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丑在請教導(dǎo)師孟子的時候,把晏子和管仲并稱。這個晏子,我們在"梁惠王篇"里已經(jīng)認(rèn)識了,齊國歷史上有兩大名相,第一個是管仲,第二個就是晏子,他的名字叫晏嬰。
晏嬰雖然這里被公孫丑拿出來和管仲并稱,但從功業(yè)來說,他可比人家管仲差著一大截子,所以后世不少人都以管仲為偶像,卻不大聽說有人把晏嬰的海報貼在床頭的。但是,在管仲之后,齊國的歷屆總理當(dāng)中還能被大家叫得出名字的也就只有一個晏嬰了,而且,按我們一般人的看法,晏嬰比管仲還更像一個人民的好總理。
晏嬰是個很有思想的人,他經(jīng)常發(fā)布一些重要講話--如果說從總理到村長,凡是講話都是重要講話,那么晏嬰的講話就是特別重要的講話。
有一次,齊景公對晏嬰說:"只有梁丘據(jù)才跟我'和'。"
齊景公說的這個梁丘據(jù)有點兒像電視劇里的和珅,所以也難怪齊景公喜歡他,可晏嬰?yún)s像是電視劇里的紀(jì)曉嵐,所以,晏嬰當(dāng)即就反駁說:"他那只不過是'同',不是'和'。"
齊景公很奇怪:"這兩個詞的意思不都一樣么?"
晏嬰搖頭:"怎么會一樣呢。來,我跟您講講它們的區(qū)別--"晏嬰的特別重要的講話這就開始了,"所謂'和',就好比烹調(diào),油鹽醬醋都要搭配好了,火候也要掌握得有分寸才行,味道淡了就加點兒鹽,顏色淺了就加點兒蘇丹紅,姜要想顯得黃就得拿硫磺熏,火鍋要想有回頭客就得在湯里放罌粟殼,這樣做出來的菜,吃著才會舒心。君臣之間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國君下達一項英明指示,大臣會提建議說:'您的英明指示里百分之九十都很英明,可也有百分之十不太英明,要不要修改一下?'這樣一來,政事才會平和,百姓才不會有爭奪之心。音樂也像烹調(diào)一樣,一個交響樂團那么多音樂家,那么多樂器,互相之間要配合得疏密有致、有條不紊,這才叫做和諧,這和搞政治是一樣的道理??闪呵饟?jù)這個奸佞小人卻不是這樣,如果搞樂隊,您彈鋼琴他也彈鋼琴,您指揮他也指揮,如果做飯,您放一勺鹽他也跟著放兩勺鹽,這能行么!"
晏嬰的這段"和同之辨"很是有名,影響也很深遠。同時代的西哲也捉摸過這個問題,蘇格拉底覺得國家越統(tǒng)一越好,亞理士多德卻對此不以為然,反駁說:"合唱團搞合唱,有男聲、有女聲、有各個聲部,全要配合起來,這才是和諧的社會,如果按蘇格拉底的說法,那就好比把一個人唱的歌錄下來,用一百臺唱機同時播放。"這不正是晏嬰的"和"的理論么?錢鐘書在《管錐篇》里也說:"孟德斯鳩嘗論亞洲之專制一統(tǒng)不足為訓(xùn),政體當(dāng)如音樂,當(dāng)使相異者協(xié),相反者調(diào),歸于和諧。正晏子所言'和'非即'同'也。"
所以,如果一個社會里大家的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模式等等全都一樣,看上去整齊劃一,這樣的社會只能叫"同",符合梁丘據(jù)的定義,卻絕對不是晏嬰和亞理士多德心中的"和"。乍看上去,"同"與"和"長得就像雙胞胎,但本質(zhì)上截然不同。
晏嬰在歷史上也稱得上是一個傳奇人物,除了他那過人的幽默感之外,他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擔(dān)任齊國總理一輩子,始終勤儉節(jié)約、以身作則。
晏子的節(jié)約能節(jié)約到什么程度?我以前講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人,不管身份有多高,吃的東西也基本上就是主食和肉類,那時候是沒什么蔬菜可吃的。就在這樣一個本已經(jīng)足夠惡劣的飲食環(huán)境下,晏嬰居然連肉都吃得很少。他當(dāng)然不是吃不起,他就是為了提倡節(jié)約。
當(dāng)時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衣服,就算你再有錢,也不可能飛到巴黎請國際頂尖的時裝設(shè)計師給你量身定做,那么,一個沒有時裝設(shè)計師的社會,衣服的款式自然也豐富不到哪里去,于是,衣服的質(zhì)地就變得很重要了--當(dāng)然,服裝質(zhì)地在現(xiàn)代也很重要,如果你拿"的確涼"做一件大衣,款式再好也招人笑話--當(dāng)時的上流社會里,尤其是女人的衣服,都是帛制品,可人家晏總理家的女人卻不許穿這種東西。我沒看到晏嬰自己穿衣服的記載,想來也不會是什么太好的料子,而且,晏嬰是個出名的矮個子,連布料用得都比別人省。
衣食住行,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教了晏嬰的"衣"和"食",再看看他的"住"。
晏嬰住得也不好,齊景公有一天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問他:"你一個國家總理,偏偏去住在王府井大街上,那是最熱鬧的商業(yè)街,鬧鬧哄哄的能住人么!"
晏嬰說:"王府井大街好啊,鬧鬧哄哄的,我這叫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大家在議論什么,我不用出門就全能知道。"
齊景公覺得很新鮮,湊上去問:"那,你都聽見大家在議論什么啊?"
晏嬰突然神色緊張,兩只眼珠滴溜溜向左右一掃,見旁邊只有幾個齊景公的貼身侍臣,這才壓低聲音,對齊景公說:"我聽說啊,周迅現(xiàn)在的男朋友就是章子怡以前的經(jīng)紀(jì)人的女朋友的表哥,而這個章子怡以前的經(jīng)紀(jì)人的女朋友的表哥去年還和趙薇的舅媽的干兒子的前女朋友好過!"
齊景公聽得兩只眼睛直放綠光,追問道:"可我怎么聽說……"
晏嬰撇了撇嘴,說:"您的消息太古懂了,他們現(xiàn)在的關(guān)系呀,是這樣這樣……"
齊景公說:"那樣那樣……這樣這樣……"
"……"
"……"
晏嬰說著說著,突然一拍腦門,驚呼一聲:"哎呀,天都黑了!真是真是,瞧瞧我一說就是這么半天,我該回家了。"
旁邊一位侍臣這時候插話了:"晏總理,您別著急,現(xiàn)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再過十分鐘天就該亮了。"
晏嬰臉一紅,對齊景公說:"我本來是有句重要的話要說的,是我在王府井大街上聽說到的。"
齊景公興頭正濃:"快說快說,你剛才正說小甜甜布蘭妮跟他前任男友的事,還沒說完呢!"
晏嬰正色說:"我聽說現(xiàn)在市場上有個怪現(xiàn)象,履賤踴貴。"
齊景公一愣:"這是什么意思?"
晏嬰說:"這就是說,市場上木頭腳的銷量比鞋子的銷量還大。"
--"履貴踴賤"這個成語就是從晏嬰這兒來的。當(dāng)時的刑法很殘酷,有一類叫做"肉刑",是殘人肢體的刑罰,比如割鼻子、剁手腳。人的腳被剁下來之后就得裝一種木頭做的假腳,這就是"踴",市場上賣的踴比賣的鞋還多,這就說明齊國的刑罰過分嚴(yán)厲了。
齊景公聽了晏嬰的話,心頭一懔:刑罰太苛了啊,再這樣下去,整個齊國要想找?guī)讉€四肢和五官都齊全的人來還就不容易了!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善待老百姓才行。
看來晏嬰的艱苦樸素并不僅僅是艱苦樸素,作為高官,他沒有生活得高高在上,沒有把自己和人民群眾隔絕起來,他就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所以對民間疾苦有著非常直接的體會。
晏嬰不但住在鬧市里,房子還又小又舊,齊景公一再讓晏嬰搬家換個好房子,晏嬰還就是不搬。齊景公說,你不搬也行,翻修一下總可以吧?可晏嬰連翻修都不翻修。有一次,晏嬰出使外國,那時候沒有飛機,所以一去就是很長時間,齊景公趁這個機會,派人把晏嬰家給拆了,又把晏嬰的幾戶鄰居遷走,把人家的房子也拆了,然后在這片地上大興土木,蓋起了一座豪宅。等晏嬰從外國回來了,一下子驚呆了:"咦,家怎么沒了?!"
任誰經(jīng)歷這種事情都得愣上一陣子。晏嬰跌坐在地上,盯著這座豪宅,不禁有點兒發(fā)傻。"我這不是在做夢吧?"晏嬰疑惑著,脫了鞋,抱起腳丫子放到嘴邊啃了一口,又疼又臭,這才知道不是做夢。那,難道是靈異現(xiàn)象?或者是平行宇宙?--齊景公這會兒正貓在旮旯里往這邊看,咬緊牙關(guān)不讓自己笑出聲來,眼淚都憋出來了。
等晏嬰終于明白過來了,也不得不接受這個既成事實,去向齊景公道了謝,然后回家休息。晏嬰在豪華的大客廳里踱來踱去,悶著頭抽煙,一支煙抽完,煙頭在手里捏了好半天,這才扔進煙灰缸里。這是怎么回事呢?按晏嬰以前的習(xí)慣,煙頭隨手往地上一丟就完了,大不了再踩上一腳,可方才正要往地上丟呢,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鋪著厚厚的一張土耳其駝絨地毯,所以才急忙收手。
"唉,這還是人過的日子么!"晏嬰正運氣呢,突然聽見老婆喊自己吃飯。晏嬰應(yīng)了一聲,可四下一看,嗯,沒人?!老婆又喊:"抬頭,我在上邊吶!"晏嬰聞言,一抬頭,見老婆正在自己頭頂上招手--噢,這豪宅敢情還是個躍層。晏嬰找著樓梯,到樓上的餐廳吃飯;吃完飯,下樓會客;會完客,上樓換衣服;換完衣服,下樓洗洗臉;洗完臉,上樓拿幾份文件;拿完文件,下樓要出門,才出了大門突然想起忘帶打火機了,又上樓去取。晏嬰本來就是出了名的矮個子,人矮腿短,這一通上下樓險些沒把他累死。老婆看著他,很是奇怪:"沒見你去蒸桑拿呀,怎么出這么多汗?"
晏嬰本來就正運氣呢,老婆這句話猶如壓在駱駝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晏嬰終于崩潰了:"我要住回去,快把這房子給我拆了◎#¥%……※×"
晏嬰果然是個好樣的,真把房子拆了,把自家房子恢復(fù)到了原先的面貌,還把那幾位被拆遷的鄰居家的房子也恢復(fù)起來了,請鄰居們還搬回來住。晏嬰在新落成的"舊居"里得意地抽著煙,然后把煙頭狠狠地摔在地上,又狠狠地踩上了一腳,最后長長地吁了口氣。
說完了"住",再說說晏嬰的"行"。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國家總理,大家可以想想晏嬰出門應(yīng)該是個什么樣子。浩蕩的豪華車隊?交通管制?街頭便衣林立?都不是,晏嬰出門坐的是一輛老爺車,拉車的是匹老爺馬,按現(xiàn)代的標(biāo)準(zhǔn)說,晏嬰總理的座駕不是豪華大奔,也不是特級奧迪,而是一輛二手奧拓,出門也沒有什么車隊--什么車能給奧拓開道???當(dāng)然更沒有什么交通管制。晏嬰坐奧拓坐得挺舒服,可齊景公看不慣了。齊景公說:"你這不是寒磣我么!挺大一個總理,出門坐什么不好,偏坐奧拓?!實在要坐奧拓,你也弄一輛豪華奧拓??!"
晏嬰一笑:"奧拓跟我的身材正相配。再說了,奧拓有什么不好,車不就是個代步工具么,咱們齊國還有那么多窮人,我坐豪華車不虧心么!"
可齊景公還是看不慣,非要送給晏嬰豪華轎車,送過好幾次,可晏嬰就是不接受。齊景公急了:"你這個國家總理非坐奧拓,你讓我怎么出門啊!你是不是非要逼我坐夏利???"
晏嬰回答說:"您讓我管理全國的官吏,我要求他們節(jié)儉辦事,我既然要求他們這樣,從我自己這里就先得做到了才行,以身作則才能服眾,我這個國家總理都坐奧拓,下邊的省長、市長們誰還好意思坐大奔?可我要是坐了豪華大奔,上行下效,連村干部都得坐加長的奧迪A6。到那時候,哪怕咱們齊國再富裕,單這公車腐敗一項每年就得吃掉老百姓多少血汗錢??!再說了,官員們要是都養(yǎng)成了作威作福的毛病,只擺排場不辦事,那咱們齊國可就危險了啊!"--晏嬰的這個作風(fēng)是非常符合儒家"以德治國"的標(biāo)準(zhǔn)的。孔孟都講"君子就像風(fēng),小人就像草。風(fēng)往哪邊吹,草往哪邊倒。"所以,"以德治國"遵行的邏輯是:上梁只要擺正了,下梁自然歪不到哪兒去。這個邏輯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推: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下梁全都歪七扭八不成樣子的時候,那你就應(yīng)該知道:上梁早就歪了。
晏嬰還有一則故事,非常著名,也非常有趣。
什么人和領(lǐng)導(dǎo)最近?一般來說,一個是秘書,一個是司機。這個故事就是從晏嬰的司機開始的。
晏嬰的司機是個魁梧大漢,一身筆挺的司機制服一穿,神采飛揚,儼然是古代男裝版的"制服的誘惑"。有一天,司機出完車回家,看見老婆正在忙著收拾東西。司機很納悶:"你這是干什么?"
司機老婆說:"我要離婚!"
司機更摸不著頭腦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離婚呢?!"
司機老婆說:"我今天才看清楚了你是個什么人!哼,我以前瞎了眼了!"
司機更納悶了:"我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啊,洗菜做飯、買米買面,擦油煙機換煤氣罐,你不高興了我是又跪搓板兒又罰站--"
司機老婆怒喝:"打??!說話還一套一套的,你以為你是趙本山吶!"
司機哭喪著臉:"我可是個模范丈夫啊,你為什么跟我離婚啊?"
司機老婆說:"因為今天早晨我看見晏嬰了!"
"啊--難道是一見鐘情?!"
"呸!別瞎想,我是說,今天早晨你去給晏嬰開車,我隔著門縫偷偷往外看??慈思谊虌?,論個頭兒,站直了才到我踝子骨;要是過過稱,怕還沒有五分錢棉花糖沉。"
"沒這么夸張吧?!"
"就這么一個小不點兒,往車上一坐,謙謙和和,毫不張揚,整個兒一個鄉(xiāng)下土包子??扇思沂钦l,是齊國總理啊,名震諸侯,天下拔尖兒的人物??煽纯茨悖?,再看看你,坐在前邊把著方向盤,腆胸迭肚,志得意滿,瞧把你牛的,你不就是個小司機么,人家晏總理都那么謙和,你有什么可牛的?。“组L那么大個子!做你老婆我嫌丟人,我要離婚!"
司機急了:"親愛的,請不要拋棄我,我改,我改還不行么!"
司機還真改了。這一天,晏嬰發(fā)現(xiàn)司機和以前不一樣了:謙謙和和,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一問,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晏嬰點了點頭:"小伙子,不錯,你已經(jīng)夠格當(dāng)官了。"于是,司機在晏嬰的舉薦下當(dāng)了齊國的大夫。
--現(xiàn)在,管仲、晏嬰、子路、曾西、曾西的爺爺曾參,這幾位出場人物都已經(jīng)介紹過了,再回來看看孟子師徒倆吧。公孫丑問孟子:"如果您和管仲、晏嬰一樣做了齊國的總理,也能做一番他們那樣的功業(yè)嗎?"
孟子給公孫丑嘮了嘮儒家的家常:曾西的爺爺比不上子路,曾西自己比不上爺爺,所以曾西在儒者當(dāng)中遠遠不是最厲害的,可是,就連曾西都看不上管仲呢!孟子覺得自己多少也要比曾西強一點兒,所以說:"連曾西都不屑于去做管仲那號人,何況我呢!"
公孫丑一愣,半晌才說:"老師,您這不是在吹牛皮吧?管仲和晏嬰輔佐國君成就霸業(yè),他們可不是簡單的阿貓阿狗啊!"
孟子一撇嘴:"成就霸業(yè)算什么,齊國就算一統(tǒng)天下都易如反掌。"
這話把公孫丑說得更含糊了,公孫丑問:"老師,您的牛皮怎么越吹越大啊,以周文王那樣的圣人,又活了快一百歲才死,他都沒能一統(tǒng)天下,到了周武王和周公的時候可算才一統(tǒng)天下成就了王道。這事可不像您說的那么'易如反掌'吧?"
公孫丑的這個問題真是問得合情合理,孟子非常推崇周文王,可周文王一輩子都沒做成的事,怎么這會兒倒成了易如反掌了呢?難道孟子比周文王還強?!
可孟子自有他的道理:"周文王是圣人,誰能比得了!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想想,商朝從開國到滅亡,賢能的君主出過六七位,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天下人一直都?xì)w附于商朝,這就產(chǎn)生了社會的慣性,任憑是誰,想改變社會的慣性都是很難的。商紂王雖然壞,可他接下來的這個家底兒實在太好了,身邊的能人又多,像著名的賢人箕子、微子、比干等等。所以,周文王僅僅憑著方圓百里的這么一個彈丸之地要想取商朝而代之,那是多難的一件事??!"
公孫丑點點頭:"嗯,有道理。"
孟子接著說:"你們齊國人不是有句諺語嗎,叫'靠智慧不如靠運氣,靠鋤頭不如靠天氣。'也就是說,形勢比人強。周文王那時候形勢不好,做事不容易,可現(xiàn)在不同了,時機已經(jīng)到了,要想一統(tǒng)天下可就容易多了。夏、商、周三朝最鼎盛的時候,國土也沒超過方圓千里,可現(xiàn)在齊國的土地就已經(jīng)在方圓千里之上了,而且人口也多,所以呢,國土也不用再擴張了,老百姓也不用再招徠了,靠現(xiàn)在的底子就足夠一統(tǒng)天下了。"
公孫丑又點點頭:"嗯,果然在理。"
孟子接著說:"理還不止這些呢。天下都亂了這么久了,可是一統(tǒng)天下的大英雄卻還沒出現(xiàn),這不正常啊,老百姓也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被苛政折磨得這么厲害的。你要知道,人餓極了連屎都吃--"
公孫丑連忙插嘴說:"老師,您說的那是狗。"
"哦,"孟子連忙改口,"人餓極了連樹皮都吃,人渴極了連尿都喝??鬃舆€說過,道德的傳播速度比郵局投遞雜志還快--"(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
公孫丑心說:"我訂的《齊國國家地理》都十二月了才收到六月那期,里邊還做著避暑勝地的廣告呢。"
孟子接著說:"現(xiàn)在天下老百姓的心態(tài),就是人餓極了、渴極了時候的心態(tài),只要有齊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實行仁政,那就是解民于倒懸,比起周文王時代事半功倍。"(當(dāng)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晏嬰雖然這里被公孫丑拿出來和管仲并稱,但從功業(yè)來說,他可比人家管仲差著一大截子,所以后世不少人都以管仲為偶像,卻不大聽說有人把晏嬰的海報貼在床頭的。但是,在管仲之后,齊國的歷屆總理當(dāng)中還能被大家叫得出名字的也就只有一個晏嬰了,而且,按我們一般人的看法,晏嬰比管仲還更像一個人民的好總理。
晏嬰是個很有思想的人,他經(jīng)常發(fā)布一些重要講話--如果說從總理到村長,凡是講話都是重要講話,那么晏嬰的講話就是特別重要的講話。
有一次,齊景公對晏嬰說:"只有梁丘據(jù)才跟我'和'。"
齊景公說的這個梁丘據(jù)有點兒像電視劇里的和珅,所以也難怪齊景公喜歡他,可晏嬰?yún)s像是電視劇里的紀(jì)曉嵐,所以,晏嬰當(dāng)即就反駁說:"他那只不過是'同',不是'和'。"
齊景公很奇怪:"這兩個詞的意思不都一樣么?"
晏嬰搖頭:"怎么會一樣呢。來,我跟您講講它們的區(qū)別--"晏嬰的特別重要的講話這就開始了,"所謂'和',就好比烹調(diào),油鹽醬醋都要搭配好了,火候也要掌握得有分寸才行,味道淡了就加點兒鹽,顏色淺了就加點兒蘇丹紅,姜要想顯得黃就得拿硫磺熏,火鍋要想有回頭客就得在湯里放罌粟殼,這樣做出來的菜,吃著才會舒心。君臣之間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國君下達一項英明指示,大臣會提建議說:'您的英明指示里百分之九十都很英明,可也有百分之十不太英明,要不要修改一下?'這樣一來,政事才會平和,百姓才不會有爭奪之心。音樂也像烹調(diào)一樣,一個交響樂團那么多音樂家,那么多樂器,互相之間要配合得疏密有致、有條不紊,這才叫做和諧,這和搞政治是一樣的道理??闪呵饟?jù)這個奸佞小人卻不是這樣,如果搞樂隊,您彈鋼琴他也彈鋼琴,您指揮他也指揮,如果做飯,您放一勺鹽他也跟著放兩勺鹽,這能行么!"
晏嬰的這段"和同之辨"很是有名,影響也很深遠。同時代的西哲也捉摸過這個問題,蘇格拉底覺得國家越統(tǒng)一越好,亞理士多德卻對此不以為然,反駁說:"合唱團搞合唱,有男聲、有女聲、有各個聲部,全要配合起來,這才是和諧的社會,如果按蘇格拉底的說法,那就好比把一個人唱的歌錄下來,用一百臺唱機同時播放。"這不正是晏嬰的"和"的理論么?錢鐘書在《管錐篇》里也說:"孟德斯鳩嘗論亞洲之專制一統(tǒng)不足為訓(xùn),政體當(dāng)如音樂,當(dāng)使相異者協(xié),相反者調(diào),歸于和諧。正晏子所言'和'非即'同'也。"
所以,如果一個社會里大家的人生觀、價值觀、思維模式等等全都一樣,看上去整齊劃一,這樣的社會只能叫"同",符合梁丘據(jù)的定義,卻絕對不是晏嬰和亞理士多德心中的"和"。乍看上去,"同"與"和"長得就像雙胞胎,但本質(zhì)上截然不同。
晏嬰在歷史上也稱得上是一個傳奇人物,除了他那過人的幽默感之外,他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擔(dān)任齊國總理一輩子,始終勤儉節(jié)約、以身作則。
晏子的節(jié)約能節(jié)約到什么程度?我以前講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人,不管身份有多高,吃的東西也基本上就是主食和肉類,那時候是沒什么蔬菜可吃的。就在這樣一個本已經(jīng)足夠惡劣的飲食環(huán)境下,晏嬰居然連肉都吃得很少。他當(dāng)然不是吃不起,他就是為了提倡節(jié)約。
當(dāng)時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衣服,就算你再有錢,也不可能飛到巴黎請國際頂尖的時裝設(shè)計師給你量身定做,那么,一個沒有時裝設(shè)計師的社會,衣服的款式自然也豐富不到哪里去,于是,衣服的質(zhì)地就變得很重要了--當(dāng)然,服裝質(zhì)地在現(xiàn)代也很重要,如果你拿"的確涼"做一件大衣,款式再好也招人笑話--當(dāng)時的上流社會里,尤其是女人的衣服,都是帛制品,可人家晏總理家的女人卻不許穿這種東西。我沒看到晏嬰自己穿衣服的記載,想來也不會是什么太好的料子,而且,晏嬰是個出名的矮個子,連布料用得都比別人省。
衣食住行,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領(lǐng)教了晏嬰的"衣"和"食",再看看他的"住"。
晏嬰住得也不好,齊景公有一天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問他:"你一個國家總理,偏偏去住在王府井大街上,那是最熱鬧的商業(yè)街,鬧鬧哄哄的能住人么!"
晏嬰說:"王府井大街好啊,鬧鬧哄哄的,我這叫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大家在議論什么,我不用出門就全能知道。"
齊景公覺得很新鮮,湊上去問:"那,你都聽見大家在議論什么啊?"
晏嬰突然神色緊張,兩只眼珠滴溜溜向左右一掃,見旁邊只有幾個齊景公的貼身侍臣,這才壓低聲音,對齊景公說:"我聽說啊,周迅現(xiàn)在的男朋友就是章子怡以前的經(jīng)紀(jì)人的女朋友的表哥,而這個章子怡以前的經(jīng)紀(jì)人的女朋友的表哥去年還和趙薇的舅媽的干兒子的前女朋友好過!"
齊景公聽得兩只眼睛直放綠光,追問道:"可我怎么聽說……"
晏嬰撇了撇嘴,說:"您的消息太古懂了,他們現(xiàn)在的關(guān)系呀,是這樣這樣……"
齊景公說:"那樣那樣……這樣這樣……"
"……"
"……"
晏嬰說著說著,突然一拍腦門,驚呼一聲:"哎呀,天都黑了!真是真是,瞧瞧我一說就是這么半天,我該回家了。"
旁邊一位侍臣這時候插話了:"晏總理,您別著急,現(xiàn)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再過十分鐘天就該亮了。"
晏嬰臉一紅,對齊景公說:"我本來是有句重要的話要說的,是我在王府井大街上聽說到的。"
齊景公興頭正濃:"快說快說,你剛才正說小甜甜布蘭妮跟他前任男友的事,還沒說完呢!"
晏嬰正色說:"我聽說現(xiàn)在市場上有個怪現(xiàn)象,履賤踴貴。"
齊景公一愣:"這是什么意思?"
晏嬰說:"這就是說,市場上木頭腳的銷量比鞋子的銷量還大。"
--"履貴踴賤"這個成語就是從晏嬰這兒來的。當(dāng)時的刑法很殘酷,有一類叫做"肉刑",是殘人肢體的刑罰,比如割鼻子、剁手腳。人的腳被剁下來之后就得裝一種木頭做的假腳,這就是"踴",市場上賣的踴比賣的鞋還多,這就說明齊國的刑罰過分嚴(yán)厲了。
齊景公聽了晏嬰的話,心頭一懔:刑罰太苛了啊,再這樣下去,整個齊國要想找?guī)讉€四肢和五官都齊全的人來還就不容易了!嗯,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善待老百姓才行。
看來晏嬰的艱苦樸素并不僅僅是艱苦樸素,作為高官,他沒有生活得高高在上,沒有把自己和人民群眾隔絕起來,他就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所以對民間疾苦有著非常直接的體會。
晏嬰不但住在鬧市里,房子還又小又舊,齊景公一再讓晏嬰搬家換個好房子,晏嬰還就是不搬。齊景公說,你不搬也行,翻修一下總可以吧?可晏嬰連翻修都不翻修。有一次,晏嬰出使外國,那時候沒有飛機,所以一去就是很長時間,齊景公趁這個機會,派人把晏嬰家給拆了,又把晏嬰的幾戶鄰居遷走,把人家的房子也拆了,然后在這片地上大興土木,蓋起了一座豪宅。等晏嬰從外國回來了,一下子驚呆了:"咦,家怎么沒了?!"
任誰經(jīng)歷這種事情都得愣上一陣子。晏嬰跌坐在地上,盯著這座豪宅,不禁有點兒發(fā)傻。"我這不是在做夢吧?"晏嬰疑惑著,脫了鞋,抱起腳丫子放到嘴邊啃了一口,又疼又臭,這才知道不是做夢。那,難道是靈異現(xiàn)象?或者是平行宇宙?--齊景公這會兒正貓在旮旯里往這邊看,咬緊牙關(guān)不讓自己笑出聲來,眼淚都憋出來了。
等晏嬰終于明白過來了,也不得不接受這個既成事實,去向齊景公道了謝,然后回家休息。晏嬰在豪華的大客廳里踱來踱去,悶著頭抽煙,一支煙抽完,煙頭在手里捏了好半天,這才扔進煙灰缸里。這是怎么回事呢?按晏嬰以前的習(xí)慣,煙頭隨手往地上一丟就完了,大不了再踩上一腳,可方才正要往地上丟呢,突然發(fā)現(xiàn)地上鋪著厚厚的一張土耳其駝絨地毯,所以才急忙收手。
"唉,這還是人過的日子么!"晏嬰正運氣呢,突然聽見老婆喊自己吃飯。晏嬰應(yīng)了一聲,可四下一看,嗯,沒人?!老婆又喊:"抬頭,我在上邊吶!"晏嬰聞言,一抬頭,見老婆正在自己頭頂上招手--噢,這豪宅敢情還是個躍層。晏嬰找著樓梯,到樓上的餐廳吃飯;吃完飯,下樓會客;會完客,上樓換衣服;換完衣服,下樓洗洗臉;洗完臉,上樓拿幾份文件;拿完文件,下樓要出門,才出了大門突然想起忘帶打火機了,又上樓去取。晏嬰本來就是出了名的矮個子,人矮腿短,這一通上下樓險些沒把他累死。老婆看著他,很是奇怪:"沒見你去蒸桑拿呀,怎么出這么多汗?"
晏嬰本來就正運氣呢,老婆這句話猶如壓在駱駝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晏嬰終于崩潰了:"我要住回去,快把這房子給我拆了◎#¥%……※×"
晏嬰果然是個好樣的,真把房子拆了,把自家房子恢復(fù)到了原先的面貌,還把那幾位被拆遷的鄰居家的房子也恢復(fù)起來了,請鄰居們還搬回來住。晏嬰在新落成的"舊居"里得意地抽著煙,然后把煙頭狠狠地摔在地上,又狠狠地踩上了一腳,最后長長地吁了口氣。
說完了"住",再說說晏嬰的"行"。作為一個超級大國的國家總理,大家可以想想晏嬰出門應(yīng)該是個什么樣子。浩蕩的豪華車隊?交通管制?街頭便衣林立?都不是,晏嬰出門坐的是一輛老爺車,拉車的是匹老爺馬,按現(xiàn)代的標(biāo)準(zhǔn)說,晏嬰總理的座駕不是豪華大奔,也不是特級奧迪,而是一輛二手奧拓,出門也沒有什么車隊--什么車能給奧拓開道???當(dāng)然更沒有什么交通管制。晏嬰坐奧拓坐得挺舒服,可齊景公看不慣了。齊景公說:"你這不是寒磣我么!挺大一個總理,出門坐什么不好,偏坐奧拓?!實在要坐奧拓,你也弄一輛豪華奧拓??!"
晏嬰一笑:"奧拓跟我的身材正相配。再說了,奧拓有什么不好,車不就是個代步工具么,咱們齊國還有那么多窮人,我坐豪華車不虧心么!"
可齊景公還是看不慣,非要送給晏嬰豪華轎車,送過好幾次,可晏嬰就是不接受。齊景公急了:"你這個國家總理非坐奧拓,你讓我怎么出門啊!你是不是非要逼我坐夏利???"
晏嬰回答說:"您讓我管理全國的官吏,我要求他們節(jié)儉辦事,我既然要求他們這樣,從我自己這里就先得做到了才行,以身作則才能服眾,我這個國家總理都坐奧拓,下邊的省長、市長們誰還好意思坐大奔?可我要是坐了豪華大奔,上行下效,連村干部都得坐加長的奧迪A6。到那時候,哪怕咱們齊國再富裕,單這公車腐敗一項每年就得吃掉老百姓多少血汗錢??!再說了,官員們要是都養(yǎng)成了作威作福的毛病,只擺排場不辦事,那咱們齊國可就危險了啊!"--晏嬰的這個作風(fēng)是非常符合儒家"以德治國"的標(biāo)準(zhǔn)的。孔孟都講"君子就像風(fēng),小人就像草。風(fēng)往哪邊吹,草往哪邊倒。"所以,"以德治國"遵行的邏輯是:上梁只要擺正了,下梁自然歪不到哪兒去。這個邏輯我們也可以反過來推: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下梁全都歪七扭八不成樣子的時候,那你就應(yīng)該知道:上梁早就歪了。
晏嬰還有一則故事,非常著名,也非常有趣。
什么人和領(lǐng)導(dǎo)最近?一般來說,一個是秘書,一個是司機。這個故事就是從晏嬰的司機開始的。
晏嬰的司機是個魁梧大漢,一身筆挺的司機制服一穿,神采飛揚,儼然是古代男裝版的"制服的誘惑"。有一天,司機出完車回家,看見老婆正在忙著收拾東西。司機很納悶:"你這是干什么?"
司機老婆說:"我要離婚!"
司機更摸不著頭腦了:"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離婚呢?!"
司機老婆說:"我今天才看清楚了你是個什么人!哼,我以前瞎了眼了!"
司機更納悶了:"我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啊,洗菜做飯、買米買面,擦油煙機換煤氣罐,你不高興了我是又跪搓板兒又罰站--"
司機老婆怒喝:"打??!說話還一套一套的,你以為你是趙本山吶!"
司機哭喪著臉:"我可是個模范丈夫啊,你為什么跟我離婚啊?"
司機老婆說:"因為今天早晨我看見晏嬰了!"
"啊--難道是一見鐘情?!"
"呸!別瞎想,我是說,今天早晨你去給晏嬰開車,我隔著門縫偷偷往外看??慈思谊虌?,論個頭兒,站直了才到我踝子骨;要是過過稱,怕還沒有五分錢棉花糖沉。"
"沒這么夸張吧?!"
"就這么一個小不點兒,往車上一坐,謙謙和和,毫不張揚,整個兒一個鄉(xiāng)下土包子??扇思沂钦l,是齊國總理啊,名震諸侯,天下拔尖兒的人物??煽纯茨悖?,再看看你,坐在前邊把著方向盤,腆胸迭肚,志得意滿,瞧把你牛的,你不就是個小司機么,人家晏總理都那么謙和,你有什么可牛的?。“组L那么大個子!做你老婆我嫌丟人,我要離婚!"
司機急了:"親愛的,請不要拋棄我,我改,我改還不行么!"
司機還真改了。這一天,晏嬰發(fā)現(xiàn)司機和以前不一樣了:謙謙和和,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好像變了個人似的,一問,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晏嬰點了點頭:"小伙子,不錯,你已經(jīng)夠格當(dāng)官了。"于是,司機在晏嬰的舉薦下當(dāng)了齊國的大夫。
--現(xiàn)在,管仲、晏嬰、子路、曾西、曾西的爺爺曾參,這幾位出場人物都已經(jīng)介紹過了,再回來看看孟子師徒倆吧。公孫丑問孟子:"如果您和管仲、晏嬰一樣做了齊國的總理,也能做一番他們那樣的功業(yè)嗎?"
孟子給公孫丑嘮了嘮儒家的家常:曾西的爺爺比不上子路,曾西自己比不上爺爺,所以曾西在儒者當(dāng)中遠遠不是最厲害的,可是,就連曾西都看不上管仲呢!孟子覺得自己多少也要比曾西強一點兒,所以說:"連曾西都不屑于去做管仲那號人,何況我呢!"
公孫丑一愣,半晌才說:"老師,您這不是在吹牛皮吧?管仲和晏嬰輔佐國君成就霸業(yè),他們可不是簡單的阿貓阿狗啊!"
孟子一撇嘴:"成就霸業(yè)算什么,齊國就算一統(tǒng)天下都易如反掌。"
這話把公孫丑說得更含糊了,公孫丑問:"老師,您的牛皮怎么越吹越大啊,以周文王那樣的圣人,又活了快一百歲才死,他都沒能一統(tǒng)天下,到了周武王和周公的時候可算才一統(tǒng)天下成就了王道。這事可不像您說的那么'易如反掌'吧?"
公孫丑的這個問題真是問得合情合理,孟子非常推崇周文王,可周文王一輩子都沒做成的事,怎么這會兒倒成了易如反掌了呢?難道孟子比周文王還強?!
可孟子自有他的道理:"周文王是圣人,誰能比得了!我不是這個意思。你想想,商朝從開國到滅亡,賢能的君主出過六七位,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天下人一直都?xì)w附于商朝,這就產(chǎn)生了社會的慣性,任憑是誰,想改變社會的慣性都是很難的。商紂王雖然壞,可他接下來的這個家底兒實在太好了,身邊的能人又多,像著名的賢人箕子、微子、比干等等。所以,周文王僅僅憑著方圓百里的這么一個彈丸之地要想取商朝而代之,那是多難的一件事??!"
公孫丑點點頭:"嗯,有道理。"
孟子接著說:"你們齊國人不是有句諺語嗎,叫'靠智慧不如靠運氣,靠鋤頭不如靠天氣。'也就是說,形勢比人強。周文王那時候形勢不好,做事不容易,可現(xiàn)在不同了,時機已經(jīng)到了,要想一統(tǒng)天下可就容易多了。夏、商、周三朝最鼎盛的時候,國土也沒超過方圓千里,可現(xiàn)在齊國的土地就已經(jīng)在方圓千里之上了,而且人口也多,所以呢,國土也不用再擴張了,老百姓也不用再招徠了,靠現(xiàn)在的底子就足夠一統(tǒng)天下了。"
公孫丑又點點頭:"嗯,果然在理。"
孟子接著說:"理還不止這些呢。天下都亂了這么久了,可是一統(tǒng)天下的大英雄卻還沒出現(xiàn),這不正常啊,老百姓也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被苛政折磨得這么厲害的。你要知道,人餓極了連屎都吃--"
公孫丑連忙插嘴說:"老師,您說的那是狗。"
"哦,"孟子連忙改口,"人餓極了連樹皮都吃,人渴極了連尿都喝??鬃舆€說過,道德的傳播速度比郵局投遞雜志還快--"(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傳命。")
公孫丑心說:"我訂的《齊國國家地理》都十二月了才收到六月那期,里邊還做著避暑勝地的廣告呢。"
孟子接著說:"現(xiàn)在天下老百姓的心態(tài),就是人餓極了、渴極了時候的心態(tài),只要有齊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實行仁政,那就是解民于倒懸,比起周文王時代事半功倍。"(當(dāng)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