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齊梁陳均都建康。宋武帝崇尚儉約,因晉之舊,無所改作[1]。..文帝新作東宮。又“筑北堤,立玄武湖于樂游苑北,筑景陽山于華林園”。“及世祖(孝武帝)承統(tǒng),制度奢廣,追陋前規(guī),更造正光,玉燭,紫極諸殿。雕欒綺節(jié),珠窗網(wǎng)戶..。”[2]又“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見注1],“起明堂于國學(xué)南。”[3]“為先蠶設(shè)兆域,置大殿七間,又立蠶觀。”[4]“立馳道,自閶闔門至于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于玄武門”[見注1]。“置凌室于覆舟山,修藏冰之禮”[見注1]。
齊代宮苑之侈,以東昏侯(公元499—501年)為最。三年,后宮火,“燒璿儀、曜靈等十余殿,及柏寢,北至華林,西至秘閣,三千余間皆盡。..于是大起諸殿。..又別為潘妃起神仙,永壽,玉壽三殿,皆匝飾以金壁。窗間盡畫神仙。..椽桷之端,悉垂鈴佩。..造殿未施梁桷,便于地畫之,唯須宏麗,不知精密,..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涂壁皆以麝香。錦幔珠簾,窮極綺麗。..剔取諸寺佛剎殿藻井仙人騎獸以充足之。..又以閱武堂為芳樂苑,窮奇極麗。..山石皆涂以彩色??绯厮⒆祥w諸樓..”[5]。
梁代營建之可紀(jì)者:武帝作東宮、作神龍仁獸闕于端門大司馬門外、新作國門于越城南;作宮城門,三重樓,及開二道,殆即漢函谷關(guān)東門圖之類也。武帝又新作太極殿,改為十三間;新作太廟,增基九尺。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琬琰殿火,延燒后宮屋三千間”[6],然未見重建之紀(jì)錄。帝崇信佛道,初創(chuàng)同泰寺,又開大通門以對(duì)寺之南門,又“于故宅立光宅寺,于鐘山立大愛敬寺,兼營長干二寺”[7]。于苑囿方面,則有王游苑而已。侯景亂后,元帝立于江陵,而建業(yè)雕殘。
陳武帝以“侯景之平也,太極殿被焚..乃構(gòu)太極殿”[8]。“天嘉中,盛修宮室,起顯德等五殿,稱為壯麗”[9]。至后主至德二年(公元584年),“乃于光熙殿前起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閣高數(shù)丈,并數(shù)十間。其窗牖壁帶懸楣欄檻之類,并以沉檀香為之。又飾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nèi)有寶床寶帳。每微風(fēng)暫至,香聞數(shù)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10]。此風(fēng)雅帝王燕居之建筑,殆重在質(zhì)而不在量者也。
拓跋魏營建之功極盛,蓋當(dāng)時(shí)南夏崩裂,而魏則自道武帝至東西魏之分,約一百五十年間,政治安定,故得以致力于土木也。魏始都盛樂(今內(nèi)蒙和林格爾縣)..至道武帝“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11]。太武帝“截平城西為宮城,四角起樓,立墻。門不施屋,城又無■。..所居云母等三殿,又立重屋。..殿西鎧仗庫,屋四十余間;殿北絲綿布絹庫,土屋一十余間。太子宮在城東,亦開四門,瓦屋,四角起樓。妃妾住皆土屋。..又有懸食瓦屋數(shù)十間,..其郭城繞宮城南,悉筑為坊,坊開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城西南去白登山七里,于山邊別立父祖廟。城西有祀天壇,立四十九木人,長丈許。..城西三里刻石寫五經(jīng)及其國記。于鄴取石虎文石屋基六十枚,皆長丈余,以充用。..正殿施流蘇,金博山,龍鳳,朱漆畫屏風(fēng),織成幌坐,施氍毹褥。前施金香爐,琉璃缽,金碗,盛雜食。..自太武至獻(xiàn)文,世增雕飾。正殿西筑土臺(tái)謂之白樓。獻(xiàn)文帝禪位后,常游觀其上。臺(tái)南又有伺星樓。正殿西又有祠屋,琉璃為瓦。宮門稍覆以屋,猶不知為重樓,并設(shè)削泥采畫金剛力士,胡俗尚黑,又■畫黑龍,相盤繞,以為厭勝”[12]。
平城魏陵墓多建石室。孝文帝“起文石室靈泉殿于方山”,又“建永固石室,立碑于石室之庭”[見注11]。其永固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階欄檻,及扉戶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陽之八風(fēng)谷黑石為之,雕鏤隱起,以金銀間云炬,有若錦焉..”[13]。此蓋承后漢石室之制而加以華飾者歟?
自道武帝營平城,至孝文帝遷洛京,平城宮郭苑囿營建之見于史籍者尚極多。遷洛以前,“將營太廟太極殿,遣(蔣)少游乘傳詣洛量準(zhǔn)魏晉基址”,然后“移御永樂宮,壞太華殿,經(jīng)始太極殿”[14]。并“東西堂及朝堂,夾建象魏,乾元,中陽,端門,東西二掖門,云龍,神虎,中華諸門,皆飾以觀閣..”[見注13]。
孝文帝傾心漢族文化,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年,幸洛陽,周巡故宮基址,傷晉德之不修,詔經(jīng)始洛京。十九年(公元495年)“金墉宮成,..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見注11]。宣武帝景明中,“發(fā)畿內(nèi)夫五萬五千人筑京師三百二十三坊”。又起明堂,圓邱,太廟。并營繕國學(xué)。其苑囿則有華林園,園有景陽山;有天淵池,遷代京銅龍置焉,池西立山,“采掘北邙及南山佳石,徙竹汝潁,羅蒔其間。經(jīng)構(gòu)樓館,立于上下。樹草栽木,頗有野致”[見注11]。
佛教至?xí)x而普傳中國,其在北魏則“京邑帝里,佛法豐盛,神圖妙塔,桀跱相望,法輪東轉(zhuǎn),茲為上矣”[見注13]。代京寺塔之見于史籍者甚多。武州川側(cè)石祗洹舍及諸窟室,后世所稱為云岡石窟者,尤為佛教建筑及雕刻之罕貴史料。洛陽寺塔一千余所,見于楊衒之《洛陽伽藍(lán)記》者四十余。其規(guī)模最盛者莫如靈太后胡氏所立永寧寺。“寺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覆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剎上有金寶瓶,..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鐸,復(fù)有鐵鎖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浮圖有九級(jí),角角皆懸金鐸。..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釘。..復(fù)有金環(huán)鋪首。..繡柱金鋪,駭人心目。..浮圖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極殿。..僧房樓觀一千余間。雕梁粉壁,青瑣綺疏。..括柏松樁,扶疏拂檐;翠竹香草,布護(hù)階墀。..寺院墻皆施短椽,以瓦覆之。..四面各開一門,南門樓三重,通三道,去地二十丈。..圖以云氣,畫彩仙靈。..門有四力士,四獅子,飾以金銀,加之珠玉,..東西二門,亦皆如之。所可異者唯樓二重。北門一道,不施屋,似烏頭門。四門外樹以青槐,亙以綠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15]。
魏在代京武州川營窟寺,遷洛之后,遂亦于伊闕營石窟寺焉。熙平中,太后屢行幸。今龍門石窟是也。所謂古陽洞與賓陽三洞皆北魏所鑿。
魏分東西之后,東魏都鄴,“鄴都雖舊,基址毀滅”[16],蓋太武帝所焚毀也[17]。孝文帝幸鄴,起宮殿于鄴西。孝靜帝遷鄴,以天平二年(公元535年),“發(fā)眾七萬六千人營新宮”。興和元年(公元539年)“發(fā)畿內(nèi)民夫十萬人城鄴。..新宮成”[見注11]。
齊既篡魏,起宣光,建始,嘉福,仁壽,金華諸殿,又“發(fā)丁匠三十余萬營三臺(tái),因其舊基而高博之。大起宮室及游豫園。天保九年(公元558年)三臺(tái)成,改銅雀曰金鳳,金虎曰圣應(yīng)。冰井曰崇光”[18]。至武成帝則又施三臺(tái)為佛寺,后主“更增益宮苑,造偃武修文臺(tái),其嬪嬙諸院中起鏡殿,寶殿,玳瑁殿,丹青雕刻,妙極當(dāng)時(shí)”[見注18]。“又于游豫園穿池,周以列館,中起三山,構(gòu)臺(tái)以象滄海。并大修佛寺,勞役巨萬”[19]。又于晉陽起大明殿,起十二院,壯麗逾于鄴下[見注18]。幼主則“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nèi)”[見注18]。今太原天龍山石窟是也。
齊代對(duì)于長城頗加修筑。天保間,屢次興工;初“發(fā)夫一百八十萬人筑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又“咱西河總戍至于海。前后所筑,東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鎮(zhèn)凡二十五所”[見注18]。
西魏都長安,少所營繕。宇文周受禪,至武帝猶“身布衣布袍,寢布被,無金寶之飾。宮殿華綺者皆撤毀之,改為土階數(shù)尺,不施櫨拱。其雕文刻鏤,..一皆禁絕”。又禁佛道,毀滅經(jīng)像,為藝術(shù)一大厄運(yùn)[20]。至宣帝則大興土木,“所居宮殿幃帳皆飾以金玉珠寶,光華炫耀,極麗窮奢[見注20]。“營建東京(洛陽),以竇熾為京洛營作大監(jiān),宮苑制度,皆取決焉”[21]。又以樊叔略“有巧思,乃拜營構(gòu)監(jiān)”[22]。“雖未成畢,其規(guī)模壯麗,逾于漢魏遠(yuǎn)矣”[見注20]。
[1]《南史·宋本紀(jì)》。
[2]《南史·良吏傳》。
[3]《南史·禮志》。
[4]《隋書·禮儀志》。
[5]《南史·齊本紀(jì)》。
[6]《南史·梁本紀(jì)》。
[7]《魏書·蕭衍傳》。
[8]《南史·陳本紀(jì)》。
[9]《隋書·五行志》。
[10]《陳書·后妃傳》。
[11]《魏書·本紀(jì)》。
[12]《南齊書·魏虜傳》。
[13]《水經(jīng)注》。
[14]《魏書·蔣少游傳》。
[15]《洛陽伽藍(lán)記》。
[16]《魏書·李興業(yè)傳》。
[17]《宋書·魯秀傳》。
[18]《北齊書·本紀(jì)》。
[19]《隋書·食貨志》。
[20]《周書·本紀(jì)》。
[21]《周書·竇熾傳》。
[22]《樊叔略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