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在線讀書歷史傳記我城

正文

第四章(1)

我城 作者:西西


   4
  
  一只信封上寫著我的名字。一只很飽滿的、馬鈴薯皮色的長條子信封,里邊塞滿厚質(zhì)折疊紙。所以,如欲把此信空郵寄到外國去,要加貼幾個大面額的郵票,郵費不免因此中幅度提升,不可不知。
  
  信封上是我的名字,即是阿果;以及地址,即是綠林區(qū)白菜街一百九十九號胡蘿卜大廈第十一層第十二樓B后座。當(dāng)郵差之不易由此可以想象。信封上的地址,其實不再是我的地址,我如今住在木馬道一號。這樣的地址,我每次寫下來給朋友即高興一次,因為它省卻我不少斑馬筆芯,又不易出錯。
  
  信封上的字,并不是任何人用手寫的,而是一只機器的字跡。這種機器的注冊名號叫打字機。它的體積比鋼琴小,聲音比鋼琴單調(diào),學(xué)習(xí)時間比鋼琴短暫,藝術(shù)價值比鋼琴低微,售價相對地比鋼琴便宜,屬于正比例,不可不知。
  
  研究人類環(huán)境問題的專家,曾針對該種信封上由打字機書寫出來的字發(fā)表過意見,認(rèn)為它們帶來一種工業(yè)文明的冰凍感。此種感覺,不同于在大熱天時喝下一瓶狀態(tài)良好的汽水,也不可不知。
  
  本來,沒有人會寄這樣的一封信給我的,他們根本不認(rèn)識我,我也不認(rèn)識他們。那是幾個星期以前的事,他們在報上刊過一則消息,告訴大家一件事,原文比較詳細(xì),意思則是:
  
  我們是電話機構(gòu)
  
  我們招請技術(shù)人員
  
  我們負(fù)責(zé)訓(xùn)練
  
  那時,我剛考過了會考,想找點有趣的事情做,借此可以每天自家請自家吃飯,還可以請我妹阿髪(又名阿發(fā))吃飯。我決定要做的是有趣點的事情,不要工業(yè)文明冰凍感的。
  
  我看見“我們是電話機構(gòu)”,“我們是圖書館”,“我們是游泳池”;我喜歡“我們是電話機構(gòu)”。于是,我就對他們說了:
  
  我是阿果
  
  我想當(dāng)技術(shù)人員
  
  訓(xùn)練我好了
  
  他們給了我的信箱一個干果皮顏色的牛皮紙信封,里邊塞滿紙葉子,其中一頁上說了好些話,由我翻譯后,變成這樣:
  
  你說來幫我們做事情,我們知道了,但我們并不曉得你是誰,又不知道你高矮肥瘦,喜不喜歡釣魚。所以,隨函附來的另外幾頁紙,請你做些(循例而已)填字游戲,讓我們彼此了解一下,謝謝你愿意幫助我們。
  
  我用墨水筆填寫了甲乙部各項,填的是姓氏。名字。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出生地點。國籍。地址。電話。曾就讀學(xué)校。班級。從某年某月某日至某年某月某日。
  
  這時,書桌上出現(xiàn)一堆物事,一件是我的畢業(yè)證明紙,上面有我的尷尬面孔寫照一,是護照式近照。這近照,我復(fù)印了兩打,使我窮了一個周末;其中的第十一張,就貼在我剛填好的表格背頁丙項上。
  
  桌上除了我的畢業(yè)證明紙及我的照片外,還有一張我的身份證明卡,它的面積很小,自衛(wèi)力卻很強,防潮防蛀防腐又免漿熨。
  
  我最喜歡的是表格上的丁部,因為它指著自己說:此欄不用填。
  
  我并沒有把表格寄出去,因為他們說,自己帶去就可以。我照做了。他們讓我們坐在一間課室內(nèi)。我所以稱我們所坐的房間為課室,因為室內(nèi)的墻上有黑板。我所以說我們,是因為除了我,還有和我一樣愿意來幫他們做事的人。
  
  他們給我們每人一疊紙,請我們先做一些算術(shù),后作一段文章。我做了。有一段英文,他們請我把它譯成中文,我就譯了起來:
  
  當(dāng)你拿起電話,如何才能給人良好的印象呢。你的聲線最好是怎么樣的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