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看《百家講壇》:觀眾想在那里看到什么(1)

書生傻氣 作者:易中天


  我看《百家講壇》:觀眾想在那里看到什么(1)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回到本文的開頭:誰是《百家講壇》最受歡迎的主講人?或者說,一個主講人受到觀眾歡迎,原因是什么?答案是早就有了的,那就是“有學問,有見解,有個性,會講課”。其中,“有學問,有見解,會講課”好理解。因為《百家講壇》的任務,是傳播知識、思想和文化。但有此三條,也就夠了,為什么還要“有個性”呢?
  
  答案也很簡單:觀眾喜歡。
  
  這就奇怪了!《百家講壇》的任務,不就是學術(shù)傳播嗎?觀眾從這個節(jié)目當中,獲得了知識、思想、文化,不就夠了嗎?為什么還要要求主講人有個性呢?換句話說,他們?yōu)槭裁床粷M足于節(jié)目內(nèi)容,還要喜歡主講人、要求主講人可愛呢?
  
  看來,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個欄目。實際上,僅僅把《百家講壇》定位為一檔“有一定學術(shù)含量的教育文化類電視節(jié)目”是不夠的。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主講人制”。什么是“主講人制”?我認為略似于電影中的“明星制”,即都是靠某個人或某幾個人來吸引觀眾,創(chuàng)造品牌,形成凝聚力。這個制度的形成,在《百家講壇》也有一個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其直接起因,則是閻崇年先生的《清十二帝疑案》。我們知道,此前的《百家講壇》,一個主講人往往只講一集,結(jié)果是欄目面臨末位淘汰。但閻先生的系列節(jié)目一出,情況便大為改觀?!栋偌抑v壇》起死回生,閻老先生備受追捧,觀眾媒體紛紛關(guān)注。嘗到了甜頭的欄目組決定再接再厲,徹底改變制作方式。從此,不但一個主講人可以講多次、講多集,有的還一講就是一年,形成類似于電視連續(xù)劇的大型系列節(jié)目?!栋偌抑v壇》脫胎換骨。
  
  與此同時,一個始料未及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那就是某些主講人開始受到“明星般”的待遇。曾經(jīng)不斷有媒體問我:你們這些《百家講壇》最紅的主講人,究竟是“學術(shù)明星”還是“電視明星”?我一直沒有回答,也不肯回答,因為怎么回答都不對。叫“學術(shù)明星”是不對的。學術(shù)不需要明星。學術(shù)界頂尖級的人物也不叫“明星”,叫“大師”,叫“泰斗”??上覀兌喟氩皇?,至少我不是。叫“電視明星”也不通。我們并非電視從業(yè)人員,也沒有上崗證。我甚至連“北京市外來務工人員暫住證”都沒有。因此,如果“明星”這頭銜實在甩不掉,姑且叫“學術(shù)傳播明星”吧,多少靠譜。
  
  廢除了一人一講的做法,也有了“學術(shù)傳播明星”,“主講人制”就逐步形成了。這有關(guān)系嗎?有。以前,一人一講的時候,觀眾的選擇標準是“講什么”。有了“主講人制”,他的選擇標準就有可能變成了“誰來講”。這個時候,主講人的個性就變得重要起來。如果你是沒有個性的,或者不鮮明,不可愛,那么,觀眾就很可能因為不喜歡你這個人,而不看你的節(jié)目。其結(jié)果,是一段時間收視率的連續(xù)下滑。這是第一點:觀眾的收視習慣變了。
  
  第二,觀眾的收視需求也變了。一人一講的時候,因為反正只有“一面之交”,觀眾對主講人是不會產(chǎn)生興趣的?,F(xiàn)在,一個人在講壇上一講好幾天,觀眾就不免產(chǎn)生崇敬感,也不免產(chǎn)生好奇心,想知道這個人是怎么做學問的。再加上《百家講壇》所講,多為文學和歷史,與社會生活關(guān)系密切。于是觀眾又想知道,這些主講人自己是怎么生活怎么做人的,是不是和書上講的一樣。也就是說,由于實行了“主講人制”,觀眾希望在《百家講壇》那里看到的,已不僅僅是知識、思想、文化,還有人格,尤其是主講人如何做人。難怪各路媒體要對我們“窮追猛打,深挖細找”了。觀眾有這個需求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