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問題驅動
我們的每一步都應該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當一個新的idea產生的時候,請先問一下自己,做這件事我能解決什么問題?然后,又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如果一個創(chuàng)意不能解決任何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它就沒有實現(xiàn)的價值。
在百度技術部里,每年都會有很多聽起來極炫的項目被kill掉,為什么呢?原因都是一個--過不了Robin“這個產品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一關。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可以做的事卻是如此之多,百度之所以一路前進,正是因為每個項目都是在解決問題中應需求而生的。一個項目被提出時,如果并沒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做“后盾”,多半就會被束之高閣。
話說阿拉丁項目在百度的技術與產品部門立項后,2008年6月到了向Robin匯報的環(huán)節(jié)。
技術總監(jiān)王夢秋知道Robin一定會像往常那樣首先問“這個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所以不等他問,便直截了當?shù)卣f:“產品部門的同學發(fā)現(xiàn),到百度輸入關鍵詞的用戶很多時候是想尋找網頁以外的資源,如圖片、視頻或MP3等,他們已經做了四年左右的研究,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可以將百度垂直搜索產品中的結果都整合到大搜索的結果之中,讓用戶更快地找到所求。我們認為,現(xiàn)在,是調整技術方向的時候了?!?br>
“可以啊?!盧obin聽了非常感興趣,但接著又問:“可是百度平臺上制造的內容非常有限,把我們的內容都納入之后,還是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怎么辦?”
大家一時沒有想到辦法,一陣小聲的討論過后,目光匯聚到Robin臉上,他似乎已經有了答案。果然,Robin說:“我給你們出個主意,我們可以再想遠一步,開放后臺系統(tǒng),讓整個互聯(lián)網里好的資源都能接入進來?!?br>
這個宏大的想法出乎在場所有人的意料,技術部的同學們眉頭緊鎖:“那么我們的質量怎么控制?又該如何進行審核呢?”Robin把視線投向首席產品架構師孫云豐:“那是PM的工作,現(xiàn)在的第一要務是要把這個創(chuàng)新的想法落實下去,看用戶的反饋。”
眼看奧運將近,夢秋和云豐決定就以此為契機做一次嘗試,于是,在奧運期間,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時,體驗到了百度的變化--會優(yōu)先出現(xiàn)金牌榜、比分、圖片等結果。試驗的結果是,用戶非常歡迎,百度的流量在奧運期間上沖了新高。于是,歷經四年的這個創(chuàng)新想法終于進入全面大規(guī)模開發(fā)。
時間到了2009年7月,“阿拉丁計劃”推進順利,在一次產品匯報會上,Robin的問題又來了:“經常有朋友對我說‘你們搜索引擎什么時候才能無處不在,而且要什么有什么,回答得出我所有的問題呢?’我們的‘阿拉丁’就是想讓用戶要什么有什么,但我們現(xiàn)在只是進行了資源的整合,如果用戶想要找的不是內容而是應用,或者他們是在其他非PC平臺上提出需求,比如手機、電視或公交車站上,怎么滿足呢?”
這個問題切中了要害,也打開了另一扇通往更深入探索的門。產品和技術部門的同學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人說,可以將百度的搜索框嵌入各種介質,讓框無處不在;有人說,可以在開源的平臺上建立應用等等。
討論的最后,Robin說:“我想,我們這個框的背后提供的將不再只是一個spider,而是一種計算,通過瞬間完成的海量計算,將人們真正需求的結果--而不是中間步驟,直接丟給他。也就是說,讓搜索引擎抓取的范圍從可搜索資源擴展到應用;從PC平臺擴展到其他平臺?!?這,就是后來他在2009年百度技術創(chuàng)新大會上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新理念--“框計算”。
原來,Robin的大腦早就被這一系列的問題所驅動,走到了技術發(fā)展方向的更深處。他深入了解用戶需求而提出的一個個問題也將百度的技術帶向新的領域。有了明確的方向,研發(fā)的發(fā)動機便飛快地運轉起來。
實時搜索究竟怎么做?
Twitter在全球掀起微博客的熱潮后,網頁搜索產品部門有同學提出:“微博客肯定會在中國流行起來,咱們是不是應該也趕快做一個?”
接著,有同學反問:“做微博客對搜索引擎的價值是什么?能為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答:“能解決實時搜索的問題啊, 實時搜索肯定是有需求的?!?br>
又問:“在中國,微博客能為我們提供公眾普遍感興趣的實時信息嗎?”
答:“應該能吧,我們調研一下?!?br>
調研的結果顯示,在中國做微博客,能收集到有價值信息,但相比“我今天吃了……”這類個人分享,有價值信息的比例不會很高。
于是產品部門繼續(xù)自問:“那么我們在中國能否找到其他資源,為實時搜索提供支持?”
大家找到的答案是有--比如貼吧、論壇等,無論是百度貼吧,還是各地的一些知名論壇中,都聚集了大量“好事者”,愿意將實時的新聞在那里與群體分享,在這方面,中國的情況遠比國外發(fā)達。而且大家在調研中還發(fā)現(xiàn),在中國,這種群聚網上平臺分享出的實時信息,比個人發(fā)表的內容更容易接近真實,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可以補充完全一個新聞事件的各個方面,使錯誤信息得到糾正。
最后產品部門得出結論,這件事情的討論重點不應該放在我們是否要自己做微博,而是應該去考慮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上和百度已有的資源,把實時搜索做起來。
于是,一個囊括了貼吧、眾多知名論壇和國內新興微博網站的實時搜索產品項目終于在產品部門立項了。
百度上市以后,據(jù)說李彥宏的工作主要就是 kill ideas,當一個企業(yè)有了一筆錢,同時在市場上有很多事情可以投入的時候,很多人會失去判斷力,因為到處看來都是機會。李彥宏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反問“你這個idea能解決用戶的什么問題”。這讓我們看到,李彥宏之所以有超乎常人的判斷力,正是因為他愿意掠開一切浮華的表面現(xiàn)象,拋棄任何投機主義的小聰明,去直擊事物的本質。
我們的每一步都應該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前進。當一個新的idea產生的時候,請先問一下自己,做這件事我能解決什么問題?然后,又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如果一個創(chuàng)意不能解決任何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它就沒有實現(xiàn)的價值。
在百度技術部里,每年都會有很多聽起來極炫的項目被kill掉,為什么呢?原因都是一個--過不了Robin“這個產品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這一關。
因為資源是有限的,可以做的事卻是如此之多,百度之所以一路前進,正是因為每個項目都是在解決問題中應需求而生的。一個項目被提出時,如果并沒有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做“后盾”,多半就會被束之高閣。
話說阿拉丁項目在百度的技術與產品部門立項后,2008年6月到了向Robin匯報的環(huán)節(jié)。
技術總監(jiān)王夢秋知道Robin一定會像往常那樣首先問“這個產品要解決什么問題?”,所以不等他問,便直截了當?shù)卣f:“產品部門的同學發(fā)現(xiàn),到百度輸入關鍵詞的用戶很多時候是想尋找網頁以外的資源,如圖片、視頻或MP3等,他們已經做了四年左右的研究,通過這個項目的實施可以將百度垂直搜索產品中的結果都整合到大搜索的結果之中,讓用戶更快地找到所求。我們認為,現(xiàn)在,是調整技術方向的時候了?!?br>
“可以啊?!盧obin聽了非常感興趣,但接著又問:“可是百度平臺上制造的內容非常有限,把我們的內容都納入之后,還是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怎么辦?”
大家一時沒有想到辦法,一陣小聲的討論過后,目光匯聚到Robin臉上,他似乎已經有了答案。果然,Robin說:“我給你們出個主意,我們可以再想遠一步,開放后臺系統(tǒng),讓整個互聯(lián)網里好的資源都能接入進來?!?br>
這個宏大的想法出乎在場所有人的意料,技術部的同學們眉頭緊鎖:“那么我們的質量怎么控制?又該如何進行審核呢?”Robin把視線投向首席產品架構師孫云豐:“那是PM的工作,現(xiàn)在的第一要務是要把這個創(chuàng)新的想法落實下去,看用戶的反饋。”
眼看奧運將近,夢秋和云豐決定就以此為契機做一次嘗試,于是,在奧運期間,用戶通過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時,體驗到了百度的變化--會優(yōu)先出現(xiàn)金牌榜、比分、圖片等結果。試驗的結果是,用戶非常歡迎,百度的流量在奧運期間上沖了新高。于是,歷經四年的這個創(chuàng)新想法終于進入全面大規(guī)模開發(fā)。
時間到了2009年7月,“阿拉丁計劃”推進順利,在一次產品匯報會上,Robin的問題又來了:“經常有朋友對我說‘你們搜索引擎什么時候才能無處不在,而且要什么有什么,回答得出我所有的問題呢?’我們的‘阿拉丁’就是想讓用戶要什么有什么,但我們現(xiàn)在只是進行了資源的整合,如果用戶想要找的不是內容而是應用,或者他們是在其他非PC平臺上提出需求,比如手機、電視或公交車站上,怎么滿足呢?”
這個問題切中了要害,也打開了另一扇通往更深入探索的門。產品和技術部門的同學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有人說,可以將百度的搜索框嵌入各種介質,讓框無處不在;有人說,可以在開源的平臺上建立應用等等。
討論的最后,Robin說:“我想,我們這個框的背后提供的將不再只是一個spider,而是一種計算,通過瞬間完成的海量計算,將人們真正需求的結果--而不是中間步驟,直接丟給他。也就是說,讓搜索引擎抓取的范圍從可搜索資源擴展到應用;從PC平臺擴展到其他平臺?!?這,就是后來他在2009年百度技術創(chuàng)新大會上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新理念--“框計算”。
原來,Robin的大腦早就被這一系列的問題所驅動,走到了技術發(fā)展方向的更深處。他深入了解用戶需求而提出的一個個問題也將百度的技術帶向新的領域。有了明確的方向,研發(fā)的發(fā)動機便飛快地運轉起來。
實時搜索究竟怎么做?
Twitter在全球掀起微博客的熱潮后,網頁搜索產品部門有同學提出:“微博客肯定會在中國流行起來,咱們是不是應該也趕快做一個?”
接著,有同學反問:“做微博客對搜索引擎的價值是什么?能為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答:“能解決實時搜索的問題啊, 實時搜索肯定是有需求的?!?br>
又問:“在中國,微博客能為我們提供公眾普遍感興趣的實時信息嗎?”
答:“應該能吧,我們調研一下?!?br>
調研的結果顯示,在中國做微博客,能收集到有價值信息,但相比“我今天吃了……”這類個人分享,有價值信息的比例不會很高。
于是產品部門繼續(xù)自問:“那么我們在中國能否找到其他資源,為實時搜索提供支持?”
大家找到的答案是有--比如貼吧、論壇等,無論是百度貼吧,還是各地的一些知名論壇中,都聚集了大量“好事者”,愿意將實時的新聞在那里與群體分享,在這方面,中國的情況遠比國外發(fā)達。而且大家在調研中還發(fā)現(xiàn),在中國,這種群聚網上平臺分享出的實時信息,比個人發(fā)表的內容更容易接近真實,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可以補充完全一個新聞事件的各個方面,使錯誤信息得到糾正。
最后產品部門得出結論,這件事情的討論重點不應該放在我們是否要自己做微博,而是應該去考慮如何利用互聯(lián)網上和百度已有的資源,把實時搜索做起來。
于是,一個囊括了貼吧、眾多知名論壇和國內新興微博網站的實時搜索產品項目終于在產品部門立項了。
百度上市以后,據(jù)說李彥宏的工作主要就是 kill ideas,當一個企業(yè)有了一筆錢,同時在市場上有很多事情可以投入的時候,很多人會失去判斷力,因為到處看來都是機會。李彥宏用一種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反問“你這個idea能解決用戶的什么問題”。這讓我們看到,李彥宏之所以有超乎常人的判斷力,正是因為他愿意掠開一切浮華的表面現(xiàn)象,拋棄任何投機主義的小聰明,去直擊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