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 作者:



  [卷二] 小兒總治法

  面赤發(fā)熟服涼驚,黃白發(fā)熱用胃苓。身熱便閉三黃下,瘦弱發(fā)熱集圣靈。變蒸發(fā)熱用拿法,驚風導赤吞泄青。泄瀉胃苓用一粒,熱泄玉露散同行。寒泄理中丸可服,泄渴白術散生津。痢疾保和同香連。瘧疾養(yǎng)脾瘧自平;咳嗽玉液降痰氣,浮腫胃苓引燈心。蒼疥胡麻丸最好,養(yǎng)脾最是保孩嬰。蛔蟲寸白用集圣,臨時用藥細叮囑。

  [卷二] 小兒初生臍風

  初生三五日,大便血嘗來。黑色為胎糞,鮮紅實可哀。初生便嘔吐,跑漿蓄(1)胃中。物盡吐自止,不止便為兇。

  小兒初生十日內,少乳多啼常噴嚏。急看喉中有珠泡,手法刮去免擾慮。

  不看撮臍風,撮臍糞少通。急用解毒藥(2),便下得從容。便閉肚膨脹,口緊咬唇青,時時手足掣,臍風枉用心。

  腹脹不便名鎖肚,口緊不乳是噤風。目直叫哭盤腸吊,天釣(3)身仰似角弓。初生芽兒有此病,父母歡喜一場空。

  [卷二] 小兒變蒸

  小兒初生多變蒸,三十二日細推論。如蠶之眠添智能,遍身發(fā)熱不惺惺。

  變蒸休用藥,三日自然安;外感惺惺散,傷食保和丸。

  惺惺散內用人參,甘桔川芎白茯苓,細辛少許天花粉,防風白術九味行。

  [卷二] 小兒胎疾

  胎熱甘草黃連湯。胎寒去連加桂方;胎黃甘草加茵陳,胎驚辰砂一味良;胎瘦胎肥浴體法,胎怯五軟用地黃。此是家傳真口訣。兒孫記誦莫遺忘。

  肝色多青心赤紅,脾黃肺白腎黑同。黃白疳虛黑中惡,赤紅是熱青驚風。

  [卷二] 小兒五臟部位

  五臟有外候,不離正面間,耳乃腎之竅,兩眼原屬肝。鼻孔肺為主,脾唇心舌尖。

  左頰屬木肝生風,右頰屬金肺位同。額為心火賅為腎,準頭鼻土位居中。

  [卷二] 五臟外癥

  肝主風兮目直視,悶亂叫哭不安寧。心主熱兮不得眠,驚悸飲水口舌干。脾主困兮多好睡,吐泄(4)瘦弱病成疳。肺主氣兮多咳嗽,皮干發(fā)枯喘綿綿。腎主虛兮胎氣弱,小兒腎弱養(yǎng)應難。

  [卷二] 看小兒虎口紋

  今人??椿⒖诩y,風關氣關命關分。風關病輕氣關重,命關若過死將臨。青筋紅熱黑勢惡,直輕斜曲重看云。

  [卷二] 脈法

  小兒一指分三位,息數須將六至看,七至八至數為熱。三至四至遲虛寒。堅實平和無病斷,細小沉遲有病春。

  按全嬰等書云:小兒三歲已(5)前,虎口第一指上寅卯關有脈弦(6)見者,可驗病狀(7)。男左女右,視之脈弦。從寅關起不至卯關者,病易治;若連于卯關者,病難治;如寅連卯,卯過辰關者,十難救一。若脈弦小或短者,病可治。宜參視之(8)。

  [卷二] 小兒夜啼

  啼哭直視熱在肝,泄清一服及時安。啼哭面斥熱在心,導赤麥冬效如神。面赤四逆腹中痛,益黃散用姜湯送。夜夜見燈多拗哭,父母矯愛多不足。

  [卷二] 驚風

  急癥驚風面赤背,目多直視不回晴。手足搐掣牙關緊,只怕昏昏再(9)不醒。

  驚來掐人中,虎口拿總筋。泄青吞導赤,調理治涼驚??谘廴艉刃保此笥移?,太陽頰下穴(10),一焠自然安。

  面色黃白神氣弱,昏睡眼閉口不合。口鼻氣冷手足冷,慢驚搐掣時時作。

  慢驚不可醫(yī),調元急補脾。漸醒能食吉。?;璨蝗槲!?br />
  [卷二] 吐瀉

  吐瀉(ll)之病面皮黃,有寒有熱有食傷。面紅熱渴難謂理,手足寒時急補陽。

  吐瀉常治法,胃苓一粒丹。脾積去食積,理中補虛寒。吐瀉多傷食,益黃散最宜??此】┩?,胃苓再補脾。泄瀉常如是,消積功十全。

  泄瀉作渴白術散,人參白術秩婁甘,木香千葛霍香葉,常與服之真格言。

  瀉甚烏梅加入,熱甚知母門冬,虛須甘草炙用,隨癥用藥不同。

  [卷二] 痢疾

  赤白皆是熱,眉頭常被腹中疼。身熱脈大難得退,脈小身涼容易安。

  痢癥多因積,先下木香丸,保和消滯積,止痢用香連。痢疾若不食。噤口痢必殘。急用香連散,能食保平安。

  [卷二] 小兒瘧疾

  瘧疾之色多黃黑,病至作寒又作熱,早瘧日來容易退,晚虐間日(12)治宜急。

  初瘧要吐痰,斬鬼及常山。久瘧不可截,養(yǎng)脾功十全

  [卷二] 咳嗽

  形寒(13)飲冷即傷肺,咳嗽病來多痰氣。面青氣促怕生驚,面白胸高還不吉。

  初咳要發(fā)表,五拗并九寶。氣實葶厲宜,肺虛阿膠好。嘗服玉液丸,桔梗同甘草。

  五拗用麻黃,杏仁甘草強。石膏臘茶葉,發(fā)汗是奇方。

  九寶蘇葉配麻黃(14),薄荷陳皮杏桂良,大腹桑白同國老(15),烏梅加入細參詳。

  [卷二] 疳癆

  面色黃白是疳癆,肚大頸細頭發(fā)焦,折乳傷食大病后,只伯時時熱來潮。

  疳癆(16)無多法,集圣初如神。面色轉紅活,相間服胃苓。

  潮熱如不退,只防作慢驚。

  [卷二] 傷食

  傷食發(fā)熱面赤紅,惡心腹脹痛時攻,露身伯熱不恩食,癥與傷寒大不同。

  傷食宜調解,藿香散最宜,保和同與服,病退再養(yǎng)脾。若是成驚搐,惟有下為奇。

  傷食發(fā)熱用藿香,蘇葉香附樸陳蒼,半夏黃連甘草曲,茯苓引子用生姜。

  [卷二] 傷風

  傷風發(fā)熱面色赤,煩悶不困不思食,喜人煨抱畏風寒,作渴便秘(17)里必實。

  惡寒病在表,敗毒拿法好。里實三黃丸,驚來瀉(18)青時。

  敗毒(19)發(fā)表用羌防,升麻柴葛解肌良(20),前胡積殼甘草桔,蘇葉人參用成湯(21)。

  [卷二] 浮腫

  小兒浮腫因風濕,久瘧脾虛亦有之。上身主風下主濕,養(yǎng)脾一法少人知。

  遍身著浮腫,胃苓丸里求。避風行浴法,切莫用牽牛。

  肚大有青筋,燈火叉處燒(22),內服集圣丸,胃苓宜相兼。

  [卷二] 口瘡

  小兒鵝口瘡,白屑珠礬良。赤瘡姜連散。洗心是奇方。

  洗心散內用麻黃,荊芥薄荷赤芍當,白術將軍同國老,臨時煎服入生姜。

  牙根爛成瘡,走馬疳可防。出血又作臭,蚊蛤散宜良。

  小兒口流涎,滯頤脾虛寒。益黃加蒼術,不治必成疳。

  [卷二] 疥瘡

  遍身疥瘡是何因,血熱由來胎毒成。痛癢不安多夜哭,切莫入腹命歸冥。

  疥瘡不宜搽,胡麻丸最佳。入腹宜解毒,驚來莫治他。

  [卷二] 染癥

  小兒吃泥土。脾熱用瀉(23)黃,集圣相間服,疳成不可當。

  小兒合面睡,原來熱在心。只用導赤散,瀉(24)心與涼驚。

  小兒多白尿(25),落地如米泔。胃苓鹽湯送,數服解擾煎。

  小兒大便清(26),邪熱在肝經。只用瀉(27)青丸,此法效如神。

  小兒糞焦黃,邪熱在脾鄉(xiāng)。誰知瀉(28)黃散,端的是奇方。

  [卷二] 五臟外癥

  吐瀉瘧痢病在脾,驚風心肝兩經為??人韵≡诜?,發(fā)稀骨軟腎元虧。

  [卷二] 五軟病癥

  如小兒五軟,有胎元(29)不足軟者,有大病后軟者,有誤(30)服涼藥軟者。胎或稟軟者,地黃丸主之;大病后軟者,參苓白術丸主之;誤服涼藥軟者,加味八味地黃丸主之。

  以上三癥,若不急治,有傷真元,久則成痿,以至不可治者多矣。

  注:(1)蓄:原書為畜。校注者改。

  (2)解毒藥: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解毒散”。

  (3)天釣: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天吊”。

  (4)泄: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瀉”。

  (5)已:古與“以”通。下同。

  (6)古纮與“弦”通。下同。

  (7)可驗病狀: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可驗病伏”。

  (8)宜參視之: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宜參觀之”。

  (9)再: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睡”。

  (10)頰下穴: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頰了穴”。

  (11)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l2)間日: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間來”。

  (13)形寒: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行寒”。

  (14)麻黃: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麻脈黃”。

  (15)國老:甘草的別名。

  (16)疳癆:原書為“疳癥”,校注者改。

  (17)便秘: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便閉”。

  (18)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19)敗毒: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牛正”。

  (20)解肌良: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解肌涼”。

  (21)蘇葉人參用成湯: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殼葉苓芩始成湯”。

  (22)叉處燒: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叉處焠”。校注者注:叉處即“虎口”。

  (23).(24).(27)、(28)、瀉: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泄”。

  (25)白尿:漢陽鶴湄張伯琮校定版為“白溺”。

  (26)大便清: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大便青”。

  (29)胎元,山東泰安州李雨沾方悅父發(fā)梓版為“胎稟”。

  (30)悟:古與誤同,下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