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春秋》的名義
“春秋”是各國國史的通名,如《國語·晉語七》說:“羊舌肸習(xí)于《春秋》”,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這個人,熟悉各國史書?!冻Z上》也說:“教之《春秋》”,就是說,對太子,用史書教授他?!赌印っ鞴砥酚小爸苤洞呵铩贰?、“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齊諸國都有史書,墨子曾讀過。
《春秋》又是魯國史書的專名。各國史書有專名的,如晉國史書叫《乘》,楚國史書叫《梼杌》(見《孟子·離婁下》)。魯國史書專名《春秋》,所以《左傳·昭公二年》敘述晉平公派遣韓宣子(起)出使魯國,看到《易》《象》和《魯春秋》。不過韓起所看到的《魯春秋》,一定是從周公姬旦敘起,才能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倍F(xiàn)存的《春秋》,才從魯隱公敘起。隱公父親惠公以上的魯國歷史原始記載已經(jīng)完全亡佚。
至遲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記載國家大事;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秋”四季的季節(jié)。但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
現(xiàn)在,自秦以上,除魯國的《春秋》還較完整地存在外,若把《尚書》中的若干篇文獻(xiàn)不算,不用說西周、東周,就連春秋、戰(zhàn)國的各種史書(《戰(zhàn)國策》很難說是史書),都不存在了。西晉初在魏襄王墓中所發(fā)現(xiàn)的晉國、魏國史書,名叫“竹書紀(jì)年”的,今天也只存在一個拼湊起來的殘本。
現(xiàn)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谷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第二節(jié) 《春秋》作者
《公羊傳》、《谷梁傳》都在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寫“庚子,孔子生”,《左傳》雖然沒有這一條,但于哀公十六年寫“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可以想象《春秋》和孔丘有一定關(guān)系。但孔丘不可能寫自己某日死,也不會寫自己某日生,這一“生”一“卒”,自然不會是孔丘自己筆墨。卻自《左傳》作者以來,都說《春秋》是孔丘所修,《公羊傳》甚至說有未曾經(jīng)過孔丘修改的原本《春秋》,叫“不脩春秋”;現(xiàn)今的《春秋》,則是經(jīng)過孔丘所修改過的。孟子甚至說,《春秋》是孔丘著作的。這些都是不可憑信的推測之辭。
我們研究《春秋》本身,發(fā)現(xiàn)它前后筆調(diào)不一致,可以說是體例不純罷,略舉下列幾點作為例證。
?。ㄒ唬┰陔[公和桓公時,若不是魯國卿大夫,無論國際盟會或者統(tǒng)軍作戰(zhàn),都不寫外國卿大夫的姓名。到莊公二十二年,《春秋》才寫“及齊高傒盟于防”, 這是和外國卿結(jié)盟寫出他姓名的開始。文公八年春寫“公子遂會晉大夫趙盾于衡雍”,這是盟會魯國和外國的卿大夫都寫出姓名的開始。
?。ǘ╇[公、桓公、莊公、閔公四公時,外國卿大夫統(tǒng)軍出外征伐,都只稱“某人(即某國人)”,如隱公二年:“鄭人伐衛(wèi)”。到僖公十五年,才寫“公孫敖(魯之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寫“諸侯之大夫”,還不寫出大夫的姓名;到文公三年,才寫“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寫明了外國統(tǒng)帥姓名;到宣公六年才寫“晉趙盾、衛(wèi)孫免侵陳”,兩國率領(lǐng)軍隊之卿大夫都寫出。直到成公二年,魯國及各國統(tǒng)帥都?xì)v歷寫出:“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四人皆魯卿大夫)帥師會晉郤克、衛(wèi)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zhàn)于鞌,齊師敗績”,各國統(tǒng)帥之官都一一寫明。
?。ㄈ┰谫夜郧?,《春秋》多稱某國君為某人,不稱某侯。如隱公十年:“翚(公子翚,魯卿大夫)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睆膫魑?,經(jīng)所謂“齊人”,實是齊僖公;“鄭人”,實是鄭莊公,但不書“齊侯”“鄭伯”。僖公以后,僅秦、楚兩國之君有時稱“秦人”“楚人”。宣公五年以后,就是秦、楚兩國之君也不稱“人”,而稱“秦伯”、“楚子”。
這類例子還很多,這是古人所謂“書法”。書法的意義何在?前人說孔丘意在“寓褒貶,別善惡”,但深入研究,并不如此。只是因為時代推移,,形勢變動,太史有死者有繼承者,因此各不相同而已。
古本《竹書紀(jì)年》,是晉國、魏國的歷史文獻(xiàn),西晉的杜預(yù)親自看見剛出土的竹簡,在其《春秋左傳集解后序》中說:“其《紀(jì)年篇》……大似《春秋經(jīng)》?!碧拼鷦⒅阂部吹竭@書,在《史通·惑經(jīng)篇》中也說:“《竹書紀(jì)年》,其所記事,皆與《魯春秋》同?!本汀豆騻鳌泛汀豆攘簜鳌芬约岸偈妗洞呵锓甭丁ど畈烀柶匪鶚O度推崇的僖公十六年《春秋》的“隕(《公羊》作“霣”,同)石于宋五”的一條說,不過記載那天宋國有隕石,落下五塊石頭罷了。這種措辭構(gòu)句沒有什么奇怪,而《公羊傳》等卻越說越離奇,董仲舒認(rèn)為這是“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本孔丘語,見《論語·子路篇》)。其實,根據(jù)《史通·惑經(jīng)篇》所引《竹書紀(jì)年》,也是“隕石于宋五”??梢娺@是宋國的天象,宋國把它通報諸侯,各國史官記了下來,何嘗是孔丘的筆墨?《禮記·坊記》曾經(jīng)兩三次引用《魯春秋》,就是《公羊傳》所謂“不脩春秋”,也和今天的《春秋》基本相同。因此,我們認(rèn)為下列諸人的說法是正確的:
孔穎達(dá)《左傳正義》說:
推尋經(jīng)文,自莊公以上弒君者皆不書氏,閔公以下皆書氏,亦足以明時史之同異,非仲尼所皆貶也。
宋鄭樵《春秋考·自述》說:
按《春秋》之經(jīng),則魯史記也。
他還說:
以《春秋》為褒貶者,亂《春秋》者也。
劉克莊說:
《春秋》,史克之舊文也。
清人袁谷芳《春秋書法論》說:
《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于后世者也。
石韞玉《獨學(xué)廬初稿·春秋論》也說:
《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洞呵铩饭彩拢瑲v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shù)十人。此數(shù)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xué),則其書法,豈能盡同?
那么,《春秋》和孔丘究竟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認(rèn)為,孔子教學(xué)生,不能不教他們近代和現(xiàn)代史,《春秋》一書,孔子不過曾用它作過教本罷了。《春秋》本是魯國官書,由此傳到民間,由孔門弟子傳述下來,孔門弟子或者加上孔子生的年月日,或者加上孔子死的年月日,以此作為紀(jì)念而已。
第三節(jié) 對《春秋》的評價
《春秋》這書,今天如何評價?
第一,它既是魯國史官所記當(dāng)時之大事,必然基本上是可信的。我們從所記日蝕和其他天象可以得到證實?!洞呵铩酚涊d日蝕三十六次,而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初一、十月初一的一連兩次日蝕,又二十四年七月初一、八月初一的兩次日蝕;相連兩月而日蝕,前人叫做“比食”,雖然并非沒有這種可能,但在同一地兩次日蝕都能見到,卻沒有可能性。尤其在前一次是日全蝕或環(huán)蝕之后,絕不能于下月初一又發(fā)生日蝕。因之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初一的日蝕可能是誤認(rèn)或者誤記;襄公二十四年八月的日蝕可能是錯簡(好比今天的書頁次序裝訂錯亂了)。除這兩次而外,實記載三十四次,而三十三次據(jù)現(xiàn)代較精密的科學(xué)方法追算,是可靠的。這是古人所不能偽造的。
又譬如莊公七年記載,“星隕如雨”,這是公元前687年3月16日所發(fā)生的天琴星座流星雨記事,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記載。不是當(dāng)時人看到,當(dāng)時史官加以記載,誰也不能假造。還有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這是世界上對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也是無法假造的。
另外,上文已經(jīng)說明,《春秋》的記事,和《竹書紀(jì)年》(古本,即汲冢本)可以互相印證。尤其是關(guān)于春秋時代一段,書法也相同。而且,從出土不少青銅器銘文中和若干古文物中,也足以證明《春秋》的可信。如隱公二年“無駭(魯國卿)帥師入極”,極國就是金文中“遽”;又如隱公四年“莒人伐杞”,清光緒年間,在山東新泰縣出土杞伯器多種,因之可以推頂春秋前杞國國都所在;又如隱公五年“衛(wèi)師入郕”,從古青銅器和泉(錢幣)文中知道郕國古本作“成”,后來才加“邑”(“阝”)旁寫作“郕”。文公元年:“楚世子商臣弒其君頵”,今傳世青銅器有楚王頵鐘,銘文云:“楚王頵自作鈴鐘”,足證楚成王名頵。又如襄公十七年“邾子牼卒”,邾子牼即邾宣公,名“牼”,可是《公羊》《谷梁》“牼”皆作“瞯”,而端方《陶齋吉金錄》有邾公牼鐘四器,可證《左氏經(jīng)》正確。這些僅僅是少數(shù)例子,已足以證明《春秋》是可信史料。
第二,《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jù)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后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再以日蝕而論,《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魯都曲阜可以見到日蝕在六十次以上,《春秋》僅記載了一半,另外一半或者失載,或者說脫落了。《春秋》載女子出嫁的僅七次,難道在十二代君主中,一共只有七個女孩出嫁?而且宣公十六年有“郯伯姬來歸”,成公五年又有“杞叔姬來歸”,這兩位女公子,只記載她們被男方拋棄會娘家,卻未記載她們的出嫁,又是什么緣故呢?又如鄅國在哀公三年時早已屬魯所有,《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說《春秋經(jīng)》條例之一是“重地”(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一年》和《左傳·昭公三十一年》),為什么魯兼并鄅國土地卻不記載呢?漏記情況還不少。拿今天輯本《竹書紀(jì)年》和《春秋》比較,又有若干條為《春秋》所應(yīng)有而未有,是脫落,還是失載,就難說了。
第三,《春秋》是粗線條的筆墨。譬如宣公二年《春秋》“秋九月乙丑(二十六日)晉趙盾弒其君皋夷”。其實,殺晉靈公(名皋夷)的不是趙盾,而是趙穿,趙盾可能是指使著,也可能不是。其中有一段曲折,《左傳》有詳細(xì)敘述。若沒有《左傳》,誰知道其中底蘊?又如莊公二十六年《經(jīng)》,“曹殺其大夫”,僖公二十五年《經(jīng)》,“宋殺其大夫”,兩條《春秋》都沒有《傳》來說明,究竟殺人者是君是臣,被殺者又是誰,為什么被殺,怎樣被殺的,從《春秋》經(jīng)文僅僅五個字從,誰也看不出。杜預(yù)也不懂,只得說“其事則未聞”。王安石譏諷《春秋》是“斷爛朝表”(見蘇轍《春秋集解·自序》),便是對《春秋》殘缺的不滿意。
《春秋》本有自己的單行本,其后和各種傳文按年合并,先經(jīng)后傳,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和《春秋左氏傳》。三種《傳》的《春秋經(jīng)》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異,等下面講《三傳》時,再具體論述。
“春秋”是各國國史的通名,如《國語·晉語七》說:“羊舌肸習(xí)于《春秋》”,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這個人,熟悉各國史書?!冻Z上》也說:“教之《春秋》”,就是說,對太子,用史書教授他?!赌印っ鞴砥酚小爸苤洞呵铩贰?、“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齊諸國都有史書,墨子曾讀過。
《春秋》又是魯國史書的專名。各國史書有專名的,如晉國史書叫《乘》,楚國史書叫《梼杌》(見《孟子·離婁下》)。魯國史書專名《春秋》,所以《左傳·昭公二年》敘述晉平公派遣韓宣子(起)出使魯國,看到《易》《象》和《魯春秋》。不過韓起所看到的《魯春秋》,一定是從周公姬旦敘起,才能說:“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倍F(xiàn)存的《春秋》,才從魯隱公敘起。隱公父親惠公以上的魯國歷史原始記載已經(jīng)完全亡佚。
至遲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記載國家大事;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秋”四季的季節(jié)。但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
現(xiàn)在,自秦以上,除魯國的《春秋》還較完整地存在外,若把《尚書》中的若干篇文獻(xiàn)不算,不用說西周、東周,就連春秋、戰(zhàn)國的各種史書(《戰(zhàn)國策》很難說是史書),都不存在了。西晉初在魏襄王墓中所發(fā)現(xiàn)的晉國、魏國史書,名叫“竹書紀(jì)年”的,今天也只存在一個拼湊起來的殘本。
現(xiàn)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谷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第二節(jié) 《春秋》作者
《公羊傳》、《谷梁傳》都在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寫“庚子,孔子生”,《左傳》雖然沒有這一條,但于哀公十六年寫“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可以想象《春秋》和孔丘有一定關(guān)系。但孔丘不可能寫自己某日死,也不會寫自己某日生,這一“生”一“卒”,自然不會是孔丘自己筆墨。卻自《左傳》作者以來,都說《春秋》是孔丘所修,《公羊傳》甚至說有未曾經(jīng)過孔丘修改的原本《春秋》,叫“不脩春秋”;現(xiàn)今的《春秋》,則是經(jīng)過孔丘所修改過的。孟子甚至說,《春秋》是孔丘著作的。這些都是不可憑信的推測之辭。
我們研究《春秋》本身,發(fā)現(xiàn)它前后筆調(diào)不一致,可以說是體例不純罷,略舉下列幾點作為例證。
?。ㄒ唬┰陔[公和桓公時,若不是魯國卿大夫,無論國際盟會或者統(tǒng)軍作戰(zhàn),都不寫外國卿大夫的姓名。到莊公二十二年,《春秋》才寫“及齊高傒盟于防”, 這是和外國卿結(jié)盟寫出他姓名的開始。文公八年春寫“公子遂會晉大夫趙盾于衡雍”,這是盟會魯國和外國的卿大夫都寫出姓名的開始。
?。ǘ╇[公、桓公、莊公、閔公四公時,外國卿大夫統(tǒng)軍出外征伐,都只稱“某人(即某國人)”,如隱公二年:“鄭人伐衛(wèi)”。到僖公十五年,才寫“公孫敖(魯之孟穆伯)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寫“諸侯之大夫”,還不寫出大夫的姓名;到文公三年,才寫“晉陽處父帥師伐楚以救江”,寫明了外國統(tǒng)帥姓名;到宣公六年才寫“晉趙盾、衛(wèi)孫免侵陳”,兩國率領(lǐng)軍隊之卿大夫都寫出。直到成公二年,魯國及各國統(tǒng)帥都?xì)v歷寫出:“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四人皆魯卿大夫)帥師會晉郤克、衛(wèi)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侯戰(zhàn)于鞌,齊師敗績”,各國統(tǒng)帥之官都一一寫明。
?。ㄈ┰谫夜郧?,《春秋》多稱某國君為某人,不稱某侯。如隱公十年:“翚(公子翚,魯卿大夫)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睆膫魑?,經(jīng)所謂“齊人”,實是齊僖公;“鄭人”,實是鄭莊公,但不書“齊侯”“鄭伯”。僖公以后,僅秦、楚兩國之君有時稱“秦人”“楚人”。宣公五年以后,就是秦、楚兩國之君也不稱“人”,而稱“秦伯”、“楚子”。
這類例子還很多,這是古人所謂“書法”。書法的意義何在?前人說孔丘意在“寓褒貶,別善惡”,但深入研究,并不如此。只是因為時代推移,,形勢變動,太史有死者有繼承者,因此各不相同而已。
古本《竹書紀(jì)年》,是晉國、魏國的歷史文獻(xiàn),西晉的杜預(yù)親自看見剛出土的竹簡,在其《春秋左傳集解后序》中說:“其《紀(jì)年篇》……大似《春秋經(jīng)》?!碧拼鷦⒅阂部吹竭@書,在《史通·惑經(jīng)篇》中也說:“《竹書紀(jì)年》,其所記事,皆與《魯春秋》同?!本汀豆騻鳌泛汀豆攘簜鳌芬约岸偈妗洞呵锓甭丁ど畈烀柶匪鶚O度推崇的僖公十六年《春秋》的“隕(《公羊》作“霣”,同)石于宋五”的一條說,不過記載那天宋國有隕石,落下五塊石頭罷了。這種措辭構(gòu)句沒有什么奇怪,而《公羊傳》等卻越說越離奇,董仲舒認(rèn)為這是“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本孔丘語,見《論語·子路篇》)。其實,根據(jù)《史通·惑經(jīng)篇》所引《竹書紀(jì)年》,也是“隕石于宋五”??梢娺@是宋國的天象,宋國把它通報諸侯,各國史官記了下來,何嘗是孔丘的筆墨?《禮記·坊記》曾經(jīng)兩三次引用《魯春秋》,就是《公羊傳》所謂“不脩春秋”,也和今天的《春秋》基本相同。因此,我們認(rèn)為下列諸人的說法是正確的:
孔穎達(dá)《左傳正義》說:
推尋經(jīng)文,自莊公以上弒君者皆不書氏,閔公以下皆書氏,亦足以明時史之同異,非仲尼所皆貶也。
宋鄭樵《春秋考·自述》說:
按《春秋》之經(jīng),則魯史記也。
他還說:
以《春秋》為褒貶者,亂《春秋》者也。
劉克莊說:
《春秋》,史克之舊文也。
清人袁谷芳《春秋書法論》說:
《春秋》者,魯史也。魯史氏書之,孔子錄而藏之,以傳信于后世者也。
石韞玉《獨學(xué)廬初稿·春秋論》也說:
《春秋》者,魯史之舊文也?!洞呵铩饭彩拢瑲v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筆而書者必更數(shù)十人。此數(shù)十人者,家自為師,人自為學(xué),則其書法,豈能盡同?
那么,《春秋》和孔丘究竟有什么關(guān)系呢?我認(rèn)為,孔子教學(xué)生,不能不教他們近代和現(xiàn)代史,《春秋》一書,孔子不過曾用它作過教本罷了。《春秋》本是魯國官書,由此傳到民間,由孔門弟子傳述下來,孔門弟子或者加上孔子生的年月日,或者加上孔子死的年月日,以此作為紀(jì)念而已。
第三節(jié) 對《春秋》的評價
《春秋》這書,今天如何評價?
第一,它既是魯國史官所記當(dāng)時之大事,必然基本上是可信的。我們從所記日蝕和其他天象可以得到證實?!洞呵铩酚涊d日蝕三十六次,而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初一、十月初一的一連兩次日蝕,又二十四年七月初一、八月初一的兩次日蝕;相連兩月而日蝕,前人叫做“比食”,雖然并非沒有這種可能,但在同一地兩次日蝕都能見到,卻沒有可能性。尤其在前一次是日全蝕或環(huán)蝕之后,絕不能于下月初一又發(fā)生日蝕。因之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初一的日蝕可能是誤認(rèn)或者誤記;襄公二十四年八月的日蝕可能是錯簡(好比今天的書頁次序裝訂錯亂了)。除這兩次而外,實記載三十四次,而三十三次據(jù)現(xiàn)代較精密的科學(xué)方法追算,是可靠的。這是古人所不能偽造的。
又譬如莊公七年記載,“星隕如雨”,這是公元前687年3月16日所發(fā)生的天琴星座流星雨記事,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記載。不是當(dāng)時人看到,當(dāng)時史官加以記載,誰也不能假造。還有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這是世界上對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也是無法假造的。
另外,上文已經(jīng)說明,《春秋》的記事,和《竹書紀(jì)年》(古本,即汲冢本)可以互相印證。尤其是關(guān)于春秋時代一段,書法也相同。而且,從出土不少青銅器銘文中和若干古文物中,也足以證明《春秋》的可信。如隱公二年“無駭(魯國卿)帥師入極”,極國就是金文中“遽”;又如隱公四年“莒人伐杞”,清光緒年間,在山東新泰縣出土杞伯器多種,因之可以推頂春秋前杞國國都所在;又如隱公五年“衛(wèi)師入郕”,從古青銅器和泉(錢幣)文中知道郕國古本作“成”,后來才加“邑”(“阝”)旁寫作“郕”。文公元年:“楚世子商臣弒其君頵”,今傳世青銅器有楚王頵鐘,銘文云:“楚王頵自作鈴鐘”,足證楚成王名頵。又如襄公十七年“邾子牼卒”,邾子牼即邾宣公,名“牼”,可是《公羊》《谷梁》“牼”皆作“瞯”,而端方《陶齋吉金錄》有邾公牼鐘四器,可證《左氏經(jīng)》正確。這些僅僅是少數(shù)例子,已足以證明《春秋》是可信史料。
第二,《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jù)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后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記。再以日蝕而論,《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魯都曲阜可以見到日蝕在六十次以上,《春秋》僅記載了一半,另外一半或者失載,或者說脫落了。《春秋》載女子出嫁的僅七次,難道在十二代君主中,一共只有七個女孩出嫁?而且宣公十六年有“郯伯姬來歸”,成公五年又有“杞叔姬來歸”,這兩位女公子,只記載她們被男方拋棄會娘家,卻未記載她們的出嫁,又是什么緣故呢?又如鄅國在哀公三年時早已屬魯所有,《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說《春秋經(jīng)》條例之一是“重地”(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一年》和《左傳·昭公三十一年》),為什么魯兼并鄅國土地卻不記載呢?漏記情況還不少。拿今天輯本《竹書紀(jì)年》和《春秋》比較,又有若干條為《春秋》所應(yīng)有而未有,是脫落,還是失載,就難說了。
第三,《春秋》是粗線條的筆墨。譬如宣公二年《春秋》“秋九月乙丑(二十六日)晉趙盾弒其君皋夷”。其實,殺晉靈公(名皋夷)的不是趙盾,而是趙穿,趙盾可能是指使著,也可能不是。其中有一段曲折,《左傳》有詳細(xì)敘述。若沒有《左傳》,誰知道其中底蘊?又如莊公二十六年《經(jīng)》,“曹殺其大夫”,僖公二十五年《經(jīng)》,“宋殺其大夫”,兩條《春秋》都沒有《傳》來說明,究竟殺人者是君是臣,被殺者又是誰,為什么被殺,怎樣被殺的,從《春秋》經(jīng)文僅僅五個字從,誰也看不出。杜預(yù)也不懂,只得說“其事則未聞”。王安石譏諷《春秋》是“斷爛朝表”(見蘇轍《春秋集解·自序》),便是對《春秋》殘缺的不滿意。
《春秋》本有自己的單行本,其后和各種傳文按年合并,先經(jīng)后傳,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和《春秋左氏傳》。三種《傳》的《春秋經(jīng)》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異,等下面講《三傳》時,再具體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