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去齊,居休。
公孫丑問曰:"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見王。退而有去志,不欲變,故不受也。繼而有師命,不可以請。久于齊,非我志也。"
這一節(jié)還是說孟子離開齊國的事,看來這段路真夠長的,走了這么久都沒走完,還不斷有學生問這問那。
孟子一行走到一個叫"休"的地方,歇腳住宿。公孫丑過來請教問題了:"當官卻不領薪水,這是古代傳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么?"
孟子心頭暗笑:"這個傻小子,真是傻得可愛,你聽說過有幾個當官的還用得著花自己的薪水?嘿嘿,別說當官還能領薪水,就算倒給錢,都有的是人爭著搶著要當官呢!"--孟子正要張口,又轉念一想,公孫丑這孩子比較單純,給他講這些似乎不大好,于是猶豫了一下。
公孫丑為什么問了這么個古怪的問題呢?原來,孟子在齊國這一段時間雖然做了大官,卻悶頭工作而不拿薪水。都說千里求官只為財,老師做了這么大的官,卻一分錢薪水不拿,這也太奇怪了!難道……莫非……不會是……
孟子答話了:"當官不領薪水,嘿,哪可能有這樣的古代傳統(tǒng)?你是覺得老師我在齊國這段時間雖然當官卻不領薪非常不理解吧?"
"是啊,學生不大理解。"
孟子說:"當初我在崇地和齊王見過之后,我左思右想,覺得齊王恐怕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老板,于是我當時就有了離開的念頭。后來我到底還是在齊國做了官,可雖然做官,當初離去的念頭卻始終未變。既然腦子里成天都惦記著辭職回家,那還是不要領人家的薪水好了。本來我早就要走,可誰想到后來又爆發(fā)了戰(zhàn)爭,在這種緊要關頭我要是遞交辭呈好像有點兒說不過去,所以我就又在齊國待了一段時間。從本心來講,我是不愿意久在齊國耗下去的。"
--祝愿各位老板招聘員工都能招來孟子這樣的。要這么想想,孟老師還真是個好員工:做事敢于負責,沒有任何借口;任你怎么動他的奶酪他也不急,背包走人而已;而且還會白干活不拿薪水,這點可比什么都強。呵呵,老板們不買一大堆《孟子》發(fā)給員工去學習么?
公孫丑問曰:"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吾得見王。退而有去志,不欲變,故不受也。繼而有師命,不可以請。久于齊,非我志也。"
這一節(jié)還是說孟子離開齊國的事,看來這段路真夠長的,走了這么久都沒走完,還不斷有學生問這問那。
孟子一行走到一個叫"休"的地方,歇腳住宿。公孫丑過來請教問題了:"當官卻不領薪水,這是古代傳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么?"
孟子心頭暗笑:"這個傻小子,真是傻得可愛,你聽說過有幾個當官的還用得著花自己的薪水?嘿嘿,別說當官還能領薪水,就算倒給錢,都有的是人爭著搶著要當官呢!"--孟子正要張口,又轉念一想,公孫丑這孩子比較單純,給他講這些似乎不大好,于是猶豫了一下。
公孫丑為什么問了這么個古怪的問題呢?原來,孟子在齊國這一段時間雖然做了大官,卻悶頭工作而不拿薪水。都說千里求官只為財,老師做了這么大的官,卻一分錢薪水不拿,這也太奇怪了!難道……莫非……不會是……
孟子答話了:"當官不領薪水,嘿,哪可能有這樣的古代傳統(tǒng)?你是覺得老師我在齊國這段時間雖然當官卻不領薪非常不理解吧?"
"是啊,學生不大理解。"
孟子說:"當初我在崇地和齊王見過之后,我左思右想,覺得齊王恐怕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老板,于是我當時就有了離開的念頭。后來我到底還是在齊國做了官,可雖然做官,當初離去的念頭卻始終未變。既然腦子里成天都惦記著辭職回家,那還是不要領人家的薪水好了。本來我早就要走,可誰想到后來又爆發(fā)了戰(zhàn)爭,在這種緊要關頭我要是遞交辭呈好像有點兒說不過去,所以我就又在齊國待了一段時間。從本心來講,我是不愿意久在齊國耗下去的。"
--祝愿各位老板招聘員工都能招來孟子這樣的。要這么想想,孟老師還真是個好員工:做事敢于負責,沒有任何借口;任你怎么動他的奶酪他也不急,背包走人而已;而且還會白干活不拿薪水,這點可比什么都強。呵呵,老板們不買一大堆《孟子》發(fā)給員工去學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