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時曾應日本朋友的邀請,看過幾場傳統(tǒng)的“能樂”和“文樂”,每次看完,心里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由于日語功夫欠到,聽不懂那些古奧的臺詞,對于劇情的細節(jié)也不太清楚,然而,那沉重緩慢的節(jié)奏,單調(diào)遲緩的動作,鬼哭狼嚎似的人聲伴奏,那斷斷續(xù)續(xù)、不屈不撓、一聲催一聲的太鼓聲,還有那零亂滯澀的三弦琴,無不給人一種陰森靜寂、驚心動魄的感覺,仿佛一座封壓已久、蓄滿了巨大能量的火山在無奈地呻吟。邀我看戲、以畫文樂人物著名的水墨畫家今岡琴子告訴我:能樂和文樂,寄托了日本人特有的審美情感,所謂的寂靜與幽雅(日語稱作WABI和SABI),是一種非常高雅的藝術。對于這種藝術境界,老實說一開始我不能理解。
后來看了黑澤明導演的電影,我的看法改變了,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黑澤明的鏡頭處理和畫面效果,與能樂何其相似。他導演的每一部電影,幾乎都貫穿著能樂的精神,畫面再熱鬧,也給人靜的感覺,畫面再靜,也有一種逼人的緊張感。有一個鏡頭,出自哪部電影已經(jīng)忘了,至今烙在我腦海里:黑夜里,武士手擎旗幟,在敵人的槍林箭雨中巍然屹立在陣地上,一個武士剛倒下,另一個武士跟上來,臉上的表情是那樣的安詳肅穆,仿佛不是在血肉橫飛的戰(zhàn)場上,武士如此平靜地面對死神,給人留下驚心動魄的感覺。
其實,豈止是黑澤明的電影,放眼日本的藝術世界,音樂、詩歌、繪畫、茶道、插花、陶器、工藝制品,不約而同都有一種受抑制的含蓄之美,內(nèi)含著豐富的張力。這種藝術魅力,來自一種引而不發(fā)的節(jié)控。對于日本人來說,由“忍耐”到“突發(fā)”的過程,是最引人入勝的,把這個過程盡量地延長,于是就成了日本藝術家不遺余力追求的目標和拿手好戲;把玩和吟味由“忍耐”到“突發(fā)”臨界狀態(tài),也成了日本人特有的嗜好。日本的國技相撲,最有魅力的,其實并不是大漢們摟到一起拼搏的情景,而是起跳前那一陣漫長的、斗雞般的雙眼對視,日本人稱此舉為“仕切”。在這段時間里,相撲手靜靜地蹲著,一邊以眼神威懾對方,一邊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捕捉戰(zhàn)機。這種“仕切”通常要持續(xù)好幾分鐘,而且會反復多次(因為雙方必須同時跳起才算數(shù),否則就得重來)。因此在看到正式的肉搏之前,往往要等上很長時間。外國人不解此中奧妙,常常覺得無聊,中途退場的也有。其實,相撲比賽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仕切”,取決于眼神與眼神的較量,日本相撲界一大霸主橫綱曙太郎,就以眼光狠毒著稱,一些心理尚欠磨煉的選手尚未交手,就已氣餒,像小雞遇到老鷹一樣被逐出賽臺。正是這種漫長的、有意味的沉默,給最后的一搏增添無窮的興味。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起跳前的“仕切”,過去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也就是說,選手雙方可以在賽臺上無休止地對視下去,由此可見日本對此是多么的入迷!直到昭和三年(1928年)大相撲比賽開始在廣播電臺轉播時,相撲協(xié)會才對“仕切”規(guī)定了時限,以后又連續(xù)四次縮短“仕切”的時間。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仕切”的時間也逐漸縮短,即便如此,“仕切”仍然是相撲比賽必不可少的程序,它所占據(jù)的時間,依然超過相撲選手正式肉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