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降將馬光遠和主動投奔后金的大商人佟養(yǎng)性,在天聰七年(1633)正月也聯(lián)名上疏說:
(對漢官)凡有過失者,即時處分;有讒言者,即時對明,使正人不得遭其誣陷,邪人不得行其奸險。
降清官員都有一種心理,擔心新主子不予信任,把話說在前頭,免受讒言中傷?;侍珮O對降將基本上是信任的,在大凌河戰(zhàn)役之后,他得到大批明朝降將,這些人都忠心耿耿地為清廷效勞。皇太極所實行的許多政策大多是從降將獻策中得來的。后金、清初幾次進軍關內(nèi),都有孔有德、耿仲明等降將隨行。這些人長期在明軍中服役,對明朝情況很了解,他們參與運籌,自然要起很大作用。后金和清招降明將,由女真或滿洲人出面效果比較差;而以明將出面招降,效果就很好,許多明軍將士看到大勢已去,就在明降將的招撫下投到后金或清營。對后金或清軍瓦解明軍斗志起了重要作用。
皇太極曾經(jīng)說過,作戰(zhàn)的事他來指揮,政治制度的建設主要聽明朝降臣的。這并不是虛設之詞。如天聰九年(1635),皇太極想考察漢官治績,以所管地區(qū)丁戶的增減,作為賞罰標準,凡是人數(shù)減少三分之一者,即將轄官削職為民。馬光遠認為不妥,即上疏言明:
各堡逃亡,多寡不同,而管堡各官,功次不等。既邀國恩予世職,慨罷為民,眾情驚懼。
他要求對這些人可以“免削世職,仍令戴罪視事”?;侍珮O采納了他的意見。又如崇德八年(1643),皇太極準備將內(nèi)三院遷到理藩院之外。降將祖可法、張存仁認為不妥,上疏說明內(nèi)三院是朝廷重臣,不宜遠離皇宮。他們建議把理藩院遷出,而將內(nèi)三院仍和都察院一起留在原地。皇太極立即照準。皇太極對漢臣的重視,調(diào)動了漢臣的積極性,又吸引許多明臣來降。
皇太極是比較寬厚的,不少漢將犯罪應受處罰,有的甚至犯死罪,大多得到皇太極的赦免。相反的,明廷對將領處罰卻十分嚴酷,任憑一些太監(jiān)、奸臣,陷害忠良。袁崇煥對明朝忠心耿耿,為保衛(wèi)寧遠,費盡心力,連續(xù)大敗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卻僅因清軍施了離間計,崇禎帝就對他產(chǎn)生了懷疑,既不調(diào)查,又不顧前功,立即將他逮捕,凌遲處死。兩朝對待有懷疑的將領,處理辦法完全不同。相形之下,皇太極自然是較能籠絡人心的。
皇太極對祖大壽的處理辦法,就十分大度。祖大壽以詐逃為名逃回錦州城中,名義上以充內(nèi)應,實際上重回明營。但他卻帶話給清營,說是帶去的兵太少不便獻城,須等待時機?;侍珮O知道祖大壽變了卦,卻并不聲討他,只派人送信,叫他“勿忘前約”。當祖大壽的降清被明朝巡撫邱嘉禾偵知,密報了崇禎帝。在這種情況下,祖大壽上疏自劾。崇禎帝為了籠絡人沒有降罪于他,還晉升他為左都督。清軍先后多次致書祖大壽,祖一直沒有答復。皇太極耐心等待,并沒有明顯表示對他不滿;并在這時候,封祖大壽的子侄祖可法為一等梅勒章京,祖澤潤為兵部右參政,祖澤洪為吏部承政;還把清軍戰(zhàn)事進展報給祖大壽,無非是希望他認清形勢,助清討明。祖大壽仍是一直沒有理皇太極。但是,祖大壽并非明朝的忠臣,他對崇禎帝殺袁崇煥十分不滿,擔心自己有一天也會被崇禎帝所殺。所以,崇禎帝三次召他進京,他都不去?;侍珮O對祖大壽等了十年,費了很大力氣,最后還是錦州城里彈盡糧絕時,他才被迫投降的。皇太極不但不責怪他,反倒說:
往事已不可追,此后當竭盡爾力以事朕,則善矣!
皇太極以這樣寬廣的胸懷,來爭取降將,其目的是為入主中原作準備。正像他自己所說:
欲使人心悅服,以圖大事耳。若人心未和,雖興師動眾,焉能攻城必克,野戰(zhàn)必勝。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征戰(zhàn)不休,涌現(xiàn)出許多猛將,如議政十貝勒、八大臣中就有許多是征明的勇將。但這些人大多“不諳國事”。誠如《清太宗實錄》中所講:
我國之攻城破敵、斬將搴旗者,實不乏人;守地治民、安內(nèi)攘外者,概未多見。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自然想從漢官中爭取到治國安邦之臣,這是他的出發(fā)點,也是他制定爭取降將政策的立足點。
值得注意的是,像李永芳、馬光遠、石廷柱、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降將,在明朝并不是什么名將,地位也較低;但到了后金和清朝,受到重用,于是個個精明,獻謀獻策,對進占遼東已經(jīng)立下汗馬功勞。而要入主中原,就更需要具有文韜武略的定國安邦大臣。在皇太極眼里,洪承疇就是這樣的人才。因此,清廷得到洪承疇的忠心歸順,就成為結束松錦戰(zhàn)役之后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