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們經(jīng)常努力克制對別人悲傷的同情。當受難者不在場的時候,我們因為自私會盡可能抑制這種同情,雖然未必總是成功。當我們勉強這樣去做的時候,往往會造成相反的結(jié)果,讓我們更加注意。但是我們從來不需要遏制對快樂的同情。當我們對別人的快樂感到妒忌的時候,我們根本不會有同情的感覺,相反如果沒有妒忌,我們就會很自然地表示同情。因為妒忌總是讓人臉紅,當我們因此而無法感到同情的時候,就常常裝模作樣,有時還會弄假成真。當我們表面上為鄰居的好運感到高興的時候,其實我們心里也許挺難受。即使我們不想同情別人的悲傷,我們也很容易有這種感覺。雖然我們很愿意同情別人的快樂,我們卻常常感覺不到。所以我們很自然的得出結(jié)論,人們很容易對悲傷產(chǎn)生同情,卻很不容易同情快樂。
盡管如此,我還是大膽宣布,如果沒有妒忌,與痛苦相比我們會更傾向于同情快樂,而且我們對快樂的同情更接近于當事人自己的感受。
我們愿意寬容那種過度的悲傷,即使不太同意,因為我們知道當事人為了得到旁觀者的諒解需要盡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即使他沒有完全做到,我們通常還是會原諒。但是我們不會這樣寬容過分的快樂,因為我們認為當事人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不是非常困難。我們非常敬佩那些厄運纏身卻能節(jié)制悲哀的人,但是似乎沒有人會去表揚那些一帆風順而不致得意忘形的人。我們覺得,當事人如果想讓旁觀者認可自己的情緒,在悲傷的情況下顯然要比快樂的情況下付出更大的努力。
對于一個沒病沒災(zāi)、家道殷實、品德高尚的人來說,再多的幸福也是多余的,只有輕浮之輩才會為此飄飄然。然而這種情況可以說是人類最自然的常態(tài)。雖然這個世界的悲慘和墮落這樣令人遺憾,但大多數(shù)人確實不過如此。因此他們很樂意與朋友同享這錦上添花的樂趣。
雖然好上加好是不容易的,可大家卻能從中各有所得。幸福的人距離完美無缺的狀態(tài)并沒有多遠,但是與最微不足道的痛苦卻相差十萬八千里。因此災(zāi)難常常使受害者的悲痛遠遠超過應(yīng)有的狀態(tài),更甚于幸運給人過分的快樂?!敿氄堃?中國城市出版社 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定價:20元
15 悲傷的同情總讓人難受
同情快樂讓人心情愉快,只要沒有妒忌作怪,我們就樂于沉浸在極度的歡樂中。但是對悲傷的同情總讓人難受,即使我們有所表示也很勉強。在觀看悲劇的時候,只要還有可能,我們就會盡量克制自己的同情心。就算實在無力控制自己的感情,也會努力在朋友面前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波動。我們會不動聲色地擦去眼角的淚水,生怕旁邊的人不理解我們的多愁善感,反而覺得我們軟弱無用像個女人。一個遭遇不幸、渴望得到同情的可憐人在向我們傾訴他的痛苦時仍然不免猶豫不決,那是因為他感到我們的同情中帶著勉強的情緒。想到他人冷酷的心腸,他寧愿把自己一部分的悲傷隱藏起來,而不愿盡情發(fā)泄自己的痛苦。那些春風得意、趾高氣揚的人就不同了,他知道只要我們不是因為妒忌而討厭他,就會對他的成功表示衷心的同情和贊賞,所以他絲毫不會掩飾自己的得意之情。
雖然日常的笑聲和淚水都是很正常的,但我們卻總覺得旁人更愿意同情我們的歡樂而不是悲傷,因此我們更愿意在朋友面前露出笑容,而不是潸然淚下。即使遭遇最不幸的打擊,可憐兮兮的抱怨也會讓人難堪。但勝利的狂歡卻不是下流的行為,雖然由于審慎,我們常常在成功的同時保持克制,但這是因為此時過度的喜悅最容易招致別人的妒忌。
老百姓對在競技場上超過自己的勝利者會報以熱烈的歡呼,決不會有任何嫉妒。而在旁觀一次死刑時,他們的悲痛又是那么莊嚴肅穆。我們在葬禮中的哀慟往往只是偽裝出來的表情,但是在洗禮或婚禮中我們總是感到由衷的快樂,毫無做作。在所有這些喜慶場合,我們的快樂雖然短暫,卻與當事人的感覺一樣真實。當我們熱情洋溢的對朋友表示祝賀時,的確是為他們的幸福感到高興。此時我們內(nèi)心充滿了真正的快樂,眼里閃耀著喜悅和滿足的光芒,音容笑貌、舉手投足都顯示出勃勃生氣。
然而,當我們安慰痛苦的朋友時,我們的感覺卻遠遠無法與他們相比。我們坐在他們身邊,看著他們,一本正經(jīng)地傾聽他們訴說自己的不幸??粗麄冊谥v述過程中不時因為內(nèi)心情感的波動而哽咽難言,我們心里卻越來越不耐煩,完全不能跟上他們的情緒。但是同時我們也知道他們?nèi)绱思邮抢硭斎坏模瑩Q成我們自己也會有同樣的表現(xiàn)。在內(nèi)心深處我們甚至會罵自己麻木不仁,也可能由此“制造”出一種同情,但是這種人為的同情可想而知是多么經(jīng)不起考驗,一旦我們轉(zhuǎn)身離去它就會無影無蹤。大概上帝覺得我們自己的痛苦就已經(jīng)夠受的了,所以他并不要求我們?nèi)シ謸鷦e人的痛苦,最多鼓勵我們努力減輕別人的痛苦。
正因為我們對別人的痛苦感覺遲鈍,那些在巨大痛苦之中仍然雍容大度的人才顯得超凡脫俗。能在一連串小麻煩中保持心情愉快的人當然是個招人喜歡的紳士,比起那些能夠這樣去面對可怕災(zāi)禍的人也毫不遜色。…………詳細請見 中國城市出版社 亞當•斯密《道德情操論》定價:20元
16為什么有人不停地最求財富和地位?
由于世人更喜歡同歡樂而不是共患難,使得我們習慣于炫耀自己的財富而隱瞞自己的貧窮。當我們感到眾人對自己貧寒的窘境一覽無余,卻極少報以同情的時候,那種羞恥的感覺簡直無以復加。然而刺激我們追逐財富、遠離貧窮的主要動力并不是這種淡薄的人情。是什么促使世人忙忙碌碌、勞苦終生?他們追名逐利、爭權(quán)奪勢、一心向上爬,到底是為了什么?若說是為了維持溫飽,那么體力勞動者最低的工資就足以讓他們衣食無憂、安居樂業(yè),還可以贍養(yǎng)家庭。在認真研究過他們的收支狀況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把大部分收入用于那些為生活提供方便的奢侈品,而且有時甚至會為了博取虛名而慷慨解囊。那么,我們?yōu)槭裁磿憛捤麄兊纳?那些出身上流社會的人為什么害怕落入這種布衣蔬食、茅屋陋巷的窘境,即使無需勞動貴體,也覺得生不如死?是認為自己的腸胃更高級,還是覺得在高堂巨室里睡得比茅屋草房更香?事實剛好相反,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明說。那么,究竟是什么引起了社會各階層都無法逃避的競爭?我們?yōu)榱藢崿F(xiàn)所謂人類的偉大目標,改善生存狀況而追求的利益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從別人的注意中得到同情、滿足和贊許。真正讓我們動心的不是安逸享樂,而是虛榮,但虛榮總是有賴于我們對自己能夠得到關(guān)注和認可的信心。富人為他的財富而驕傲,是因為他覺得財富自然會為他帶來全世界的關(guān)注,而他心中所有由此而生的快意都很容易得到世人的認同。這種感覺使他的虛榮心極度膨脹,也使他更加看重自己的財富,甚至超過了財富為他帶來的一切。相反,貧困讓窮人感到恥辱,因為他覺得人們因為他窮而看不起他,即使偶爾注意到他,也不會同情他的痛苦和不幸。盡管默默無聞還不等于被人否定,但是低下的地位讓我們得不到尊敬和認可,從而走向悲觀失望。窮人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有人注意,他們在大庭廣眾之下如同在自己的茅屋中一樣晦暗。人們假惺惺的問寒問暖只能讓他們更覺難堪,并不能帶來紙醉金迷的享樂。人們完全無視他們的存在,就算他痛不欲生的表情讓旁人無法回避,也只是招來輕蔑、厭惡的眼光而已。那些春風得意的人不能容忍可憐人在他們面前逞強,讓他們安逸平靜的幸福被可憐巴巴的慘相打破??墒悄切┪桓呙氐娜藚s總是世人關(guān)注的焦點。人們爭相一睹他們的風采,幻想著身處那種地位的人會是多么志得意滿。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公眾的眼睛,一言一行都處于人們的目光中。他們是盛會上萬眾矚目的驕子,眾望所歸的楷模,人們渴望從他們那里得到激勵和指示。只要沒有荒唐可笑的行為,他隨時都會成為人們注意的對象,引起關(guān)注和同情。雖然隨之而來的條條框框會束縛他的自由,但是他們也因此獲得了眾人的羨慕,這對于他們的含辛茹苦、殫精竭慮是一種補償,即使為此失去優(yōu)裕閑適、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