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總布胡同十三號
北京北總布胡同十三號并不易找,也許因為街分南北,街尾的歧巷又多,直走了大半小時,問了許多人才找到。朱紅色的小鐵門,嵌在灰啞窄墻中,墻頂上只有一點兒瓦片斜檐,上三級石階才到。敲敲門,哐哐響,會有一位老人家來應門么?或者他就是梁從誡先生,一九三二年在這四合院出生,父親是梁思成,母親是林徽因,父母崇敬宋代建筑家李誡,就替兒子取名“從誡”。
并沒有人來應門,老人家出去了吧,也許不愿意陌生人來打擾,熟人必先掛電話聯(lián)絡。墻的另一邊還是舊模樣嗎?從門縫看進去,似是小院落。費慰梅是這樣描述的:“一個仆人把天井入口處紅漆雙扇大門的門閂打開,我就穿過小花園去找林徽因。”那雙扇門是第二道門吧。宅子是中型四合院布局,有兩個院落,外宅和倒朝房屬仆人起﹔內宅的院子是小花園,種了開花的樹,什么花呢?窗心的木格子都糊了漂白的稻草紙,正房和合窗的下層裝了玻璃,可以看見院子的花木,冬天透進陽光﹔晚上把玻璃上的一卷紙放下,作為遮隔。
徐志摩、沈從文常來,然后走了,都成為歷史記憶了。
閱微草堂
每次到北京旅行,都會到晉陽飯莊吃飯,因為飯莊的前身是閱微草堂,而且這地方梅蘭芳、老舍等人常來。飯莊樓上樓下常常滿座,尤其是里邊一個包廂,非預約不可。每次我走過就瞄瞄那里的擺設。那是個檐楣畫上花鳥的古典廳堂,門上掛扇形匾,寫著“閱微草堂”。屋背比較素凈,水磨磚墻,還有石桌椅。前門入口仍保留若干古跡,門洞有泥雕的花飾,一株紫藤枝葉繁茂,據(jù)說是紀曉嵐手植的,老舍當年常坐在這紫藤下吃飯。相信春天還會發(fā)許多花串。
過了幾年,正門裝修過,不過沒有開放。又過了幾年,開放了,變成小小獨立的博物館了。昔日在走廊上看過來的庭院,修成了小花園,還有紀曉嵐的銅像。進入展室,是兩進的房舍,有廳堂、臥室、書房,清一色硬木褐色素凈的家具,真是驚喜莫名呵。
四個四合院
四合院的結構形式,有點像個“回”字,四周是墻,貼墻的東南西北都蓋了住房,中間的方塊是露天的院子??蛇@個“回”字,照孔乙己的講法有幾種異寫,有的四合院口中寫成“目”字,有的,寫成“巳”字。多乎哉?不多也。房舍坐北朝南,北面是正房,東西兩邊是廂房,南面是倒朝房。院門一般開在東南角,很謙虛的樣子,進門立一道影壁,雕上泥塑花卉或“?!弊郑褍炔康乃诫[屏障起來,然則不單謙虛,還很含蓄呢。
老舍故居
地點位于王府井大街不遠燈市口西街轉入的豐富胡同,那胡同南北走向,院門只能朝東了。于是在入口內再開一朝南門,這么一來,入口處竟形成另一小院落,被倒座和另一座加建的北房圍了起來,倒朝房一字兒排開為門房、雜物房和廁所。所以,房子變了兩進院的布局,在正院內見不到倒朝房,只見一幅磚砌的大影壁。院門另開,影壁也另做,竟搭了個七彩亮艷的木影壁,還加上小小的斜坡頂。
房舍是死物,人可是活的,既是人住房子,一切就該依屋主的需要和趣味才是。老舍也另創(chuàng)新意:本來獨立的三面平屋,都在北面角上連起來,將空隙之處變成小耳房。北座因此特別寬闊,末端呈曲尺形,又在屋頂加蓋升起的天窗(從戶外看好像閣樓。不在坡頂上開趟窗,也許是怕玻璃面受不住冬雪的重壓),煞是有趣。
這北座本是面闊三間,一明兩暗,如今變成面闊五間,三明二暗了。搭天窗是必要的,因為老舍夫人胡青是畫家。東次間是她的畫室和臥室﹔老舍的書房和臥室在西次間(書桌旁靠墻裝了暖爐,作家的睡床原來是張寬闊帶云石圍屏的漂亮羅漢大榻),明間為客廳。
如今廂房為圖書、照片和手稿展室(本是廚房和飯廳),北房是當年作家生活原貌的家居布置。院子分為田字形花圃,名丹柿小院,因為栽了兩株柿樹,夏日濃陰覆房,果實累累。一口大水缸可以養(yǎng)金魚、荷花,缸水還兼消防之用。宅院現(xiàn)為紀念館,老舍的兒子舒乙先生不住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