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獻夫,字叔賢,廣東南海人。他一生下就死了父親,剛剛加冠成人就考中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改選為庶吉士。他正要告假回家侍養(yǎng)母親,母親也過世了,他于是住家守喪。正德年間,出任禮部主事,后調到吏部,升為員外郎。他同主事王守仁談論學問,喜歡上了守仁的學術,就請求王守仁將自己收為學生。不久后告病回鄉(xiāng),在西樵山讀了十年書。
嘉靖改元的那個夏天他回朝去,路上得知“大禮”的討論還沒定案,他起草一篇奏疏說:
“前代的圣主制定禮制,本來是根據(jù)人情來的。君子論事,應當考慮名稱和事實的一致性。我看前些時候禮官所提出的主張,就有不合乎人情,名實不相符的地方,一方面死守《禮經》中的話,另一方面遵循宋儒的說教。我卻認為那樣不對。按《禮經?喪服傳》說:“什么樣的人可以做別人的繼承人呢?是支派子孫也就可以了?!庇终f:“大宗,是指尊貴者的統(tǒng)緒?!薄白鹳F者的統(tǒng)緒不能終斷,所以族人就讓支派的子孫繼為大宗。但是過繼的假子不能繼為大宗。”這樣看來,制定禮制的人們是認為只要是支派的子孫就可以做繼承人了,沒有非絕了別人家的后裔給這邊當繼承人的道理?,F(xiàn)在興獻帝只生陛下一個兒子,此外連個庶子也沒有,卻要讓他絕后而讓您做孝宗的兒子,這合乎人情嗎?況且過繼給別人做兒子,也該經過父親同意收他為兒子,兒子曾經把父親當父親侍奉過,所以父親死后兒子為他穿孝服。現(xiàn)今孝宗曾經有武宗這個兒子,不曾收養(yǎng)陛下做自己的兒子。陛下對孝宗也不曾穿過三年的喪服,實際上也沒有給他當過兒子,卻有人要您強稱孝宗為父親,名實相一致沒有?提出這種意見來,看不出它和《禮經》中的話相符。
“又按程頤《濮議》說“英宗既然拿仁宗做了父親,就不該再稱濮王做父親”。這倒不是宋儒的說法不對,而是現(xiàn)在的事實不一樣。仁宗曾經把英宗養(yǎng)在宮廷中,事實上成為父子。孝宗不曾把陛下收養(yǎng)在宮廷中,這是第一點不同;孝宗有過武宗這么個兒子,仁宗不曾有過兒子,這是第二點不同;濮王當年還有別的兒子不會絕后,我們興獻帝就沒有別的兒子了,這是第三點不同。哪里能拿濮王的事和今天的事相比擬呢?提出這種意見來,看不出這些人會正確評述宋儒的學說。
“今天這個事,我曾經做過這么一種理解:陛下繼承孝宗、武宗,應該是繼承皇位而不是過繼做后裔。興獻和宗廟中的父祖之間的不同,在于他可稱為帝但不可以稱為宗。帝王家的事情和士人、百姓家不一樣。繼承帝位,是天下的公事,是三王制定的道理,過繼給人做兒子,是個人的私事,是后代才有的事。興獻可以稱帝,因為陛下是天子;不能稱為宗,是因為他事實上未曾坐過皇帝位。我懇求陛下指示大臣,還是稱孝宗為皇伯,興獻帝為皇考,在太廟之外另建一座廟祭祀他。這樣做了之后合乎人情,名實相符,不僅體現(xiàn)了前代圣王制定禮制的精神,而且也滿足了陛下您純真的孝心?!?br />
奏疏寫成后,看到朝中大臣們在排斥不同意見,就不敢遞交上去。后來被桂萼看到,他就寫了一份報告連獻夫、席書的奏疏一起呈交上去了。世宗看后很高興,立刻發(fā)給大臣們討論。這下大臣們就把獻夫也看作奸邪,甚至不跟他往來了。獻夫于是想請假呆在家里,未獲批準,就遞交《大禮》上下兩篇論文,更詳盡地講了他的意見。當時世宗已經從南京召來張璁、桂萼,他們來后就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獻夫被任命為侍講學士。反對的人蜂擁而起,獻夫自己也極力推辭,世宗最終用他們幾個的意見確定了“大禮”,獻夫因此跟張璁、桂萼一樣受到世宗的喜愛。四年(1525)冬季升為少詹事。但獻夫終究感到有所不安,后來還是請病假回家鄉(xiāng)去了。
嘉靖六年,獻夫應召入朝編撰《明倫大典》。他跟霍韜是同鄉(xiāng),因為討論“大禮”而相互友好,又一起應召入朝,就聯(lián)合上書說“:自古以來極力主張入繼王位者應過繼給先帝當兒子的,宋朝沒有比司馬光還堅決的了,漢朝沒有比王莽更堅決的了。主張《濮議》的人,以司馬光為首,呂誨、范純仁、呂大防附和他,而司馬光的說法最能迷惑人。主持哀帝時‘大禮’討論的人,以王莽為首,師丹、甄邯、劉歆附和他,而王莽的說法流毒最深。宋儒實際上是陳述了王莽的說法,迷惑后人,耽誤后代的學者,我們認真查對《漢書》、《魏志》、《宋史》,粗略地收集了王莽、師丹、甄邯的奏議和當時事情的經過,以及魏明帝的詔書,關于濮園的議論文字,并把我們的論證附在后邊。請把這些交給纂修官,交相考訂,使天下的大臣們、兒子們都知道皇帝過繼給人做兒子的主張實際上是由王莽提出來的,這樣做往下可以掃除下邊群眾的疑惑,往上可以顯示陛下的孝心。”世宗詔令把這本書交給了史館。他們回朝不久,世宗就讓他總領大理寺的事務,和張璁、桂萼一起復審李福達一案。桂萼等人主張判馬錄腰斬,獻夫極力相爭才使馬錄減免死刑。當年九月,獻夫擔任了禮部右侍郎,仍兼學士,到經筵前擔任日講。不久又接桂萼當了吏部左侍郎,后來又接他當了禮部尚書。
獻夫比張璁、桂萼為人要寬厚、平和一些,遇事有時也跟他們爭論,堅持己見,不完全附和他們。桂萼為陳..翻案,奏請把原來的問訊官葉應驄等全逮起來,因為獻夫的話世宗才少逮了很多人。思恩、田州連年叛亂,獻夫奏請專責任用王守仁,罷免那里的鎮(zhèn)守宦官鄭潤、總兵官朱騏,世宗就把鄭潤、朱騏召了回來。思恩、田州平定以后,守仁主張修建、設置新城鎮(zhèn),桂萼大肆攻擊他。獻夫一一列舉守仁的功勞,修建新城鎮(zhèn)的事才沒有中止。張璁、桂萼跟楊一清鬧矛盾,獻夫借發(fā)生災異的機會上書主張大家應同心同德,并且請求把貶官削籍或充軍的大臣余寬、馬明衡等人召回,成倍錄取進士。世宗頒詔稱贊,但余寬等人最終還是未予任用。獻夫認為尼姑、道姑的存在傷風害俗,請勒令她們還俗嫁人,世宗聽從了他的建議。又根據(jù)霍韜的建議,把沒有印牒的僧、道全部予以裁汰,拆毀私立的寺院和道觀。世宗想減輕陳皇后的喪葬儀式,獻夫據(jù)理力爭。不久以后,他又接替桂萼擔任吏部尚書。桂萼、張璁被罷官后,世宗詔令吏部清查他們兩個的黨羽分子。獻夫上書說“:陸粲等所彈劾的百十個人,弄錯的不少。過去攻擊張璁、桂萼的人被看作私黨給拿掉了,現(xiàn)在追隨張璁、桂萼的人再被看作私黨給拿掉,那么朝廷中官員們的災難什么時候才能算完呢?”于是奏請留用黃綰等二十三個人,貶斥儲良才等十二個人。良才這個人當初當過御史,在考察中被罷了官。他就上書攻擊楊廷和,指責吏部侍郎孟春等人是奸黨,桂萼因此奏請恢復了他的官職。到這時又被清算出去,當時輿論對此引以為快。安昌伯錢維圻死后,他的庶系哥哥維垣請求繼承他的爵位。獻夫上書講外戚的封爵不應當世襲,又列舉了漢、唐、宋朝的事例當作證據(jù)。世宗認為他說得對,把他的奏章交給大臣們討論,從此外戚就永遠斷除了世襲的封爵。
張璁、桂萼被召回后,羽林指揮劉永昌彈劾都督桂勇,言辭之間連及桂萼及兵部尚書李承勛。又彈劾御史廖自顯,使他因此被逮入獄。過后,又上書攻擊兵部郎中盧襄等。獻夫奏請把永昌治罪,不要讓奸人根據(jù)流言蜚語來打擊好人,世宗不聽,獻夫就自請離職,世宗也不答應。給事中孫應奎彈劾獻夫偏向自己的親友大理少卿洗光、太常卿彭澤,世宗不聽。都給事中夏言也彈劾獻夫打破選用官員的常規(guī),把張璁厭惡的浙江參政黃卿調到陜西去了,讓張璁所喜歡的黨以平取代了他的職務;邪惡的彭澤破例升任太常;還有其他得到提拔的親信,都有跡可察;獻夫涉嫌收受賄賂,交通關節(jié)。這個奏疏遞上去以后,世宗傳令讓黃卿等各回原任。獻夫和張璁都上書作了辯解,并且請求離職。世宗偏不聽從他倆的意見,再次傳令讓黃卿等按照原先的決定各回原任。
不久,給事中薛甲上書說:“劉永昌以武夫的身份彈劾六部長官,張瀾是軍隊中冗員也敢批評勛臣,這樣以下犯上,誰知道發(fā)展下去會弄成什么樣子?我希望陛下維護廉潔者不爭,朝堂之臣不得隨便批評的道理,使地位卑微的官吏不敢放肆地亂加攻擊?!彼淖嗾孪掳l(fā)吏部后,獻夫奏請采納他的建議,由世宗指示都察院禁止吏民百姓上書,不許他們虛誑放肆,危害朝政,并告誡兩京給事御史及普天下?lián)岚垂賳T,凡上書論事,以大體為先,不要抓別人的小過失不放。當時,世宗正想擴大自己的耳目,全面掌握百官的情況,所以接到獻夫的奏議很不高興,宣布不加采納。于是給事中饒秀彈劾薛甲阿諛奉承,說:“自劉永昌以后,言官沒聽說過評議大臣的,只有夏言、孫應奎、趙漢談到過張璁、獻夫兩人,趙漢已被批評,夏言、應奎所奏上的都是用人、行政上的過失,薛甲卻指責為抓住細枝末節(jié)不放,自己卻在起勁歌頌某些大臣。貪婪、放肆到郭勛那樣,也不想讓人說,難道一定要讓大臣橫行霸道,讓一般官吏閉上嘴巴才成?萬一大臣中間藏了一個謀逆之人該怎么辦?”他的奏章遞上后,世宗認為他說得好,就交給吏部再行討論。薛甲這時上書作自我解釋,世宗厭棄他不等吏部奏議就私自辯護,傳令貶官兩級,把他調出去了。吏部認為薛甲已受了處分,就不再討論他們的奏章了。世宗卻責令要作出回答,并因此扣發(fā)獻夫一個月的俸祿,吏部的郎官扣發(fā)兩個月。獻夫很不自在,兩次上書稱病求退,世宗表示同意后,仍然空著這個位置等他病好。
嘉靖十年(1531)秋天,朝廷傳發(fā)詔書召他回朝。獻夫上書辭謝,舉薦梁材、汪钅宏或王廷相代替自己。世宗親自寫詔書稱贊他,并派遣行人蔡云爰前往催促他。蔡云爰到他家門口,獻夫卻偷偷跑進西樵山了,然后又稱病辭謝。不久使者又來了,并說要讓獻夫改任別的官,獻夫方勉強上路。第二年五月到達京城,世宗讓他以原來吏部尚書的名義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內閣輔佐朝政。當初,世宗就曾賜給獻夫一枚銀章,上刻“忠誠直諒”,讓他有事情時密封上奏。獻夫回鄉(xiāng)時交還朝廷,到這時還像原來那樣又賜給他了。吏部尚書王瓊死后,世宗就讓獻夫掌管吏部的事。獻夫住在家里時,潔身自好,當?shù)乇O(jiān)司前往拜見,他總是稱病謝絕。他家的一個姻親在郡中為非作歹,當?shù)厝藢掖紊显V,僉事龔大稔受理此案。獻夫還朝后,私下里吩咐過大稔。恰好這時大稔因故被罷官,他懷疑是獻夫干的,就上書列舉幾件獻夫干的違法的事,言辭之間又牽連霍韜。獻夫上書為自己作辯解,世宗又正喜歡獻夫,所以大稔就被逮捕,剝奪了官籍。這年十月有彗星出現(xiàn)在東井座,御史馮恩上書攻擊獻夫陰險毒辣,巧辯飾奸,玩弄權術,將危害國家,所以他一掌管吏部就出現(xiàn)了彗星。世宗惱了,把馮恩打入監(jiān)牢。獻夫也稱病請求退休,世宗傳詔以和緩的口氣表示不允許。
獻夫為人恬靜自守,不爭名奪利,接連受人彈劾后,就有些慚愧、畏縮。雖然掌握大權,還是氣息奄奄,精神不振。只有世宗想殺張延齡一事,他曾極力勸阻。當時桂萼已經死了,張璁最受寵信,也幾次被罷相了。霍韜、黃宗明議論政事只要不合世宗心意,世宗就把他們打入監(jiān)獄。獻夫看到世宗恩威不測,在職兩年,就三次上書稱病告老。世宗最后以獎賞的口吻頒發(fā)詔書同意他退休,讓他乘坐官方車馬回鄉(xiāng),并發(fā)給他路費。他回鄉(xiāng)以后在家里住了十年才死去。生前他已被加封為柱國、少保,所以朝廷就在他死后追贈他為太保,謚文襄。
獻夫是因為討論“大禮”一下子顯貴的。他與張璁、桂萼多年共事,只是由于他對人對事看法比較平正、寬容,所以人們不怎么厭惡他。
嘉靖改元的那個夏天他回朝去,路上得知“大禮”的討論還沒定案,他起草一篇奏疏說:
“前代的圣主制定禮制,本來是根據(jù)人情來的。君子論事,應當考慮名稱和事實的一致性。我看前些時候禮官所提出的主張,就有不合乎人情,名實不相符的地方,一方面死守《禮經》中的話,另一方面遵循宋儒的說教。我卻認為那樣不對。按《禮經?喪服傳》說:“什么樣的人可以做別人的繼承人呢?是支派子孫也就可以了?!庇终f:“大宗,是指尊貴者的統(tǒng)緒?!薄白鹳F者的統(tǒng)緒不能終斷,所以族人就讓支派的子孫繼為大宗。但是過繼的假子不能繼為大宗。”這樣看來,制定禮制的人們是認為只要是支派的子孫就可以做繼承人了,沒有非絕了別人家的后裔給這邊當繼承人的道理?,F(xiàn)在興獻帝只生陛下一個兒子,此外連個庶子也沒有,卻要讓他絕后而讓您做孝宗的兒子,這合乎人情嗎?況且過繼給別人做兒子,也該經過父親同意收他為兒子,兒子曾經把父親當父親侍奉過,所以父親死后兒子為他穿孝服。現(xiàn)今孝宗曾經有武宗這個兒子,不曾收養(yǎng)陛下做自己的兒子。陛下對孝宗也不曾穿過三年的喪服,實際上也沒有給他當過兒子,卻有人要您強稱孝宗為父親,名實相一致沒有?提出這種意見來,看不出它和《禮經》中的話相符。
“又按程頤《濮議》說“英宗既然拿仁宗做了父親,就不該再稱濮王做父親”。這倒不是宋儒的說法不對,而是現(xiàn)在的事實不一樣。仁宗曾經把英宗養(yǎng)在宮廷中,事實上成為父子。孝宗不曾把陛下收養(yǎng)在宮廷中,這是第一點不同;孝宗有過武宗這么個兒子,仁宗不曾有過兒子,這是第二點不同;濮王當年還有別的兒子不會絕后,我們興獻帝就沒有別的兒子了,這是第三點不同。哪里能拿濮王的事和今天的事相比擬呢?提出這種意見來,看不出這些人會正確評述宋儒的學說。
“今天這個事,我曾經做過這么一種理解:陛下繼承孝宗、武宗,應該是繼承皇位而不是過繼做后裔。興獻和宗廟中的父祖之間的不同,在于他可稱為帝但不可以稱為宗。帝王家的事情和士人、百姓家不一樣。繼承帝位,是天下的公事,是三王制定的道理,過繼給人做兒子,是個人的私事,是后代才有的事。興獻可以稱帝,因為陛下是天子;不能稱為宗,是因為他事實上未曾坐過皇帝位。我懇求陛下指示大臣,還是稱孝宗為皇伯,興獻帝為皇考,在太廟之外另建一座廟祭祀他。這樣做了之后合乎人情,名實相符,不僅體現(xiàn)了前代圣王制定禮制的精神,而且也滿足了陛下您純真的孝心?!?br />
奏疏寫成后,看到朝中大臣們在排斥不同意見,就不敢遞交上去。后來被桂萼看到,他就寫了一份報告連獻夫、席書的奏疏一起呈交上去了。世宗看后很高興,立刻發(fā)給大臣們討論。這下大臣們就把獻夫也看作奸邪,甚至不跟他往來了。獻夫于是想請假呆在家里,未獲批準,就遞交《大禮》上下兩篇論文,更詳盡地講了他的意見。當時世宗已經從南京召來張璁、桂萼,他們來后就被任命為翰林學士,獻夫被任命為侍講學士。反對的人蜂擁而起,獻夫自己也極力推辭,世宗最終用他們幾個的意見確定了“大禮”,獻夫因此跟張璁、桂萼一樣受到世宗的喜愛。四年(1525)冬季升為少詹事。但獻夫終究感到有所不安,后來還是請病假回家鄉(xiāng)去了。
嘉靖六年,獻夫應召入朝編撰《明倫大典》。他跟霍韜是同鄉(xiāng),因為討論“大禮”而相互友好,又一起應召入朝,就聯(lián)合上書說“:自古以來極力主張入繼王位者應過繼給先帝當兒子的,宋朝沒有比司馬光還堅決的了,漢朝沒有比王莽更堅決的了。主張《濮議》的人,以司馬光為首,呂誨、范純仁、呂大防附和他,而司馬光的說法最能迷惑人。主持哀帝時‘大禮’討論的人,以王莽為首,師丹、甄邯、劉歆附和他,而王莽的說法流毒最深。宋儒實際上是陳述了王莽的說法,迷惑后人,耽誤后代的學者,我們認真查對《漢書》、《魏志》、《宋史》,粗略地收集了王莽、師丹、甄邯的奏議和當時事情的經過,以及魏明帝的詔書,關于濮園的議論文字,并把我們的論證附在后邊。請把這些交給纂修官,交相考訂,使天下的大臣們、兒子們都知道皇帝過繼給人做兒子的主張實際上是由王莽提出來的,這樣做往下可以掃除下邊群眾的疑惑,往上可以顯示陛下的孝心。”世宗詔令把這本書交給了史館。他們回朝不久,世宗就讓他總領大理寺的事務,和張璁、桂萼一起復審李福達一案。桂萼等人主張判馬錄腰斬,獻夫極力相爭才使馬錄減免死刑。當年九月,獻夫擔任了禮部右侍郎,仍兼學士,到經筵前擔任日講。不久又接桂萼當了吏部左侍郎,后來又接他當了禮部尚書。
獻夫比張璁、桂萼為人要寬厚、平和一些,遇事有時也跟他們爭論,堅持己見,不完全附和他們。桂萼為陳..翻案,奏請把原來的問訊官葉應驄等全逮起來,因為獻夫的話世宗才少逮了很多人。思恩、田州連年叛亂,獻夫奏請專責任用王守仁,罷免那里的鎮(zhèn)守宦官鄭潤、總兵官朱騏,世宗就把鄭潤、朱騏召了回來。思恩、田州平定以后,守仁主張修建、設置新城鎮(zhèn),桂萼大肆攻擊他。獻夫一一列舉守仁的功勞,修建新城鎮(zhèn)的事才沒有中止。張璁、桂萼跟楊一清鬧矛盾,獻夫借發(fā)生災異的機會上書主張大家應同心同德,并且請求把貶官削籍或充軍的大臣余寬、馬明衡等人召回,成倍錄取進士。世宗頒詔稱贊,但余寬等人最終還是未予任用。獻夫認為尼姑、道姑的存在傷風害俗,請勒令她們還俗嫁人,世宗聽從了他的建議。又根據(jù)霍韜的建議,把沒有印牒的僧、道全部予以裁汰,拆毀私立的寺院和道觀。世宗想減輕陳皇后的喪葬儀式,獻夫據(jù)理力爭。不久以后,他又接替桂萼擔任吏部尚書。桂萼、張璁被罷官后,世宗詔令吏部清查他們兩個的黨羽分子。獻夫上書說“:陸粲等所彈劾的百十個人,弄錯的不少。過去攻擊張璁、桂萼的人被看作私黨給拿掉了,現(xiàn)在追隨張璁、桂萼的人再被看作私黨給拿掉,那么朝廷中官員們的災難什么時候才能算完呢?”于是奏請留用黃綰等二十三個人,貶斥儲良才等十二個人。良才這個人當初當過御史,在考察中被罷了官。他就上書攻擊楊廷和,指責吏部侍郎孟春等人是奸黨,桂萼因此奏請恢復了他的官職。到這時又被清算出去,當時輿論對此引以為快。安昌伯錢維圻死后,他的庶系哥哥維垣請求繼承他的爵位。獻夫上書講外戚的封爵不應當世襲,又列舉了漢、唐、宋朝的事例當作證據(jù)。世宗認為他說得對,把他的奏章交給大臣們討論,從此外戚就永遠斷除了世襲的封爵。
張璁、桂萼被召回后,羽林指揮劉永昌彈劾都督桂勇,言辭之間連及桂萼及兵部尚書李承勛。又彈劾御史廖自顯,使他因此被逮入獄。過后,又上書攻擊兵部郎中盧襄等。獻夫奏請把永昌治罪,不要讓奸人根據(jù)流言蜚語來打擊好人,世宗不聽,獻夫就自請離職,世宗也不答應。給事中孫應奎彈劾獻夫偏向自己的親友大理少卿洗光、太常卿彭澤,世宗不聽。都給事中夏言也彈劾獻夫打破選用官員的常規(guī),把張璁厭惡的浙江參政黃卿調到陜西去了,讓張璁所喜歡的黨以平取代了他的職務;邪惡的彭澤破例升任太常;還有其他得到提拔的親信,都有跡可察;獻夫涉嫌收受賄賂,交通關節(jié)。這個奏疏遞上去以后,世宗傳令讓黃卿等各回原任。獻夫和張璁都上書作了辯解,并且請求離職。世宗偏不聽從他倆的意見,再次傳令讓黃卿等按照原先的決定各回原任。
不久,給事中薛甲上書說:“劉永昌以武夫的身份彈劾六部長官,張瀾是軍隊中冗員也敢批評勛臣,這樣以下犯上,誰知道發(fā)展下去會弄成什么樣子?我希望陛下維護廉潔者不爭,朝堂之臣不得隨便批評的道理,使地位卑微的官吏不敢放肆地亂加攻擊?!彼淖嗾孪掳l(fā)吏部后,獻夫奏請采納他的建議,由世宗指示都察院禁止吏民百姓上書,不許他們虛誑放肆,危害朝政,并告誡兩京給事御史及普天下?lián)岚垂賳T,凡上書論事,以大體為先,不要抓別人的小過失不放。當時,世宗正想擴大自己的耳目,全面掌握百官的情況,所以接到獻夫的奏議很不高興,宣布不加采納。于是給事中饒秀彈劾薛甲阿諛奉承,說:“自劉永昌以后,言官沒聽說過評議大臣的,只有夏言、孫應奎、趙漢談到過張璁、獻夫兩人,趙漢已被批評,夏言、應奎所奏上的都是用人、行政上的過失,薛甲卻指責為抓住細枝末節(jié)不放,自己卻在起勁歌頌某些大臣。貪婪、放肆到郭勛那樣,也不想讓人說,難道一定要讓大臣橫行霸道,讓一般官吏閉上嘴巴才成?萬一大臣中間藏了一個謀逆之人該怎么辦?”他的奏章遞上后,世宗認為他說得好,就交給吏部再行討論。薛甲這時上書作自我解釋,世宗厭棄他不等吏部奏議就私自辯護,傳令貶官兩級,把他調出去了。吏部認為薛甲已受了處分,就不再討論他們的奏章了。世宗卻責令要作出回答,并因此扣發(fā)獻夫一個月的俸祿,吏部的郎官扣發(fā)兩個月。獻夫很不自在,兩次上書稱病求退,世宗表示同意后,仍然空著這個位置等他病好。
嘉靖十年(1531)秋天,朝廷傳發(fā)詔書召他回朝。獻夫上書辭謝,舉薦梁材、汪钅宏或王廷相代替自己。世宗親自寫詔書稱贊他,并派遣行人蔡云爰前往催促他。蔡云爰到他家門口,獻夫卻偷偷跑進西樵山了,然后又稱病辭謝。不久使者又來了,并說要讓獻夫改任別的官,獻夫方勉強上路。第二年五月到達京城,世宗讓他以原來吏部尚書的名義兼武英殿大學士入內閣輔佐朝政。當初,世宗就曾賜給獻夫一枚銀章,上刻“忠誠直諒”,讓他有事情時密封上奏。獻夫回鄉(xiāng)時交還朝廷,到這時還像原來那樣又賜給他了。吏部尚書王瓊死后,世宗就讓獻夫掌管吏部的事。獻夫住在家里時,潔身自好,當?shù)乇O(jiān)司前往拜見,他總是稱病謝絕。他家的一個姻親在郡中為非作歹,當?shù)厝藢掖紊显V,僉事龔大稔受理此案。獻夫還朝后,私下里吩咐過大稔。恰好這時大稔因故被罷官,他懷疑是獻夫干的,就上書列舉幾件獻夫干的違法的事,言辭之間又牽連霍韜。獻夫上書為自己作辯解,世宗又正喜歡獻夫,所以大稔就被逮捕,剝奪了官籍。這年十月有彗星出現(xiàn)在東井座,御史馮恩上書攻擊獻夫陰險毒辣,巧辯飾奸,玩弄權術,將危害國家,所以他一掌管吏部就出現(xiàn)了彗星。世宗惱了,把馮恩打入監(jiān)牢。獻夫也稱病請求退休,世宗傳詔以和緩的口氣表示不允許。
獻夫為人恬靜自守,不爭名奪利,接連受人彈劾后,就有些慚愧、畏縮。雖然掌握大權,還是氣息奄奄,精神不振。只有世宗想殺張延齡一事,他曾極力勸阻。當時桂萼已經死了,張璁最受寵信,也幾次被罷相了。霍韜、黃宗明議論政事只要不合世宗心意,世宗就把他們打入監(jiān)獄。獻夫看到世宗恩威不測,在職兩年,就三次上書稱病告老。世宗最后以獎賞的口吻頒發(fā)詔書同意他退休,讓他乘坐官方車馬回鄉(xiāng),并發(fā)給他路費。他回鄉(xiāng)以后在家里住了十年才死去。生前他已被加封為柱國、少保,所以朝廷就在他死后追贈他為太保,謚文襄。
獻夫是因為討論“大禮”一下子顯貴的。他與張璁、桂萼多年共事,只是由于他對人對事看法比較平正、寬容,所以人們不怎么厭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