓊,至即稱疾不進(jìn)。有司劾以不敬,詔下縣次引致,瓊不得已前就征,拜侍中。賀純、楊厚亦篤行士。
夏六月乙酉,改殯皇妣李氏,追尊曰恭愍皇后。初,皇妣以宮人得幸于安帝,而生上。閻后妒之,賜酖死,〔葬〕于城北〔一〕。上即位,左右以聞,上歔欷發(fā)哀,乃親到瘞所,號啕斷絕。
〔一〕 據(jù)范書、續(xù)漢書補(bǔ)。
秋七月丙戌朔,日有蝕之〔一〕。
〔一〕 范書順帝紀(jì)、續(xù)漢志均作“ 甲戌朔”,袁紀(jì)誤。
西域長史班勇請兵擊焉耆,漢發(fā)河西四郡兵三千人詣勇。敦煌太守張朗有罪,欲以功自贖,即便宜領(lǐng)諸郡兵出塞。初,勇發(fā)諸國兵,使龜茲、鄯善自南道 入,勇將諸郡兵,率車師六國兵自北道入。會張朗乃要經(jīng)自尉黎入,焉耆王請降于朗,既而不出,漢兵罷還,焉耆王卒不加誅。漢以兩將不和,皆征免,故勇不論 〔一〕。
〔一〕 范書本傳作“朗遂得免誅。勇以后期,征下獄,免”。
三年(戊辰、一二八)
春正月丙子,京師、漢陽地震,屋壓殺人。乙未,詔曰:“京都地動,漢陽尤甚,加以比年饑饉,夙夜忯懔。群公卿士,其深思古典,有以消災(zāi)復(fù)異,救此下民,忠信嘉謀,靡有所諱。其勿收漢陽今年田租?!?
秋七月丁酉,茂陵園火。
九月,鮮卑寇漁陽。
十二月乙亥〔一〕,太傅桓焉以辟召非其人免。
〔一〕 是月丙申朔,無乙亥。范書作“己亥”,是。
四年(己巳、一二九)
春正月丙寅,大赦天下。
丙子,帝加元服。賜公卿已下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帛,人一匹。
五月,漢陽都尉獻(xiàn)大珠〔一〕。詔曰:“海內(nèi)有災(zāi),太官減膳。都尉不宣揚(yáng)本朝,而獻(xiàn)珠求媚,今其封還。”
〔一〕 范書順帝紀(jì)言獻(xiàn)大珠者乃“ 桂陽太守文礱”。按東觀記曰:“漢陽率善都尉蒲密因桂陽太守文礱獻(xiàn)大明珠以求媚,今封珠還蒲密。”則獻(xiàn)珠者實蒲密也。范書失于過簡而障翳首惡也。
袁宏曰:夫饑而思食,寒而欲衣,生之所資也。遇其資則粳糧缊袍,快然自足矣。然富有天下者,其欲彌廣,雖方丈黼黻,猶曰不足,必求河海之 珍,以充耳目之玩,則神勞于上,民疲于下矣。夫萬物之性,非能自止者也。上之所為,民之準(zhǔn)的也。今以不止之性,而殉準(zhǔn)的于上,是彌而開之,使其侈競也。古 之帝王不為靡麗之服,不貴難得之貨,所以去華競,以嘿止喧也。夫上茍不欲,則物無由貴;物無由貴,則難得之貨息;難得之貨息,則民安本業(yè);民安本業(yè),則衣 食周,力任全矣。夫不明其本而禁其末,不去其華而密其實,雖誅殺日加,而奢麗逾滋矣。
秋八月丁巳,太尉朱寵、司空張皓以陰陽不和免〔一〕。
〔一〕 東觀記、范書“朱寵”均作 “劉光”。
癸酉〔一〕,大鴻臚龐參為太尉,太常王龔為司空。
〔一〕 按八月癸巳朔,無癸酉。范書作“九月癸酉”,是。疑袁紀(jì)脫“九月”二字。
冬十一月,司徒許敬策免,宗正劉〔崎〕(?。樗就健惨弧?。
〔一〕 東觀記曰:“崎字叔峻,華陰人也?!扁o永建曰:“蓋紀(jì)文涉字而誤?!笔恰?
朱寵字仲威,京兆杜陵人也。初為潁川太守,表孝悌儒義,理冤獄,撫孤老,功曹、主簿皆選明經(jīng)有高行者。每出行縣,使文學(xué)祭酒佩經(jīng)書前驅(qū),頓止亭 傳,輒復(fù)教授。周旋阡陌,觀課農(nóng)桑,吏安其政,民愛其禮。所至縣界,父老迎者常數(shù)千人,寵乃使三老御車,問人得失,百姓翕然,治甚有聲。
寵以正月歲首宴賜群吏,問功曹史鄭凱曰〔一〕:“聞貴郡山川多產(chǎn)奇士,前賢往哲,可得聞乎?”對曰:“鄙郡炳嵩山之靈,受中岳之精,是以圣賢龍 蟠,俊乂鳳集。昔許由、巢父恥受堯禪,洗耳河濱,重道輕帝,遁也高跱〔二〕。樊仲父者,志潔心遐,恥飲山河之功,賤天下之重,抗節(jié)參云〔三〕。公儀、許 由,俱出陽城〔四〕。留侯張良,奇謀輔世,玄算入微,濟(jì)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出于〔父城〕(輔成)〔五〕。胡元安體曾參之至 行,履樂正之純業(yè),喪親泣血,骨立形存,精誠洞于神明,雉兔集其左右,出于潁陽〔六〕。彪義山英姿秀偉,逸才挺出,究孔圣之房奧,存文武于將墜,文麗春 華,辭蔚藻績,出于昆陽〔七〕。杜伯夷經(jīng)學(xué)稱于師門,政事熙于國朝,清身不茍,有于陵之操,損己存公,有公儀之節(jié),以榮華為塵埃,以富貴為厚累,草廬蓬 門,藜藿不供,出于定陵〔八〕?!睂櫾唬骸疤懿疀r,汝南周彥祖〔九〕,皆辭征聘之寵,隱林藪之中,清邁夷齊,德擬古人,恐貴郡之士未有如此者也?!眲P 對曰:“此二賢但讓公卿之榮耳!若許由不受堯位,樊仲父不屈當(dāng)世,以此準(zhǔn)之,不以遠(yuǎn)乎?”
〔一〕 功曹史,原作“公曹吏”,誤。續(xù)漢百官志曰:“功曹吏,主選署功勞?!惫蕦櫾冎缘胤角百t往哲。
〔二〕 事見史記正義引皇甫謐高士傳。詳見卷五注。
〔三〕 樊仲父,即樊仲子,亦作樊穆仲。本名仲山甫,因封于樊,故亦稱樊仲山父,乃周宣王時名臣。
〔四〕 公儀,公儀休也,魯博士。詳見史記循吏傳。
〔五〕 據(jù)續(xù)漢郡國志及水經(jīng)注改。
〔六〕 惠棟引汝南先賢傳曰:“胡定,字元安,潁川潁陽人也。至行絕人,在喪,雉兔游其庭,雪霜覆其室??h令遣戶曹掾排闥問定,定已絕谷,妻子皆臥在床。令遣掾以干糒就遺之,定乃受半?!?又樂正,樂正子春也。曾子弟子。禮記檀弓下曰:“樂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
〔七〕 彪義山,事跡無考。
〔八〕 杜伯夷,即杜安。范書樂恢傳注引華嶠書曰:“安擢為宛令,以病去。章帝行過潁川,安上書,召拜侍御史,遷至巴郡太守。而恢在家,安與恢書通 問,恢告吏口謝,且讓之曰:‘為宛令不合志,病去可也。干人主以窺□,非也。違平生操,故不報?!惨喙?jié)士也,年十三入太學(xué),號奇童。洛陽令周紆自往候 安,安謝不見。京師貴戚慕其行,或遺之書,安不發(fā),悉壁藏之。及后捕案貴戚賓客,安開壁出書,印封如故?!?
〔九〕 周伯況,周黨也。周彥祖,周燮也。
寵征入為大鴻臚,拜太尉。自為宰相,數(shù)抗直言,雖為三公,臥布被,僅能覆身,食脫粟米,藜藿不厭。子弟同衣而出,并日而食。將薨,遺其子曰: “吾本寒賤諸生,才非周干,橫受朝恩,位過其任,不能竭身報國,負(fù)責(zé)深重。身沒之后,百僚所賻贈,一無所受。素棺殯斂,疏布單衣,無設(shè)紱冕。斂畢,便以所 有牛車,夜載喪還鄉(xiāng)里,勿告群僚,以密靜為務(wù)?!?
許敬字鴻卿,汝南平輿人也。為吏有誣君者,會于縣令坐,敬拔刀斷席曰:“敬不忍與惡人連席?!庇墒侵?。舉茂才,除南昌令。以土地卑濕,不可迎 親,親老,則棄官歸供養(yǎng)。辟司徒府,稍遷江夏、沛相〔一〕,自光祿勛入為司徒。敬以臧否為己任,仕于和、安之間,當(dāng)竇、鄧、閻氏之盛,直道而進(jìn),無所屈 撓。三家既敗,多有染污者,敬居然自適,引謗不及己,當(dāng)世以此奇之。
〔一〕 疑“江夏”下脫“太守”二字。
五年(庚午、一三0)
春正月,疏勒、大宛、莎車王遣使貢獻(xiàn)。
夏四月,京都旱。
冬十月丙寅〔一〕,天下系囚皆免死一等,徙邊戍。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丙辰”。
六年(辛未、一三一)
無事。
陽嘉元年(壬申、一三二)
春正月乙丑〔一〕,立皇后梁氏。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一〕 是月戊寅朔,無乙丑。范書作“乙巳”,是。
后,梁商女也。初,梁竦中子雍生商,商襲父爵為乘氏侯。商生三男四女:長曰冀,次曰不疑,次曰蒙;長女田,次〔妠〕(姬),即后也〔一〕,次阿 重。后生,有光影之祥。及長,好史書,治韓詩,大義略舉,以列女圖常在左右〔二〕,宗族中外咸敬異焉。商謂諸弟子曰:“我先人鎮(zhèn)撫西河,全濟(jì)生民,使免虎 口之害,所活者不可勝數(shù),而大位不究。夫積德之報,不及其身,必流福子孫,當(dāng)因此女興邪?”選入掖庭,相工茅通見之,驚曰:“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 臣未嘗見之。”于是以為貴人。拜商侍中、屯騎校尉。貴人有寵,從容言于上曰:“陽以博施為德,陰以不專為義。蓋螽斯之福,則百祚之興也〔三〕。愿陛下思天 行之普〔逮〕(達(dá))〔四〕,均貫魚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謗之累?!庇谑巧嫌沃?,親寵益固。
〔一〕 范書皇后紀(jì)“姬”作“妠” 。按此乃涉閻后諱而誤,故改。
〔二〕 李賢曰:“劉向撰列女傳八篇,圖畫其像?!被輻澰唬骸皠⑾蚱呗詣e錄曰:‘臣向與黃門侍郎歆所校列女傳,種類相從,為七篇,以著禍福榮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畫之于屏風(fēng)四堵?!?
〔三〕 詩國風(fēng)螽斯序曰:“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又詩大雅思齊曰:“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笔柙唬骸按箧σ蝗擞惺?,不妒忌而進(jìn)眾妾,則宜有百子?!?
〔四〕 據(jù)續(xù)漢志及鈕永建說改。說文曰:“逮,及也?!?
三月庚辰〔一〕,大赦天下。
〔一〕 范書作“庚寅”。
夏四月,有司依舊制加梁商位特進(jìn),增國土。商上書讓曰:“祿命過厚,受祖考多福,又讬日月末光,以斗筲之材〔一〕,乘君子之器,懼有負(fù)乘之累, 不守歷世之榮。誠不如舊制,與左賢同科。”書十余上,帝輒敦喻之。商又上書讓校尉曰:“臣讬椒房,被蒙榮寵,兼官二職,非材可堪。受寵戰(zhàn)栗,驚懼惶戚,不 遑寧處,披露赤誠,敢遂狂狷。謹(jǐn)上屯騎校尉印綬?!鄙夏嗽S焉,以特進(jìn)就第,賜安車駟馬。頃之,拜執(zhí)金吾。
〔一〕 論語子路曰:“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倍敷?,言其器小,以喻寡能少識之人。
冬十月,望都狼食數(shù)十人〔一〕。本志曰:“言之不從,則有毛蟲之孽。京房易曰:‘君無道,害將及人。去之深山〔以〕全身,厥災(zāi)狼食人?!捕场?
〔一〕 范書作“冬十一月甲申,望都、蒲陰狼殺女子九十七人”。又續(xù)漢志作“十月中,望都、蒲陰,狼殺童兒九十七人”。而東觀記作“望都、蒲陰狼殺子女九十七人,為不祠北岳所致,害加孕婦?!睋?jù)此則被害人乃孕婦也。袁紀(jì)恐脫“蒲陰”二字。
〔二〕 “以”字據(jù)惠棟說補(bǔ)。又此乃京房易傳之文。
辛酉,詔天下死罪囚減罪一等,亡命贖罪各有差。
鮮卑寇遼東。
十一月丁未,東平王敞薨〔一〕。敞有孝行,喪母,三年如禮,詔書增戶五千。
〔一〕 范書作十二月事。按十一月甲戌朔,無丁未,袁紀(jì)“十一”當(dāng)系“十二”之誤。
是時長吏數(shù)易,去就煩費(fèi)。尚書左雄上疏曰:“ 臣聞柔遠(yuǎn)能邇,莫大寧民,寧民之務(wù),莫重用賢,是以皋繇對禹:‘貴在知人,安人則惠,黎民懷之?!惨弧场?
〔一〕 見尚書皋陶謨?!百F在知人 ”作“知人則哲”。
昔三代垂統(tǒng),封建侯伯,世位親親,民用和睦。宗周既滅,六國并秦,坑儒泯典,革除五等,郡縣設(shè)令,封冢黎民〔一〕。大漢受命,蠲免苛政,寬以三 章〔二〕,撫以因循。至于文、景,天下康乂,誠由玄靖淵默,使萬民不擾也。宣帝興于側(cè)陋,知世所疾,綜名核實,賞罰必行。刺史、守、相初拜,輒親見問之, 觀其所由,退而考察,以質(zhì)其言。常嘆曰:‘民所以安而無愁者,政平吏良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以為吏數(shù)變易,則下不安業(yè),民知不久,則詐以求過。故二千石有治能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爵至封侯,公卿時缺,則以次用之。是以吏稱其職,民安其 業(yè),故能降來儀之瑞,建中興之功〔三〕。
〔一〕 漢書揚(yáng)雄傳引長楊賦曰:“ 封豕其士,窫窳其民?!睉?yīng)劭曰:“淮南子云,堯之時窫窳、封豨、鑿齒皆為民害。窫窳類貙,虎爪,食人。 ”李奇曰:“以喻秦貪婪,殘食其民也?!?
〔二〕 劉邦初入關(guān),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三〕 胡三省曰:“謂尹翁歸、韓延壽、朱邑、龔遂、黃霸之屬也。事并見宣帝紀(jì)?!?
漢元至今,三百余載,俗浸雕弊,巧偽滋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列城百里,轉(zhuǎn)動煩數(shù)。以殺害為賢,以循理為劣,以聚斂為辨,以修己為弱。髡鉗之 戮,生于睚眥;覆尸之禍,成于喜怒。視民如寇,稅之如狼〔一〕。監(jiān)司相望,見非不舉,觀政于亭傳,責(zé)成于耳目〔二〕,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核實。虛誕者獲 佑,束修者見黜;或因罪而致高,或處危以成名。所以天災(zāi)屢降,治道未寧,皆由于此也。
〔一〕 哀公元年左傳曰:“子西曰:‘今聞夫差,珍異是聚,觀樂是務(wù);視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庇謬Z楚語曰:斗且語令尹子常弟曰:“ 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焉,殆必亡者也!”
〔二〕 沈欽韓曰:“言監(jiān)司按部,但一過亭傳而已,未嘗深考其治狀也?!?
臣愚以為長吏理績有顯效者,可就增秩,勿使移徙,非父母喪不得去官〔一〕。其不從,王制錮之終身,雖赦令不在齒列。必競修善政,親撫百姓,率土之民,各寧其所。追配文宣中興之軌,流光垂祚,永世不刊?!庇谑菑?fù)申無故去官之禁〔二〕。
〔一〕 趙翼廿二史札記曰:“賈琮為冀州刺史,有司有贓過者,望風(fēng)解印綬去。朱穆為冀州刺史,令長解印綬去者四十余人。及穆到任,劾奏至有自殺者。 李膺為青州刺史,有威政,屬城聞風(fēng)皆自引去。范滂為清詔使,案察貪吏,守令自知贓污,皆望風(fēng)解印綬。陳寔為太邱長,以沛相賦斂無法,乃解印綬去。宗慈為修 武令,太守貪賄,慈遂棄官去。按令長丞尉各有官守,何以欲去即去。據(jù)左雄疏云:今之墨綬,拜爵王廷,而齊于匹庶,動輒避負(fù),非所以崇憲明理也。請自今守相 長吏非父母喪,不得去官。其不遵法禁者,錮之終身,若被劾奏,逃亡不就法者,家屬徙邊,以懲其后。黃巾賊起,詔諸府掾?qū)俨坏猛蟹ň???梢娖綍r朝廷無禁人 擅去官之令,聽其自來自去,而不追問也。法網(wǎng)亦太疏矣。”
〔二〕 胡三省曰:“先已有此禁,今復(fù)申嚴(yán)之?!比徊辉斍傲钪猿?。且范書左雄傳亦言因宦者擅權(quán),此令終不能用。故漢末又復(fù)申之,亦無實效也。
閏月壬子,恭陵廟災(zāi)〔一〕。
〔一〕 閏月癸酉朔,無壬子。范書順帝紀(jì)作“庚子”,是。而續(xù)漢志注引古今注又言“十二月,河南郡國火燒廬舍,殺人”,與袁、范書又異。
北海人郎顗上書曰:“臣聞天垂誡,地見災(zāi)異,所以譴告人主,克己修德也。故應(yīng)天以誠而不以言,導(dǎo)下以躬而不以刑。頃者宮殿官府,多所治飾。昔盤 庚遷殷,去奢即儉〔一〕;夏后卑宮,盡力以致美〔二〕。愚以為諸所繕治,事可減省,以恤貧民,以賑孤寡,天之意也,人之愿也。陛下躬親庶事,詔書每下,廣 開不諱之路,以天下為憂,百姓為念,而不數(shù)見公卿,責(zé)以政事,誠優(yōu)游養(yǎng)德之道也。然三公者,調(diào)和陰陽,儀刑百寮。今水旱連年,五谷不登,不能憂也。官失其 序,庶事不治,不能正也。但遲回偃仰,稱病自逸,忘天下之憂,甘宴安之樂,豈不謬哉!”尚書問狀,顗對多言術(shù)數(shù)、占候之事〔三〕,大旨以三公非其人,將有 饑饉、水旱、地震、盜賊之變。其后海賊攻會稽,而青、徐盜賊起,西羌反,明年四月京師地震,其夏大旱,略如其言〔四〕。
〔一〕 李賢引帝王紀(jì)曰:“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自祖辛以來,奢淫不絕,乃渡河,將徙都亳之殷地。人咨絕相怨,不欲徙,盤庚乃作書三篇以告喻之?!?
〔二〕 論語泰伯曰:“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至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疑袁紀(jì)“盡力以致美 ”句有訛。
〔三〕 “術(shù)數(shù)”原誤倒,逕改。
〔四〕 范書系郎顗上此書于二年正月。
華嶠曰:漢之十葉,王莽篡位,聞道術(shù)之士西門君惠、李守等多稱讖云“劉秀為天子”〔一〕。自光武為布衣時,數(shù)言此,及后終為天子,故甚信其 書。鄭興以忤意見疏,桓譚以遠(yuǎn)斥憂死。及明、章二帝祖述此意,故后世爭為圖緯之學(xué),以矯世取資。是以通儒賈逵、馬融、張衡、朱穆、崔寔、荀爽之徒,忿其若 此,奏皆以為虛妄不經(jīng),宜悉收藏之。惟斯事深奧,善言古者必有驗于今,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而托云天之歷數(shù)、陰陽、占候,今所宜急也。占候、術(shù)數(shù),能仰瞻 俯察,參諸人事,禍福吉兇既應(yīng),引之教義,亦有著明。此蓋道術(shù)之有益于后世,為后人所尚也。
〔一〕 按漢書王莽傳曰:“衛(wèi)將軍王涉素養(yǎng)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 星孛掃宮室,劉氏當(dāng)復(fù)興,國師公姓名是也。’”又范書及袁紀(jì)載李守讖曰:“劉氏復(fù)興,李氏為輔”。而直言“
劉秀當(dāng)為天子”者,蔡少公也。見袁紀(jì)卷一。
二年(癸酉、一三三)
夏四月丁丑,封虎賁中郎將冀為襄邑侯。執(zhí)金吾商上書陳讓,辭意惻至,書十余上,上遂聽許。
爵阿母 〔宋〕(宗)娥為山陽君〔一〕。尚書左雄諫曰:“臣聞高祖約,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封。孝安皇帝封江京、王圣等,皆有地震之異。永建二年,封陰謀之功 〔二〕,又有日蝕之變。通道術(shù)之士,或歸于封爵不時之咎。方今青、徐饑饉,盜賊未息,陛下干干勞思以濟(jì)民〔三〕,宜清凈無為,以求天意。誠不應(yīng)追錄小恩, 以虧大典?!鄙喜粡?。
〔一〕 據(jù)范書、續(xù)漢書及袁紀(jì)本卷永和二年五月史文改。
〔二〕 胡三省曰:“不見于史?!?
〔三〕 易干卦曰:“君子,終日干干?!笔柙唬骸案筛?,言每恒終竟此日,健健自強(qiáng),勉力不有止息?!?
雄復(fù)諫曰:“臣聞君莫不好忠正,惡讒諛;而臣莫不以忠得罪,以讒得幸。蓋忠言難入,讒言順耳易從也。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惡也。是以世俗為忠者 少,而習(xí)諛者多。故令人主數(shù)聞其美,稀知其過,迷而不悟,至于危亡。臣伏見尚書故事〔一〕,無乳母賜爵之制。唯先帝時阿母王圣為野王君,造生殘賊廢立之 禍,生則為天下所咀嚼,死則為海內(nèi)所共快。桀、紂貴為天子,而庸仆惡以為比,以其富而無義也。夷、齊賤于匹夫,而王侯爭與為類,以其貧而有德也。今阿母躬 蹈儉約,以身率下,群僚蒸庶,莫不向風(fēng)。而與王氏并同爵號,懼違本操,失其常愿。愚以為人心不相遠(yuǎn),其所不安,遠(yuǎn)近一也。王圣之禍,未絕于口,傾覆之勢, 危于壘卵。臣請歲以錢千萬給阿母,內(nèi)可以盡恩愛之親,外可以不為吏民之所怪也?!鄙献洳粡?。
〔一〕 胡三省曰:“漢故事,皆尚書主之?!?
雄字伯豪,南〔陽〕郡涅陽人也〔一〕。居貧好學(xué)經(jīng),常以“服勤不足,學(xué)足。學(xué)者懈怠,宜崇經(jīng)術(shù),繕治太學(xué)”。既為尚書而陳之,帝從其言,更增弟子科〔二〕,除儒者為郎百余人。
〔一〕 據(jù)洪亮吉說補(bǔ)。
〔二〕 范書左雄傳曰:“詔試明經(jīng)者補(bǔ)弟子,增甲乙兩科:員各十人?!?
雄上言曰:“郡國孝廉,古之貢士,出則宰民,宣協(xié)風(fēng)教。若其面墻,無以施化,招災(zāi)致禍,為害不細(xì)??鬃釉唬骸氖换??!惨弧扯Y:‘四十彊 而仕?!捕痴堊越裥⒘粷M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三〕,文吏試箋奏〔四〕,覆之端門〔五〕,練其虛實,以觀異能,以美風(fēng)俗;有不承 科,正其罪法?!钡蹚闹?。詔“郡國孝廉年四十已上,考德行,試其經(jīng)。奏其茂才異行如顏淵、子奇,不拘年齒”。
〔一〕 見論語為政。
〔二〕 見禮記曲禮上,“彊”上原有“曰”字。
〔三〕 李賢曰:“儒有一家之學(xué),故稱家法?!?
〔四〕 胡三省引漢雜事曰:“凡群臣之書,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章者需頭稱‘稽首上聞’,謝恩陳事,詣闕通者也。奏 者亦需頭,其京師官但言‘稽首言’,下言 ‘稽首以聞’,其中有所請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臺,卿校送謁者臺也。表者不需頭,上言‘臣某言’,下言‘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 ‘某官臣某甲、乙上?!?
〔五〕 胡三省曰:“宮之正南門曰端門,尚書于此受天下章奏,令舉者先詣公府謂試,以副本納之端門,尚書審覆之?!?
今舉孝廉徐淑年未滿限〔一〕,臺郎詰之,對曰:“詔書有‘顏淵、子奇,不拘年齒’,是以本郡以臣充選。郎不能屈。雄詰之曰:“昔顏淵、子奇問一知十〔二〕,孝廉問一知幾邪?”淑無以對。乃卻歸,郡守坐免。時郡國守相坐舉者百余人。
〔一〕 疑“今”系“廣陵”之誤。
〔二〕 問,聞也,古通用。
初,明帝時,政嚴(yán)事峻,九卿皆鞭杖。雄上言曰:“九卿位亞三〔事〕(等)〔一〕,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節(jié),動有庠序之儀,加以鞭杖,誠非古典?!鄙霞闯?
〔一〕 據(jù)黃本改。三事,即三公也。
袁宏曰:夫謀事作制令,以經(jīng)世訓(xùn)物,使必可為也。古者四十而仕,非謂彈冠之會〔一〕,必將是年也。以為可仕之時,在于彊盛,故舉大限,以為民表。且顏淵、子奇,曠代一有,而欲以斯為格,豈不偏乎!
〔一〕 師古曰:“彈冠,云入仕也。”
己亥,京都地震。
五月庚子,詔曰:“朕以不德,統(tǒng)奉洪業(yè),無以承順干坤,協(xié)和陰陽,災(zāi)眚?qū)乙?,咎征仍彰。群公卿士將何以匡輔朕之不逮,奉答災(zāi)異?災(zāi)異不空設(shè),必有所應(yīng),其各舉敦樸之士一人,直言厥咎,靡有所諱。”
漢中李固對曰:
愚以為天不言,以災(zāi)異為譴告。政之治亂,主之得失,皆上帝所伺,而應(yīng)以災(zāi)祥者也。王者父天母地〔一〕,體〔具〕(其)山川〔二〕。今日蝕地 動,山崩晝晦,主將安立?物將安寄?昔江京之奸,禍及骨肉,至令陛下幽廢,親履艱難。天誘其衷,陛下龍興,海內(nèi)莫不忻悅。實有沛然改圖,抑退權(quán)臣,詢求善 政,以順天意。夜而得之,坐而待旦。今則不然,政令紛紜,以復(fù)仿蹈前軌矣。臣伏在草澤,痛心疾首。誠以陛下圣德應(yīng)朝,實當(dāng)嘉會,反衰弊之政,弘中興之美, 其功甚易,譬猶指掌。
〔一〕 李賢引春秋感精符曰:“人主日月同明,四時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宋均曰:“父天于圜丘之祀也,母地于方澤之祭也?!?
〔二〕 據(jù)嚴(yán)可均全后漢文改。范書李固傳作“寶有山川”。
臣聞善罰不如善政,善賞不如善教,善教之道,宜從內(nèi)起。昔周宣、孝文,中興之主也,皆改華服,霈然易規(guī),乃能移風(fēng)易俗,〔反〕(及)之于古 〔一〕。今封阿母,恩賞太過,常侍近臣,威權(quán)太重。臣案圖書,災(zāi)異之發(fā),亦以為然。今宜斥退邪佞,投之四裔,〔二〕引納方直,令在左右。陛下親發(fā)德音,以 招群俊,臨御座,見公卿,言有稱意,即時施行,顯拔其人,以旌忠善。則陛下日有所聞,忠臣日有所獻(xiàn),君臣相體,上下交泰。阿保雖有大功,勤勞之恩,可賜以 貨賄,傳之子孫,列土分爵,實非天意。漢興以來,賢君相繼,豈無保乳之養(yǎng)?非不寵貴之。然上畏天威,俯察經(jīng)典,不可,故不封也。
〔一〕 據(jù)全后漢文改。
〔二〕 投之四裔,見文公十八年左傳載史克之言。
梁氏子弟群從,征為列侯,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妃后之家,所以少有存全者,非天性皆然,但坐權(quán)寵太過,天道惡盈也。
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氣;帝有尚書,所以出納王命。若賦役平均,則百姓以安;萬機(jī)不治,則天下以亂。今陛下所共治天下者,外則公卿、尚書,內(nèi)則常侍、黃門,譬猶一門之內(nèi),一家之事,安則共其福,危則同其禍。由是觀之,權(quán)柄不可不慎,號令不可不詳。
夫人君之有政,猶水之有堤防,堤防完全,雖遭雨水霖潦,不能為變。政教一立,暫遭兇年,不足為憂。誠令堤防穿漏,萬夫同力,不復(fù)能救。政教 一壞,賢智馳騖,不能復(fù)還。今堤防雖堅,漸有孔穴。譬之一人之身,本朝者,心腹也;州郡者,四支也。心腹痛則四支不舉,故臣所憂,在腹心之疾,非四支之 患。臣以為堅堤防,務(wù)政教,先安心腹,厘理本朝,雖有寇賊、水旱之變,不足介意也?!舱\〕(臣)令堤防壞〔漏〕(陋)〔一〕,心腹有疾,雖無水旱之災(zāi),天下固不可不憂矣。
〔一〕 皆據(jù)黃本改。
臣父故司徒臣郃,受先帝厚恩,子孫不敢自比于余隸〔一〕,故敢圖書,悉心以對,不敢虛進(jìn)。
〔一〕 隸本賤稱,此乃官宦子弟自謙之辭。
扶風(fēng)馬融獨對曰:
臣聞“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一〕。夫陰陽剛?cè)?,天地所以立也。取仁于陽,資義于陰,柔以施德,剛以行刑,各順時月,以厚 群生。帝王之法,天地設(shè)位,四時代序。王者奉順,則風(fēng)雨時至,嘉禾繁植;天失其度,則咎征并至,饑饉薦臻。今科條品制,〔四時〕禁令〔二〕,所以承天順民 者,備矣,悉矣,不可加矣。然而〔天猶有〕不平之效,〔民〕猶有咨嗟之怨者〔三〕,百姓屢聞恩澤之聲,而未見惠和之實也。
〔一〕 見易說卦。
〔二〕 據(jù)通鑒卷五十一引補(bǔ)。
〔三〕 皆據(jù)通鑒卷五十一引補(bǔ)。
今從政者變忽法度,以殺戮威刑為能賢。問其國守、相及令、長何如?其稱之也曰“太急”,其毀之也曰“太緩”。夫急致寒,緩致燠,二者罪同, 而論者許急,此陰陽所以不和也。復(fù)之之道,審察緩急之謗譽(yù),鈞同寒燠之罪罰,以崇王政,則陰陽和也。好惡既明,則宰官之吏,知所避就。又正身以先之,嚴(yán)以 □之,不變則刑罰之。夫知為善之必利,為惡之必害,孰能不化?則官良矣。
臣聞洪范八政,以食為首〔一〕;周禮九職,以農(nóng)為本〔二〕。民失耕桑,饑寒并至,盜賊之原所由起也。古之足民,仰足以養(yǎng)父母,府足以畜妻 子。然后敦五教,宣三德,〔三〕則休嘉之化可致也。夫足者,非能家給而人足,量其財用,為其制度。故嫁娶之禮儉,則昏姻以時矣;喪制之禮約,則終者掩藏 矣;不奪其時,則農(nóng)夫不失矣。夫妻子以累其心,產(chǎn)業(yè)以重其志,舍此而為非者,雖有必不多矣。今則不然,此盜賊所以不息。誠使制度必行,禁令必止,則士者不 濫法式之外,百工不作無用之器,商賈不通難得之貨,農(nóng)夫不失三時之務(wù)〔四〕,各安所業(yè),則盜賊消除,災(zāi)害不起矣。
〔一〕 八政者: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洪范注曰:“食,勸農(nóng)業(yè)也?!?
〔二〕 周禮大宰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nóng),生九谷。二曰園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yǎng)蕃鳥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 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閑民,無常職,轉(zhuǎn)移執(zhí)事?!?鄭司農(nóng)云:“三農(nóng),平地山澤也。九谷,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
〔三〕 五教,文公十八年左傳史克曰:“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nèi)平外成。”三德,書洪范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 三曰柔克?!庇种芏Y師氏曰:“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庇侄Y記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dá)德 也?!卑丛o(jì)所言三德,當(dāng)以周禮說應(yīng)之。
〔四〕 周禮考工記曰:“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審曲面執(zhí),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nóng)夫?!?
太史張衛(wèi)對曰:
臣聞?wù)苿t休祥降〔一〕,政惡則咎征見。茍非圣人,或有失誤。昔成王疑周公而大風(fēng)拔樹木,開金縢而反風(fēng)至〔二〕,天人之應(yīng),速于影響。故詩稱曰:“無曰高高在上,……日監(jiān)在茲?!薄踩抽g者,京師地震,雷電赫怒。夫動靜無常,變改正道,則有奔雷土裂之異。
〔一〕 “政善”原誤倒,據(jù)黃本逕正。
〔二〕 史記魯世家曰:“周公卒后,秋未獲,暴風(fēng)雷,禾盡偃,大石盡拔。周國大恐。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縢書,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赏鯃?zhí)書以泣,……出郊,天乃雨,反風(fēng),禾盡起?!?
〔三〕 見詩周頌敬之章。其意曰莫言天高高在上,實因日月所照,瞻視人世,不可謂遠(yuǎn)也。
自初舉孝廉,迄今二百歲矣〔一〕,皆先孝行,行有余力,始及文法。辛卯詔以能宣章句奏案為限,雖有至孝,猶不應(yīng)科,此棄本而就末〔二〕曾子 長于孝,然實魯鈍〔三〕,文學(xué)不若游、夏,政事不若冉、季。今欲使一人兼之,茍外可觀,內(nèi)必有闕,則違選舉孝廉之制矣。且郡國守相,割符寧境,為〔國〕大 臣〔四〕,一旦免黜十有余人,吏民罷于送迎之役,新故交際,公私放濫,或臨政□民,為百姓取便,而以小過免之,是為奪人父母使嗟號也〔五〕。
〔一〕 胡三省曰:“武帝元光六年初舉孝廉,至是年凡二百七年?!?
〔二〕 指上文左雄上言“諸生試家法,文吏試箋奏”,帝納之而下詔。袁紀(jì)未言下詔之日,范書作十一月辛卯,與衡言“辛卯詔”正合。
〔三〕 論語先進(jìn)孔子曰:“參也魯?!?
〔四〕 據(jù)通鑒補(bǔ)。
〔五〕 時胡廣等上書駁左雄之議,出為濟(jì)陰太守。頃之。與諸郡守十余人皆坐謬舉受黜。衡此對以駁雄議為主,為廣等鳴冤也。
又察選舉,一任三府,臺閣秘密,振暴于外,貨賂多行,人事流通。今真?zhèn)螠喯?,昏亂清朝,此為上陵下替,分威共德,災(zāi)異之興,不亦宜乎?
易不遠(yuǎn)復(fù),論不憚改〔一〕,朋友交接且不宿過,況于帝王,承天理物,以天下為公者乎!中間以來,妖星見于上,震裂著于下〔二〕,天誡詳矣,可為寒心。明者消禍于未萌,今既見矣,修政恐懼,則轉(zhuǎn)禍為福矣。
〔一〕 胡三省曰:易曰:“不遠(yuǎn)復(fù),無祇悔?!闭撜Z曰:“過則勿憚改?!?
〔二〕 裂原作“烈”,據(jù)黃本逕改。
上覽眾對,以李固對為第一〔一〕,諸常侍悉叩頭謝罪,朝廷肅然。
〔一〕 沈欽韓曰:“案融對碌碌無取,衡乃歸咎于左雄,為胡廣等訟冤。文人固陋如此,視固之直指近幸外戚,以感悟人主,有天壤之別矣。惜袁范各以意刊削,二書相校,同者才十之三,遂不見元本。”按融、衡二對不見范書,唯通鑒刪取袁紀(jì)而引之。
拜固為議郎,權(quán)臣皆切齒于固,將加之罪。朝中名臣黃瓊等救解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商以后父輔政,柔和自守,內(nèi)豎亂政,不能有所裁。固奏 記于商曰:“今四海云擾,背義趨利,父勸其子,兄勉其弟,皆先論價而后定位。夫致一賢則國賴其功,招一惡則天下被其害。數(shù)年已來,妖怪屢起,宮省之中,必 有陰謀。將軍位尊勢重,誠令王政一整,必享不朽之福。” 商不能用。
戊午,太尉龐參、司〔空〕(徒)王龔以災(zāi)異免〔一〕。
〔一〕 據(jù)黃本改。又龐參罷,范書乃七月事。
六月,太??追鰹樗究?。
丁丑,洛陽宣德亭地坼八十五丈。本志稱李固曰:“陰類專恣,將有分坼之象?!逼浜笾谐J虒?quán)忿爭之應(yīng)也。
八月己巳,大鴻臚施延為太尉。
冬十月,初隨月律作應(yīng)鐘。
三年(甲戌、一三四)
夏戊戌,大赦天下〔一〕。賜民爵;八十已上米,人一斛;九十已上帛,人一匹,絮三斤。
〔一〕 范書順帝紀(jì)“夏”下有“五月”二字,袁紀(jì)脫。
秋七月,羌寇〔漢〕(濮)陽〔一〕。
〔一〕 漢濮形近而訛。
冬十一月,羌寇武都。
壬寅,司徒劉〔崎〕(愷)、司空孔扶以災(zāi)異免〔一〕。
〔一〕 愷死于延光二年,此“愷” 乃“崎”之誤。
己巳〔一〕,大司農(nóng)黃尚為司徒,光祿勛王卓為司空。
〔一〕 是月壬辰朔,無己巳?!凹核取蹦恕耙宜取敝?。與壬寅隔二日,與事合。
四年(乙亥、一三五)
春二月丙子,詔曰:“自今中官得以養(yǎng)子為后?!?
夏四月甲子,太尉施延以選舉貪污免。
戊寅,執(zhí)金吾梁商為大將軍,故太尉龐參為太尉。
商推誠實不為華飾,嘗病多藏厚亡為子孫累,故衣裘車馬供用而已,租俸賞賜分與昆弟故舊,虛心下士,門無停賓,檢約宗族親戚,莫敢犯禁,朝廷由是敬憚之。在位所辟召,皆四海英俊,其所招引推進(jìn)如李固、周舉等數(shù)十人。
時魏郡霍谞舅宋光,為人所誣,引〔以〕刊定詔書系洛陽獄〔一〕,考訊楚毒。谞年十五,奏記于商曰:“谞聞春秋之義,原情定罪〔二〕。傳曰:‘人 心不同,其若面焉?!踩乘股w謂天下窊隆廣狹高卑之形耳,至于鼻從目橫,眉在眼上,未有不然者。人心異者,剛?cè)崾婕辟凭粗g,至于趨利避害,畏死樂生, 亦復(fù)同也。谞與光骨肉之親,義有相隱,言光冤結(jié),未有可信,請以人情平之。光衣冠子孫,徑路平易,位極州郡,日望征辟,亦無瑕穢纖介之累,無故刊定詔書, 欲何救解?就有所疑,當(dāng)以道理求便,安能觸冒死禍,以解微細(xì)?譬諸附子療饑〔四〕,鴆毒止渴,未入腹胃,咽喉已絕,豈可為哉!光不定制書,情既可原,臺閣 執(zhí)事,知而不治,吁嗟紫宮之門,泣血兩觀之下,傷和致災(zāi),為害滋甚。明將軍德盛位尊,人臣無二,言行動天地,舉措移陰陽,誠肯留神省察,沛然信理,必有于 公高門之福〔五〕,和氣立應(yīng),天下幸甚?!鄙碳巫犧o意,即奏原光罪。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昭公十九年公羊傳言許止雖弒君而不罪之事也。
〔三〕 襄公三十一年左傳曰:子產(chǎn)對子皮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故疑袁紀(jì)“其若”二字誤倒。
〔四〕 戰(zhàn)國策燕策曰:蘇秦為燕說齊宣王曰:“人之饑,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鄙驓J韓引急就篇注曰:“烏喙,形如烏之嘴也。 附子,附大根而旁出者。一歲為側(cè)子,二歲為鳥喙,三歲為附子,四歲為烏頭,五歲為天雄?!备阶幽嗣箍贫嗄晟荼局参铮?、莖、葉俱有毒,根尤甚。
〔五〕 漢書于定國傳載于公語曰: “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
閏月丁亥,日有蝕之。
十二月甲寅,京都地震。詔百寮上封事,靡有所諱。
永和元年(丙子,一三六)
春正月己巳,大赦天下。
詔問公卿北鄉(xiāng)侯宜加謚列昭穆與木主否,群僚皆謂宜加謚。司隸校尉周舉議曰:“北鄉(xiāng)侯本非正統(tǒng),奸臣所立,立未逾歲,年號未改,皇天不佑,大命夭昏??鬃幼鞔呵餅橹?,王子猛不稱崩〔一〕,魯子野不書葬〔二〕。北鄉(xiāng)無他功德,以王禮葬,于事已崇,不宜稱謚?!鄙蠌闹?。
夏四月壬寅,追號皇后母開封君。
冬十月丁未,永福殿火〔一〕。
〔一〕 范書順帝紀(jì)、揚(yáng)厚傳及續(xù)漢志均作“承福殿”。
丙子,太尉龐參以久病策罷。故司空王龔為太尉〔一〕。
〔一〕 按十年辛巳朔,無丙子。范書作“十一月”是。又王龔為太尉,范書作“十一月乙巳”。
十月〔一〕,武陵太守奏蠻夷望上恩,請入貢,比漢民。議者以為可聽。尚書令虞詡曰:“自古圣王,不臣異俗。非德不能及,威不能加,以蠻夷獸心, 貪婪難整。是故羈縻綏撫,受而不逆,叛而不追。今賦而稅之,必有怨叛,叛而伐之,必復(fù)興士眾。計其所得,不價所費(fèi),必有后悔之不追?!鄙喜粡?。
〔一〕 前有十月,此不當(dāng)復(fù)出?;蛳笛芪模蚰耸?、二月之誤。
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祖父經(jīng)為獄吏,常效于公之治獄。及詡之生,經(jīng)曰:“吾雖不能及于公,子孫可至九卿?!惫首衷簧洹I偈Ц改?,與祖父母居。年十三通尚書,國相見而奇之,欲以為吏。詡曰:“祖母年九十,居貧,非詡無以供養(yǎng)。”乃止。
二年(丁丑、一三七)
春,武陵蠻夷以貢非舊約叛。
三月乙卯,司空王卓薨。丁丑,光祿勛郭〔虔〕(干)為司空?!惨弧?
〔一〕 據(jù)范書及袁紀(jì)下文改。
夏四月丙申,地震。
五月癸丑,山陽君宋姚有罪,歸里舍。
秋七月,日南蠻反。交址刺史樊演出討失利,寇遂攻掠郡縣。上甚憂之,議者宜遣大將軍發(fā)荊、揚(yáng)、兗、豫四萬人赴救。
大將軍從事中郎李固議曰:“荊、揚(yáng)安穩(wěn),發(fā)其吏救之可也。今荊、揚(yáng)盜賊盤結(jié),武陵、南郡〔蠻〕夷未集〔一〕,長沙、桂陽數(shù)被征發(fā),難復(fù)擾動,其 不可一也。兗、豫之民,聞萬里征役,無有還期,恐十五萬戶不得一士,郡縣迫促,懼有叛亡,其不可二也。南州水土溫暑,〔加〕(如)有瘴氣〔二〕,恐死者十 四五,必道路奔散不能禁,其不可三也。士卒比到,萬里疲勞,不可復(fù)斗,其不可四也。軍行三十里為程,九千余里,三百日乃到。計人日五升,用米〔六〕十萬斛 〔三〕,尚不計將吏驢馬之食,但自致費(fèi)〔且〕(但)若此,〔四〕其不可五也。設(shè)使軍到,死亡者眾,不足當(dāng),復(fù)益發(fā),此為刻割心腹而樂四支〔五〕,其不可六 也。今二郡徒叛,還自相攻,但坐征發(fā)之故,何況乃發(fā)四州赴萬里哉!其不可七也。前中郎將尹就使益州,益州諺曰:‘虜來尚可,尹來殺我?!缶驼鬟€,以兵付 刺史張喬,因其民困,旬月破滅殄盡。此發(fā)將無益之效,州郡(不)可任之驗也〔六〕。可但選有勇略仁惠,以為刺史、太守,勿與爭鋒,以恩信招來,赦殺傷之 罪,以息發(fā)軍。故并州刺史祝良性多勇決;及張喬前在益州,實有破虜之功,皆可任用也。文帝遣馮唐即赦魏尚〔為〕云中太守,就拜龔舍為泰山太守〔七〕,祝良 等可用,皆宜即拜,便道之官?!庇谑前葑A紴榫耪嫣?,張喬為交址太守,二郡即安。
〔一〕 據(jù)范書南蠻傳補(bǔ)。
〔二〕 據(jù)范書南蠻傳改。
〔三〕 據(jù)范書南蠻傳補(bǔ)。
〔四〕 據(jù)陳澧校而改。
〔五〕 范書南蠻傳“樂”作“補(bǔ)” 。
〔六〕 據(jù)文意刪。
〔七〕 據(jù)鈕永建校而補(bǔ)。又魏尚事見漢書馮唐傳,龔舍事見漢書兩龔傳。
冬十月,行幸長安,祀陵廟。
丁卯〔一〕,京師地震。
〔一〕 十月乙亥朔,無丁卯。范書作十一月事,疑袁紀(jì)有脫文。
三年(戊寅、一三八)
春二月乙亥,京師地震。
夏閏月己酉,京師地震。
秋八月乙卯,太白晝見。本志以為大將軍梁商父子貴盛之象也?!惨弧?
〔一〕 此亦東觀記天文志之文。
己未,司徒黃尚以災(zāi)異罷。
九月癸酉,光祿勛劉壽為司徒〔一〕。
〔一〕 范書作“九月己酉”。按是月庚午朔,無己酉,范書誤。又袁紀(jì)“光祿”下原脫“ 勛”字,逕補(bǔ)。
十二月戊申,日有蝕之〔一〕。會稽(九)郡以聞〔二〕,京師不見。
〔一〕 續(xù)漢志及范書均作“十二月戊戌朔”。
〔二〕 據(jù)續(xù)漢志刪。
后漢孝順皇帝紀(jì)下卷第十九
四年(己卯、一三九)
春二月乙亥,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志均作“三月” ,黃本正作“三月”,蔣本見下文有“二月”,妄改之耳。按此條當(dāng)移至“夏四月戊午”條前。袁紀(jì)于此當(dāng)脫 “春正月庚辰,中常侍張達(dá)等有罪誅”句,故下述此事始末。又梁商所言“達(dá)和氣”,即指春正月皇帝親率三公九卿迎春于東郊,以致和氣之意。
初,上之立,閹官之力也,由是寵之,始專政事,爭執(zhí)權(quán)勢。中常侍張達(dá)等乃讒中常侍曹騰、孟賁與將軍商召諸王子〔一〕,請收之。上曰:“將軍父子 我所親,必是共嫉之耳?!蹦苏D達(dá)等,辭及在位大臣。商上表曰:“春秋之義,功在元帥,罪在首惡〔二〕,賞不僣溢,刑不淫濫,五帝三王所以致康乂也。竊聞考 故中常侍張達(dá)等,語多所〔牽〕及大臣〔三〕,大獄一起,無辜者眾,非所以達(dá)和氣,平政化也。宜早決竟,以息逮捕之煩?!鄙蠌闹?。
〔一〕 范書梁冀傳“張達(dá)”作“張逵”。
〔二〕 成公二年左傳曰:晉郤克率魯、衛(wèi)、曹敗齊于鞍。晉師歸,范文子后入。武子曰: “無為吾望爾也乎?”對曰:“師有功,國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屬耳目焉,是代帥受名也,故不敢?!贝思?“功在元帥”之意也。又僖公二年公羊傳曰:“虞,微國也,曷為使虞首惡?虞受賂,假滅國者道,以取亡焉?!逼浣饨?jīng)“虞師、晉師滅下陽”句,乃“罪在首惡” 之意也。
〔三〕 據(jù)陳璞校記補(bǔ)。
二月,以商少子虎賁中郎將不疑為步兵校尉。商上書曰:“不疑童孺,猥處成人之位,是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昔者晏平仲辭鄁殿以守其富〔一〕,公 〔儀〕(魚)休不〔受〕(愛)魚食以定其位?!捕吵茧m不才,亦愿固福祿于圣世。故敢布腹心,觸罪歸誠。” 上許之,以不疑為侍中、奉車都尉。
〔一〕 襄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慶氏亡,與晏子鄁殿其鄙六十,弗受。晏子對子尾曰:“ 不受鄁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嫚,謂之幅利。利過則為敗。吾 不敢貪多,所謂幅也?!焙笈c北郭佐邑六十,受之。
〔二〕 史記循吏傳曰:“公儀休為魯相,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驮唬骸劸若~,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fù)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卑丛o(jì)之“魚”據(jù)黃本改作“儀”?!皭邸?據(jù)史記改作“受”。
商疾邊吏失和,使羌戎不靜。并州刺史來機(jī)、敘州刺史劉康當(dāng)之官,商親喻之曰:“戎狄荒服,蠻夷要服,言其荒忽無常、統(tǒng)領(lǐng)之道,亦無常法,臨事制 〔宜〕(官)〔一〕,略依其俗。二君皆表素疾惡,欲分明黑白??鬃釉唬骸硕蝗剩仓焉?,亂也?!踩硾r戎狄乎!宜防其大惡,忍其小過。”機(jī)、康不 從,羌戎?jǐn)_動,機(jī)、康皆坐事征。
〔一〕 據(jù)陳璞校記改。
〔二〕 見論語泰伯。
夏四月戊午,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篤癃不能自存者人粟五斛;貞婦帛,人三匹;九十以上人二匹。
是時良二千石初有任峻、蘇章,后有陳琦、吳佑、第五訪之徒,海內(nèi)稱之。
峻字叔高,渤?!跞艘?。為劇令。洛陽自王奐之后,連詔三公特選,皆不稱職。峻以公能召拜,選文武吏各盡其用,發(fā)剔奸盜,不得旋踵,民間皆畏之。斷獄歲不過數(shù)十人,其威禁猛于王奐,而文理政教不如也。后為太山太守。
蘇章字孺文,京兆杜陵人也〔一〕。為冀州刺史,勤恤百姓,摧破豪俠,坐免歸養(yǎng),高于鄉(xiāng)里。時天下不治,民多悲苦,論者日夜稱章,朝廷遂不能復(fù)用之。
〔一〕 黃本作“京兆茂陵人”,而京兆無茂陵,有杜陵,故蔣氏本作“杜陵”。然范書蘇章傳作“扶風(fēng)平陵人”。二者互異,未知孰是。又謝承書:“蘇章字士成,北海人,負(fù)籍追師,不遠(yuǎn)千里。” 則是別一蘇章也。
陳琦字公魯,陳留人也。為徐州刺史,時有盜賊,與吏士同寒苦,爭為用。后遷瑯邪相,天大旱,用功曹伏禹之言,條前相所賊殺無辜,齋戒設(shè)壇而祭之,數(shù)日,天下大雨。
第五訪字仲謀,京兆人也〔一〕。初為新都令,恩化大行,二年之間〔二〕,鄰縣歸之,戶口十倍。遷張掖太守,民饑,米石數(shù)千。訪開倉廩賑之,不待 上詔,謂掾吏曰:“民命在溝壑,太守權(quán)救之。”由此一郡得全,朝廷降璽書嘉之。既而從輕騎循行田畝,勸民耕農(nóng),其年谷石百錢。后為南陽太守,護(hù)羌、烏桓校 尉,邊境伏其威信。
〔一〕 訪乃第五倫之族孫,京兆長陵人也。
〔二〕 范書循吏傳作“三年之間” 。
五年(庚辰、一四0)
春二月戊申,京師地震。
夏四月,南單于寇河西,天子開以恩信,喻而降之。單于脫帽辟帳謝罪,中郎將陳龜以單于無足可效,迫切令自殺。龜下獄。
五月己丑晦,日有蝕之。
秋七月,羌寇金城及三輔,將遣西師,謀元帥,僉曰:“護(hù)羌校尉馬賢?!贝髮④娏荷淘唬骸百t本西方斗筲之子,雖有割雞之效,然齒以老矣,不如太中大夫宋漢。”不從。
丁丑,赦死罪以下及亡命贖罪各有差。
八月,以弘農(nóng)太守賢為征西將軍,稽久不進(jìn)。
馬融知其將敗,上疏乞自效曰:“今雜種諸羌,轉(zhuǎn)相鈔盜,宜及其未并,亟遣深入,破其支黨。而馬賢等處處留滯,羌胡百里望塵,千里聽聲〔一〕,飲 酒高會,不以為慮,坐食谷米,未聞所擊,臣竊惑之。夫事不復(fù)校,而可收名覆實,斯乃征討者之私便,非國家之公利也。臣聽輿人之頌云〔二〕,賢欲目前受降, 使嘩聲東聞。且懼士卒將不堪命,有高克潰叛之變也〔三〕。臣又聞吳起為將,暑不張蓋,寒不披裘,戎事不邇女器。今賢野次垂幕,珍肴雜遝,兒子侍妾,事與古 反。臣兄弟受恩,誠私憤悒。鉛錫之刀,以效一割之用,臣愿請兵五千,才加部隊之號,庶自率勵,與之齊勇。昔毛遂愿處囊中,趙之冢養(yǎng)欲說燕,初為眾笑,后效 其功〔四〕。臣讬儒者,不便武職,猥陳此言,訪之群司,知當(dāng)受虛誕之辜,唯加裁省?!辈宦牎?
〔一〕 沈欽韓曰:“御覽三十七兵書曰:名將望塵,知馬、步之多少也。北齊書斛律金傳:金行兵用匈奴法,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yuǎn)近?!?
〔二〕 僖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晉侯圍曹,聽輿人之頌,舍于曹人墓地。曹人懼,晉人因其兇也而攻之,遂入曹。疑袁紀(jì)此句有脫誤。
〔三〕 閔公二年左傳曰:“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
〔四〕 毛遂之事見史記平原君列傳。趙廝養(yǎng)卒事見張耳陳余列傳。
融字季長,援兄子嚴(yán)之子也。兄續(xù)博覽古今,同郡班固著漢書,缺其七表及天文志,有錄無書,續(xù)盡踵而成之。融少篤學(xué),多所通覽。大將軍鄧騭聞其才 學(xué),召為舍人。非其好也,避地至〔敘〕(梁)州〔一〕。會羌戎?jǐn)_攘,邊谷踴貴,困厄甚,乃嘆曰:“古人有言:‘左手據(jù)天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也?!?何則?生貴于天下。今以咫尺之恥,而喪千金之軀,非老莊之意也?!蹦诉€應(yīng)騭命,轉(zhuǎn)為郎中〔三〕,校書東觀十余年,窮覽典籍。稍遷尚書、南郡太守,坐事髡徙 朔方,遇赦,還為議郎。
〔一〕 據(jù)黃本改。蔣本“敘”多作 “梁”。
〔二〕 李賢曰:“莊子曰。言不以名害其生者?!?
〔三〕 郎中原作“中郎”,據(jù)范書、謝承書、續(xù)漢書逕改。
融美才貌,解音聲,學(xué)不師受,皆為之訓(xùn)詁〔一〕,弟子自遠(yuǎn)方來受業(yè)者常千余人。融外戚家,雖好儒術(shù),而服飾甚麗,坐絳紗帳,侍婢數(shù)十,聲妓不乏于前,弟子以次相授,鮮有睹其面者。
〔一〕 范書本傳曰:“著春秋三傳異同,注孝經(jīng)、論語、詩、易、三禮、尚書?!?
是時朝政多僻,競崇侈靡。侍中張衡上書曰:“ 臣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繼體承天。中道傾覆之變,以應(yīng)潛龍之德〔一〕。及乘云高濟(jì),盤桓天位,誠所謂將隆大任,必先倥傯之也〔二〕。親履艱難,猶知物情,故 能一貫萬機(jī),無所疑惑。宜獲神祗之應(yīng),受黎庶之譽(yù)。而陰陽未和,災(zāi)眚?qū)乙?,天道幽遠(yuǎn),成敗易睹。近世鄭、蔡、江、樊、周廣、王圣,皆為效矣〔三〕。恭儉畏 惡,必蒙福祉,奢淫諂慢,鮮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夫情勝其性,流遁忘返,豈惟不肖,中才皆然。茍非大賢,不能思義,故過結(jié)罪成。向使能瞻前顧 后,援鏡自戒〔四〕,則何陷于兇患乎!貴寵之臣,眾所屬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褒美戒惡,有心皆同,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禍孽。頃年雨常不足,思求 所失,則洪范所謂‘僣恒旸若’也〔五〕。懼群臣奢泰,昏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征。又前年京都地震土裂,土裂者威分,地震者民擾也。君以靜唱,臣以動 和,威自上出,不趣于下,禮之正也。竊懼君有厭倦,制不專己,恩不忍割,與眾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曰:‘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 國。 ’天監(jiān)孔明,雖疏不失。災(zāi)異示人,前后數(shù)矣,未見所革,以復(fù)往悔。自非圣人,不能無過。愿陛下思惟所見,稽古率舊〔六〕,勿令刑德大柄〔七〕,不由天斷。 懲忿窒欲,事依禮制,禮制修〔則〕奢僣息〔八〕,事合宜則無兇咎。然后神圣允塞,災(zāi)沴不至矣。”
〔一〕 易干卦曰“潛龍勿用”。疏曰:“潛者,隱伏之名也;龍者,變化之物。潛龍之時,小人道盛,圣人雖有龍德,于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二〕 李賢曰:“埤蒼曰:倥傯,窮困也。亦謂順帝被廢時也。”
〔三〕 鄭,鄭眾;蔡,蔡倫;江,江革;樊,樊豐也。
〔四〕 李賢曰:“楚辭曰:‘瞻前而顧后兮,援鏡自戒。’謂引前事以為鏡而自戒敕也。韓詩外傳曰:‘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
〔五〕 書洪范注曰:“君行僣差,則常旸順之,常旸則多旱也。”
〔六〕 范書張衡傳“所見”作“所 □”?!?,以也。
〔七〕 大柄,即八柄也,謂爵、祿、予、置、生、奪、廢、誅也。見周禮大宰。
〔八〕 據(jù)范書補(bǔ)。
衡雅……〔一〕劉向父子領(lǐng)校秘書,閱定九流,復(fù)無讖書。讖書出于哀、平之際,皆虛偽之徒以矯世取容,不可信也。衡乃上書具陳讖不可用。
〔一〕 雅字下原闕三十九字,當(dāng)與圖讖事有關(guān)。
衡字平子,南陽鄂人也〔一〕。和帝世為尚書郎。是時承平日久,天下奢泰,自王公至于庶人,莫不逾制,故衡作二京賦諷焉。衡精微有文思,善于天文 陰陽之?dāng)?shù),由是遷太史令。衡作地動儀,以銅為器,圓徑八尺,形似酒樽,合蓋充隆,飾以山龜鳥獸。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guān)發(fā)機(jī);外有八方兆龍,首銜銅 丸,蟾蜍承之。其牙機(jī)巧制,皆隱樽中,張訖,覆之以蓋,周密無際,若一體焉。地動搖樽,所從來龍機(jī)發(fā)則吐丸,蟾蜍張口受之。丸聲震揚(yáng),〔伺〕(同)音覺知 〔二〕,即有龍機(jī),其余七首不發(fā),則知地震所起從來也。合契若神,自此之后,地動史官注記,記所從方起。來觀之者,莫不服其奇。又作渾天儀。衡深嘆揚(yáng)雄太 玄經(jīng),謂崔瑗曰:“觀太玄經(jīng),知子云殆盡陰陽之?dāng)?shù)也。非特記傳之屬,實與五經(jīng)相擬,漢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三〕。所以作者之?dāng)?shù),必顯一世,常然之符也。太 玄,四百歲,其興乎?竭己之精思,以揆其義,更使人難論陰陽之事?!本弥?,出為河間相。衡所著述,皆傳于世。
〔一〕 范書作“西鄂人”。漢書地理志之應(yīng)劭注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云。”則本亦名鄂也。
〔二〕 伺同形近而訛,故正之。
〔三〕 李賢曰:“子云當(dāng)哀帝時,著太玄經(jīng),自漢初至哀帝二百歲也。”
九月,太尉王龔以疾罷。
初,龔患宦官之亂,上疏言其罪,宜罷遣逐之?;鹿倌耸箍妥黠w章,欲陷龔以罪。詔太尉龔亟自實。從事中郎李固說大將軍梁商曰:“王公束脩勵節(jié),而 受讒佞之患。夫三公尊重,舊典不有大罪,不至輕問也〔一〕。王公沈靜內(nèi)明,若有他變,朝廷獲害忠良之名。語曰:‘善人在患,饑不及餐?!司绕淦D?!鄙虖?之,由是得免。
〔一〕 范書王龔傳作“不至重問” 。李賢曰:“大臣獄重,故曰重問。武帝時,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瞿方進(jìn)有罪,上使五二千石雜問。音義云:大獄重,故以二千石五人同問之。”袁紀(jì)作“輕”,誤。
龔字伯宗,山陽高平人。安帝時為司隸校尉,京邑肅然,有高名于天下。初,龔夫人卒,龔與諸子并扶杖行服。是時山陽太守薛勤喪妻不哭,將殯臨之曰:“ 幸不為夭,復(fù)何恨哉!”議者兩譏焉。
十一月,遣匈奴中郎將將兵討南匈奴叛者,斬首二千余級,叛者乞降〔一〕。
〔一〕 所遣者,張耽也。此段原誤置本卷上文“是□朝政多僻”前,今移正之。
六年(辛巳、一四一)
春正月丙子,征西將軍馬賢討羌到射姑山回〔一〕。
〔一〕 賢軍敗于此,賢及二子并死于此役,袁紀(jì)必有脫文。
三月庚午〔一〕,司空郭虔久病策罷。丙午,太仆趙誡為司空?!捕?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庚子”。按是月乙酉朔,無庚午。庚子乃第十六日,丙午二十二日。袁紀(jì)誤。
〔二〕 謝承書、范書作“趙戒”。
秋八月丙午〔一〕,大將軍梁商薨。
〔一〕 范書作“丙辰”。按是月癸丑朔,無丙午,袁紀(jì)亦誤。
初,商會于洛水,請從事中郎周舉,舉稱疾不行,商親昵皆會焉。倡樂即畢,終以殲露之歌〔一〕,坐中皆流涕。舉聞而嘆曰:“此所謂哀樂失時,非其 所也,懼將有禍。”俄商疾困,移歸舊弟,敕冀、不疑曰: “吾以無德受恩深厚,生無補(bǔ)益朝廷,死必耗費(fèi)帑藏。衣〔衾〕(食)飯含玉珠神物〔二〕,無益朽骨,但增塵埃。我生平所不愿,雖有圣人〔之〕制〔三〕,亦有 權(quán)時之宜。方今邊境未寧,盜賊未息,朝廷用度,常〔苦〕(若)不足〔四〕。氣絕之后,便斂以時服,殯已便關(guān),關(guān)畢便葬。上無損于國,下從我本意。孝子善述 人之志,忠臣每事依先公。必從吾言,使魂神有知,無恨于黃泉?!奔健⒉灰捎钚?,朝廷不聽。車駕親臨,謚曰忠侯。以河南尹冀為〔大〕將軍〔五〕,不疑為河 南尹。
〔一〕 古今注音樂曰: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其辭曰:“
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還復(fù)滋,人死一去何時歸?!毙⑽鋾r,李延年為之曲,薤露送王公貴人,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
〔二〕 據(jù)范書改。
〔三〕 據(jù)龍溪精含本、學(xué)海堂本補(bǔ)。蔣本原闕,黃本作“神”,誤。
〔四〕 據(jù)陳澧校改。
〔五〕 據(jù)范書補(bǔ)。
九月,羌寇武威。
辛亥晦,日有蝕之。
冬十一月,行車騎將軍、執(zhí)金吾張喬屯兵三輔。
漢安元年(壬午、一四二)
春正月癸巳,大赦天下。
二月丙辰,詔大將軍、公卿舉賢良方正、探賾索隱者各一人。
夏六月,以匈奴立義王兜樓儲為南單于,立于京師。公卿備位,使大鴻臚授印綬,引上殿,賞賜閼氏以下各有差。
初,商病篤,上親臨幸,問以遺言。商對曰:“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臣從事中郎(將)周舉〔一〕,清高忠正,可重任也?!庇墒巧习菖e諫議大夫。
〔一〕 據(jù)范書刪。
及是之時,連有變異。上思商言,召舉于顯親殿問之。舉對曰:“陛下初即位,遵修舊典,遠(yuǎn)近肅然。頃年以來,稍違于前,朝多寵幸,祿不原德,府藏 空匱,有瓦解之心。觀天察人,方古準(zhǔn)今,誠可危懼。書曰:“僣恒旸若。’夫僣差無度,則言不從而下不治。陽無以制,則上擾下竭。宜密嚴(yán)敕州郡,察彊豪大 奸,以時擒討?!庇谑窍虏谎ǎI賊并起,殺長吏二千石,橫行州郡不能禁,歸罪刺史、二千石。上乃召舉與群議遣八使〔一〕。
〔一〕 疑“群”下脫“臣”字。
秋八月,遣光祿大夫張綱、侍中杜喬等八人持節(jié)循行天下〔一〕,表賢良,顯忠勤,貪污有罪者,雖刺史輒收以聞。
〔一〕 按范書周舉傳,時拜舉為侍中,與侍中杜喬、守光祿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馮羨、尚書欒巴、侍御史張綱、兗州刺史郭遵、太尉長史劉班,并守光祿大夫,分行天下。據(jù)此張綱實任侍御史,與袁紀(jì)作“光祿大夫”異。
喬等奉命而行,唯綱獨埋車輪于都亭不動〔一〕,曰:“豺狼當(dāng)?shù)?,安問狐貍!”遂上書曰:“大將軍梁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過厚之恩,以芻 蕘之姿,居阿保之任,不能敷揚(yáng)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二〕,肆其貪饕,甘心貨賄,縱恣無厭,多結(jié)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 謹(jǐn)條其無君之心一十五事于左,皆忠臣之所切齒也。”書奏,京師振竦。時皇后內(nèi)寵方盛,冀兄弟權(quán)重于主,諸梁姻族冠冕盈朝。上雖信綱言然卒不罪冀。
〔一〕 王先謙曰:“蘇輿曰:案孫子九地篇‘方馬埋輪’注:‘埋輪,持不動也?!R融傳‘埋根行道,以先吏士’,注:‘埋根言不退。’傳亦謂駐車輪于此不肯之部,非真埋之于地也?!?
〔二〕 定公四年左傳曰: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 ”揚(yáng)伯峻曰:“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云‘堯之時,封豨、脩蛇為民害,乃使羿斷脩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封豨’,文選辨命論注引作‘封豕’?;茨献硬挥谩L’ 字,改‘長’為‘脩’,避其父諱?!?
侍中杜喬奏免陳留太守梁讓、濟(jì)陽太守泛宮、濟(jì)北太守崔瑗,贓罪狼籍,梁氏親黨也。薦泰山太守李固在郡忠能,征固為將作大匠。
固亦方直不撓,好推賢士。上疏曰:“臣聞‘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一〕。昔秦欲謀楚,遣使觀寶。 楚王乃列其賢臣以為國寶,秦使懼之,遂為寢兵〔二〕。魏文侯師子夏,友田子方,軾段干木之閭,群俊競至,名過齊桓〔三〕,斯誠積賢之符效也。陛下?lián)軄y龍 飛,初登大位,聘南陽樊英,征江夏黃瓊,廣漢揚(yáng)厚,會稽賀純,策書嗟嘆,待以優(yōu)位,是以巖穴幽人,肥遯之士〔四〕,莫不彈冠振衣,樂為時用,四海歡然,歸 服圣德。自頃以來,漸更陵遲,諸侍中皆膏粱之余,勢家子弟,無宿德名儒可顧問者。愚以為瓊等久處郎署,已且十年。誠恨陛下隆崇于始,而棄之于末也。光祿大 夫周舉、侍中杜喬深沈正直,當(dāng)世名臣,宜登常伯,豫聞國政者也?!碧熳蛹{焉。
〔一〕 見春秋繁露通國身篇。
〔二〕 事見新序。
〔三〕 史記魏世家曰:“秦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四〕 易履卦曰:“幽人貞吉,中不亂自也?!笔柙唬骸凹饶苤t退幽居,何有危險自亂之事?!被輻澮詾闈h人皆以幽人為幽系之人,疑幽人一辭經(jīng)范曄改 竄。今按袁紀(jì)亦作“幽人”,則漢人亦將幽人作隱居之士解,范曄依袁紀(jì),何曾改竄?又易遯卦曰: “肥遯,無不利?!笔柙唬哼q者,隱退逃避之名?!庇衷唬骸斑q之最優(yōu),故曰肥遯?!?
大將軍梁冀怨張綱之奏己也,會廣陵賊張嬰殺刺史、二千石,冀以綱為廣陵太守,若不為嬰所殺,則欲以法繩之。
前太守往輒多請兵〔一〕,及綱受拜,詔問:“ 當(dāng)須兵幾何?”對曰:“無用兵為?!彼靻诬囍?。徑詣嬰壘門,嬰大驚,劇走閉壘。綱又于門外罷遣吏兵,獨留所親者十余人,以書喻其長老素為嬰所信者,請與 相見,問以本變,因示以詔恩,使還嬰。嬰見綱推誠,即出見綱。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禮畢,乃喻之曰: “前后二千石多非其人,杜塞國恩,肆其私求。〔卿〕(鄉(xiāng))郡遠(yuǎn)〔二〕,天子不能朝問之也,故民相聚以避害也。二千石信有罪矣,為之者又非義也。忠臣不虧君 以求榮,孝子不損父以求富。天子仁圣,欲文德以來之,故使太守來,思以爵祿相榮,不愿以刑罰〔相加〕也〔三〕。今誠轉(zhuǎn)禍為福。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發(fā)怒, 大兵云合,豈不危乎?今不料彊弱,非明也;棄福取禍,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無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禍福之機(jī) 也,宜深計其利害。”嬰聞泣曰:“荒裔愚臣,不能自通王室,數(shù)為二千石所枉,不堪困苦,故遂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知其不〔可〕久,(可)且以喘息須臾耳 〔四〕。明府仁及草木,乃嬰等更生之澤也。愚戇自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也?!本V曰:“豈其然乎?要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方當(dāng)相顯以爵位,何禍 戮之有!”嬰曰:“茍赦其罪,得全首領(lǐng),以就農(nóng)畝,則抱戴沒齒,爵位非望也?!眿腚m為大賊,起于狂暴,自分必及禍,得綱言,曠若開明,乃辭還營。明日,遂 將所部萬余人與妻子,面縛謁綱〔五〕。綱悉釋縛慰納,單車將嬰入營,置酒為樂,大會月余,撫循以意,莫不委心。謂嬰曰:“卿諸人積年為害,一旦解散,方垂 蕩然,當(dāng)條名上,必受封賞?!眿朐唬骸捌驓w故業(yè),不愿復(fù)以穢名污明時也?!本V以其至誠,乃各從其意,親悉為安處居宅。子弟欲為吏者,聽之;不欲,不彊。為 吏則隨才任職,為民則勸以農(nóng)桑,四業(yè)并興,南州晏然。
〔一〕 “輒多”原誤作“多輒”,據(jù)黃本改。
〔二〕 卿鄉(xiāng)形近而訛,今正之。
〔三〕 據(jù)范書張綱傳補(bǔ)。
〔四〕 據(jù)陳澧校改正。
〔五〕 通鑒考異曰:“帝紀(jì):‘九月,張嬰寇郡縣?!衷疲骸菤q,嬰詣綱降。’按張綱傳云‘寇亂十余年’,則非今年九月始寇郡縣也。袁紀(jì)置嬰降事 于八月下、十月上。今從之?!蓖跸戎t以通鑒為非。按袁紀(jì)乃以綱之郡之月為準(zhǔn),通敘此事,非〔嬰〕必降于是月也。通鑒依袁紀(jì)而書,實循編年史體“ 通比其事”之成法,甚是。
論綱功當(dāng)封,為冀所遏絕,故不侯。天子美其功,征用之。疾病卒官,時年四十六〔一〕。朝廷甚惜之,嬰等三百余人〔二〕,皆衰杖送喪,哀同考妣。
〔一〕 范書汲古閣本作“三十六” ,標(biāo)點本同袁紀(jì)。
〔二〕 范書作“五百余人”。
封中常侍鞏順為列侯。
冬十月辛未,太尉桓焉、司徒劉壽以災(zāi)異罷。
十一月,司隸校尉趙峻為太尉,大司農(nóng)胡廣為司徒。
十二月,封故征西將軍馬賢孫承光為列侯,以賢死王事也。
二年(癸未、一四三)
冬十月辛丑,令郡國中都官死罪系囚犯大逆以下出縑贖罪,禁吏民無沽酒〔一〕。
〔一〕 漢世吏民酤酒,時 禁時弛。酒禁多因災(zāi)害頻仍,禾稼多傷而立。漢文帝后元年,詔曰:“以口量地,其于古猶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為酒醪以靡谷者多與?”故景帝 中三年夏,旱,即禁酤酒。中興后,和帝永元十六年二月己未,詔兗、豫、徐、冀四州比年雨多傷稼,禁沽酒。順帝于此復(fù)禁,恐亦此意。后桓帝永興二年,復(fù)以旱 蝗,禁郡國不得賣酒。然此等禁令,乃官樣文章,并無多大實效。
十二月辛丑〔一〕,死罪不能入贖者遣詣臨羌居二歲。
〔一〕 范書作“十月辛丑”詔之文。鈕永建曰:“按‘十二月辛丑’五字衍文?!币纱藯l恐系補(bǔ)下之詔文,未必是袁紀(jì)之衍文。
匈奴中郎將馬寔有功于邊,詔書褒獎,賜錢十萬〔一〕。
〔一〕 時寔遣人刺殺南匈奴叛首句龍王吾斯。
寔字伯騫,扶風(fēng)茂陵人也。晝誦經(jīng)書,夜習(xí)弓兵,希慕名流,交結(jié)豪杰,荷擔(dān)徒走,不遠(yuǎn)千里。山陽王暢知名當(dāng)時,寔慕其名,故往之。暢欲觀其舉措, 不即見,敕門曰:“行經(jīng)日未還。”寔留住彌日,而故云未還。寔謂從者曰:“夫孝子事親,行不逾日而至〔一〕。今不歸,非孝子也?!睍陈勚?,即引俱入,知其 異士也。既入見其母,結(jié)好而退。寔臨退,執(zhí)暢手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幸俱生盛明之世,當(dāng)垂名千載,不可徒存天壤之間,各遇當(dāng)仁之功,勿相忘也?!睔w 舉孝廉,補(bǔ)尚書郎。西羌之難,王暢薦寔于執(zhí)事,由是為匈奴中郎將。
〔一〕 論語里仁曰:“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建康元年(甲申、一四四)
春,尚書仆射黃瓊上疏曰:“臣聞古之帝王,莫不敬恭神明,劬勞農(nóng)事,必躬郊廟之禮,親籍田之〔勤〕(勸) 〔一〕,所以率先群萌,勉勸農(nóng)功。昔宣王不籍千畝,虢公以為大譏〔二〕。伏惟陛下,遵稽古之鴻業(yè),體虔肅以應(yīng)天,順時奉元,懷柔百神。雖詩詠成湯,書美文 王,誠不能加。今廟祀適訖,而祈谷方至,恐左右忠孝不欲屢勞圣躬,以為親耕可廢。臣聞先王制典,籍田有日,司徒咸戒,司空除壇,所以迎氣東郊〔三〕,以應(yīng) 時風(fēng)。伏愿陛下率群后,冕旒三推〔四〕,則和澤滂流,蒼生有賴。”上從之。
〔一〕 據(jù)范書黃瓊傳改。
〔二〕 國語周語曰:“宣王即位,不籍千畝,虢文公諫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農(nóng),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給于是乎在,和協(xié) 輯睦于是乎興,財用蕃殖于是乎始,敦龐純固于是乎成,是故稷為大官。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用民?’ 王不聽。三十九年,戰(zhàn)于千畝,王師敗續(xù)于姜氏之戎。 ”
〔三〕 國語周語虢文公諫宣王時曰:“先時九日,太史告稷曰:‘
自今至于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谷乃不殖?!?以告王曰: ‘史帥陽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動,王其祗監(jiān)農(nóng)不易?!蓖跄耸顾就较探涔浒倮羰瘢究粘龎诩?,命農(nóng)夫咸戒農(nóng)用?!庇侄Y記月令曰:“立春之 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東郊。 ”
〔四〕 禮記月令曰:孟春之月,“ 天子親載耒耜,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弊⒃唬骸巴浦^伐也?!?
夏四月辛巳,立皇子炳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
上使中常侍高梵迎太子,不齎詔書,直詣承光宮,以車載太子出。太子太傅杜喬不能止,不知所為。御史種皓適至,橫劍當(dāng)車曰:“
太子國之儲貳,〔民〕(巨)命所系〔一〕。常侍來無詔書,何得將太子去!安知常侍非奸邪?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梵不敢爭,遣詣尚書,得報,乃聽。太子既至,上嘉皓持重,稱善者良久。
〔一〕 據(jù)鈕永建校改。
秋八月,徐、揚(yáng)州盜賊群起,遣御史中丞馮放督州郡兵討之〔一〕。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馮赦”?;輻澰唬骸半鴵醾鳎壕沤度?、周生等相聚反亂,屯據(jù)歷陽,為江淮巨患。遣御史中丞馮緄將兵,督揚(yáng)州刺史燿、九江太守鄧顯討之。案此則馮赦當(dāng)作馮緄。袁宏紀(jì)作馮放,亦誤。”惠說是。通鑒即作“馮緄”。
庚午,帝崩于玉臺。遺詔:“無起寢廟,衣皆以故,珠玉玩好皆不得下?!?
是日,太子即皇帝位,年二歲。太后臨朝,以太尉趙峻錄尚書事。
九月丙午,葬孝順皇帝于憲陵。尚書欒巴坐諫作陵不欲壞民冢下獄,免為庶人。
丙午〔一〕,京都地震。詔公卿、持進(jìn)、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一〕 范書作“是日”。時除京師外,太原、雁門亦地震。
皇甫規(guī)對策曰:“陛下圣德欽明,聞災(zāi)責(zé)躬,咨 ●群僚,招延敢諫。臣得踐天庭,承大問,此誠臣寫憤畢命之期也。臣伏見孝順皇帝初勤王事,綱紀(jì)四方,天下欣然,幾以獲治。自后中常侍、小黃門凡數(shù)十人,同 氣相求,如市賈焉。競思作變,導(dǎo)上以非,因緣嬖幸,受賂賣爵,分贓解罪,以攘天威。公卿已下,至于佐吏,交私其門,終無紀(jì)極。頑兇子弟,布列州郡,并為豺 狼,暴虐群生。天下擾擾,從亂如歸,至令風(fēng)敗俗壞,招災(zāi)致寇。今宜庭問百寮,常侍以下尤無狀者,亟便絀遣,與眾共之,披埽其黨,蕩滌其賄,以答天誡。大雅 曰:‘敬天之怒,無敢戲豫?!酥^也。大將軍、河南尹,處周、邵之任,為社稷之鎮(zhèn),加與王室舊有姻族,今日立號,雖尊可也。而天下區(qū)區(qū),愿其霈然增脩謙 節(jié),省去游娛不急之費(fèi),減廬第無益之飾,近儒術(shù)考論經(jīng)書,輔佐日月,宜有至效。夫〔君〕(朝)者〔一〕,舟也;民者,水也;朝之群臣,乘舟人也。大將軍兄 弟,操楫者也。雖曰眾也,在所欲之。茍能卒志畢力,守遵常軌,以度元元,所謂福也;或乃怠弛中流,而捐楫放桌,將淪波濤,歸咎受愆,可不慎乎!臣生長邊 遠(yuǎn),希步紫庭〔二〕,怖懾失守,言不盡心?!绷杭椒奁溟g己,以規(guī)對下第。拜郎中,讬疾免歸。
〔一〕 語出荀子王制篇。其文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亦見孔子家語。范書正作“君”,故據(jù)改。
〔二〕 文選宋孝武宣貴妃誄李善注曰:“王者之宮,以象紫微,故謂宮中為紫禁?!蓖鯇m亦稱紫宮、紫庭,其意一也。
六年(甲午、九四)
春正月,永昌夷獻(xiàn)犀、象。
司徒丁鴻字孝公,潁川定陵人也。父綝從世祖征伐有功,封〔陵〕(潁)陽侯 〔一〕。鴻年十二〔二〕,事太?;笜s,十六而章句通,布衣荷擔(dān),不遠(yuǎn)千里質(zhì)問異義,是以能成其名。初,綝從上時,鴻獨與弟盛居,困苦饑寒。〔?!常ǖ郏z 盛〔三〕,有委國志。及綝薨,既葬,鴻掛衰绖于冢廬而逃去,留書與盛曰:“ 鴻貪經(jīng)書,不顧恩義,生不供養(yǎng),死不飯唅,皇天先祖,并所不祜,身被大病,上不任為蕃輔,下不能守土。先上病狀,辭爵封于仲公〔四〕,章寢不報。謹(jǐn)身放 棄,求良醫(yī),如遂不瘳,永歸溝壑?!笔鉴櫯c九江人鮑俊友善〔五〕,俊遇于東海,鴻佯狂不識俊,俊乃止而誚讓之曰:“自昔伯夷、吳札亂世權(quán)行,故得申志。漢 有舊制,春秋不以家事廢王事,故與衛(wèi)輒之〔立〕(子)〔六〕。今以兄弟私恩,而絕父不滅之基,未可謂智也?!兵櫢形虼蛊?,嘆息而還,就國教授,揚(yáng)州稱之。 鮑俊亦上書具言鴻至行,明帝甚然之,詔征鴻。召見,說文侯一篇〔七〕,賜御衣及綬,廩食公車〔八〕,與博士同禮。頃之,拜侍中,徙封魯陽侯〔九〕。
〔一〕 類聚卷五一引東觀記曰:“ 丁綝從上渡河,及封功臣,上令各言所樂,謂綝曰:‘ 諸將皆欲縣,子獨求鄉(xiāng)何也?’綝曰:‘昔孫叔敖敕其子受封,必求磽確之地。今綝能薄功微,得鄉(xiāng)厚矣?!?上從之,封為定陵新安鄉(xiāng)侯,后徙封陵陽侯?!狈稌▲檪饕嗤?。袁紀(jì)乃涉前潁而誤,故正之。
〔二〕 東觀記、范書均作“年十三 ”,袁紀(jì)恐誤。
〔三〕 據(jù)陳璞校記改。
〔四〕 李賢曰:“仲公,盛之字也。”
〔五〕 東觀記、范書均作“鮑駿” 。
〔六〕 哀公二年公羊傳曰:“曼姑受命乎靈公而立輒,輒者曷為者也?蒯聵之子也。然則曷為不立蒯聵而立輒?蒯聵為無道,靈公逐蒯聵而立輒。然則輒之 義可以立乎?曰可。其可奈何?不以父命辭王命,以王父命辭父命,是父亡行乎子也。不以家事辭王事,以王事辭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鮑俊之言,取義于此。 又陳璞引陳澧校曰“
立誤子”,甚是。范書正作“立” ,故正之。
〔七〕 即尚書周書文侯之命篇也。鴻師事桓榮,其所主乃歐陽尚書學(xué)。
〔八〕 李賢曰:“稟,給也。公車,署名,公車所在,因以名。諸待詔者皆居以待命,故令給食焉。”
〔九〕 乃鄉(xiāng)侯,范書注引東觀記曰:“魯陽鄉(xiāng)在尋陽縣也。”
華嶠曰:論語稱“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行首乎〔一〕?故嘗請論之:孔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二〕孟子曰:“聞伯夷之風(fēng)者,貪夫廉,懦夫有立志?!薄踩?然則太伯出于不茍得,未始有于讓也。是以太伯稱賢人,后之人慕而徇之。夫有徇則激詭生,而取與妄矣。故夫鄧彪、劉愷讓其弟以取義,使弟非服而己享其名,其 于義不亦薄乎?又況乎于有國之紀(jì),而使將來者妄舉措哉!古之君子立言,非〔茍顯其理〕,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將以訓(xùn)乎〔天下之方動者〕 哉〔四〕!原丁鴻之心,其本主于忠愛,何其終悟而從義也?以此殆知其徇尚異于數(shù)世也。
〔一〕 出論語學(xué)而。
〔二〕 見論語泰伯。
〔三〕 見孟子盡心章句下。
〔四〕 據(jù)范書丁鴻傳論引華嶠語補(bǔ)。
二月乙未,司空劉方為司徒,太常張奮為司空。
三月丙寅,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六月,初伏日閉關(guān)〔一〕。
〔一〕 李賢曰:“漢官舊儀曰:‘ 伏日萬鬼行,故晝?nèi)臻],不干它事?!蹦藭r人迷信所致。
秋七月,京都旱。司空張奮上疏曰:“歲比不登,人食不足。今復(fù)旱,秋稼未立,陽氣垂盡,日月迫促。夫國以民為本,〔民〕以谷為命〔一〕,政之急 務(wù),憂之重者也。臣〔蒙〕(義)恩尤深厚〔二〕,受職過任,夙夜憂惶,章奏不能序心,愿對中常侍,口陳得失?!鄙霞匆姡魅哲囻{親幸洛陽寺,省錄囚徒, 于是大雨三〔日〕(月)〔三〕。
〔一〕 據(jù)范書張奮傳補(bǔ)。
〔二〕 據(jù)范書張奮傳改。
〔三〕 據(jù)范書改。
南單于安國〔初〕為左賢王〔一〕,師子〔于宣〕(次當(dāng))為單于時〔二〕,數(shù)輕兵出塞,斬獲有功,故國中皆敬師子而不附安國,安國由是病師子 〔三〕。匈奴降者異時居塞外,數(shù)為師子所掠,故亦怨之。安國乃委計降者,使圖師子。安國既〔為單于〕(偽嚴(yán)于),師子〔為〕(而)左賢王〔四〕,覺知安國 之謀,乃陰為之備。每會議事召師子,輒稱病不往,安國益忿。
〔一〕 據(jù)通鑒補(bǔ)。
〔二〕 據(jù)范書改?!皢斡凇倍謸?jù)黃本補(bǔ),蔣本原闕。
〔三〕 “病”字蔣本亦闕,據(jù)黃本補(bǔ)。
〔四〕 黃本“偽”作“為”,“而 ”亦作“為”。又范書南匈奴傳曰:“安國既立為單于,師子以次轉(zhuǎn)為左賢王?!眲t“嚴(yán)于”系“單于”之誤,故據(jù)補(bǔ)正。
是時中郎將杜崇使安國,安國心不平,因上書告崇。崇敕西河太守令斷,安國欲自訴不得。而崇與度遼將軍朱徽上言:“南單于安國疏遠(yuǎn)舊胡,親近新 降,欲殺左賢王師子,宜征西河〔安〕定上郡兵以為之備〔一〕。”公卿處議,聽崇,遂發(fā)郡兵。南單于聞漢兵起,因舉兵誅師子。師子聞之,悉將眾入曼柏城,單 于圍守之,殺傷甚多。于是杜崇、朱徽將兵〔赴之〕〔二〕,而單于為其〔骨〕(胥)都侯所殺〔三〕,師子為單于。既而天子知杜崇、朱徽之侵?jǐn)_匈奴也,乃誅 崇、徽。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果親王校補(bǔ)。
〔三〕 據(jù)陳澧校改。
七年(乙未、九五)
春三月,班超發(fā)龜茲等八國兵七萬人討焉耆、尉黎二國〔一〕。超遣人慰諭二國:“欲改過向善者,當(dāng)遣大人來迎。”焉耆 王廣與國中議曰:“先王前殺陳都護(hù),今超都護(hù)將大兵來〔二〕,故且〔詐〕(作)降〔三〕,重獻(xiàn)遺,令無入國?!北薄踔П拘倥?,舉國敬信之,乃遣奉牛酒迎 超。超聞焉耆取信北□支,遂反縛,責(zé)曰:“汝匈奴侍子,恃焉耆擁。今都護(hù)來,王不以時迎,皆汝罪也。”欲斬之?;蛑^超曰:“可便殺?!背唬骸胺侨晁?, 此人權(quán)重于王,今未入其國而殺之,遂令自疑〔四〕,設(shè)備守險,遑得到其城哉!”因責(zé)讓,加賞賜遣〔之〕〔五〕。北□支還曰:“都護(hù)不疑我國矣。”廣乃與大 人迎超于尉黎,奉上金銀、奴婢、牛馬。超受〔馬〕(焉)〔六〕,以給軍,余總悉還之。超到焉耆,去城二十里大澤中,超乃揚(yáng)聲欲重賜王以下。明日置酒,悉召 諸國王,焉耆王廣、尉黎王泛與□支等四十一人詣超〔七〕,其國相腹久等十七人逃不至。超怒曰:“腹久何故不到?焉耆欲復(fù)反邪?”遂叱吏收廣、泛等,于都護(hù) 陳睦故城斬之,更立為王〔八〕。持廣、泛首詣京師,因大縱兵抄掠。超留焉耆半歲,西域遂平。上嘉超,封超為定遠(yuǎn)侯。
〔一〕 按范書西域傳作“討焉耆、危須、尉黎、山國”,且系于六年,與袁紀(jì)稍異。
〔二〕 “超”字據(jù)黃本補(bǔ)。然據(jù)陳都護(hù)例,恐當(dāng)作班都護(hù)。蔣本疑之,故闕。
〔三〕 詐作形近而訛。
〔四〕 “疑”原在“遂”之上,據(jù)陳璞校記改。范書亦作“遂令自疑”。
〔五〕 據(jù)果親王校補(bǔ)。
〔六〕 據(jù)黃本改。
〔七〕 據(jù)黃本及范書逕改“況”作 “泛”。
〔八〕 更立者,焉耆左候元孟也。
夏四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秋九月辛卯〔一〕,京都地震。
〔一〕 范書及續(xù)漢志均作癸卯。袁紀(jì)恐誤。
八年(丙申、九六)
春三月己丑〔一〕,立皇后陰氏。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后,原〔鹿〕(庶)侯識曾孫也〔二〕。祖父永,明帝時為侍中,親幸左右。(異寵)〔以先〕后近(屬)〔三〕,故有異寵。父綱為屯騎校尉。
〔一〕 范書作“二月”。按二月丁未朔,無己丑,袁紀(jì)是。
〔二〕 鹿庶形近而訛。
〔三〕 據(jù)范書皇后紀(jì)刪補(bǔ)。
八月辛酉,令天下死罪減一等,徙邊戍;亡命贖罪各有差。
九月,京都蝗蟲。
冬十月,北海王有罪自殺〔一〕,國除。
〔一〕 北海王,威也,以非敬王子,又坐誹謗,自殺。
十二月丁巳,南宮宣室災(zāi)。
后漢孝和皇帝紀(jì)下卷第十四
九年(丁酉、九七)
春三月癸巳,濟(jì)南王康薨,謚曰安王。
康不修法度,通賓客。人有上書告康使中郎將張陽、董臣招來州 郡奸猾顏忠、劉子產(chǎn)等,案圖書,謀議不軌。有司舉奏,明帝以至親不忍窮竟,削祝阿、隰陰、東〔朝〕(胡)陽、安德、西平昌五縣?!惨弧晨抵池斬?,治宮室, 奴婢至千余人,廄馬千余匹,田八百余頃。何敞之為傅,上疏諫曰:“蓋聞諸侯之義,以制節(jié)謹(jǐn)度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二〕。昔管仲相齊,九合之功 〔三〕,而孔子譏其器小,以奢侈逼上,不知禮也〔四〕。今大王以骨肉之親,享蕃國之尊,當(dāng)率先天下,以為化首。今國家制度,王侯車服章事有其科,不可越 也。夫文繁者質(zhì)枯〔五〕,木勝則人亡〔六〕,經(jīng)傳所載也。且君國者以道德仁義為營,豈飾宮室,充實廄馬為尊哉!楚作章華,吳興姑蘇,卒亡;景公千駟,民無 所稱〔七〕,其效也。如大王數(shù)游諸第,出入無節(jié),或涉晨夜,非所以遠(yuǎn)防未然,臨深履薄〔八〕,垂示后嗣之法也。愿大王修恭儉,遵古制,以法自治,以禮率 下,省奴婢之?dāng)?shù),減乘馬之費(fèi),以禮起居,則敞之愿。藥酒苦于口而利于病,至言逆耳而便于行〔九〕,惟大王深察愚言?!蓖跎蹙炊Y而不能改。
〔一〕 據(jù)范書及續(xù)漢志改。
〔二〕 以上取孝經(jīng)諸侯章之文。
〔三〕 史記齊太公世家曰:齊桓公稱曰:“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笔酚浾x曰:“左傳云魯莊公十三年,會北杏以平宋 亂;僖四年,侵蔡,遂伐楚;六年,伐鄭,圍新城也?!贝怂^兵車之會。正義又曰:“左傳云魯莊公十四年,會于鄄,十五年,又會鄄;十六年,同盟于幽;僖五 年,會首止,八年,盟于洮,九年,會葵丘是也?!贝怂^乘車之會。
〔四〕 論語八佾曰:“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 ‘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禮記雜記下亦引孔氏類此之譏。樹,旅樹,即門屏也。反坫, 反爵之坫。皆諸侯之禮,而管仲用之,故孔子斥其逼上不知禮。
〔五〕 論語雍也曰:“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背ㄑ陨w脫胎于此。
〔六〕 惠棟曰:“晉語云:士茁謂知襄子曰:‘今土木勝,臣懼其不安人也。’室成三年而知氏亡。此木勝人亡之說也?!?
〔七〕 見論語季氏。
〔八〕 詩小雅小旻曰:“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九〕 史記留侯世家及孔子家語均載此語,字句稍有不同。
夏五月,封皇后父陰綱為防侯〔一〕。綱上疏辭位,以特進(jìn)侯就第。綱弟鳳、謁為郎中,子軼、政、比黃門郎〔二〕。陰氏自建武以來,緣戚屬之故,世為卿校,外典禁兵,內(nèi)侍帷幄,賞賜恩寵,貴重當(dāng)世。
〔一〕 范書陰識傳作“吳房侯”。又胡三省曰:“吳房蓋合吳城、房國以名縣也?!逼鋵偃昴峡?。袁紀(jì)作防侯,誤。
〔二〕 范書“政”作“敞”。
秋八月,蝗蟲飛過京都。
閏月辛巳,皇太后竇氏崩。太尉張酺與司空、司徒共上〔奏〕,依〔光武黜〕呂太后故事〔一〕,貶竇太后尊號,勿葬敬陵。百官言之者亦多。上手報酺 曰: “禮,臣子無貶親之義。今皇太后家雖不遵法度,然常欲自減損,奉事十年,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后〔亦〕(子)奉終從義〔二〕,其勿復(fù)議?!北?,葬章德 竇皇后。
〔一〕 皆據(jù)范書皇后紀(jì)補(bǔ)。又“司空”當(dāng)在“司徒”之下。時司徒劉方,司空張奮。
〔二〕 據(jù)嚴(yán)可均校改。
隴西羌犯塞,執(zhí)金吾劉尚將三萬騎擊平之。
九月庚申,司徒劉方有罪自殺。
初,梁貴人生和帝,竇后以為己子,養(yǎng)而隱之。貴人者,梁竦女也。
永平初,竦兄陵鄉(xiāng)侯松因事徙邊,后詔書聽還本郡,闔門不出,作經(jīng)書數(shù)篇,名曰七序。班固見而稱之曰:“昔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一〕,梁竦作 七序而竊位素餐者慚?!陛p財好施,不治產(chǎn)業(yè)。兄嫂舞陰長公主振施諸梁,親疏有序,然猶獨敬異竦,衣裘品物事殊別。竦未嘗獨饗,常與宗族共之。竦少長京師, 逮父兄時游士林,故不樂歸鄉(xiāng)里。雅有大志,每登高望遠(yuǎn),未曾不嘆息曰:“大丈夫居世,生當(dāng)封侯,死當(dāng)廟食。詩書足以自娛,州郡之職,但勞人耳?!瘪瞪?三女,長男棠及翟,長女憑及二貴人〔二〕。
〔一〕 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二〕 “憑”,蔣本據(jù)范書改作“ 嫕”。通鑒考異曰:“嫕”,袁紀(jì)皆作“憑”,是宋本即如是,而黃本亦然,故仍復(fù)其舊,以存異文。
初,馬太后〔求〕良家女〔一〕,貴人與姊以選入宮,得幸于帝,生和帝。竦不勝喜,與舞陰長公主私相慶,語泄,聞于竇氏。竇氏欲專名太子外家,心 惡梁氏,欲毀貶之。乃誣以惡逆,詔郡縣考竦,死獄中,家屬〔復(fù)徙九真〕〔二〕,舞陰公主居新野,使者護(hù)守之?!踩迟F人與姊以憂死,葬禮有闕。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范書梁竦傳及袁紀(jì)文義補(bǔ)。
〔三〕 范書作“坐徙新城”,注曰:“新城,今洛州伊闕縣也?!迸c袁紀(jì)異。
竇后崩,舞陰公主子梁扈遣從兄擅奏記三府曰〔一〕:“春秋之義,母以子貴〔二〕,漢家舊典也。今梁貴人親育圣躬,而不蒙尊號?!比Φ糜洝踩?,謝遣擅。太尉張酺獨見擅,具問之,曰:“此公之職,而梁氏之福也?!睍曰蕊w過京師,召見對說,因具言擅記。上曰:“意云如酺,不知葬禮有闕也?”對曰:“陵上宜置長史,加祠祭之禮,收錄諸舅,以 明親親〔四〕?!鄙蠌?fù)曰:“于義如何?”酺曰: “今春秋之義,漢家有行事。梁、竇并為名姓,保守河西,以忠獲封。竇憲兄弟不軌,太后謗議籍籍,聞于天下。姓族〔無〕(死)以逾梁氏〔五〕,加以親外家, 誠宜尊顯。”上曰:“非君孰為朝廷思〔六〕!大家事籍籍〔七〕,君所知。”上深納酺言。會貴人姊憑上書曰:“同產(chǎn)女弟貴人前充后宮,蒙先帝厚恩,得見寵 幸,皇天所授,誕育陛下。為竇憲兄弟譖虐,妾父竦冤死牢獄,骸骨不掩,母、孤弟遠(yuǎn)徙萬里,獨妾遺脫,逃伏草野,常恐沒命,無由自達(dá)。值陛下神圣之德,統(tǒng)覽 萬機(jī),憲兄弟皆已伏誅,海內(nèi)曠然,各得其所。妾得蘇息,拭目更視,乃敢昧死自陳。妾竊悲死父既冤,不可復(fù)生,母年七十,遠(yuǎn)在絕域,不知死生,愿乞母、弟還 本郡,收葬竦骨。妾聞文帝既立,薄氏蒙榮〔八〕;宣帝繼統(tǒng),史氏復(fù)興〔九〕。妾自悲有薄、史之親,獨不蒙外戚余恩。”辭甚悲切,上惻然感悟,使中常侍掖庭 令雜訊問,憑辭語證明。
〔一〕 范書梁竦傳,“擅”作“□ ”。
〔二〕 隱公元年公羊傳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三〕 蔣本原闕“甫”字,南監(jiān)本作“捕”,黃本作“補(bǔ)”,并無“三府”二字。疑“捕 ”、“補(bǔ)”均系“甫”之誤,其意言三府始得記,不敢受理,謝而遣之也。故補(bǔ)。
〔四〕 禮記中庸曰:“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庇衷唬骸坝H親則諸父昆弟不怨。”
〔五〕 據(jù)果親王改。
〔六〕 “思”原誤作“恩”,逕改。
〔七〕 正字通曰:“宮中稱太后及皇后之無太后者,皆曰大家?!贝四撕偷鄯Q其生母梁貴人也。
〔八〕 史記外戚世家曰:文帝立,薄太后改號曰皇太后,弟薄昭封為軹侯?!坝谑悄俗纷鸨「笧殪`文侯,會稽郡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已下吏奉守冢,寢廟上食祠如法。而櫟陽北亦置靈文侯夫人園,如靈文侯園儀”。
〔九〕 漢書外戚傳曰:衛(wèi)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死于武帝末巫蠱事。宣帝即位,封史良娣母兄恭之三子為侯:長子高為樂陵侯,曾為將陵侯,玄為平臺侯,及高子丹以功德封武陽侯。史高后位至大司馬車騎將軍。
甲子,改殯梁貴人于承光宮,追尊為皇太后,謚曰恭懷,葬于西陵。
上乃別見憑,憑具自陳說,上歔欷流涕,留憑宮中,連日不出,〔一〕賞財物第宅,旬月之間,貲累千萬。憑素有行,遂寵之,加號梁貴夫人,擢獎憑夫 調(diào)為羽林佐監(jiān)〔二〕。追加謚竦為〔褒〕親愍侯〔三〕,遣中謁者迎竦喪于京師,改殯之,賜東園畫棺、玉匣,冢葬于西陵旁,上親臨送。征竦妻子還京師。
〔一〕 范書梁竦傳作“連月不出” 。
〔二〕 調(diào),樊調(diào),南陽人,樊宏兄之曾孫。
〔三〕 按東觀記、謝承書、續(xù)漢書、范書皆作“褒親愍侯”據(jù)補(bǔ)。
宋貴人遇竇氏之譖,葬禮有闕,清河王慶涕泣不敢言,常私祭于室。及梁后改葬,慶乃上書求貴人冢,詔聽許。悲喜曰:“生雖不得供養(yǎng),終得奉祭祀,私愿畢矣?!?
太尉張酺上疏乞骸骨,上使中黃門問疾,加以珍羞。酺稱篤,詔曰:“元首不明,黎民困窮。朕與君同其憂責(zé),豈可引退邪?其勿復(fù)言?!笔菚r酺子蕃以 郎侍講,上復(fù)詔蕃曰:“陰陽不調(diào),朝廷望公以為憂,讬病自退,潔己而已,誰當(dāng)與朕同心者?非所望于公也?!?酺惶恐詣闕謝,因起視事。
酺自為三公,父尚在。酺每遷,父輒自田里來。適會歲臘,公卿罷朝,共詣酺父,上酒為酺壽,極歡移日,當(dāng)時以為榮。
冬十月癸卯〔一〕,光祿勛呂蓋為司徒。
〔一〕 是月丁卯朔,無癸卯。范書作十一月,甚是。
十一月丙寅,司空張奮老病致仕。壬申,太仆韓棱為司〔空〕(徒)〔一〕。
〔一〕 據(jù)袁紀(jì)上下文及范書改。又東觀記、華嶠書、范書“棱”均作“棱”。王先謙曰: “官本‘棱’皆從木,此或從禾,乃俗體字?!卑赐跽f蓋本廣韻。又按范書均作十二月事,袁紀(jì)誤。
奮在家上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禮;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惨弧秤衷唬骸咀尪翁煜抡?,禮樂之謂也。’〔二〕先王之道,于斯為盛。故曰:‘ 禮樂不興,刑罰不中,民無所措手足?!踩碀h既受命,禮樂宜作,圖讖明文若是,以先帝圣德遠(yuǎn)監(jiān),每存禮樂,眾儒不達(dá),多生駭異。臣累世輔位〔四〕,而漢禮樂未定,誠切以為憂。負(fù)臣犬馬齒盡,誠冀先死及見禮樂之定?!鄙仙浦?
〔一〕 見孝經(jīng)廣要道章。原文后句居前。
〔二〕 出禮記樂記。
〔三〕 出論語子路??鬃诱Z。
〔四〕 李賢曰:“奮七代祖湯,武帝時為御史大夫;代祖子儒,宣帝時為衛(wèi)將軍領(lǐng)尚書;純,光武時為司空?!庇址稌緜髟唬骸哉训鄯獍彩乐良瑐鲊耸?,經(jīng)歷篡亂,二百年間,未嘗譴黜,封者莫與為比?!?
十年(戊戌、九八)
夏五月,封梁〔棠〕(堂)為樂平侯〔一〕,雍為乘氏侯,翟為單父侯,位特進(jìn)?!蔡摹常ㄌ茫┑茸跃耪孢€,過長沙,迫從竇瑰,令自殺。
〔一〕 范書“梁堂”作“梁棠”。袁紀(jì)上文亦同,皆正之。
秋九月庚戌,初復(fù)□犧官〔一〕。
〔一〕 按廩犧官,原屬大司農(nóng),中興后屬河南尹,六百石,掌祭祀犧牲雁鶩之屬。見續(xù)漢百官志。
冬十二月戊辰〔一〕,梁王暢薨,謚曰節(jié)王。
〔一〕 范書作“戊寅”,未詳孰是。
王母陰貴人,有寵于明帝,暢尤愛幸,國土租入,倍于諸國。章帝立,緣明帝意,賞賜恩寵,務(wù)加篤厚,乃封暢舅陰棠為西陵侯。暢性聰慧,然少驕貴, 頗不遵法度。暢常夢見星宿,從官卞忌自言善占夢,又能使六丁神,暢使忌占夢卜筮。又使乳母王禮、侍史李阿與忌祠祭求福,言王當(dāng)為天子,暢心喜。永元初,豫 州刺史舉奏暢,考訊辭不服。有司請征暢詣獄,天子以加恩不忍聽。復(fù)奏徙九真,有詔削城武、單父二縣。暢懼,上疏辭謝曰:“臣天性狂愚,少長深宮。從官、侍 史利臣財物,暢無所照見,與相然諾。不自知,陷死罪,自負(fù)自悔,無所復(fù)及。陛下圣德弘裕,枉法赦臣,上念以負(fù)先帝,而令陛下收恥天下,誠無氣以息,筋骨不 相連。臣暢知大貸不可再得,束身不敢復(fù)出入。乞裁食睢陽、谷熟、虞、蒙、寧陵五縣,還余所食四縣。臣暢小妻三十七,愿還其無子者。選擇謹(jǐn)敕奴婢三百人,其 余所受虎賁、官騎、鼓吹、蒼頭、兵弩、廄馬皆上還本署〔一〕。陛下加大恩,開臣自悔之門,假臣小善之路,令天下知臣得去死就生,頗能自悔。若不聽許,臣實 無顏以久生,下入黃泉,無以見先帝?!痹t曰:“唯王至親之屬,純淑之美,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至令有司紛紛,彰于內(nèi)外。今王深思悔過,以自克責(zé),朕惻然傷 之。傳曰:‘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捕称浒残撵o意,茂休厥德,強(qiáng)食自愛,其何讓哉!”暢固請,章數(shù)十上〔三〕,卒不許。
〔一〕 胡三省曰:“虎賁士,屬虎賁中郎將。官騎,騶騎也。漢官儀曰:騶騎,王家名官騎,與廄馬皆屬太仆。鼓吹,屬黃門。倉頭,奴婢,屬永巷、御府、奚官等令。兵弩,屬考工令。各有本署也?!?
〔二〕 見論語顏淵。其言“傳曰” ,乃昭公十二年左傳曰:“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fù)禮,仁也。”信善哉!’”可見古有此言,孔子用之,演為“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
〔三〕 范書作“數(shù)上”,無“十” 字。
十一年(己亥、九九)
春三月〔一〕,遣使行郡國,水旱災(zāi)貧不能自存者廩貸谷食,令山林池澤勿收假稅。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二月”。
夏四月丙寅,大赦天下。
十二年(庚子、一〇〇)
春三月,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二斛,博士弟子布三匹。
夏閏四月戊辰,南郡秭歸山崩,壓殺百余人。
秋七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初,太尉張酺與司隸晏稱會于朝堂,酺從容謂稱曰:“三府掾史,多非其人。”既罷,稱奏令三府長吏各實其掾史。酺以恨稱。會復(fù)共謝,以責(zé)稱。稱辭 色不順,酺怒,廷叱之,稱乃奏酺以為怨望。上以酺先帝師,優(yōu)游不斷,詔公卿廷議之。司徒呂蓋以為:“酺知公門有儀,不屏氣鞠躬,而作色大言,不可示四 方?!蹦瞬呙忉T曰:“詩云:‘節(jié)彼南山,惟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惨弧辰窬谖?,八年于茲。‘康哉’ 之歌〔二〕,既無聞焉。而于兩觀之下,有丑慢之者,傷南山之體,虧穆穆之風(fēng)〔三〕,將何以宣示四方,儀刑百寮!履霜如冰〔四〕,朕甚懼焉。君其上太尉印 綬。君自取之,靡有后言。”
〔一〕 見詩小雅節(jié)南山章。言尹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皆視其所為。此喻三公當(dāng)為吏民表率之意。
〔二〕 書益稷曰:“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 前引詩小雅節(jié)南山鄭箋:“ 喻三公之位,人所尊嚴(yán)?!庇帜履拢酪?。詩魯頌泮水曰:“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敬慎威儀,維民之則。” 張酺身為三公之首,而廷爭失儀,難為民法則,故帝言其傷體虧風(fēng),而黜免之。
〔四〕 易坤卦曰:“履霜堅冰至。 ”孔疏:“所謂陰道初雖柔順,漸漸積著,乃至堅剛。 ”
九月,太尉張酺策免,歸里舍,謝遣門生,闔門不通賓客。中郎將敞等多言酺公直忠正,不宜久棄草廬,上亦雅重之。數(shù)年。復(fù)以酺為光祿勛。
丙辰,大司農(nóng)張免為太尉〔一〕。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丙寅”。
冬,西域蒙奇、兜勒二國內(nèi)屬。
十三年(辛丑、一〇一)
秋九月,詔曰:“水旱不節(jié),蝗螟茲生。令天下田租皆半入,被災(zāi)者除之。貧民受貸種食,皆勿收責(zé)。”
冬十月,安息國獻(xiàn)師子,大雀〔一〕。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十一月”。
班超上書求代,曰:“臣聞太公封齊,五世葬周,故狐死首丘,〔一〕代馬依風(fēng)〔二〕。夫周齊同在中土千里之間,爾況于萬里絕域,小臣能無依風(fēng)首丘 之思哉?蠻夷畏壯侮老,自其天〔性〕(姓)?!踩吵既R齒殲,常恐奄忽僵仆,孤魂棄捐。臣義不營私,竊恐后世以臣為沒西域。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 門關(guān),以示邊境〔四〕,威外夷。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謹(jǐn)先遣子勇隨獻(xiàn)物入塞。以臣生在,令勇見中土?!?
〔一〕 禮記檀弓上曰:“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笔柙唬骸昂浪哉锥蚯鹫撸鹗呛哐ǜ局帲m狼狽而死,意猶向此丘,是亦有仁恩之心也?!?
〔二〕 李賢曰:“韓詩外傳曰:‘ 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揚(yáng)故巢’也?!被輻澰唬骸皡问洗呵镌唬骸R郡宜馬,代君以善馬奉襄子?!哒T曰:‘冀之北土,馬之所生,故謂代為馬郡也。’”
〔三〕 據(jù)黃本改。
〔四〕 “示”字蔣本原闕,據(jù)黃本補(bǔ)。
超妹昭懼超遂死于邊,上書曰:“妾同產(chǎn)兄西域都護(hù)超,捐軀為國,以功自效。賴陛下神靈,得待罪沙漠,至今積三十年矣。骨肉妻子,生不復(fù)相識,時 人士眾,皆已死亡。超年至七十,衰老被病,扶杖而行,雖以竭盡其力,以報大恩,迫于歲暮,犬馬齒盡。蠻夷之性,悖逆侮老,恐開奸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公 卿大夫咸懷一切,而莫肯遠(yuǎn)慮。如有卒暴,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即恐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棄忠臣竭力之用,以榮為辱,誠可痛也。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延頸 逾望,三年于茲。超有書與妾生訣,恐不復(fù)相見。妾誠傷超以壯年竭力忠孝于沙漠,罷老則使捐棄于曠野〔一〕,誠可哀憐。如不蒙救護(hù),超后有一旦之變,冀幸超 家得蒙趙母、衛(wèi)姬先請之貸〔二〕?!睍啵细衅溲?,乃征超還,以校尉任尚代超。
〔一〕 罷,疲之或字。
〔二〕 李賢曰:“趙母,謂趙奢之妻,趙括之母也。懼括敗,先請得不坐。事見史記。衛(wèi)姬者,齊桓公之姬,桓公與管仲謀伐衛(wèi),桓公入,姬請衛(wèi)之罪。事見列女傳?!?
超到,拜射聲校尉。數(shù)月,薨〔一〕。朝廷愍惜之,赗贈甚多。子勇復(fù)有功西域。
〔一〕 范書班超傳作“十四年八月至洛陽,拜為射聲校尉”,“其年九月卒”,與袁紀(jì)作 “數(shù)月”異。
初,尚與超書〔一〕,曰:“君侯在外國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慮淺,宜有以誨之。”超曰:“任君數(shù)當(dāng)大位,豈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 愿進(jìn)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過補(bǔ)屯部。蠻夷獸心,難養(yǎng)易動。今君性嚴(yán)急,清水無大魚〔二〕,將軍宜寬小過,總大綱而已?!鄙兴街^所親曰:“我 以班君當(dāng)贈以奇策,今所云平平耳。”尚后竟遭邊禍,如超所言。
〔一〕 范書作“與超交待,尚謂超曰”云云,與袁紀(jì)作“與超書”異。
〔二〕 孔子家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袁宏曰:古之有天下者,非欲制御之也,貴在安靜之。故修己無求于物,治內(nèi)不務(wù)于外。自小至大,自近及遠(yuǎn),樹之有本,枝之有葉。故郊畿固而九 服寧〔一〕,中國實而四夷賓。夫唐虞之盛,德澤之濃,正朔所及,五千而已〔二〕。自此以外,羈縻而弗有也。三代建國,弗勤遠(yuǎn)略。岐、邠、江、淮之間,習(xí)其 故俗;朔野、遼海之域,戎服不改。然而冕旒端委,南面稱王,君臣泰然,不以區(qū)宇為狹也。故能天下乂安,享國長久。至于秦漢,開其土宇,方于三五之宅 〔三〕,故以數(shù)倍矣。然顏瞻天下,未厭其心,乃復(fù)西通諸國,東略海外。故地廣而威刑不制,境遠(yuǎn)而風(fēng)化不同,禍亂薦臻,豈不斯失!
〔一〕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 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wèi)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zhèn)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贝四死硐牖慕绨鎴D,九服 實指諸藩屬。
〔二〕 書益稷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薄拔迩А?,即方五千里之意。
〔三〕 王先謙引劉奉世曰:“三五似指三世、五世而言,謂文武之時也。”
當(dāng)世之主,好為身后之名;有為之人,非能守其貧賤。故城外之事興,徼幸之人至矣。夫圣人為治,貴英才,安天下,資群才,故徼幸之人,王制之所去也。班超之功,非不謂奇也,未有以益中國,正足以伏四夷,故王道所不取也。
戊辰,司徒呂蓋老病致仕。
十二月丁丑,光祿勛魯恭為司徒。
恭字仲康,右扶風(fēng)平陵人也。父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年七歲,晝夜號泣,哀動路人,郡吏贈送,一皆不受,處喪如禮,鄉(xiāng)里奇之。年十五, 與弟俱居太學(xué),詣博士受業(yè),閉門講誦,不隨儔黨〔一〕,兄弟知名,為學(xué)者所宗。扶風(fēng)數(shù)以禮請,謝而不應(yīng)。母強(qiáng)遣之,不得已而去,同業(yè)隨之者,前后盈路。恭 乃始為新豐教授〔二〕。以丕年小,欲就其名,常托病不仕。及丕舉方正,乃始為郡吏。
〔一〕 不隨儔黨,即不與人交之意,即范書“絕人間事”也。
〔二〕 范書魯恭傳作“因留新豐教授”,可知恭未赴郡任職,留新豐私授門徒。疑袁紀(jì)“ 以丕年小,欲就其名,常托病不仕”句當(dāng)移至“扶風(fēng)數(shù)以禮請”之上,文意始通。
辟太尉掾〔一〕,遷中牟令。民李勉為母所言,恭召就責(zé)問,因為陳父母恩德,勉慚悔返。恭為政專以德化,不任刑罰。敕令亭長還?!捕?,亭長不 還,如是者三,遂不還。恭涕泣曰:“德化不行也?!庇庥【R去。掾吏涕泣固爭,亭長即還牛,詣獄參罪,恭貰出不問,于是吏民敬信,皆不忍欺。
〔一〕 范書作太傅趙熹聞而辟之。按熹任太尉時,恭及弟丕居太學(xué)習(xí)魯詩,未嘗應(yīng)征辟,疑袁紀(jì)“太尉”系“太傅”之誤。
〔二〕 蔣校以為當(dāng)依范書作“召亭長敕令還牛”,黃本作“亭長敕令還?!?,疑其上脫“ 召”字。
是時天嘗蝗,獨不入中牟界。河南尹袁安恐有不實,使部掾肥親案行之,皆如所言。恭隨親行阡陌,坐桑下,雉過止其側(cè)。旁有小兒,親曰:“兒,何不 擊雉?”小兒曰:“雉方將雛雊?!庇H默然而起曰:“今來考君之短耳,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府掾久留但擾賢 〔者〕〔一〕?!币蜻€府以狀白安,安美其治。是年嘉禾生縣庭中,安具以狀上。詔舉賢良方正,恭薦中牟人王方,天子征方公車,禮之與公卿舉賢者同。
〔一〕 據(jù)東觀記補(bǔ)。
上即位,征為博士、侍中,車駕每出郊廟,恭常陪乘。上顧問之,語及政治,有便于民者,無所隱諱。
十四年(壬寅、一〇二)
春二月,修西??ぁ惨弧?。
〔一〕 西???,漢平帝元始四年置,此乃復(fù)置也。
三月戊辰,上臨辟雍,亭射,大赦天下。
夏六月,封中常侍鄭眾為列侯,賞討竇氏之謀也〔一〕。
〔一〕 眾封鄛鄉(xiāng)侯,食邑千五百戶?;鹿俜夂钭源耸?。
眾,南陽人。明帝時以謹(jǐn)慎事太子家。章帝即位,為中常侍。竇憲專權(quán),內(nèi)外螘附,眾獨不交結(jié),一心王室。竇氏既誅,遷大長秋。天子常與謀國事,閹官專權(quán)自眾始焉。
辛卯,皇后陰氏廢。初,后與外祖母鄧祀咒詛〔一〕,詔中常侍張禎〔二〕、尚書陳褒于掖庭窮治其獄。父綱自殺,兄軼等徙合浦,母及后二姨母徙日南。祀等內(nèi)外親皆免歸本郡〔三〕。
〔一〕 范書及續(xù)漢書“鄧祀”均作 “鄧朱”。
〔二〕 范書皇后紀(jì)作“張慎”。
〔三〕 范書皇后紀(jì)曰:“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标幾R傳亦同。又曰軼乃后之弟。與袁紀(jì)均異。
冬十月辛卯,立皇后鄧氏。
后,鄧訓(xùn)女也。訓(xùn)閨庭甚嚴(yán),諸子進(jìn)見,未嘗賜席,至于后,事無大小,每輒咨之。弟邠曰:“平生不與諸男語,今豈年衰邪?”訓(xùn)曰:“我不衰,是女 也雖小,諸兒無及者,必有益于我家,是以奇之?!背酰囉碜裘?,位冠諸臣,常言曰:“我常將百萬眾,秋毫不犯,未嘗妄殺一人,子孫必當(dāng)大興?!庇?xùn)嘗為謁 者,治石臼河甚有方,活數(shù)千人。謂弟邠曰:“吾聞活千人者,有封子孫,豈其然乎?〔一〕”訓(xùn)生五男三女,長男騭,次京,次悝,次弘,次閶〔二〕;長女燕, 次綏,即后也,次容。
〔一〕 范書“弟邠”作后叔父“陔 ”。
〔二〕 黃本此“閶”作“訚”,下與蔣本俱作“闿”。按:范書作“閶”,太平御覽卷二二一引東觀記亦同。通鑒考異曰:“袁紀(jì)前作‘閶’,后作‘闿’。”據(jù)此則宋本已有誤“閶”為“闿”者,今逕改作“閶”。
后年五歲,祖母為翦發(fā),老人目冥,并中后額,忍痛不言,一額盡傷。左右怪而問之,后曰:“大夫人慈恩為斷發(fā),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焙箧⒀嘣?卒,有遺腹女娥在襁褓。后年十二,傷娥早孤,躬自養(yǎng)撫,由為閨門所敬。與叔父邠及諸兄語,常問祖父禹為布衣佐命時事。邠為說結(jié)發(fā)殖業(yè),著名鄉(xiāng)閭。遭世祖龍 飛,杖策歸德,征伐四方,天下大定。功成之后,閉門自守,事寡姊盡禮敬,訓(xùn)子孫有法。遭光武皇帝憂,悲哀吐血,因發(fā)病薨。后未嘗不嘆息流涕,言:“
立 德之苦,乃至于斯?!焙笸ㄕ撜Z,志在經(jīng)書,不問家事。后母非之曰:“女人書足注疏,通一孝經(jīng)而已。今不務(wù)女工,長大寧舉博士邪?”后不欲重違母意,晝則修 女工,夜則讀經(jīng)傳,宗族皆號曰“諸生”。初,相工蘇大遍相家人,至后,大驚曰:“此成湯之骨法也,貴不可言。”室家乃竊喜,而不敢傳。
后長七尺二寸,年十六,以選入掖庭,為貴人。承事陰后,夙夜競競,撫接同列,??思阂韵轮?,遂有寵。每疾,上輒令母兄入侍醫(yī)藥,不拘以日數(shù)。后 輒言:“外家久在省中,上令陛下有私妾之譏,下令妾被內(nèi)顧不知足之謗,上下有損,誠不愿也。”上曰:“他人以數(shù)入為榮,而鄧貴人反為憂,誠難及也。”諸貴 人競自修飾,后獨衣不求彩裳,令侍者齎羸衣,設(shè)與陰氏同服,即時解易,不欲同服,避正適也。上乃嘆曰:“修德之苦,乃如是也?!鄙厦吭L問政事,謙退不敢 對,欲令陰后得進(jìn),不獲已然后塞所問。陰后短小,舉止時〔有〕失儀〔一〕,左右掩口而笑,后獨愴然不樂,為之隱諱,若己之失。及與陰后進(jìn)止,不敢正立,坐 則為之僂,所以苦心曲體,勞謙甚至,上愈重之。后每當(dāng)進(jìn)見,輒以疾退。御左右,常為上言繼嗣不多,當(dāng)普施恩惠,以獲子孫,發(fā)言懇惻,形于顏色。
〔一〕 據(jù)御覽卷三七八引袁紀(jì)補(bǔ)。
陰后素妒,見后寵甚多,設(shè)方巧欲以危后。上嘗病,陰后曰:“
我得意之后,皆當(dāng)夷滅之?!焙罂峙e宗受禍,流涕曰:“竭節(jié)以事陰后,可謂 至矣,竟不為所佑,而當(dāng)獲罪于天,無相禱〔一〕。婦人雖無從死之節(jié),然越姬有必死之志〔二〕,上可以報上厚恩,次可解宗親之禍,下不令陰氏有人豕之譏 〔三〕?!奔从嬎帯m人救止,因詐言“屬有來者〔四〕,陛下病以差”。信以為然,故止。其后宮人告陰后巫事蠱,后涕泣救護(hù),無所不至。自陰后之廢,上 嘆曰:“
圣后之尊,與帝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誰能當(dāng)之?唯鄧貴人德冠后庭,為能光之耳。”
〔一〕 論語八佾:“子曰:‘獲罪于天,無所禱也?!?
〔二〕 李賢引列女傳曰:“楚昭王姬,乃越王句踐之女。王病,周太史建言移病于將相,王曰:‘將相于孤,猶股肱也?!宦牎<勚?,以死許昭王‘愿與子生死若此’之信?!?
〔三〕 高祖死,呂后令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輝耳,飲喑藥,使居廁中,名之曰“人彘” 。事見史記呂太后本紀(jì)。
〔四〕 胡三省曰:“屬,會也?!?
初,陰后時諸家四時貢獻(xiàn),以奢侈相高,器物皆飾以金銀。后不好玩弄,珠玉之物,不過于目。諸家歲時裁供紙墨,通殷勤而已。后自入宮后,遂博覽五 經(jīng),百家圖讖,無不畢覽,善易及陰陽占候希有者。上每欲官秩后諸兄,輒推誠固讓,自抑為務(wù),故騭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郎將。騭虎賁郎時,京、悝、弘、閶黃門 郎。京早卒,贈以騎〔都〕尉印綬〔一〕。
〔一〕 袁紀(jì)誤脫“都”,補(bǔ)之。
丁酉,司空韓棱薨〔一〕。大司農(nóng)徐防為司空。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司空巢堪罷 ”。
棱字伯師,潁川舞陽人。幼失父母,與孤弟居,壯大,推家財數(shù)百萬與從昆弟,鄉(xiāng)里高之。仕郡至功曹,太守葛興疾,錯亂,棱輔助經(jīng)年〔一〕,政令無 闕。興子嘗出教轉(zhuǎn)吏〔二〕,棱封還不聽。訟書以棱掩蔽興疾,??な?,不得復(fù)為吏〔三〕。后解禁網(wǎng),辟司空府,稍遷至尚事令,在機(jī)密,數(shù)為忠言,進(jìn)用良吏。 章帝以棱憂國忘家,夙夜匪懈,數(shù)賞賜之。是時,郅壽、陳寵俱為尚書,皆以才能見重。帝賞三人寶劍,手自題其名:“韓棱龍泉、郅壽漢文、陳寵鍛成〔四〕?!?論者以為棱淵深有謀,故得龍泉;壽含章明達(dá),故得漢文;寵敦樸內(nèi)濟(jì),故得鍛成。
〔一〕 惠棟曰:“漢典:吏病百日應(yīng)免。故棱代之視事也。”
〔二〕 轉(zhuǎn)吏,范書作“欲署吏”。
〔三〕 乃葛興子因怨者告之,故棱遭禁錮。
〔四〕 按東觀記、謝承書、漢官儀皆作“鍛成”,唯范書作“椎成”。據(jù)蒼頡篇,鍛可作椎解,然字不得通,袁紀(jì)是。
防字謁卿,沛國铚人也。矜嚴(yán)有容貌。初為郎,明帝見而異之,權(quán)為尚書郎,在臺閣十余年,未嘗有過。稍遷至少府、大司農(nóng),憂勤于政事,所在著名跡。
十五年(癸卯、一〇三)
春二月,出廩貸郡國被災(zāi)貧民各有差。
夏四月甲子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戊申,行幸章陵,祠舊宅園廟。
戊午,行幸云夢。
是時,廣〔漢〕(陵)人王渙為洛陽令〔一〕,治有異跡。初,渙游俠尚氣,晚節(jié)好儒術(shù),為治修名責(zé)實,抑彊扶弱,并官職,吏輒兼書佐,小史無事, 皆令讀孝經(jīng)。病卒官,百姓無老幼,皆叩心泣涕,相賦斂為祭者數(shù)千人。渙喪當(dāng)還鄉(xiāng)里,新安道以西道旁,往往會聚設(shè)祭。吏問其故,盛言平常〔到〕洛〔二〕,為 吏卒所抄奪;王君到洛,不復(fù)侵?jǐn)_,故欲報恩,后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有酒食,輒弦歌薦之。
〔一〕 范書作“廣漢郪人”,華陽國志亦言渙蜀人,字稚子。按廣陵屬揚(yáng)州,喪還鄉(xiāng)里當(dāng)東南去,袁紀(jì)卻言西行,則“陵”乃“漢”之誤無疑矣,故正之。
〔二〕 據(jù)文意補(bǔ)。范書作“咸言平常持米到洛”。
十六年(甲辰、一〇四)
二月,以兗、豫、徐、冀民谷不登,遣三府掾分行貧民〔一〕,勸民盡地利,貧無所耕者為雇〔牛直〕〔二〕。
〔一〕 “遣三府”原誤作“三遣府 ”,據(jù)陳澧校改。
〔二〕 據(jù)范書和帝紀(jì)補(bǔ)。
夏,客星入紫微宮。
秋七月辛酉,司徒魯恭策免。庚午,光祿勛張酺為司徒。
八月己酉,司徒張酺薨。
酺病困,敕其子曰:“顯節(jié)陵掃地露祭,欲率天下以儉也。吾為三公,不能使從制,豈可犯之乎?無起祠堂,露祭而已。”上聞酺薨,愍焉縞素,即賜以印綬、冢塋,恩寵隆加于相。
酺字孟侯,汝南細(xì)陽人。永平中,崇尚儒(術(shù))學(xué),自皇太子,諸王侯及〔功〕(大)臣子弟,莫不受經(jīng)。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 馬氏諸子弟立學(xué),號曰四姓小侯。置五經(jīng)師,酺以明經(jīng)充焉〔一〕。除廣平郎中〔二〕,每朝會進(jìn)見,輒講于上前,辭義高亮,音動左右。上新即位,應(yīng)在祠,朝廷 為出為外郡。內(nèi)不自得,上疏愿留左右。上不聽,賜錢三十萬,丞發(fā)之官。酺雖儒者,剛而有斷,下車擢用賢俊,挫擊豪彊,旬月之間,郡中肅然,酺既出,上見諸 王師傅曰:“東郡太守張酺講授畢,輒諫正訚訚,時有小善,稱之不已,〔三〕忠言謇謇,有史魚之風(fēng)〔四〕?!?
〔一〕 以上均據(jù)范書明帝紀(jì)注引袁紀(jì)刪補(bǔ)。
〔二〕 范書張酺傳作“除為郎”。按廣平國于建武十三年省,明帝時不當(dāng)有廣平郎中一職,且酺時授皇太子經(jīng)書,更不當(dāng)為王國之郎,袁紀(jì)誤。
〔三〕 疑“稱之不已”四字當(dāng)移“ 史魚之風(fēng)”下。
〔四〕 論語衛(wèi)靈公曰:“子曰:‘ 直哉子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史魚,即衛(wèi)大夫史□也,正直無私,不隨世阿屈。
初,賈〔逵〕(遠(yuǎn))明古學(xué)〔一〕,曹酺制漢禮,酺常非之。及為太尉,上疏陳其不可,書五奏,上知酺守學(xué)不通〔二〕,寢其奏。
〔一〕 逵、遠(yuǎn)形近而誤。
〔二〕 言守其家學(xué)師法,不博通諸家之言,尤不讀古文學(xué)。
冬十月辛卯,司空徐防為司徒,大鴻臚陳寵為司空。征鉅鹿太守魏霸為將作大匠。
霸,濟(jì)陰人也。少失父母,兄弟同居數(shù)十年,妻子數(shù)執(zhí)勤苦,動則推讓。為郡〔一〕,妻子不之官。霸以兄嫂勤〔苦〕〔二〕,而己獨榮樂,常衣布蔬 食,敕妻子親之耕蠶,與兄弟子侄同勞逸。為〔政〕寬恕而已〔三〕,不求備于一人。掾吏有過,輒私責(zé)改,不改,休罷之,終不暴揚(yáng)其惡。吏有相譖者,輒嘆息 曰:“某甲賢者也,不及人短,太守以是重之?!逼淙藨M責(zé),自引退,郡中化之,皆和睦。后拜太常,以病致仕,為光祿大夫。霸妻死,長兄伯為霸取妻,送至官 舍。霸笑曰:“年老,兒子備具,何養(yǎng)他家婦邪?”自入拜其妻曰:“夫人視老夫何(空)中,直而空遠(yuǎn)來〔失〕(使)計,義不相屈。”〔四〕即拜而出。妻慚求 去,遂送還之。
〔一〕 東觀記曰“為鉅鹿太守”。
〔二〕 據(jù)東觀記補(bǔ)。
〔三〕 據(jù)陳澧校補(bǔ)。
〔四〕 東觀記作“夫人視老夫復(fù)何中,而遂失計,義不敢相屈”。據(jù)此袁紀(jì)“何空”之“ 空”系衍文,而“使”乃“失”之訛。
匈奴北單于遣使奉獻(xiàn)。
元興元年(乙巳、一〇五)
春三月,追爵謚皇后父鄧訓(xùn)為平壽敬侯。司空寵以非舊典也,太尉張禹、司徒徐防以為宜封,爭之連日,乃從禹、防議。由是虎賁中郎將有恨寵〔一〕。
〔一〕 虎賁中郎將,鄧騭也。
夏四月,封鄧禹、馮魴后為列侯〔一〕。
〔一〕 按范書和帝紀(jì)無此文,而鄧禹傳曰:“永元十四年,陰皇后巫蠱事發(fā),干從兄奉,以后舅被誅,干從坐,國除。元興元年,和帝復(fù)封干本國,拜侍中。”干,鄧禹長子震之嗣子也。然封馮魴后之事無考。
丙午,大赦天下〔一〕。
〔一〕 范書和帝紀(jì)作“庚午”。按是月甲申朔,無庚午日,范書誤。
五月癸酉,扶風(fēng)、雍地震。
十二月辛未,帝崩于嘉德殿〔一〕。
〔一〕 東觀記、范書均作“章德前殿”。
初,數(shù)失皇(太)子,養(yǎng)于民間〔一〕,群臣無知者,莫不惶懼。鄧后乃收皇(太)子于民間?;首觿匍L,有疾;皇子隆生百余日,后養(yǎng)之。太后乃引兄 等定策禁中,立隆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太后攝朝。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封皇子勝為平原王。
〔一〕 按范書鄧皇后紀(jì)言“長子平原王有疾,而諸皇子夭沒前后十?dāng)?shù),后生者輒隱秘養(yǎng)于人間”。時未立皇太子,袁紀(jì)兩“太”字皆系衍文。
詔曰:“昔唐虞之盛,猶待四輔〔一〕;周文之寧,實在多士?!捕碀h興,舊制咸宜保傅,并建左右,以參聽斷。太尉禹三世在位,黃發(fā)罔愆〔三〕;司徒防竭力致身,先帝嘉之。其以禹為太傅,防為太尉,參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政)〔四〕?!?
〔一〕 禮記文王世子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shè)四輔及三公。”
〔二〕 詩大雅文王曰:“濟(jì)濟(jì)多士,文王以寧?!?
〔三〕 詩魯頌閟宮曰:“黃發(fā)臺背?!庇衷唬骸包S發(fā)兒齒?!惫{云:“皆壽征也。”按黃發(fā),長者之象也。又罔,無也;愆,愆之俗字。罔愆,無過失也。
〔四〕 據(jù)書鈔五九引應(yīng)劭漢官儀所載之殤帝策刪。
初,郡國定符瑞八十余品,和帝恐虛妄,抑而不宣。
后漢孝殤皇帝紀(jì)卷第十五
延平元年(丙午、一〇六)
春正月癸卯,光祿勛梁鮪為司徒。
三月甲申,葬孝和皇帝于順陵〔一〕。
〔一〕 范書殤帝紀(jì)作“慎陵”。注曰:“俗本作‘順’者,誤。”按劉攽東漢刊誤曰:“ 案皇后紀(jì),和熹皇后葬順陵,以為皇后紀(jì)誤。而靈帝父孝仁皇稱慎陵,世數(shù)不遠(yuǎn),陵名必不相襲。參校前后,孝和實葬順陵,言慎乃更為誤耳。”按御覽卷九一引東 觀記正作“順陵”,范書及李賢注誤也。
初,賜周、馮貴人歸園。太后詔曰:“朕與貴人讬配后庭,十有余年。上天不吊,先帝早棄天下,孤心煢煢〔一〕,無所瞻仰。貴人當(dāng)以舊典分歸外園〔二〕,相戀之情,感增悲嘆,燕燕之詩,曷能喻焉〔三〕?其賜貴人青蓋車,驂馬各一〔四〕,黃金四十斤〔五〕,雜彩三千匹?!?
〔一〕 李賢曰:“煢煢,孤特之貌也。詩曰‘煢煢在疚’?!?
〔二〕 此句原作“貴人當(dāng)以舊歸典分園外”,據(jù)范書和熹鄧皇后紀(jì)以正之。
〔三〕 李賢曰:“詩邶鄘序曰‘衛(wèi)莊姜送歸妾也?!湓娫唬骸嘌嘤陲w,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四〕 鈕永建曰:“鄧皇后紀(jì)作‘ 其賜貴人王青蓋車、采飾輅、驂馬各一駟’??纪跚嗌w車見續(xù)漢輿服志,采飾輅未詳。輿服志云‘大貴人、貴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畫軿車。大貴人加節(jié)畫辀。皆右 騑而已’。云‘油畫’,云‘畫辀’,疑即采飾輅。云 ‘右騑而已’,見此車無左驂,故賜驂為殊禮。范書云各一駟者,兼王青蓋車驂車而言也。紀(jì)文脫誤,誼不可通?!?
〔五〕 范書皇后紀(jì)作“三十斤”。
初,和帝宮人吉成,成御者志恨成,乃為相人,書太后姓字埋之。事下掖庭考驗,皆以吉成所為。太后獨念吉成“我待之有恩,雖下賤猶人,讬賴上在時,未嘗聞有惡言,今我遇過于平常,何緣生此,不合人情” 。即自呼見,反復(fù)實劾,果其御者所為。
夏四月,虎賁中郎將鄧騭為車騎將軍。
初,騭與同郡袁良為布衣之交,及騭當(dāng)路,欲延良共議世事,良謝而絕之。
司空陳寵薨。
寵字昭公,沛國〔洨〕(佼)人也〔一〕。曾祖父咸,成哀間以律令為尚書,常誡子曰:“為人議法,當(dāng)依于輕,雖有百金之利,慎無案人也?!蓖趺е?誅何武、鮑宣,咸乃嘆曰:“易稱‘君子見機(jī)而作,不俟終日’〔二〕,吾可逝矣?!奔雌蚝」恰CТ畚?,召咸為掌寇大夫,謝病不肯應(yīng)。時咸三子皆在位〔三〕, 乃悉令去官,父子相與歸田,斂家中律令文書壁藏之。寵父躬復(fù)以律令為廷尉監(jiān)〔四〕。
〔一〕 據(jù)范書、續(xù)漢郡國志改。
〔二〕 出易系辭下。疏曰:“君子既見事之幾微,則須動作而應(yīng)之,不得待終其日。言赴幾之速也?!?
〔三〕 咸三子,參、豐、欽也。
〔四〕 躬乃欽之子,建武初為廷尉左監(jiān)。
寵少習(xí)家法,辟太尉鮑昱府〔一〕。是時三府掾?qū)僖圆豢嫌H事為尚,專務(wù)交游。寵嘗以事君之義,當(dāng)供所職,以佐政治,何得但出入養(yǎng)虛。故獨勤心于 事,數(shù)為昱陳當(dāng)世治化。昱高其能,使掌天下獄訟,所平?jīng)Q無不壓伏。寵以律訟多錯,不良吏得生因緣致〔輕〕重〔二〕,乃為撰科條辭訟比例,使事類相從,以塞 奸源。其后公府奉以為法。寵雖〔傳〕(傅)文法〔三〕,然兼通經(jīng)籍,奏議溫邃,號為名相。子忠,字伯〔始〕〔四〕,傳家業(yè),〔收〕才能甚有聲譽(yù)〔五〕。
〔一〕 鈕永建曰:“陳寵傳‘太尉 ’作‘司徒’。按鮑永傳,永平十七年,昱代王敏為司徒。建初四年,代牟融為太尉,六年薨。是昱先為司徒,終于太尉。章懷注引東觀記云,時司徒辭訟久者至數(shù) 十年,比例輕重,非其事類,錯雜難知。昱奏定辭訟比七卷,決事都目八卷,以齊同法令,息遏民訟也??缄悓檪?,寵辟司徒鮑昱府,時司徒辭訟久者數(shù)十年,事類 混錯,易為輕重,不良吏得生因緣。寵為昱撰辭訟比七卷,決事科條,皆以事類相從,昱奏上之。據(jù)此則昱為司徒時所上辭訟比七卷、決事都目八卷,即陳寵所撰, 昱之辟寵,其在司徒府無疑。紀(jì)文作太尉,誤。”
〔二〕 據(jù)東觀記、范書補(bǔ)。
〔三〕 據(jù)黃本改。
〔四〕 據(jù)范書補(bǔ)。
〔五〕 據(jù)范書補(bǔ)。
五月辛卯,大赦天下。
壬辰,河?xùn)|恒山崩〔一〕。
〔一〕 續(xù)漢五行志與袁紀(jì)同,而范書殤帝紀(jì)作“垣山崩”。洪亮吉以為恒山在上曲陽,不屬河?xùn)|,應(yīng)如殤紀(jì)作“垣山”為是。其說是。按續(xù)漢郡國志,河?xùn)|郡有垣縣,縣有王屋山。注引博物記曰:“ 山在東,狀如垣?!眲t垣山即垣縣王屋山。
六月丁未,太常尹勤為司空。
詔曰:“自夏以來,陰雨過節(jié),思惟愆失,深自克責(zé)。新遭大憂,接以未和,徹膳擯服,庶有益焉。其減太官、上方諸服御靡麗難成之物?!?
丁卯,詔免掖庭宮人六百余人皆為庶人。
尚敏上疏陳興廣學(xué)校曰〔一〕:“臣聞五經(jīng)所以治學(xué)為人,五經(jīng)不修,世道陵遲,學(xué)校不弘,則人名行不廣。故秦以坑儒而滅,漢以崇學(xué)而興。所以罔羅 天下,統(tǒng)理陰陽,彌綸治道,而示民軌則也。光武中興,修繕太學(xué),博士得具,五人五經(jīng)〔二〕,各敘其義,故能化澤沾洽,天下和平。自頃以來,五經(jīng)頗廢,后進(jìn) 之士,趣于文俗,宿儒舊學(xué),無與傳業(yè)。由是俗吏繁熾,儒生寡少。其在京師,不務(wù)經(jīng)學(xué),競于人事,爭于貨賄。太學(xué)之中,不聞?wù)務(wù)撝?;從橫之下,不睹講說之 士。臣恐五經(jīng)六藝,浸以陵遲;儒林學(xué)肆,于是廢失。所以制御四夷者,以有道德仁義也。傳曰:‘王者之臣,其實師也。’言其道德可師也。今百官伐閱,皆以通 經(jīng)為名,無一人能稱??鬃釉唬骸疅o而為有,虛而為盈,難乎有恒矣?!踩匙越窆偃耍肆钊〗?jīng)學(xué)者,公府孝廉皆應(yīng)詔,則人心專一,風(fēng)化可淳也?!?
〔一〕 尚敏,范書無傳,不詳邑里生平,此疏僅見袁紀(jì)。
〔二〕 范書儒林傳序曰:“于是立五經(jīng)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禮大小戴,春秋嚴(yán)、顏,凡十四博士,太常差次總領(lǐng)焉。”袁紀(jì)作“五人五經(jīng)”當(dāng)有脫誤。
〔三〕 見論語述而。
于是詔曰:“易稱‘天垂象,圣人則之’。又云 ‘圣人之情見于辭’〔一〕。然則文章之作,將以幽贊神明,變暢萬物。秦燔詩書,禮毀樂崩。大漢之興,拾而弘之。至乎元康、五鳳之間〔二〕,英豪四集,文章 煥炳,六經(jīng)之學(xué),于斯為盛。自頃以來,學(xué)者怠惰,遂以陵遲,宜令公卿中二千石各舉隱逸大儒,碩德高操,以勸后進(jìn)?!?
〔一〕 易系辭曰:“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設(shè)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
〔二〕 元康、五鳳皆宣帝時年號,公元前六五年至前五四年間。漢書儒林傳曰:“初,書唯有歐陽,易楊,春秋公羊而已。至孝宣世,復(fù)立大小夏侯尚書、大小戴禮、施、孟、梁丘易、谷梁春秋。”
初,陳留李充三征不至,由是征充為博士,俄遷侍中。車騎將軍鄧騭屈己禮之〔一〕,嘗設(shè)酒饌,請充及朝大夫。酒酣,騭曰:“幸得讬椒房,位上將, 幕府初開,欲延天下英俊,君其未聞?”充曰:“將軍誠能招延俊乂,以光本朝,不為難矣,但患不為耳!”因說海內(nèi)隱士,頗不合,騭舉炙〔啖〕充曰〔二〕: “君宜及溫食之?!背涫苤藬S地曰:“說士之樂,甘于啖炙。 ”遂拂衣而出。侍中張孟諫曰〔三〕:“聞足下面折鄧將軍以讜言〔四〕,責(zé)之過矣,非所以光祚子孫,誠不為足下取此?!背湓唬骸按笳煞蚓邮?,貴行其志耳。我 躬不閱,遑恤我后〔五〕,何能為子孫計!”由是不為權(quán)貴所容,遷左中郎將。年八十三后為三老五更〔六〕,天子賜幾杖,訪以國政。
〔一〕 按范書此事系于永初二年十一月鄧騭任大將軍之后,時騭幕府初開,推進(jìn)天下賢士何熙、祋諷、羊浸、李郃、陶敦等列于朝廷,辟楊震、朱寵、陳禪置之幕府。此等與袁紀(jì)騭之語正合,疑袁紀(jì)置此誤。
〔二〕 據(jù)范書補(bǔ)。
〔三〕 范書李充傳作“汝南張孟舉 ”。
〔四〕 讜言,說文曰:“直言也。 ”讜音黨。
〔五〕 出詩邶風(fēng)谷風(fēng)。言自身尚且難保,何暇顧及子孫。
〔六〕 范書李充傳作“年八十八” ,惠棟引袁紀(jì)作“年八十四”,錄以存疑。
秋七月辛亥〔一〕,帝崩崇德殿。
〔一〕 范書作“八月辛亥”,按七月丙子朔,不當(dāng)有辛亥,當(dāng)以范書為是。通鑒作“八月辛卯”,亦誤。
初,清河王慶子佑〔一〕,生而有神光、赤蛇之異。年十歲善史書,善經(jīng)傳。和帝甚器之,號〔曰諸生〕(日請)〔二〕,賞賜恩寵,異于諸子。和帝 崩,殤帝在抱,太后詔留清河邸,以為儲副。及殤帝崩,群臣皆為屬意平原王勝。太后以前不立勝,恐為患,與車騎將軍騭、虎賁中郎將悝等定策禁中,其夜,使 〔騭〕持節(jié)以青蓋車以迎佑于清河邸〔三〕。
〔一〕 范書章帝八王傳與袁紀(jì)同,而安帝紀(jì)作“恭宗孝安皇帝諱祜”。東觀記、通鑒均作 “祜”。惠棟引說文曰:“祜,上諱?!毙煦C云:“安帝名也?!眲t袁紀(jì)作“佑”,誤。今存其異文。
〔二〕 據(jù)東觀記改補(bǔ)。
〔三〕 據(jù)范書補(bǔ)。
癸丑,立為長安侯〔一〕。太后詔曰:“先帝圣德淑茂,早棄天下。朕撫育幼帝,日月有望,遭家不造,仍罹兇禍。朕惟平原王素被錮疾,念宗廟之重, 思繼嗣之統(tǒng)。長安侯佑稟性忠孝,小心翼翼〔二〕,年已十三,嶷然有成人之體。禮:昆弟之子猶子也〔三〕。其以佑為孝和皇帝嗣,即皇帝位?!?
〔一〕 楊樹達(dá)曰:“宣帝將立,先封陽武侯,此用其故事也?!?
〔二〕 見詩大雅大明之章。
〔三〕 見禮記檀弓上,“昆”作“ 兄”。
自延平初,鄧騭兄弟常在禁中,至是乃就第。
丙寅〔一〕,葬孝殤皇帝于康陵。
〔一〕 范書作九月事。按九月乙亥朔,無丙寅,當(dāng)以袁紀(jì)為是。
己亥,隕石于陳留〔一〕。
〔一〕 范書作“乙亥”,是。疑袁紀(jì)上脫“九月”二字。
冬,西域諸國反。都護(hù)任尚上書求救。遣騎都尉班雄、校尉梁慬將五千人出塞〔一〕,會尚自疏勒還,與慬共保龜茲。溫宿、姑墨二國將數(shù)萬人圍慬,月余,慬擊破之,斬首數(shù)萬級。道不通,慬遂留龜茲。
〔一〕 范書梁慬傳作“延平元年拜西域副校尉”。按續(xù)漢百官志無西域副校尉一職。而漢書百官公卿表載西域都護(hù)屬官有副校尉一職,秩比二千石,官居元 帝所置戊己校尉之上。然何以不見西域校尉一職?陳直先生漢書新證曰:“西域都護(hù),有時稱為西域校尉。”居延漢簡釋文所載“鄯善以西校尉吉”,即西域都護(hù)鄭 吉,故都護(hù)之外不另設(shè)校尉之職。東漢始建,無暇西顧,未設(shè)都護(hù)及其屬官。明帝永平十七年始置都護(hù)、戊己校尉,而未言及副校尉。按范書西域傳:“ 永平末,焉耆與龜茲共攻沒都護(hù)陳睦、副校尉郭恂,殺吏士二千余人。”可見已設(shè)副校尉一職,且系都護(hù)之主要助手。又竇憲傳載,和帝永元二年,憲曾遣副校尉閻 槃?chuàng)粢廖?。安帝永初初,詔罷西域都護(hù),副校尉一職亦隨之取締。至元初六年,鄧太后詔許班勇所奏復(fù)置護(hù)西域副校尉居敦煌事,其職始復(fù)立。據(jù)此袁紀(jì)“校尉梁慬 ”之上當(dāng)脫“副”字。
初,西域自武帝時始通,三十六國其俗頗率著城郭田畜。地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十)余里,東則接漢, 阨以玉門、陽關(guān)〔一〕。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陂〕(渡)河〔二〕,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沧浴耻噹熐巴跬?〔三〕,隨北山,陂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而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耆)〔四〕。
〔一〕 據(jù)漢書西域傳改補(bǔ),“東西六千余里”下恐尚脫“南北千余里”句。
〔二〕 據(jù)南監(jiān)本改,漢書西域傳作 “波河”。波,循也,與陂通。
〔三〕 據(jù)漢書西域傳補(bǔ)。
〔四〕 據(jù)王念孫說改。
匈奴彊盛,常屬役匈奴。宣帝神雀中,漢置西域都護(hù)。王莽時,數(shù)遣五威德軍出西域〔一〕,車師諸國貧困,由是故叛。而(諸)都護(hù)李宗抄暴南道 〔二〕,改其國號,以疏勒為世善,姑墨為積善,或易置王侯,于是西域與中國遂絕。和帝永元中,西域都護(hù)班超遣掾甘英臨大海而還,具言蔥嶺西諸國地形風(fēng)俗, 而班勇亦見記其事,或與前史異,然近以審矣。
〔一〕 漢書西域傳、王莽傳均作“ 五威將王駿”。疑“德”系“將”之誤。
〔二〕 漢書西域傳“李宗”作“李崇”?!爸T”字是衍文。
自敦煌西出玉門、陽關(guān),涉鄯善,通伊吾(五)千里〔一〕。自伊吾通車師前部高昌壁,北通后部五百里,是匈奴西域之門也〔二〕。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葡萄。其北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與匈奴爭車師、伊吾虛之地,以制西域。
〔一〕 范書西域傳作“千余里”,袁紀(jì)之“五”字乃涉上文“吾”字而衍,故刪。
〔二〕 指后部之金滿城。又伊吾至前部高昌壁,范書作“千二百里”,袁紀(jì)恐脫之。
故自鄯善國治歡泥城,去洛陽七千一百里。此通車師前、后王及車且彌、旱陸、蒲類、〔移〕(條)支是為車師六國〔一〕,北與匈奴接。前部西通〔焉〕耆北道〔二〕,后部西通烏孫。漢欲隔絕西域、匈奴,必得車師,屯田伊吾。
〔一〕 車且彌,范書作“東且彌” ,漢書分作“東且彌”、“西且彌”。旱陸,漢書作“ 卑陸”,范書與袁紀(jì)同。又條支遠(yuǎn)在西海之濱,不當(dāng)列入車師之國。范書作“移支”,故據(jù)以正。
〔二〕 據(jù)范書補(bǔ)。
焉耆治河南城〔一〕,去洛陽八千二百里。東南與山離國接,其余危須、尉黎、龜茲、姑墨、溫宿、疏勒、休修〔二〕、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大秦、烏弋、罽賓、莎車、于闐、且〔末〕、〔拘〕彌〔三〕諸國轉(zhuǎn)相通。
〔一〕 范書作“南河城”。沈家本后漢書瑣言曰:“前書治員渠城。按‘南河’,漢書考證(齊召南)引此作‘南柯’,未知所據(jù)何本?!?
〔二〕 黃本作“沭修”,漢書西域傳作“休循”。
〔三〕 據(jù)范書西域傳補(bǔ)。
是秦為西域〔一〕,大月〔氏國治藍(lán)氏〕城〔二〕,去洛陽萬六千三百七十里。其東南數(shù)千里通天竺。
〔一〕 此句錯訛已甚,不解其意。
〔二〕 據(jù)范書西域傳補(bǔ)。
天竺,一名身毒,俗與月氏同。臨大水,西通大秦。從月氏南至西海,東至盤越國,皆身毒地〔一〕。又有別城數(shù)十,置王〔二〕,而皆總名身毒。其俗 修浮圖,道不伐殺,弱而畏戰(zhàn)。本傳曰:西域郭俗造浮圖,本佛道,故大國之內(nèi)眾數(shù)萬〔三〕,小國數(shù)千,而終不相兼并。及內(nèi)屬之后,漢之奸猾與無行好利者●守 其中,至東京時,〔詐〕(作)謀茲生〔四〕,轉(zhuǎn)相吞滅,習(xí)俗不可不慎所以動之哉〔五〕。
〔一〕 范書西域傳“盤越國”作“ 磐起國”。鈕永建曰:“考太平御覽四夷部有磐越國,引魏書云在天竺東南數(shù)千里。又梁書海南諸國傳云:中天竺國,一名身毒,從月氏、高附西,南至西海,東至磐越云云。此文正用后書語,亦作磐越,則范書作‘磐起’蓋誤,當(dāng)以袁紀(jì)正?!?
〔二〕 范書作“有別城數(shù)百,城置長。別國數(shù)十,國置王”袁紀(jì)當(dāng)有脫誤。
〔三〕 內(nèi)與眾原倒置,逕正之。
〔四〕 詐作形近而訛,故正之。
〔五〕 以上所謂本傳語乃東觀記西域傳之文。四庫館臣輯東觀記,亦失錄。
西域之遠(yuǎn)者,安息國也,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與康居,南與烏弋、山離相接,其地方數(shù)〔千里〕(百)〔一〕。西至條支,馬行六〔十〕(千)日,臨 〔西〕海〔二〕。暑熱卑濕,出師子、犀牛、犎牛,孔雀卵大如甕。(與西海接)〔三〕自安息西關(guān)西至阿蠻國三千四百里。自阿蠻西至斯賓國〔三千六百里〕 〔四〕。渡河西南至于羅國,有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五〕。其南乘海,乃通大秦,或數(shù)月云。
〔一〕 范書西域傳作“地方數(shù)千里 ”,袁紀(jì)誤“千”為“百”,下又脫“里”,皆正之。
〔二〕 據(jù)范書改補(bǔ)。
〔三〕 此乃衍文,刪。
〔四〕 依上下文例,據(jù)范書補(bǔ)。
〔五〕 據(jù)范書補(bǔ)。
大秦國,一名黎軒〔一〕,在海西。漢使皆自烏弋還,莫能通條支者。甘英逾懸度烏弋、山離,抵條支,臨大海。欲渡,人謂英曰:“〔?!常h)廣大 〔二〕,水咸苦不可食。往來者逢善風(fēng)時,三月而渡;如風(fēng)遲則三歲〔三〕。故入海者皆賚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shù)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具問其土 俗。
〔一〕 班書作“犁靬”,范書作“ □鞬”,三載互異。
〔二〕 據(jù)范書改。
〔三〕 范書作“二歲”。
大秦地方數(shù)千〔里〕〔一〕,四百余城,小國役屬者數(shù)〔十〕(
千)〔二〕?!彩常☉簦槌枪踩?,別置郵亭,皆堊塈之;有松柏諸 木、百草,民俗力田,作種植,樹蠶桑。國王髡頭而衣文繡,乘輜軿、白蓋〔小車〕(山中)〔四〕,出入擊鼓,有旌旗幡幟,起宮室,以水精為柱,及余食器。王 所治城,周環(huán)百余里,王有五宮,各相去十里。平旦至一宮聽事,止宿;明旦復(fù)至一宮,五日一遍而復(fù)還。常使一人持囊隨王車,民欲有言事者,即以書投囊中,王 至宮散省,分理其枉直。各有官曹,又置三十六相〔五〕,皆會乃議事。王無常人,國中有災(zāi)異,風(fēng)不時節(jié),輒放去之,而更求賢人以為王,〔放〕者 終無怨〔六〕。多金銀、真珠、珊瑚、琥魄、琉璃、金縷、罽繡、雜色綾、涂布,又有細(xì)布,或言水羊毛,野蠶繭所作。會諸香煎以為蘇合,凡外國諸珍異皆出焉。 以金銀〔為錢,銀〕錢十當(dāng)金錢一〔七〕。與天竺、安息交市于海中,其利十倍。其民質(zhì)直,市無二價,谷食常賤,國內(nèi)富饒。鄰國使到其界首者,乘驛詣王都,至 則廩以金錢。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陳澧校改。
〔三〕 據(jù)范書改。
〔四〕 據(jù)范書改。
〔五〕 范書“相”作“將”。
〔六〕 據(jù)范書補(bǔ)。
〔七〕 據(jù)范書補(bǔ)。
及安帝元初中,日南塞外檀國獻(xiàn)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又善跳丸,能跳十丸。其人曰:“我海西人?!眲t是大秦也。自交州塞外檀國諸蠻夷相通也,又有一道與益州塞外通。
大秦人皆粗長大,平正若中國人,故云外國之大秦,而其國中常自言是〔中〕國一別〔一〕。其王常欲通使于漢奉貢獻(xiàn),而安息欲以漢繒絲與之交市,故遮不得令通。及桓帝建初中〔二〕,王安都遣使者奉獻(xiàn)象牙、犀角、玳瑁,始一通焉〔三〕。
〔一〕 “國中”原作“中國”。陳璞曰:“魏志注引魏略,作其人長大,平正似中國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國一別也?!苯駬?jù)以改補(bǔ)。
〔二〕 建初乃章帝年號,范書作“ 延熹”,是。
〔三〕 安都,羅馬帝國皇帝安東尼,范書作“安敦”。
其長老或傳言其國西有弱水,近日入所矣。又云從安息陸道繞海北行,出西〔?!持链蟆睬亍常ê#惨弧常讼噙B屬,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署〔二〕, 終無盜賊驚。而有猛虎、師子遮食行者,不有百余人賚其器,輒害之,不得過。又言旁國渡海飛橋數(shù)百里,所出奇異玉石諸物,多譎怪不經(jīng),故不述云。
〔一〕 據(jù)范書改補(bǔ)。
〔二〕 范書“署”作“置”。
西南極矣山離,還自條支,東北通烏弋山離,可百余日行。而烏弋山離、罽賓、莎車、于置、寧彌諸國相接〔一〕,遠(yuǎn)者去洛陽二萬一千里,近者萬余里焉。
〔一〕 寧彌,班書作“扜彌”。
十二月甲子,清河王慶薨,謚曰孝王。
慶善為威容,進(jìn)止可觀。自被廢黜,常居慎密,在宮省,語不及外。和帝為太子,與慶相親,入則共室,出則同輿。及即位,政之大小,與慶議之。慶逾 益畏慎,夙夜戰(zhàn)栗。每當(dāng)朝會,輒服候〔一〕,且常謂左右曰:“我誠一國王,車馬器物亦足已矣?!眱?nèi)以論議,外以說左右,其一絕名此〔二〕,皆此類也。
〔一〕 范書章帝八王傳言慶“每朝謁陵廟,常夜分嚴(yán)裝,衣冠待明”。
〔二〕 疑“此”系“位”之誤。
初,宋貴人冢上無祠堂,慶每露祭,未嘗不流涕。和、殤二帝崩,慶常居倚廬,哭泣哀慟,遂以發(fā)病。病困,謂舅宋衍曰:“清河土地下濕,欲乞骸骨于 貴人冢傍下棺而已。朝廷大恩,猶當(dāng)有屋宇,子母并食,魂靈不暴露,死復(fù)何恨!”乃上書求葬于樊濯中貴人冢旁,不聽。慶將薨,嘆曰:“不惜死也,但恨不見上 為貴人報讎耳!”因泣不能自勝,左右皆流涕。既薨,使司空持節(jié)護(hù)喪事〔一〕,賜龍旗九旒,虎賁百人,儀比東海恭王。分清河封慶小子為廣川王〔二〕。
〔一〕 范書作“使司空持節(jié)吊祭,車騎將軍鄧騭護(hù)喪事”。時司空,尹勤也。
〔二〕 按范書慶小子名常保。
后漢孝安皇帝紀(jì)上卷第十六
永初元年(丁未、一〇七)
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
青、兗、豫、徐、冀、并六州民饑。
三月癸酉,日有食之。詔公卿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夏四月,太傅張禹為安鄉(xiāng)侯,太尉徐防為龍〔鄉(xiāng)〕(節(jié))侯〔一〕,司空尹勤為傅亭侯〔二〕,車騎將軍鄧騭為上蔡侯,城門校尉悝為〔葉〕(業(yè))侯〔三〕,虎賁中郎將弘為西平侯,黃門郎閶為西華侯,食邑各萬戶。騭奉節(jié)親迎,增封三千戶。騭逃避使者,詣闕上書固辭,乃許。
〔一〕 據(jù)范書及續(xù)漢郡國志改。
〔二〕 范書陳寵傳作“福亭侯”。
〔三〕 據(jù)范書及續(xù)漢郡國志改。
五月戊寅,熒惑逆行守心。本志以為后周章謀廢帝之應(yīng)也〔一〕。
〔一〕 四庫館臣輯東觀記,謂天文志全闕,實未考此“本志曰”也。此“本志”,非東觀記無以應(yīng)之。袁紀(jì)另一引,見卷十八,片言只語,彌足珍貴。又按 尚書孔疏,引蔡邕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絕無師說,周髀術(shù)數(shù)具在,考驗天象,多所違失,故史官不用。惟渾天者, 近得其情,今史所用候臺銅儀,則其法也。 ”則今天文志可考者三條也。
立壽光侯并為北海王〔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并”作“普” 。
甲戌,長樂衛(wèi)尉魯恭為司徒。
是時詔書令〔麥秋〕得案驗薄罪〔一〕。恭上疏諫曰:“詔書憂萬民,而郡國〔讬〕(記)言勞來貧民〔二〕,多為煩擾,逮證一人,有疑罪,延及良人 數(shù)十人〔三〕,上逆時氣,妨廢農(nóng)功。案易消息,四月干卦用事,經(jīng)曰‘干以美利利天下’。又曰‘時乘六龍以御天’。五月姤卦用事,經(jīng)曰‘后以施命誥四方’。 君以夏至之日,止四方行者,助陰氣也。況于逮召考掠,擾百姓哉!月令‘孟夏斷薄刑’,謂正罪,不欲令久系,不謂可考正罪法也。故出輕系,明不欲拘之也。月 令周世所造,而所據(jù)皆夏之時也,所變者唯正朔、衣裳、犧牲、徽號、器械而已〔四〕。易曰‘潛龍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也〔五〕。又曰‘馴致其道,至堅冰 也’ 〔六〕,言五月微陰起,至十一月堅冰至也。十一月中孚曰〔七〕:‘君子以議獄緩死?!闪钜勺锝栽斪h其法,大辟之罪,極盡冬月乃斷其獄。其立春在十二月中 者,勿以報囚〔八〕?!痹t從之。
〔一〕 據(jù)范書魯恭傳補(bǔ)。
〔二〕 讬記形近而訛,范書作“讬 ”。
〔三〕 據(jù)龍溪精舍本補(bǔ)“延”字。蔣本原闕,黃本作“近”,誤。
〔四〕 李賢曰:“夏以建寅為正,服色、犧牲、徽號、器械皆尚黑。殷以建丑為正,尚白。周以建子為正,尚赤。周以夜半為朔,殷以雞鳴為朔,夏以平旦 為朔。祭天地宗廟曰犧,卜得吉曰牲?;仗枺浩熘?。器械,禮樂之器及甲兵也?!秉S本下有 “不可變易者也”句,乃衍文,故蔣本闕而不錄。
〔五〕 見易干卦。
〔六〕 見易坤卦。
〔七〕 范書作十二月中孚,誤。標(biāo)點本從袁紀(jì)以正之。
〔八〕 范書魯恭傳“月令周世所造 ”以下,乃鄧太后詔令公卿會議時恭之奏文,袁紀(jì)合二奏為一。
爵太后鄧氏母新野君〔一〕。
〔一〕 此乃六月事。
西羌叛,車騎將軍鄧騭率師擊之。
是時水雨屢降,災(zāi)虐并生,百姓饑饉,盜賊群起。于是策免太尉防、司空勤〔一〕。太傅禹稱疾告退。
〔一〕 徐防于九月庚午以災(zāi)異、盜賊免。三公以災(zāi)異免自防始。辛未,尹勤以水雨漂流免。袁紀(jì)月份多脫。
丙戌,死罪以下及亡命贖罪各有差。
庚寅,太傅張禹為太尉,太常周章為司空。
十月,倭國遣使奉獻(xiàn)。
初,上立,非大臣意也。司空周章謀誅鄧騭兄弟,廢太后及上,立平原王為帝。事發(fā)覺。
十一月丁亥,司空周章有罪自殺。潁川太守張敏為司空。
十二月,郡國十八地震。李固曰:“地者陰也,法當(dāng)安靜。今乃越陰之職,專陽之政,故應(yīng)以震動。” 太后攝政之應(yīng)也。
騎都尉王仁將兵迎〔慬〕(悝)將吏還入塞〔一〕,遂棄西域。都護(hù)任尚抵罪。
〔一〕 范書梁慬傳“王仁”作“王弘”以迎滯留龜茲之梁慬,此誤作“悝”,故正之。
二年(戊申、一〇八)
春,京師旱〔一〕,太后親幸洛陽獄省罪囚系。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五月之事。
夏四月甲寅,濮陽阿城中失火〔一〕,燃?xì)⑷в嗳恕?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漢陽城中災(zāi) ”。按續(xù)漢五行志作“漢陽阿陽城中失火”。又據(jù)郡國志漢陽郡有阿陽城,則袁紀(jì)“濮陽”系“漢陽”之誤,又“阿”下脫“陽”字。
冬十一月,車騎將軍鄧騭與羌戰(zhàn)平襄,羌詐降,既而復(fù)叛,侵掠邊郡,吏民死者無數(shù),并敘遂虛。
十二月,征車騎將軍鄧騭還京師,遣使者迎拜騭為大將軍,詔大鴻臚親迎,中常侍郊勞以乘馬、束帛。于是悝為執(zhí)金吾,弘為屯騎校尉,閶為步兵校尉〔一〕。
〔一〕 “步”蔣本闕,黃本作“捕 ”誤,現(xiàn)據(jù)學(xué)海堂及龍溪精舍二本補(bǔ)。
郎中潁川杜根與同署郎共諫太后不宜久攝政,太后怒以絹囊盛根〔等〕于殿〔一〕,撲殺之。諫者皆以被撲死〔二〕,根先知〔名〕(召),司撲者陰共 為意,乃使執(zhí)撲者不加力〔三〕,既畢,皆載出城外。根以撲輕得免,逃竄宜城山中,為酒家傭積十年余。天子知根等忠,普告天下,使錄其子孫,根乃自出。公車 征,轉(zhuǎn)遷至濟(jì)陰太守,以德讓為政,移風(fēng)易俗。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黃本“諫者”上有“其”字,蔣本以為衍而闕之。
〔三〕 根與同署郎同時被收,豈能未卜先知必受撲刑,而私召司撲者密議?范書“召”作 “名”,甚是,據(jù)以正。
是歲郡國十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五行志均作“郡國十二”。
三年(己酉、一〇九)
春正月庚子,皇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賜公卿已下天下男子爵各有差。
騎都尉任仁將兵討敘州〔一〕。
〔一〕 討敘州金城郡西之先零羌。
三月,京都饑,人相食。癸巳,司徒魯恭以災(zāi)異策罷〔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癸巳”作“壬寅”。又恭傳作“以老病策罷”。觀袁紀(jì)下文,恐當(dāng)以恭傳為是。
恭再為宰相,掾?qū)僦燎浯蠓蛘邤?shù)十人。恭門下耆生或望恭為之論議〔一〕,恭曰:“學(xué)之不講,是吾憂也。不有鄉(xiāng)舉乎?”終無所言。學(xué)者受業(yè),必躬核 問難,道成,然后謝遣之。學(xué)者曰:“魯公謝與議論,不可虛得也?!敝t退不伐,有善終不自顯,是以在位不以亮直稱。自為三公,常稱病不視事。上輒遣小黃門問 疾,喻令強(qiáng)起者數(shù)矣。至是,遂稱疾篤,賜錢二十萬。年八十余,終于家。賜至厚,以兩子為郎。
〔一〕 范書“門下耆生”作“耆舊大姓”。通鑒從袁紀(jì)。
弟丕,字叔陵〔一〕。以篤學(xué)質(zhì)直稱,仕至侍中、三老。章帝初,對策曰:“政莫先于從民之所欲,除民之所惡,先教后刑〔二〕,先近后遠(yuǎn)。君為陽, 臣為陰;君子為陽,小人為陰;京師為陽,諸夏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樂和為陽憂苦為陰。各得其所則和調(diào),精誠之所發(fā),無不感浹。吏多不良,在于賤德而貴 功,欲速,莫能修長久之道〔三〕。
〔一〕 惠棟曰:“東觀記作平。隸法,丕平字相類,未詳孰是。李充傳亦作平?!蓖跸戎t曰:“丕,亦作平,就偽為平耳?!蓖跽f是。
〔二〕 荀子宥坐篇:“孔子曰:‘ 不教其民而聽其獄,殺不辜也。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不治,不可刑也。罪不在民也。嫚令謹(jǐn)誅,賊也;今生也有時,斂也無時,暴也;不教而責(zé)成功,虐也。 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書曰“義刑義殺,勿庸以即,予維曰未有順事”,言先教也?!?
〔三〕 論語子路曰:“欲速則不達(dá)?!?
古者貢士,得其人者有慶,不得其人者有讓〔一〕,是以舉者務(wù)力行。選舉不實,咎在刺史二千石。書曰:‘天工,人其代之?!捕秤^人之道,幼則觀其孝順而好學(xué),長則觀其慈愛而能教,設(shè)難以觀其謀,煩事以觀其治,窮則觀其所守,達(dá)則觀其所施,此所以核之也。
〔一〕 李賢注引尚書大傳曰:“古者諸侯之于天子,三年一貢士,一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有功者,天子賜以車服弓矢,號曰命。諸 侯不貢士,謂之不率正,一不適謂之過,再不適謂之傲,三不適謂之誣。誣者,天子絀之。一絀以爵,再絀以地,三絀而爵地畢也?!卑词酚浄饿聜髟唬?“范雎任鄭安平,使擊趙。鄭安平為趙所圍,急,以兵二萬人降趙。應(yīng)侯席稿請罪。秦之法,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于是應(yīng)侯罪當(dāng)收三族。秦昭王恐傷 應(yīng)侯之意,乃令國中:‘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眲t可知秦人行古貢士“不得其人有讓”之道。昭王赦應(yīng)侯乃法外超恩,僅為特例。漢初,詔舉賢良方 正,州郡察孝廉秀才,亦貢士之方也。武帝元朔元年冬,有司奏議:“不舉孝,不奉詔,當(dāng)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dāng)免?!蔽涞劭芍6x舉不實亦受坐。 有削戶者,若漢書陳湯傳,張勃舉湯,司隸奏湯無循行,勃遂以選舉不實,坐削戶二百。有貶秩者,如嚴(yán)延年傳:延年坐選舉不實貶秩。又有免官者,如百官公卿表 曰:執(zhí)金吾韓立、御史大夫張譚并坐選舉不實免。甚至有因此而被刑者,如功臣表曰:山陽侯張當(dāng)居坐為太常擇博士弟子故不以實,完為城旦。光武中興,亦行其 道,其詔曰:“自今以后,審四科辟召,及刺史二千石察茂才尤異孝廉之吏,務(wù)盡實覆,選擇英俊、賢行、廉潔、平端于縣邑,務(wù)授試以職。有非其人,不習(xí)官事, 書疏不端正,不如詔書,有司奏罪名,并正舉者?!痹o(jì)言左雄任尚書時,郡國守相坐舉者百余人。然所舉得人,則亦有勞來之制。范書胡廣傳注引續(xù)漢書曰:“故 事:孝廉高第,三公及尚書輒優(yōu)之,特勞來其舉將?!睍r胡廣由法雄舉為孝廉,至京師試章奏,廣為天下第一,故公府特下詔書勞來雄。但武帝以降,選舉多非其 人,言官多議之,至東漢時尤甚,所謂古貢士之道,名存而實失之遠(yuǎn)矣。然鼓勵舉才,并制定法律予以保證,得其人者有慶,失其人者有罰,不失為秦漢人事制度中 之有益經(jīng)驗,至今尚足借鑒。
〔二〕 見書皋陶謨。注曰:“人代天理官,不可以天官私非其才?!?
民多貧困者急,急則致寒,寒則萬物多不成,去本就末,奢所致也。制度明則民用足,刑罰不中則于名不正。正名之道,所以明上下之稱,班爵號之制〔一〕,定卿大夫之位也。
〔一〕 困學(xué)紀(jì)聞卷十三翁元圻注引袁紀(jì),“爵號”作“爵祿”,不知所據(jù)何本。
獄訟不息,在爭奪之心不絕。法者,民之儀表也,法正則民愨。吏民凋弊,所從久矣。不求其本,浸以益甚。吏政多欲速,又州官秩卑而任重,競為小功,以求進(jìn)取,生凋弊之俗。
救弊莫若忠,故孔子曰:‘孝慈則忠。’〔一〕治奸詭之道,必明慎刑罰??鬃釉唬骸畬?dǎo)之以禮樂,而民和睦?!捕场舱f〕以犯難,民忘其死〔三〕。死且忘之,況使為禮義乎?”
〔一〕 見論語為政。
〔二〕 見孝經(jīng)三才章。
〔三〕 據(jù)嚴(yán)可均校補(bǔ)。
丕后為青州刺史,遷拜趙相,門徒數(shù)百人,吏民愛之。趙王嘗欲避疾便時,止于學(xué)宮〔一〕,丕不聽。王上書自言,詔下丕。丕上言曰:“禮,諸侯薨于路寢,大夫卒于適室〔二〕,死生有命,本無偏旁可避者。學(xué)宮傳先王之禮樂,教化之處,不宜妨塞之。”詔書從之。
〔一〕 便時,楊樹達(dá)曰:“前書外戚傳云‘便時上林延壽門’。顏注:‘取時日之便也。 ’潛夫論浮侈篇云:‘巫祝鼓舞事神,以欺誣細(xì)民,熒惑百姓。疾病之家皆易恐懼,至使奔走便時,去離正宅。’‘便時’或稱‘避時’,史記呂不韋傳:‘太后詐 卜,當(dāng)避時徙居宮雍?!瘽h書天文志:‘太皇太后避時昆明東觀’是也?;蚍Q‘避疾’,漢書游俠原涉?zhèn)鳎骸?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是也?;蚍Q ‘避衰’,論衡辨崇篇:‘宅盛即留,衰則避之?!瘯x書庾翼傳:‘自武昌移鎮(zhèn)襄陽,議者謂其避衰也。’范書來歷傳:‘皇太子驚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 圣舍?!浴芗脖銜r’之事。故‘避疾’下不連‘便時’為讀,非也。”又“學(xué)宮”,王先謙言官本范書作 “學(xué)官”是,黃本亦作“學(xué)官”,而汲古閣本范書與蔣本同??之?dāng)以王說為是,今存其異文。李賢曰:“學(xué)官者,學(xué)舍也?!毕峦?。
〔二〕 禮記喪大記曰:“君、夫人卒于路寢,大夫、世婦卒于適寢?!弊⒃唬骸把运勒弑亟杂谡幰病?、室通耳,其尊者所不燕焉。君謂之路寢,大夫謂之適寢,士或謂之適室?!?
丕每論難,稱曰:“〔說〕經(jīng)者〔一〕,傳先師之言,非從己出,不可相讓;相讓則道不明,若規(guī)矩權(quán)衡之不可枉也。難者必明其據(jù),說者務(wù)力其義,浮華無用之言不陳于前,故精〔思〕不勞而道術(shù)愈彰也〔二〕?!?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據(jù)范書補(bǔ)。
夏四月丙寅,大鴻臚夏勤為司徒。
以用度不足,令吏人入錢谷為關(guān)內(nèi)侯。以上林、廣成苑可墾辟者與貧民。
五月丙申,立樂安侯子延平為清河王〔一〕。
〔一〕 樂安侯,范書安帝紀(jì)作“樂安王”章帝八王傳曰:“千乘王伉薨,子寵嗣。永元七年,改國名樂安,是為夷王?!痹o(jì)作“侯”,誤。
六月,烏桓寇代郡。
秋七月,太后有疾,左右請禱,以人為代。太后聞之怒,即敕掖庭令:“何故有此不祥之言?自今已后,但謝過而已,不得復(fù)有此言。”
冬十月,南單于擅叛。行車騎將軍大司〔農(nóng)〕(馬)何熙將兵征擅〔一〕,擅降。
〔一〕 據(jù)范書梁慬傳及華嶠書改。又范書“擅”作“檀”。
十二月辛酉,郡國九地震,有星孛于天苑。
四年(庚戌、一一〇)
春二月,匈奴寇常山。
于時西北有事,民饑,國用不足。大將軍鄧騭欲棄敘州,專務(wù)北邊,曰:“譬家人 衣壞,取一以相補(bǔ),猶有所完,若不如此,將兩無所保?!惫浣砸詾槿弧@芍杏菰傉f太尉張禹曰〔一〕:“若大將軍之策不可者三?!庇碓唬骸澳魏??”詡曰: “先帝開土辟境,而今棄之,此不可一也;棄敘州即以三輔為塞,園陵單外,此不可二也;諺曰:‘關(guān)西出將,關(guān)東出相?!捕沉沂课涑汲鰯⒅?,土風(fēng)壯猛,便 習(xí)兵事。今羌胡所以不過三輔為腹心之害者,以敘州在其后也。敘州士民所以推鋒執(zhí)銳,蒙矢石于行陣,不避危亡,父死于前,子戰(zhàn)于后,無反顧之心者,為臣屬于 漢也。今推而捐之,割而棄之,庶人安土,不肯遷徙,必引領(lǐng)而怨曰:‘中國棄我于夷狄!’雖赴義從善之人,不能無怨恨。卒然起謀,以圖不軌,因天下之饑弊, 乘海內(nèi)之虛弱,豪杰相聚,量才立帥,驅(qū)氐羌以為前鋒,席卷而東,雖賁、育為卒,太公為將,猶不能當(dāng)。如此,則函谷以西,園陵舊京,非復(fù)漢有,此不可三也。 議者喻以補(bǔ)衣,猶有所完,詡恐疽食侵淫而無限極也〔三〕?!庇碓唬骸耙獠患按?,微君大計幾敗。然則計將安出?”詡曰:“所憂與明公異,恐?jǐn)⒅菀坏┯袊?、?之變,宜且羅其雄杰,收其冠帶,引其牧守子弟于朝,令諸府各辟數(shù)人,外以勸其勤,內(nèi)以散其謀,計之長者。”從之。
〔一〕 范書虞詡傳作“說李脩”。按安帝紀(jì)及張禹傳,禹永初元年秋更拜太尉,永初五年以陰陽不和策免,與虞詡傳亦相抵牾。通鑒從袁紀(jì)。陳璞曰:“范 書作‘說李脩’是也?!扁o永建曰:“疑虞詡之說在永初五年,紀(jì)文類敘于永初四年,后人遂妄改張禹也?!卑脆囼s于四年冬罷,則非五年事明矣。陳、鈕二說均 非。當(dāng)以袁紀(jì)為是。
〔二〕 李賢曰:“說文曰:‘諺,傳言也?!皶唬骸貪h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貢r郿白起,頻陽王翦。漢興,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jì)李 廣、李蔡,上邽趙充國,狄道辛武賢,皆名將也。丞相則蕭、曹、魏、邴、韋、平、孔、翟之類也?!卑搓P(guān)西近羌胡,可武備,善騎射,詩秦風(fēng)子戎曰: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鄙形渲L(fēng),自古已然。而關(guān)東乃詩書禮樂之鄉(xiāng),諸子百家之說,多興于此,故出文人謀士。賢所舉者即蕭何、曹參、魏相、邴 吉、韋賢、平當(dāng)、孔光、翟方進(jìn)也。
〔三〕 惠棟曰:“言如疽之食肉,浸淫腐潰而無止極也?!?
俄而,詡遷朝歌長。時朝歌多盜賊,連年不解。親舊皆勞吊之曰:“得朝歌可哀也!”〔一〕詡笑曰: “難者不避,易者必從〔二〕,君之節(jié)也。不遇盤根錯節(jié),無以別堅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勞也。”詡謁河內(nèi)太守馬棱〔三〕,棱曰:“君儒者,當(dāng)謀 謨廟堂,乃在朝歌,甚為君憂之!”詡曰:“此賊犬羊相聚,以求溫飽耳,明府無以為憂?!崩庠唬骸昂我匝灾俊睂υ唬骸百\去敖倉不過千里,不知取以為糧; 青、冀流人前后連屬,不知略以為眾;出入河山守阨塞,此為斷天下之右臂〔四〕。今則不然,此無大計之效也?!庇谑窃傁ちT戎兵,而設(shè)方略,即時皆平。
〔一〕 范書“可哀”作“何衰”,可、何古通用。黃本作“何”。
〔二〕 范書作“事不避難,志不求易”。疑袁紀(jì)“必從”亦當(dāng)作“不從”為是。
〔三〕 棱乃棱之俗字。李賢曰:“ 棱字伯威,援族孫也?!?
〔四〕 李賢曰:“右臂,喻要便也?!焙≡唬骸坝嘀^右臂之說祖張儀?!卑磻?zhàn)國策趙策張儀說趙王曰:“今楚與秦為昆弟之國,而韓、魏稱為東蕃之臣,齊獻(xiàn)魚鹽之地,此斷趙之右臂也。夫斷右臂而求與人斗,失其黨而孤居,求欲無危,豈可得哉! ”胡說近是。
乙亥,詔曰:“自建初元年徙邊者各歸本郡,沒入為官奴婢者免為庶人〔一〕。
〔一〕 官原作“宮”,據(jù)黃本逕改之。
三月,西羌寇漢中。
戊子,杜陵園火。
夏四月丁丑,大赦天下。
新野君有疾,太后與上親幸其第,宿止連日。太尉張禹、司徒夏勤、司空張敏固諫,乃還。甲戌,新野君薨。太后制齊衰,上緦麻,贈送禮一依東海恭王,司空持節(jié)護(hù)喪事,騭等皆棄官行服。服除,有司奏騭等復(fù)輔政,固請乃止,非朝廷大議不聞。
元初中,悝、弘、閶并卒,未大斂,天子并封爵,太后輒不許。太后、上制服,新野君贈赗甚厚,使九卿護(hù)喪事〔一〕。悝子廣宗襲爵為葉侯,弘子廣德為西平侯,封京子寶為安陽侯〔二〕,騭子鳳為侍中。
〔一〕 范書鄧騭傳曰:弘卒于元初二年,但白蓋雙騎,門生挽送。悝、閶皆卒于元初五年,均薄葬。時新野君已死多年,豈能贈赗!亦無九卿護(hù)喪之事。袁紀(jì)誤。
〔二〕 范書作“封京子黃門侍郎珍為陽安侯”。安陽、陽安均屬汝南郡,未知孰是。沈欽韓曰:“京子于夷安侯珍為從祖,不應(yīng)同名?!眲t當(dāng)以作“寶”為是。
初,都護(hù)任尚致鳳馬,及尚坐事,檻車征,鳳懼其及己。私屬中郎馬融宜在臺閣〔一〕。事發(fā)覺,鳳先自首,騭乃髡妻及鳳,上疏謝罪。
〔一〕 按范書鄧騭傳,任尚致鳳馬為一事,嘗與尚書郎張龕書,屬郎中馬融宜在臺閣別為一事,袁紀(jì)“私”上恐脫“嘗”字,又“中郎”當(dāng)是“ 郎中”之誤倒。
新野君薨后,太后〔諒闇〕(崩上)〔一〕,見白首者,未嘗不流涕,宗族耆老皆加親禮,讀書至孝子事親、喪親之禮,嘗廢書噓欷。
〔一〕 據(jù)陳澧校改。
太后久執(zhí)朝政,從〔兄〕(子)樂安侯康內(nèi)懼盛滿〔一〕,數(shù)上書諫宜崇公室,抑損私權(quán),言甚切至。太后怒,康迺讬病不朝,太后使家舊〔婢〕往問之 〔二〕初,外給使以宮中婢年長者為“中夫人”〔三〕,因自以通,康曰:“汝非我家婢也?何自謂中夫人!”婢聞之怒,因言托病不遜,遂免康官,遣歸國,絕康 屬籍。
〔一〕 黃本無“子”字。按康乃鄧珍之子,與太后為從兄妹。禹傳注亦曰:“康,太后從兄。”蔣本誤補(bǔ)“子”,今正。又胡三省曰:“案范書鄧禹傳,明帝分禹國為三,封其三子,季子珍為夷安侯。康以珍之子紹封,‘樂安’當(dāng)作‘夷安’。”胡說是。
〔二〕 據(jù)袁紀(jì)下文文意補(bǔ)。
〔三〕 范書作“中大人”,通鑒從范書。
五年(辛亥、一一一)
春正月庚辰朔,日有蝕之。本志以為正旦,王者聽朝之日也。是時太后攝政,天子守虛位,不得行其號令,蓋陽不克之象也。
乙巳,太尉張禹以災(zāi)異策罷〔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己丑”。
閏月戊戌,詔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與眾卓異者。
冬,謁者劉珍上言曰:“竊見永平初虎賁中郎將梁松言‘皇太后宜入廟與陛下交獻(xiàn),以彰至孝之心’。孝明皇帝務(wù)遵經(jīng)典,使公卿、博士議,時太傅鄧禹 奏宜如松言,光烈皇后于是入廟。惟皇太后圣德通靈,與神合契,宜入宗廟如光烈皇后故事,率禮復(fù)古,垂示萬代。”事下公卿,僉曰:“宜如珍言?!?
六年(壬子、一一二)
春正月甲寅,皇太后初親祭于宗廟,與皇帝交獻(xiàn),大臣命婦相禮儀〔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皇后紀(jì)均系此事于七年春正月庚戌。李賢案:東觀、續(xù)漢、袁山松、謝沈書、古今注并云六年正月甲寅謁宗廟,此云七年庚戌,疑紀(jì)誤也。今按袁紀(jì)亦復(fù)為一證,足明范書之誤。
夏四月乙亥〔一〕,司空張敏以久病策罷。太常劉愷為司空。
〔一〕 范書作“乙丑”。徐紹楨曰:“四月癸酉朔。紀(jì)有己卯,為七日,又有乙丑,在己卯前,疑乙亥之誤。”徐說是。
五月丙寅,群吏復(fù)秩,賜爵有差。
丁卯,封鄧禹、馮異等后九人為列侯。
六月辛巳,大赦天下。
丙申,河?xùn)|水變色,皆赤如血。本志以為鄧太后攝政之應(yīng)也。
七年(癸丑、一一三)
春,郡國十八地震。
夏四月丙申晦,日有蝕之。
元初元年(甲寅、一一四)
春正月甲子,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一匹〔一〕。
〔一〕 原“帛人”倒置,據(jù)范書逕正。
三月己卯,日南地坼,長一百余里〔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二月”,通鑒同之,而“己卯”作“乙卯”。續(xù)漢五行志同袁紀(jì)。沈家本曰:“按上文書正月甲子,下文書三月癸酉,甲子與己卯相 距十六日,似此文二三月乃月之訛。然續(xù)志所書,日月相同,恐三月癸酉日食為衍文,而此文己卯為第二個己卯,與甲子相距七十六日,故得書三月也。 ”可知袁紀(jì)是。
夏四月丁酉,大赦天下。詔三公、卿士舉敦厚質(zhì)直各一人。
九月辛未,大司農(nóng)司馬苞為太尉。
冬十月戊子朔,日有蝕之。
是歲郡國十五地震。
?。ǜ呔潲愅鯇m數(shù)寇幽部……句麗由是服焉)〔一〕
〔一〕 本段九十二字移至下卷建光元年十二月末,詳見其注。
二年(乙卯、一一五)
春,以郡國被災(zāi),賑粟貧民。自上即位至于是年,頗有水旱之災(zāi),百姓饑饉,每歲遣使者開倉賑饑民。
三月癸亥,京都大風(fēng)拔樹。
夏四月丙午,立皇后閻氏,河南滎陽人暢之女也。暢有五男二女,長男顯及術(shù)、景、曜、昆,長女迎,次姬即后也。以選入掖庭,為貴人,有寵,立為皇后。暢為長水校尉。
太尉司馬苞薨。
秋七月,西羌犯境,右扶風(fēng)太守種皓,南安太守杜佐擊之,皆被害〔一〕。
〔一〕 范書西羌傳曰:詔遣左馮翊司馬鉤行征西將軍,督右扶風(fēng)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京兆虎牙都尉耿溥、右扶風(fēng)都尉皇甫旗等,合八千余人,遂并北擊之。光等違鉤節(jié)度,中伏并沒。又按種皓傳,皓順帝時始任涼州刺史治羌事,不當(dāng)及此難。東觀記作“種光”,恐與范書之“仲光”為一人。又兩漢無南安郡,恐系安定之誤,“杜佐”即范書之“杜恢”,東觀記亦作“杜恢”。袁紀(jì)皆誤。
九月壬午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中郎將任尚將兵屯三輔。懷令虞詡說尚曰:“使君奉國威靈,討捕叛羌,兵出巳久,而未有伏誅者。三州屯兵二十萬,民棄農(nóng)桑,戶無聊生。于 此上聞,誠竊危之。”尚曰:“憂惶久矣,不知所出?!痹傇唬骸氨?,弱不攻強(qiáng):走不逐飛,自然之勢也。今虜皆騎,馬尤良,一日之間行數(shù)百里,來如風(fēng)雨,去如絕弦,以步追之,勢不相及,故所以曠日而無功也。為君計者,莫如罷郡兵,令二十人共市一馬,民出數(shù)千錢得免甲胄,去行伍,以萬騎之眾,逐數(shù)千之虜,追尾 掩截〔一〕,其道自窮。便民利事,大功必立?!鄙袕闹笃魄既?,余種悉降。上問:“何從發(fā)此計?”尚表之受于懷令虞詡,由是知名。
〔一〕 胡三省曰:“尾者,隨其后而擊之也。掩,襲也;截,邀也?!?
詡有將帥之任,乃遷武都太守。羌數(shù)千人于陳倉、崤谷欲遮道擊詡。詡乃宣言上書請兵,兵至乃發(fā)。虜聞之,將謂實然。乃晨夜進(jìn)道,時冬月多雪,使騾 驢居首,人隨其后,日行百五、六十里,敕吏士作兩灶,日增之?;騿栐唬骸皩O臏減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三十里而戒不虞。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詡曰: “虜多吾少,勢不相敵,緩行即為虜所及,故兼道取疾,若舌之避齒耳。虜見吾灶多,謂郡兵來迎,追吾必遲。孫臏見弱,吾欲見強(qiáng),勢固不同也。”
詡既到,郡兵不滿三千人。虜眾萬余人,攻赤亭,詡便出戰(zhàn),敕曰:“吾言強(qiáng)弩發(fā),于是小弩先發(fā)?!?虜以為弩力極不能至,即皆解弛。乃使強(qiáng)弩射之,發(fā)無不中,虜前行潰,乘勝追之,殺百余人。詡謂掾吏曰: “何如?”皆謝曰:“所不及。”明日令從東郭門出,北郭門入,貿(mào)易衣服,四轉(zhuǎn)無已,虜不知其數(shù),謀將退。詡乃分?jǐn)?shù)百兵險要處設(shè)伏,虜果引去,迎擊大破之。 于是羌畏伏,武都遂安。詡乃占相地勢,筑營壁百八十所,招還流民三千余戶,郡以富實。
冬十一月庚申,郡國十一地震。
十二月庚戌,司空劉愷為司徒,光祿勛袁敞為司空。
三年(丙辰、一一六)
春二月,郡國十地震。
夏四月壬寅,封皇后父閻暢為北宜春侯。
冬十一月丙戌,初聽大臣行三年喪。
郡國九地震。
四年(丁巳、一一七)
春二月乙巳,日有蝕之。九江太守以聞。
乙卯,大赦天下。
壬戌,武庫火。
夏四月戊申,司空袁敞薨。
敞字〔叔〕(升)平〔一〕,少有節(jié)操,及在朝廷,廉潔無私。坐子與尚書郎張俊交通,漏泄省中語,策罷。敞不阿權(quán)勢,失鄧氏旨,遂自殺,朝廷隱之。敞死,葬以公禮,復(fù)位其子。
〔一〕 范書作“字叔平”,叔草書與升字似,袁紀(jì)誤作“升”,今正。
五月丁丑,太常李〔郃〕(咸)為司空〔一〕。
〔一〕 按李咸靈帝時始入三公,今據(jù)范書改。
五年(戊午、一一八)
秋七月丙子,詔有司申舊令,崇節(jié)儉,嫁娶送終,不得奢侈。
八月,鮮卑寇代郡。
是歲郡國十四地震。
六年(己未、一一九)
春正月乙巳,京都、郡國三十二地震〔一〕,水泉涌出,壞城郭宇舍,壓殺人。
〔一〕 按正月甲子朔,無乙巳日。范書、續(xù)漢五行志均作“二月”,是。又二書均作“郡國四十二”,亦與袁紀(jì)異。
三月庚戌〔一〕,初祀六宗于國北,儀比太社〔二〕。
〔一〕 三月癸亥朔,無庚戌。續(xù)漢祭祀志作“庚辰”,是。
〔二〕 續(xù)漢祭祀志曰:“安帝即位,元初六年,以尚書歐陽家說,謂六宗者,在天地四方之中,為上下四方之宗。以元始中故事,謂六宗易六子之氣日、 月、雷公、風(fēng)伯、山、澤者為非是。”按六宗之說,紛紜錯雜,詳見劉昭注,然終不得其要領(lǐng)。洪亮吉曰:“案昭七年左氏傳,晉侯問伯瑕,曰:‘何謂六物?’對 曰:‘歲月日時星辰六宗,當(dāng)即此六物。’以古證古,較諸家稍直捷也?!焙檎f近是。
夏五月,京師旱。
七月,鮮卑入塞。
冬十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一〕。郡國八地震。
〔一〕 范書、續(xù)漢志均作“戊午朔 ”,是。
是歲,北單于與車師后部王攻敦煌長史索班,殺之。遂略有北道,逐太守曹宗。宗請兵擊匈奴,報索班之恥,因復(fù)取西域。司〔馬〕(空)班勇議曰 〔一〕: “愚以為邊境者,中國之唇齒,唇亡則齒寒,其理然也。先帝命將征伐,曠引年歲,然后西域內(nèi)屬,邊境獲安。宗不度當(dāng)時之宜,自見有喪敗之負(fù),欲舉兵荒外,以 要功名,是為始禍倡兵〔二〕,其患難量也。今府藏未充而當(dāng)遠(yuǎn)出師,師無后繼,是示弱于遠(yuǎn)夷,暴短于海內(nèi)。臣愚以為不可許。敦煌郡舊有營兵三百人,今宜復(fù)置 之。西域長史屯樓蘭〔三〕,樓蘭西當(dāng)焉耆、龜茲,是則周游一處,而所制者多也?!惫浣詮挠伦h。
〔一〕 據(jù)范書改。司馬者,軍司馬也。
〔二〕 定公十三年左傳曰:“晉國有命,始禍者死,為后可也?!?
〔三〕 樓蘭,即鄯善也。
勇習(xí)邊事,有籌策,于是以勇為西域長史。頃之,勇發(fā)鄯善、車師前部王兵擊后部王,大破之,捕得后部王、匈奴使者,將至索班所沒處斬之,傳首洛陽。
永寧元年(庚申、一二〇)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公卿已下金帛;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癃篤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一匹〔一〕。
〔一〕 “粟人”、“帛人”原皆誤倒,今正之。
己巳,立濟(jì)北王子萇為樂城王,立河間王子翼為平原王。
萇驕淫失度,冀州刺史舉奏萇罪至不道。尚書侍郎岑宏議以為“
非圣人不能無過,故王侯世子生〔一〕,為立賢師傅以訓(xùn)導(dǎo)之,所以目不見 〔惡〕(異)〔二〕,耳不聞非,能保其社稷,高明令終。萇少長藩國,內(nèi)無過庭之訓(xùn)〔三〕,外無師傅之道,血氣方剛,卒受榮爵,幾微生過,遂陷不義。臣聞周 官議親,蠢愚見赦,萇不殺無辜,以譴訶為非,無赫赫大惡,可裁削奪,損其租賦,令得改過自新,革心向道?!薄菜摹吃t貶萇為臨湖侯。
〔一〕 范書孝明八王傳注引袁紀(jì)“ 世”作“太”,當(dāng)系章懷避唐諱所改。
〔二〕 據(jù)范書孝明八王傳注引袁紀(jì)改。
〔三〕 論語季氏曰:“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詩乎?’對曰:‘未也?!粚W(xué)詩,無以言。’鯉退而學(xué)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禮乎?’對曰:‘未也?!粚W(xué)禮,無以立?!幫硕鴮W(xué)禮?!?
〔四〕 按范書注引袁紀(jì)“岑宏”作 “冷宏”。又李賢曰:“按黃香集,香與宏共奏,此香之辭也?!?
袁宏曰:昔王侯身能衣而宰設(shè)服,足能行而相者導(dǎo)進(jìn),口能言而行人稱辭,閑之有禮,輔之有物。少而習(xí)之,長而不改,和睦之性,與教而淳,淫僻 之心,無由得生。若縱而任之,不為師保,恣其嗜欲,而莫之禁御,性氣既成,不可變易,情意流蕩,不可收復(fù)。故動之兇德,而國殄身亡也。
六月,羌寇張掖〔一〕。
〔一〕 原誤置“秋七月”條后,今移正之。
秋七月乙丑〔一〕,日有蝕之。酒泉太守以聞。
〔一〕 范書及續(xù)漢五行志均作“乙酉朔”,袁紀(jì)誤。
十一月〔一〕,司徒劉愷固疾策罷。太常揚(yáng)震為司徒。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十二月”。
后漢孝安皇帝紀(jì)下卷第十七
建光元年(辛酉、一二一)
春正月,高麗寇玄菟。
二月辛亥〔一〕,大赦天下。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癸亥”。按二月壬子朔,不當(dāng)有辛亥,袁紀(jì)誤。
三月辛巳〔一〕,皇太后鄧氏崩。癸未,大斂,封大將軍騭為上蔡侯〔二〕。丙子,葬和熹鄧后〔三〕。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癸巳”。
〔二〕 復(fù)申永初元年之命。
〔三〕 范書作“丙午”,續(xù)漢書亦同。按是月辛巳朔,無丙子日,袁紀(jì)誤。
初,上少號聰明,故太后立之。后有不可意,上乳母王圣知之,見太后久不歸政,恐有廢置意。中常侍、黃門郎李閏為上伺候,及后崩,因言鄧悝兄弟嘗從尚書鄧防取廢帝故事〔一〕,謀欲立平原王為帝。
〔一〕 范書“鄧防”作“鄧訪”。
五月庚申〔一〕,有司奏故〔執(zhí)〕金吾悝〔二〕、屯騎校尉弘、步兵校尉閶大逆無道,宜追奪爵土,以明褒貶。遂免悝子廣宗、弘子廣德等爵,宗族皆免 歸本郡。以騭不豫謀,徙封沙羅侯〔三〕。行道為郡縣所逼,騭與鳳自殺,廣宗、騭從弟遵、〔豹〕(約)皆自殺,〔四〕唯廣德母與閻后同產(chǎn)故得免。以樂安侯康 賢而有行,征為太仆卿。
〔一〕 是月庚辰朔,無庚申。范書作“庚辰”,是。
〔二〕 據(jù)范書補(bǔ)。
〔三〕 范書鄧騭傳作“羅侯”。注曰:“羅,縣,屬長沙郡。”
〔四〕 范書除遵、豹外,將作大匠鄧暢亦一同自殺。
初,河間孝王子蠡吾侯翼與諸王子朝京師〔一〕,鄧太后善翼之為人也,封翼為平原王,因留京師。及太后崩,上以翼謀圖不軌,竊窺神器,乃貶翼復(fù)蠡吾侯〔二〕。
〔一〕 據(jù)范書章帝八王傳言,漢順帝永建五年,因翼父開上書愿分蠡吾縣以封翼,帝許之,始為蠡吾侯。此時為諸侯王之子也。袁紀(jì)誤。
〔二〕 范書作“貶為都鄉(xiāng)侯”,是。
封中常侍李閏、江京為列侯,賞發(fā)鄧氏之謀也。
大司〔農(nóng)〕(徒)朱寵〔一〕,騭之所舉,乃肉袒輿櫬上疏曰:“和熹皇后圣善之德,為漢文母。兄弟忠孝,同心憂國,宗廟有主,王室是賴。功成身 退,讓國遜位,歷世外戚,無與為比。當(dāng)享積善之佑〔二〕,宜蒙謙約之報〔三〕。橫以宮人單辭〔四〕,事不可信。騭等父母群從,不以壽終,尸喪流離,逆天威 人。宜皆還葬,寵其遺孤,以答亡魂?!?
〔一〕 據(jù)范書改。
〔二〕 易坤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三〕 易謙卦曰:“鬼神害盈而福謙。”又曰:“勞謙君子有終吉?!?
〔四〕 胡三省曰:“兩造不備,又無征左者為單辭?!?
安帝初,天災(zāi)疫,百姓饑饉,死者相望,盜賊群起,四夷反叛。騭等祭節(jié)儉,罷力役,推賢進(jìn)能,盡心王室,故天下賴以復(fù)安。乃被誅責(zé),其事闇昧,眾庶多稱其冤。上既聞之,又感寵之言,乃切詔州郡,還騭等喪,葬于舊塋,使使祠以中牢〔一〕,諸從兄弟歸京師。
〔一〕 中牢,即少牢,以羊豕為牲,諸侯禮也。見禮記王制。
袁宏曰:“夫吉兇由人〔一〕,而存亡有地,擇地而處,君子所以無咎也。長木之摽,其勢必顛〔二〕,勢極故也。勢極則受患,故無全物焉。然則 貴盛之極,傾覆之所由也,外戚則尤甚焉。得之不以至公,宰割之日久也。夫人君之勢,非不高且極也,置君于無過之地,萬人莫之計。人臣則不然,比肩而立,相 與一體也,操大權(quán)于天下,萬物之所惡也。周公且猶狼狽,而況其余乎〔三〕?夫憑寵作威,以取傾覆,理用等矣。若乃推心向善,而不免闇昧之誅,所處之地危 也。死而不異二者,自處之道,然未達(dá)擇地之方。昔楚人三世殺其君,將立王子搜,搜逃之丹穴。楚人承以玉輿,熏之以薪,乃出?!菜摹彻试煌踝铀逊菒簽橥?,惡 其為己患也。然則外戚之患也,非徒一己焦?fàn)€,而歷代貴寵,未有不患其為患〔五〕,豈不哀哉!”
〔一〕 襄公二十三年左傳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二〕 哀公十二年左傳曰:“長木之?dāng)?,無不摽也?!?
〔三〕 史記魯周公世家曰:“及成王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fā)府,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
〔四〕 事見莊子讓王篇,“楚人” 作“越人”。袁紀(jì)誤。
戊申,有司奏尊清河王為孝德皇帝,左姬為孝德皇后,宋貴人為敬隱皇后。左姬,犍為武陽人。父坐事,姬與姊妹俱入掖庭〔一〕。和帝時,詔分宮人賜諸王,以姬〔與〕(為)清河孝王〔二〕。姬有令色,王絕重之,生孝安帝。
〔一〕 范書言左姬伯父圣坐妖言伏誅,左姬字小峨,與其姊大娥沒官為婢,入掖庭。
〔二〕 據(jù)范書改。
于是天子始親萬機(jī)。尚書陳忠以為首政之初,宜征天下隱逸。乃詔公車以玄纁征南陽馮良、汝南周燮,皆稱疾不至。
良字君卿〔一〕,少為縣吏,從尉迎督郵。良恥冢役,因毀其車馬,壞其衣冠,絕跡遠(yuǎn)遁。妻子見敗車壞衣,皆以猛獸所食,遂發(fā)喪制服。良至犍為,從師受業(yè)十余年〔二〕,還鄉(xiāng)里。雖處幽闇,必自整頓,非禮不動,鄉(xiāng)里以為師。舉賢良、方正、敦樸皆不行。
〔一〕 東觀記,范書皆作“字君郎 ”。
〔二〕 按范書周燮傳言良師乃犍為武陽人杜撫。杜撫雖于鄉(xiāng)里授弟子千余人,然后應(yīng)東平王蒼之辟,至永平五年蒼就國始?xì)w。不久復(fù)辟太尉府,建初中,卒 于公車令職。傳言良年三十入蜀,七十余歲卒。若以永平元年撫應(yīng)辟計,至建光元年,近百歲矣;以建初元年計,亦八十余年,良豈能于蜀從撫受學(xué)達(dá)十余年之久! 袁紀(jì)不言其師之名,恐其亦疑焉。
燮字彥祖,敦詩書,非法不言,所與交游者不過數(shù)四人,室家相待如賓客,化行鄉(xiāng)黨,舉孝廉茂才,公車再征,皆不就。
上新聽政,開諫諍路。尚書陳忠以直言為名,而人主不能容,乃上書通廣帝意曰:“臣聞人君廣山藪之大,納切直之言。忠臣盡蹇蹇之節(jié)〔一〕,不畏逆 耳之誅。是以高祖舍周昌桀、紂之譬〔二〕,孝文嘉袁盎人豕之喻〔三〕,世宗納東方朔宣宏之正〔四〕,孝元容薛廣德自刎之諫〔五〕。陛下崇寬厚之德,推宋景 之誠〔六〕,引咎責(zé)躬,咨訪群吏。言事者新蒙采錄,顯列二臺〔七〕,必承風(fēng)而靡,爭效切直,如有管窺愚見,妄陳得失,雖苦口逆耳,不得事實,宜優(yōu)游寬容, 以遵四帝之緒也?!?
〔一〕 易蹇卦曰‘王臣蹇蹇’。蹇通謇,履正居中,正直敢言之意。
〔二〕 史記張丞相傳曰:“昌嘗燕時入奏事,高帝方擁戚姬,昌還走,高帝逐得,騎周昌項,問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紂之主也?!谑巧闲χ挥葢勚懿?。”
〔三〕 史記袁盎傳曰:“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長布席,袁盎引郤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 禁中。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適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 適所以禍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于是上乃說,召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四〕 漢書東方朔傳曰:武帝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nèi)董偃,朔曰:“不可。夫宣室者,先帝之正處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故淫亂之漸,其變?yōu)榇郏且载Q貂為淫而易牙作患,慶父死而魯國全,管蔡誅而周室安?!鄙显唬骸吧??!庇质雷谀宋涞蹚R號,宣帝本始二年所議定。
〔五〕 漢書薛廣德傳曰:元帝酎祭宗廟,出便門,欲御樓船,廣德當(dāng)乘輿車,免冠頓首曰:“宜從橋。”詔曰:“大夫冠?!睆V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 刎,以血污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說。光祿大夫張猛進(jìn)曰:“臣聞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橋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聽?!鄙显唬骸皶匀瞬划?dāng)如是 邪!”乃從橋。
〔六〕 史記宋微子世家曰:“熒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憂之。司星子韋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 曰:‘君者待民?!唬骸梢朴跉q。’景公曰:‘歲饑民困,吾誰為君!’子韋曰:‘天高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熒惑宜有動?!谑呛蛑?,果徙三度。”
〔七〕 范書陳忠傳曰:言事者,杜根、成翊世也。皆陳忠所薦者。時杜根為侍御史,成翊世為尚書郎。胡三省曰:“漢制:尚書、御史皆曰臺。 ”
秋七月己亥,大赦天下〔一〕。
〔一〕 范書作“己卯”。時改元建光,故赦天下。按己卯為朔日,己亥乃第二十一日,未知孰是。
八月甲子,故司徒劉愷為太尉。
九月戊子,上幸衛(wèi)尉馮石〔府〕,〔賜〕(上)寶劍、玉玦〔一〕。(冬十二月)丙申,乃還宮〔二〕。
〔一〕 據(jù)范書馮魴傳改補(bǔ)。
〔二〕 安帝幸馮石府不過十許日,豈能住長達(dá)三月之久。戊子至丙申,乃九天?!岸隆彼淖盅芪囊?。
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一〕,壞城郭,壓殺人。本志以為安帝不明、宮人與王圣專權(quán)之應(yīng)也。
〔一〕 續(xù)漢五行志作“九月己丑” ,正與袁紀(jì)合。范書安帝紀(jì)作“
冬十一月己丑”,陳璞據(jù)以改袁紀(jì) “冬十二月丙申”為“冬十一月丙申”,誤也。
鮮卑寇玄菟。
庚子,絕大臣行三年喪〔一〕。尚書陳忠上疏曰:“昔先王孝治天下,始于愛親,終于哀戚〔二〕。上自天子,至于庶人,尊卑貴賤,其義一也。夫人生 三年,乃免父母之懷〔三〕,先圣緣情,著其節(jié)制。故曰臣有大喪,君三年不呼其門〔四〕。周室陵遲,禮制衰廢,蓼莪之人作詩自傷曰:‘瓶之罄矣,惟罍之恥。 ’〔五〕言己不得終竟子道者,亦上之恥也。高祖受命,蕭何創(chuàng)制,大臣有寧告之科〔六〕,合于致憂之義〔七〕。建武初,撥亂之世,國政草創(chuàng),人倫未厚,鮮循 三年之喪,以報顧復(fù)之恩〔八〕,禮義之廢,實由于此。然仁道無遠(yuǎn)弘之即,是故籍田之科起于太宗〔九〕,孝廉之貢發(fā)于孝武,〔十〕郊祀之禮定于元、成〔十 一〕,三雍之序備于永平〔十二〕,大臣送終,于今乃章,圣功美業(yè),于是乎在。孟子有言:‘老以及老,幼以及幼,天下可運(yùn)于掌?!彩吵荚副菹碌歉弑?望,以井陵之思揆臣子之心〔十四〕,則海內(nèi)群生得其所?!鄙喜粡?。
〔一〕 元初三年初聽大臣行三年喪,至此復(fù)斷絕之。
〔二〕 孝經(jīng)序曰:“昔者明王以孝理天下也?!遍_宗明義章曰:“
夫孝始于事親。”喪親章曰:“生事愛敬,死事哀感,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标愔抑?,皆本于此。
〔三〕 惠棟曰:“馬融論語注云:子生三歲,為父母所懷抱?!?
〔四〕 見宣公元年公羊傳。
〔五〕 出詩小雅蓼莪。其言瓶小而盡,罍大而盈,諷王不以財富恤貧濟(jì)弱,民不得盡子道,示王之恥也。
〔六〕 漢書高祖本紀(jì)師古注曰:“ 告者,請謁之言,謂請休耳?;蛑^之謝,謝亦告也?!?又哀帝紀(jì)師古注曰:“寧謂處家持喪服?!睗h書揚(yáng)雄傳注引應(yīng)劭曰:“漢律以不為親行三年服不得選舉?!庇职У奂o(jì)綏和二年六月詔曰:“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 年?!背虡涞聺h律考曰:“按陳忠傳:元初三年有詔大臣得行三年喪,建光中尚書復(fù)奏請絕告寧之典,如建武故事著于令。劉愷傳云:“舊制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 喪,由是內(nèi)外眾職并廢喪禮。是終漢之世,士人小吏得行三年喪,大臣二千石例不得行也?!?
〔七〕 論語子張曰:“曾子曰:‘ 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馬融曰:“言人雖未能自致盡于他事,至于喪親,必自致盡。”
〔八〕 徐天麟曰:“兩漢喪服之制,雖不合于古禮,然士大夫至孝出于天性者,未嘗不服三年之喪。在西都則公孫弘、原涉、河間王良:在東京則桓榮、韋 彪、銚期、鮑昂及東平王敞、東海王臻兄弟,皆事親盡愛,送終竭哀。二史書之,以為罕見,所以貶時俗之不能盡其通喪也?!庇衷娦⊙呸ぽ唬骸案纲馍遥纲?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鞭ぽ?,子長大之狀貌。陳忠上文所言“蓼莪之人作詩”,亦指此詩。
〔九〕 太宗,文帝廟號也。文帝二年詔曰:“農(nóng),天下之本也,其開藉田也。”袁紀(jì)“藉 ”作“籍”,二字可通。又范書“科”作“耕”。
〔十〕 孝武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師古曰:“孝謂善事父母者。廉謂清潔有廉隅者?!?
〔十一〕漢書韋賢傳末引司徒掾班彪曰:“漢承亡秦絕學(xué)之后,祖宗之制因時施宜。自元、成后學(xué)者蕃滋,貢禹毀宗廟,匡衡改郊兆,何武定三公,后皆數(shù)復(fù),故紛紛不定。何者?禮文缺微,古今異制,各為一家,未易可偏定也??加^諸儒之議,劉歆博而篤矣。”
〔十二〕事見前明帝紀(jì)上卷永平二年史文。
〔十三〕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前兩句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十四〕李賢曰:“井陵,帝父母陵在,陵在清河,故北望也?!?
袁宏曰:古之帝王所以篤化美俗,率民為善者也。因其自然而不奪其情,民猶有不及〔者〕〔一〕,而況毀禮止哀,滅其天性乎!
〔一〕 據(jù)通鑒卷五十引袁紀(jì)補(bǔ)。
冬十月,羌寇張掖、武威。
十二月,高句麗圍玄菟。
是歲宮死,玄菟太守姚光上言欲因其喪,發(fā)遼東、樂浪三郡兵出擊之。議者以為可許。尚書陳忠曰:“ 前者宮桀惡,光不能討。今自死,宜遣使者吊問,因責(zé)讓宮時所犯,告以赦令,不加誅責(zé),取其后善?!焙笾>潲愑墒欠伞惨弧?。
〔一〕 按范書東夷傳,宮死于建光元年,通鑒亦同,而袁紀(jì)卻置此段于上卷元初元年。按陳忠傳,其任尚書在劉愷任司徒之后。據(jù)安帝紀(jì),劉愷元初二年始 代夏勤為司徒,故元初元年不可能有陳忠任尚書諫伐高句麗事。又袁紀(jì)此事之前有“是歲郡國十五地震”句,同一段不可能有兩個“是歲”重出,且之后高句麗仍多 次進(jìn)犯,非“服焉”,至延光元年七月高句麗王始乞降,足明袁紀(jì)此記系誤置,今移正之。
延光元年(壬戌、一二二)
春,夫余王遣兵助玄菟,使貢獻(xiàn)。
三月丙午,大赦天下。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貞婦帛,人三匹。
夏四月,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京師郡國二十一雨雹”,續(xù)漢五行志作“延光元年四月,郡國二十雨雹”。三書各異。按陳忠之書“近以地震策免三公” 及“猶有風(fēng)雷之變”句,當(dāng)是先有地震,復(fù)有雨雹。
癸巳,司空陳褒以災(zāi)異免。
于是猶有風(fēng)雷之變,有司復(fù)以追究三公。尚書仆射陳忠上書曰:“臣聞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一〕。故(天子)三公入則參議政事〔二〕,出則司察 群后。然王者虛己,待以殊禮,在輿為軾,在坐為起〔三〕。漢典舊事,丞相所總,靡有不聽。今之三公,有古之名而無其實,選舉誅賞,一由尚書,尚書之任,重 于三公,凌夷已來,其漸久矣。近以地震策免司空,今言者復(fù)欲切讓三公,以解天意。臣愚闇竊信宋景克己之誠。孝成皇帝時,妖星守心,納賁麗之說,令丞相方進(jìn) 自裁,卒不蒙其?!菜摹?。以此況之,是非之分,具可詳見。今尚書奏事,有所請造,及決天下罪法不依故事者,宜使左右責(zé)求其意,割而勿聽。上順古典之義,下 防威福之專,置方圓于規(guī)矩,審輕重于權(quán)衡,誠國家之典,萬世之法也?!敝乙庠诎绱蟪?,待下以禮,九卿疾病,使者臨問,加賜錢帛,皆忠之議也。遷尚書令、 司隸校尉。
〔一〕 見論語八佾孔子對魯定公之語。
〔二〕 “天子”系衍文,刪。
〔三〕 李賢引漢舊儀曰:“皇帝見丞相起,謁者贊稱曰‘皇帝為丞相起立’,乃坐。皇帝在道,丞相迎,謁者替稱曰‘皇帝為丞相下輿立’,乃升車?!?
〔四〕 事見漢書翟方進(jìn)傳。時賁麗為郎,善為星,見熒惑守心,言大臣宜當(dāng)之,故成帝賜策迫方進(jìn)自殺,以塞天責(zé)。
初,忠父太尉寵守正,不事諸鄧,故忠不得志于其門。及鄧氏被誅,眾庶多冤之,而忠數(shù)上書,陷成其惡。奏劾司農(nóng)朱寵。太子之廢〔一〕,諸名臣來歷等守闕固爭,忠又劾奏,當(dāng)世以此譏忠。
〔一〕 太子,即順帝劉保,永寧元年立,延光三年廢,事見下文。
五月庚戌,宗正劉授為司空。
秋七月癸卯,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志“京師”下均有“郡國十三”四字,袁紀(jì)恐脫。
庚申〔一〕,高句麗王乞降。
〔一〕 本作“庚辰”。七月癸卯朔,無庚辰,據(jù)四部叢刊本逕改。
八月,羌寇敘州〔一〕。
〔一〕 范書作“七月”時事。
戊子,陽陵寢殿火。本志曰:棄法律:逐大臣,殺太子,以妾為妻,則火不炎上,謂火失其性而為災(zāi)也。今發(fā)于先陵,此天子將變象也。若曰:“不當(dāng)廢太子以自翦,如火不當(dāng)害先陵之寢也?!?
辛卯,黃龍見九真。
九月戊申,郡國二十七地震〔一〕。
〔一〕 范書作“九月甲戌”,續(xù)漢志同袁紀(jì)。按是月壬寅朔,不當(dāng)有“甲戌”,范書誤。
冬十月,鮮卑寇雁門、定襄。
十一月,鮮卑攻〔太〕(九)原〔一〕。
〔一〕 東漢無“九原”。范書作“ 太原”,據(jù)改。
二年(癸亥、一二三)
春正月,敦煌太守張珰上書陳邊事曰:“臣在京師亦以為西域宜棄,今親踐其土地,乃知棄西域則河西不能自存。謹(jǐn)陳西 域三策:今北虜呼衍王等展轉(zhuǎn)蒲類、秦海左右,可發(fā)張掖、酒泉屬國之吏士、義從,合三千五百人集昆侖塞,先擊呼衍王,絕其根本;因發(fā)鄯善兵五千人脅車師后 部,此上計也。若不能出兵,可置軍司馬,將士五百人,四〔郡〕(部)供其谷食,出據(jù)柳中,此中計也〔一〕。如亦不能,則棄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入塞,此下 計也。”
〔一〕 四郡,指河西四郡。蔣本誤作“部”,據(jù)黃本改。
尚書陳忠上疏曰:“臣聞八蠻之寇,莫甚北虜。漢興,高祖窘平城之圍〔一〕,太宗屈供奉之恥〔二〕。故孝武忿怒,深惟久長之計,命遣虎臣浮河絕 漠,窮其虜庭。當(dāng)斯之時,黔首隕于狼望之北(山),中國弊于廬山之壑〔三〕,府庫殫竭,杼軸空虛,算至車船,貲及六畜〔四〕。夫豈不懷慮久故也,遂規(guī)酒 泉、敦煌四郡,以隔南羌〔五〕,開三十六國,妻以公主,以斷其右臂。是以單于孤特,竄遁遠(yuǎn)藏。至于宣、元,遂備蕃臣,關(guān)徼不閉,羽檄不行。由此察之,戎狄 可以威服,難以化洽。西藏內(nèi)附日久,區(qū)區(qū)東望,叩關(guān)者數(shù)矣。此其不樂匈奴,慕漢之效也。今北虜已破車師,勢必南攻鄯善,棄而不救,則諸國從矣。若然,則北 虜財賄益增,膽勢益殖,威臨南羌,與之交連。如此,河西四郡危逼,不得不救,則百倍之役興,不貲之費(fèi)發(fā)矣。今議者但念西域絕遠(yuǎn),恤之煩費(fèi),不見先世苦心勤 勞之意。方今邊郡守御之具不精,內(nèi)郡武衛(wèi)之備不修,敦煌孤危,遠(yuǎn)來告急,復(fù)不輔助,內(nèi)無慰勞民吏,外無威示百蠻,蹙國減土,經(jīng)有明戒〔六〕。臣以為敦煌宜 置校尉,案舊增四郡屯兵,以西撫三十六國。建屯益兵,宣揚(yáng)雷風(fēng),冀以折沖萬里,震怖匈奴?!庇谑菑闹?。
〔一〕 漢初,匈奴南侵,高祖率軍進(jìn)擊,被困于平城白登,后納陳平之謀,僥幸解圍而歸。事見史記匈奴傳。
〔二〕 漢書賈誼傳載誼疏曰:“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漢歲致金絮采繒以奉之。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故言其恥。
〔三〕 “山”據(jù)范書西域傳刪。又范書“中國”作“財幣”。
〔四〕 李賢曰:“武帝時”國用不足,算至車船及六畜,言皆計其所得以出算。軺車一算,商賈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六畜無文。以此言之,無物不算?!彼?,稅也,一百二十錢為一算。此系資產(chǎn)稅。
〔五〕 蔣校曰:“以隔南羌,一本作以隔兩羌?!倍澳稀弊株I而不刊。黃本作“兩羌” ,龍溪精舍本作“戎羌”。按漢書西域傳贊、范書西域傳均作“南羌”,以羌在四郡之南故也。四郡如利刃,直插匈奴及婼羌之間,截斷了他們聯(lián)系。作“兩”,作 “戎”皆誤,故逕補(bǔ)“南”字。
〔六〕 詩大雅召旻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于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
夏四月戊子,爵乳母王圣為野王君,圣女婿劉瑰為朝陽侯。
司〔徒〕(空)揚(yáng)震詣闕上書曰〔一〕:“臣聞高祖與群后約,非功臣不得封。攻城野戰(zhàn),棄身沙漠,降服百蠻不羈之虜,然后得受茅土。故經(jīng)制父死子 繼,兄亡弟及〔二〕,所以別親疏,殊適庶,尊國體,重繼嗣,防淫篡,絕奸謀,百王不易之道。天子(不)專封,封有功;諸侯(不)專爵,爵有德〔三〕。今瑰 無他功德,但以配阿母女,既忝位侍中,一時之間,超至封侯?;f制〔四〕不合經(jīng)義,行人喧嘩,百寮不安。臣誠知言與罪俱,辭與辜會,忝當(dāng)臺翰之任,故不 敢不盡言之?!鄙喜粡摹?
〔一〕 前明言劉方為司空,下文有言“司徒楊震為太尉”,此作“
司空”,誤也,故正之。范書、通鑒均系此事于建光元年未改元之前。
〔二〕 見昭公二十二年公羊傳。
〔三〕 據(jù)范書及通鑒刪。
〔四〕 范書楊震傳作“不稽舊制” 。
又為阿母起第舍,震復(fù)上疏曰:“臣聞古者三年耕,有一年之儲;九年耕,有三年之儲。故堯之遭洪水,民無菜色。傳曰:‘國無三年之儲,非其國也?!惨弧彻守S年知禮,兇年減除。臣伏念災(zāi)害發(fā)起,彌以滋甚,百姓空虛,不能自贍。重以羌虜抄掠,二邊云擾〔二〕,戰(zhàn)斗之役,至今未息,兵甲軍糧,恒不足 給,殆非社稷安寧之術(shù)。伏見興起津城門內(nèi)第舍〔三〕,雕繕之飾,窮極巧妙,使者將作,轉(zhuǎn)相逼促,盛夏土王,攻山采石,百姓布野,農(nóng)民廢業(yè)。臣聞‘上之所 取,財盡則怨,力盡則叛’〔四〕。怨叛之民,不可復(fù)使。故曰‘ 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五〕。”上不從。
〔一〕 見莊公二十八年谷梁傳。其文曰:“國無九年之畜曰不足,無六年之畜曰急,無三年之畜曰國非其國也?!庇只茨献又餍g(shù)篇曰:“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亦三年一儲之意也。
〔二〕 范書、通鑒均作“三邊云擾 ”,胡注曰:“三邊,東、西、北也?!?
〔三〕 李賢曰:“洛陽南面西頭門也。”
〔四〕 見莊公三十一年谷梁傳?!?叛”作“懟”。注曰“懟,恚恨也?!?
〔五〕 見論語顏淵有若對哀公問。
冬十月辛未,太尉愷久病罷,司徒楊震為太尉。
是時京都、郡國三十七地震〔一〕。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京師及郡國三地震”。續(xù)漢志作“京都、郡國三十二地震”。未知孰是。
三年(甲子、一二四)
春二月丙寅〔一〕,上與太子行幸泰山,復(fù)濟(jì)陽今年田租。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丙子”。
戊子,鳳皇集濟(jì)陽,賜見者帛二十匹,鳳皇所過亭部,無出今年租。賜天下男子爵二級。
壬辰,祠五帝于汶上明堂。
戊戌,祠孔子于闕里,及七十二弟子〔一〕。
〔一〕 按戊戌上當(dāng)脫“三月”二字。
遂幸東平、魏郡、河內(nèi)。
壬戌,太尉楊震策免。
初,河內(nèi)人趙騰詣闕上書陳得失〔一〕,收考治,詔下獄。震隱其狂直,上疏曰:“臣聞堯、舜之朝,設(shè)直諫之鼓,誹謗之木〔二〕,蓋欲辟廣四門 〔三〕,開直言之路,〔博〕(轉(zhuǎn))采負(fù)薪〔四〕,盡賢愚之情也。乞全騰性命,以納□蕘之言〔五〕?!辈粡?。騰竟死于都市。中常侍樊豐等由是共稱贊震,騰死 之后深用怨懟。乃策免,收震印綬,遣歸本郡。到洛陽沈亭〔六〕,震顧諸子,謂門生曰:“
人非金石,死者士之常。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樊豐之狡猾而不能誅,惡□女王圣之傾亂而不能禁,知帑藏虛竭,賞賜不節(jié)而不能實,何面目見日月!身死之日,但雜木為棺,勿漆,布單衣,才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shè)祭祀?!彼煅鲽c而死。
〔一〕 趙騰,范書作“河間男子” 。鈕永建曰:“袁紀(jì)蓋涉上河內(nèi)而誤。”
〔二〕 李賢曰:“帝王紀(jì)曰: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
〔三〕 書舜典曰:“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dá)四聰?!蹦藦V致眾賢,極視聽于四方之意。
〔四〕 據(jù)范書改。又李賢曰:“負(fù)薪,賤人也?!痹斠姟啊跏仭敝?。
〔五〕 詩大雅板曰:“先民有言,詢于芻蕘?!弊⒃唬骸捌c蕘,薪采者?!笔柙唬骸拔矣幸墒?,常詢謀于芻蕘薪采者。以樵采之賤者,猶當(dāng)與之謀,況我與汝之同寮,得棄其言也!”
〔六〕 沈亭,東觀記作“雒陽都亭 ”。范書標(biāo)點本作“城西幾陽亭”,汲本、殿本作“夕陽亭”,續(xù)漢書亦然。未知孰是。
震字伯起,弘農(nóng)華陰人也。博學(xué)無所不究,數(shù)十年不應(yīng)州郡之命,眾人謂晚暮,而震志業(yè)逾篤。年過五十乃應(yīng)州郡之命。大將軍鄧騭聞而辟之,以為賢, 舉茂才,累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dāng)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茂才王密為昌邑令〔一〕,謁見,至夜懷金十斤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也?!泵茉唬骸澳?夜無知者。”震曰:“君知,我知,天知,地知〔二〕,何故無知?”密慚愧而出。震言行不媿于心,皆此類也。
〔一〕 乃震任荊州刺史時所舉之茂才。
〔二〕 東觀記、續(xù)漢書、范書“地知”均作“神知”。
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諫,令為開產(chǎn)業(yè),震曰:“使后世稱曰清吏子孫〔一〕,以此遺之,不亦貴乎!”及為公卿,敦古守樸,推其誠心,每言事不為文辭,意在匡主〔疾〕(絕)奸而已〔二〕。子秉以義正知名。
〔一〕 東觀記、范書均作“使后世稱為清白吏子孫”。疑袁紀(jì)傳寫中“清白”誤倒,復(fù)又妄改“白”為“曰”。
〔二〕 據(jù)黃本、南監(jiān)本改。
袁宏曰:夫生而樂存,天之性也;困而思通,物之勢也;愛而效忠,情之用也。故生茍宜存,則四體之重不可輕也;困必宜通,則天下之欲不可去 也,愛必宜用,則北面之節(jié)不可廢也。此三涂者,其于趣舍之分,則有同異之辨矣。統(tǒng)體而觀,亦各天人之理也。是以君子行己業(yè),必所讬焉。
古之道術(shù),有在于此者:明夷隱困而不恥,箕子之心也〔一〕,璩寧聞其風(fēng)而悅之〔二〕;舍否之通,利見大人,微子之趣也,〔三〕叔孫通聞其風(fēng) 而行之〔四〕;諫以弼君,死而不貳,比干之志也〔五〕,楊震聞其風(fēng)而守之。此數(shù)賢者,雖行其所聞,殉讬不同,皆終始之道,而不內(nèi)媿于心者也。是以圣人知天 理之區(qū)別,即物性之所讬,混眾流以弘通,不有滯于一方,然后品類不失其所,而天下各遂其生矣。
〔一〕 易明夷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nèi)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nèi)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庇质酚浰挝⒆邮兰?曰:“紂為淫泆,箕子諫,不聽。人或曰:‘ 可以去矣?!釉唬骸疄槿顺贾G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說于民,吾不忍為也?!吮话l(fā)佯狂而為奴。”
〔二〕 璩寧,璩瑗也。璩同蘧。瑗字伯玉,衛(wèi)大夫。論語衛(wèi)靈公曰:“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三〕 易否卦上九曰:“傾否,先否后喜。”注曰:“始以傾為否,后得通乃喜?!庇质酚浰挝⒆邮兰以唬骸凹q王殺比干,囚箕子,微子曰:‘ 人臣三諫不聽,則其義可以去矣?!彼煨?。周武王克殷,微子肉袒面縛,造于軍門。武王釋之,復(fù)其位如初。
〔四〕 叔孫通,秦博士。二世末,亡之薛,復(fù)事項王。漢二年,劉邦入彭城,通又降漢王,拜為博士而制漢禮儀。事見史記本傳。
〔五〕 史記宋微子世家曰:“見箕子諫不聽而為奴,則曰:‘君有過而不以死爭,則百姓何辜!’乃直言諫紂。紂怒,遂殺比干,刳視其心。”
然君子之動,非謀于眾也〔一〕,求之天地之中,款之胸懷之內(nèi),茍當(dāng)其心,雖殺身糜軀,未為難也。茍非其志,雖舉世非之而不沮也。
〔一〕 商君書更法篇曰:“成大功者不謀于眾?!?
夏四月戊辰,光祿勛馮石為太尉。
五月,南單于左〔日〕(尸)逐燒當(dāng)郡部扶渠當(dāng)?shù)确础惨弧场?
〔一〕 范書南匈奴傳“扶渠當(dāng)”作 “新降一部大人阿族”。又安帝紀(jì)作“南匈奴左日逐王叛”。按反者乃左日逐王所轄之新降一部,因不堪征發(fā)煩劇而反,非左日逐王叛。安帝紀(jì)失于簡而致誤。又袁紀(jì)之“尸”字乃“日”字之訛,正之。
秋八月辛巳,大鴻臚耿珍為大將軍〔一〕。
〔一〕 范書作“耿寶”,恐系避諱所改。
戊子,麒麟一、白虎二同見陽翟。
九月丁酉,廢皇太子保為濟(jì)陰王。
太子嘗有疾,避于野王君王圣第。太子乳母王男、廚監(jiān)邴古與中常侍江京、樊豐及圣、永等爭言相是非〔一〕,遂誣譖男等,皆幽死獄,父母妻子徙日 南。太子思戀男等,數(shù)為嘆息。圣、永懼有后患,乃與京、豐共譖構(gòu)太子。是時閻后寵盛,京、豐媚于閻顯等,信之,遂與后共助毀太子。上召大將軍、公卿議太子 應(yīng)廢。大將軍耿珍等曰:“是不宜奉適嗣?!碧;秆?、太仆來歷、廷尉張皓曰:“邴古等所議謀,太子不知。經(jīng)說年未十五,過惡不在身〔二〕。太子少,宜選忠 良師友,輔以禮義。廢置重事,此誠圣思所宜詳審?!鄙鲜怪谐J谭钤t脅諸大臣,大臣皆失色。來歷獨固爭之,上乃免歷官,削爵土。
〔一〕 東觀記、范書“邴古”作“ 邴吉”。
〔二〕 王先謙曰:“王補(bǔ)曰:‘昭公二十三年公羊傳:尹氏立王子朝。何休注:尹氏貶,王子朝不貶者,年未滿十歲,未知欲富貴,不當(dāng)坐,明罪在尹氏。此議言經(jīng)說“年未滿十五,過惡不在其身” ,蓋漢時治經(jīng)者舊有此說,故來歷等據(jù)之,以爭濟(jì)陰王。’”按時濟(jì)陰王才十歲。
是日,太子廢。于是光祿勛〔祋〕(祝)諷〔一〕、中郎將閭丘弘〔二〕、符節(jié)令張敬、太中大夫第五頡、中散大夫曹成、諫議大夫李泰〔三〕、羽林右監(jiān)孔顯、治書侍御史龍調(diào)〔四〕、衛(wèi)尉丞樂闈、城門司馬徐崇、開封人鄭安世等守闕上書,訴太子之冤〔五〕。
〔一〕 據(jù)范書、華陽國志蜀志改。
〔二〕 中郎將,范書來歷傳作“侍中”。
〔三〕 范書來歷傳作“李尤”,惠棟以為袁紀(jì)作“李泰”,誤。
〔四〕 范書來歷傳作“龔調(diào)”?;輻澰唬骸叭A陽國志曰:調(diào)字叔侯,巴郡安漢人,官至荊州刺史?!苯癜椿菟娙A陽國志卷一二益梁寧三州先漢以來士女 巴郡士女,其文曰:“志士荊州刺史龔調(diào)字叔侯?!弊⒃唬骸鞍矟h人?!焙笥钟小拔膶W(xué)掾龔策”,注作“墊江人”。而巴志所載官至荊州刺史者,乃龔榮也,且系墊 江人,桓帝時任巴郡文學(xué)掾。則即巴郡士女所言之“龔策”也,“策”系“榮”之誤。而巴志敘安漢縣,曰:“號出人士,大姓陳、范、閻、趙。”不及龔姓。按 調(diào)、榮二人,先后同時,恐不當(dāng)俱官至荊州刺史,苦無旁證,未知孰是。
〔五〕 據(jù)范書所載,此上十一人皆系來歷邀集守闕上書者。
癸巳〔一〕,令天下死罪減一等,徙邊戍,亡命贖罪者各有差。
〔一〕 范書安帝記作“乙巳”。按癸巳在丁酉之前,而史文置于后,則當(dāng)以“乙巳”為是。
辛亥,黃龍見歷城。
庚申晦,日有蝕之。
冬十月壬午,鳳凰見新豐。本志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時則有龍蛇之孽?!庇衷唬骸耙曋幻?,是謂不哲,時則有羽蟲之孽。鳳皇者,陽明之應(yīng)也,故非明王則隱而不見。凡五色大鳥似鳳皇者多為羽蟲之孽?!笔菚r上信讒,免楊震,廢太子,不哲之異也。
丁亥,行幸長安,祠陵廟。
十二月乙未,黃龍見瑯邪。
是歲京師、郡國二十二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志均作“二十三 ”。
四年(乙丑、一二五)
春正月壬午,黃龍二、麒麟一見濮陽。
三月戊午朔,日有蝕之。
庚申,上幸宛,當(dāng)祠章陵,覺體不安。乙丑,疾篤,自宛還。征濟(jì)北、河間王子年十四已下、七歲已上詣京師。進(jìn)號皇后母北宜春夫人為滎陽君。丁卯,帝崩于葉,不發(fā)喪。庚午,還宮。辛未,乃發(fā)喪。
皇后與兄閻顯謀,以所征濟(jì)北王子北鄉(xiāng)侯懿為帝嗣〔一〕,以閻顯為車騎將軍。
〔一〕 東觀記、續(xù)漢書作“北鄉(xiāng)侯犢”。通鑒從袁記、范書作“懿”。李賢曰:“蓋二名。”
乙酉,北鄉(xiāng)侯即皇帝位,太后臨朝。
夏四月丁酉,太尉馮石為太傅,司徒劉喜為太尉〔一〕,參錄尚書事,故司空李郃為司徒。
〔一〕 范書安帝紀(jì)作“劉熹”,而馮魴傳與袁紀(jì)同。喜、熹可通,詳見卷八趙喜注。
有司奏大將軍耿珍、中常侍樊豐、野王君王圣女永下獄誅。
己酉,葬孝安皇帝恭陵。
六月乙巳,大赦天下。
冬十月丙午,蜀郡越嶲山崩,殺四百余人。
辛亥,北鄉(xiāng)侯薨。
車騎將軍閻顯、中常侍江京等謀曰:“前不用濟(jì)〔陰〕(北)王〔一〕,今立之,后必怨人?!蹦搜杂谔?,征濟(jì)北王、河間王子,將以為嗣。
〔一〕 據(jù)袁紀(jì)上下文及范書改。
初,太子之廢,居于德陽殿西鐘下。中常侍黃門孫程、王成〔一〕、王國等常懷憤懣,謀欲立之。以告中常侍侯生、李閏,殺中常侍江京、陳達(dá)、劉安于 省門之外。王成以劍脅李閏曰:“太子之廢,天下咸怨。今北鄉(xiāng)早薨,安帝無嗣,太子聰明,天將啟之,從我乎? ”閏許諾。成乃與閏列尚書〔令〕(將)〔二〕、仆射已下到西鐘下,立濟(jì)陰王為皇帝,時年十一。升云臺,詔百官。
〔一〕 范書宦者傳作“王康”。
〔二〕 據(jù)范書改。
顯聞帝立,懼不知所為。小黃門樊登曰:“何不發(fā)兵擊之?!憋@以太后詔〔召〕越騎校尉馮詩、虎賁中郎將閻〔崇〕(景)將兵屯平朔門〔一〕。登引詩 等入省,顯謂詩曰:“濟(jì)陰王立,非皇太后意,璽綬在此,茍盡力效功,封侯可得?!碧笫故谠姷取灿 吃弧捕常骸澳艿脻?jì)陰王者封萬戶侯,李閏者五千戶?!?詩等皆許諾:“卒被召,所將吏士少?!憋@使詩與登迎吏士于左掖門外。
〔一〕 據(jù)范書補(bǔ)“召”字,改“景 ”字。顯弟景乃任衛(wèi)尉,亦不需如此懸賞遣之,當(dāng)是崇、景形近而致訛。又平朔門,范書作“朔平門”,而通鑒從袁記。胡三省曰:“余按百官志,朔平門,北宮北門也,恐當(dāng)以宦者傳為是?!?
〔二〕 據(jù)范書補(bǔ)。
詩因歸營,知事將敗,乃格殺登。閻景歸衛(wèi)府,收兵將欲作亂。是時尚書郭鎮(zhèn)勒兵詣闕,遇景于公車門。鎮(zhèn)下車召景,景以刃斫鎮(zhèn),鎮(zhèn)抽劍斬景。
戊午,使御史詣崇德殿,收顯等親族下獄誅,妻子徙日南。
初,上之廢,閻后豫焉,議郎陳禪議以為:“太后與上無母子之恩,當(dāng)廢?!比撼枷桃詾橐?。司徒掾周舉說司徒李〔郃〕(咸)曰:〔一〕“昔瞽瞍常欲 殺舜,舜事之逾謹(jǐn)〔二〕;鄭武姜謀殺莊公、秦始皇與母隔絕,感考叔、茅焦之言,修復(fù)子道〔三〕,斯皆前世之跡,書傳之所美也。今諸閻新誅,太后前宮恐悲生 疾,如從禪〔議〕(
讓)〔四〕,若有變異,后世歸咎明公,不刊之事也?!币月劊蠌闹?。
〔一〕 據(jù)袁紀(jì)上下文改。
〔二〕 胡三省曰:“瞽瞍使舜涂廩,而自下焚廩;使浚井,既入,從而掩之。其欲殺者屢矣,而舜事瞽瞍彌謹(jǐn)。書曰:‘祗載見瞽瞍,夔人齋栗?!?
〔三〕 武姜助共叔段,欲奪莊公位,公克段于鄢,閉武姜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納潁考叔之諫,隧而見母。事見隱公元年左傳。又秦始皇誅嫪毐,流呂不韋,遷太后于雍。齊人茅焦諫,始皇悟,復(fù)迎太后居甘泉宮。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四〕 讓議形近而訛,今正。
丁卯〔一〕,以王禮葬北鄉(xiāng)侯。
〔一〕 范書作“己卯”。
辛巳,封孫程、王國等十九人為列侯。司空劉授以阿附惡逆免。
十二月,詔曰:“朕以不德,纂承洪緒。今陰陽不和,疾疫為害,思聞忠正,以匡不逮。其令三公、卿士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
楊震門下人訟震之冤,天子嘉震之忠,除二子為郎,賜錢二十萬。以禮改葬之日,有大鳥翼廣一丈三尺〔一〕,集于柩前,低頭淚出,眾人莫不驚睹,葬畢,飛而沖天。
〔一〕 范書楊震傳注引謝承書作“ 二丈三尺”。
甲申,少府陶敦為司空。
后漢孝順皇帝紀(jì)上卷第十八
永建元年(丙寅、一二六)
春正月甲寅,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粟,人五石;貞婦帛,人三匹。
辛未,皇太后閻氏崩。
辛巳,太傅馮石、太尉劉喜以阿黨權(quán)〔貴〕(臣)免〔一〕,司徒李郃以疾疫策罷。
〔一〕 黃本無“臣”字,“臣”系蔣氏所加。按范書順帝紀(jì)注引東觀記作“以阿黨權(quán)貴” ,故據(jù)以補(bǔ)“貴”字。
二月甲申,葬安思閻皇后。
丙戌,太常桓焉為太傅,大鴻臚朱寵為太尉,長樂少府朱倀為司徒。凡三公居位或不書,史失之也。封尚書郭鎮(zhèn)為定顛侯。
是時司隸校尉虞詡糾正邪枉,無所回避。中常侍張防等專權(quán)縱肆,詡奏免之。防遂譖訴詡等作威?!惨弧?,帝怒,下詡獄。浮陽侯孫程、祝阿侯張賢等知 詡以忠獲罪,乃相率請詡,上引見之,程賢曰:“陛下始與臣等造事之時,常疾奸臣,知其傾國。今即位而自為,何以非先帝乎!司隸校尉虞詡為陛下盡忠,無所回 避,反拘系;常侍張防贓罪明正,陷構(gòu)忠良。今星守羽林,其占宮中有奸臣,宜急出詡,收防送獄,以塞天變?!?時防直上后,程叱防曰:“奸臣張防,何不下殿!”即趨東廂。上召問諸尚書,尚書賈服素與防善〔二〕,遂諷尚書奏詡,會赦,以贖罪免死〔三〕。
〔一〕 書洪范曰:“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
〔二〕 范書虞詡傳作“賈朗”。
〔三〕 范書虞詡傳作“詡坐論輸左?!?。又曰:“詡子顗與門生百余人,舉幡候中常侍高梵車,叩頭流血,訴言枉狀。梵乃入言之,防坐徙邊,賈朗等六人或死或黜;即日赦出詡?!?
秋九月,有司奏:“浮陽侯孫程、祝阿侯張賢為司隸校尉虞詡訶叱左右〔一〕,謗訕大臣,妄造不祥,干亂悖逆。王國等皆與程黨,久留京師,益其驕溢?!?詔免程等,徙為都梁侯。程怨恨,封還印綬,更封為宜城侯。
〔一〕 “詡”原誤作“翻”,逕改之。
冬十月辛巳,天下囚減死一等徙戍邊,亡命贖罪各有差。
丁亥,司徒朱倀以疾疫罷〔一〕,司空陶敦有罪免。光祿勛許敬為司徒,廷尉張皓為司空。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永建二年七月壬午罷。按風(fēng)俗通義卷五十反篇:“司徒朱倀,以年老為司隸虞詡所奏耳目不聰明,見掾?qū)俅笈?,曰‘顛而不扶。焉用彼相!君勞臣辱,何用為!’”恐?dāng)以袁紀(jì)為是。
甲辰,詔曰:“朕以不德,統(tǒng)承大業(yè),虐氣流行,厲疾為災(zāi),重以水潦,秋稼漂沒,每州郡所出,惻然自刻。其令當(dāng)輸今年租者,一切勿責(zé)?!?
二年(丁卯、一二七)
春二月,鮮卑寇遼東。
二月戊申,詔征南陽樊英、江夏黃瓊、會稽賀純、廣漢楊厚。
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也。隱居教授,受業(yè)者自四方至。安帝時,博士、公車征皆不至,及于是時,又固辭疾篤,乃詔郡縣禮致之。英既至,天子為設(shè)壇 席〔一〕,延問得失,拜五官中郎將。遂稱疾篤,賜告歸,復(fù)追下詔以光祿大夫,居在所縣賜谷千斛,常以八月存問高年,時致羊酒如前世故事〔二〕。英辭讓不 受,有詔喻旨勿聽。
〔一〕 按因英善風(fēng)角、星算、河洛七緯、推步災(zāi)異,帝遂于席前設(shè)壇,故稱壇席。
〔二〕 范書樊英傳作“致牛一頭、酒三斛”。前世故事指禮遇江革、毛義、薛苞等,詳見章帝紀(jì)上卷。
英居家有法度,篤于鄉(xiāng)里。自陳寔之徒,少時從英。英嘗臥病便坐,妻遣婢拜問疾,英下床答拜。寔問之,英曰:“妻,齊也,共奉祭祀,禮無不答〔一〕。 ”又有鄰人子止英家,每醉呴呼,〔英〕曰〔二〕:“ 其父臨死,以相委屬,故收養(yǎng)之?!睂伋R源朔Q之。
〔一〕 禮記哀公問篇孔子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又惠棟曰:“凡非吊喪,非見國君,無不答拜?!?
〔二〕 據(jù)文意補(bǔ)。
公卿大臣多薦江夏黃瓊之賢,于是公車征瓊,至即稱疾不進(jìn)。有司劾以不敬,詔下縣次引致,瓊不得已前就征,拜侍中。賀純、楊厚亦篤行士。
夏六月乙酉,改殯皇妣李氏,追尊曰恭愍皇后。初,皇妣以宮人得幸于安帝,而生上。閻后妒之,賜酖死,〔葬〕于城北〔一〕。上即位,左右以聞,上歔欷發(fā)哀,乃親到瘞所,號啕斷絕。
〔一〕 據(jù)范書、續(xù)漢書補(bǔ)。
秋七月丙戌朔,日有蝕之〔一〕。
〔一〕 范書順帝紀(jì)、續(xù)漢志均作“ 甲戌朔”,袁紀(jì)誤。
西域長史班勇請兵擊焉耆,漢發(fā)河西四郡兵三千人詣勇。敦煌太守張朗有罪,欲以功自贖,即便宜領(lǐng)諸郡兵出塞。初,勇發(fā)諸國兵,使龜茲、鄯善自南道 入,勇將諸郡兵,率車師六國兵自北道入。會張朗乃要經(jīng)自尉黎入,焉耆王請降于朗,既而不出,漢兵罷還,焉耆王卒不加誅。漢以兩將不和,皆征免,故勇不論 〔一〕。
〔一〕 范書本傳作“朗遂得免誅。勇以后期,征下獄,免”。
三年(戊辰、一二八)
春正月丙子,京師、漢陽地震,屋壓殺人。乙未,詔曰:“京都地動,漢陽尤甚,加以比年饑饉,夙夜忯懔。群公卿士,其深思古典,有以消災(zāi)復(fù)異,救此下民,忠信嘉謀,靡有所諱。其勿收漢陽今年田租?!?
秋七月丁酉,茂陵園火。
九月,鮮卑寇漁陽。
十二月乙亥〔一〕,太傅桓焉以辟召非其人免。
〔一〕 是月丙申朔,無乙亥。范書作“己亥”,是。
四年(己巳、一二九)
春正月丙寅,大赦天下。
丙子,帝加元服。賜公卿已下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帛,人一匹。
五月,漢陽都尉獻(xiàn)大珠〔一〕。詔曰:“海內(nèi)有災(zāi),太官減膳。都尉不宣揚(yáng)本朝,而獻(xiàn)珠求媚,今其封還。”
〔一〕 范書順帝紀(jì)言獻(xiàn)大珠者乃“ 桂陽太守文礱”。按東觀記曰:“漢陽率善都尉蒲密因桂陽太守文礱獻(xiàn)大明珠以求媚,今封珠還蒲密。”則獻(xiàn)珠者實蒲密也。范書失于過簡而障翳首惡也。
袁宏曰:夫饑而思食,寒而欲衣,生之所資也。遇其資則粳糧缊袍,快然自足矣。然富有天下者,其欲彌廣,雖方丈黼黻,猶曰不足,必求河海之 珍,以充耳目之玩,則神勞于上,民疲于下矣。夫萬物之性,非能自止者也。上之所為,民之準(zhǔn)的也。今以不止之性,而殉準(zhǔn)的于上,是彌而開之,使其侈競也。古 之帝王不為靡麗之服,不貴難得之貨,所以去華競,以嘿止喧也。夫上茍不欲,則物無由貴;物無由貴,則難得之貨息;難得之貨息,則民安本業(yè);民安本業(yè),則衣 食周,力任全矣。夫不明其本而禁其末,不去其華而密其實,雖誅殺日加,而奢麗逾滋矣。
秋八月丁巳,太尉朱寵、司空張皓以陰陽不和免〔一〕。
〔一〕 東觀記、范書“朱寵”均作 “劉光”。
癸酉〔一〕,大鴻臚龐參為太尉,太常王龔為司空。
〔一〕 按八月癸巳朔,無癸酉。范書作“九月癸酉”,是。疑袁紀(jì)脫“九月”二字。
冬十一月,司徒許敬策免,宗正劉〔崎〕(?。樗就健惨弧?。
〔一〕 東觀記曰:“崎字叔峻,華陰人也?!扁o永建曰:“蓋紀(jì)文涉字而誤?!笔恰?
朱寵字仲威,京兆杜陵人也。初為潁川太守,表孝悌儒義,理冤獄,撫孤老,功曹、主簿皆選明經(jīng)有高行者。每出行縣,使文學(xué)祭酒佩經(jīng)書前驅(qū),頓止亭 傳,輒復(fù)教授。周旋阡陌,觀課農(nóng)桑,吏安其政,民愛其禮。所至縣界,父老迎者常數(shù)千人,寵乃使三老御車,問人得失,百姓翕然,治甚有聲。
寵以正月歲首宴賜群吏,問功曹史鄭凱曰〔一〕:“聞貴郡山川多產(chǎn)奇士,前賢往哲,可得聞乎?”對曰:“鄙郡炳嵩山之靈,受中岳之精,是以圣賢龍 蟠,俊乂鳳集。昔許由、巢父恥受堯禪,洗耳河濱,重道輕帝,遁也高跱〔二〕。樊仲父者,志潔心遐,恥飲山河之功,賤天下之重,抗節(jié)參云〔三〕。公儀、許 由,俱出陽城〔四〕。留侯張良,奇謀輔世,玄算入微,濟(jì)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出于〔父城〕(輔成)〔五〕。胡元安體曾參之至 行,履樂正之純業(yè),喪親泣血,骨立形存,精誠洞于神明,雉兔集其左右,出于潁陽〔六〕。彪義山英姿秀偉,逸才挺出,究孔圣之房奧,存文武于將墜,文麗春 華,辭蔚藻績,出于昆陽〔七〕。杜伯夷經(jīng)學(xué)稱于師門,政事熙于國朝,清身不茍,有于陵之操,損己存公,有公儀之節(jié),以榮華為塵埃,以富貴為厚累,草廬蓬 門,藜藿不供,出于定陵〔八〕?!睂櫾唬骸疤懿疀r,汝南周彥祖〔九〕,皆辭征聘之寵,隱林藪之中,清邁夷齊,德擬古人,恐貴郡之士未有如此者也?!眲P 對曰:“此二賢但讓公卿之榮耳!若許由不受堯位,樊仲父不屈當(dāng)世,以此準(zhǔn)之,不以遠(yuǎn)乎?”
〔一〕 功曹史,原作“公曹吏”,誤。續(xù)漢百官志曰:“功曹吏,主選署功勞?!惫蕦櫾冎缘胤角百t往哲。
〔二〕 事見史記正義引皇甫謐高士傳。詳見卷五注。
〔三〕 樊仲父,即樊仲子,亦作樊穆仲。本名仲山甫,因封于樊,故亦稱樊仲山父,乃周宣王時名臣。
〔四〕 公儀,公儀休也,魯博士。詳見史記循吏傳。
〔五〕 據(jù)續(xù)漢郡國志及水經(jīng)注改。
〔六〕 惠棟引汝南先賢傳曰:“胡定,字元安,潁川潁陽人也。至行絕人,在喪,雉兔游其庭,雪霜覆其室??h令遣戶曹掾排闥問定,定已絕谷,妻子皆臥在床。令遣掾以干糒就遺之,定乃受半?!?又樂正,樂正子春也。曾子弟子。禮記檀弓下曰:“樂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
〔七〕 彪義山,事跡無考。
〔八〕 杜伯夷,即杜安。范書樂恢傳注引華嶠書曰:“安擢為宛令,以病去。章帝行過潁川,安上書,召拜侍御史,遷至巴郡太守。而恢在家,安與恢書通 問,恢告吏口謝,且讓之曰:‘為宛令不合志,病去可也。干人主以窺□,非也。違平生操,故不報?!惨喙?jié)士也,年十三入太學(xué),號奇童。洛陽令周紆自往候 安,安謝不見。京師貴戚慕其行,或遺之書,安不發(fā),悉壁藏之。及后捕案貴戚賓客,安開壁出書,印封如故?!?
〔九〕 周伯況,周黨也。周彥祖,周燮也。
寵征入為大鴻臚,拜太尉。自為宰相,數(shù)抗直言,雖為三公,臥布被,僅能覆身,食脫粟米,藜藿不厭。子弟同衣而出,并日而食。將薨,遺其子曰: “吾本寒賤諸生,才非周干,橫受朝恩,位過其任,不能竭身報國,負(fù)責(zé)深重。身沒之后,百僚所賻贈,一無所受。素棺殯斂,疏布單衣,無設(shè)紱冕。斂畢,便以所 有牛車,夜載喪還鄉(xiāng)里,勿告群僚,以密靜為務(wù)?!?
許敬字鴻卿,汝南平輿人也。為吏有誣君者,會于縣令坐,敬拔刀斷席曰:“敬不忍與惡人連席?!庇墒侵?。舉茂才,除南昌令。以土地卑濕,不可迎 親,親老,則棄官歸供養(yǎng)。辟司徒府,稍遷江夏、沛相〔一〕,自光祿勛入為司徒。敬以臧否為己任,仕于和、安之間,當(dāng)竇、鄧、閻氏之盛,直道而進(jìn),無所屈 撓。三家既敗,多有染污者,敬居然自適,引謗不及己,當(dāng)世以此奇之。
〔一〕 疑“江夏”下脫“太守”二字。
五年(庚午、一三0)
春正月,疏勒、大宛、莎車王遣使貢獻(xiàn)。
夏四月,京都旱。
冬十月丙寅〔一〕,天下系囚皆免死一等,徙邊戍。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丙辰”。
六年(辛未、一三一)
無事。
陽嘉元年(壬申、一三二)
春正月乙丑〔一〕,立皇后梁氏。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孤獨篤癃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三斛。
〔一〕 是月戊寅朔,無乙丑。范書作“乙巳”,是。
后,梁商女也。初,梁竦中子雍生商,商襲父爵為乘氏侯。商生三男四女:長曰冀,次曰不疑,次曰蒙;長女田,次〔妠〕(姬),即后也〔一〕,次阿 重。后生,有光影之祥。及長,好史書,治韓詩,大義略舉,以列女圖常在左右〔二〕,宗族中外咸敬異焉。商謂諸弟子曰:“我先人鎮(zhèn)撫西河,全濟(jì)生民,使免虎 口之害,所活者不可勝數(shù),而大位不究。夫積德之報,不及其身,必流福子孫,當(dāng)因此女興邪?”選入掖庭,相工茅通見之,驚曰:“此所謂日角偃月,相之極貴, 臣未嘗見之。”于是以為貴人。拜商侍中、屯騎校尉。貴人有寵,從容言于上曰:“陽以博施為德,陰以不專為義。蓋螽斯之福,則百祚之興也〔三〕。愿陛下思天 行之普〔逮〕(達(dá))〔四〕,均貫魚之次序,使小妾得免罪謗之累?!庇谑巧嫌沃?,親寵益固。
〔一〕 范書皇后紀(jì)“姬”作“妠” 。按此乃涉閻后諱而誤,故改。
〔二〕 李賢曰:“劉向撰列女傳八篇,圖畫其像?!被輻澰唬骸皠⑾蚱呗詣e錄曰:‘臣向與黃門侍郎歆所校列女傳,種類相從,為七篇,以著禍福榮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畫之于屏風(fēng)四堵?!?
〔三〕 詩國風(fēng)螽斯序曰:“言若螽斯不妒忌,則子孫眾多也。”又詩大雅思齊曰:“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笔柙唬骸按箧σ蝗擞惺?,不妒忌而進(jìn)眾妾,則宜有百子?!?
〔四〕 據(jù)續(xù)漢志及鈕永建說改。說文曰:“逮,及也?!?
三月庚辰〔一〕,大赦天下。
〔一〕 范書作“庚寅”。
夏四月,有司依舊制加梁商位特進(jìn),增國土。商上書讓曰:“祿命過厚,受祖考多福,又讬日月末光,以斗筲之材〔一〕,乘君子之器,懼有負(fù)乘之累, 不守歷世之榮。誠不如舊制,與左賢同科。”書十余上,帝輒敦喻之。商又上書讓校尉曰:“臣讬椒房,被蒙榮寵,兼官二職,非材可堪。受寵戰(zhàn)栗,驚懼惶戚,不 遑寧處,披露赤誠,敢遂狂狷。謹(jǐn)上屯騎校尉印綬?!鄙夏嗽S焉,以特進(jìn)就第,賜安車駟馬。頃之,拜執(zhí)金吾。
〔一〕 論語子路曰:“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倍敷?,言其器小,以喻寡能少識之人。
冬十月,望都狼食數(shù)十人〔一〕。本志曰:“言之不從,則有毛蟲之孽。京房易曰:‘君無道,害將及人。去之深山〔以〕全身,厥災(zāi)狼食人?!捕场?
〔一〕 范書作“冬十一月甲申,望都、蒲陰狼殺女子九十七人”。又續(xù)漢志作“十月中,望都、蒲陰,狼殺童兒九十七人”。而東觀記作“望都、蒲陰狼殺子女九十七人,為不祠北岳所致,害加孕婦?!睋?jù)此則被害人乃孕婦也。袁紀(jì)恐脫“蒲陰”二字。
〔二〕 “以”字據(jù)惠棟說補(bǔ)。又此乃京房易傳之文。
辛酉,詔天下死罪囚減罪一等,亡命贖罪各有差。
鮮卑寇遼東。
十一月丁未,東平王敞薨〔一〕。敞有孝行,喪母,三年如禮,詔書增戶五千。
〔一〕 范書作十二月事。按十一月甲戌朔,無丁未,袁紀(jì)“十一”當(dāng)系“十二”之誤。
是時長吏數(shù)易,去就煩費(fèi)。尚書左雄上疏曰:“ 臣聞柔遠(yuǎn)能邇,莫大寧民,寧民之務(wù),莫重用賢,是以皋繇對禹:‘貴在知人,安人則惠,黎民懷之?!惨弧场?
〔一〕 見尚書皋陶謨?!百F在知人 ”作“知人則哲”。
昔三代垂統(tǒng),封建侯伯,世位親親,民用和睦。宗周既滅,六國并秦,坑儒泯典,革除五等,郡縣設(shè)令,封冢黎民〔一〕。大漢受命,蠲免苛政,寬以三 章〔二〕,撫以因循。至于文、景,天下康乂,誠由玄靖淵默,使萬民不擾也。宣帝興于側(cè)陋,知世所疾,綜名核實,賞罰必行。刺史、守、相初拜,輒親見問之, 觀其所由,退而考察,以質(zhì)其言。常嘆曰:‘民所以安而無愁者,政平吏良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 以為吏數(shù)變易,則下不安業(yè),民知不久,則詐以求過。故二千石有治能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爵至封侯,公卿時缺,則以次用之。是以吏稱其職,民安其 業(yè),故能降來儀之瑞,建中興之功〔三〕。
〔一〕 漢書揚(yáng)雄傳引長楊賦曰:“ 封豕其士,窫窳其民?!睉?yīng)劭曰:“淮南子云,堯之時窫窳、封豨、鑿齒皆為民害。窫窳類貙,虎爪,食人。 ”李奇曰:“以喻秦貪婪,殘食其民也?!?
〔二〕 劉邦初入關(guān),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三〕 胡三省曰:“謂尹翁歸、韓延壽、朱邑、龔遂、黃霸之屬也。事并見宣帝紀(jì)?!?
漢元至今,三百余載,俗浸雕弊,巧偽滋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列城百里,轉(zhuǎn)動煩數(shù)。以殺害為賢,以循理為劣,以聚斂為辨,以修己為弱。髡鉗之 戮,生于睚眥;覆尸之禍,成于喜怒。視民如寇,稅之如狼〔一〕。監(jiān)司相望,見非不舉,觀政于亭傳,責(zé)成于耳目〔二〕,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核實。虛誕者獲 佑,束修者見黜;或因罪而致高,或處危以成名。所以天災(zāi)屢降,治道未寧,皆由于此也。
〔一〕 哀公元年左傳曰:“子西曰:‘今聞夫差,珍異是聚,觀樂是務(wù);視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庇謬Z楚語曰:斗且語令尹子常弟曰:“ 吾見令尹,令尹問蓄聚積實,如餓豺狼焉,殆必亡者也!”
〔二〕 沈欽韓曰:“言監(jiān)司按部,但一過亭傳而已,未嘗深考其治狀也?!?
臣愚以為長吏理績有顯效者,可就增秩,勿使移徙,非父母喪不得去官〔一〕。其不從,王制錮之終身,雖赦令不在齒列。必競修善政,親撫百姓,率土之民,各寧其所。追配文宣中興之軌,流光垂祚,永世不刊?!庇谑菑?fù)申無故去官之禁〔二〕。
〔一〕 趙翼廿二史札記曰:“賈琮為冀州刺史,有司有贓過者,望風(fēng)解印綬去。朱穆為冀州刺史,令長解印綬去者四十余人。及穆到任,劾奏至有自殺者。 李膺為青州刺史,有威政,屬城聞風(fēng)皆自引去。范滂為清詔使,案察貪吏,守令自知贓污,皆望風(fēng)解印綬。陳寔為太邱長,以沛相賦斂無法,乃解印綬去。宗慈為修 武令,太守貪賄,慈遂棄官去。按令長丞尉各有官守,何以欲去即去。據(jù)左雄疏云:今之墨綬,拜爵王廷,而齊于匹庶,動輒避負(fù),非所以崇憲明理也。請自今守相 長吏非父母喪,不得去官。其不遵法禁者,錮之終身,若被劾奏,逃亡不就法者,家屬徙邊,以懲其后。黃巾賊起,詔諸府掾?qū)俨坏猛蟹ň???梢娖綍r朝廷無禁人 擅去官之令,聽其自來自去,而不追問也。法網(wǎng)亦太疏矣。”
〔二〕 胡三省曰:“先已有此禁,今復(fù)申嚴(yán)之?!比徊辉斍傲钪猿?。且范書左雄傳亦言因宦者擅權(quán),此令終不能用。故漢末又復(fù)申之,亦無實效也。
閏月壬子,恭陵廟災(zāi)〔一〕。
〔一〕 閏月癸酉朔,無壬子。范書順帝紀(jì)作“庚子”,是。而續(xù)漢志注引古今注又言“十二月,河南郡國火燒廬舍,殺人”,與袁、范書又異。
北海人郎顗上書曰:“臣聞天垂誡,地見災(zāi)異,所以譴告人主,克己修德也。故應(yīng)天以誠而不以言,導(dǎo)下以躬而不以刑。頃者宮殿官府,多所治飾。昔盤 庚遷殷,去奢即儉〔一〕;夏后卑宮,盡力以致美〔二〕。愚以為諸所繕治,事可減省,以恤貧民,以賑孤寡,天之意也,人之愿也。陛下躬親庶事,詔書每下,廣 開不諱之路,以天下為憂,百姓為念,而不數(shù)見公卿,責(zé)以政事,誠優(yōu)游養(yǎng)德之道也。然三公者,調(diào)和陰陽,儀刑百寮。今水旱連年,五谷不登,不能憂也。官失其 序,庶事不治,不能正也。但遲回偃仰,稱病自逸,忘天下之憂,甘宴安之樂,豈不謬哉!”尚書問狀,顗對多言術(shù)數(shù)、占候之事〔三〕,大旨以三公非其人,將有 饑饉、水旱、地震、盜賊之變。其后海賊攻會稽,而青、徐盜賊起,西羌反,明年四月京師地震,其夏大旱,略如其言〔四〕。
〔一〕 李賢引帝王紀(jì)曰:“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自祖辛以來,奢淫不絕,乃渡河,將徙都亳之殷地。人咨絕相怨,不欲徙,盤庚乃作書三篇以告喻之?!?
〔二〕 論語泰伯曰:“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至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疑袁紀(jì)“盡力以致美 ”句有訛。
〔三〕 “術(shù)數(shù)”原誤倒,逕改。
〔四〕 范書系郎顗上此書于二年正月。
華嶠曰:漢之十葉,王莽篡位,聞道術(shù)之士西門君惠、李守等多稱讖云“劉秀為天子”〔一〕。自光武為布衣時,數(shù)言此,及后終為天子,故甚信其 書。鄭興以忤意見疏,桓譚以遠(yuǎn)斥憂死。及明、章二帝祖述此意,故后世爭為圖緯之學(xué),以矯世取資。是以通儒賈逵、馬融、張衡、朱穆、崔寔、荀爽之徒,忿其若 此,奏皆以為虛妄不經(jīng),宜悉收藏之。惟斯事深奧,善言古者必有驗于今,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而托云天之歷數(shù)、陰陽、占候,今所宜急也。占候、術(shù)數(shù),能仰瞻 俯察,參諸人事,禍福吉兇既應(yīng),引之教義,亦有著明。此蓋道術(shù)之有益于后世,為后人所尚也。
〔一〕 按漢書王莽傳曰:“衛(wèi)將軍王涉素養(yǎng)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 星孛掃宮室,劉氏當(dāng)復(fù)興,國師公姓名是也。’”又范書及袁紀(jì)載李守讖曰:“劉氏復(fù)興,李氏為輔”。而直言“
劉秀當(dāng)為天子”者,蔡少公也。見袁紀(jì)卷一。
二年(癸酉、一三三)
夏四月丁丑,封虎賁中郎將冀為襄邑侯。執(zhí)金吾商上書陳讓,辭意惻至,書十余上,上遂聽許。
爵阿母 〔宋〕(宗)娥為山陽君〔一〕。尚書左雄諫曰:“臣聞高祖約,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封。孝安皇帝封江京、王圣等,皆有地震之異。永建二年,封陰謀之功 〔二〕,又有日蝕之變。通道術(shù)之士,或歸于封爵不時之咎。方今青、徐饑饉,盜賊未息,陛下干干勞思以濟(jì)民〔三〕,宜清凈無為,以求天意。誠不應(yīng)追錄小恩, 以虧大典?!鄙喜粡?。
〔一〕 據(jù)范書、續(xù)漢書及袁紀(jì)本卷永和二年五月史文改。
〔二〕 胡三省曰:“不見于史?!?
〔三〕 易干卦曰:“君子,終日干干?!笔柙唬骸案筛?,言每恒終竟此日,健健自強(qiáng),勉力不有止息?!?
雄復(fù)諫曰:“臣聞君莫不好忠正,惡讒諛;而臣莫不以忠得罪,以讒得幸。蓋忠言難入,讒言順耳易從也。夫刑罪,人情之所甚惡也。是以世俗為忠者 少,而習(xí)諛者多。故令人主數(shù)聞其美,稀知其過,迷而不悟,至于危亡。臣伏見尚書故事〔一〕,無乳母賜爵之制。唯先帝時阿母王圣為野王君,造生殘賊廢立之 禍,生則為天下所咀嚼,死則為海內(nèi)所共快。桀、紂貴為天子,而庸仆惡以為比,以其富而無義也。夷、齊賤于匹夫,而王侯爭與為類,以其貧而有德也。今阿母躬 蹈儉約,以身率下,群僚蒸庶,莫不向風(fēng)。而與王氏并同爵號,懼違本操,失其常愿。愚以為人心不相遠(yuǎn),其所不安,遠(yuǎn)近一也。王圣之禍,未絕于口,傾覆之勢, 危于壘卵。臣請歲以錢千萬給阿母,內(nèi)可以盡恩愛之親,外可以不為吏民之所怪也?!鄙献洳粡?。
〔一〕 胡三省曰:“漢故事,皆尚書主之?!?
雄字伯豪,南〔陽〕郡涅陽人也〔一〕。居貧好學(xué)經(jīng),常以“服勤不足,學(xué)足。學(xué)者懈怠,宜崇經(jīng)術(shù),繕治太學(xué)”。既為尚書而陳之,帝從其言,更增弟子科〔二〕,除儒者為郎百余人。
〔一〕 據(jù)洪亮吉說補(bǔ)。
〔二〕 范書左雄傳曰:“詔試明經(jīng)者補(bǔ)弟子,增甲乙兩科:員各十人?!?
雄上言曰:“郡國孝廉,古之貢士,出則宰民,宣協(xié)風(fēng)教。若其面墻,無以施化,招災(zāi)致禍,為害不細(xì)??鬃釉唬骸氖换??!惨弧扯Y:‘四十彊 而仕?!捕痴堊越裥⒘粷M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三〕,文吏試箋奏〔四〕,覆之端門〔五〕,練其虛實,以觀異能,以美風(fēng)俗;有不承 科,正其罪法?!钡蹚闹?。詔“郡國孝廉年四十已上,考德行,試其經(jīng)。奏其茂才異行如顏淵、子奇,不拘年齒”。
〔一〕 見論語為政。
〔二〕 見禮記曲禮上,“彊”上原有“曰”字。
〔三〕 李賢曰:“儒有一家之學(xué),故稱家法?!?
〔四〕 胡三省引漢雜事曰:“凡群臣之書,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章者需頭稱‘稽首上聞’,謝恩陳事,詣闕通者也。奏 者亦需頭,其京師官但言‘稽首言’,下言 ‘稽首以聞’,其中有所請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臺,卿校送謁者臺也。表者不需頭,上言‘臣某言’,下言‘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 ‘某官臣某甲、乙上?!?
〔五〕 胡三省曰:“宮之正南門曰端門,尚書于此受天下章奏,令舉者先詣公府謂試,以副本納之端門,尚書審覆之?!?
今舉孝廉徐淑年未滿限〔一〕,臺郎詰之,對曰:“詔書有‘顏淵、子奇,不拘年齒’,是以本郡以臣充選。郎不能屈。雄詰之曰:“昔顏淵、子奇問一知十〔二〕,孝廉問一知幾邪?”淑無以對。乃卻歸,郡守坐免。時郡國守相坐舉者百余人。
〔一〕 疑“今”系“廣陵”之誤。
〔二〕 問,聞也,古通用。
初,明帝時,政嚴(yán)事峻,九卿皆鞭杖。雄上言曰:“九卿位亞三〔事〕(等)〔一〕,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節(jié),動有庠序之儀,加以鞭杖,誠非古典?!鄙霞闯?
〔一〕 據(jù)黃本改。三事,即三公也。
袁宏曰:夫謀事作制令,以經(jīng)世訓(xùn)物,使必可為也。古者四十而仕,非謂彈冠之會〔一〕,必將是年也。以為可仕之時,在于彊盛,故舉大限,以為民表。且顏淵、子奇,曠代一有,而欲以斯為格,豈不偏乎!
〔一〕 師古曰:“彈冠,云入仕也。”
己亥,京都地震。
五月庚子,詔曰:“朕以不德,統(tǒng)奉洪業(yè),無以承順干坤,協(xié)和陰陽,災(zāi)眚?qū)乙?,咎征仍彰。群公卿士將何以匡輔朕之不逮,奉答災(zāi)異?災(zāi)異不空設(shè),必有所應(yīng),其各舉敦樸之士一人,直言厥咎,靡有所諱。”
漢中李固對曰:
愚以為天不言,以災(zāi)異為譴告。政之治亂,主之得失,皆上帝所伺,而應(yīng)以災(zāi)祥者也。王者父天母地〔一〕,體〔具〕(其)山川〔二〕。今日蝕地 動,山崩晝晦,主將安立?物將安寄?昔江京之奸,禍及骨肉,至令陛下幽廢,親履艱難。天誘其衷,陛下龍興,海內(nèi)莫不忻悅。實有沛然改圖,抑退權(quán)臣,詢求善 政,以順天意。夜而得之,坐而待旦。今則不然,政令紛紜,以復(fù)仿蹈前軌矣。臣伏在草澤,痛心疾首。誠以陛下圣德應(yīng)朝,實當(dāng)嘉會,反衰弊之政,弘中興之美, 其功甚易,譬猶指掌。
〔一〕 李賢引春秋感精符曰:“人主日月同明,四時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宋均曰:“父天于圜丘之祀也,母地于方澤之祭也?!?
〔二〕 據(jù)嚴(yán)可均全后漢文改。范書李固傳作“寶有山川”。
臣聞善罰不如善政,善賞不如善教,善教之道,宜從內(nèi)起。昔周宣、孝文,中興之主也,皆改華服,霈然易規(guī),乃能移風(fēng)易俗,〔反〕(及)之于古 〔一〕。今封阿母,恩賞太過,常侍近臣,威權(quán)太重。臣案圖書,災(zāi)異之發(fā),亦以為然。今宜斥退邪佞,投之四裔,〔二〕引納方直,令在左右。陛下親發(fā)德音,以 招群俊,臨御座,見公卿,言有稱意,即時施行,顯拔其人,以旌忠善。則陛下日有所聞,忠臣日有所獻(xiàn),君臣相體,上下交泰。阿保雖有大功,勤勞之恩,可賜以 貨賄,傳之子孫,列土分爵,實非天意。漢興以來,賢君相繼,豈無保乳之養(yǎng)?非不寵貴之。然上畏天威,俯察經(jīng)典,不可,故不封也。
〔一〕 據(jù)全后漢文改。
〔二〕 投之四裔,見文公十八年左傳載史克之言。
梁氏子弟群從,征為列侯,永平、建初故事,殆不如此。妃后之家,所以少有存全者,非天性皆然,但坐權(quán)寵太過,天道惡盈也。
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氣;帝有尚書,所以出納王命。若賦役平均,則百姓以安;萬機(jī)不治,則天下以亂。今陛下所共治天下者,外則公卿、尚書,內(nèi)則常侍、黃門,譬猶一門之內(nèi),一家之事,安則共其福,危則同其禍。由是觀之,權(quán)柄不可不慎,號令不可不詳。
夫人君之有政,猶水之有堤防,堤防完全,雖遭雨水霖潦,不能為變。政教一立,暫遭兇年,不足為憂。誠令堤防穿漏,萬夫同力,不復(fù)能救。政教 一壞,賢智馳騖,不能復(fù)還。今堤防雖堅,漸有孔穴。譬之一人之身,本朝者,心腹也;州郡者,四支也。心腹痛則四支不舉,故臣所憂,在腹心之疾,非四支之 患。臣以為堅堤防,務(wù)政教,先安心腹,厘理本朝,雖有寇賊、水旱之變,不足介意也?!舱\〕(臣)令堤防壞〔漏〕(陋)〔一〕,心腹有疾,雖無水旱之災(zāi),天下固不可不憂矣。
〔一〕 皆據(jù)黃本改。
臣父故司徒臣郃,受先帝厚恩,子孫不敢自比于余隸〔一〕,故敢圖書,悉心以對,不敢虛進(jìn)。
〔一〕 隸本賤稱,此乃官宦子弟自謙之辭。
扶風(fēng)馬融獨對曰:
臣聞“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一〕。夫陰陽剛?cè)?,天地所以立也。取仁于陽,資義于陰,柔以施德,剛以行刑,各順時月,以厚 群生。帝王之法,天地設(shè)位,四時代序。王者奉順,則風(fēng)雨時至,嘉禾繁植;天失其度,則咎征并至,饑饉薦臻。今科條品制,〔四時〕禁令〔二〕,所以承天順民 者,備矣,悉矣,不可加矣。然而〔天猶有〕不平之效,〔民〕猶有咨嗟之怨者〔三〕,百姓屢聞恩澤之聲,而未見惠和之實也。
〔一〕 見易說卦。
〔二〕 據(jù)通鑒卷五十一引補(bǔ)。
〔三〕 皆據(jù)通鑒卷五十一引補(bǔ)。
今從政者變忽法度,以殺戮威刑為能賢。問其國守、相及令、長何如?其稱之也曰“太急”,其毀之也曰“太緩”。夫急致寒,緩致燠,二者罪同, 而論者許急,此陰陽所以不和也。復(fù)之之道,審察緩急之謗譽(yù),鈞同寒燠之罪罰,以崇王政,則陰陽和也。好惡既明,則宰官之吏,知所避就。又正身以先之,嚴(yán)以 □之,不變則刑罰之。夫知為善之必利,為惡之必害,孰能不化?則官良矣。
臣聞洪范八政,以食為首〔一〕;周禮九職,以農(nóng)為本〔二〕。民失耕桑,饑寒并至,盜賊之原所由起也。古之足民,仰足以養(yǎng)父母,府足以畜妻 子。然后敦五教,宣三德,〔三〕則休嘉之化可致也。夫足者,非能家給而人足,量其財用,為其制度。故嫁娶之禮儉,則昏姻以時矣;喪制之禮約,則終者掩藏 矣;不奪其時,則農(nóng)夫不失矣。夫妻子以累其心,產(chǎn)業(yè)以重其志,舍此而為非者,雖有必不多矣。今則不然,此盜賊所以不息。誠使制度必行,禁令必止,則士者不 濫法式之外,百工不作無用之器,商賈不通難得之貨,農(nóng)夫不失三時之務(wù)〔四〕,各安所業(yè),則盜賊消除,災(zāi)害不起矣。
〔一〕 八政者: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洪范注曰:“食,勸農(nóng)業(yè)也?!?
〔二〕 周禮大宰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nóng),生九谷。二曰園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yǎng)蕃鳥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 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斂疏材。九曰閑民,無常職,轉(zhuǎn)移執(zhí)事?!?鄭司農(nóng)云:“三農(nóng),平地山澤也。九谷,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
〔三〕 五教,文公十八年左傳史克曰:“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nèi)平外成。”三德,書洪范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 三曰柔克?!庇种芏Y師氏曰:“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庇侄Y記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dá)德 也?!卑丛o(jì)所言三德,當(dāng)以周禮說應(yīng)之。
〔四〕 周禮考工記曰:“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審曲面執(zhí),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飭力以長地財,謂之農(nóng)夫?!?
太史張衛(wèi)對曰:
臣聞?wù)苿t休祥降〔一〕,政惡則咎征見。茍非圣人,或有失誤。昔成王疑周公而大風(fēng)拔樹木,開金縢而反風(fēng)至〔二〕,天人之應(yīng),速于影響。故詩稱曰:“無曰高高在上,……日監(jiān)在茲?!薄踩抽g者,京師地震,雷電赫怒。夫動靜無常,變改正道,則有奔雷土裂之異。
〔一〕 “政善”原誤倒,據(jù)黃本逕正。
〔二〕 史記魯世家曰:“周公卒后,秋未獲,暴風(fēng)雷,禾盡偃,大石盡拔。周國大恐。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縢書,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赏鯃?zhí)書以泣,……出郊,天乃雨,反風(fēng),禾盡起?!?
〔三〕 見詩周頌敬之章。其意曰莫言天高高在上,實因日月所照,瞻視人世,不可謂遠(yuǎn)也。
自初舉孝廉,迄今二百歲矣〔一〕,皆先孝行,行有余力,始及文法。辛卯詔以能宣章句奏案為限,雖有至孝,猶不應(yīng)科,此棄本而就末〔二〕曾子 長于孝,然實魯鈍〔三〕,文學(xué)不若游、夏,政事不若冉、季。今欲使一人兼之,茍外可觀,內(nèi)必有闕,則違選舉孝廉之制矣。且郡國守相,割符寧境,為〔國〕大 臣〔四〕,一旦免黜十有余人,吏民罷于送迎之役,新故交際,公私放濫,或臨政□民,為百姓取便,而以小過免之,是為奪人父母使嗟號也〔五〕。
〔一〕 胡三省曰:“武帝元光六年初舉孝廉,至是年凡二百七年?!?
〔二〕 指上文左雄上言“諸生試家法,文吏試箋奏”,帝納之而下詔。袁紀(jì)未言下詔之日,范書作十一月辛卯,與衡言“辛卯詔”正合。
〔三〕 論語先進(jìn)孔子曰:“參也魯?!?
〔四〕 據(jù)通鑒補(bǔ)。
〔五〕 時胡廣等上書駁左雄之議,出為濟(jì)陰太守。頃之。與諸郡守十余人皆坐謬舉受黜。衡此對以駁雄議為主,為廣等鳴冤也。
又察選舉,一任三府,臺閣秘密,振暴于外,貨賂多行,人事流通。今真?zhèn)螠喯?,昏亂清朝,此為上陵下替,分威共德,災(zāi)異之興,不亦宜乎?
易不遠(yuǎn)復(fù),論不憚改〔一〕,朋友交接且不宿過,況于帝王,承天理物,以天下為公者乎!中間以來,妖星見于上,震裂著于下〔二〕,天誡詳矣,可為寒心。明者消禍于未萌,今既見矣,修政恐懼,則轉(zhuǎn)禍為福矣。
〔一〕 胡三省曰:易曰:“不遠(yuǎn)復(fù),無祇悔?!闭撜Z曰:“過則勿憚改?!?
〔二〕 裂原作“烈”,據(jù)黃本逕改。
上覽眾對,以李固對為第一〔一〕,諸常侍悉叩頭謝罪,朝廷肅然。
〔一〕 沈欽韓曰:“案融對碌碌無取,衡乃歸咎于左雄,為胡廣等訟冤。文人固陋如此,視固之直指近幸外戚,以感悟人主,有天壤之別矣。惜袁范各以意刊削,二書相校,同者才十之三,遂不見元本。”按融、衡二對不見范書,唯通鑒刪取袁紀(jì)而引之。
拜固為議郎,權(quán)臣皆切齒于固,將加之罪。朝中名臣黃瓊等救解之。歲中,梁商請為從事中郎。商以后父輔政,柔和自守,內(nèi)豎亂政,不能有所裁。固奏 記于商曰:“今四海云擾,背義趨利,父勸其子,兄勉其弟,皆先論價而后定位。夫致一賢則國賴其功,招一惡則天下被其害。數(shù)年已來,妖怪屢起,宮省之中,必 有陰謀。將軍位尊勢重,誠令王政一整,必享不朽之福。” 商不能用。
戊午,太尉龐參、司〔空〕(徒)王龔以災(zāi)異免〔一〕。
〔一〕 據(jù)黃本改。又龐參罷,范書乃七月事。
六月,太??追鰹樗究?。
丁丑,洛陽宣德亭地坼八十五丈。本志稱李固曰:“陰類專恣,將有分坼之象?!逼浜笾谐J虒?quán)忿爭之應(yīng)也。
八月己巳,大鴻臚施延為太尉。
冬十月,初隨月律作應(yīng)鐘。
三年(甲戌、一三四)
夏戊戌,大赦天下〔一〕。賜民爵;八十已上米,人一斛;九十已上帛,人一匹,絮三斤。
〔一〕 范書順帝紀(jì)“夏”下有“五月”二字,袁紀(jì)脫。
秋七月,羌寇〔漢〕(濮)陽〔一〕。
〔一〕 漢濮形近而訛。
冬十一月,羌寇武都。
壬寅,司徒劉〔崎〕(愷)、司空孔扶以災(zāi)異免〔一〕。
〔一〕 愷死于延光二年,此“愷” 乃“崎”之誤。
己巳〔一〕,大司農(nóng)黃尚為司徒,光祿勛王卓為司空。
〔一〕 是月壬辰朔,無己巳?!凹核取蹦恕耙宜取敝?。與壬寅隔二日,與事合。
四年(乙亥、一三五)
春二月丙子,詔曰:“自今中官得以養(yǎng)子為后?!?
夏四月甲子,太尉施延以選舉貪污免。
戊寅,執(zhí)金吾梁商為大將軍,故太尉龐參為太尉。
商推誠實不為華飾,嘗病多藏厚亡為子孫累,故衣裘車馬供用而已,租俸賞賜分與昆弟故舊,虛心下士,門無停賓,檢約宗族親戚,莫敢犯禁,朝廷由是敬憚之。在位所辟召,皆四海英俊,其所招引推進(jìn)如李固、周舉等數(shù)十人。
時魏郡霍谞舅宋光,為人所誣,引〔以〕刊定詔書系洛陽獄〔一〕,考訊楚毒。谞年十五,奏記于商曰:“谞聞春秋之義,原情定罪〔二〕。傳曰:‘人 心不同,其若面焉?!踩乘股w謂天下窊隆廣狹高卑之形耳,至于鼻從目橫,眉在眼上,未有不然者。人心異者,剛?cè)崾婕辟凭粗g,至于趨利避害,畏死樂生, 亦復(fù)同也。谞與光骨肉之親,義有相隱,言光冤結(jié),未有可信,請以人情平之。光衣冠子孫,徑路平易,位極州郡,日望征辟,亦無瑕穢纖介之累,無故刊定詔書, 欲何救解?就有所疑,當(dāng)以道理求便,安能觸冒死禍,以解微細(xì)?譬諸附子療饑〔四〕,鴆毒止渴,未入腹胃,咽喉已絕,豈可為哉!光不定制書,情既可原,臺閣 執(zhí)事,知而不治,吁嗟紫宮之門,泣血兩觀之下,傷和致災(zāi),為害滋甚。明將軍德盛位尊,人臣無二,言行動天地,舉措移陰陽,誠肯留神省察,沛然信理,必有于 公高門之福〔五〕,和氣立應(yīng),天下幸甚?!鄙碳巫犧o意,即奏原光罪。
〔一〕 據(jù)范書補(bǔ)。
〔二〕 昭公十九年公羊傳言許止雖弒君而不罪之事也。
〔三〕 襄公三十一年左傳曰:子產(chǎn)對子皮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豈敢謂子面如吾面乎!”故疑袁紀(jì)“其若”二字誤倒。
〔四〕 戰(zhàn)國策燕策曰:蘇秦為燕說齊宣王曰:“人之饑,所以不食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鄙驓J韓引急就篇注曰:“烏喙,形如烏之嘴也。 附子,附大根而旁出者。一歲為側(cè)子,二歲為鳥喙,三歲為附子,四歲為烏頭,五歲為天雄?!备阶幽嗣箍贫嗄晟荼局参铮?、莖、葉俱有毒,根尤甚。
〔五〕 漢書于定國傳載于公語曰: “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
閏月丁亥,日有蝕之。
十二月甲寅,京都地震。詔百寮上封事,靡有所諱。
永和元年(丙子,一三六)
春正月己巳,大赦天下。
詔問公卿北鄉(xiāng)侯宜加謚列昭穆與木主否,群僚皆謂宜加謚。司隸校尉周舉議曰:“北鄉(xiāng)侯本非正統(tǒng),奸臣所立,立未逾歲,年號未改,皇天不佑,大命夭昏??鬃幼鞔呵餅橹?,王子猛不稱崩〔一〕,魯子野不書葬〔二〕。北鄉(xiāng)無他功德,以王禮葬,于事已崇,不宜稱謚?!鄙蠌闹?。
夏四月壬寅,追號皇后母開封君。
冬十月丁未,永福殿火〔一〕。
〔一〕 范書順帝紀(jì)、揚(yáng)厚傳及續(xù)漢志均作“承福殿”。
丙子,太尉龐參以久病策罷。故司空王龔為太尉〔一〕。
〔一〕 按十年辛巳朔,無丙子。范書作“十一月”是。又王龔為太尉,范書作“十一月乙巳”。
十月〔一〕,武陵太守奏蠻夷望上恩,請入貢,比漢民。議者以為可聽。尚書令虞詡曰:“自古圣王,不臣異俗。非德不能及,威不能加,以蠻夷獸心, 貪婪難整。是故羈縻綏撫,受而不逆,叛而不追。今賦而稅之,必有怨叛,叛而伐之,必復(fù)興士眾。計其所得,不價所費(fèi),必有后悔之不追?!鄙喜粡?。
〔一〕 前有十月,此不當(dāng)復(fù)出?;蛳笛芪模蚰耸?、二月之誤。
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祖父經(jīng)為獄吏,常效于公之治獄。及詡之生,經(jīng)曰:“吾雖不能及于公,子孫可至九卿?!惫首衷簧洹I偈Ц改?,與祖父母居。年十三通尚書,國相見而奇之,欲以為吏。詡曰:“祖母年九十,居貧,非詡無以供養(yǎng)。”乃止。
二年(丁丑、一三七)
春,武陵蠻夷以貢非舊約叛。
三月乙卯,司空王卓薨。丁丑,光祿勛郭〔虔〕(干)為司空?!惨弧?
〔一〕 據(jù)范書及袁紀(jì)下文改。
夏四月丙申,地震。
五月癸丑,山陽君宋姚有罪,歸里舍。
秋七月,日南蠻反。交址刺史樊演出討失利,寇遂攻掠郡縣。上甚憂之,議者宜遣大將軍發(fā)荊、揚(yáng)、兗、豫四萬人赴救。
大將軍從事中郎李固議曰:“荊、揚(yáng)安穩(wěn),發(fā)其吏救之可也。今荊、揚(yáng)盜賊盤結(jié),武陵、南郡〔蠻〕夷未集〔一〕,長沙、桂陽數(shù)被征發(fā),難復(fù)擾動,其 不可一也。兗、豫之民,聞萬里征役,無有還期,恐十五萬戶不得一士,郡縣迫促,懼有叛亡,其不可二也。南州水土溫暑,〔加〕(如)有瘴氣〔二〕,恐死者十 四五,必道路奔散不能禁,其不可三也。士卒比到,萬里疲勞,不可復(fù)斗,其不可四也。軍行三十里為程,九千余里,三百日乃到。計人日五升,用米〔六〕十萬斛 〔三〕,尚不計將吏驢馬之食,但自致費(fèi)〔且〕(但)若此,〔四〕其不可五也。設(shè)使軍到,死亡者眾,不足當(dāng),復(fù)益發(fā),此為刻割心腹而樂四支〔五〕,其不可六 也。今二郡徒叛,還自相攻,但坐征發(fā)之故,何況乃發(fā)四州赴萬里哉!其不可七也。前中郎將尹就使益州,益州諺曰:‘虜來尚可,尹來殺我?!缶驼鬟€,以兵付 刺史張喬,因其民困,旬月破滅殄盡。此發(fā)將無益之效,州郡(不)可任之驗也〔六〕。可但選有勇略仁惠,以為刺史、太守,勿與爭鋒,以恩信招來,赦殺傷之 罪,以息發(fā)軍。故并州刺史祝良性多勇決;及張喬前在益州,實有破虜之功,皆可任用也。文帝遣馮唐即赦魏尚〔為〕云中太守,就拜龔舍為泰山太守〔七〕,祝良 等可用,皆宜即拜,便道之官?!庇谑前葑A紴榫耪嫣?,張喬為交址太守,二郡即安。
〔一〕 據(jù)范書南蠻傳補(bǔ)。
〔二〕 據(jù)范書南蠻傳改。
〔三〕 據(jù)范書南蠻傳補(bǔ)。
〔四〕 據(jù)陳澧校而改。
〔五〕 范書南蠻傳“樂”作“補(bǔ)” 。
〔六〕 據(jù)文意刪。
〔七〕 據(jù)鈕永建校而補(bǔ)。又魏尚事見漢書馮唐傳,龔舍事見漢書兩龔傳。
冬十月,行幸長安,祀陵廟。
丁卯〔一〕,京師地震。
〔一〕 十月乙亥朔,無丁卯。范書作十一月事,疑袁紀(jì)有脫文。
三年(戊寅、一三八)
春二月乙亥,京師地震。
夏閏月己酉,京師地震。
秋八月乙卯,太白晝見。本志以為大將軍梁商父子貴盛之象也?!惨弧?
〔一〕 此亦東觀記天文志之文。
己未,司徒黃尚以災(zāi)異罷。
九月癸酉,光祿勛劉壽為司徒〔一〕。
〔一〕 范書作“九月己酉”。按是月庚午朔,無己酉,范書誤。又袁紀(jì)“光祿”下原脫“ 勛”字,逕補(bǔ)。
十二月戊申,日有蝕之〔一〕。會稽(九)郡以聞〔二〕,京師不見。
〔一〕 續(xù)漢志及范書均作“十二月戊戌朔”。
〔二〕 據(jù)續(xù)漢志刪。
后漢孝順皇帝紀(jì)下卷第十九
四年(己卯、一三九)
春二月乙亥,京師地震〔一〕。
〔一〕 范書、續(xù)漢志均作“三月” ,黃本正作“三月”,蔣本見下文有“二月”,妄改之耳。按此條當(dāng)移至“夏四月戊午”條前。袁紀(jì)于此當(dāng)脫 “春正月庚辰,中常侍張達(dá)等有罪誅”句,故下述此事始末。又梁商所言“達(dá)和氣”,即指春正月皇帝親率三公九卿迎春于東郊,以致和氣之意。
初,上之立,閹官之力也,由是寵之,始專政事,爭執(zhí)權(quán)勢。中常侍張達(dá)等乃讒中常侍曹騰、孟賁與將軍商召諸王子〔一〕,請收之。上曰:“將軍父子 我所親,必是共嫉之耳?!蹦苏D達(dá)等,辭及在位大臣。商上表曰:“春秋之義,功在元帥,罪在首惡〔二〕,賞不僣溢,刑不淫濫,五帝三王所以致康乂也。竊聞考 故中常侍張達(dá)等,語多所〔牽〕及大臣〔三〕,大獄一起,無辜者眾,非所以達(dá)和氣,平政化也。宜早決竟,以息逮捕之煩?!鄙蠌闹?。
〔一〕 范書梁冀傳“張達(dá)”作“張逵”。
〔二〕 成公二年左傳曰:晉郤克率魯、衛(wèi)、曹敗齊于鞍。晉師歸,范文子后入。武子曰: “無為吾望爾也乎?”對曰:“師有功,國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屬耳目焉,是代帥受名也,故不敢?!贝思?“功在元帥”之意也。又僖公二年公羊傳曰:“虞,微國也,曷為使虞首惡?虞受賂,假滅國者道,以取亡焉?!逼浣饨?jīng)“虞師、晉師滅下陽”句,乃“罪在首惡” 之意也。
〔三〕 據(jù)陳璞校記補(bǔ)。
二月,以商少子虎賁中郎將不疑為步兵校尉。商上書曰:“不疑童孺,猥處成人之位,是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昔者晏平仲辭鄁殿以守其富〔一〕,公 〔儀〕(魚)休不〔受〕(愛)魚食以定其位?!捕吵茧m不才,亦愿固福祿于圣世。故敢布腹心,觸罪歸誠。” 上許之,以不疑為侍中、奉車都尉。
〔一〕 襄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慶氏亡,與晏子鄁殿其鄙六十,弗受。晏子對子尾曰:“ 不受鄁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嫚,謂之幅利。利過則為敗。吾 不敢貪多,所謂幅也?!焙笈c北郭佐邑六十,受之。
〔二〕 史記循吏傳曰:“公儀休為魯相,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驮唬骸劸若~,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fù)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卑丛o(jì)之“魚”據(jù)黃本改作“儀”?!皭邸?據(jù)史記改作“受”。
商疾邊吏失和,使羌戎不靜。并州刺史來機(jī)、敘州刺史劉康當(dāng)之官,商親喻之曰:“戎狄荒服,蠻夷要服,言其荒忽無常、統(tǒng)領(lǐng)之道,亦無常法,臨事制 〔宜〕(官)〔一〕,略依其俗。二君皆表素疾惡,欲分明黑白??鬃釉唬骸硕蝗剩仓焉?,亂也?!踩硾r戎狄乎!宜防其大惡,忍其小過。”機(jī)、康不 從,羌戎?jǐn)_動,機(jī)、康皆坐事征。
〔一〕 據(jù)陳璞校記改。
〔二〕 見論語泰伯。
夏四月戊午,賜天下男子爵各有差;鰥寡篤癃不能自存者人粟五斛;貞婦帛,人三匹;九十以上人二匹。
是時良二千石初有任峻、蘇章,后有陳琦、吳佑、第五訪之徒,海內(nèi)稱之。
峻字叔高,渤?!跞艘?。為劇令。洛陽自王奐之后,連詔三公特選,皆不稱職。峻以公能召拜,選文武吏各盡其用,發(fā)剔奸盜,不得旋踵,民間皆畏之。斷獄歲不過數(shù)十人,其威禁猛于王奐,而文理政教不如也。后為太山太守。
蘇章字孺文,京兆杜陵人也〔一〕。為冀州刺史,勤恤百姓,摧破豪俠,坐免歸養(yǎng),高于鄉(xiāng)里。時天下不治,民多悲苦,論者日夜稱章,朝廷遂不能復(fù)用之。
〔一〕 黃本作“京兆茂陵人”,而京兆無茂陵,有杜陵,故蔣氏本作“杜陵”。然范書蘇章傳作“扶風(fēng)平陵人”。二者互異,未知孰是。又謝承書:“蘇章字士成,北海人,負(fù)籍追師,不遠(yuǎn)千里。” 則是別一蘇章也。
陳琦字公魯,陳留人也。為徐州刺史,時有盜賊,與吏士同寒苦,爭為用。后遷瑯邪相,天大旱,用功曹伏禹之言,條前相所賊殺無辜,齋戒設(shè)壇而祭之,數(shù)日,天下大雨。
第五訪字仲謀,京兆人也〔一〕。初為新都令,恩化大行,二年之間〔二〕,鄰縣歸之,戶口十倍。遷張掖太守,民饑,米石數(shù)千。訪開倉廩賑之,不待 上詔,謂掾吏曰:“民命在溝壑,太守權(quán)救之。”由此一郡得全,朝廷降璽書嘉之。既而從輕騎循行田畝,勸民耕農(nóng),其年谷石百錢。后為南陽太守,護(hù)羌、烏桓校 尉,邊境伏其威信。
〔一〕 訪乃第五倫之族孫,京兆長陵人也。
〔二〕 范書循吏傳作“三年之間” 。
五年(庚辰、一四0)
春二月戊申,京師地震。
夏四月,南單于寇河西,天子開以恩信,喻而降之。單于脫帽辟帳謝罪,中郎將陳龜以單于無足可效,迫切令自殺。龜下獄。
五月己丑晦,日有蝕之。
秋七月,羌寇金城及三輔,將遣西師,謀元帥,僉曰:“護(hù)羌校尉馬賢?!贝髮④娏荷淘唬骸百t本西方斗筲之子,雖有割雞之效,然齒以老矣,不如太中大夫宋漢。”不從。
丁丑,赦死罪以下及亡命贖罪各有差。
八月,以弘農(nóng)太守賢為征西將軍,稽久不進(jìn)。
馬融知其將敗,上疏乞自效曰:“今雜種諸羌,轉(zhuǎn)相鈔盜,宜及其未并,亟遣深入,破其支黨。而馬賢等處處留滯,羌胡百里望塵,千里聽聲〔一〕,飲 酒高會,不以為慮,坐食谷米,未聞所擊,臣竊惑之。夫事不復(fù)校,而可收名覆實,斯乃征討者之私便,非國家之公利也。臣聽輿人之頌云〔二〕,賢欲目前受降, 使嘩聲東聞。且懼士卒將不堪命,有高克潰叛之變也〔三〕。臣又聞吳起為將,暑不張蓋,寒不披裘,戎事不邇女器。今賢野次垂幕,珍肴雜遝,兒子侍妾,事與古 反。臣兄弟受恩,誠私憤悒。鉛錫之刀,以效一割之用,臣愿請兵五千,才加部隊之號,庶自率勵,與之齊勇。昔毛遂愿處囊中,趙之冢養(yǎng)欲說燕,初為眾笑,后效 其功〔四〕。臣讬儒者,不便武職,猥陳此言,訪之群司,知當(dāng)受虛誕之辜,唯加裁省?!辈宦牎?
〔一〕 沈欽韓曰:“御覽三十七兵書曰:名將望塵,知馬、步之多少也。北齊書斛律金傳:金行兵用匈奴法,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yuǎn)近?!?
〔二〕 僖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晉侯圍曹,聽輿人之頌,舍于曹人墓地。曹人懼,晉人因其兇也而攻之,遂入曹。疑袁紀(jì)此句有脫誤。
〔三〕 閔公二年左傳曰:“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
〔四〕 毛遂之事見史記平原君列傳。趙廝養(yǎng)卒事見張耳陳余列傳。
融字季長,援兄子嚴(yán)之子也。兄續(xù)博覽古今,同郡班固著漢書,缺其七表及天文志,有錄無書,續(xù)盡踵而成之。融少篤學(xué),多所通覽。大將軍鄧騭聞其才 學(xué),召為舍人。非其好也,避地至〔敘〕(梁)州〔一〕。會羌戎?jǐn)_攘,邊谷踴貴,困厄甚,乃嘆曰:“古人有言:‘左手據(jù)天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也?!?何則?生貴于天下。今以咫尺之恥,而喪千金之軀,非老莊之意也?!蹦诉€應(yīng)騭命,轉(zhuǎn)為郎中〔三〕,校書東觀十余年,窮覽典籍。稍遷尚書、南郡太守,坐事髡徙 朔方,遇赦,還為議郎。
〔一〕 據(jù)黃本改。蔣本“敘”多作 “梁”。
〔二〕 李賢曰:“莊子曰。言不以名害其生者?!?
〔三〕 郎中原作“中郎”,據(jù)范書、謝承書、續(xù)漢書逕改。
融美才貌,解音聲,學(xué)不師受,皆為之訓(xùn)詁〔一〕,弟子自遠(yuǎn)方來受業(yè)者常千余人。融外戚家,雖好儒術(shù),而服飾甚麗,坐絳紗帳,侍婢數(shù)十,聲妓不乏于前,弟子以次相授,鮮有睹其面者。
〔一〕 范書本傳曰:“著春秋三傳異同,注孝經(jīng)、論語、詩、易、三禮、尚書?!?
是時朝政多僻,競崇侈靡。侍中張衡上書曰:“ 臣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繼體承天。中道傾覆之變,以應(yīng)潛龍之德〔一〕。及乘云高濟(jì),盤桓天位,誠所謂將隆大任,必先倥傯之也〔二〕。親履艱難,猶知物情,故 能一貫萬機(jī),無所疑惑。宜獲神祗之應(yīng),受黎庶之譽(yù)。而陰陽未和,災(zāi)眚?qū)乙?,天道幽遠(yuǎn),成敗易睹。近世鄭、蔡、江、樊、周廣、王圣,皆為效矣〔三〕。恭儉畏 惡,必蒙福祉,奢淫諂慢,鮮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夫情勝其性,流遁忘返,豈惟不肖,中才皆然。茍非大賢,不能思義,故過結(jié)罪成。向使能瞻前顧 后,援鏡自戒〔四〕,則何陷于兇患乎!貴寵之臣,眾所屬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褒美戒惡,有心皆同,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禍孽。頃年雨常不足,思求 所失,則洪范所謂‘僣恒旸若’也〔五〕。懼群臣奢泰,昏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征。又前年京都地震土裂,土裂者威分,地震者民擾也。君以靜唱,臣以動 和,威自上出,不趣于下,禮之正也。竊懼君有厭倦,制不專己,恩不忍割,與眾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曰:‘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 國。 ’天監(jiān)孔明,雖疏不失。災(zāi)異示人,前后數(shù)矣,未見所革,以復(fù)往悔。自非圣人,不能無過。愿陛下思惟所見,稽古率舊〔六〕,勿令刑德大柄〔七〕,不由天斷。 懲忿窒欲,事依禮制,禮制修〔則〕奢僣息〔八〕,事合宜則無兇咎。然后神圣允塞,災(zāi)沴不至矣。”
〔一〕 易干卦曰“潛龍勿用”。疏曰:“潛者,隱伏之名也;龍者,變化之物。潛龍之時,小人道盛,圣人雖有龍德,于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二〕 李賢曰:“埤蒼曰:倥傯,窮困也。亦謂順帝被廢時也。”
〔三〕 鄭,鄭眾;蔡,蔡倫;江,江革;樊,樊豐也。
〔四〕 李賢曰:“楚辭曰:‘瞻前而顧后兮,援鏡自戒。’謂引前事以為鏡而自戒敕也。韓詩外傳曰:‘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
〔五〕 書洪范注曰:“君行僣差,則常旸順之,常旸則多旱也。”
〔六〕 范書張衡傳“所見”作“所 □”?!?,以也。
〔七〕 大柄,即八柄也,謂爵、祿、予、置、生、奪、廢、誅也。見周禮大宰。
〔八〕 據(jù)范書補(bǔ)。
衡雅……〔一〕劉向父子領(lǐng)校秘書,閱定九流,復(fù)無讖書。讖書出于哀、平之際,皆虛偽之徒以矯世取容,不可信也。衡乃上書具陳讖不可用。
〔一〕 雅字下原闕三十九字,當(dāng)與圖讖事有關(guān)。
衡字平子,南陽鄂人也〔一〕。和帝世為尚書郎。是時承平日久,天下奢泰,自王公至于庶人,莫不逾制,故衡作二京賦諷焉。衡精微有文思,善于天文 陰陽之?dāng)?shù),由是遷太史令。衡作地動儀,以銅為器,圓徑八尺,形似酒樽,合蓋充隆,飾以山龜鳥獸。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guān)發(fā)機(jī);外有八方兆龍,首銜銅 丸,蟾蜍承之。其牙機(jī)巧制,皆隱樽中,張訖,覆之以蓋,周密無際,若一體焉。地動搖樽,所從來龍機(jī)發(fā)則吐丸,蟾蜍張口受之。丸聲震揚(yáng),〔伺〕(同)音覺知 〔二〕,即有龍機(jī),其余七首不發(fā),則知地震所起從來也。合契若神,自此之后,地動史官注記,記所從方起。來觀之者,莫不服其奇。又作渾天儀。衡深嘆揚(yáng)雄太 玄經(jīng),謂崔瑗曰:“觀太玄經(jīng),知子云殆盡陰陽之?dāng)?shù)也。非特記傳之屬,實與五經(jīng)相擬,漢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三〕。所以作者之?dāng)?shù),必顯一世,常然之符也。太 玄,四百歲,其興乎?竭己之精思,以揆其義,更使人難論陰陽之事?!本弥?,出為河間相。衡所著述,皆傳于世。
〔一〕 范書作“西鄂人”。漢書地理志之應(yīng)劭注曰:“江夏有鄂,故加西云。”則本亦名鄂也。
〔二〕 伺同形近而訛,故正之。
〔三〕 李賢曰:“子云當(dāng)哀帝時,著太玄經(jīng),自漢初至哀帝二百歲也。”
九月,太尉王龔以疾罷。
初,龔患宦官之亂,上疏言其罪,宜罷遣逐之?;鹿倌耸箍妥黠w章,欲陷龔以罪。詔太尉龔亟自實。從事中郎李固說大將軍梁商曰:“王公束脩勵節(jié),而 受讒佞之患。夫三公尊重,舊典不有大罪,不至輕問也〔一〕。王公沈靜內(nèi)明,若有他變,朝廷獲害忠良之名。語曰:‘善人在患,饑不及餐?!司绕淦D?!鄙虖?之,由是得免。
〔一〕 范書王龔傳作“不至重問” 。李賢曰:“大臣獄重,故曰重問。武帝時,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瞿方進(jìn)有罪,上使五二千石雜問。音義云:大獄重,故以二千石五人同問之。”袁紀(jì)作“輕”,誤。
龔字伯宗,山陽高平人。安帝時為司隸校尉,京邑肅然,有高名于天下。初,龔夫人卒,龔與諸子并扶杖行服。是時山陽太守薛勤喪妻不哭,將殯臨之曰:“ 幸不為夭,復(fù)何恨哉!”議者兩譏焉。
十一月,遣匈奴中郎將將兵討南匈奴叛者,斬首二千余級,叛者乞降〔一〕。
〔一〕 所遣者,張耽也。此段原誤置本卷上文“是□朝政多僻”前,今移正之。
六年(辛巳、一四一)
春正月丙子,征西將軍馬賢討羌到射姑山回〔一〕。
〔一〕 賢軍敗于此,賢及二子并死于此役,袁紀(jì)必有脫文。
三月庚午〔一〕,司空郭虔久病策罷。丙午,太仆趙誡為司空?!捕?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庚子”。按是月乙酉朔,無庚午。庚子乃第十六日,丙午二十二日。袁紀(jì)誤。
〔二〕 謝承書、范書作“趙戒”。
秋八月丙午〔一〕,大將軍梁商薨。
〔一〕 范書作“丙辰”。按是月癸丑朔,無丙午,袁紀(jì)亦誤。
初,商會于洛水,請從事中郎周舉,舉稱疾不行,商親昵皆會焉。倡樂即畢,終以殲露之歌〔一〕,坐中皆流涕。舉聞而嘆曰:“此所謂哀樂失時,非其 所也,懼將有禍。”俄商疾困,移歸舊弟,敕冀、不疑曰: “吾以無德受恩深厚,生無補(bǔ)益朝廷,死必耗費(fèi)帑藏。衣〔衾〕(食)飯含玉珠神物〔二〕,無益朽骨,但增塵埃。我生平所不愿,雖有圣人〔之〕制〔三〕,亦有 權(quán)時之宜。方今邊境未寧,盜賊未息,朝廷用度,常〔苦〕(若)不足〔四〕。氣絕之后,便斂以時服,殯已便關(guān),關(guān)畢便葬。上無損于國,下從我本意。孝子善述 人之志,忠臣每事依先公。必從吾言,使魂神有知,無恨于黃泉?!奔健⒉灰捎钚?,朝廷不聽。車駕親臨,謚曰忠侯。以河南尹冀為〔大〕將軍〔五〕,不疑為河 南尹。
〔一〕 古今注音樂曰: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其辭曰:“
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還復(fù)滋,人死一去何時歸?!毙⑽鋾r,李延年為之曲,薤露送王公貴人,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
〔二〕 據(jù)范書改。
〔三〕 據(jù)龍溪精含本、學(xué)海堂本補(bǔ)。蔣本原闕,黃本作“神”,誤。
〔四〕 據(jù)陳澧校改。
〔五〕 據(jù)范書補(bǔ)。
九月,羌寇武威。
辛亥晦,日有蝕之。
冬十一月,行車騎將軍、執(zhí)金吾張喬屯兵三輔。
漢安元年(壬午、一四二)
春正月癸巳,大赦天下。
二月丙辰,詔大將軍、公卿舉賢良方正、探賾索隱者各一人。
夏六月,以匈奴立義王兜樓儲為南單于,立于京師。公卿備位,使大鴻臚授印綬,引上殿,賞賜閼氏以下各有差。
初,商病篤,上親臨幸,問以遺言。商對曰:“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臣從事中郎(將)周舉〔一〕,清高忠正,可重任也?!庇墒巧习菖e諫議大夫。
〔一〕 據(jù)范書刪。
及是之時,連有變異。上思商言,召舉于顯親殿問之。舉對曰:“陛下初即位,遵修舊典,遠(yuǎn)近肅然。頃年以來,稍違于前,朝多寵幸,祿不原德,府藏 空匱,有瓦解之心。觀天察人,方古準(zhǔn)今,誠可危懼。書曰:“僣恒旸若。’夫僣差無度,則言不從而下不治。陽無以制,則上擾下竭。宜密嚴(yán)敕州郡,察彊豪大 奸,以時擒討?!庇谑窍虏谎ǎI賊并起,殺長吏二千石,橫行州郡不能禁,歸罪刺史、二千石。上乃召舉與群議遣八使〔一〕。
〔一〕 疑“群”下脫“臣”字。
秋八月,遣光祿大夫張綱、侍中杜喬等八人持節(jié)循行天下〔一〕,表賢良,顯忠勤,貪污有罪者,雖刺史輒收以聞。
〔一〕 按范書周舉傳,時拜舉為侍中,與侍中杜喬、守光祿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馮羨、尚書欒巴、侍御史張綱、兗州刺史郭遵、太尉長史劉班,并守光祿大夫,分行天下。據(jù)此張綱實任侍御史,與袁紀(jì)作“光祿大夫”異。
喬等奉命而行,唯綱獨埋車輪于都亭不動〔一〕,曰:“豺狼當(dāng)?shù)?,安問狐貍!”遂上書曰:“大將軍梁冀、河南尹不疑蒙外戚之援,荷過厚之恩,以芻 蕘之姿,居阿保之任,不能敷揚(yáng)五教,翼贊日月,而專為封豕長蛇〔二〕,肆其貪饕,甘心貨賄,縱恣無厭,多結(jié)諂諛,以害忠良,誠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 謹(jǐn)條其無君之心一十五事于左,皆忠臣之所切齒也。”書奏,京師振竦。時皇后內(nèi)寵方盛,冀兄弟權(quán)重于主,諸梁姻族冠冕盈朝。上雖信綱言然卒不罪冀。
〔一〕 王先謙曰:“蘇輿曰:案孫子九地篇‘方馬埋輪’注:‘埋輪,持不動也?!R融傳‘埋根行道,以先吏士’,注:‘埋根言不退。’傳亦謂駐車輪于此不肯之部,非真埋之于地也?!?
〔二〕 定公四年左傳曰: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于楚。 ”揚(yáng)伯峻曰:“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云‘堯之時,封豨、脩蛇為民害,乃使羿斷脩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封豨’,文選辨命論注引作‘封豕’?;茨献硬挥谩L’ 字,改‘長’為‘脩’,避其父諱?!?
侍中杜喬奏免陳留太守梁讓、濟(jì)陽太守泛宮、濟(jì)北太守崔瑗,贓罪狼籍,梁氏親黨也。薦泰山太守李固在郡忠能,征固為將作大匠。
固亦方直不撓,好推賢士。上疏曰:“臣聞‘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一〕。昔秦欲謀楚,遣使觀寶。 楚王乃列其賢臣以為國寶,秦使懼之,遂為寢兵〔二〕。魏文侯師子夏,友田子方,軾段干木之閭,群俊競至,名過齊桓〔三〕,斯誠積賢之符效也。陛下?lián)軄y龍 飛,初登大位,聘南陽樊英,征江夏黃瓊,廣漢揚(yáng)厚,會稽賀純,策書嗟嘆,待以優(yōu)位,是以巖穴幽人,肥遯之士〔四〕,莫不彈冠振衣,樂為時用,四海歡然,歸 服圣德。自頃以來,漸更陵遲,諸侍中皆膏粱之余,勢家子弟,無宿德名儒可顧問者。愚以為瓊等久處郎署,已且十年。誠恨陛下隆崇于始,而棄之于末也。光祿大 夫周舉、侍中杜喬深沈正直,當(dāng)世名臣,宜登常伯,豫聞國政者也?!碧熳蛹{焉。
〔一〕 見春秋繁露通國身篇。
〔二〕 事見新序。
〔三〕 史記魏世家曰:“秦欲伐魏,或曰:‘魏君賢人是禮,國人稱仁,上下和合,未可圖也?!?
〔四〕 易履卦曰:“幽人貞吉,中不亂自也?!笔柙唬骸凹饶苤t退幽居,何有危險自亂之事?!被輻澮詾闈h人皆以幽人為幽系之人,疑幽人一辭經(jīng)范曄改 竄。今按袁紀(jì)亦作“幽人”,則漢人亦將幽人作隱居之士解,范曄依袁紀(jì),何曾改竄?又易遯卦曰: “肥遯,無不利?!笔柙唬哼q者,隱退逃避之名?!庇衷唬骸斑q之最優(yōu),故曰肥遯?!?
大將軍梁冀怨張綱之奏己也,會廣陵賊張嬰殺刺史、二千石,冀以綱為廣陵太守,若不為嬰所殺,則欲以法繩之。
前太守往輒多請兵〔一〕,及綱受拜,詔問:“ 當(dāng)須兵幾何?”對曰:“無用兵為?!彼靻诬囍?。徑詣嬰壘門,嬰大驚,劇走閉壘。綱又于門外罷遣吏兵,獨留所親者十余人,以書喻其長老素為嬰所信者,請與 相見,問以本變,因示以詔恩,使還嬰。嬰見綱推誠,即出見綱。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禮畢,乃喻之曰: “前后二千石多非其人,杜塞國恩,肆其私求。〔卿〕(鄉(xiāng))郡遠(yuǎn)〔二〕,天子不能朝問之也,故民相聚以避害也。二千石信有罪矣,為之者又非義也。忠臣不虧君 以求榮,孝子不損父以求富。天子仁圣,欲文德以來之,故使太守來,思以爵祿相榮,不愿以刑罰〔相加〕也〔三〕。今誠轉(zhuǎn)禍為福。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發(fā)怒, 大兵云合,豈不危乎?今不料彊弱,非明也;棄福取禍,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無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禍福之機(jī) 也,宜深計其利害。”嬰聞泣曰:“荒裔愚臣,不能自通王室,數(shù)為二千石所枉,不堪困苦,故遂相聚偷生,若魚游釜中,知其不〔可〕久,(可)且以喘息須臾耳 〔四〕。明府仁及草木,乃嬰等更生之澤也。愚戇自陷不義,實恐投兵之日,不免孥戮也?!本V曰:“豈其然乎?要之以天地,誓之以日月,方當(dāng)相顯以爵位,何禍 戮之有!”嬰曰:“茍赦其罪,得全首領(lǐng),以就農(nóng)畝,則抱戴沒齒,爵位非望也?!眿腚m為大賊,起于狂暴,自分必及禍,得綱言,曠若開明,乃辭還營。明日,遂 將所部萬余人與妻子,面縛謁綱〔五〕。綱悉釋縛慰納,單車將嬰入營,置酒為樂,大會月余,撫循以意,莫不委心。謂嬰曰:“卿諸人積年為害,一旦解散,方垂 蕩然,當(dāng)條名上,必受封賞?!眿朐唬骸捌驓w故業(yè),不愿復(fù)以穢名污明時也?!本V以其至誠,乃各從其意,親悉為安處居宅。子弟欲為吏者,聽之;不欲,不彊。為 吏則隨才任職,為民則勸以農(nóng)桑,四業(yè)并興,南州晏然。
〔一〕 “輒多”原誤作“多輒”,據(jù)黃本改。
〔二〕 卿鄉(xiāng)形近而訛,今正之。
〔三〕 據(jù)范書張綱傳補(bǔ)。
〔四〕 據(jù)陳澧校改正。
〔五〕 通鑒考異曰:“帝紀(jì):‘九月,張嬰寇郡縣?!衷疲骸菤q,嬰詣綱降。’按張綱傳云‘寇亂十余年’,則非今年九月始寇郡縣也。袁紀(jì)置嬰降事 于八月下、十月上。今從之?!蓖跸戎t以通鑒為非。按袁紀(jì)乃以綱之郡之月為準(zhǔn),通敘此事,非〔嬰〕必降于是月也。通鑒依袁紀(jì)而書,實循編年史體“ 通比其事”之成法,甚是。
論綱功當(dāng)封,為冀所遏絕,故不侯。天子美其功,征用之。疾病卒官,時年四十六〔一〕。朝廷甚惜之,嬰等三百余人〔二〕,皆衰杖送喪,哀同考妣。
〔一〕 范書汲古閣本作“三十六” ,標(biāo)點本同袁紀(jì)。
〔二〕 范書作“五百余人”。
封中常侍鞏順為列侯。
冬十月辛未,太尉桓焉、司徒劉壽以災(zāi)異罷。
十一月,司隸校尉趙峻為太尉,大司農(nóng)胡廣為司徒。
十二月,封故征西將軍馬賢孫承光為列侯,以賢死王事也。
二年(癸未、一四三)
冬十月辛丑,令郡國中都官死罪系囚犯大逆以下出縑贖罪,禁吏民無沽酒〔一〕。
〔一〕 漢世吏民酤酒,時 禁時弛。酒禁多因災(zāi)害頻仍,禾稼多傷而立。漢文帝后元年,詔曰:“以口量地,其于古猶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為酒醪以靡谷者多與?”故景帝 中三年夏,旱,即禁酤酒。中興后,和帝永元十六年二月己未,詔兗、豫、徐、冀四州比年雨多傷稼,禁沽酒。順帝于此復(fù)禁,恐亦此意。后桓帝永興二年,復(fù)以旱 蝗,禁郡國不得賣酒。然此等禁令,乃官樣文章,并無多大實效。
十二月辛丑〔一〕,死罪不能入贖者遣詣臨羌居二歲。
〔一〕 范書作“十月辛丑”詔之文。鈕永建曰:“按‘十二月辛丑’五字衍文?!币纱藯l恐系補(bǔ)下之詔文,未必是袁紀(jì)之衍文。
匈奴中郎將馬寔有功于邊,詔書褒獎,賜錢十萬〔一〕。
〔一〕 時寔遣人刺殺南匈奴叛首句龍王吾斯。
寔字伯騫,扶風(fēng)茂陵人也。晝誦經(jīng)書,夜習(xí)弓兵,希慕名流,交結(jié)豪杰,荷擔(dān)徒走,不遠(yuǎn)千里。山陽王暢知名當(dāng)時,寔慕其名,故往之。暢欲觀其舉措, 不即見,敕門曰:“行經(jīng)日未還。”寔留住彌日,而故云未還。寔謂從者曰:“夫孝子事親,行不逾日而至〔一〕。今不歸,非孝子也?!睍陈勚?,即引俱入,知其 異士也。既入見其母,結(jié)好而退。寔臨退,執(zhí)暢手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幸俱生盛明之世,當(dāng)垂名千載,不可徒存天壤之間,各遇當(dāng)仁之功,勿相忘也?!睔w 舉孝廉,補(bǔ)尚書郎。西羌之難,王暢薦寔于執(zhí)事,由是為匈奴中郎將。
〔一〕 論語里仁曰:“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建康元年(甲申、一四四)
春,尚書仆射黃瓊上疏曰:“臣聞古之帝王,莫不敬恭神明,劬勞農(nóng)事,必躬郊廟之禮,親籍田之〔勤〕(勸) 〔一〕,所以率先群萌,勉勸農(nóng)功。昔宣王不籍千畝,虢公以為大譏〔二〕。伏惟陛下,遵稽古之鴻業(yè),體虔肅以應(yīng)天,順時奉元,懷柔百神。雖詩詠成湯,書美文 王,誠不能加。今廟祀適訖,而祈谷方至,恐左右忠孝不欲屢勞圣躬,以為親耕可廢。臣聞先王制典,籍田有日,司徒咸戒,司空除壇,所以迎氣東郊〔三〕,以應(yīng) 時風(fēng)。伏愿陛下率群后,冕旒三推〔四〕,則和澤滂流,蒼生有賴。”上從之。
〔一〕 據(jù)范書黃瓊傳改。
〔二〕 國語周語曰:“宣王即位,不籍千畝,虢文公諫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農(nóng),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給于是乎在,和協(xié) 輯睦于是乎興,財用蕃殖于是乎始,敦龐純固于是乎成,是故稷為大官。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緒,而棄其大功,匱神乏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用民?’ 王不聽。三十九年,戰(zhàn)于千畝,王師敗續(xù)于姜氏之戎。 ”
〔三〕 國語周語虢文公諫宣王時曰:“先時九日,太史告稷曰:‘
自今至于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谷乃不殖?!?以告王曰: ‘史帥陽官以命我司事,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動,王其祗監(jiān)農(nóng)不易?!蓖跄耸顾就较探涔浒倮羰瘢究粘龎诩?,命農(nóng)夫咸戒農(nóng)用?!庇侄Y記月令曰:“立春之 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東郊。 ”
〔四〕 禮記月令曰:孟春之月,“ 天子親載耒耜,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弊⒃唬骸巴浦^伐也?!?
夏四月辛巳,立皇子炳為皇太子。大赦天下。賜男子爵各有差。
上使中常侍高梵迎太子,不齎詔書,直詣承光宮,以車載太子出。太子太傅杜喬不能止,不知所為。御史種皓適至,橫劍當(dāng)車曰:“
太子國之儲貳,〔民〕(巨)命所系〔一〕。常侍來無詔書,何得將太子去!安知常侍非奸邪?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梵不敢爭,遣詣尚書,得報,乃聽。太子既至,上嘉皓持重,稱善者良久。
〔一〕 據(jù)鈕永建校改。
秋八月,徐、揚(yáng)州盜賊群起,遣御史中丞馮放督州郡兵討之〔一〕。
〔一〕 范書順帝紀(jì)作“馮赦”?;輻澰唬骸半鴵醾鳎壕沤度?、周生等相聚反亂,屯據(jù)歷陽,為江淮巨患。遣御史中丞馮緄將兵,督揚(yáng)州刺史燿、九江太守鄧顯討之。案此則馮赦當(dāng)作馮緄。袁宏紀(jì)作馮放,亦誤。”惠說是。通鑒即作“馮緄”。
庚午,帝崩于玉臺。遺詔:“無起寢廟,衣皆以故,珠玉玩好皆不得下?!?
是日,太子即皇帝位,年二歲。太后臨朝,以太尉趙峻錄尚書事。
九月丙午,葬孝順皇帝于憲陵。尚書欒巴坐諫作陵不欲壞民冢下獄,免為庶人。
丙午〔一〕,京都地震。詔公卿、持進(jìn)、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一〕 范書作“是日”。時除京師外,太原、雁門亦地震。
皇甫規(guī)對策曰:“陛下圣德欽明,聞災(zāi)責(zé)躬,咨 ●群僚,招延敢諫。臣得踐天庭,承大問,此誠臣寫憤畢命之期也。臣伏見孝順皇帝初勤王事,綱紀(jì)四方,天下欣然,幾以獲治。自后中常侍、小黃門凡數(shù)十人,同 氣相求,如市賈焉。競思作變,導(dǎo)上以非,因緣嬖幸,受賂賣爵,分贓解罪,以攘天威。公卿已下,至于佐吏,交私其門,終無紀(jì)極。頑兇子弟,布列州郡,并為豺 狼,暴虐群生。天下擾擾,從亂如歸,至令風(fēng)敗俗壞,招災(zāi)致寇。今宜庭問百寮,常侍以下尤無狀者,亟便絀遣,與眾共之,披埽其黨,蕩滌其賄,以答天誡。大雅 曰:‘敬天之怒,無敢戲豫?!酥^也。大將軍、河南尹,處周、邵之任,為社稷之鎮(zhèn),加與王室舊有姻族,今日立號,雖尊可也。而天下區(qū)區(qū),愿其霈然增脩謙 節(jié),省去游娛不急之費(fèi),減廬第無益之飾,近儒術(shù)考論經(jīng)書,輔佐日月,宜有至效。夫〔君〕(朝)者〔一〕,舟也;民者,水也;朝之群臣,乘舟人也。大將軍兄 弟,操楫者也。雖曰眾也,在所欲之。茍能卒志畢力,守遵常軌,以度元元,所謂福也;或乃怠弛中流,而捐楫放桌,將淪波濤,歸咎受愆,可不慎乎!臣生長邊 遠(yuǎn),希步紫庭〔二〕,怖懾失守,言不盡心?!绷杭椒奁溟g己,以規(guī)對下第。拜郎中,讬疾免歸。
〔一〕 語出荀子王制篇。其文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亦見孔子家語。范書正作“君”,故據(jù)改。
〔二〕 文選宋孝武宣貴妃誄李善注曰:“王者之宮,以象紫微,故謂宮中為紫禁?!蓖鯇m亦稱紫宮、紫庭,其意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