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能提高認識?為什么能從此事中接受教訓?為什么會出現(xiàn)親子雙贏的結(jié)果?是因為我接納了孩子、理解了孩子、善待了孩子,是因為我運用了教育的智慧。如果還是以前的做法,不考慮孩子感受,劈頭蓋臉批評他一頓,給予一定懲罰,結(jié)果會越來越糟。孩子絕不會說:“爸爸批評得太有道理了,懲罰得太及時了,我一定要改正錯誤?!闭驗槲壹葲]有懲罰孩子,又沒有僵硬地說教,孩子才接受了我、理解了我。也因為我沒有說多余的話,沒有借題發(fā)揮地嘮叨,孩子才把我有限的話當成了話,才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印記。
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思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了事,他已經(jīng)吃了不少苦頭。良心譴責比任何懲罰更厲害,他的自責、他的心靈煎熬、他的沮喪情緒已經(jīng)讓他得到了懲罰。此種情況下,父母如果再懲罰孩子,只能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和父母對著干。父母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反而不感到內(nèi)疚了,他會理直氣壯和父母唱反調(diào)。一個孩子一旦失去了自尊心,沒有了羞恥心,不感到愧疚,那是非??膳碌氖虑?。有的孩子對家長說:“我就是不要臉了,你能把我怎么樣?”“我就這樣了,誰也別指望改變我!”“我丟不丟人,關(guān)你什么事!”真要是這樣,家長拿他真沒辦法。所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保護孩子的生命同樣重要。我兒子之所以受到感動,后來又爆發(fā)出那么大的內(nèi)心力量,是我尊重了孩子的人格、維護了孩子的尊嚴。
一般來講,父母懲罰孩子時,孩子會怨恨父母。一個孩子內(nèi)心充滿了怨恨,是不可能接受教訓的。所以懲罰往往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大概不會有任何孩子在受到懲罰后會對自己說:“我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這樣做是對我好,我一定要改正錯誤,我要更有責任心,我要更好地和父母合作,我一定要讓懲罰我的大人高興……”
所以,高明的家長一般不會懲罰孩子。因為他們知道,當孩子犯錯時,他們應當接受自己的不當行為帶來的不良后果,而不是受罰。在懲罰的過程中,孩子會把所有精力用到如何對付家長上面,錯失了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省以及思考改正錯誤的機會。確切地講,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孩子從內(nèi)心深層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而這個過程對孩子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也是彌足珍貴的。
沒有愛戰(zhàn)勝不了的困難,沒有愛融不開的堅冰,沒有愛打不開的心鎖,沒有愛逾越不了的鴻溝。不是嗎?我在兒子身上花費了一點愛,給了孩子一點理解和尊重,竟然得到了如此大的回報,竟然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如果我們天天用心對待孩子,從內(nèi)心深處善待孩子,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將會多么融洽、和諧?我們將會收獲多少幸福、快樂?孩子將會從父母那里汲取到多少成長的力量?我們的孩子將會變得多么優(yōu)秀、杰出?
一個小孩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老師找他爸爸談話。爸爸知道后,沒有打罵孩子。臨睡前,爸爸和顏悅色地問兒子:“好孩子,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每天那么早出去,為什么總遲到?”孩子愣了一下,見爸爸沒有責怪的意思,就說:“我在河邊看日出,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卑职致牶笮α?。第二天一早,爸爸跟兒子一起去河邊看日出。面對眼前的景色,爸爸感慨萬分:“日出太迷人了,難怪你總是遲到,這么美的風景誰都想多看一會兒。”這一天,兒子沒有遲到。放學回家,兒子發(fā)現(xiàn)書桌上放著一塊精致的手表,下面壓著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你說是嗎?愛你的爸爸。
這位爸爸是教育孩子的高手。面對孩子犯錯,他沒有濫用懲罰,而是用愛心和智慧幫孩子糾正錯誤,巧妙地化解了危機,收到了親子雙贏的結(jié)果。
如果家長朋友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都能找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充分理由,都能找到家庭教育的最佳契機,都能找到孩子樂于接受的教育方法,都能從每件事中發(fā)掘出教育智慧,都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都能把劣勢轉(zhuǎn)化為優(yōu)勢——我們?yōu)槭裁催€要選擇批評、訓斥、懲罰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