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不可能的任務”培養(yǎng)孩子挫折耐受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故嬌生慣養(yǎng),關懷備至。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很少嘗到困難、挫折的滋味。因此,有遠見的家長朋友,應當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一些“困境”,讓他們逐步提高耐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日本幼兒園在日常教育內容中設置“棍棒對擊”,以培養(yǎng)孩子對突然而來的打擊的應對能力;讓孩子赤腳走路,以鍛煉他們的忍受力;在很冷的天氣里,讓孩子穿短褲到陽光下活動,鍛煉他們的抗寒能力和意志力。日本中學生每到春秋季節(jié),會被送到一些孤島上生活兩周,給他們一些工具,讓他們自己搭房子、抓魚、打獵維持生活,以使孩子受到磨煉。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是他們也推崇“逆境教育”。十五六歲的女孩子通常會去別人家做女傭,上午勞動,下午上學;男孩子也要參加勞作,自力更生。
陳誠是個汽車迷,也是家中的小皇帝,正準備上小學的陳誠周末和爸爸媽媽到兒童體驗城體驗,酷愛汽車的陳誠第一個要玩的就是開車,可是,要開車是得要學駕照的,那就先學駕照吧??墒牵愓\并不是很熟悉駕駛知識和技能,第一次培訓考試時,沒通過。陳誠當場流淚哭鬧,家長和兒童體驗城協商愿意花錢來買這個執(zhí)照,工作導師反問家長,陳誠在未來的人生中還會遇到很多的挫折,難道家長每次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幫陳誠實現愿望,家長和陳誠都沉默了。第二天,陳誠又來了,第一次還是首先來到駕校學習駕駛,可是,還是沒有通過考試,陳誠又嘟起嘴,陳誠爸爸卻鼓勵陳誠下周繼續(xù)來,回家好好總結經驗。第三次,陳誠又來了,還是首先來到駕校,考駕照。陳誠對工作導師說:“這次我一定考過!”在總結了上兩次的經驗,又很認真的學習,陳誠還真是通過了考試,成功拿到駕照!經過這個事,陳誠終于明白原來生活和學習中不會事事如他意,如果遇到失敗只能像男子漢一樣勇敢面對爭取克服。
不可忽視的3種挫折教育誤區(qū)
誤區(qū)1: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將失敗歸咎外界環(huán)境。
從小孩學習走路開始,如果摔倒了,家長最愛說的是:“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殊不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huán)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yǎng)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誤區(qū)2:金錢鼓勵,導致孩子無法經受挫折。
目前,許多家長教育誘導不足,姑息遷就有余,一切以金錢開道,甚至有“你吃完這碗飯獎賞五元錢”,導致學生經不起挫折。更有父母“忘我奉獻”從牙縫里摳出錢滿足子女的非分要求,所以家長還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受挫心理,當孩子落后時,切忌同情心過分外露,因為這些孩子多在表揚聲中成長,已經滋生一定的虛榮心,容不下挫折。這時應當采用“冷處理”的方法,讓他們靜靜地反省自律,吸取教訓,取長補短,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不怕受挫的心理品質是十分有益的。
誤區(qū)3:心靈施暴,導致孩子沒有勇氣經受挫折。
洋洋從小學習能力就很強,他愛好廣泛,經常參加學校的表演活動和各種比賽,老師和同學都夸他是“天才”。
九月,全市的小學即將聯手舉辦象棋比賽,洋洋酷愛下象棋,而且棋藝了得,曾經得過去年的冠軍,他馬上報名參賽了。可是,洋洋這一次沒有發(fā)揮出正常水平,只得了個優(yōu)秀獎。職業(yè)象棋選手的爸爸知道了,責罵洋洋給他丟臉,洋洋一直悶悶不樂,父母并沒在意,可是從那天起,洋洋變了,他不再愿意像以前那樣表現自己,不肯參加比賽。洋洋的變化是父母怎么都沒想到的,他們一句責罵的話,導致孩子完全喪失上進心。
有的父母當子女偶爾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便馬上批評,棍棒交加,使這部分學生沒有勇氣面對挫折。如想糾正這種錯誤做法,家長也可運用故事激勵法,讓他們增強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故事中的主人公對待困難挫折的積極精神、樂觀態(tài)度及處理方法,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使得他們今后再遇到挫折,都會有所準備而不至于驚慌失措,在心理上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