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沒有聯邦政府的統(tǒng)一規(guī)劃,美國大學在形式上非常靈活,能夠滿足各個層次的需要。我們現在一講美國的大學,就是研究性大學。中國的各種高等院校,紛紛改名字,“學院”競相變“大學”,生怕自己不夠氣派。實際上,美國各種高等院校有4000家左右。真正作為研究性大學的,也就100多家。在精英大學中,有許多小型文理學院。在草根層上,有許多社區(qū)學院(community college)。學制短,只有兩年,相當于我們的大專;而且學費非常便宜。這樣社會底層的人也上得起。更重要的是,這些社區(qū)學院的學生,在學業(yè)和財力容許的情況下可以帶著一部分學分跳到四年制大學中。最近有不少學生因為四年制大學太貴,就在社區(qū)學院讀兩年,然后跳槽,到四年制大學拿文憑,大大降低了教育費用。比如著名的黑人學者卡羅爾·M.斯溫(Carol M.Swain),生長于維吉尼亞農村一個貧困的家庭,是12個孩子中的一個。她的兄弟姐妹,沒有一個讀完高中。她也在高中輟學。但看看她后來的履歷,簡直是個神話:她1978年在維吉尼亞西部社區(qū)學院(Virginia Western Community College)拿到應用科學的準學士學位,1983年拿到羅阿諾克學院(Roanoke College)的學士學位,1984年拿到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的碩士,1989年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美國最好的幾個州立大學之一)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在耶魯大學獲得法學研究碩士。在這期間,她還是個拉扯著兩個兒子的單身母親,在養(yǎng)老院、服裝廠、社區(qū)學院的圖書館打過工。后來她到普林斯頓任教,最后成為南部名校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v)的政治學和法學終身教授。她開始時顯然最艱難。從準學士到學士,常規(guī)只需要兩年,她竟掙扎了5年,以后則越來越順。沒有一個多層級的靈活體制讓她從最底層起家,她的成就是不可想象的。
大學體制不僅幫助斯溫這樣的人從社會最底層爬到教育的頂峰,而且也使一些底層大學異軍突起。比如在圣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本來是個走讀學院,但這幾年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研究性大學排名中,一直排在第十名上下,比許多常青藤的名次還高。再有就是紐約大學,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幾乎破產,不得不把在布朗克斯(Bronx)區(qū)最大的校園出售。但如今在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雄居第三十二位,儼然是一所名校。我自己所在的薩??舜髮W,最初不過是一個法學院的畢業(yè)生為了給窮人提供教育機會,在自己家的客廳給六七個學生授課,后來竟然也演化成了一個大學。當時哈佛的校長警告說,這樣的學校是危險的、根本不應該存在。如今,薩??舜髮W的法學院和哈佛法學院是波士頓最大的兩個法學院,為本地提供了最多的司法人才。薩??舜髮W也正在從一個走讀、業(yè)余學校式的大學,轉化為四年制、有博士課程的正規(guī)大學,并且開始有了學生宿舍,向寄宿制大學發(fā)展。在校內領導層內中,有人甚至有雄心在波士頓市中心再造一個紐約大學式的奇跡。
除此之外,還有所謂“營利大學”,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學店”,和中國的一些英語學校,如新東方等,有非常類似之處。這樣的學校,完全以商業(yè)理念經營大學,要物美價廉、薄利多銷,把大學辦成連鎖店,甚至有的校長要求教室與學生停車的地方不能超過5分鐘的步行距離,很像麥當勞的經營原則。這些大學瞄準的,是那些有工作但缺乏教育的階層。最大的為菲尼克斯大學,在全球有28萬學生,239個校園。其創(chuàng)辦人是劍橋培養(yǎng)的經濟學家約翰·斯珀林(John Sperling)。他發(fā)現常規(guī)大學幾乎都致力于培養(yǎng)18~22歲的年輕人,忽視了已經工作的成人。于是他發(fā)誓要為這些人辦學,讓他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如今美國的營利大學已經有幾百所。許多都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品牌。
這種多元、靈活的大學體制,保證了美國的高等教育能為各個階層的人在人生、事業(yè)的各個階段提供教育服務,并且促成了多種體制的競爭,使任何一個體制都不可能高枕無憂。你研究性大學只顧搞研究不管本科生嗎?那么注重教學的本科文理學院就會把學生吸引走。你的大學學費太高嗎?那么一些營利大學的連鎖學店、網上教學,就會出來“殺價”。怪不得一位基層傳統(tǒng)大學的高層管理人員說:“這些營利大學在我們街對面的連鎖店一開張,我們就感受到了威脅,經營的方式就得調整,否則我們的學生會跑掉。”這樣的競爭,構成了美國大學優(yōu)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