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漢武帝控制了河西地區(qū)之后,到東漢、三國、西晉中期大約四百年間,這里都歸屬中央政府管轄。
4世紀初,中國北部進入了被稱作“五胡十六國”的短命政權頻繁更迭的時代。敦煌也脫離了中央政府的統(tǒng)治。不,也許應當這么說,由于可稱為中央政府的政權并不存在,呈現出地方割據的狀態(tài)。
被西晉正式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張軌割據姑臧(即武威)。據《晉書·列傳》的記載,張軌是漢常山景王第十七代孫,乃名門之后,世代治授儒學,聞名于世。一般人總是希望留在中央謀求高官厚祿,而唯獨張軌與眾不同,他在朝廷四處活動,謀求到地方赴任,最終得到允許。
他預見到天下大亂將至,于是選擇到邊境避難,此后更庇護了因動亂而逃難至此的讀書人。
雖然張軌不得已割據河西,但他并不打算背叛晉王朝,采用的仍然是晉朝的年號。
張軌死后,其子張寔、張茂先后即位,到第四代的張駿時,始稱“凉王”。這個小王朝事實上的創(chuàng)立者是張軌,實際獨立的年份是313年。后于377年被前秦所滅。
這一時期稱作“涼”的短命政權有五個,統(tǒng)稱“五涼”。為了區(qū)別,人們將最初的張氏政權稱為“前涼”。
前涼為前秦所滅。前秦君主苻堅在淝水被東晉所敗,聽到這個消息,前秦的將軍呂光在河西宣布獨立,人們將其政權稱作“后涼”。當時是386年。
后涼是氐人建立的政權,氐族屬于吐蕃的一支。
后涼政權以武威為都,鮮卑族(通古斯族)禿發(fā)烏孤所建的“南涼”以樂都為據點,匈奴系的沮渠蒙遜所建的“北涼”割據于張掖。后涼受南涼、北涼的壓迫,降于后秦。不久,南涼、北涼鷸蚌相爭,均為后秦所滅,成為其屬藩。
第五個“涼”王朝是漢人所建的“西涼”。西涼是從北涼獨立的割據王朝,以敦煌為都,不久為北涼所破。西涼獨立時,恰好是400年,被滅亡時為421年。攻陷了敦煌的北涼也難逃亡國的命運,439年為北魏所滅。
總之,這些政權都是短命弱小的王朝,它們能有多大的控制力,實在令人懷疑。漢人建立的西涼政權,其君主李嵩就是敦煌地區(qū)各豪族所擁立的,很可能只是這些豪門望族聯(lián)盟的代表而已。順便提一句,此后大唐帝國的創(chuàng)建人李淵,便自稱是李嵩的七世孫。
呂光在創(chuàng)立后涼前,聽到主公苻堅戰(zhàn)敗的消息,急匆匆從西域東歸。因此,他并不太清楚淝水之戰(zhàn)以后的實際情況。呂光在回武威的路上,敦煌大概是必經之地,而其時的敦煌到底掌握在誰的手里呢?
寫到這里,我本人也覺得要把事情交代清楚非常麻煩??傊m然有欠準確,姑且將張軌割據河西之后大約一百年的時間里錯綜復雜的各個時代整理如下:(略)
這就是敦煌歷史中最復雜時代的概觀。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王朝,并非像“五涼”那樣弱小的地方政權,它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統(tǒng)治者。雖然不是全國統(tǒng)一的政權,卻也掌控了中國北部的半壁江山,勢力非常強大。
535年,宇文泰弒孝武帝,北魏由此分裂成東西兩部分。敦煌屬于西魏。
不久,東魏被北齊所取代,西魏也被宇文泰之子所篡奪,于557年改國號為“周”,即歷史上所稱的“北周”。
北周也難逃同樣的命運,被外戚楊氏奪取了政權。楊氏創(chuàng)建的王朝國號為“隋”,后滅南朝的“陳”,重新統(tǒng)一了天下。
創(chuàng)立隋朝的楊堅原被北周封為“隨國公”,在取得天下之后,以其封地之名為王朝國號。這是自秦以來中國的慣例。
然而,仔細看“隨”字,中間有個走之旁,是從“走”字演變而來,國號中有這層含義,豈不有種短命的預感?
于是,楊堅下令:“隨(隨)”字其意不祥,將走之旁去掉,以“隋”為國號。
不管多么講究吉利不吉利,也不管在選擇國號時如何改動文字,人算畢竟不如天算。奢侈無度的隋煬帝登基后,隋朝便一步步走向滅亡。這個王朝延續(xù)的時間不滿四十年,是個短命政權。取而代之奪得天下的,是持續(xù)時間很長且強大的唐王朝。
在這幾百年時間里,敦煌歷經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更迭,如下所示:(略)
4世紀初,中國北部進入了被稱作“五胡十六國”的短命政權頻繁更迭的時代。敦煌也脫離了中央政府的統(tǒng)治。不,也許應當這么說,由于可稱為中央政府的政權并不存在,呈現出地方割據的狀態(tài)。
被西晉正式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張軌割據姑臧(即武威)。據《晉書·列傳》的記載,張軌是漢常山景王第十七代孫,乃名門之后,世代治授儒學,聞名于世。一般人總是希望留在中央謀求高官厚祿,而唯獨張軌與眾不同,他在朝廷四處活動,謀求到地方赴任,最終得到允許。
他預見到天下大亂將至,于是選擇到邊境避難,此后更庇護了因動亂而逃難至此的讀書人。
雖然張軌不得已割據河西,但他并不打算背叛晉王朝,采用的仍然是晉朝的年號。
張軌死后,其子張寔、張茂先后即位,到第四代的張駿時,始稱“凉王”。這個小王朝事實上的創(chuàng)立者是張軌,實際獨立的年份是313年。后于377年被前秦所滅。
這一時期稱作“涼”的短命政權有五個,統(tǒng)稱“五涼”。為了區(qū)別,人們將最初的張氏政權稱為“前涼”。
前涼為前秦所滅。前秦君主苻堅在淝水被東晉所敗,聽到這個消息,前秦的將軍呂光在河西宣布獨立,人們將其政權稱作“后涼”。當時是386年。
后涼是氐人建立的政權,氐族屬于吐蕃的一支。
后涼政權以武威為都,鮮卑族(通古斯族)禿發(fā)烏孤所建的“南涼”以樂都為據點,匈奴系的沮渠蒙遜所建的“北涼”割據于張掖。后涼受南涼、北涼的壓迫,降于后秦。不久,南涼、北涼鷸蚌相爭,均為后秦所滅,成為其屬藩。
第五個“涼”王朝是漢人所建的“西涼”。西涼是從北涼獨立的割據王朝,以敦煌為都,不久為北涼所破。西涼獨立時,恰好是400年,被滅亡時為421年。攻陷了敦煌的北涼也難逃亡國的命運,439年為北魏所滅。
總之,這些政權都是短命弱小的王朝,它們能有多大的控制力,實在令人懷疑。漢人建立的西涼政權,其君主李嵩就是敦煌地區(qū)各豪族所擁立的,很可能只是這些豪門望族聯(lián)盟的代表而已。順便提一句,此后大唐帝國的創(chuàng)建人李淵,便自稱是李嵩的七世孫。
呂光在創(chuàng)立后涼前,聽到主公苻堅戰(zhàn)敗的消息,急匆匆從西域東歸。因此,他并不太清楚淝水之戰(zhàn)以后的實際情況。呂光在回武威的路上,敦煌大概是必經之地,而其時的敦煌到底掌握在誰的手里呢?
寫到這里,我本人也覺得要把事情交代清楚非常麻煩??傊m然有欠準確,姑且將張軌割據河西之后大約一百年的時間里錯綜復雜的各個時代整理如下:(略)
這就是敦煌歷史中最復雜時代的概觀。
北魏是鮮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王朝,并非像“五涼”那樣弱小的地方政權,它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統(tǒng)治者。雖然不是全國統(tǒng)一的政權,卻也掌控了中國北部的半壁江山,勢力非常強大。
535年,宇文泰弒孝武帝,北魏由此分裂成東西兩部分。敦煌屬于西魏。
不久,東魏被北齊所取代,西魏也被宇文泰之子所篡奪,于557年改國號為“周”,即歷史上所稱的“北周”。
北周也難逃同樣的命運,被外戚楊氏奪取了政權。楊氏創(chuàng)建的王朝國號為“隋”,后滅南朝的“陳”,重新統(tǒng)一了天下。
創(chuàng)立隋朝的楊堅原被北周封為“隨國公”,在取得天下之后,以其封地之名為王朝國號。這是自秦以來中國的慣例。
然而,仔細看“隨”字,中間有個走之旁,是從“走”字演變而來,國號中有這層含義,豈不有種短命的預感?
于是,楊堅下令:“隨(隨)”字其意不祥,將走之旁去掉,以“隋”為國號。
不管多么講究吉利不吉利,也不管在選擇國號時如何改動文字,人算畢竟不如天算。奢侈無度的隋煬帝登基后,隋朝便一步步走向滅亡。這個王朝延續(xù)的時間不滿四十年,是個短命政權。取而代之奪得天下的,是持續(xù)時間很長且強大的唐王朝。
在這幾百年時間里,敦煌歷經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更迭,如下所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