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終由于這個探子的疏忽,露出了馬腳。
族長聽完這一切后,當即下令格殺了這個探子。
然后讓勇士搜遍偃路子全身,可是始終沒有找到任何發(fā)現(xiàn)。
于是族長慢慢地回想偃路子生前留下的話,可事實上偃路子留下的只有一句話,就是奴人在傳書的時候上面寫的“隨人按跡”,這句話當時大家已經(jīng)推測過了,難道說偃路子在陵墓附近留下了新的印記?想到這兒,族長下令讓幾個人押運偃路子的尸首回去,到了族中之后安排眾人分散潛入冶國,到陵墓前會合。其余的跟著族長,又回到最初的陵墓前,尋找偃路子生前有可能留下的印記。
這是一座小土丘,陵墓是從土丘的上方斜開了一個洞,直通往下面,有幾十米深。洞口是兩個龜趺座,里面是石砌的通道,兩側雕滿了記載冶鰹王生平事跡的浮雕,眾人往里面仔細搜索了一遍,和一般的諸侯陵墓一樣,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
眾人搜索了一天,覺得十分疲倦,于是族長帶著眾位勇士來到最后發(fā)現(xiàn)偃路子的坑穴前,捏土為香,拜了幾拜。族長仰天祈禱,說道:“偃路子,你為了族人嘔心瀝血,拼盡一生的時光,可是到了最后,為什么就——你若是在天有靈,就告訴我,怎么才能找到讓族人安居樂業(yè)的世外之地,讓族人世世代代永享平和幸福。”說完雙手作揖,叩拜了幾下。那個時代,最講究禮法有序,他是族長,雖然偃路子是族中的功臣,但是也不用磕頭,只需躬身作揖就行,但是其余的勇士必須跪下磕頭,以示尊敬。
這幾個人都是族中的佼佼者,所以這些人頭一磕下,用力過猛,直捶得地面“咚咚”作響。
看著眼前的殘坑荒丘,族長不由得想起了往日和偃路子及其族人在一起把酒言歡的情景,禁不住黯然淚下。
族長了解偃路子,用現(xiàn)在的話說,他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不然也不會孤身一人尋找世外之地,而最終淪入冶鰹王的魔掌,受盡凌辱而死。
突然他想起有點不對。
就是偃路子最后的表情。
他是含笑而去的。
依照偃路子平生做事的態(tài)度,沒有做完的事情,心是絕對不會放下。
他并沒有告訴族人“靈山”最終的下落,也就是說就算他找到了“靈山”,可是沒有告訴族人,這件事就沒有完成。
可是他為什么臨終前笑得那么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