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9年(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張煌言率領(lǐng)舟師展開的長江戰(zhàn)役雖然在南京城下遭到了重大挫折,但這個戰(zhàn)役的政治影響卻不可低估。顯示了鄭成功、張煌言為首的東南沿海義師還擁有雄厚實力,特別是大江兩岸縉紳百姓的群起響應(yīng),使清朝統(tǒng)治者不寒而栗,他們感到當(dāng)務(wù)之急是不惜代價切斷義師同各地居民的聯(lián)系。1661年(順治十八年)清廷斷然決定實行大規(guī)模的強制遷徙瀕海居民的政策,史稱“遷?!薄?br />
遷海令經(jīng)過了一個醞釀過程。1655年(順治十二年)六月,清廷就曾下令“嚴禁沿海省分,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置重典”①。但是,這一禁令收效并不大。順治十六年福建漳州府海防同知蔡行馨在《敬陳管見三事》一文中寫道:
至于沿海一帶每有倚冒勢焰,故立墟場,有如鱗次。但知抽稅肥家,不顧通海犯逆。或遇一六、二七、三八等墟期,則米、谷、麻、篾、柴、油等物無不畢集,有發(fā)無發(fā),渾跡貿(mào)易,揚帆而去。此接濟之尤者,而有司不敢問,官兵不敢動也。
同年,戶科給事中王啟祚提出了堅壁清野的建議。他說
逆鄭雖生踞波濤,勢不能不聚糧于平地。臣以為宜效堅壁清野之計,除高山峻嶺不可攀緣處所外,凡平原曠野多筑堅厚墻垣,迂回其道,相地廣狹,間筑城堡,可貯糧石,扎營寨兵,可守望亦可設(shè)伏。地如民產(chǎn),令民自筑,免其徭糧,如系閑曠,當(dāng)督守汛兵丁修筑。使彼來無所掠,去不能歸,此坐而窘之一道也。②
在全面遷界以前,少數(shù)地方已經(jīng)采取了把海濱居民趕入內(nèi)地的措施。例如,順治十七年福建總督李率泰以海氛未靖為理由,建議“遷同安之排頭、海澄之方田沿海居民入十八堡及海澄內(nèi)地”。九月,得旨允行③。
大規(guī)模遷海政策的提出,史籍中有不同說法。其一是說出自黃梧的建議:
海澄公黃梧一本,內(nèi)密陳滅賊五策:一,金、廈兩島彈丸之區(qū),得延至今日而抗拒者,實由沿海人民走險,糧餉油鐵桅船之物,靡不接濟。若從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徙入內(nèi)地,設(shè)立邊界,布置防守,不攻自滅也。④
另一種說法是清廷采納了旗下漢人房星煥的獻策。清初王沄寫道:
嗚呼,倡為遷海之說者誰與?辛丑(順治十八年),予從蔡襄敏公(蔡士英)在淮南。執(zhí)政者遣尚書蘇納海等分詣江浙粵閩遷瀕海之民于內(nèi)地。蔡公曰:“此北平人方星煥所獻策也?!惫唬骸靶菬ㄕ?,北平酒家子也。其兄星華,少時被虜出關(guān)?!瓘娜腙P(guān),始與其弟星煥相聚。星華官至漳南太守,星煥從之官。海上兵至,漳城陷,兄弟皆被掠入海,旋縱之歸。其主問海外情形,星煥乘間進曰:“海舶所用釘、鐵、麻、油,神器(指火炮)所用焰硝,以及粟、帛之屬,島上所少。皆我瀕海之民闌出貿(mào)易,交通接濟。今若盡遷其民入內(nèi)地,斥為空壤,畫地為界,仍厲其禁,犯者坐死;彼島上窮寇內(nèi)援既斷,來無所掠,如嬰兒絕乳,立可餓斃矣。其主深然之,今執(zhí)政新其說得行也。”蓋蔡公之言如此?!瓎韬?,不仁哉,執(zhí)政者方忻然以為得計也,驟遷星煥官至山左監(jiān)司……①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持同樣說法,只是方星華寫作房星燁,方星煥寫作房星曜。“原任漳州知府房星燁者,為索國舅門館客,遂逃入京,使其弟候補通判房星曜上言,以為海兵皆從海邊取餉,使空其土,而徙其人,寸版不許下海,則彼無食,而兵自散矣。升房星曜為道員,病死無嗣。至是,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筑短墻,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業(yè)流離死亡者以億萬計”①??滴酢墩闹莞尽返挠涊d也大抵相同②。又,該書卷十《秩官志》記知府有“房星燁,正黃旗人,貢生,(順治)九年任,十一年郡城破,降賊,既而逃歸”。另據(jù)康熙《山東通志》記載本省任職官員名單中按察副使項下有“房星煥,北直永平人,廩生,康熙四年任分巡武德道”③。
參考各種記載,可以大致確定:先后提出過類似建議的并不限于一個人,但直接引起清廷重視導(dǎo)致發(fā)布全面遷海令的卻是房星燁、房星煥兄弟。
查考遷海令的策動者究竟是誰,目的在于探討清初統(tǒng)治集團中不同力量的動向。清廷中占主導(dǎo)地位的是滿洲貴族,他們統(tǒng)率的八旗子弟弓馬嫻熟,是陸戰(zhàn)的好手,海上交鋒卻固非所習(xí),決策遷??芍^是揚長避短。依附清廷的漢族官員或是由于傳統(tǒng)觀念,或是由于本身利害攸關(guān),大抵都不贊成遷海。遷海詔書發(fā)布不久,湖廣道御史李芝芳就“冒死條陳”八不可,其中說:“未聞堂堂天朝,遷民避賊者也?!裨t欲徙五省沿海邊民,何以垂訓(xùn)后世?”④后來,廣東巡撫王來任病危,不用再耽心“功令之所甚嚴,諸臣之所忌講”了,直言不諱地反對遷界:“臣思設(shè)兵以衛(wèi)封疆而資戰(zhàn)守,今避海寇侵掠,慮百姓之赍盜糧,不見安攘上策,乃縮地遷民,棄其門戶而守堂奧,臣未之前聞也?!雹倏滴跗吣晁脑?,福建水師提督施瑯也奏稱:“伏思天下一統(tǒng),胡為一鄭經(jīng)殘孽盤踞絕島,而折五省邊海地方畫為界外以避其患?自古帝王致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fù)割棄?況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chǎn)漁鹽最為財賦之藪,可資中國之潤,不可以西北長城塞外風(fēng)土為比……”②前引漕運總督蔡士英(蔡祖籍為江蘇宿遷③)的私下非議也透露了個中消息。從另一方面看,清廷推行遷海政策時派往東南沿海各省的巡視大員卻毫無例外地全是滿洲貴胄。兩相對照,多少可以觸及這一重大決策的內(nèi)幕:滿洲貴族們怯于海戰(zhàn),決心犧牲一部分漢人的利益。作為滿洲家奴的房星煥正是摸準了主子的心理,一言即合,得到越級提拔。
沿海遷界令發(fā)布以后,清廷于1661年(順治十八年)八 月派出官員前往各省巡視“立界移民”_1063_3④。從這年九月起就隨著欽差大臣的來到,各地雷厲風(fēng)行地把瀕海居民驅(qū)趕進內(nèi)地。遷界的范圍原則上包括了沿海各省。福建總督姚啟圣在一份奏疏中說:“在當(dāng)日原因福建海賊猖獗而議遷界,又因賊勢蔓延止遷福建一省之界不足困賊,故并遷及廣東、浙江、江南、山東、北直五省之界,是遷五省之界者其禍實始于福建之鄭賊也?!雹侔凑者@個記載,當(dāng)時奉詔遷海的共有直隸、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ò船F(xiàn)在的分省還包括了廣西、海南二省沿海地區(qū))。不過,由于鄭成功義師的主要據(jù)點在福建,對清政府威脅最大因而遷界令執(zhí)行得也最嚴格的是福建和同福建相鄰的廣東、浙江三省。自江蘇以北,遷海政策相對而言執(zhí)行得稍寬一些。清初上海人葉夢珠談到遷海情況時說:“于是盡徙山東、閩、浙以及江北、江南濱海之地,嚴禁不許人跡至海澨,片板不容入海洋?!徉l(xiāng)獨從南匯所守備劉效忠議,以為松屬沙灘,素號鐵板,船不得近,不在遷棄之列?!雹谏綎|距離福建和臺灣較遠,遷界的規(guī)模和時間都比較有限。1663年(康熙二年),山東總督祖澤溥疏言:“寧海州之黃島等二十島及蓬萊縣之海洋島,皆遠居海中,游氛未靖,奸宄可虞,請暫移其民于內(nèi)地”,得到清廷的批準③。到三年六月祖澤溥的疏中又說:“登、青、萊三府屬海島居民已歸內(nèi)地,其島內(nèi)地糧應(yīng)豁免”④,看來山東省所遷的只是海島居民。四年三月,清廷諭兵部:“山東青、登、萊等處沿海居民,向賴捕魚為生,因禁海多有失業(yè)。前山東巡撫周有德亦曾將民人無以資生具奏。今應(yīng)照該撫所請,令其捕魚,以資生民?!雹偎?,當(dāng)時人認為清政府推行遷海政策“江浙稍寬,閩為嚴,粵尤甚”②。
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清廷再次發(fā)布《嚴禁通海敕諭》,其中說:“鄭成功盤踞海徼有年,以波濤為巢穴,無田土物力可以資生,一切需用糧米、鐵、木、物料皆系陸地所產(chǎn),若無奸民交通商販,潛為資助,則逆賊坐困可待。”下文說:“今濱海居民已經(jīng)內(nèi)遷,防御稽察亦屬甚易”,自康熙元年起如仍有“通賊興販者,即行擒拿照通賊叛逆律從重治罪”③。這里說的從重治罪的人似乎只是“通賊興販者”,實際上掩蓋了越界一律處斬的真相。
在立界的距離上,史籍中有說瀕海三十里的④,有說四十里⑤、五十里⑥以至二三百里的⑦??滴跞辏?664)四月洪若皋《遵諭陳言疏》中有,“順治十八年奉旨沿海遷移三十里”,又說,“遷界原奉旨三十里”①。洪若皋當(dāng)時任職福建福寧道,他在疏中自稱“沿海七百余里,悉臣管轄”,由此可以斷定清廷發(fā)布的遷海詔書中規(guī)定了以距海三十里為界。實際上由于地勢不同和奉行官員的任意專斷,各地所立的邊界距海里數(shù)并不一樣。洪若皋的疏中就說到,“閩以路為界,遂有不及三十里、遠過三十里及四十里者有之”。下面這段記敘多少反映了當(dāng)時劃界的情況:
于是朝使至,偕督、撫大吏往相地焉。有司懼供億之煩擾也,則采山之最高者設(shè)帷幕以俟。至則立馬高岡,望見海波,揚鞭指畫定徙界,往往山下紆折去海輒百余里云。②
從康熙二十二年奉命巡視廣東、福建兩省展界事宜的工部尚書杜臻報告的情況來看,即使在同一個縣內(nèi)各處遷界的里數(shù)也不一致。例如,廣東的欽州邊,“邊界以外距海四十里者為織籬圍村、魚洪村;三十里者為黃屋屯、孔明村、大值村;二十五里者瓦灶村、雞窩村;二十里者根竹村、墟埠村、舊關(guān)村、胎暮村、洞晚村;十里者長山村、埠頭村、那畔村、料連村;及近海六七里以下至一二里若嶺腳村等,皆移并,三年續(xù)遷,共豁田地四百七十一頃有奇”。又如福建的福清邊,“邊界以外斗入海八十里萬安所,七十里牛頭寨,五十里澤朗寨,四十里松下,十里鎮(zhèn)東衛(wèi),附海五里??跇颉⑸限熸?zhèn),二里硋灶俱移,共豁田地四千六百三十四頃有奇”①??梢姡欠N認為各地遷界是一律后遷若干里的說法不夠準確②。
有的地方所立邊界屢經(jīng)后移,離海越來越遠。例如,廣東遷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爾坤、介山二大臣巡視海疆,“令濱海民悉徙內(nèi)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盡夷其地,空其人民”??滴醵辍叭A大人來巡邊界,再遷其民”③?!凹滓滴跞辏┐涸拢m(xù)遷番禺、順德、新會、東莞、香山五縣沿海之民”④?!俺趿⒔绐q以為近也,再遠之,又再遠之,凡三遷而界始定”⑤。又如福建省長樂縣在順治十八年十月“命沿海居民遷內(nèi)地,北從雁山抵金峰,南至大嶼轉(zhuǎn)壺井,直至三溪為界,絡(luò)繹設(shè)八寨”。次年,“復(fù)命八寨居民內(nèi)遷,北至鶴嶺,南至六都井門為界”⑥。
清政府總是把遷海說成是一項關(guān)心民瘼的德政。開始遷海時,清廷在順治十八年閏七月上諭中說:“前因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瀕海地方,逼近賊巢,海逆不時侵犯,以致生民不獲寧宇,故盡令遷移內(nèi)地,實為保全民生?!雹呖滴醵耆嬲菇纾?jīng)辦大臣在刊示曉諭百姓時又說:“先因??荜懥海巍龀鰶],不時抄掠爾等。皇上為爾等身家計,權(quán)移內(nèi)地以避賊鋒?!雹龠@完全是一派謊言。遷海自始至終都是以極其野蠻的方式摧殘沿海居民的一場駭人聽聞的暴行。清政府畫地為牢確定所謂的“邊界”以后,就以極其蠻橫的手段驅(qū)趕界外的居民進入內(nèi)地。遷徙的時間規(guī)定得非常短促,一般是三天②,過期派官兵驅(qū)趕。為了斷絕遷民后顧之心,界外的房屋全部焚毀一空。當(dāng)時人留下的記載說:
以予所見言之,方海患昌被(猖披)時,當(dāng)事議主坐困,遷瀕海數(shù)千里內(nèi)居民入內(nèi)地,以絕其交通之路。朝命甫下,奉者過于嚴峻,勒期僅三日,遠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騎即至,一時蹌踉,富人盡棄其貲,貧人夫荷釜,妻襁兒,攜斗米,挾束稿,望門依棲。起江浙,抵閩粵,數(shù)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盡流移③。
檄下民盡徙。稍后,軍騎馳射,火箭焚其廬室,民皇皇鳥獸散,火累月不熄。而水軍之戰(zhàn)艦數(shù)千艘亦同時焚,曰:“無資寇用?!雹?br />
初,(廣東香山縣)黃梁都民奉遷時,民多戀土。都地山深谷邃,藏匿者眾。平藩(平南王尚可喜)左翼總兵班際盛計誘之曰點閱,報大府即許復(fù)業(yè)。愚民信其然。際盛乃勒兵長連埔,按名令民自前營入,后營出。入即殺,無一人幸脫者。復(fù)界后,枯骨遍地,土民叢葬一阜,樹碣曰木龍歲冢。木龍者,甲辰隱語也。①
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內(nèi)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鸱俣€月,慘不可言。興(化)、泉(州)、漳(州)三府尤甚。②
當(dāng)播遷之后,大起民夫,以將官統(tǒng)之出界,毀屋撤墻,民有壓死者。至是一望荒蕪矣。又下砍樹之令,致多年輪囷豫章、數(shù)千株成林果樹、無數(shù)合抱松柏蕩然以盡?!麻g,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③
先畫一界,而以繩直之。其間有一宅而半棄者,有一室而中斷者。浚以深溝,別為內(nèi)外。稍逾跬步,死即隨之。①
昔者清野令下,遷邊民于內(nèi)地。民之載子女、輦家具入者如歸于虛,其不能舉者則委而棄之。于是,廢丹青,毀神像,凡里社頌禱之神,春秋報賽之祀,皆撤而不舉。甚者游食無賴之民刮碧折木瓦以裒衣食。鬼怨神恫,山愁谷怒。②
居民被驅(qū)趕入界以后,有敢出界者殺無赦。先看福建省的情況:在福寧州,“州地以大路為界,南路以州前嶺為界,松山、后港、赤岸、石壩近城亦在界外。道旁木柵,牛馬不許出入。每處懸一牌,曰:敢出界者斬!”“越界數(shù)步,即行梟首?!雹墼谄翁锟h,“著附海居民搬入離城二十里內(nèi)居住,二十里外筑土墻為界,寸板不許下海,界外不許閑行,出界以違旨立殺。武兵不時巡界。間有越界,一遇巡兵,登時斬首”④。這個縣的黃石千總張安“每出界巡哨只帶刀,逢人必殺?!亟缡嗄辏瑲⑷艘郧в嫛雹荨I弦槿舾奘柚姓f:“閩以邊路為界,路下近海者為界外,路上近山者為界內(nèi)。當(dāng)日遷移時,凡路下之民居盡毀,而路上不毀。既遷之后,凡路上之民越出路下即為越禁?!氩恢月窞榻?,民之住于路上而近路邊者,檐溜之前即為界外。夫細民勢不能不畜雞豚,雞豚勢不能識界禁,一旦越出路下,人或從而追之,塘兵遠了,即加以越界之罪。況道路不無歧口旁徑之分,行旅之人未諳路徑,跬步失足,防兵群系累之,以越界論,致于有司,即或得辨釋放,而行橐衣資巳罄掠矣。”福建沿邊居民當(dāng)時處于怎樣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境地,也就可以想見了。
再看廣東省的情況,“東起大虎門,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里,以為大界。民有闌出咫尺者執(zhí)而誅戮。而民之以誤出墻外死者又不知幾何萬矣。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于此”①?!跋蛩^界者,掘地為溝,廣不盈丈,插竹引繩以表之,或遇山則繞山址為溝,曰此界外山也。亦有去城不里許為界者。民間畏同陷阱,側(cè)足不前。而愚懵無知,往往誤入其中。是時所司尚有以出界坐辟爰書請者,皆貧嫠村豎往拾蚌蛤之屬,為吏所掩獲者”②。
各省所設(shè)立的界限也不一致。浙江“當(dāng)遷遣時,即將拆毀民房木料,照界造作木城,高三丈余,至??谝窂?fù)加一層二層,縝密如城隍。防兵于木城內(nèi)或三里,或五里搭蓋茅廠看守”③。福建和廣東的情況差不多,開初以插旗、木柵、籬笆為界。后來就越來越嚴格,或是“浚以深溝”,或是“筑土墻為界”④;再后來干脆征發(fā)民夫大興土木,把土墻改筑為界墻,并且沿界建立寨、墩,派設(shè)官兵扼守。
?。滴跗吣辏┱路钗?,著南北洋百姓砌筑界墻,從江口至楓亭。墻闊四尺,高六尺,每戶計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樓一座,遇海另筑界堤。①
關(guān)于沿邊設(shè)兵戍守的堡塞,福建稱之為寨、墩,廣東稱之為臺、墩。大致情況是:“界畛既截,慮出入者之無禁也,于是就沿邊扼塞建寨四,墩十?dāng)?shù),置兵守之。城外鄉(xiāng)民按戶征銀,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費至三四千金,一墩半之??铰颖薮?,死于奔命者不知凡幾矣?!薄罢荛煱倭?,墩周闊十丈不等”②?!拔謇镆欢?,十里一臺,墩置五兵,臺置六兵,禁民外出”③。
看了上面列舉的事實,不難明白清廷所謂遷海是為了“保全民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時人盧若騰在《虜遷沿海居民詩》中說:“天寒日又西,男婦相扶攜。去去將安適?掩面道旁啼。胡騎嚴驅(qū)遣,克日不容稽。務(wù)使瀕海土,鞠為茂草萋。富者忽焉貧,貧者誰提撕?欲漁無深淵,欲畊無廣畦。內(nèi)地憂人滿,婦姑應(yīng)勃谿。聚眾易生亂,矧為饑所擠。聞將鑿長塹,置戍列鼓鼙。防海如防邊,勞苦及旄倪。既喪樂生心,潰決誰能堤?!雹?br />
沿海遷界政策的推行,不僅使大批濱海居民在違旨“透越”的罪名下慘死于清政府屠刀之下,對于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fù)和發(fā)展也是個嚴重的阻礙,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界外棄為灌莽。
我國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人民群眾世世代代為開發(fā)瀕海地區(qū)進行了艱辛的勞動。這里有良田沃土,有可資富國的漁業(yè)和鹽業(yè),有同海外貿(mào)易交往的口岸。遷海一聲令下,瀕海地區(qū)遭到清政府官兵的盡情破壞和蹂躪,轉(zhuǎn)瞬之間化成了一片廢墟??滴醢四暌欢日菇缰螅腥丝吹浇缤獾那闆r是:
以予所睹,界外所棄,若縣若衛(wèi)所,城郭故址,斷垣遺礎(chǔ),髑髏枯骨,隱現(xiàn)草間?;浰奏l(xiāng)村曰墟,惟存瓦礫;鹽場曰漏,化為沮洳。水絕橋梁,深厲淺揭,行者病之。其山皆叢莽黑菁,豺虎伏焉。田多膏腴,溝塍久廢,一望汗萊,良可惜也。②
以荒廢的耕地而言,據(jù)康熙二十三年奉命巡視粵閩開界事宜的工部尚書杜臻列舉的數(shù)字,廣東一省“廣州、惠州、潮州、肇慶、高州、雷州、廉州等七府所屬二十七州縣、二十衛(wèi)所沿邊遷界并海島港洲田地共三萬一千六百九十二頃”;福建一省“福州、興化、泉州、漳州等四府、福寧一州,所屬十九州縣,原遷界外田地共二萬五千九百四頃零”③。兩省合計折合畝數(shù)為五百七十五萬九千六百余畝。又如浙江省溫州府屬原額田、園、地二萬四千六百一十三頃零,經(jīng)過康熙八年展界部分復(fù)業(yè)之后實存田地數(shù)也只有一萬六千四百九十九頃零。其中平陽一縣七千七百五十一頃零田地園在順治十八年遷界時竟全部“棄置”,康熙九年以后部分展界,招民復(fù)業(yè),直到康熙二十年編審時各則田地園還只有三千二百六十三頃零①。臺州府屬的臨??h順治“十八年奉文遷界,棄田一十九萬九千二百九十三畝”零;寧??h也棄去民田一千一百五十頃六十六畝零,另有民涂田二百一十二頃三十三畝零,也在“順治十八年全遷”②。可見,由于遷海而荒蕪的田地數(shù)字是非常驚人的。
問題還不僅是耕地,沿海地區(qū)歷來是捕魚和煮鹽的重要場所。厲行片板不許下海的禁令和遷界之后,“萬頃滄波舟楫絕,何人更有羨魚心?”③漁業(yè)幾乎完全陷入絕境?!皾O者靠采捕為生,前此禁網(wǎng)嚴密,有于界邊拾一蛤一蟹者殺無赦。咫尺之地網(wǎng)阱恢張,漁者賣妻鬻子,究竟無處求食,自身難免,餓死者不知其幾”④。海鹽的生產(chǎn)也差不多完全停頓。廣東的鹽場原有二十九個,康熙“元年遷界,諸場多在界外”?!伴}中鹽場有七,在福州者曰??趫?、曰牛田場,在泉州者曰惠安場、曰潯美場、曰■州場、曰浯州場,在興化者曰上里場,初遷多在界外”①。浙江省溫州府屬的樂清縣長林鹽場、瑞安縣雙穗鹽場也在順治十八年遷海時棄之界外②。臺州府屬“漁鹽之利較他郡為勝,但只臨海、黃巖、寧海三縣有場”。然而,臨海縣的杜瀆場、黃巖縣的黃巖場、寧??h的長亭場這三個主要產(chǎn)鹽地都成了遷海政策的犧牲品,直到康熙九年局部展界以后才逐漸地恢復(fù)起來③。正是由于鹽場多在界外,使關(guān)系民生甚大的食鹽生產(chǎn)受到嚴重影響。福建的老百姓往往“淡食”④。廣西南寧、太平、思恩三府原來食用廣東廉州產(chǎn)鹽,郁林州等處食用高州產(chǎn)鹽,“路近價賤,有便于民”;遷海之后,高、廉二府的“鹽田盡遷”,不得不改銷價高的梧州引鹽⑤。
二,遷民的顛沛流離。
受遷海之害最深的自然是被遷的所謂界外居民。他們好比生機勃勃的草木突然被拔離故土,忍受烈日的炙烤。廣東的情況是:
先是,人民被遷者以為不久即歸,尚不忍舍離骨肉。至是飄零日久,養(yǎng)生無計。于是父子夫妻相棄,痛哭分攜。斗粟一兒,百錢一女。豪民大賈致有不損錙銖、不煩粒米而得人全室以歸者。其丁壯者去為兵,老弱者展轉(zhuǎn)溝壑?;蚝霞绎嫸?,或盡帑投河。有司視如螻蟻,無安插之恩;親戚視如泥沙,無周全之誼。于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數(shù)十萬計。
福建的情況也并不好一些:
海濱遷民,初時帶有銀米及錙重,變賣尚可支持。日久囊空,既苦糊口無資,又苦棲身無處,流離困迫,……謀生無策,丐食無門,賣身無所。展轉(zhuǎn)待斃,慘不忍言。②
康熙元年十一月,也就是福建遷海之后的第一年,禮科給事中胡悉寧上言:“據(jù)福建撫臣許世昌疏報,海上新遷之民,死亡者八千五百余人?!焙庍€說,此外“未經(jīng)冊報者又不知凡幾”③。康熙四年,李率泰在遺疏中也說:“臣先在粵,民尚有資生,近因遷移漸死,十不存八九。”④可見徙民受難的深重。
遷民們既然被視若螻蟻、泥沙,任人踐踏,軟弱者成了犧牲品,強悍者則鋌而走險。一部分遷民參加了鄭氏義師⑤,或在當(dāng)?shù)亟腋投稷?,由清朝子民逼成了反清?zhàn)士。還有一部分遷民在內(nèi)地?zé)o法謀生又不甘心坐以待斃,就砍人樹木,伐人墳?zāi)?,掠人妻女,無所不為。甚至“夜間什伍為群,剜壁抉門,善入強出,人不敢攖?!只虬偈疄槿?,各執(zhí)槍刀,強劫鄉(xiāng)間富室”①。內(nèi)地居民因之皇皇不安,政府官員也窮于應(yīng)付。
三,清政府賦稅收入的減少和百姓的攤賠。
界外土地全部拋荒,自然無法從這些地方征收賦稅,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因而減少。康熙十二年福建總督范承謨的奏疏中寫道:“自遷界以來,民田廢棄二萬余頃,虧減正供約計有二十余萬之多,以致賦稅日缺,國用不足?!雹诳滴跏拍旮=偠揭⑹ビ终f:“照得邊海地方播遷,百姓拋產(chǎn)棄業(yè),流離失所者二十年矣,朝廷正供以徙界缺額者四百余萬兩?!雹鄹鶕?jù)復(fù)界時工部尚書杜臻的報告,福建省由于遷海廢棄的田地為二萬五千九百余頃,同范承謨所說“民田廢棄二萬余頃”相合,可知虧減正課二十余萬兩是福建省一年的數(shù)字,缺額四百余萬兩是福建一省從順治十八年到康熙十九年二十年間的累計數(shù)字。廣東由于遷界損失的賦稅還要更多些,據(jù)康熙七年廣東巡撫王來任的遺疏說,該省“每年拋棄地丁錢糧三十余萬兩”④。如果考慮到鹽課、漁課、商稅等方面的減額,再加上浙江、江南、山東各省的數(shù)字,清政府在賦稅方面的損失肯定是相當(dāng)大的。
當(dāng)時,清朝廷因為連年用兵,財政入不敷出。順治十二年工科給事中王命岳在疏中就說過:“今國家所最急者,財也。歲入千八百一十四萬有奇,歲出二千二百六十一萬有奇,出浮于入者四百四十七萬。國用所以不足,皆由養(yǎng)兵?!雹夙樦问四赀€食言自肥,恢復(fù)了明朝剿餉,加賦五百多萬兩。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采取了責(zé)令界內(nèi)居民攤賠的辦法來彌補部分缺額?!捌洌ń缤猓┧氖镏畾q課,同邑共償之。至有所償過于其土著者?!越线_東粵數(shù)千里,鹽場在界內(nèi)者勿論,其界外缺額商賠之”②。“惟以浙、閩、山東等處因遷而缺之課額均攤于蘇、松不遷之地,曰攤派,而鹽課之額極重矣”③。
四,對外貿(mào)易停頓。
我國海上對外貿(mào)易在明代已經(jīng)發(fā)展到相當(dāng)水平。明末崇禎年間由于“通番獲利十倍,人舍死趨之”,出現(xiàn)了“窮洋竟同鬧市”④的興旺局面。清初實行禁海特別是遷海政策以后,不僅私人海上貿(mào)易被阻塞,連封建官府直接控制的市舶貿(mào)易也一度完全停頓。杜臻在奉派巡視廣東、福建兩省展界事宜時說過:“是役也,有當(dāng)行之事四焉”,其中之一是“故事:直隸天津衛(wèi)、山東登州府、江南云臺山、浙江寧波府、福建漳州府、廣東澳門各通市舶,行賈外洋,以禁海暫阻,應(yīng)酌其可行與否”①。他在巡視途中經(jīng)過澳門,又談到“禁海時番舶暫阻,澳人貧困??滴醵曦曇华{子,求通商,以濟遠旅。許之。由是番舶復(fù)通”。由澳門進口的貨物允許經(jīng)陸路運到香山,朝廷派官員董其事??梢?,在遷海政策的直接影響下,從康熙元年到二十年,我國大陸的海上對外貿(mào)易中斷了二十年。清初慕天顏(曾在福建任知府,后任江寧巡撫、漕運總督等職)說:“本朝順治六、七年間,海禁未設(shè),見市井貿(mào)易多以外國銀錢,各省流行,所在多有。自一禁海之后,絕跡不見,是塞財源之明驗也?!雹趶?fù)界之后,禁海政策仍然延續(xù)了下來,至多不過是在一段時間里放寬一點出海的限制。這種作繭自縛式的閉關(guān)政策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社會的發(fā)展。
遷海政策加重了我國社會的閉塞性,人民的活動領(lǐng)域和地區(qū)都受到限制。以海南島為例,清代在這里設(shè)瓊州府,下轄三州十縣。由于島的內(nèi)陸五指山區(qū)是黎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州縣反環(huán)其外,惟定安居中,余皆濱海,勢不可遷”。但是,清政府仍然在全島“邊周環(huán)立界二千七百里,惟海口所津渡往來如故,自余魚鹽小徑俱禁斷不行”③??梢韵胂螅谶@種禁令下海南人民的活動范圍是多么狹窄,給他們帶來的困苦又是多么嚴重了。
清政府為了防微杜漸,對入海的河流一律發(fā)兵把斷,河中釘立木樁,防止舟船透越。如福建省,“其入海之水曰潘渡河、曰銅鏡河、曰廉村河、曰洋尾河、曰大梅河、曰赤頭河、曰云霄河、日開溪河,皆斷而守之”①。蘇北興化縣白駒場原來建造了閘口四座,按照旱澇情況調(diào)節(jié)淮揚一帶的河水入海。盡管“白駒場離海甚遠,并非沿邊地方”,清政府也悍然下令填塞,“以致水無所出,淹沒田畝”,使水利變成了水害②。
清廷頒布遷海令,原來的目的是斷絕鄭成功義師的物資供應(yīng),以收不攻自破之效。這樣的目的達到了沒有呢?清政府作為政策的制定者自然是聲稱效果顯著,說什么此策既行,“賊勢果絀,降者接踵”③。就康熙二十三年臺灣回歸大陸,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來看,似乎證明遷海政策不無效果。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
就在清政府雷厲風(fēng)行地強迫驅(qū)趕沿海百姓遷往內(nèi)地的時候,鄭成功親統(tǒng)大軍渡海作戰(zhàn),從荷蘭殖民主義者手中收復(fù)了我國神圣疆土臺灣。鄭成功對清廷的決策遷海深為不滿,同部下將領(lǐng)談及此事時嘆息道:“吾欲留此數(shù)莖發(fā),累及桑梓人民,且以數(shù)千里膏腴魚鹽之地、百萬億眾生靈,一旦委而棄之,將以為得計乎?徒殃民而已。吾若不決志東征,茍徇諸將意,株守各島,豈不笑吾英雄為其束縛?今當(dāng)馳令各處,收沿海之殘民,移我東土,開辟草萊,相助耕種,養(yǎng)精蓄銳,俟有釁隙,整甲而西,恢復(fù)迎駕,未為晚也?!雹汆嵔?jīng)還接受忠振伯洪旭的建議派遣屯兵入山伐木,修造船舶戰(zhàn)艦,“又別遣商船前往各港,多價購船料,載到臺灣,興造洋艘鳥船,裝白鹿皮等物,上通日本,制造銅熕、倭刀、盔甲,并鑄永歷錢;下販暹羅、交趾、東京各處以富國。從此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nèi)地”②。由于布帛等物來源阻隔,價值昂貴,鄭經(jīng)又從參軍陳永華之請,派江勝駐扎廈門,“斬茅為市,禁止擄掠,平價交易。凡沿海內(nèi)地窮民乘夜竊負貨物入界,雖兒童無欺。……其達濠貨物聚而流通臺灣,因此而物價平,洋販愈興”③。鄭氏父子“課耕積谷,務(wù)生聚,招徠遠人”④,憑借著軍民的勤奮勞動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終于把臺灣經(jīng)營成了“田廬辟,畝澮治,樹畜饒”⑤,“人居稠密,戶口繁息,農(nóng)工商賈,各遂其生”的寶島。到康熙二十三年清軍收取臺灣時,統(tǒng)軍大將施瑯所見到的情況是:“臣奉旨征討,親歷其地。備見野沃土膏,物產(chǎn)利溥,耕桑并耦,漁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茲則木棉盛出,經(jīng)織不乏;且舟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qū),險阻之域。”①杜臻也說:鄭成功入臺之后,“規(guī)度便近地,給兵屯種,而收賦于諸社以自給,又多種桐樹及枲麻為治船之需。”②這就表明,清廷的遷海政策不僅沒有達到從經(jīng)濟上困死鄭成功義師的目的,相反,迫使他們走自力更生之路,在開發(fā)臺灣的宏偉事業(yè)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清政府沿著人為的標界挖溝立墻,設(shè)兵戍守,固然增加了瀕海居民同鄭成功義師聯(lián)絡(luò)的困難,但并沒有能夠割斷他們之間的來往。清初一位福建人士依據(jù)耳聞目睹寫了下面一段話:
當(dāng)是時,大吏以界外為大荒,人跡阻絕,寇指日窮餓死。而寇竊笑于島嶼曰:“是畀我以田園矣,予我以藪澤矣?!庇谑?,群浮游于其間,架閣甌脫,漸通奸民,為越販之利,物之竹木,食之五谷,器用之油鐵,以及布帛麻枲之屬,晝伏宵行,絡(luò)繹成市?!鑷L游清漳,過蒜嶺,望江陰廢城,煙火迷漫,而纏頭之寇(指不剃發(fā)的鄭成功義師)且觀劇其市。驚避之,肆主人曰:“無傷也,是征米者?!币喈愐英邸?br />
這委實是一種滑稽的場面。在距廈門不遠的一些地方,清方守邊將士為求得安靜寧謐,也私下放寬禁令?!半m汛地謹防,而透越不時可通,有佩鞍穿甲追趕者,明是護送;即巡哨屢行,有耀武揚威才出者,明使回避。故臺灣貨物船料,不乏于用”①。一位當(dāng)時的福建鄉(xiāng)紳在詩中不無諷刺地說:“閩海昔遷徙,流離我黔首。高棟灰咸陽,寒煙昏白晝。四郡美田園,割棄資逋寇。拒門撤藩籬,階除議戰(zhàn)守。群盜方揶揄,佃漁恣奔走。流亡死內(nèi)地,窮蹙遑相救?”②沿海居民不顧禁令,冒著生命危險給鄭氏義師提供糧食,在清政府官方文書中也有反映??滴跏吣旮=偠揭⑹ピl(fā)布文告說:“近聞界內(nèi)不法居民每每鳩輸米谷于賊,公然赍為盜糧?!渲斜赜袨槭字?,代賊科斂?!雹?br />
這些材料令人信服地表明,遷海政策只是給沿海居民造成了極大的災(zāi)難,給清政府自身帶來了重重困難,對鄭成功父子領(lǐng)導(dǎo)的義師并沒有起到多大的威脅作用??滴醵昱_灣的回歸大陸是當(dāng)時的大勢所趨,無論在直接意義上還是在間接意義上都不是遷海政策的結(jié)果。如果清廷抱住遷海政策不放的話,臺灣問題不僅不能解決,分離的局面還將繼續(xù)拖延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大臣中主張進取臺灣的人(如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福建總督姚啟圣)都是遷海政策的反對者。清朝統(tǒng)治者對于自己的文治武功歷來是不厭其繁地張揚備至。惟獨對于沿海遷界這個涉及東南各省,持續(xù)時間長達二十年的重大政策卻很少記敘,連清實錄當(dāng)中也只是寥寥數(shù)語,一筆帶過。這種現(xiàn)象多少可以說明清廷事后終于明白自己的失策。依賴當(dāng)時承辦官員的文書、地方志和私家記載才多少保存了事情的真相,使我們從一個側(cè)面看到清初推行的政策是怎樣阻礙了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fù)和發(fā)展。
① 蔣良騏《東華錄》卷七。
?、?《皇清名臣奏議匯編》初集卷十二。
② 《皇清名臣奏議匯編》初集卷十三《清除弊害以圖治安七條》。
?、?《清世祖實錄》卷一四○。
?、?王沄《漫游紀略》。
?、?《海上見聞錄》(定本)卷一。據(jù)夏琳《閩海紀要》卷上記,建議沿海遷界者為蘇納海。
?、?康熙五十三年《漳州府志》卷三十三《災(zāi)祥》。
?、?康熙十七年《山東通志》卷二十五《職官》。房星燁、房星煥兩人的名字在各種文獻中寫法不一致,應(yīng)以《漳州府志·秩官志》和《山東通志·職官》為準。
?、?江日升《臺灣外紀》卷十一。按,此疏未收入《李文襄公奏議》。
?、?王來任遺疏引自光緒十九年《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
② 《靖海紀事》卷上。施瑯輕視西北長城塞外疆土,反映了他的利益所在和眼界局限。
③ 康熙元年《宿遷縣志》卷七,《藝術(shù)》,《蔡士英傳》。
④ 《清圣祖實錄》卷三十三。
?、?《總督福建少保兵部尚書姚公奏疏》(又名《憂畏軒奏疏》卷六,見《閩頌匯編》)。
② 葉夢珠《閱世編》卷一《田產(chǎn)二》。
?、?《清圣祖實錄》卷九。
?、?《清圣祖實錄》卷十二。
?、?《清圣祖實錄》卷十四。
?、?《漫游紀略》。
?、?《明清史料》丁編,第二五七頁。
?、?乾隆十六年《福州府志》卷十三《海防》記:“順治十八年辛丑,戶部尚書蘇納海至閩遷海邊居民入內(nèi)地,離海三十里?!焙M馍⑷怂堕懦羌o聞》也說:“福建、浙江、廣東、南京四省近海處各移內(nèi)地三十里?!?
⑤ 查繼佐《魯春秋》記:“(丁酉)內(nèi)海禁嚴,沿海居民內(nèi)徙四十里,計清野洋師,防其接濟,犯者不赦。”
⑥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說:“令濱海居民悉徙內(nèi)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道光十三年《廉州府志》卷二十《事紀·國朝》記:“康熙元年壬寅,詔遷海界。差內(nèi)大臣科爾坤、介山親行邊海,東起大虎門,西訖欽州防城,令民徙內(nèi)地五十里,設(shè)排柵,嚴出入,以杜接濟臺灣之患?!?
?、?野史落帽生許旭《閩中紀略》說:“曩者朝廷差滿洲大人閱視海疆,恐沿海百姓相通海上,遂為清野之計,凡沿海二三百里棄為甌脫,荒畜牧,焚廬舍,百姓盡徙入內(nèi)地?!?
?、?洪若皋《南沙文集》卷三。
② 高兆《長樂福清復(fù)界圖記》,見《閩頌匯編》,記。
① 《粵閩巡視紀略》。
② 這里說的是實際奉行情況,并不排除朝廷發(fā)布的遷海詔書中有一個大致的控制里數(shù),如洪若皋所說的三十里。直到目前還沒有見到這份具體詔令。
③ 《廣東新語》卷二。
?、?鈕琇《觚剩》卷七,徙民。
?、?王沄《漫游紀略》。
?、?乾隆二十八年《長樂縣志》卷十,《祥異》。
?、?《清圣祖實錄》卷四。
?、?《粵閩巡視紀略》。
?、?道光七年《香山縣志》卷八《事略》記:“官折界期三日,貧無依者不能遽如令。五月,夷其地。”
?、?《靖海紀事》,陳遷鶴所作《敘》。
?、?高兆《長樂福清復(fù)界圖記》,見《閩頌匯編》,記。
?、?道光七年《香山縣志》卷八《事略》。
?、?海外散人《榕城紀聞》。
?、?余■《莆變紀事》。
?、?鈕琇《觚?!肪砥摺夺忝瘛贰?
?、?余■《蘆中全集》,紀一,《界廟記》。
?、?乾隆二十七年《福寧府志》卷四十三《祥異》。
?、?陳鴻、陳邦賢《清初莆變小乘》。
⑤ 陳鴻、陳邦賢《熙朝莆靖小紀》。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地語》。
?、?王沄《漫游紀略》,《粵游》。
?、?洪若皋《南沙文集》卷三,奏疏。按,洪若皋為浙江臺州人,在福建任職。
?、?陳鴻、陳邦賢《清初莆變小乘》。
?、?陳鴻、陳邦賢《清初莆變小乘》。
② 《莆變紀事》。王來任遺疏中也說:“地遷矣,又在在設(shè)重兵以守其界內(nèi)。立界之所筑墩臺、樹椿柵,每年每月又用人工土木修整,動用之資不費公家絲粟,皆出之民力。未遷之民日苦派辦,流離之民各無棲址,死喪頻聞,欲生民不困苦其可得乎?”(見光緒《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
?、?《粵閩巡視紀略》?!稄V東新語》卷二也說“毀屋廬以作長城,掘墳塋而為深塹,五里一墩,十里一臺”。
?、?《金門志》卷十二,兵事,《歷代兵事》。
?、?王沄《漫游紀略》卷三。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康熙二十三年《溫州府志》卷九《貢賦》。
?、?康熙六十一年《臺州府志》卷四《屯賦》。
?、?康熙五十三年《漳州府志》卷二十九,藝文,張士楷《望海》詩。
?、?《閩頌匯編》《恩德述略》。
①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康熙二十三年《溫州府志》卷十三《鹽法》。
?、?康熙六十一年《臺州府志》卷四《鹽課》。
?、?《閩頌匯編》。
?、?《清圣祖實錄》卷一一二。
?、?《廣東新語》卷二,地語。
?、?《清初莆變小乘》。
?、?《清圣祖實錄》卷七。
④ 光緒十九年《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
?、?康熙十九年六月福建總督姚啟圣上疏請求復(fù)界時說,鄭部“投誠之眾率皆前日遷徙之民也”(見《憂畏軒奏疏》卷四,載《閩頌匯編》;又見《粵閩巡視紀略》)。遷民的參加鄭氏義師途徑不一,有的是越界,有的是乘三藩之亂。
?、?道光《香山縣志》卷八《事略》就記載了康熙“七年,遷民結(jié)黨為亂”。
?、?《清初莆變小乘》。
?、?范承謨《條陳閩省利害疏》,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八十四。
③ 《禁止派擾復(fù)業(yè)》,見《閩頌匯編》,《憂畏軒文告》。
?、?光緒十九年《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引王來任遺疏全文。
?、?《清史稿》卷二四四,王命岳傳。
?、?查繼佐《魯春秋》。
?、?葉夢珠《閱世編》卷一《田產(chǎn)二》。
?、?《明季北略》卷五《浙江巡撫張延登請申海禁》條。
?、?《粵閩巡視紀略》。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一《銀》條內(nèi)注文。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清圣祖實錄》卷二十七。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① 江日升《臺灣外紀》卷十二。溫睿臨《南疆逸史》卷五十四《鄭成功傳》;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建國紀》也記載了鄭成功這段話,但比較簡略,文字也有所不同。
?、?《臺灣外紀》卷十三。《金門志》卷十二也載:康熙“八年,(鄭)經(jīng)將江勝往來兩島(指金門、廈門),踞埠頭與奸民互市?!?
?、?《臺灣外紀》卷十三?!督痖T志》卷十二也載:康熙“八年,(鄭)經(jīng)將江勝往來兩島(指金門、廈門),踞埠頭與奸民互市?!?
?、?《鄭成功海東事·鄭成功傳》,見《野史無文》卷十二。
?、?謝金鑾《蛤仔難紀略》,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八十四,兵考。
?、?施瑯《謹題為恭陳臺灣棄留之利害仰祈睿事》,見《靖海紀事》卷下,又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八十四,兵政。
?、?《粵閩巡視紀略》附紀澎湖臺灣。
?、?高兆《長樂福清復(fù)界圖記》,見《閩頌匯編·記》。
?、?《臺灣外紀》,卷十五。
② 《閩頌匯編》,五言古,黃璂詩。
?、?姚啟圣《憂畏軒文集·文告》,見《閩頌匯編》。
遷海令經(jīng)過了一個醞釀過程。1655年(順治十二年)六月,清廷就曾下令“嚴禁沿海省分,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置重典”①。但是,這一禁令收效并不大。順治十六年福建漳州府海防同知蔡行馨在《敬陳管見三事》一文中寫道:
至于沿海一帶每有倚冒勢焰,故立墟場,有如鱗次。但知抽稅肥家,不顧通海犯逆。或遇一六、二七、三八等墟期,則米、谷、麻、篾、柴、油等物無不畢集,有發(fā)無發(fā),渾跡貿(mào)易,揚帆而去。此接濟之尤者,而有司不敢問,官兵不敢動也。
同年,戶科給事中王啟祚提出了堅壁清野的建議。他說
逆鄭雖生踞波濤,勢不能不聚糧于平地。臣以為宜效堅壁清野之計,除高山峻嶺不可攀緣處所外,凡平原曠野多筑堅厚墻垣,迂回其道,相地廣狹,間筑城堡,可貯糧石,扎營寨兵,可守望亦可設(shè)伏。地如民產(chǎn),令民自筑,免其徭糧,如系閑曠,當(dāng)督守汛兵丁修筑。使彼來無所掠,去不能歸,此坐而窘之一道也。②
在全面遷界以前,少數(shù)地方已經(jīng)采取了把海濱居民趕入內(nèi)地的措施。例如,順治十七年福建總督李率泰以海氛未靖為理由,建議“遷同安之排頭、海澄之方田沿海居民入十八堡及海澄內(nèi)地”。九月,得旨允行③。
大規(guī)模遷海政策的提出,史籍中有不同說法。其一是說出自黃梧的建議:
海澄公黃梧一本,內(nèi)密陳滅賊五策:一,金、廈兩島彈丸之區(qū),得延至今日而抗拒者,實由沿海人民走險,糧餉油鐵桅船之物,靡不接濟。若從山東、江、浙、閩、粵沿海居民,盡徙入內(nèi)地,設(shè)立邊界,布置防守,不攻自滅也。④
另一種說法是清廷采納了旗下漢人房星煥的獻策。清初王沄寫道:
嗚呼,倡為遷海之說者誰與?辛丑(順治十八年),予從蔡襄敏公(蔡士英)在淮南。執(zhí)政者遣尚書蘇納海等分詣江浙粵閩遷瀕海之民于內(nèi)地。蔡公曰:“此北平人方星煥所獻策也?!惫唬骸靶菬ㄕ?,北平酒家子也。其兄星華,少時被虜出關(guān)?!瓘娜腙P(guān),始與其弟星煥相聚。星華官至漳南太守,星煥從之官。海上兵至,漳城陷,兄弟皆被掠入海,旋縱之歸。其主問海外情形,星煥乘間進曰:“海舶所用釘、鐵、麻、油,神器(指火炮)所用焰硝,以及粟、帛之屬,島上所少。皆我瀕海之民闌出貿(mào)易,交通接濟。今若盡遷其民入內(nèi)地,斥為空壤,畫地為界,仍厲其禁,犯者坐死;彼島上窮寇內(nèi)援既斷,來無所掠,如嬰兒絕乳,立可餓斃矣。其主深然之,今執(zhí)政新其說得行也。”蓋蔡公之言如此?!瓎韬?,不仁哉,執(zhí)政者方忻然以為得計也,驟遷星煥官至山左監(jiān)司……①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持同樣說法,只是方星華寫作房星燁,方星煥寫作房星曜。“原任漳州知府房星燁者,為索國舅門館客,遂逃入京,使其弟候補通判房星曜上言,以為海兵皆從海邊取餉,使空其土,而徙其人,寸版不許下海,則彼無食,而兵自散矣。升房星曜為道員,病死無嗣。至是,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筑短墻,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業(yè)流離死亡者以億萬計”①??滴酢墩闹莞尽返挠涊d也大抵相同②。又,該書卷十《秩官志》記知府有“房星燁,正黃旗人,貢生,(順治)九年任,十一年郡城破,降賊,既而逃歸”。另據(jù)康熙《山東通志》記載本省任職官員名單中按察副使項下有“房星煥,北直永平人,廩生,康熙四年任分巡武德道”③。
參考各種記載,可以大致確定:先后提出過類似建議的并不限于一個人,但直接引起清廷重視導(dǎo)致發(fā)布全面遷海令的卻是房星燁、房星煥兄弟。
查考遷海令的策動者究竟是誰,目的在于探討清初統(tǒng)治集團中不同力量的動向。清廷中占主導(dǎo)地位的是滿洲貴族,他們統(tǒng)率的八旗子弟弓馬嫻熟,是陸戰(zhàn)的好手,海上交鋒卻固非所習(xí),決策遷??芍^是揚長避短。依附清廷的漢族官員或是由于傳統(tǒng)觀念,或是由于本身利害攸關(guān),大抵都不贊成遷海。遷海詔書發(fā)布不久,湖廣道御史李芝芳就“冒死條陳”八不可,其中說:“未聞堂堂天朝,遷民避賊者也?!裨t欲徙五省沿海邊民,何以垂訓(xùn)后世?”④后來,廣東巡撫王來任病危,不用再耽心“功令之所甚嚴,諸臣之所忌講”了,直言不諱地反對遷界:“臣思設(shè)兵以衛(wèi)封疆而資戰(zhàn)守,今避海寇侵掠,慮百姓之赍盜糧,不見安攘上策,乃縮地遷民,棄其門戶而守堂奧,臣未之前聞也?!雹倏滴跗吣晁脑?,福建水師提督施瑯也奏稱:“伏思天下一統(tǒng),胡為一鄭經(jīng)殘孽盤踞絕島,而折五省邊海地方畫為界外以避其患?自古帝王致治得一土則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復(fù)割棄?況東南膏腴田園及所產(chǎn)漁鹽最為財賦之藪,可資中國之潤,不可以西北長城塞外風(fēng)土為比……”②前引漕運總督蔡士英(蔡祖籍為江蘇宿遷③)的私下非議也透露了個中消息。從另一方面看,清廷推行遷海政策時派往東南沿海各省的巡視大員卻毫無例外地全是滿洲貴胄。兩相對照,多少可以觸及這一重大決策的內(nèi)幕:滿洲貴族們怯于海戰(zhàn),決心犧牲一部分漢人的利益。作為滿洲家奴的房星煥正是摸準了主子的心理,一言即合,得到越級提拔。
沿海遷界令發(fā)布以后,清廷于1661年(順治十八年)八 月派出官員前往各省巡視“立界移民”_1063_3④。從這年九月起就隨著欽差大臣的來到,各地雷厲風(fēng)行地把瀕海居民驅(qū)趕進內(nèi)地。遷界的范圍原則上包括了沿海各省。福建總督姚啟圣在一份奏疏中說:“在當(dāng)日原因福建海賊猖獗而議遷界,又因賊勢蔓延止遷福建一省之界不足困賊,故并遷及廣東、浙江、江南、山東、北直五省之界,是遷五省之界者其禍實始于福建之鄭賊也?!雹侔凑者@個記載,當(dāng)時奉詔遷海的共有直隸、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ò船F(xiàn)在的分省還包括了廣西、海南二省沿海地區(qū))。不過,由于鄭成功義師的主要據(jù)點在福建,對清政府威脅最大因而遷界令執(zhí)行得也最嚴格的是福建和同福建相鄰的廣東、浙江三省。自江蘇以北,遷海政策相對而言執(zhí)行得稍寬一些。清初上海人葉夢珠談到遷海情況時說:“于是盡徙山東、閩、浙以及江北、江南濱海之地,嚴禁不許人跡至海澨,片板不容入海洋?!徉l(xiāng)獨從南匯所守備劉效忠議,以為松屬沙灘,素號鐵板,船不得近,不在遷棄之列?!雹谏綎|距離福建和臺灣較遠,遷界的規(guī)模和時間都比較有限。1663年(康熙二年),山東總督祖澤溥疏言:“寧海州之黃島等二十島及蓬萊縣之海洋島,皆遠居海中,游氛未靖,奸宄可虞,請暫移其民于內(nèi)地”,得到清廷的批準③。到三年六月祖澤溥的疏中又說:“登、青、萊三府屬海島居民已歸內(nèi)地,其島內(nèi)地糧應(yīng)豁免”④,看來山東省所遷的只是海島居民。四年三月,清廷諭兵部:“山東青、登、萊等處沿海居民,向賴捕魚為生,因禁海多有失業(yè)。前山東巡撫周有德亦曾將民人無以資生具奏。今應(yīng)照該撫所請,令其捕魚,以資生民?!雹偎?,當(dāng)時人認為清政府推行遷海政策“江浙稍寬,閩為嚴,粵尤甚”②。
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清廷再次發(fā)布《嚴禁通海敕諭》,其中說:“鄭成功盤踞海徼有年,以波濤為巢穴,無田土物力可以資生,一切需用糧米、鐵、木、物料皆系陸地所產(chǎn),若無奸民交通商販,潛為資助,則逆賊坐困可待。”下文說:“今濱海居民已經(jīng)內(nèi)遷,防御稽察亦屬甚易”,自康熙元年起如仍有“通賊興販者,即行擒拿照通賊叛逆律從重治罪”③。這里說的從重治罪的人似乎只是“通賊興販者”,實際上掩蓋了越界一律處斬的真相。
在立界的距離上,史籍中有說瀕海三十里的④,有說四十里⑤、五十里⑥以至二三百里的⑦??滴跞辏?664)四月洪若皋《遵諭陳言疏》中有,“順治十八年奉旨沿海遷移三十里”,又說,“遷界原奉旨三十里”①。洪若皋當(dāng)時任職福建福寧道,他在疏中自稱“沿海七百余里,悉臣管轄”,由此可以斷定清廷發(fā)布的遷海詔書中規(guī)定了以距海三十里為界。實際上由于地勢不同和奉行官員的任意專斷,各地所立的邊界距海里數(shù)并不一樣。洪若皋的疏中就說到,“閩以路為界,遂有不及三十里、遠過三十里及四十里者有之”。下面這段記敘多少反映了當(dāng)時劃界的情況:
于是朝使至,偕督、撫大吏往相地焉。有司懼供億之煩擾也,則采山之最高者設(shè)帷幕以俟。至則立馬高岡,望見海波,揚鞭指畫定徙界,往往山下紆折去海輒百余里云。②
從康熙二十二年奉命巡視廣東、福建兩省展界事宜的工部尚書杜臻報告的情況來看,即使在同一個縣內(nèi)各處遷界的里數(shù)也不一致。例如,廣東的欽州邊,“邊界以外距海四十里者為織籬圍村、魚洪村;三十里者為黃屋屯、孔明村、大值村;二十五里者瓦灶村、雞窩村;二十里者根竹村、墟埠村、舊關(guān)村、胎暮村、洞晚村;十里者長山村、埠頭村、那畔村、料連村;及近海六七里以下至一二里若嶺腳村等,皆移并,三年續(xù)遷,共豁田地四百七十一頃有奇”。又如福建的福清邊,“邊界以外斗入海八十里萬安所,七十里牛頭寨,五十里澤朗寨,四十里松下,十里鎮(zhèn)東衛(wèi),附海五里??跇颉⑸限熸?zhèn),二里硋灶俱移,共豁田地四千六百三十四頃有奇”①??梢姡欠N認為各地遷界是一律后遷若干里的說法不夠準確②。
有的地方所立邊界屢經(jīng)后移,離海越來越遠。例如,廣東遷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爾坤、介山二大臣巡視海疆,“令濱海民悉徙內(nèi)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盡夷其地,空其人民”??滴醵辍叭A大人來巡邊界,再遷其民”③?!凹滓滴跞辏┐涸拢m(xù)遷番禺、順德、新會、東莞、香山五縣沿海之民”④?!俺趿⒔绐q以為近也,再遠之,又再遠之,凡三遷而界始定”⑤。又如福建省長樂縣在順治十八年十月“命沿海居民遷內(nèi)地,北從雁山抵金峰,南至大嶼轉(zhuǎn)壺井,直至三溪為界,絡(luò)繹設(shè)八寨”。次年,“復(fù)命八寨居民內(nèi)遷,北至鶴嶺,南至六都井門為界”⑥。
清政府總是把遷海說成是一項關(guān)心民瘼的德政。開始遷海時,清廷在順治十八年閏七月上諭中說:“前因江南、浙江、福建、廣東瀕海地方,逼近賊巢,海逆不時侵犯,以致生民不獲寧宇,故盡令遷移內(nèi)地,實為保全民生?!雹呖滴醵耆嬲菇纾?jīng)辦大臣在刊示曉諭百姓時又說:“先因??荜懥海巍龀鰶],不時抄掠爾等。皇上為爾等身家計,權(quán)移內(nèi)地以避賊鋒?!雹龠@完全是一派謊言。遷海自始至終都是以極其野蠻的方式摧殘沿海居民的一場駭人聽聞的暴行。清政府畫地為牢確定所謂的“邊界”以后,就以極其蠻橫的手段驅(qū)趕界外的居民進入內(nèi)地。遷徙的時間規(guī)定得非常短促,一般是三天②,過期派官兵驅(qū)趕。為了斷絕遷民后顧之心,界外的房屋全部焚毀一空。當(dāng)時人留下的記載說:
以予所見言之,方海患昌被(猖披)時,當(dāng)事議主坐困,遷瀕海數(shù)千里內(nèi)居民入內(nèi)地,以絕其交通之路。朝命甫下,奉者過于嚴峻,勒期僅三日,遠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騎即至,一時蹌踉,富人盡棄其貲,貧人夫荷釜,妻襁兒,攜斗米,挾束稿,望門依棲。起江浙,抵閩粵,數(shù)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盡流移③。
檄下民盡徙。稍后,軍騎馳射,火箭焚其廬室,民皇皇鳥獸散,火累月不熄。而水軍之戰(zhàn)艦數(shù)千艘亦同時焚,曰:“無資寇用?!雹?br />
初,(廣東香山縣)黃梁都民奉遷時,民多戀土。都地山深谷邃,藏匿者眾。平藩(平南王尚可喜)左翼總兵班際盛計誘之曰點閱,報大府即許復(fù)業(yè)。愚民信其然。際盛乃勒兵長連埔,按名令民自前營入,后營出。入即殺,無一人幸脫者。復(fù)界后,枯骨遍地,土民叢葬一阜,樹碣曰木龍歲冢。木龍者,甲辰隱語也。①
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內(nèi)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鸱俣€月,慘不可言。興(化)、泉(州)、漳(州)三府尤甚。②
當(dāng)播遷之后,大起民夫,以將官統(tǒng)之出界,毀屋撤墻,民有壓死者。至是一望荒蕪矣。又下砍樹之令,致多年輪囷豫章、數(shù)千株成林果樹、無數(shù)合抱松柏蕩然以盡?!麻g,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③
先畫一界,而以繩直之。其間有一宅而半棄者,有一室而中斷者。浚以深溝,別為內(nèi)外。稍逾跬步,死即隨之。①
昔者清野令下,遷邊民于內(nèi)地。民之載子女、輦家具入者如歸于虛,其不能舉者則委而棄之。于是,廢丹青,毀神像,凡里社頌禱之神,春秋報賽之祀,皆撤而不舉。甚者游食無賴之民刮碧折木瓦以裒衣食。鬼怨神恫,山愁谷怒。②
居民被驅(qū)趕入界以后,有敢出界者殺無赦。先看福建省的情況:在福寧州,“州地以大路為界,南路以州前嶺為界,松山、后港、赤岸、石壩近城亦在界外。道旁木柵,牛馬不許出入。每處懸一牌,曰:敢出界者斬!”“越界數(shù)步,即行梟首?!雹墼谄翁锟h,“著附海居民搬入離城二十里內(nèi)居住,二十里外筑土墻為界,寸板不許下海,界外不許閑行,出界以違旨立殺。武兵不時巡界。間有越界,一遇巡兵,登時斬首”④。這個縣的黃石千總張安“每出界巡哨只帶刀,逢人必殺?!亟缡嗄辏瑲⑷艘郧в嫛雹荨I弦槿舾奘柚姓f:“閩以邊路為界,路下近海者為界外,路上近山者為界內(nèi)。當(dāng)日遷移時,凡路下之民居盡毀,而路上不毀。既遷之后,凡路上之民越出路下即為越禁?!氩恢月窞榻?,民之住于路上而近路邊者,檐溜之前即為界外。夫細民勢不能不畜雞豚,雞豚勢不能識界禁,一旦越出路下,人或從而追之,塘兵遠了,即加以越界之罪。況道路不無歧口旁徑之分,行旅之人未諳路徑,跬步失足,防兵群系累之,以越界論,致于有司,即或得辨釋放,而行橐衣資巳罄掠矣。”福建沿邊居民當(dāng)時處于怎樣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境地,也就可以想見了。
再看廣東省的情況,“東起大虎門,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里,以為大界。民有闌出咫尺者執(zhí)而誅戮。而民之以誤出墻外死者又不知幾何萬矣。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于此”①?!跋蛩^界者,掘地為溝,廣不盈丈,插竹引繩以表之,或遇山則繞山址為溝,曰此界外山也。亦有去城不里許為界者。民間畏同陷阱,側(cè)足不前。而愚懵無知,往往誤入其中。是時所司尚有以出界坐辟爰書請者,皆貧嫠村豎往拾蚌蛤之屬,為吏所掩獲者”②。
各省所設(shè)立的界限也不一致。浙江“當(dāng)遷遣時,即將拆毀民房木料,照界造作木城,高三丈余,至??谝窂?fù)加一層二層,縝密如城隍。防兵于木城內(nèi)或三里,或五里搭蓋茅廠看守”③。福建和廣東的情況差不多,開初以插旗、木柵、籬笆為界。后來就越來越嚴格,或是“浚以深溝”,或是“筑土墻為界”④;再后來干脆征發(fā)民夫大興土木,把土墻改筑為界墻,并且沿界建立寨、墩,派設(shè)官兵扼守。
?。滴跗吣辏┱路钗?,著南北洋百姓砌筑界墻,從江口至楓亭。墻闊四尺,高六尺,每戶計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樓一座,遇海另筑界堤。①
關(guān)于沿邊設(shè)兵戍守的堡塞,福建稱之為寨、墩,廣東稱之為臺、墩。大致情況是:“界畛既截,慮出入者之無禁也,于是就沿邊扼塞建寨四,墩十?dāng)?shù),置兵守之。城外鄉(xiāng)民按戶征銀,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費至三四千金,一墩半之??铰颖薮?,死于奔命者不知凡幾矣?!薄罢荛煱倭?,墩周闊十丈不等”②?!拔謇镆欢?,十里一臺,墩置五兵,臺置六兵,禁民外出”③。
看了上面列舉的事實,不難明白清廷所謂遷海是為了“保全民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時人盧若騰在《虜遷沿海居民詩》中說:“天寒日又西,男婦相扶攜。去去將安適?掩面道旁啼。胡騎嚴驅(qū)遣,克日不容稽。務(wù)使瀕海土,鞠為茂草萋。富者忽焉貧,貧者誰提撕?欲漁無深淵,欲畊無廣畦。內(nèi)地憂人滿,婦姑應(yīng)勃谿。聚眾易生亂,矧為饑所擠。聞將鑿長塹,置戍列鼓鼙。防海如防邊,勞苦及旄倪。既喪樂生心,潰決誰能堤?!雹?br />
沿海遷界政策的推行,不僅使大批濱海居民在違旨“透越”的罪名下慘死于清政府屠刀之下,對于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fù)和發(fā)展也是個嚴重的阻礙,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界外棄為灌莽。
我國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人民群眾世世代代為開發(fā)瀕海地區(qū)進行了艱辛的勞動。這里有良田沃土,有可資富國的漁業(yè)和鹽業(yè),有同海外貿(mào)易交往的口岸。遷海一聲令下,瀕海地區(qū)遭到清政府官兵的盡情破壞和蹂躪,轉(zhuǎn)瞬之間化成了一片廢墟??滴醢四暌欢日菇缰螅腥丝吹浇缤獾那闆r是:
以予所睹,界外所棄,若縣若衛(wèi)所,城郭故址,斷垣遺礎(chǔ),髑髏枯骨,隱現(xiàn)草間?;浰奏l(xiāng)村曰墟,惟存瓦礫;鹽場曰漏,化為沮洳。水絕橋梁,深厲淺揭,行者病之。其山皆叢莽黑菁,豺虎伏焉。田多膏腴,溝塍久廢,一望汗萊,良可惜也。②
以荒廢的耕地而言,據(jù)康熙二十三年奉命巡視粵閩開界事宜的工部尚書杜臻列舉的數(shù)字,廣東一省“廣州、惠州、潮州、肇慶、高州、雷州、廉州等七府所屬二十七州縣、二十衛(wèi)所沿邊遷界并海島港洲田地共三萬一千六百九十二頃”;福建一省“福州、興化、泉州、漳州等四府、福寧一州,所屬十九州縣,原遷界外田地共二萬五千九百四頃零”③。兩省合計折合畝數(shù)為五百七十五萬九千六百余畝。又如浙江省溫州府屬原額田、園、地二萬四千六百一十三頃零,經(jīng)過康熙八年展界部分復(fù)業(yè)之后實存田地數(shù)也只有一萬六千四百九十九頃零。其中平陽一縣七千七百五十一頃零田地園在順治十八年遷界時竟全部“棄置”,康熙九年以后部分展界,招民復(fù)業(yè),直到康熙二十年編審時各則田地園還只有三千二百六十三頃零①。臺州府屬的臨??h順治“十八年奉文遷界,棄田一十九萬九千二百九十三畝”零;寧??h也棄去民田一千一百五十頃六十六畝零,另有民涂田二百一十二頃三十三畝零,也在“順治十八年全遷”②。可見,由于遷海而荒蕪的田地數(shù)字是非常驚人的。
問題還不僅是耕地,沿海地區(qū)歷來是捕魚和煮鹽的重要場所。厲行片板不許下海的禁令和遷界之后,“萬頃滄波舟楫絕,何人更有羨魚心?”③漁業(yè)幾乎完全陷入絕境?!皾O者靠采捕為生,前此禁網(wǎng)嚴密,有于界邊拾一蛤一蟹者殺無赦。咫尺之地網(wǎng)阱恢張,漁者賣妻鬻子,究竟無處求食,自身難免,餓死者不知其幾”④。海鹽的生產(chǎn)也差不多完全停頓。廣東的鹽場原有二十九個,康熙“元年遷界,諸場多在界外”?!伴}中鹽場有七,在福州者曰??趫?、曰牛田場,在泉州者曰惠安場、曰潯美場、曰■州場、曰浯州場,在興化者曰上里場,初遷多在界外”①。浙江省溫州府屬的樂清縣長林鹽場、瑞安縣雙穗鹽場也在順治十八年遷海時棄之界外②。臺州府屬“漁鹽之利較他郡為勝,但只臨海、黃巖、寧海三縣有場”。然而,臨海縣的杜瀆場、黃巖縣的黃巖場、寧??h的長亭場這三個主要產(chǎn)鹽地都成了遷海政策的犧牲品,直到康熙九年局部展界以后才逐漸地恢復(fù)起來③。正是由于鹽場多在界外,使關(guān)系民生甚大的食鹽生產(chǎn)受到嚴重影響。福建的老百姓往往“淡食”④。廣西南寧、太平、思恩三府原來食用廣東廉州產(chǎn)鹽,郁林州等處食用高州產(chǎn)鹽,“路近價賤,有便于民”;遷海之后,高、廉二府的“鹽田盡遷”,不得不改銷價高的梧州引鹽⑤。
二,遷民的顛沛流離。
受遷海之害最深的自然是被遷的所謂界外居民。他們好比生機勃勃的草木突然被拔離故土,忍受烈日的炙烤。廣東的情況是:
先是,人民被遷者以為不久即歸,尚不忍舍離骨肉。至是飄零日久,養(yǎng)生無計。于是父子夫妻相棄,痛哭分攜。斗粟一兒,百錢一女。豪民大賈致有不損錙銖、不煩粒米而得人全室以歸者。其丁壯者去為兵,老弱者展轉(zhuǎn)溝壑?;蚝霞绎嫸?,或盡帑投河。有司視如螻蟻,無安插之恩;親戚視如泥沙,無周全之誼。于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數(shù)十萬計。
福建的情況也并不好一些:
海濱遷民,初時帶有銀米及錙重,變賣尚可支持。日久囊空,既苦糊口無資,又苦棲身無處,流離困迫,……謀生無策,丐食無門,賣身無所。展轉(zhuǎn)待斃,慘不忍言。②
康熙元年十一月,也就是福建遷海之后的第一年,禮科給事中胡悉寧上言:“據(jù)福建撫臣許世昌疏報,海上新遷之民,死亡者八千五百余人?!焙庍€說,此外“未經(jīng)冊報者又不知凡幾”③。康熙四年,李率泰在遺疏中也說:“臣先在粵,民尚有資生,近因遷移漸死,十不存八九。”④可見徙民受難的深重。
遷民們既然被視若螻蟻、泥沙,任人踐踏,軟弱者成了犧牲品,強悍者則鋌而走險。一部分遷民參加了鄭氏義師⑤,或在當(dāng)?shù)亟腋投稷?,由清朝子民逼成了反清?zhàn)士。還有一部分遷民在內(nèi)地?zé)o法謀生又不甘心坐以待斃,就砍人樹木,伐人墳?zāi)?,掠人妻女,無所不為。甚至“夜間什伍為群,剜壁抉門,善入強出,人不敢攖?!只虬偈疄槿?,各執(zhí)槍刀,強劫鄉(xiāng)間富室”①。內(nèi)地居民因之皇皇不安,政府官員也窮于應(yīng)付。
三,清政府賦稅收入的減少和百姓的攤賠。
界外土地全部拋荒,自然無法從這些地方征收賦稅,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因而減少。康熙十二年福建總督范承謨的奏疏中寫道:“自遷界以來,民田廢棄二萬余頃,虧減正供約計有二十余萬之多,以致賦稅日缺,國用不足?!雹诳滴跏拍旮=偠揭⑹ビ终f:“照得邊海地方播遷,百姓拋產(chǎn)棄業(yè),流離失所者二十年矣,朝廷正供以徙界缺額者四百余萬兩?!雹鄹鶕?jù)復(fù)界時工部尚書杜臻的報告,福建省由于遷海廢棄的田地為二萬五千九百余頃,同范承謨所說“民田廢棄二萬余頃”相合,可知虧減正課二十余萬兩是福建省一年的數(shù)字,缺額四百余萬兩是福建一省從順治十八年到康熙十九年二十年間的累計數(shù)字。廣東由于遷界損失的賦稅還要更多些,據(jù)康熙七年廣東巡撫王來任的遺疏說,該省“每年拋棄地丁錢糧三十余萬兩”④。如果考慮到鹽課、漁課、商稅等方面的減額,再加上浙江、江南、山東各省的數(shù)字,清政府在賦稅方面的損失肯定是相當(dāng)大的。
當(dāng)時,清朝廷因為連年用兵,財政入不敷出。順治十二年工科給事中王命岳在疏中就說過:“今國家所最急者,財也。歲入千八百一十四萬有奇,歲出二千二百六十一萬有奇,出浮于入者四百四十七萬。國用所以不足,皆由養(yǎng)兵?!雹夙樦问四赀€食言自肥,恢復(fù)了明朝剿餉,加賦五百多萬兩。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采取了責(zé)令界內(nèi)居民攤賠的辦法來彌補部分缺額?!捌洌ń缤猓┧氖镏畾q課,同邑共償之。至有所償過于其土著者?!越线_東粵數(shù)千里,鹽場在界內(nèi)者勿論,其界外缺額商賠之”②。“惟以浙、閩、山東等處因遷而缺之課額均攤于蘇、松不遷之地,曰攤派,而鹽課之額極重矣”③。
四,對外貿(mào)易停頓。
我國海上對外貿(mào)易在明代已經(jīng)發(fā)展到相當(dāng)水平。明末崇禎年間由于“通番獲利十倍,人舍死趨之”,出現(xiàn)了“窮洋竟同鬧市”④的興旺局面。清初實行禁海特別是遷海政策以后,不僅私人海上貿(mào)易被阻塞,連封建官府直接控制的市舶貿(mào)易也一度完全停頓。杜臻在奉派巡視廣東、福建兩省展界事宜時說過:“是役也,有當(dāng)行之事四焉”,其中之一是“故事:直隸天津衛(wèi)、山東登州府、江南云臺山、浙江寧波府、福建漳州府、廣東澳門各通市舶,行賈外洋,以禁海暫阻,應(yīng)酌其可行與否”①。他在巡視途中經(jīng)過澳門,又談到“禁海時番舶暫阻,澳人貧困??滴醵曦曇华{子,求通商,以濟遠旅。許之。由是番舶復(fù)通”。由澳門進口的貨物允許經(jīng)陸路運到香山,朝廷派官員董其事??梢?,在遷海政策的直接影響下,從康熙元年到二十年,我國大陸的海上對外貿(mào)易中斷了二十年。清初慕天顏(曾在福建任知府,后任江寧巡撫、漕運總督等職)說:“本朝順治六、七年間,海禁未設(shè),見市井貿(mào)易多以外國銀錢,各省流行,所在多有。自一禁海之后,絕跡不見,是塞財源之明驗也?!雹趶?fù)界之后,禁海政策仍然延續(xù)了下來,至多不過是在一段時間里放寬一點出海的限制。這種作繭自縛式的閉關(guān)政策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社會的發(fā)展。
遷海政策加重了我國社會的閉塞性,人民的活動領(lǐng)域和地區(qū)都受到限制。以海南島為例,清代在這里設(shè)瓊州府,下轄三州十縣。由于島的內(nèi)陸五指山區(qū)是黎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州縣反環(huán)其外,惟定安居中,余皆濱海,勢不可遷”。但是,清政府仍然在全島“邊周環(huán)立界二千七百里,惟海口所津渡往來如故,自余魚鹽小徑俱禁斷不行”③??梢韵胂螅谶@種禁令下海南人民的活動范圍是多么狹窄,給他們帶來的困苦又是多么嚴重了。
清政府為了防微杜漸,對入海的河流一律發(fā)兵把斷,河中釘立木樁,防止舟船透越。如福建省,“其入海之水曰潘渡河、曰銅鏡河、曰廉村河、曰洋尾河、曰大梅河、曰赤頭河、曰云霄河、日開溪河,皆斷而守之”①。蘇北興化縣白駒場原來建造了閘口四座,按照旱澇情況調(diào)節(jié)淮揚一帶的河水入海。盡管“白駒場離海甚遠,并非沿邊地方”,清政府也悍然下令填塞,“以致水無所出,淹沒田畝”,使水利變成了水害②。
清廷頒布遷海令,原來的目的是斷絕鄭成功義師的物資供應(yīng),以收不攻自破之效。這樣的目的達到了沒有呢?清政府作為政策的制定者自然是聲稱效果顯著,說什么此策既行,“賊勢果絀,降者接踵”③。就康熙二十三年臺灣回歸大陸,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來看,似乎證明遷海政策不無效果。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
就在清政府雷厲風(fēng)行地強迫驅(qū)趕沿海百姓遷往內(nèi)地的時候,鄭成功親統(tǒng)大軍渡海作戰(zhàn),從荷蘭殖民主義者手中收復(fù)了我國神圣疆土臺灣。鄭成功對清廷的決策遷海深為不滿,同部下將領(lǐng)談及此事時嘆息道:“吾欲留此數(shù)莖發(fā),累及桑梓人民,且以數(shù)千里膏腴魚鹽之地、百萬億眾生靈,一旦委而棄之,將以為得計乎?徒殃民而已。吾若不決志東征,茍徇諸將意,株守各島,豈不笑吾英雄為其束縛?今當(dāng)馳令各處,收沿海之殘民,移我東土,開辟草萊,相助耕種,養(yǎng)精蓄銳,俟有釁隙,整甲而西,恢復(fù)迎駕,未為晚也?!雹汆嵔?jīng)還接受忠振伯洪旭的建議派遣屯兵入山伐木,修造船舶戰(zhàn)艦,“又別遣商船前往各港,多價購船料,載到臺灣,興造洋艘鳥船,裝白鹿皮等物,上通日本,制造銅熕、倭刀、盔甲,并鑄永歷錢;下販暹羅、交趾、東京各處以富國。從此臺灣日盛,田疇市肆,不讓內(nèi)地”②。由于布帛等物來源阻隔,價值昂貴,鄭經(jīng)又從參軍陳永華之請,派江勝駐扎廈門,“斬茅為市,禁止擄掠,平價交易。凡沿海內(nèi)地窮民乘夜竊負貨物入界,雖兒童無欺。……其達濠貨物聚而流通臺灣,因此而物價平,洋販愈興”③。鄭氏父子“課耕積谷,務(wù)生聚,招徠遠人”④,憑借著軍民的勤奮勞動和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終于把臺灣經(jīng)營成了“田廬辟,畝澮治,樹畜饒”⑤,“人居稠密,戶口繁息,農(nóng)工商賈,各遂其生”的寶島。到康熙二十三年清軍收取臺灣時,統(tǒng)軍大將施瑯所見到的情況是:“臣奉旨征討,親歷其地。備見野沃土膏,物產(chǎn)利溥,耕桑并耦,漁鹽滋生,滿山皆屬茂樹,遍處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無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茲則木棉盛出,經(jīng)織不乏;且舟帆四達,絲縷踵至,飭禁雖嚴,終難杜絕。實肥饒之區(qū),險阻之域。”①杜臻也說:鄭成功入臺之后,“規(guī)度便近地,給兵屯種,而收賦于諸社以自給,又多種桐樹及枲麻為治船之需。”②這就表明,清廷的遷海政策不僅沒有達到從經(jīng)濟上困死鄭成功義師的目的,相反,迫使他們走自力更生之路,在開發(fā)臺灣的宏偉事業(yè)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清政府沿著人為的標界挖溝立墻,設(shè)兵戍守,固然增加了瀕海居民同鄭成功義師聯(lián)絡(luò)的困難,但并沒有能夠割斷他們之間的來往。清初一位福建人士依據(jù)耳聞目睹寫了下面一段話:
當(dāng)是時,大吏以界外為大荒,人跡阻絕,寇指日窮餓死。而寇竊笑于島嶼曰:“是畀我以田園矣,予我以藪澤矣?!庇谑?,群浮游于其間,架閣甌脫,漸通奸民,為越販之利,物之竹木,食之五谷,器用之油鐵,以及布帛麻枲之屬,晝伏宵行,絡(luò)繹成市?!鑷L游清漳,過蒜嶺,望江陰廢城,煙火迷漫,而纏頭之寇(指不剃發(fā)的鄭成功義師)且觀劇其市。驚避之,肆主人曰:“無傷也,是征米者?!币喈愐英邸?br />
這委實是一種滑稽的場面。在距廈門不遠的一些地方,清方守邊將士為求得安靜寧謐,也私下放寬禁令?!半m汛地謹防,而透越不時可通,有佩鞍穿甲追趕者,明是護送;即巡哨屢行,有耀武揚威才出者,明使回避。故臺灣貨物船料,不乏于用”①。一位當(dāng)時的福建鄉(xiāng)紳在詩中不無諷刺地說:“閩海昔遷徙,流離我黔首。高棟灰咸陽,寒煙昏白晝。四郡美田園,割棄資逋寇。拒門撤藩籬,階除議戰(zhàn)守。群盜方揶揄,佃漁恣奔走。流亡死內(nèi)地,窮蹙遑相救?”②沿海居民不顧禁令,冒著生命危險給鄭氏義師提供糧食,在清政府官方文書中也有反映??滴跏吣旮=偠揭⑹ピl(fā)布文告說:“近聞界內(nèi)不法居民每每鳩輸米谷于賊,公然赍為盜糧?!渲斜赜袨槭字?,代賊科斂?!雹?br />
這些材料令人信服地表明,遷海政策只是給沿海居民造成了極大的災(zāi)難,給清政府自身帶來了重重困難,對鄭成功父子領(lǐng)導(dǎo)的義師并沒有起到多大的威脅作用??滴醵昱_灣的回歸大陸是當(dāng)時的大勢所趨,無論在直接意義上還是在間接意義上都不是遷海政策的結(jié)果。如果清廷抱住遷海政策不放的話,臺灣問題不僅不能解決,分離的局面還將繼續(xù)拖延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朝大臣中主張進取臺灣的人(如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福建總督姚啟圣)都是遷海政策的反對者。清朝統(tǒng)治者對于自己的文治武功歷來是不厭其繁地張揚備至。惟獨對于沿海遷界這個涉及東南各省,持續(xù)時間長達二十年的重大政策卻很少記敘,連清實錄當(dāng)中也只是寥寥數(shù)語,一筆帶過。這種現(xiàn)象多少可以說明清廷事后終于明白自己的失策。依賴當(dāng)時承辦官員的文書、地方志和私家記載才多少保存了事情的真相,使我們從一個側(cè)面看到清初推行的政策是怎樣阻礙了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fù)和發(fā)展。
① 蔣良騏《東華錄》卷七。
?、?《皇清名臣奏議匯編》初集卷十二。
② 《皇清名臣奏議匯編》初集卷十三《清除弊害以圖治安七條》。
?、?《清世祖實錄》卷一四○。
?、?王沄《漫游紀略》。
?、?《海上見聞錄》(定本)卷一。據(jù)夏琳《閩海紀要》卷上記,建議沿海遷界者為蘇納海。
?、?康熙五十三年《漳州府志》卷三十三《災(zāi)祥》。
?、?康熙十七年《山東通志》卷二十五《職官》。房星燁、房星煥兩人的名字在各種文獻中寫法不一致,應(yīng)以《漳州府志·秩官志》和《山東通志·職官》為準。
?、?江日升《臺灣外紀》卷十一。按,此疏未收入《李文襄公奏議》。
?、?王來任遺疏引自光緒十九年《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
② 《靖海紀事》卷上。施瑯輕視西北長城塞外疆土,反映了他的利益所在和眼界局限。
③ 康熙元年《宿遷縣志》卷七,《藝術(shù)》,《蔡士英傳》。
④ 《清圣祖實錄》卷三十三。
?、?《總督福建少保兵部尚書姚公奏疏》(又名《憂畏軒奏疏》卷六,見《閩頌匯編》)。
② 葉夢珠《閱世編》卷一《田產(chǎn)二》。
?、?《清圣祖實錄》卷九。
?、?《清圣祖實錄》卷十二。
?、?《清圣祖實錄》卷十四。
?、?《漫游紀略》。
?、?《明清史料》丁編,第二五七頁。
?、?乾隆十六年《福州府志》卷十三《海防》記:“順治十八年辛丑,戶部尚書蘇納海至閩遷海邊居民入內(nèi)地,離海三十里?!焙M馍⑷怂堕懦羌o聞》也說:“福建、浙江、廣東、南京四省近海處各移內(nèi)地三十里?!?
⑤ 查繼佐《魯春秋》記:“(丁酉)內(nèi)海禁嚴,沿海居民內(nèi)徙四十里,計清野洋師,防其接濟,犯者不赦。”
⑥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說:“令濱海居民悉徙內(nèi)地五十里,以絕接濟臺灣之患。”道光十三年《廉州府志》卷二十《事紀·國朝》記:“康熙元年壬寅,詔遷海界。差內(nèi)大臣科爾坤、介山親行邊海,東起大虎門,西訖欽州防城,令民徙內(nèi)地五十里,設(shè)排柵,嚴出入,以杜接濟臺灣之患?!?
?、?野史落帽生許旭《閩中紀略》說:“曩者朝廷差滿洲大人閱視海疆,恐沿海百姓相通海上,遂為清野之計,凡沿海二三百里棄為甌脫,荒畜牧,焚廬舍,百姓盡徙入內(nèi)地?!?
?、?洪若皋《南沙文集》卷三。
② 高兆《長樂福清復(fù)界圖記》,見《閩頌匯編》,記。
① 《粵閩巡視紀略》。
② 這里說的是實際奉行情況,并不排除朝廷發(fā)布的遷海詔書中有一個大致的控制里數(shù),如洪若皋所說的三十里。直到目前還沒有見到這份具體詔令。
③ 《廣東新語》卷二。
?、?鈕琇《觚剩》卷七,徙民。
?、?王沄《漫游紀略》。
?、?乾隆二十八年《長樂縣志》卷十,《祥異》。
?、?《清圣祖實錄》卷四。
?、?《粵閩巡視紀略》。
?、?道光七年《香山縣志》卷八《事略》記:“官折界期三日,貧無依者不能遽如令。五月,夷其地。”
?、?《靖海紀事》,陳遷鶴所作《敘》。
?、?高兆《長樂福清復(fù)界圖記》,見《閩頌匯編》,記。
?、?道光七年《香山縣志》卷八《事略》。
?、?海外散人《榕城紀聞》。
?、?余■《莆變紀事》。
?、?鈕琇《觚?!肪砥摺夺忝瘛贰?
?、?余■《蘆中全集》,紀一,《界廟記》。
?、?乾隆二十七年《福寧府志》卷四十三《祥異》。
?、?陳鴻、陳邦賢《清初莆變小乘》。
⑤ 陳鴻、陳邦賢《熙朝莆靖小紀》。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地語》。
?、?王沄《漫游紀略》,《粵游》。
?、?洪若皋《南沙文集》卷三,奏疏。按,洪若皋為浙江臺州人,在福建任職。
?、?陳鴻、陳邦賢《清初莆變小乘》。
?、?陳鴻、陳邦賢《清初莆變小乘》。
② 《莆變紀事》。王來任遺疏中也說:“地遷矣,又在在設(shè)重兵以守其界內(nèi)。立界之所筑墩臺、樹椿柵,每年每月又用人工土木修整,動用之資不費公家絲粟,皆出之民力。未遷之民日苦派辦,流離之民各無棲址,死喪頻聞,欲生民不困苦其可得乎?”(見光緒《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
?、?《粵閩巡視紀略》?!稄V東新語》卷二也說“毀屋廬以作長城,掘墳塋而為深塹,五里一墩,十里一臺”。
?、?《金門志》卷十二,兵事,《歷代兵事》。
?、?王沄《漫游紀略》卷三。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康熙二十三年《溫州府志》卷九《貢賦》。
?、?康熙六十一年《臺州府志》卷四《屯賦》。
?、?康熙五十三年《漳州府志》卷二十九,藝文,張士楷《望海》詩。
?、?《閩頌匯編》《恩德述略》。
①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康熙二十三年《溫州府志》卷十三《鹽法》。
?、?康熙六十一年《臺州府志》卷四《鹽課》。
?、?《閩頌匯編》。
?、?《清圣祖實錄》卷一一二。
?、?《廣東新語》卷二,地語。
?、?《清初莆變小乘》。
?、?《清圣祖實錄》卷七。
④ 光緒十九年《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
?、?康熙十九年六月福建總督姚啟圣上疏請求復(fù)界時說,鄭部“投誠之眾率皆前日遷徙之民也”(見《憂畏軒奏疏》卷四,載《閩頌匯編》;又見《粵閩巡視紀略》)。遷民的參加鄭氏義師途徑不一,有的是越界,有的是乘三藩之亂。
?、?道光《香山縣志》卷八《事略》就記載了康熙“七年,遷民結(jié)黨為亂”。
?、?《清初莆變小乘》。
?、?范承謨《條陳閩省利害疏》,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八十四。
③ 《禁止派擾復(fù)業(yè)》,見《閩頌匯編》,《憂畏軒文告》。
?、?光緒十九年《新寧縣志》卷十四《事紀略》下引王來任遺疏全文。
?、?《清史稿》卷二四四,王命岳傳。
?、?查繼佐《魯春秋》。
?、?葉夢珠《閱世編》卷一《田產(chǎn)二》。
?、?《明季北略》卷五《浙江巡撫張延登請申海禁》條。
?、?《粵閩巡視紀略》。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一《銀》條內(nèi)注文。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清圣祖實錄》卷二十七。
?、?杜臻《粵閩巡視紀略》。
① 江日升《臺灣外紀》卷十二。溫睿臨《南疆逸史》卷五十四《鄭成功傳》;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建國紀》也記載了鄭成功這段話,但比較簡略,文字也有所不同。
?、?《臺灣外紀》卷十三。《金門志》卷十二也載:康熙“八年,(鄭)經(jīng)將江勝往來兩島(指金門、廈門),踞埠頭與奸民互市?!?
?、?《臺灣外紀》卷十三?!督痖T志》卷十二也載:康熙“八年,(鄭)經(jīng)將江勝往來兩島(指金門、廈門),踞埠頭與奸民互市?!?
?、?《鄭成功海東事·鄭成功傳》,見《野史無文》卷十二。
?、?謝金鑾《蛤仔難紀略》,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八十四,兵考。
?、?施瑯《謹題為恭陳臺灣棄留之利害仰祈睿事》,見《靖海紀事》卷下,又見《皇朝經(jīng)世文編》卷八十四,兵政。
?、?《粵閩巡視紀略》附紀澎湖臺灣。
?、?高兆《長樂福清復(fù)界圖記》,見《閩頌匯編·記》。
?、?《臺灣外紀》,卷十五。
② 《閩頌匯編》,五言古,黃璂詩。
?、?姚啟圣《憂畏軒文集·文告》,見《閩頌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