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同一鎮(zhèn)六個村留守兒童(共1190人)的問卷調(diào)查顯示,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有66%的留守兒童不愿意與代管家長說心里話,有30%的留守兒童談起父母,神情顯得十分冷漠。調(diào)查還顯示,父母外出時間越長,留守兒童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概率越大,程度也越嚴重,如敏感、自卑、逆反等。年齡越小、與父母關(guān)系越密切、越是喜歡與父母交流的孩子越是明顯。且女生比男生嚴重,小學生比中學生嚴重。包括很多在學校被廣為推介的優(yōu)秀孩子典型,一旦父母離開的時間過長,他們積極樂觀的天性也會遭受戕害,像小君,終究還是成為了父母和學校不放心的孩子。
另一女孩小潔,同樣是因生計所迫,父母將她送到以前很少來往的一親戚家之后,便一同外出打工。突然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小潔極不適應親戚家那種吵吵鬧鬧的氣氛,與親戚家的孩子也玩不到一塊兒。想到爸媽說的僅是一年的期限,小潔也就捺著性子忍著。可好不容易盼到快過年了,在親戚家一天都不想多呆的小潔在給父親打電話時得知,父親春節(jié)加班,過年不回家了??嗫喟笾螅嵚牭降倪€是那句“絕情”話:“不能回去?!狈畔码娫?,她便陷入異常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小潔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整整兩個多月時間,她不疊被子,不寫作業(yè),不收拾房間,親戚、同學、老師喊她,她也愛理不理??蓻]人時,她卻自言自語,反復嘟囔著這樣兩句話:“媽媽不管我了!”“爸爸不要我了!”到了后來,她把自己整天關(guān)在屋子里,時而目光呆滯地望著窗外,時而蒙著被子沉沉地睡……小潔的異常表現(xiàn),終于引起了親戚的注意,這才想到打電話叫回小潔的父母。父母回來領(lǐng)她到醫(yī)院檢查,可憐的小潔已經(jīng)患上了抑郁癥。
余秀華在《成人病向孩子進攻》一文中列出的十種“最愛找孩子麻煩”的病,其中就有抑郁癥。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xiàn)抑郁癥狀,其中4%為臨床抑郁。發(fā)生于幼兒時期的抑郁癥,多發(fā)于留守幼兒或親人突然亡故的人群中。臨床表現(xiàn)為焦慮不安、抑郁、恐懼、不愛活動等,伴有自閉、攻擊性強、膽小、表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異常行為。其實心理疾病的形成往往有一個緩慢的過程,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異常表現(xiàn),找出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及時解決,就不會發(fā)展到需要藥物治療??闪羰貎和改覆辉谏磉叄硇惺贡O(jiān)護權(quán)的人,或能力有限(如老人),或不夠盡責,于是留守兒童就成了抑郁癥的重災區(qū)。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相信所有的父母外出打工,最基本的一個出發(fā)點,都是想為孩子掙回一個好的未來。然而事實往往與意愿背道而馳。一邊是父母為了兒女心甘情愿在外面吃苦受累,而另一邊是留守孩子在冷清的家里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委屈與痛苦。有的孩子在長年望不到父母關(guān)愛的情況下,感覺自己“被遺棄了”,對父母常年在外表示“恨他們”,有的孩子甚至選擇自殺,來報復父母。
在一個山區(qū)調(diào)查走訪時,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2003年4月,一初二男生母親早喪,在父親外出打工后,寄居在奶奶家。因兩次向奶奶討要交給學校的生活費不果,幾次打電話給父親又都無人接聽,男孩便來到母親墳前痛哭。最后回到自己破敗的家,用磚塊把門鎖砸開,喝農(nóng)藥而亡。事發(fā)三天后,已多日不見孫兒的奶奶才想起去尋找。第四天,奶奶推開她已一年沒開過的兒媳的門,才在孫兒原先睡過的床下找到孫兒的尸體。當時尸體橫臥在一床破棉絮上,面部表情猙獰,雙目圓睜,整個頭臉、手、腳正被無數(shù)蒼蠅叮咬,其景慘不忍睹。遠在他鄉(xiāng)的孩子父親接到噩耗,當場昏死過去……
2005年11月,在另一個山村,也發(fā)生了一件相類似的事情。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女孩,于母親再次離家外出打工的第二天早晨,喝農(nóng)藥自殺。孩子的死令當?shù)剌浾撘黄瑖W然,一個眾人眼里懂事的乖乖女,為什么會走上自殺的道路?通過走訪周邊鄰居,了解到,女孩母親外出打工,家里就父親一個人種著十畝薄田。家里沒有主婦照料,父親在繁重的體力勞動與沉重的精神壓力雙重壓迫下,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盡管懂事的女兒每天要做很多的家務(wù)活,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但稍有不順,父親還是要打她罵她。母親出門的當晚,女孩因一點小事,又被父親罵了一頓??吹絼e人家女孩十幾歲還是母親懷里的嬌嬌女,自己小小年紀既要失去母愛,又要像個苦力一樣從事繁重勞動,還要遭受父親的責罵,女孩傷心欲絕,整整一個晚上未眠,天快亮時,一氣喝下了放在家里的半瓶農(nóng)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