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回 老書生傳家有道 賢仆婦為主多情

閨門秘術 作者:(清)佚名


  自來家齊而后國治,家不齊而能治國者,從來無有。

  故大舜觀溈汭,文王詠關雎,其本原皆自家庭始。迨至春秋列國,篡弒紛爭,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故末幾而并為六國,又未幾而并于秦。秦至二世,楚漢紛爭,漢至桓靈,復又失國。魏武篡位,子孫不昌,晉代以來五胡肇亂。歷觀前世,其得國者莫不興于家庭,其失國者亦莫不敗于家庭。是以煮豆然箕,病相煎之太急;斗栗尺布,傷同類之不容。立國如此,治家可知。所以姜耾大被傳為美談,張公百忍稱為盛事。他如孔融讓梨,黃香扇枕,郭巨埋兒,以及木蘭從軍、緹縈代父這些忠臣孝子、烈女節(jié)婦,無不載之丹書,垂之青史??梢娙松谑揽傄悬c作為,無論為臣當忠,為子當孝,及兄弟姑嫂妯娌姊妹之間,亦無不宜孝友和睦。俗語有言:家有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其言雖俚,其味甚長。

  你道小于這些話豈無故說的么?只因唐朝安祿山造反以來,當時兵亂紛紛,各家遷徒,有錢的一家而逃,沒錢的孑身獨往。道路之間,那些拖男帶女、攜老扶幼的情形,真是目不忍睹,耳不忍聞。獨有山西大同府有一家姓華所住的那條街,當時人稱為華閣考街。蓋因他家上代做過宰相,入閣賜第,故爾相沿日久,即以閣老做了街名。這人家老夫婦二人,丈夫名叫華童,雖末中舉,也是個縣學生員。妻子王氏,生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叫為兆璧,次子名叫為兆琨,三子名叫為兆瑗。這兆璧年方一十六歲,平日卻不出外附學,兄弟三人皆是他父親在家課讀、生就了天姿聰敏,這也不表。惟有這第三子孝順友愛的情形,實在令人可欽可敬。就是那寢則同床、食則同席,那些外面好看,還不能比他三人。

  這日弟兄三人正在書房念書,忽聽門外鑼聲響亮,人聲鼎沸。那一片吵鬧之音,遠遠而來。華童聽了十分詫異,忙今兆璧出去觀看究是何故。兆璧答應一聲出了大門,早見街上家家關門閉戶,來往跑的人無不哭聲震耳。

  兆璧看見這般情形,知道不是好事,忙拉住個熟人向他問道:“你們?nèi)绱舜颐?,又如此啼哭,究為的何事?”那人正在跑得匆忙,被他拉住,只得向他說道:“大相公你還在此纏我,現(xiàn)在安祿山造反,大兵已離城不遠。你還不快快回去搬家逃命呢!”兆璧聽了這話,真是出世以來只聽人說過從未見過的事。一聽賊兵已離城不遠,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跑回家中向他父親說道:“不好了,外面那些人奔逃哭喊,皆因安祿山造反,賊兵離城不遠,故此各家關門閉戶,預為逃難了。”

  華童聽了也就魂飛天外,隨即進房告訴他的妻子。此時王氏正與他兩個女兒春姑、秋站在廚下煮飯,聽說造反,大家皆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華童道:“你們不必害怕,古來道得好:水來土掩,將領兵行。我們既無兵權,又無地方之責,只好逃往他方暫躲兵釁。但你們母子均可去得,我卻不能。只因我雖未中舉,受皇家的官責,也是個縣學生員,豈不知見危授命!你們大家可趕緊收拾,所有動用什物可不必帶,只將那簡便的細軟帶去就是了。此刻出去離南門不遠,出了南門先到守墳的陶家暫住一宵,不過一二十里地方即到他家,等至明日探聽風聲,然后再往他處逃走。我是在家耑等賤來,以便盡節(jié)了!”又將兆劈叫了過去,分付他許多的話,叫他等賊平之后,務要用心念書,以求上進。家庭中弟兄姊妹務要和氣相待的話,又說了一回。

  兆劈說道:“爹爹即然不逃,孩兒也是不走的。就請母親同兄弟去罷?!比A童道:“這是何故?我方才已經(jīng)說過,你們非我可比。我究競是個縣學生員,自應盡節(jié)圖報。你現(xiàn)在年紀尚輕,且你母親等人一路前去無人照應??傄阃ブ泻?,你為何不去?”兆璧道:“我看父親所說的話雖是正理。但是父親既能盡忠,孩兒就不能盡孝么?況且還有兩個兄弟,盡可同母親前去,兒子是不去的了。要去連父親大人一同而去,父親大人不去,兒子也不去。”

  你道兆璧為什么這般說法?只因他知道華童的性情,說出話來,皆是牢不可破的。因此他也說不去,欲要華童見他可憐,或者回心轉念,也未可知。那知父親執(zhí)意不從,說道:“你欲行孝道,先違了父命,便不是個孝子!”

  兆璧被他父親教訓了兩句,曉得不能挽回,只好在一旁痛哭不已。倒是兆琨靈機說道:“爹爹欲想盡忠,我看這事不為報國?!比A童正被兆璧惹得要動氣,聽了這話,格外的怒道:“你這畜生,如此年幼,知道些什么?怎的說我不為盡忠?”兆琨連忙跪下道:“我看父親雖然以死報國,卻是與國家無益。且未至那盡忠的時分,不過是些草寇,若能此刻暫避其鋒,倘得遇了機緣拿了兵符,那時掃平這些丑類,方是為臣盡忠的道理。如謂一個個皆是以死報國,國家到無人辦事了。兒子是看的這世面,故爾說父親不為盡忠。在兒子意思,還是大家一齊逃走的好,以便后來代皇家出力。”華童被兆琨這一陣哭訴,反倒沒有話說。只望著大家發(fā)怔。王氏同了兩個女兒見了這般,也乘勢就順住兆琨的話說了許多。華童嘆了一口氣道:“古來忠孝兩字本難兩全,欲求千載只在一時。我之心下早有定見,現(xiàn)在雖可同你們一起出去,但是到了那身不由已的時節(jié),也只好各行其是了。”說完了,與王氏等人忙忙的帶了些金銀首飾,華童先將祖宗的影像請了下來,先在前走,大眾出了大門,將門倒鎖,旋即跟住那路上的人,出了南門。

  此時天已過午,走到日落的時分,方到陶五的莊上,也就亂紛紛的驚慌不定。陶五看見華童合家皆來,忙的上來迎道:“我們這里午前就聽見這個信息,那里大路上紛紛的人逃出城來,只是不見主人出來。滿想等一夜,明日再不到,打算進城去接了。現(xiàn)在既來了,真是好極了??炜斓恼堖M去,里面房間早已騰出來了。”說了,眾人遂走進草房,陶五的妻子兒女也就把王氏同春姑、秋姑三人,同至里面。陶五又叫他兒子進來送茶送水,伏伺他父子等人。忙了一會,已至上燈的時候。華童那里吃得下晚飯?無如陶五苦苦的相勸,勉強吃了些稀飯,胡亂唾了一夜。

  次日天尚未明,莊外人喊馬嘶,一隊隊的人過去。華童聽了向陶五說道:“你們出去探聽現(xiàn)在城中怎么的了?”

  陶五答應了,還未出門,只見他兒子已跑了進來,說道:“昨晚有人去打探得賊兵大隊已經(jīng)到了雙橋鎮(zhèn),就于彼處地方住扎下來,并未入城。今日府大老爺已將四面城門緊閉,調(diào)齊兵丁站城,專等省中大兵前來救應,然后開仗呢?!比A童聽了點點頭,兆璧同兆琨弟兄們低低的說道:“幸于昨日求得父親出了城來,不然如今關在城中,那時如何是好?”過了一日,城中仍無信息,賊兵也不攻打城池,彼此各相探間。

  到了第三日,陶五便約了莊上幾個人至城外附近看看動靜。去了好一時,只見喘吁吁的跑回來說道:“我們此地還不能住呢。那知賊兵外面雖不攻打,卻是在賊營中控了地道,直通城內(nèi)。昨日已經(jīng)挖好,今夕五更就調(diào)齊眾賤,將西南北三門圍困得十分緊急,單留一東門不困。聽說東門就是地道,現(xiàn)在大約已經(jīng)埋藏好了,若今日攻打不下,晚上就要放地雷火炮,轟開地道了。城中如今還不知道,若果如此,這里豈可住得么?”

  王氏太太說道:“雖然住不得,只是沒有他方去處,如何是好呢?”陶五道:“離此一百五十里有座湯家鎮(zhèn),我有個兄弟在那鎮(zhèn)上開了個小雜貨店,到了那里可以叫他尋找地方住下,比在這里好多了。我們是一定到他那里去罷,不知主人的意下怎么的?”王氏道:“既然是有如此去處,我們就準于明日前去罷了?!比A童聽他們議論,只是不開口。到了晚間正要吃晚飯之際,忽聽一聲如天崩地裂一般:將桌上的碗盞悉皆裂碎,遠遠的嘲響之聲不絕于耳。陶五說道:“不好了,一定是地道轟開來了?!?br />
  正說之際,莊上已四方鳴鑼,說今夜賊人怕要來打劫莊子,預備各家出人防堵。如果賊人前來就與他開仗。陶五聽了這話,只得叫他兒子出去應名,自己在家與他妻子,將家中妻子房中什物及家中常用的車輛收拾出來,專等明日清晨推王氏太太并兩個姑娘到湯家鎮(zhèn)去。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