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唐
《于丹〈論語〉心得》的第47頁,引用了《論語·子罕》中的一段話:“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庇诘み@樣解釋:
孔子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禮節(jié)。他尊禮,守禮,行禮,并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
此外,在第89頁于丹是這樣解釋“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一句的:
問到這個問題,老師不能不說話了,他說:“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敝卫硪粋€國家最核心的東西是講究禮讓,可是子路的話一點都不謙虛,所以笑笑他。意思是說,要以禮制去治理一個國家,首先你的內(nèi)心要有一種溫良恭儉讓,這是一個起點。你看子路說話的時候那么草率,搶在大家之前發(fā)言,說明他內(nèi)心缺乏一種恭敬和辭讓啊。
兩段文字,就有兩種說法,一開始于丹認為孔子尊的禮是“禮節(jié)”,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其后又提出“為國以禮”的“禮”是“禮讓”。在于丹的筆下孔子成了任人打扮的新娘,孔子所說的禮,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看了于丹的書,讀者無法得到明晰的答案,反而變得更加迷惑不解。
事實上“禮”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不理解“禮”的含義,我們很難真正了解孔子和他的思想,也難以真正讀懂《論語》。
東漢許慎去古未遠,我們先來看看他在《說文解字》里是如何解釋“禮”字的:
NB337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豊,豊亦聲。
許慎認為“示,神事也?!?,就是說示字與祭祀和鬼神有關(guān)。豊字,本指古代祭祀用的禮器。禮字從示從豊,豊亦聲,許慎的意思是說,禮與祭祀和鬼神之事有關(guān),含有通過祭祀神靈以求神靈降福庇佑的意思。
許慎對“禮”字的解釋與孔子的觀念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從《禮記》、《左傳》等典籍的零星記載看,孔子主張的禮是起源于天道的。
《禮記·禮運》引用孔子的話說:
“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于天,毅于地,列于鬼神,達于喪、祭、射、御、冠、昏、朝、聘?!?/p>
《禮記·禮運》還記載有與此相似的孔子的言論:
“夫禮必本于大一”;“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
類似的說法還見之于《左傳·文公十五年》:
“禮以順天,天之道也?!?/p>
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就文明的發(fā)展程度來說,類似于人的孩童時代。對于小孩來說外面的世界總有太多的未知,因此小孩總是喜歡問一些在大人們看來天真可笑的問題。小孩問了,大人已知的當然會給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對于孔子時代的先民來說,很多的未知可能一時無法找到正確的答案,于是人們對未知由好奇變成了恐懼和敬畏,認為在冥冥之中有天意在決定著一切。不管是錦衣玉食的貴族,還是貧病交加的底層民眾,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回,在這一點上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對未知的敬畏感,對死亡的恐懼感,對個體命運的無力感,促使當時的人們相信有萬能的天神主宰著人世的一切。
孔子以當時人們最為敬畏的“天”為載體,提出了自己的治世理論,他認為“天”是人世間的最高主宰,禮是“本于天”的,先王要順應天意加以運用,用來管理“人情”,克制人的不合理欲望。離開了禮,圣人也無法治理社會,天下百姓更是不知所從。從這里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禮”,其實就是孔子主張的一套符合統(tǒng)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推而廣之,在社會生活中,“禮”可以表現(xiàn)為由于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禮節(jié)”。
既然“禮”是一套符合統(tǒng)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那么其具體內(nèi)容包括些什么呢?正如孔子所說的:
“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shù)之交也?!?《禮記·哀公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