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

第三節(jié) 南北朝實(shí)物

中國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 著


  陵墓 南朝宮殿佛寺,今無存者,陵墓石刻則南京丹陽附近,遺物尚多。其地下建筑,未經(jīng)發(fā)掘,難明真相。至于地面,則山陵之前,多列石獸(麒麟或天祿辟邪)一對,碑一對或二對,標(biāo)一對。碑有龜座。標(biāo)為柱形,下為蟠螭座,上施覆蓮蓋,蓋上坐獸,柱身刻直溝,近上端處作橫版?!逗鬂h書·中山簡王傳》注“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biāo),謂之神道”[1]。及宋初寧陵被震被吹者[2]即此類也。

  云岡石窟[3]?。ǖ?1、12圖)沙門曇曜于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公元453年),“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zhèn)?,冠于一?rdquo;[4]。今山西大同縣西之云岡石窟是也。現(xiàn)存大窟十九,壁龕無數(shù)。曇曜所開五窟,在崖壁西部,其平面作橢圓形,佛像形制,最為古拙。洞中僅刻佛菩薩像,壁上無佛跡圖或其它雕飾。其次則中部諸窟,其平面之布置,多作方形,窟前多有長方形外室,門作兩石柱,壁上多佛跡及建筑型之雕飾,為孝文帝太和間所鑿。更有窟中鐫塔柱者,雕為四方木塔形。

  就窟本身論,以中部太和間造諸窟為最饒建筑趣味,外室之前,多鐫兩柱,為三間敞廊。其外壁多風(fēng)化,難知原狀。柱則八角形,下承以須彌座,柱頭如大斗。外室與內(nèi)室之間為門,門上有斗拱承屋檐瓦頂。門之上多開窗。外室壁有鐫作佛殿或龕像者。內(nèi)室或鐫塔柱于窟室中央,或鐫佛像倚后壁。壁多橫分若干層,飾以浮雕佛跡圖,佛菩薩像,或塔形??唔斏喜慷嗟駷榉礁裉旎ā?邇?nèi)雕刻所表現(xiàn)建筑形式頗多,其所表現(xiàn)之全部建筑,有塔及殿宇兩種。塔有塔柱與浮雕塔兩種。塔柱平面均方形,雕柱,檐,斗拱。每面分作三間或五間,每間內(nèi)浮雕佛像。其上部直頂窟頂,故未能將塔頂刻出,其下部各層,則為當(dāng)時木建筑之忠實(shí)模型?!堵尻栙に{(lán)記》所記永寧寺九層浮圖即此類也。此式實(shí)物,尚見于日本奈良之法隆寺,蓋隋代高麗僧所建,其型制則魏齊之法也??弑诟〉?,亦有此式木塔。

  浮雕塔有一層,三層,五層,七層者。多層者木塔型最多,石或磚塔,則多單層,塔下均有座,或素方,或作須彌座。各層檐脊均有合角鴟尾。頂上剎有須彌座,四角飾山華焦葉,其上為覆缽,缽上相輪五重或七重,尖施寶珠。《后漢書·陶謙傳》所謂“上累金盤,下為重樓”殆即此式木塔。

  窟壁浮雕殿宇有將壁之一面刻成佛殿正面形者,其柱,檐,斗拱,屋頂各部,率多清晰,各間作龕供佛菩薩像。壁上淺刻佛跡圖中之建筑物,則縮尺較小,建筑部分之表現(xiàn)不及前者清晰。

  雕刻所表現(xiàn)之建筑部分,則有階基,柱,闌額,斗拱,屋頂,門,龕,勾欄,踏步,藻井,雕飾等等。其柱有顯著印度波斯希臘影響。斗拱已有漢代所無之新原素。勾欄之制,直傳宋遼;藻井樣式,于今猶見。其各部細(xì)節(jié),當(dāng)于第四節(jié)分論之。

  龍門石窟[5] 魏既遷都洛陽,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營伊闕石窟,歷時二十四載始成。今稱古陽洞及賓陽三洞者,即此期所鑿造??咂矫婢銥楹唵沃叫问?,地面,窟頂及四壁均雕飾精麗。就全窟圖案言,雕飾較云岡諸窟為有條理,但窟在建筑上之重要性,則遜之遠(yuǎn)甚。古陽洞窟壁兩小龕,雕作小殿形,為重要之間接資料,其北壁一龕,斗拱單杪出跳為漢魏南北朝隋斗拱出跳之唯一孤例。其南北一龕作歇山頂,則云岡所不見也。

  嵩岳寺磚塔[6](第13、14圖) 河南登封縣嵩山南麓嵩岳寺塔,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為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古之磚塔。塔平面十二角形,階基之上,立高聳之塔身。塔身之下為高基,平素?zé)o飾,疊澀出檐,塔身各隅立倚柱一根,柱頭飾垂蓮。東西南北四面砌圓券門,其余八面,各作墓塔形佛龕一座。各券面砌出火焰形尖拱,塔身以上出疊澀檐十五層,頂上安磚剎,相輪七層,塔外廓略如炮彈形,輕快秀麗。塔內(nèi)部作八角形內(nèi)室,共十層,但樓板已毀,自下可望見內(nèi)頂。塔身柱及券面,均呈顯著之印度影響。

  神通寺塔[7](第15圖) 山東濟(jì)南朗公谷神通寺單層石塔一座,俗呼“四門塔”。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門,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單層,平素?zé)o飾。上部疊澀出檐,上砌方錐形頂,頂上立剎。塔形制與云岡浮雕所見單層塔極相似,其剎與浮雕塔剎完全相同。塔無建造年代校注[3],唯造像有東魏武定二年年號(公元544年),揆之形制,或?qū)俅藭r。

  佛光寺塔校注[4](第16圖)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之側(cè)有六角磚塔一座,寺僧稱祖師塔。塔高兩層。下層正面辟圓券門,券面作寶珠形拱。下層塔身之上,疊澀出檐,作蓮瓣形。其上為須彌座。座上立上層塔身,其每隅立一圓倚柱,每柱束以蓮花三道。正面砌作圓券假門,券面亦砌寶珠形狀;兩側(cè)假窗,方首直欞。窗上柱間,赭色彩畫闌額及人字形補(bǔ)間鋪?zhàn)鳌K攧x上寶瓶,雖稍殘破,形制尚極清晰。塔雖無建造年月,揆之形制,當(dāng)為魏齊間物。

  義慈惠石柱[8](第17圖) 河北定興縣石柱村石柱,北齊天統(tǒng)五年(公元569年)建。柱八角形立于覆蓮礎(chǔ)上,其上置石刻三間,小殿一間。就全體言,為一種紀(jì)念性之建筑物;就其上小殿言,則當(dāng)時木構(gòu)之忠實(shí)模型。殿以石板一塊為階基,殿闊三間,深兩間。柱身卷殺為“梭柱”,額上施椽及角梁。上為瓦頂,四注而無鴟尾。其詳部當(dāng)于下節(jié)論之。

  天龍山石窟[見注7](第17圖) 北齊幼主“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9]。即今太原天龍山石窟是也。齊石窟之規(guī)模,雖遠(yuǎn)遜于元魏,然在建筑方面,則其所表現(xiàn),所予觀者之印象較為準(zhǔn)確??呤抑埃彏槔?,三間兩柱,柱八角形,下有覆蓮柱礎(chǔ),上為櫨斗柱頭。闌額施于柱頭斗上,以一斗三升及人字形補(bǔ)間鋪?zhàn)飨嚅g。惜檐瓦未雕出,廊后壁辟圓券門,券面作尖拱,尖拱腳以八角柱承之,仍富印度風(fēng)采。

  響堂山石窟[10](第17圖) 河北磁縣,與河南省交界處,南北響堂山北齊石窟為當(dāng)時石窟中印度影響最重者??咔袄戎?,均八角形,柱頭,柱中,柱腳均束以蓮瓣,柱上更作火焰形尖拱,將當(dāng)心間檐下斗拱部分完全遮蓋。其全部所呈現(xiàn)。

  [1]《后漢書·中山簡王傳》。

  [2]《宋書·五行志》。

  [3]《中國營造學(xué)社匯刊》第四卷第三、四期,梁思成、林徽因、劉敦楨《云岡石窟中所見的北魏建筑》。

  [4]《魏書·釋老志》。

  [5]劉敦楨、梁思成、林徽因等測繪攝影。

  [6]《中國營造學(xué)社匯刊》第六卷第一期,劉敦楨《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調(diào)查記》。

  [7]梁思成測繪未刊稿。

  [8]劉敦楨《定興北齊石柱》。

  [9]《北齊書·幼主本紀(jì)》。[10]劉敦楨測繪未刊稿。校注[3]現(xiàn)已確證此塔建于隋大業(yè)七年(公元611年)。校注[4]《中國營造學(xué)社匯刊》第七卷第二期,梁思成《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筑》續(xù)象最為湊雜奇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