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第46節(jié):兩個書包背到上大學(2)

一路保送到北大:一位父親的35個教子故事 作者:丁廷福



  第一個書包陪伴的是丁羽的懵懂時期,那時,書包對一個男孩似乎還沒有引起有關新舊精劣的關注。真正對他的性格塑造起作用的是第二個書包。

  第二個書包是從小商品市場買的用帆布縫制的軍用書包,又大又結實,還特便宜,才20元。這在當時,好一點的學生書包可都是100多元哪。

  去買書包的路上,我就和丁羽談了自己的觀點:買東西首先要講實用,其次要看性價比,再是要根據自己家的經濟條件。我不一概反對買名牌,但要和自己家的經濟條件相符。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就只能買經濟實惠型的,我們要攢錢給你買電腦,而買電腦卻不能買太差的,因為差的電腦太慢,會讓你等待,浪費你最寶貴的時間。生命是由時間組成的,浪費時間就等于浪費生命。丁羽同意這個觀點,對買這個經濟實惠型的書包很滿意。

  使用中發(fā)現,該書包的背帶窄而薄,當書多沉重時,背起來不舒服,勒肩。另外,書包較軟,不成型,放書不夠方便。為此,丁羽提議對書包做一次大手術:將上一個報廢書包的背帶和內部加襯換到這個軍用書包上來。說干就干,我和丁羽一起動手拆卸縫制,很快,一個組裝后美觀、實用的書包就背到了丁羽的肩上。丁羽為自己的創(chuàng)意成功而興奮不已。就是這個書包,一直陪伴丁羽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三,整整用了七年。

  七年里,書包開縫、斷帶、壞卡子不知多少次,每次都是我親手縫補、修理。到后來,整個書包的邊縫幾乎重新縫制了一遍,粗大的輪胎線針角暴露在外,背帶靠肩部分已磨得斷了線。

  老家的親戚來我家,看到這情況后給丁羽買了一個新書包。我知道老家的人誤會了。我對他們說,我是在通過書包這件事,培養(yǎng)丁羽的價值觀。現在,學生們中間動不動就比穿戴,比名牌,而我卻要讓世人看看,正像當年小米加步槍的軍隊能解放全中國一樣,我們背著破舊書包上學的孩子能考名牌大學。我把老家的親戚領到新買的電腦旁,問他們:9200元組裝的電腦,誰家舍得給孩子買?他們明白了,也服氣了。

  有時,我也時常問起丁羽,是否因為背破舊書包而遭人譏笑,他每次都十分自信和自豪地說:我是尖子生,誰敢嘲笑我。在此,我對培育丁羽成長的七一小學、中關村中學和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良好校風表示欽敬和謝意。試想,如果沒有這些學校不攀比穿戴的校風作基礎,我的家庭教育的設計和理念很可能會付諸東流。

  窮什么不能窮教育,富什么不能富孩子。背破舊書包上學的意義已遠遠超出這件事本身。在丁羽小學階段,由于我們受經濟條件所限(那時全家3口人只我一人上班,夫妻雙方老家還有三位老人需要贍養(yǎng)),丁羽除了校服外,幾乎沒有給他買過什么衣服,穿的都是親戚、鄰居或朋友家孩子穿剩的舊衣服。這些衣服丁羽穿過后,又都洗凈熨平后送給了親朋好友中比他小的孩子。丁羽從中學會了勤儉,學會了互助,學會了關心,學會了物盡其用?,F在,我們家經濟條件逐步改善了,丁羽也背起了上百元的書包,穿上了兩三百元一雙的球鞋。但我相信,通過這一件件、一樁樁小事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教育,那種勤儉樸素、求真務實的思想作風已經像一顆種子一樣種在了他幼小的心靈中,必將成為他完美性格的一部分,在一生中發(fā)揮作用。

  比如,丁羽在上大學時想在自己的宿舍里放一臺個人電腦,就在網上反復尋找既能滿足需要、而且經濟實惠的組裝方案。因為電腦這東西,滿足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想一步到位或高檔都是不切實際的,也是非常浪費的。

  在上大學即將報到之際,我經常和丁羽一起談論金錢在人生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因為這是人生相當重要的一課。我們已商定,在大學里一定要有意結交一名來自農村的貧困同學,一方面從他那里學得一些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一方面從幫助他戰(zhàn)勝貧困中獲得思想的升華。丁羽在思想境界方面能夠實現什么層次的跨越,能夠走多遠,我在觀察著,也在期待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