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辛棄疾的這一次行動,比較早的記載是南宋人洪邁(1123-1202)為辛棄疾寫的《稼軒記》:
侯本以中州雋人,抱忠仗義,章顯聞于南邦。齊虜巧負(fù)國,赤手領(lǐng)五十騎,縛取于五萬眾中,如挾毚兔,束馬銜枚,間關(guān)西奏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圣天子一見三嘆息。
“侯”是古時候?qū)κ看蠓虻淖鸱Q,這里指的是辛棄疾。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辛棄疾本來是出身中原的杰出人才,對宋王室抱有忠義之心,因此而聞名于南宋。當(dāng)年張安國背叛國家,辛棄疾赤手空拳領(lǐng)著五十騎,在五萬人中一繩子將他綁了,就像抓一只狡猾的小兔子似的,夾在胳膊下就跑。一路上束馬銜枚(古代行軍時為了避免發(fā)出聲響,把馬的蹄子用布等軟東西包起來,將形似筷子的竹木棍含在嘴里,就是“束馬銜枚”),歷盡艱險,抵達(dá)了宋金的邊界淮水,晝夜都沒有進(jìn)一粒糧食。這種豪壯名聲、英雄氣概,使懦弱的人都為之感動奮起,皇帝一見到也是連聲贊嘆。
這一段描述稱得上繪聲繪色,把辛棄疾的英雄風(fēng)采刻畫得淋漓盡致。但是,也正因為太繪聲繪色了,太文學(xué)化了,所以難免讓人覺得有些不真實,有人會想:辛棄疾就算真的武功蓋世,能媲美金庸筆下的喬峰大俠,但他赤手空拳領(lǐng)著五十名騎兵沖到五萬人中把張安國輕而易舉地抓走,也太扯了點吧?難道那五萬人都是泥菩薩?就算都是泥菩薩,要從這五萬尊泥菩薩中找出張安國來怕也不容易吧?只要耽誤得一時半會兒功夫,張安國知道武功天下無敵的辛棄疾找他算賬來了,打不過難道躲不過?
或許正是覺得洪邁的這個記載太神奇,有些地方說不過去,《宋史·辛棄疾傳》在記述這件事時,進(jìn)行了一些合理化加工。它說辛棄疾在海州決定要去抓張安國為耿京報仇后:
乃約統(tǒng)制王世隆及忠義人馬全福等徑趨金營。安國方與金將酣飲,即眾中縛之以歸,金將追之不及。獻(xiàn)俘行在,斬安國于市。
在這個記載中,辛棄疾約了一起去抓張安國的王世隆本來是耿京部下的馬軍將,后來投到了南宋沿海制置使李寶手下,而馬全福則是一個起義抗金的中原豪杰,所以稱為“忠義人”。按照這種說法,辛棄疾等人當(dāng)時是直接插向金營,來了一次突襲。這樣寫,好處是目標(biāo)明確了,給辛棄疾省了找人的麻煩,而且這樣出其不意、閃電般的奇襲,張安國事先也不可能做準(zhǔn)備,因此就降低了辛棄疾抓人的難度。然后,又強調(diào)張安國正在與金將“酣飲”,正在敞開了喝酒呢。這樣就進(jìn)一步增加了辛棄疾抓到張安國和抓人后順利脫身的可能性。你想啊,張安國和金將這一番“酣飲”下來,估計都已經(jīng)云里霧里,不知道自己老子是誰了,這時候就算他們不是廢柴,要反抗也是有心無力,所以張安國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而那些金將也要半天才緩過勁來,于是就出現(xiàn)了“追之不及”的情況,怎么也趕不上辛棄疾的那一小隊特種兵了。最可以看出改動者很細(xì)心很敬業(yè)也很滑頭的地方,是他把洪邁所說的“五萬眾”中的“五萬”兩個字給去掉了,改成了“眾中縛之以歸”。可能編寫《宋史》的人也覺得五萬這個數(shù)字太嚇人了,五十人沖到五萬人里面去抓人,找死?。慷氨娭小本筒灰粯恿耍哼@個“眾”,可以是“大眾”,也可以是“小眾”;幾萬人是“眾”,幾個人也是“眾”。這樣一改之后,假如你去跟他商量,說歷史不能當(dāng)文學(xué)寫,吹牛的不行。他也許會送你一個大白眼說,我哪里吹牛了?不都合情合理嘛,辛棄疾也許是沖進(jìn)幾十個人的金營里,把醉醺醺的張安國給抓了呢。他這么說,確實是從力量對比上證明了辛棄疾是完全可能在“眾中”抓張安國的,但是在戰(zhàn)爭還沒有完全停止的情況下,真的有不設(shè)防的只有幾十個人的金營嗎?更何況,這營里面還有金軍將領(lǐng)和張安國這樣的重要人物呢?再說,辛棄疾等人從海州“徑趨金營”也是個問題:這“金營”肯定是山東境內(nèi)的金營,離海州至少有幾百里地,辛棄疾怎么就能確定張安國正在某一座金營里喝酒,等著他來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