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非熊
顧非熊,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三十年不中進(jìn)士。唐武宗于會(huì)昌五年(845)因聞其詩名,親自調(diào)閱試卷,追榜放令及第。唐宣宗時(shí),任盱眙(今江蘇盱眙縣)尉。慕其父顧況處世風(fēng)格,棄官隱居茅山。《全唐詩》錄存其詩72首,《全唐詩補(bǔ)編》又補(bǔ)錄五首。
西明寺合歡牡丹[1]
綠莖同本兩花連,似證分身色相圓[2]。黃藥斗香欺瑞麥[3],檀葩并秀掩嘉蓮[4]。奏開祥瑞來天使,折去芳枝到御筵。想得六宮人盡愛[5],幾多纖指遞相傳。
《全唐詩續(xù)拾》卷29
注釋:[1]合歡牡丹:并蒂牡丹。[2]佛教的分身說認(rèn)為諸佛以方便力化導(dǎo)各處眾生,于是分身于四面八方,而現(xiàn)成佛之相。宇宙萬象是由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只是表現(xiàn)為名言概念和相狀,沒有自性,是假有、似有。它們的本原是佛性,又叫真如、心、如來藏、理法界,由于無法用世俗語言來描繪,就把它叫做空,空不是空無所有,而是實(shí)有、妙有。真如佛性超越時(shí)間空間,圓滿寂凈實(shí)在。這句詩就是說佛教以世間俗態(tài)在證得這個(gè)真諦。[3]黃藥:黃牡丹花。瑞麥:一桿兩穗的麥子。[4]檀葩:比喻帶有芳香氣味的牡丹花,檀香樹奇香,故云。嘉蓮:并蒂蓮。[5]六宮:泛指皇后妃嬪在皇宮中的住所。
今譯:在同一枝條上合歡牡丹并蒂雙開,/表明萬象同一本體,圓滿實(shí)在。/花朵艷麗,香氣濃烈,/壓過了并蒂蓮,比下去雙穗瑞麥。/這是天使報(bào)來的吉兆,/折下來呈遞御宴邀皇帝青睞。/會(huì)有多少纖纖手指傳看,/六宮嬪妃人人喜愛。
許棠
許棠(822-?),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因《過洞庭湖》詩有名,被稱為許洞庭。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進(jìn)士及第。歷涇縣尉、虔州從事、江寧丞。
留別故人
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難。無門閑共老,盡日泣相看。鳥畏聞鵜鴂[1],花慚背牡丹。何人知此計(jì),復(fù)議出長安?
《全唐詩》卷603
注釋:[1]鵜鴂(tíjué):杜鵑鳥。屈原《離騷》說害怕聽到它先鳴叫,"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今譯:卓犖超群的人難以同庸人結(jié)成伙伴,/從來就是這樣,并非今天才如此這般。/英雄失路,托足無門,我同誰相老此生,/只有自己整天孤零零地淚水洗面。/我害怕聽到杜鵑啼叫,百草衰老,/慚愧年年考不中進(jìn)士,對(duì)不住牡丹。/誰能理解我的這番心愿,/我同他再次商量離開長安。
唐彥謙
唐彥謙,字茂業(yè),自號(hào)鹿門先生,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進(jìn)士及第,官終刺史。有《鹿門先生集》。
牡丹
顏色無因饒錦繡[1],馨香惟解掩蘭蓀[2]。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全唐詩》卷672
注釋:[1]饒:寬恕,謙讓。[2]惟解:只知道,只懂得。蘭蓀:蘭花和荃,都是香草。
今譯:牡丹沒理由虛推錦繡比自己顏色豐富,/蘭花和香荃的氣味也比自己遠(yuǎn)遠(yuǎn)不足。/不忍看煙籠霧罩中牡丹花朵濕漉漉,/那是越國的美女西施在傷心地啼哭。
牡丹
真宰多情巧思新[1],固將能事送殘春[2]。為云為雨徒虛語[3],傾國傾城不在人[4]。開日綺霞應(yīng)失色[5],落時(shí)青帝合傷神[6]。嫦娥婺女曾相送[7],留下鴉黃作蕊塵[8]。
《全唐詩》卷672
注釋:[1]真宰:萬物的主宰。[2]能事:造物主擅長之事。[3]為云為雨:用巫山神女典。徒:枉自。[4]傾國傾城:用李夫人典。[5]綺:美麗。[6]青帝:司春之神。[7]嫦娥:神話所說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丈夫從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不死之藥,遂奔月宮成仙。婺(wù)女:星名,又稱為女宿、須女、織女,二十八宿中玄武七宿的第三宿,有四星。[8]鴉黃:唐代婦女涂抹面額所用的黃粉。
今譯:造物主情感豐富,構(gòu)思新鮮,/造出牡丹這最好的東西來歡送春天。/巫山神女為云為雨只是白說瞎話,/絕代佳人傾城傾國未必盡然。/牡丹一開放,美麗的云霞失去了光彩,/牡丹一凋零,東君無奈,傷透了心肝。/嫦娥和織女都曾依依惜別,/把涂面的鴉黃充當(dāng)花蕊贈(zèng)與牡丹。
牡丹
青帝于君事分偏[1],秾堆浮艷倚朱門。雖然占得笙歌地,將甚酬他雨露恩。
《全唐詩》卷672
注釋:[1]事分(fèn):職務(wù),職分。
今譯:青帝偏愛你,執(zhí)行職責(zé)不講法度,/讓你濃妝艷抹,生長在豪門大戶。/你聽著笙歌,享著清福,/拿什么報(bào)答他施加于你的陽光雨露!
魚玄機(jī)
魚玄機(jī)(844?-868),字幼微,一字蕙蘭,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嫁給補(bǔ)闕李億作妾,李妻不容,遂于唐懿宗咸通初入長安咸宜觀為女道士。咸通九年,因妒殺婢女綠翹而被處死。
賣殘牡丹
臨風(fēng)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yīng)為價(jià)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里[1],翠葉那堪染路塵。及至移根上林苑[2],王孫方恨買無因[3]。
《全唐詩》卷804
注釋:[1]稱(chèn):適合。[2]上林苑:指長安的皇家苑囿。[3]王孫:一指王者之孫,二指公子,后泛指貴族、官僚子弟。
今譯:牡丹花隨風(fēng)凋零,叫人無限感慨,/今年已是繁華消退,春光不再。/只因香氣太濃,彩蝶不敢光顧,/總是價(jià)格太高,人們不肯理睬。/這么美麗的花朵只配生長在皇宮,/哪能隨處亂栽蒙受道路飛塵的侵害!/真到了移植到皇家禁苑的那一天,/公子哥兒們才后悔再?zèng)]機(jī)會(huì)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