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奉旨訊問曾靜口供二十四條 二十四、孔廟失火和慶云出現(xiàn)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災異呢,

大義覺迷錄 作者:清·愛新覺羅胤禛


二十四、孔廟失火和慶云出現(xiàn)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災異呢,還是文明光華的祥瑞呢?

  【原文】

  奉旨訊問曾靜:你從前逆書內云“于今正值斯文厄運,是以孔廟焚毀”。今據(jù)督修廟工之通政使留保奏報:“十一月二十六日午刻,正當孔廟大成殿大梁之前二日,慶云現(xiàn)于曲阜縣。形若芝英彩鳳,五色繽紛,正南、東、西三面拱日朝陽,歷久益加絢爛。萬目共睹,無不稱慶”等語。今將留保所奏之折及慶云圖發(fā)與你看,還是斯文厄運之災異?還是文明光華之祥瑞?你今又如何說?

  曾靜供:道之在天下,本無處不有,無人不備,特凡民為氣稟所拘,物谷所蔽,是以有的不適如其有,備的不能果見其備。故聰明睿智之資,氣稟清明,義理昭著,生知安行,千萬人中無一見焉,甚或數(shù)千年無一遇焉。然一有之,則天必命之以為億兆之君師,所謂“稟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又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笔蔷c師原屬一道,并未嘗有岐,此堯舜、禹湯、文武之世,所以只有君之重,并無師之名,蓋以君職原兼師職故也。唯至春秋戰(zhàn)國,二帝三王之道熄,時有孔子生安之圣,厄而在下,當時仁義之風微,功利之習興。一時功名之士,以治天下為另有一種權謀術數(shù)之學。于是群指孔子為師道,而稱君德者,視此則有彼此之分。

  而孔子之所謂仁義道德者,每多置而不講。歷漢及唐以至于明,二千余年,孔道晦塞,未有能明能行??椎啦幻鞑恍?,又安望其有虞、夏、商、周之治效乎!惟我朝圣祖皇帝得堯舜、孔子之心傳,是以六十余年,深仁厚澤,遍及薄海內外,已媲美于虞、夏、商、周。我皇上以天之聰,生安之資,加以初潛四十余年,研深味道之功,其于堯、舜、孔子之道,合圣祖家學精蘊而久已集其大成。不惟與堯、舜、孔子之心傳無二,抑且于圣祖一切政治而更有光矣。此所以天人感應,隨時隨地莫不信而有征。蓋有亙古未有之道德,自能成亙古未有之治功;有亙古未有之治功,斯能備亙古未備之休征,此理之一而不易者。茲因山東孔廟大成殿廟上梁之前二日,而慶云五彩捧日,光華融露于曲阜縣,此蓋孔子之圣,渾全一團天理,孔子之心即天心。今圣心與孔子之心為一,即是與天心為一。而祥瑞見于曲阜,適在興修圣廟之會者,乃上天所以嘉予圣心與孔子之心為一處,比泛見于云、貴、山西等省,其慶幸為更大,其盛德之合于孔子,而感孚上天者為更極其至。此所以為一無之中,文明光華極盛之會,而為生民所未有也。彌天重犯從前無知,并不知天之高,地之厚,所以以為流言搖惑,而為是萬剮之說,悔恨無及。今既含生被化于天高地厚之中,自驗知之比他人更深,信之比他人更篤,到此只有尊之親之,愛之戴之,傳頌以為亙古未有此文明光華之圣德神功而已,更有何說。

  【譯文】

  奉皇上諭旨訊問曾靜:你從前在所寫作的叛逆書籍中說:“現(xiàn)在禮樂制度正遭逢厄運,所以孔廟被焚毀。”

  如今據(jù)監(jiān)督修復孔廟的通政使留保奏報說:“十一月二十六日的午時,正當孔廟大成殿臨近上梁的前二日,祥云突然出現(xiàn)在曲阜縣上空,形狀就像是靈芝花草,彩色鳳凰一般,五彩繽紛,在正南、東、西三面拱托著太陽,經(jīng)過長時間后更加絢麗燦爛。萬民都目睹了此一情景,沒有不為此祥云瑞兆而稱頌慶賀的”等言語。今日將留保所呈報的奏折及祥云瑞兆之圖發(fā)給你看。這是禮樂制度遭受厄運的災異呢?還是文明光華的吉祥瑞兆?你今日又如何解說?  曾靜供:道行義理在天底下,原本就是無處不有,無人上具備,但是平常百姓被稟受的天地之氣所限制,以及受物質的欲望所遮蔽,所以有道行義理的不能依照其道行義理,具備道行義理的又不能真正理解其具備的道行義理。因此,天資聰明睿智,稟受天地清明之氣,道德義理昭著明顯,生而知之,安然行之的天才,在千萬人中也不能見到一個,甚至數(shù)千年也不能遇到一個。然而,一旦有了這樣的天才,那么上天必定授命他為億萬庶民的君王師表,所說的“天賦誠信聰明可以作君王,君王可以作庶民的父母”,又上天降至賢于民間,做他們的君王,做他們的師長”,是講君主與師長原就屬于同一道統(tǒng),并不曾有區(qū)別。在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的時代,之所以只注重于君王的權位,并沒有顯明師長的名望,是因為君王原就兼有的師長職責的緣故。只有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二帝三王的道行義理漸漸消亡,而生而知之,安然行之的圣賢孔子又正在民間遭受苦難。當時,仁義道理教化的風氣漸漸衰敗,追逐功名利祿的習尚日益興起。一時間,追求營取功名的人們,認為治理天下另有一種道理謀略學問,于是眾人指出孔子的學說只是為師之道。而稱頌君王德行的人,便認為君王與師長有彼此之分,對孔子的所謂仁義道德理論,常常是置于一旁不講。

  歷經(jīng)了漢、唐各代以至于到了明朝的二千余年間,孔子的仁義道德理論被昏暗阻塞,沒有被闡明實行??鬃拥娜柿x道德理論不闡明不實行,又怎能希望有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時代的治國安民功效呢!只有我朝圣祖皇帝承繼得堯舜、孔子道統(tǒng)的真諦相傳,因此,君臨天下六十余年,深仁厚澤,遍及于四海內外,已經(jīng)可與虞舜、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相媲美。我當今皇上以天賦誠信聰明睿智,生而知之,安然行之的才質,加上當初在藩第四十余年,深刻研究道德義理的功效,已從堯舜、孔子的道統(tǒng),匯合圣祖皇帝家教的精蘊義旨而集其大成,不僅與堯舜、孔子的道統(tǒng)真諦相傳沒有二樣,并且比圣祖皇帝的一切安邦治國策舉更有光采了。這就是上天與世人感通互應,隨晨隨地沒有不被信誠而驗證的。

  如果具有從古到今所沒有的德行義理,自然能成就自古到今所沒有的治國安民的豐功偉業(yè),具有了從古到今所沒有的治國安民的豐功偉業(yè),也就能具備從古到今所沒有完備的吉祥征兆。這個道理是一定不會改變的。這次因山東孔廟大成殿上梁之前二日,祥云五彩斑爛,拱撫捧日,光華融露于曲阜縣上空,這都是因為孔子的圣心與上天渾然成為一體,相互通融,孔子之心就是天心。今日皇上之心與孔子之心相融合一,就是與天心融合為一。而祥云顯現(xiàn)于曲阜上空,適逢在興修圣廟之時,這是上天所以贊許皇上之心與孔子之心融合一體的體現(xiàn),比起顯現(xiàn)于云南、貴州、山西等省的吉祥瑞兆,更值得慶幸。

  皇上的圣德融合于孔子,而感動信服于上天更是到了極點。這就是在海內全國之中,文明光華極盛的際會,而在民間百姓中是沒有的。我這彌天重犯從前愚昧無知,并不知天高地厚,所以被流言所煽誘,而輕妄地發(fā)出萬剮不赦的逆說狂言,如今悔恨莫及?,F(xiàn)在既然一切生命都被化育于天高地厚之中,自己知道論文認識的比別人更深刻,信服的比別人更誠篤,到如今只有尊奉皇上,親近皇上,愛護皇上,擁戴皇上,傳頌這從古到今所沒有的文明光華之圣德神功而已,又有什么話可解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