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作家給自己的作品作序時都廢話連篇關于“廢話”這點的詳細討論,請見《論寫作》,由Scribner出版社2000年出版。——作者原注。。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你才從來沒見識過任何一本題為《了解西方文明必讀的一百篇介紹》或是《美國人民最喜愛的前言》的書。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判斷,不過在寫了至少五十篇介紹和前言之后——更不用提我還寫了一整本關于小說創(chuàng)作技巧的書——我相信我有資格作此斷言。若我明確地告訴你,這種情形下——當然是為數(shù)不多的——我說的還有些可取之處,那你完全可以相信我。
幾年前,我對小說《看臺》進行了修訂擴充,但新版本在讀者中引起嘩然一片。我對此書一直惴惴不安,個中原委便是《看臺》一直是我的讀者們的最愛(考慮到那些最狂熱的“看臺迷”們,我早在一九八年便應該撒手人寰,而不用殘延此生讓世界變得更糟)。
在我的讀者們的想像世界中,若有故事能和《看臺》比肩的話,也許就要算羅蘭·德鄯和他找尋黑塔的故事了。而現(xiàn)在——真混賬!——我又做出了同樣的事情,我對這個故事作了修訂。
但其實,這兩次修訂并不能等同,我希望你能夠認識到這點。同時,我希望你能知道我究竟做了哪些修改并能理解我的初衷。也許,這對你無關緊要,但是對于我卻非常重要,因此這篇前言(我希望)可以免受我的“廢話法則”的評判。
首先,我得提醒諸位,《看臺》的手稿被大量刪減,不是出于編輯的紅筆,而是由于經費原因。(另外還有裝訂的限制,但我不想再涉及這類細節(jié)。)八十年代后期我所增添的其實是最初手稿經過修訂的那部分。我也對故事做了整體的修訂,主要是考慮到《看臺》發(fā)行第一版和八、九年后發(fā)行的修訂版期間艾滋病的爆發(fā)(如果可以用這個詞)產生的影響。修訂的結果便是讓小說比初版多了十萬字。
而對于《槍俠》,最初的版本就很薄,增添的部分也不過就三十五頁,區(qū)區(qū)九千來字。如果你以前讀過《槍俠》,你會發(fā)現(xiàn)故事中只多了兩、三個新場景?!昂诎邓钡募兇馀桑ㄋ麄償?shù)量驚人——只需上網(wǎng)查看便知)肯定想重溫此書,當然,大多數(shù)人會備受好奇和惱怒的雙重煎熬。我很同情這些人,但不得不承認我真正擔心的并不是這群讀者,而是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羅蘭和他的命運組是指由于命運而相關聯(lián)的一組人?!髡咴?。的人。
除了那些狂熱的“黑暗塔”迷們,“黑暗塔”的故事在我的讀者群中的知名度遠不及《看臺》。有幾次,在我的朗誦會上,我讓在場那些讀過我小說的讀者舉手。既然他們都已經花心思來到了現(xiàn)場——有些人甚至為此還多了個麻煩要雇人看孩子,或是要面臨額外的汽油開支,因為他們得從老遠的地方趕過來——看到大多數(shù)人舉手,我并沒有感到意外。然后,我會讓讀過一本或幾本“黑暗塔”系列的讀者繼續(xù)舉著手。這時,無一例外地,至少半數(shù)舉著的手縮了回去。結論十分清楚:盡管我在一九七年到二三年這三十三年間揮霍了大量時間來寫這個故事,但相對來說讀者人數(shù)卻要少得多。然而那些讀過“黑暗塔”系列的人對故事充滿了激情,我自己也可以稱得上是有創(chuàng)作激情了——至少,我不能看著羅蘭灰溜溜地被遺棄在由那些未完成的角色組成的落寞之家里(想想喬叟筆下那些去坎特伯雷的朝圣者,或是查爾斯·狄更斯未成之遺音《艾德溫·德魯?shù)轮i》里的人物)。
我想我總是以為(也許這是在潛意識中,因為我不記得自己曾有意地那么想過)我有時間來完成“黑暗塔”系列,也許上帝在指定的時辰會給我發(fā)一封唱著歌的電報:“嘀嘀嗒,嘀嘀咚/回去寫作,斯蒂芬,/完成黑暗塔?!睆哪撤N形式上看,這樣的事的確發(fā)生了,盡管來的并不是一封唱著歌的電報,是和一輛普利矛斯捷龍廂式旅行車的親密接觸讓我繼續(xù)了“黑暗塔”的征途。如果撞到我的車略微再大些,或者撞的角度再準些,事情就不一樣了,你會看到“憑吊者請勿送花,金家感謝你們的心意。”而羅蘭的征程將永遠走不完,至少我是愛莫能助了。
不管怎樣,二一年時——我又重新找回了自我——我決定是時候該完成羅蘭的故事了。我將所有事都推到一邊,開始寫最后三本。一如往常,我這么寫作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讀者的要求,但更多的還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盡管在二三年冬我寫這篇前言時,最后兩本書尚需修改,但小說在二二年夏天已經全部完成了。在第五本(《卡拉之狼》)和第六本(《蘇珊娜之歌》)的編輯工作間隙,我決定應該從頭開始對整個“黑暗塔”系列進行整體上的修改。原因何在?正因為這七本書講述的并不是獨立的故事,它們都只是題為“黑暗塔”的長篇小說的一部分,而開頭和結尾步調已經不一致了。
這些年來,我對作品修訂的方法基本沒變。我知道有些作家會很悠閑地來修改作品,但是我對舊作的攻擊方法一向是一頭扎進去,改得越快越好,通過不間歇的使用,讓我敘述的刀鋒盡量保持鋒利;而且要不時克服小說家面對的最陰險的敵人,就是懷疑。回頭看舊作時會面臨許多問題:我的人物有多可信?我的故事吸引人嗎?它到底好不好?會有人在乎嗎?我自己在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