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辭遯:亨,小利貞。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yīng),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上九爻辭:肥遯,無不利。
象曰:肥遯,無不利;無所疑也。
九五爻辭:嘉遯,貞吉。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九四爻辭: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九三爻辭: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曰:系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六二爻辭: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象曰:執(zhí)用黃牛,固志也。
初六爻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zāi)也。
遯(卦三十三)——歸隱山林的誘惑
【原文】
(艮下乾上)遯(1):亨。小利貞。
初六:遯尾(2),厲。勿用攸往。
六二: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3),莫之勝說(4)。
九三:系遯(5),有疾,厲。畜臣妾(6),吉。
九四:好(7)遯,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8)遯,貞吉。
上九:肥遯(9),無不利。
【注釋】
?、龠q(dùn)是本卦的標題。遯是遁的異體字,意思是隱退。全卦的內(nèi)容與政治斗爭有關(guān)。遯是卦中多見詞,又與內(nèi)容有關(guān),所以用作標題。②尾:全部,盡。③執(zhí):抓住捆綁。④勝:可能。說:用作“脫”。⑤系:拖累,拘系。(6)畜:豢養(yǎng)。臣妾;家奴。(7)好:喜好,喜歡。(8)嘉:贊美。(9)肥:用作“飛”。肥論的意思是遠走高飛。
【譯文】
遯卦:亨通。有小利的占問。初六:君子全部隱退,危險。不利于出行。六二:用黃牛皮繩把馬綁住。它不可能逃脫。九三:羈系住隱退者,他心里很痛苦,危險。豢養(yǎng)奴婢,吉利。九四:喜歡隱遁,這對貴族君子是吉利的,對小人則不利。九五:贊美隱遁,占得吉兆。上九:遠走高飛隱道起來,沒有什么不利。
【讀解】
中國歷來的君子、士大夫的人生之途,總在步入官場和歸隱山林之間像蕩秋千一樣地來回擺動;他們的人生選擇,似乎就只有這兩個“對立的極”。一切都是生而注定了的,別無選擇:要么在官場如魚得水、志得意滿,要么在山林放浪形骸、怡清悅性。表面看來,這兩極好像互不相融,實質(zhì)上中心依然是官場廟堂。人生最大的前途和成就,是立功、立德、立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在為這“三不朽”而奮斗。歸隱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有時是一種暫時的策略和手腕,有時是作為失意之后的一種心理補償與心理平衡。真正志在山林做一個今天時髦的“自由知識分子”的人,實在太少,即使陶淵明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時刻,恐怕也還有一只眼在偷窺著廟堂呢。
不過,單就山林本身而言,它確實對有較高心性修養(yǎng)的君子有著相當?shù)恼T惑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一整套對此大加贊賞的理論。“遯卦”所言,也可看作是這方面的先聲。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yīng),與時行也。小利貞,浸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上九爻辭:肥遯,無不利。
象曰:肥遯,無不利;無所疑也。
九五爻辭:嘉遯,貞吉。
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九四爻辭: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九三爻辭:系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象曰:系遯之厲,有疾憊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六二爻辭: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象曰:執(zhí)用黃牛,固志也。
初六爻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zāi)也。
遯(卦三十三)——歸隱山林的誘惑
【原文】
(艮下乾上)遯(1):亨。小利貞。
初六:遯尾(2),厲。勿用攸往。
六二:執(zhí)之用黃牛之革(3),莫之勝說(4)。
九三:系遯(5),有疾,厲。畜臣妾(6),吉。
九四:好(7)遯,君子吉,小人否。
九五:嘉(8)遯,貞吉。
上九:肥遯(9),無不利。
【注釋】
?、龠q(dùn)是本卦的標題。遯是遁的異體字,意思是隱退。全卦的內(nèi)容與政治斗爭有關(guān)。遯是卦中多見詞,又與內(nèi)容有關(guān),所以用作標題。②尾:全部,盡。③執(zhí):抓住捆綁。④勝:可能。說:用作“脫”。⑤系:拖累,拘系。(6)畜:豢養(yǎng)。臣妾;家奴。(7)好:喜好,喜歡。(8)嘉:贊美。(9)肥:用作“飛”。肥論的意思是遠走高飛。
【譯文】
遯卦:亨通。有小利的占問。初六:君子全部隱退,危險。不利于出行。六二:用黃牛皮繩把馬綁住。它不可能逃脫。九三:羈系住隱退者,他心里很痛苦,危險。豢養(yǎng)奴婢,吉利。九四:喜歡隱遁,這對貴族君子是吉利的,對小人則不利。九五:贊美隱遁,占得吉兆。上九:遠走高飛隱道起來,沒有什么不利。
【讀解】
中國歷來的君子、士大夫的人生之途,總在步入官場和歸隱山林之間像蕩秋千一樣地來回擺動;他們的人生選擇,似乎就只有這兩個“對立的極”。一切都是生而注定了的,別無選擇:要么在官場如魚得水、志得意滿,要么在山林放浪形骸、怡清悅性。表面看來,這兩極好像互不相融,實質(zhì)上中心依然是官場廟堂。人生最大的前途和成就,是立功、立德、立言,個人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在為這“三不朽”而奮斗。歸隱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有時是一種暫時的策略和手腕,有時是作為失意之后的一種心理補償與心理平衡。真正志在山林做一個今天時髦的“自由知識分子”的人,實在太少,即使陶淵明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時刻,恐怕也還有一只眼在偷窺著廟堂呢。
不過,單就山林本身而言,它確實對有較高心性修養(yǎng)的君子有著相當?shù)恼T惑力,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也有一整套對此大加贊賞的理論。“遯卦”所言,也可看作是這方面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