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話:“躲進(jìn)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春夏與秋冬”,這也是“五四”運動之前,魯迅生活的真實寫照。究竟是誰擾亂了魯迅的平靜生活?這位高人動用了怎樣的攻心策略,讓魯迅出山的呢?
《新青年》里面有一個編輯,叫錢玄同。我們現(xiàn)在知道這名字,他是大名鼎鼎的學(xué)者,他看周大哥在家里抄一些古碑,字寫得很好,很古雅,爐火純青的感覺,于是便問周樹人:"你抄了這些有什么用?。?兩人開始了很微妙的對話19,周樹人回答:"沒什么用。"你問有什么用,我就干脆直接回答你沒有用。周樹人也明白,你是不是想向我直銷什么東西,拉保險?他的意思是說不要指望我,人不做無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我就是無聊20。知識分子有的事情看起來很高雅,其實是一種偽裝,都是為了打發(fā)無聊的人生,都是消磨人生的方式。知識分子就會笑話別人,比如看不起女同志逛商場。人家逛商場也能逛得生命力蓬勃,比你天天在家摸這幾本書還要更有人間味呢,誰說寫文章一定比打沙發(fā)高雅,事情和事情本身是不能相比的,要看你有什么意義。你縫一個針線包是一個很俗的事情,送給志愿軍馬上就不俗了,馬上意義就上去了,所以我們不能看行動本身是雅是俗,任何一個事情本身也可能是雅的,也有可能是俗的,還有可能是騙人的,魯迅清楚地知道這一點。魯迅的高明之處,就是從來不裝孫子,"我就沒有什么用",魯迅經(jīng)常解剖自己說自己無聊,魯迅標(biāo)識了自己的無聊,雖然是無聊,但露出了一個奇門,畢竟有一個套路。錢玄同從這個套路入手,你說你無聊,那我請你出來玩玩,說正好我們這兒有一個事,你看這個事怎么辦?我們這兒有一個雜志剛剛掛牌上市,廣告造得挺火,可是產(chǎn)品一直打不出去,你看怎么辦?大哥在家里,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你為何不出來幫我們兄弟一把,你這么有經(jīng)驗,幫助我們小哥幾個,我們一塊把生意做大做強。錢玄同用感情、用比喻、用道理來說動,來打動周樹人??墒侵軜淙瞬皇悄敲摧p易被說動的,別給我來這套,不行不行,我都快40歲了,我早就洗手不干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早就不干了,我不跟你們小孩子瞎玩兒。我們知道,過去的舊社會,人的壽命短,40歲都是老頭子了,十四五歲的人都結(jié)婚了,十六七歲就有孩子了,30歲就當(dāng)家了,過去40歲的人開口就叫老漢,周樹人覺得自己是一個老頭兒了。
錢玄同是一個激進(jìn)分子,他說中國之所以老氣橫秋,都是一幫老人害的,他說人一過了40歲就該槍斃21,中國才能進(jìn)步,說40歲以上的人就沒有新思想了,就落后了??墒清X玄同自己到四十多歲就不提這個事了,腆著臉活了下來??墒囚斞高€記得這個事,錢玄同40歲的時候,魯迅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錢玄同,其中有一句"做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22。
錢玄同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名闖將,20多歲的錢玄同便開始給《新青年》雜志投稿,積極支持文學(xué)革命,也在積極為雜志尋找合適而優(yōu)秀的撰稿人,他想到在日本留學(xué)的同窗好友周樹人和周作人,周作人很快就有稿子交來,而他的兄弟周樹人卻遲遲沒有動手。年輕氣盛,生性執(zhí)拗的錢玄同便不厭其煩地經(jīng)常拜訪魯迅,最終錢玄同是如何說服魯迅的呢?
錢玄同去說動周樹人的時候,周樹人覺得自己歲數(shù)不小了,從年輕的十幾歲離家出走,到獨自在外面奮斗、尋找人生的道路,這么多年過去了,經(jīng)過了許許多多的變革、消沉、再變革、再消沉,他覺得好像沒什么希望了,一切都是重復(fù)的,一切都是循環(huán)的,難道中國真的能進(jìn)步嗎?我們不要以為魯迅生來就是那么深刻,一下子達(dá)到那樣高度的,他更多的時候是懷疑,不自信,既不相信別人,對自己也不相信。他想算了,我都快40了,過幾年,從單位辦一個病退,就安度晚年了。我們后來知道,魯迅55歲就去世了,此時此刻,距離他去世還有18年,可此時的他還沒有出山呢!還把寶劍掛在墻上閑呆著呢!為什么不出山?不是覺得自己功夫不夠,而恰恰是功夫太高,覺得自己沒有好的對手,也沒有好的觀眾,出去干嘛?誰也欣賞不了他,所以不愿意出山,后來他迫不得已出山,一出山就笑傲江湖18年,那18年是非常風(fēng)光的18年,結(jié)果怎么樣呢?還是沒有對手!那18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18年,魯迅連一個對等的知音都找不到,最后還是寂寞地離開人世,他是獨孤求敗的一生,寂寞地來,寂寞地去,沒有對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