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美國人都明白,關(guān)鍵還是要孩子讀書好。讀書好就可以上名牌。越是名牌、學費越貴,獎學金就越多,需要的貸款越少,家庭的投入越少。進名校常常意味著享受免費教育,而且即使因為家境好些,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費用,常常也就花幾千塊,很少超過自己家庭收入的1/10。
美國各大名校之間的競爭這幾年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其中大家拼得最兇的一個領(lǐng)域,就是看誰給貧困生提供的條件最優(yōu)越。也就是說,大家通過扶貧來斗富。
美國名校的財政實力,主要看其所擁有的捐贈基金。在這方面,以2004年財政年度的數(shù)據(jù)計,哈佛、耶魯分列第一、第二位,捐贈基金各有225億和127億多美元。但實際上,捐贈基金不足100億、排名第三的普林斯頓是最富的。因為普林斯頓規(guī)模小,平均每個學生擁有的捐贈基金就成了各名校中最高的,學校在每個學生人頭上就更花得起錢。所以,1998年,普林斯頓宣布,凡是家庭收入46500美元以下的學生,其貸款將全部用獎學金替代。美國給學生提供的教育財政資助常常是獎學金和貸款混合。獎學金不用償還,但貸款是需要償還的。不過貸款從利率到償還期都非常優(yōu)厚。用部分貸款上名校,本是一個回報甚厚的投資。但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因為受慣了窮,有心理問題,比起富家子弟來,他們特別怕負債。一聽說貸款上學,畢業(yè)后欠一兩萬塊的債,他們就可能在名校面前止步。畢竟,讓一個貧民窟出身的孩子想象自己4年后在華爾街掙6位數(shù)年薪的情景是非常困難的。普林斯頓這一招,就是打消貧困生負債的顧慮,把最優(yōu)秀的學生搶到手。2001年,普林斯頓索性把這一政策擴張覆蓋到所有學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資格獲得財政資助,你拿到的就全是獎學金。貸款上學在普林斯頓從此消失。
普林斯頓連出兩張硬牌,等于逼著其競爭對手跟牌。但是,普林斯頓的錢太多,手面太大,其他學校跟不起。等到2004年哈佛大學才宣布,凡年收入在4萬美元以下的家庭,教育費用全免。這張牌比普林斯頓的牌還是軟得多。因為普林斯頓的計劃等于給所有需要資助的學生提供免費教育,其中有些學生的家庭年收入遠遠高出4萬美元。哈佛這張牌,其他學校倒跟得起。2004年,布朗宣布以1億美元將135名學生的貸款替換成獎學金。2005年,耶魯宣布家庭年收入低于45萬美元的學生,教育費用全免。斯坦福在2006年3月宣布了同樣的政策。幾天后,賓夕法尼亞宣布家庭收入5萬美元以下的學生,其貸款將全部用獎學金替換。
大家拼來拼去,還是沒有人能挑戰(zhàn)普林斯頓,但是全都能和哈佛叫板。因為那幾個學校已經(jīng)把免費教育的基準,從哈佛的家庭年收入4萬以下,提高到45萬甚至5萬以下。這就把世界第一名校逼到了墻角里。結(jié)果,2006年3月30日,哈佛大學宣布,其學生家庭年收入6萬美元以下的,教育費用全免。
這里有幾點必須澄清。第一,教育費用全免,并非一切都是無償?shù)?。學校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校內(nèi)工作,其收入可以作為獎學金的一部分。不過,學生的校內(nèi)工作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必須保證不影響學生的學習。事實上,大部分工作非常輕松。許多學生可以在工作崗位上看書。第二,所謂教育經(jīng)費,不僅僅指學費,而且包括住宿、伙食、學習用品等所有正當教育費用。這些費用加起來,一年可達四五萬美元。那些家庭收入超過6萬美元的學生,有許多也不可能負擔得起這樣的費用,他們一般都根據(jù)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資助,只不過不是免費上大學而已。
更重要的是,哈佛最近的決定,以及普林斯頓2001年給所有需要資助的學生獎學金的做法,突破了扶貧的范圍。美國平均家庭年收入為5萬美元上下。年收入6萬美元,已經(jīng)屬于中產(chǎn)階級,很難算是貧困戶。最近十幾年,中產(chǎn)階級一直在抱怨,百萬富翁們上學花錢不在乎,窮人上學有人給埋單,唯獨中產(chǎn)階級需要承擔相當?shù)慕逃M用,養(yǎng)一個大學生最難。哈佛、普林斯頓這樣的做法,等于給中產(chǎn)階級傳達了一個信息:我們絕不會忽視你們的利益。實際上,許多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家庭,孩子上大學照樣拿獎學金。
許多美國人都明白,關(guān)鍵還是要孩子讀書好。讀書好就可以上名牌。越是名牌、學費越貴,獎學金就越多,需要的貸款越少,家庭的投入越少。進名校常常意味著享受免費教育,而且即使因為家境好些,需要自己支付一部分費用,常常也就花幾千塊,很少超過自己家庭收入的1/10。
當然,哈佛最近的行為,不過是大學爭奪貧困生和下層中產(chǎn)階級的“軍備競賽”的一個小段落。大家日后還會層層加碼。名校通過扶貧來斗富的好戲,也許還在后面。
大學要培養(yǎng)未來的領(lǐng)導階層--寄宿學院與中國對“世界一流大學”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