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三科九旨中的三統(tǒng)

春秋三傳詳釋 作者:熊逸


  由此還可以見到公羊?qū)W的另一個重要理論:三科九旨。

  所謂三科九旨,三科就是三大段,就旨每大段又分三小段,我們可以想像一本書的內(nèi)容一共分為三章,每章又分為三個小節(jié),一共就是三章九小節(jié)。

  第一章的三個小節(jié)是:"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是謂一科三旨;第二章的三個小節(jié)是:"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是謂二科六旨;第三章的三個小節(jié)是:"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謂三科九旨。--可最后這個"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明明是兩個小節(jié)?!不知道古人是怎么算的。

  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追f達引宋氏《春秋說》注:"三科者,一曰張三世,二曰存三統(tǒng),三曰異外內(nèi),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絕。時與日月,詳略之旨也;王與天王天子,是錄遠近親疏之旨也;譏與貶、絕,則輕重之旨也。"

  一個三科九旨,兩種解釋,誰說的對呢?徐彥當初就很有辯證思想了,說:兩個都對,都闡釋了《春秋經(jīng)》義理的一個側面,愛挑哪個挑哪個好了。(Ⅰ)

  其實,這兩種解釋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主要意思卻大致無二,都是在總結《春秋經(jīng)》的"書法",大略而言就是:詳略有別、親疏有別、內(nèi)外有別、褒貶有別。詳細內(nèi)容先不細說,單說一下其中有關"三統(tǒng)"的內(nèi)容,也就是何休那一科三旨所謂的"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

  "新周"有兩解,傳統(tǒng)意見說"新"字通"親","新周"就是"親周",證據(jù)可見《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作《春秋》"據(jù)魯,親周,故殷",《史記索隱》推測說:孔子當時周(Ⅱ)王室勢力薄弱,孔子特地表現(xiàn)出親周的態(tài)度,告訴大家別忘了頭頂上還有個周天子呢。

  (Ⅰ)[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注疏》:問曰:《春秋說》云"《春秋》設三科九旨",其義如何?○答曰:何氏之意,以為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總言之,謂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謂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個科段之內(nèi),有此九種之意。故何氏作《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二科六旨也;又"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問曰:案宋氏之注《春秋說》:"三科者,一曰張三世,二曰存三統(tǒng),三曰異外內(nèi),是三科也。九旨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譏,八曰貶,九曰絕。時與日月,詳略之旨也;王與天王天子,是錄遠近親疏之旨也;譏與貶絕,則輕重之旨也。"如是,三科九旨,聊不相干,何故然乎?○答曰:《春秋》之內(nèi),具斯二種理,故宋氏又有此說,賢者擇之。

 ?。á颍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耗艘蚴酚涀鞔呵?,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jù)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端麟[》:親周,蓋孔子之時周雖微,而親周王者,以見天下之有宗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文》也說過類似的話:"故《春秋》應天作新王之事,時正黑統(tǒng),王魯,尚黑,絀夏、親周、故宋……"清代公羊家孔廣森推翻舊說,認為新周是個地理稱謂:周平王東遷之后,本來住在王城,后來周敬王避難搬到了成周,這個成周也就是"新周",這種稱謂上的變化就如同鄭國搬遷之后把新的落腳點叫作"新鄭"一樣。(Ⅰ)

  但孔廣森這個解釋雖然在義理上有所革新,可至少在語法上有點兒說不過去。

  再說"故宋"。傳統(tǒng)意見大意是說,宋國是殷商之后,"故宋"就是把宋國當故人那樣對待。宋國在周代確實地位特殊,如果按五等爵的制度,它是五等爵中最高等級的公爵國,而且被允許在國內(nèi)保留殷商的正朔,被周天子以客禮對待;孔廣森對這個解釋照舊持質(zhì)疑態(tài)度,說:什么"故宋",翻遍《公羊傳》,根本就找不到這個詞?。á颍?br />
  (Ⅰ)[清]孔廣森《春秋公羊經(jīng)傳通義》卷六:周之東遷,本在王城,及敬王避子朝之難更遷成周,作傳者據(jù)時言之,號成周為新周。猶晉徙于新田謂之新絳,鄭居郭鄶之地謂之新鄭云耳。

 ?。á颍清]孔廣森《春秋公羊經(jīng)傳通義》卷六:治《公羊》者,舊有新周故宋之說。新周雖出此傳,實非如注解,故宋傳絕無文,唯《谷梁》有之,然意尤不相涉。是以晉儒王祖游譏何氏黜周王魯,大體乖硋,志通《公羊》,而往往還為《公羊》疾病者也。

  再說"以《春秋》當新王"。前邊有了新周的周,有了故宋的宋(殷商),按"三統(tǒng)"理論來看,第三個統(tǒng)該是誰呢?也就是說,周代的下一個朝代是什么朝代呢?

  這問題好像很簡單:周朝后邊是秦朝。但很多公羊家可不這么看,他們認為周朝之后的這個新朝代就是《春秋經(jīng)》里的魯國,而孔子本人正是三統(tǒng)中的一統(tǒng),甚至孔子本人就是《春秋經(jīng)》這個虛擬的新朝代里的無冕之王(素王)。

  "以《春秋》當新王",還有"托王于魯"、"托隱公以為始受命王",這和董仲舒所謂的"王魯"大略都是一回事。如果《春秋經(jīng)》真是孔子寫或編的,如果《春秋經(jīng)》真有這層意思在,那么,說孔子大逆不道、心懷僭越,還真不算過分。

  難道,大圣人孔子竟然是一個叛亂分子?而且,叛亂分子寫的書也很可能是煽動叛亂的書吧?煽動叛亂的書也可能成為圣經(jīng)嗎?

  退一步說,就算"素王"這個頭銜是后儒封的,并沒有經(jīng)過孔子本人同意,但"王魯"無論怎么解釋都是目無周天子的,可這豈不是和孔子一貫"尊王"的政治理念悖離了么?就算眼睜睜看著周道日衰,難道就可以另立爐灶、再豎大旗了么?

  公羊義理在這點上還真是沒少受人責難的,也沒少刺激過保守派、激勵過改革派,但這條義理卻很可能是從一個錯別字上誕生出來的。--《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作《春秋》"據(jù)魯,親周,故殷",用的詞不是"王魯"而是"據(jù)魯",《史記索隱》的注釋是:"言夫子修《春秋》,以魯為主,故云據(jù)魯。"答案很樸素,因為孔子是魯國人,所以寫書的時候以魯國為本位,比如稱呼魯國為"我國",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回過頭再來看看《公羊傳》,其中既沒有"以《春秋》當新王"的提法,也沒有"王魯"這個詞,看來這概念怕是董仲舒、何休他們自己搞出來的。可是,這二位都是當世儒宗,總不能為了義理正確而不顧證據(jù)和邏輯吧?

  及至現(xiàn)代,陳思林考證這個問題,認為這是被錯別字害的:"王魯"原本應該是"主魯",而"主魯"就是以魯國為主、魯國本位的意思,也即司馬遷所謂的"據(jù)魯"。在古代文獻里,(Ⅰ)"主"和"王"兩個字很容易訛誤,這一點之差,便憑空生出了一條春秋大義。

 ?。á瘢╆愃剂郑骸丁创呵铩岛汀垂騻鳌档年P系》,《史學史研究》1982年第4期。

  如果這樣的話,這則春秋大義的發(fā)展脈絡就是:先是"據(jù)魯"或"主魯","以我們魯國為'主'",然后因為錯別字的關系變成了"以我們魯國為'王'",然后又變成了"以魯隱公為第一任接受老天爺新一輪委任的新王",然后又變成了"以孔子為王",以三統(tǒng)理論來看,就是"三統(tǒng)輪流轉(zhuǎn),今年輪到魯隱公(或者輪到孔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