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孟子》內(nèi)容和作者
《孟子》是記述孟軻言行以及他和當時人或門弟子互相問答的書。
《孟子》和《論語》有相同處,有相異處?!睹献印犯髌瑳]有有意義的題目,如《墨子》“尚賢“非攻”,《莊子》“逍遙游”“齊物論”之類,而只是攝取篇首二三個字為篇題。這一點和《論語》完全相同?!睹献印访科杏腥舾烧?,章和章之間沒有什么邏輯聯(lián)系,各自為章,也和《論語》完全相同。兩漢人把《論語》看成“傳記”,也把《孟子》看成“傳記”,如《漢書·劉向傳》引“傳”曰“圣人者出,其間必有名世者”,“其間必有名世者”一句見于《孟子·公孫丑下》,《后漢書·梁冀傳》引“傳”曰“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這二句見《孟子·滕文公上》;《說文解字》引《孟子·梁惠王下》“簟食壺漿”,也稱“傳曰”。如此者不少。這是第三點相同處。漢文帝時曾設(shè)立傳記博士,《論語》、《孟子》都是“傳記博土”之一,這是第四點相同。《論語》一書,經(jīng)常為漢人引用,《孟子》也是如此,《鹽鐵論》中的賢良文學(xué)對丞相御史多用《孟子》語,《漢書·鄒陽傳》引其說王長君“夫仁人之于兄弟無臧(藏)怒,無宿怨”,本于《孟子·萬章上》,《漢書·兒寬傳》敘兒寬對漢武帝問,有“金聲而玉振之”一語,即用《孟子·萬章下》。無怪乎在兩漢時《孟子》地位僅次于《論語》,為諸子之冠冕。
但它和《論語》有不同處。第一,《論語》講孔子容貌動作相當詳細,尤其《鄉(xiāng)黨》一篇;而《孟子》全書僅記孟子言語和出處。第二,《論語》記到孔子再傳弟子,如曾參死時召門弟子(《論語·泰伯》),又如“子夏之門人小子”(《論語·子張》);《孟子》僅記孟子和他弟子相問答,不涉及學(xué)生的學(xué)生。第三,《論語》記孔門弟子僅僅幾個人稱“子”,如“曾子”“有子”,而《孟子》則除萬章、公孫丑少數(shù)人外,多稱“子”,如“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之類。因為有這幾點相同和不同,便可以作出這樣的結(jié)論:《孟子》仿《論語》而作,但《論語》編纂于孔子再傳弟子之手,《孟子》大概是萬章、公孫丑二人所記,對同學(xué)輩稱“子”,對自己不稱“子”,全書文章風格一致,可能經(jīng)過孟子親自潤色。至于對當時諸侯都稱謚,尤其是魯平公,死于梁惠王元年之后七十七年,孟子初見梁惠王,惠王就稱他為“叟”(老先生),魯平公一定死于孟子后。不但魯平公死于孟子后,梁襄王也死在孟子后,就是齊宣王,也可能比孟子晚死三兩年,這些諸侯的謚,大概是孟軻門徒追加或追改的。《史記·孟子列傳》說:“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這話是大體可信的。
《孟子》七篇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后漢趙岐作《孟子章句》,把每篇分為上、下,則七篇共十四卷。
第二節(jié) 孟子生平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一大派,對后代的影響很大,因此應(yīng)該知道他。
孟子名軻。大概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死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活到八十多歲。他是鄒國人;即今天山東鄒縣東南郊。相傳他幼小時死了父親,他母親為著教育他,有“三遷”和“斷機”的事(見《列女傳》)。
孟子出生時,距離孔丘的死將近一百年,不但看不見孔丘的學(xué)生,連孔丘的孫子子思,曾孫子上都趕不上。孟子所從師的可能是一位不著名的儒者,因此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萬章下》)。
孟子學(xué)成以后,便出游齊、魏、滕等國,向當時諸侯講“仁義”,講統(tǒng)一天下的方法,講治國的政策。可是當時諸侯只是表面尊敬他,心里卻認為他的那一套“迂闊”,不切合實際。他首先說齊威王,碰了釘子,便去游說宋王偃、也不得意,曾和滕定公的太子,就是不久后繼承君位的滕文公相見,仍然回到家鄉(xiāng)。后來又到魯國,魯平公要來拜訪孟子,卻被人破環(huán)。滕文公即位,孟子來到滕國??上щ鴩√趿?,而且滕國的大臣多半是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孟子也年近七十,到了梁國。梁國就是魏國,因為國都由舊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所以又稱梁國。孟子同梁惠王和他兒子梁襄王都先后相見,可惜梁惠王不聽信他;梁襄王呢,孟子有些厭惡和輕視他,所以,孟子離開梁國,又到齊國。這時正當齊宣王之世,齊宣王不用孟子的計謀。孟子離開齊國,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從此不再出外游說,和他的學(xué)生萬章、公孫丑之流著述《孟子》七篇。
第三節(jié) 孟子的學(xué)說
孟子以孔子的嫡傳和繼承人自任,他的學(xué)說基本上和孔子相同,甚至有些地方還比孔子拘泥;但也有比孔子進步處,這是由于孔子所處是春秋晚年,孟子所處已進入戰(zhàn)國;時移世異,自應(yīng)有所不同。
《論語·堯曰》篇是孔子的政論大綱,先引堯、舜、禹、湯、周,然后說出自己的施政綱領(lǐng),足見孔子是以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武,和周公為“先圣”,而自己是繼承他們衣缽的。從今天的歷史觀看來,唐堯、虞舜只是傳說中的人物,縱有其人,也只是原始社會已經(jīng)解體之際,部落聯(lián)盟的大酋長。夏禹以后,由大酋長的推選制度改變?yōu)槭酪u制。夏、商二代已經(jīng)進入奴隸社會。儒家粉飾歷史,也粉飾歷史人物。《論語·堯曰》篇已經(jīng)是后代“道統(tǒng)”的先兆,《孟子》的最后一段說得更明白:堯舜至湯,湯至文公,再至孔子;孔子而后,便是自己了。這一“道統(tǒng)”,到唐朝韓愈便自認他是遙接孟軻的了(韓愈《原道》)。
孔子講“仁義”,孟子也講“仁義”??鬃影选叭柿x”和“利”絕對對立,孟子也如此主張,這是他們的相同處。但是孔子只說“性相近”(《論語·陽貨》),孟子卻一口咬定“性無有不善”(《孟子·告子上》)??鬃舆€說:“微管仲,吾其被(披)發(fā)、左衽(衣衿向左開)矣?!保ā墩撜Z·憲問》)甚至稱管仲“如其仁,如其仁”,意思是,這就是他的仁德(《論語·憲問》),孟子卻非常輕視管仲(見《孟子·公孫丑上》)??鬃右苍鴰状沃v到齊桓公,還有一次評論了晉文公(參考《論語·憲問》),孟子卻硬說:“仲尼之徒無道桓(齊桓公)文(晉文公)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下》)。孔子不講井田,孟子卻想復(fù)古,欣然替滕文公設(shè)計井田規(guī)劃(《孟子·滕文公上》)。這些是孟子的拘泥處。
孟子比孔子有進步的地方,主要是以民為重和君臣關(guān)系。這些,一則由于時代的進步,二則由于孟子“兼善天下”思想的擴張運用。孔子講君臣關(guān)系,最多只是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而孟子則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孟子甚至答復(fù)鄒穆公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意思就是,你怎樣對待人,人就照樣回報你。君臣關(guān)系如此,君民關(guān)系更如此,沒有單方面要求人家怎樣怎樣的。孟子而且更進一步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這是當時極可貴的民貴君輕論。
孔子不大相信鬼神,他的學(xué)生說,他不談“神”(《論語·述而》),但《論語》一書中,只一萬二千多字,卻出現(xiàn)“神”字十七次,“鬼”字五次。《孟子》一書,共三萬五千多字,幾乎多于《論語》二倍,竟沒有一次“鬼”字,只有一次“百神”字??鬃涌赡苁菬o神論者,孟子真正是無神論者。
孟子和孔子一樣,“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莊子·齊物論》)。他們所談的,基本上是治國、平天下的主張。但孔子也談到歷法,因為歷法關(guān)系民生??鬃又鲝垺靶邢闹畷r”(《論語·衛(wèi)靈公》)。什么叫“行夏之時”呢?古人認為歷法有“三正”通行于夏、商、周三代,夏代以建寅之月(含“立春”之月)為一年的第一月(歲首),商代以建丑之月(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建子之月(含“冬至”之月,即今農(nóng)歷十一月)為歲首。其實,這未必是夏、商、周三個朝代的不同歷法,僅僅是春秋時代三個民族地區(qū)的不同歷法。晉國是夏墟,行的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歲首)的歷法;宋國是商墟,行的是以建丑之月為正月的歷法;周朝以及魯國行的是以建子之月為正月的歷法。當然,建寅的歷法,正月一般是立春之月,春、夏、秋、冬四時合于農(nóng)時,便于農(nóng)活,就在春秋以及西周,民間都行此種歷法,所以孔子說“行夏之時”。孟子更懂得歷法。他說道:“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離婁下》)?!肮省笔恰八匀弧钡囊馑?,用現(xiàn)代術(shù)語說,是客觀規(guī)律。天極高,星辰極遠,只要知道他們運行的規(guī)律,今后一千年的冬至日,可以坐著計算出來。孟子論治水,也說,一定要遵循水的規(guī)律。遵循水的規(guī)律,使用不著穿鑿附會、自以為是的聰明智慧了。這是孟子的進步處,也是他的唯物主義的表現(xiàn)。
但是一談到“性善”、“行仁政”等等,孟子使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討論人性和對待自然物不同,尤其和對待天體運動不同。孟子卻等同起來,說什么“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順利)為本”云云(《孟子·離婁下》)。這話是說:“天下的討論人性,只要能推求其所以然便行了。推求其所以然,基礎(chǔ)在于順其自然之理?!币磺惺挛锒加衅洹八匀弧保紤?yīng)該“傾其自然之理”。然而“自然之理”不是一時一人所能完全掌握的。不但天體運動如此,人的屬性更是如此。“人性”不但有自然因素,還有更多的社會因素,尤其不能不打下階級烙印。在生理學(xué)、心理學(xué)、社會科學(xué)沒有發(fā)達,甚至尚未成為學(xué)科的時代,孟子一定要把人性和水比附,說什么“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這叫做瞎比附。如果性惡論依樣畫葫蘆地說:“人性之惡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怎么回答呢?
孟子還有一套外推術(shù)的形而上學(xué)的方法論。
他說,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下井去,都有驚駭而同情的心情。這心情便是自然產(chǎn)生的。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推讓之心是“禮”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節(jié)譯自《孟子·公孫丑上》)。由看見小孩將掉下井的驚駭同情的心情,推而斷定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又推而人人都有仁、義、禮、智的萌芽。然后又向外推以至于“萬物皆備于我矣”(《孟子·盡心下》)。這種外推術(shù),可以不要任何論證,便隨心所欲地引導(dǎo)出自己的結(jié)論,無怪乎“外人”(孟子和孟子徒弟以外的人)都說孟子“好辯”(《孟子·膝文公上》)了。
不知道是孟子這樣的思想方法--比附和外推--導(dǎo)致孟子在論有關(guān)上層建筑范圍的事物陷入唯心主義呢,還是孟子的唯心主義導(dǎo)致他采取這種詭辯術(shù)呢?總而言之,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xué)的比附以及外推的思維術(shù),在孟子學(xué)說上,是結(jié)成不解緣的。
第四節(jié) 孟子的悲劇和鬧劇
孟子一生不得志,主要是他自取的。他把事物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有的,即內(nèi)在的;一類是外在的。本身有的,如仁義禮智,“求則得之,舍(捨)則失之”,這是求而有益于得的。外在的,如富貴利達,這是求而未必能得的(節(jié)譯自《孟子·盡心上》)。因此孟子雖然極想“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卻不肯考察當時天下形勢已容不得他執(zhí)行復(fù)古的井田制;諸侯講富國強兵以及合從連衡唯恐不足,更聽不得“善戰(zhàn)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孟子·離婁下》)的議論。無怪乎縱是逞其口舌,終不能說動諸侯,退而著書了事。和孟子出生稍后的商鞅,卻在孟子尚未老邁之年,得行其法于秦,使秦孝公奠定富國強兵的基礎(chǔ)。雖然死得很慘,但他那一套主張,仍然未被廢除,終于導(dǎo)致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商鞅是唯物主義者,孟子是唯心主義者,這或許是他們成敗的關(guān)鍵之一罷。
孟子雖然被稱為“亞圣”(始于元順帝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定于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在孔廟里陪著孔丘吃冷豬肉(當時叫“配享”),但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卻對孟子的重民思想極不高興,甚至說:“這老頭兒要活到今天,非嚴辦不可?!焙槲涠吣辏?394)叫人把《孟子》所有有關(guān)重民思想的章節(jié)全行刪去,書名《孟子節(jié)文》,連所引《湯誓》“時日盍喪?予及女偕亡”(《梁惠王上》)都刪去了。共計刪除八十五條,并且不準士人學(xué)習這些被刪去的章節(jié),更不準用它作考試題目。有一段時間,還把孟子牌位逐出孔廟,經(jīng)人勸說才得恢復(fù)。這固然不能說是孟子的悲劇,反而反映他所以遭專制魔王的迫害,更覺得他重民思想的可貴。這只是孟子身后的一幕鬧劇罷了。
《孟子》是記述孟軻言行以及他和當時人或門弟子互相問答的書。
《孟子》和《論語》有相同處,有相異處?!睹献印犯髌瑳]有有意義的題目,如《墨子》“尚賢“非攻”,《莊子》“逍遙游”“齊物論”之類,而只是攝取篇首二三個字為篇題。這一點和《論語》完全相同?!睹献印访科杏腥舾烧?,章和章之間沒有什么邏輯聯(lián)系,各自為章,也和《論語》完全相同。兩漢人把《論語》看成“傳記”,也把《孟子》看成“傳記”,如《漢書·劉向傳》引“傳”曰“圣人者出,其間必有名世者”,“其間必有名世者”一句見于《孟子·公孫丑下》,《后漢書·梁冀傳》引“傳”曰“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這二句見《孟子·滕文公上》;《說文解字》引《孟子·梁惠王下》“簟食壺漿”,也稱“傳曰”。如此者不少。這是第三點相同處。漢文帝時曾設(shè)立傳記博士,《論語》、《孟子》都是“傳記博土”之一,這是第四點相同。《論語》一書,經(jīng)常為漢人引用,《孟子》也是如此,《鹽鐵論》中的賢良文學(xué)對丞相御史多用《孟子》語,《漢書·鄒陽傳》引其說王長君“夫仁人之于兄弟無臧(藏)怒,無宿怨”,本于《孟子·萬章上》,《漢書·兒寬傳》敘兒寬對漢武帝問,有“金聲而玉振之”一語,即用《孟子·萬章下》。無怪乎在兩漢時《孟子》地位僅次于《論語》,為諸子之冠冕。
但它和《論語》有不同處。第一,《論語》講孔子容貌動作相當詳細,尤其《鄉(xiāng)黨》一篇;而《孟子》全書僅記孟子言語和出處。第二,《論語》記到孔子再傳弟子,如曾參死時召門弟子(《論語·泰伯》),又如“子夏之門人小子”(《論語·子張》);《孟子》僅記孟子和他弟子相問答,不涉及學(xué)生的學(xué)生。第三,《論語》記孔門弟子僅僅幾個人稱“子”,如“曾子”“有子”,而《孟子》則除萬章、公孫丑少數(shù)人外,多稱“子”,如“樂正子”“公都子”“屋廬子”“孟仲子”之類。因為有這幾點相同和不同,便可以作出這樣的結(jié)論:《孟子》仿《論語》而作,但《論語》編纂于孔子再傳弟子之手,《孟子》大概是萬章、公孫丑二人所記,對同學(xué)輩稱“子”,對自己不稱“子”,全書文章風格一致,可能經(jīng)過孟子親自潤色。至于對當時諸侯都稱謚,尤其是魯平公,死于梁惠王元年之后七十七年,孟子初見梁惠王,惠王就稱他為“叟”(老先生),魯平公一定死于孟子后。不但魯平公死于孟子后,梁襄王也死在孟子后,就是齊宣王,也可能比孟子晚死三兩年,這些諸侯的謚,大概是孟軻門徒追加或追改的。《史記·孟子列傳》說:“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這話是大體可信的。
《孟子》七篇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后漢趙岐作《孟子章句》,把每篇分為上、下,則七篇共十四卷。
第二節(jié) 孟子生平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一大派,對后代的影響很大,因此應(yīng)該知道他。
孟子名軻。大概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死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活到八十多歲。他是鄒國人;即今天山東鄒縣東南郊。相傳他幼小時死了父親,他母親為著教育他,有“三遷”和“斷機”的事(見《列女傳》)。
孟子出生時,距離孔丘的死將近一百年,不但看不見孔丘的學(xué)生,連孔丘的孫子子思,曾孫子上都趕不上。孟子所從師的可能是一位不著名的儒者,因此他自己說;“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萬章下》)。
孟子學(xué)成以后,便出游齊、魏、滕等國,向當時諸侯講“仁義”,講統(tǒng)一天下的方法,講治國的政策。可是當時諸侯只是表面尊敬他,心里卻認為他的那一套“迂闊”,不切合實際。他首先說齊威王,碰了釘子,便去游說宋王偃、也不得意,曾和滕定公的太子,就是不久后繼承君位的滕文公相見,仍然回到家鄉(xiāng)。后來又到魯國,魯平公要來拜訪孟子,卻被人破環(huán)。滕文公即位,孟子來到滕國??上щ鴩√趿?,而且滕國的大臣多半是消極無所作為的人,孟子也年近七十,到了梁國。梁國就是魏國,因為國都由舊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所以又稱梁國。孟子同梁惠王和他兒子梁襄王都先后相見,可惜梁惠王不聽信他;梁襄王呢,孟子有些厭惡和輕視他,所以,孟子離開梁國,又到齊國。這時正當齊宣王之世,齊宣王不用孟子的計謀。孟子離開齊國,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從此不再出外游說,和他的學(xué)生萬章、公孫丑之流著述《孟子》七篇。
第三節(jié) 孟子的學(xué)說
孟子以孔子的嫡傳和繼承人自任,他的學(xué)說基本上和孔子相同,甚至有些地方還比孔子拘泥;但也有比孔子進步處,這是由于孔子所處是春秋晚年,孟子所處已進入戰(zhàn)國;時移世異,自應(yīng)有所不同。
《論語·堯曰》篇是孔子的政論大綱,先引堯、舜、禹、湯、周,然后說出自己的施政綱領(lǐng),足見孔子是以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文、武,和周公為“先圣”,而自己是繼承他們衣缽的。從今天的歷史觀看來,唐堯、虞舜只是傳說中的人物,縱有其人,也只是原始社會已經(jīng)解體之際,部落聯(lián)盟的大酋長。夏禹以后,由大酋長的推選制度改變?yōu)槭酪u制。夏、商二代已經(jīng)進入奴隸社會。儒家粉飾歷史,也粉飾歷史人物。《論語·堯曰》篇已經(jīng)是后代“道統(tǒng)”的先兆,《孟子》的最后一段說得更明白:堯舜至湯,湯至文公,再至孔子;孔子而后,便是自己了。這一“道統(tǒng)”,到唐朝韓愈便自認他是遙接孟軻的了(韓愈《原道》)。
孔子講“仁義”,孟子也講“仁義”??鬃影选叭柿x”和“利”絕對對立,孟子也如此主張,這是他們的相同處。但是孔子只說“性相近”(《論語·陽貨》),孟子卻一口咬定“性無有不善”(《孟子·告子上》)??鬃舆€說:“微管仲,吾其被(披)發(fā)、左衽(衣衿向左開)矣?!保ā墩撜Z·憲問》)甚至稱管仲“如其仁,如其仁”,意思是,這就是他的仁德(《論語·憲問》),孟子卻非常輕視管仲(見《孟子·公孫丑上》)??鬃右苍鴰状沃v到齊桓公,還有一次評論了晉文公(參考《論語·憲問》),孟子卻硬說:“仲尼之徒無道桓(齊桓公)文(晉文公)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下》)。孔子不講井田,孟子卻想復(fù)古,欣然替滕文公設(shè)計井田規(guī)劃(《孟子·滕文公上》)。這些是孟子的拘泥處。
孟子比孔子有進步的地方,主要是以民為重和君臣關(guān)系。這些,一則由于時代的進步,二則由于孟子“兼善天下”思想的擴張運用。孔子講君臣關(guān)系,最多只是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而孟子則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孟子甚至答復(fù)鄒穆公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意思就是,你怎樣對待人,人就照樣回報你。君臣關(guān)系如此,君民關(guān)系更如此,沒有單方面要求人家怎樣怎樣的。孟子而且更進一步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這是當時極可貴的民貴君輕論。
孔子不大相信鬼神,他的學(xué)生說,他不談“神”(《論語·述而》),但《論語》一書中,只一萬二千多字,卻出現(xiàn)“神”字十七次,“鬼”字五次。《孟子》一書,共三萬五千多字,幾乎多于《論語》二倍,竟沒有一次“鬼”字,只有一次“百神”字??鬃涌赡苁菬o神論者,孟子真正是無神論者。
孟子和孔子一樣,“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莊子·齊物論》)。他們所談的,基本上是治國、平天下的主張。但孔子也談到歷法,因為歷法關(guān)系民生??鬃又鲝垺靶邢闹畷r”(《論語·衛(wèi)靈公》)。什么叫“行夏之時”呢?古人認為歷法有“三正”通行于夏、商、周三代,夏代以建寅之月(含“立春”之月)為一年的第一月(歲首),商代以建丑之月(今農(nóng)歷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建子之月(含“冬至”之月,即今農(nóng)歷十一月)為歲首。其實,這未必是夏、商、周三個朝代的不同歷法,僅僅是春秋時代三個民族地區(qū)的不同歷法。晉國是夏墟,行的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歲首)的歷法;宋國是商墟,行的是以建丑之月為正月的歷法;周朝以及魯國行的是以建子之月為正月的歷法。當然,建寅的歷法,正月一般是立春之月,春、夏、秋、冬四時合于農(nóng)時,便于農(nóng)活,就在春秋以及西周,民間都行此種歷法,所以孔子說“行夏之時”。孟子更懂得歷法。他說道:“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離婁下》)?!肮省笔恰八匀弧钡囊馑?,用現(xiàn)代術(shù)語說,是客觀規(guī)律。天極高,星辰極遠,只要知道他們運行的規(guī)律,今后一千年的冬至日,可以坐著計算出來。孟子論治水,也說,一定要遵循水的規(guī)律。遵循水的規(guī)律,使用不著穿鑿附會、自以為是的聰明智慧了。這是孟子的進步處,也是他的唯物主義的表現(xiàn)。
但是一談到“性善”、“行仁政”等等,孟子使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討論人性和對待自然物不同,尤其和對待天體運動不同。孟子卻等同起來,說什么“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順利)為本”云云(《孟子·離婁下》)。這話是說:“天下的討論人性,只要能推求其所以然便行了。推求其所以然,基礎(chǔ)在于順其自然之理?!币磺惺挛锒加衅洹八匀弧保紤?yīng)該“傾其自然之理”。然而“自然之理”不是一時一人所能完全掌握的。不但天體運動如此,人的屬性更是如此。“人性”不但有自然因素,還有更多的社會因素,尤其不能不打下階級烙印。在生理學(xué)、心理學(xué)、社會科學(xué)沒有發(fā)達,甚至尚未成為學(xué)科的時代,孟子一定要把人性和水比附,說什么“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告子上》),這叫做瞎比附。如果性惡論依樣畫葫蘆地說:“人性之惡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怎么回答呢?
孟子還有一套外推術(shù)的形而上學(xué)的方法論。
他說,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下井去,都有驚駭而同情的心情。這心情便是自然產(chǎn)生的。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恥之心是“義”的萌芽,推讓之心是“禮”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節(jié)譯自《孟子·公孫丑上》)。由看見小孩將掉下井的驚駭同情的心情,推而斷定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又推而人人都有仁、義、禮、智的萌芽。然后又向外推以至于“萬物皆備于我矣”(《孟子·盡心下》)。這種外推術(shù),可以不要任何論證,便隨心所欲地引導(dǎo)出自己的結(jié)論,無怪乎“外人”(孟子和孟子徒弟以外的人)都說孟子“好辯”(《孟子·膝文公上》)了。
不知道是孟子這樣的思想方法--比附和外推--導(dǎo)致孟子在論有關(guān)上層建筑范圍的事物陷入唯心主義呢,還是孟子的唯心主義導(dǎo)致他采取這種詭辯術(shù)呢?總而言之,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xué)的比附以及外推的思維術(shù),在孟子學(xué)說上,是結(jié)成不解緣的。
第四節(jié) 孟子的悲劇和鬧劇
孟子一生不得志,主要是他自取的。他把事物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有的,即內(nèi)在的;一類是外在的。本身有的,如仁義禮智,“求則得之,舍(捨)則失之”,這是求而有益于得的。外在的,如富貴利達,這是求而未必能得的(節(jié)譯自《孟子·盡心上》)。因此孟子雖然極想“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卻不肯考察當時天下形勢已容不得他執(zhí)行復(fù)古的井田制;諸侯講富國強兵以及合從連衡唯恐不足,更聽不得“善戰(zhàn)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孟子·離婁下》)的議論。無怪乎縱是逞其口舌,終不能說動諸侯,退而著書了事。和孟子出生稍后的商鞅,卻在孟子尚未老邁之年,得行其法于秦,使秦孝公奠定富國強兵的基礎(chǔ)。雖然死得很慘,但他那一套主張,仍然未被廢除,終于導(dǎo)致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商鞅是唯物主義者,孟子是唯心主義者,這或許是他們成敗的關(guān)鍵之一罷。
孟子雖然被稱為“亞圣”(始于元順帝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定于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在孔廟里陪著孔丘吃冷豬肉(當時叫“配享”),但到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卻對孟子的重民思想極不高興,甚至說:“這老頭兒要活到今天,非嚴辦不可?!焙槲涠吣辏?394)叫人把《孟子》所有有關(guān)重民思想的章節(jié)全行刪去,書名《孟子節(jié)文》,連所引《湯誓》“時日盍喪?予及女偕亡”(《梁惠王上》)都刪去了。共計刪除八十五條,并且不準士人學(xué)習這些被刪去的章節(jié),更不準用它作考試題目。有一段時間,還把孟子牌位逐出孔廟,經(jīng)人勸說才得恢復(fù)。這固然不能說是孟子的悲劇,反而反映他所以遭專制魔王的迫害,更覺得他重民思想的可貴。這只是孟子身后的一幕鬧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