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魏晉南北朝:絕望之花,虛無之果(2)

鯤與蟲 作者:騎桶人


三、干寶的恐怖童年

干寶的父親干瑩生前官至丹陽丞(京畿佐官),還在干寶年紀還非常小的時候,干瑩就去世了。在干瑩的葬禮上,發(fā)生了一件可怕的、出乎幼小的干寶意料的事--

干瑩生前曾寵愛過一個侍婢,這個侍婢究竟叫什么名字,書里沒有記載。干寶的母親在干寶父親的葬禮即將結束的時候,把那個侍婢生生推入了墓中,然后無情地關閉了墓門。

干寶必定聽到了那個女人聲嘶力竭的哭喊!很可能她生前對干寶很好,很可能她很美麗、很年輕,我們從干寶自己寫的《搜神記》的序中,仍可隱約看出他對那個女人的好感。

十幾年后,干寶的母親去世,又一個盛大的葬禮,不同的是這時候干寶已經(jīng)長大。干寶打開父親的墓葬,準備把母親與父親合葬,卻在墓里發(fā)現(xiàn)了那個十幾年前被活埋的女人--她還活著,一直活在黑暗的墳墓里,雖然因為沒有陽光的緣故,她的皮膚可能已經(jīng)變得青白,眼睛很可能也瞎了,但她確實是活著的。

女人的重新出現(xiàn)使干寶回憶起了很多年前那個恐怖的葬禮,這回憶在十幾年后被放大、引申,具有多重的含義:

最直接最明白的是,他深深敬愛著的母親,竟是一個狠毒的人,即便他不愿意承認這一點,他也不可能在別人面前否認這一點,這件事必定要影響到他的世界觀;更重要的是,魏晉以來,都是以"孝"治國,因此這件家事很容易讓成年的干寶聯(lián)想起更多的東西。

東陽無疑的《齊諧記》里有一個故事,隱約是在影射魏晉以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

東晉義熙四年(408),東陽郡太末縣有一個人,名叫吳道宗,自幼喪父,又未娶妻,只與母親相依為命。吳道宗是個生意人,經(jīng)常在外面跑,只留老母親一個人在家。有一天,鄰人聽到吳道宗家里發(fā)出奇怪的砰砰聲,便從門外向內窺視,看到里面有一頭烏斑虎,鄰人大驚,鳴鼓召集鄉(xiāng)民前來捕虎救人,但是等人們沖進屋里的時候,卻只看到吳道宗的老母親一個人在里面,神態(tài)平靜,烏斑虎卻不見了。等吳道宗做生意回來,他母親對他說:"我因為前世的罪惡被上天懲罰,要變成別的東西了。"一個月后,吳道宗的老母親突然失蹤了,縣境內卻多了許多虎患,人們都說那吃人的老虎是一頭母烏斑虎。老百姓請了獵人去捕虎,射中了老虎的胸口,又用戟刺傷了老虎肚子,但是卻沒能捕獲它。幾天之后,烏斑虎回到了吳道宗家里,躺在吳道宗老母親常睡的那張床上,卻再也不能變回人形,不久,就伏倒在床上死去了。吳道宗號啕大哭,像埋葬母親一樣把老虎埋葬了,或清晨,或日暮,仍不時到墳前去哭泣。

母親已經(jīng)變成了老虎--不是嗎?孔融、禰衡、何晏、夏侯玄、嵇康……這些人不都是被老虎給吃的嗎?而人們既不能否認這些吃人的人是他們的母親,又不能徹底地推翻所謂的"孝"道以存活在這個世界之上。對干寶而言,唯一逃脫這種絕望處境的辦法,就是他在《搜神記》序里所說的:"明神道之不誣。"他編撰《搜神記》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證明這個世界終究還是有神鬼存在的。因為有神鬼存在,所以這個世界之外,終究還有另一個世界,所以冥冥中,終于還可以有少許期待、少許歡樂。

所以《搜神記》里多是神仙道術、神人感通、卜夢妖祥的故事,但即便如此,干寶也不見得便能完全忘情于世事,看看下面這則故事:

左慈是三國時有名的方士,最擅幻術。有一次曹操請客,公卿滿座,山珍海味雜陳,曹操得意地說:"可惜還缺了一味松江鱸魚膾?。?他的意思大約不過是說:這席上什么都有了,只是缺了一味鱸魚膾罷了。正好左慈也在座,他既然以幻術知名,這時候自然應該出來湊趣的。只見他往一個空銅盤里倒了些水,又拿出釣魚竿裝上餌,便在這宴會之上釣起魚來,須臾間就釣了兩尾松江鱸魚上來,"滿座皆驚"。曹操卻還不滿意,說如果還有蜀中的姜來做鱸魚膾的配料就好了,他卻又怕左慈只是到左近去買來蜀姜充數(shù),便又說,正好我有使者在蜀地,你去買姜的時候,順便通知那使者,讓他多買兩匹蜀錦回來。左慈領命而去,須臾間便帶著姜回來了。一年多之后,那個到四川去的使者才回來,果然多帶了兩匹蜀錦,說是某月某日見某人于店鋪中,令他多買兩匹回去。又有一次,曹操到郊外去,隨行的有一百多人,左慈以一罌酒,一脯肉,讓這一百多人都吃了個飽,后來曹操一查,原來左慈是以幻術搬來附近一個酒家的酒肉來請的客。曹操大怒,便要殺了左慈--其實大約他早就想殺左慈了,現(xiàn)在不過是找到了一個借口。左慈就走進墻壁里去不見了,后來又在集市里找到他,剛要抓的時候,滿集市的人竟都變成了左慈的模樣。之后又在陽城山頭找到左慈,軍士去捕他,他變成一頭羊,躲到羊群里去。曹操知道抓不住他,就讓軍士對著羊群說:"曹公不是真想殺你,不過是想試試你的幻術,和你鬧著玩罷了。"便有一頭公羊走出來,前腳屈起,人立起來,說:"這玩笑開得過分啦!"眾人都道這便是左慈了,剛要抓它,哪想到所有的羊都人立起來道:"這玩笑開得過分啦!"曹操終于還是沒能抓住左慈。干寶這時引了一句老子的話:"吾之所以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哉!"老子說,因為有身體在,所以要恐懼,如果連身體都沒有了,還有什么可怕的。干寶接著說,像老子這樣的大圣人,可以連身體也不要,像我們這樣的凡人,要想拋棄身體,那可真是太難了!

干寶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大約也會想到郭璞吧!他與郭璞是同時代的人,而且還是好友。以郭璞之能,終究也達不到"無身"的境界,所以還是不免要被砍了頭。

干寶官終散騎常侍、著作郎,死于咸康二年(336),那已經(jīng)是郭璞被殺十二年之后的事了。他的后代中有一個叫釋慧因的,十二歲就出家了,是唐初有名的高僧。

四、葛洪和王嘉

由"明神道之不誣"再往前一步,大概就是"求神仙"了。魏晉以來有名的道士有兩個,一個是葛洪,一個是王嘉。兩人都有著作傳世:葛洪著有《抱樸子》,分成內外篇,外篇講政治,內篇講道教修煉齋醮等等,還有《西京雜記》,記漢朝長安各種軼聞趣事,又還有《神仙傳》,是學劉向的《列仙傳》給神仙們立傳的;王嘉最有名的著作,是他的《拾遺記》,是繼承《山海經(jīng)》的傳統(tǒng),講海外仙山和各種奇聞怪談的,內容雖誕漫無實,語言卻典雅華美,對后世影響頗大。

雖然兩個人都一樣是有名的道士,但命運卻頗不相同,葛洪后來是活到八十一歲,老死在羅浮山里,王嘉卻是大概在公元387年的時候,死在了后秦姚萇的刀下。

先說王嘉。王嘉是隴西安陽(今甘肅渭源)人,字子年,生年不詳,只知道他最早是隱居在東陽谷(在今陜西渭南縣)。他隱居的方式極是夸張,不食五谷、清虛服氣也就罷了,還在山上鑿巖而居,結果他的名氣被弄得很響,竟有幾百個弟子學他的樣子,在東陽谷鑿巖而居。后來遭遇兵亂,他便拋下那幾百個弟子,跑到終南山去,搭了個茅草庵,又在那里隱居,沒隱居多久,他的徒弟們又跟著來了。結果被前秦的皇帝苻堅知道了,就把他請到了長安城里,給他好吃好喝好住。王嘉以善于預測而知名于世,苻堅干什么事之前,都要先到他那邊去請教。比如苻堅要帶兵去淮南打仗,派使者去問這事可行不可行?王嘉卻說什么"金剛火強",又騎上使者的馬跑了一圈,回來坐在胡床上,一言不發(fā),弄得大家都莫名其妙。苻堅又問他"國祚如何"?王嘉說"未央",結果大家都以為是"國祚綿長"的意思??墒堑诙贶迗源髷∮诨茨?,于是大家又把"未央"解釋成"未殃"了,因為那一年是癸未年,"未殃"就是未年要遭殃的意思。后來姚萇發(fā)兵占了長安城,與苻堅的族孫苻登對峙,他對王嘉依舊十分敬重,不過也不知是姚萇比苻堅聰明,還是比苻堅狠毒,這一次王嘉的故弄玄虛沒有保住他的命,反倒讓他把命給送了。姚萇要發(fā)兵去打苻登,問王嘉是成還是不成,王嘉說:"略得之。"便是"約略可得"、"大概可得"的意思,姚萇自然大怒,三軍用命之時,你竟還用這種模棱兩可的話來糊弄我,當即就把王嘉給殺了。后來《晉書》里面說,其實王嘉的意思是"子略得之",因為姚萇的兒子姚興字子略,后來果然是他打敗了苻登,統(tǒng)一的北方。

王嘉的預測其實就是左右觀望、故弄玄虛,作為一種保命之道,本也無可厚非,但說到底也只是微末的護身術罷了,統(tǒng)治者覺得你可用的時候,對你恭敬得很。便如王嘉,當他剛到終南山的時候,公侯以下全都去拜見,秦主苻堅累征不起,風光得很。一旦人家覺得你沒有用了,殺你也不過如同捏死一只螞蟻,卻哪有你反抗的余地?

葛洪的下場就比王嘉要好得多。他是丹陽句容(今江蘇省句容縣)人,字稚川,《晉書》中說他生性木訥,一心讀書向學,不知嬉戲交游。他先是跟他的從祖葛玄(葛玄又是左慈的弟子)的弟子鄭隱學煉丹。后來又拜南海太守鮑玄為師學道術,還娶了鮑玄的女兒為妻。公元326年的時候,干寶舉薦葛洪代己為著作郎,葛洪以"年老欲煉丹"為由,力辭不受。他聽說交趾(今之越南)一帶有很多丹砂,便求為勾漏令,一溜煙跑到嶺南,躲進羅浮山里,不問世事,一心一意地煉丹去了,后來一直活到八十一歲,在當時是少見的高壽了?!稌x書》評價他說:"在德與真里游玩棲息,超然于世事之外。全生保命之道,還是他最優(yōu)異??!"

葛洪比王嘉要聰明得多,但或許也與兩個人的性格不同有關。王嘉隱居還弄了幾百個弟子跟著,十分張揚;葛洪說隱居煉丹就是隱居煉丹,他自己在《抱樸子》的序中也說:"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蓽有藻棁之樂也。"那是說,藜藿這樣的普通蔬菜,其實也像山珍海味一樣好吃;住在茅棚里,也和住在高屋華廈中一般快樂。這種性格上的差異,也在兩個人的作品中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

《神仙傳》文字樸拙,記事多短小,實為《抱樸子》內篇的輔助教材,比如下面這則《黃山君》:

黃山君者,修彭祖之術,年數(shù)百歲,尤有少容,亦治地仙,不能飛升,彭祖既去,乃追論其言,為《彭祖經(jīng)》,得《彭祖經(jīng)》者,便為木中之松柏也。

其意大略是:黃山君修行彭祖之術,數(shù)百歲了面貌還很年輕,他只修行地仙,不愿意飛升上天。彭祖離開之后,他追憶彭祖說過的話作《彭祖經(jīng)》。能夠得到《彭祖經(jīng)》的人,便能成為樹木中的松柏一樣的人物。

其中也有稍長的,比如與《黃山君》同在卷一的《彭祖》,但其內容又多是講述道家修煉之法,沒有什么趣味,長而有趣味的,比如卷三的《王遠》:

東海人王遠,字方平,曾舉孝廉為郎中,官至中散大夫。他學問淵博,尤精于天文圖識河洛之學,通曉天下大勢吉兇。后來他棄官去修道,道成之后,漢桓帝請他出山,他不出,漢桓帝就讓地方的長官用車硬把他拉到京師。王遠低著頭閉著口,不肯答詔,又在宮門的門板上題了四百來字,講述方外之事。漢桓帝十分厭惡,命人將這些字刮去,但墨都進到門板里去了,把外面的字刮掉了,里面的字又顯露出來,怎么刮也刮不完。王遠沒有子孫,他的家鄉(xiāng)人世代相傳地供養(yǎng)他。東??び幸粋€人,曾經(jīng)做過太尉的,叫陳耽,為王遠造了一個道室,早晚都去朝拜,不過他只是祈福消災,并不向王遠學道。王遠在陳耽家里待了四十多年,陳家沒有人生病也沒有人死去,六畜繁息,種田養(yǎng)蠶都大豐收,子弟做官也能高升。后來王遠對陳耽說:"我運數(shù)將盡,要走了,明天日中的時候就要出發(fā)。"第二天王遠果然死了,陳耽大哭:"先生離我而去了,我該怎么辦呀!"他為王遠準備了棺材,但是三日三夜之后,王遠突然失蹤了,只剩衣服在棺材里,連衣帶都沒解開,好像蛇蛻一樣。

后來,王遠要到括蒼山去,經(jīng)過吳地的時候,順道到小吏蔡經(jīng)的家去。蔡經(jīng)雖然只是一個小吏,但是據(jù)骨相上看卻是應當做神仙的。王遠知道這個,所以才到他家去。王遠對蔡經(jīng)說:"你命里注定可以升仙,所以來取你以補仙官之數(shù),但是你從小就不明白道的奧義,氣少肉多,不得上升,應該尸解。尸解很簡單,就好像從狗洞里鉆過去一樣。"

王遠走后不久,蔡經(jīng)突然全身發(fā)熱,他的家里人把水澆在他身上降溫,就好像澆在燒焦的石頭上一樣。這樣三天過去,蔡經(jīng)瘦得只剩骨頭,他躺在床上蓋上被子,忽然就不見了,被子里面只有他的皮膚,就好像蟬蛻剩下的殼一樣。又過了十多年,蔡經(jīng)忽然又回來了,他走的時候年紀已經(jīng)老了,現(xiàn)在回來反倒年輕了許多,頭發(fā)都重新變黑了。他對家里人說:"七月七日王君要到我們家里來,你們快準備幾百斛吃的,好供應王君的從官。"

到七月七日的時候,他家里人從鄰近的人家借來許多盆甕,做了幾百斛吃的擺在院子里。王遠果然來了,老遠就聽到了金鼓簫管人馬之聲,這聲響越來越近,大家都害怕起來,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直到王遠來到了蔡經(jīng)家,大家才看到他,派頭大得很,"著遠游冠,朱服虎頭鞶裳,五色綬帶劍,少須,黃色,長短中型人也。乘羽車,駕五龍,龍各異色,麾節(jié)幡旗,前后導從,威儀奕奕如大將軍也",又有十二個用蠟蜜封口的玉壺,不知道里面裝著什么,連為他敲鑼打鼓的那些從官也都是騎著麒麟從天上飛下來,而不是從路上走過來的。王遠進了蔡經(jīng)家,他的那些從官就不見了,只見到王遠一個人。

王遠見了蔡經(jīng)的父母兄弟,坐定了之后,便說要叫麻姑過來。也不知道麻姑是怎樣的一位神仙,只聽到王遠對一個看不見的信使說,很久沒有到人間來了,你去問麻姑能不能過來,一起說說話。不久之后,信使回來了,仍然是看不見他,只聽他代麻姑回話道:"麻姑再拜,自從上次與您相見,忽然已過五百多年,您是長者,本應我向您致思念之情的,但是一直沒有機會,見到您的信使,本當立即過來,但手頭還有一些事,不得不先到蓬萊去一趟,然后馬上就過來,希望您那時還沒有離開。"又等了一會兒,麻姑果然來了,也是先聽到人馬之聲,不過從官比王遠的要少一半。

蔡經(jīng)一家人都看見了麻姑,是一個漂亮的女子,大概有十八九歲,頭頂心上綰了個髻,余下的頭發(fā)垂散到腰間,所穿的衣服上有花紋但又不是錦綺,發(fā)出耀眼奪目的光芒,做衣的料子不知如何命名才好,因為是世間所沒有的。麻姑進到屋里拜見王遠,王遠起立還禮,兩人坐定之后,就讓侍從們把吃的東西擺出來,只見到無數(shù)的金玉杯盤,里面盛著各種奇花異果,香氣彌漫。又把肉脯分開了,用松柏的枝來烤炙,還說這個肉脯是用麒麟的肉做的。麻姑說:"自從上次和您相見,東海已經(jīng)三次變成桑田了,剛才我到蓬萊去,看到海水又淺了許多,大約只有原來的一半,只怕大海又要變成山陵了。"王遠笑著答道:"圣人們都說,大海里又要揚起灰塵了。"麻姑想見見蔡經(jīng)的母親和他的婦侄,蔡經(jīng)弟弟的新婦剛生產了數(shù)十日,麻姑一見就知道了,即忙阻止道:"噫,停停,別過來。"她要了一些米撒在地上,說是用米來除穢,那些米撒到地上之后,都變成了珍珠。王遠笑道:"麻姑還是少年人啊,我老了,不喜歡做這種狡獪的變化了。"又對蔡經(jīng)的家里人說:"我要賜你們酒喝,這個酒出自天廚,味道醇厚,不是俗人可以喝的,你們喝了只怕腸都要爛掉,所以我得先用水兌一下,你們不要見怪。"每一升酒都用了一斗水來兌,蔡經(jīng)的家里人都喝了有一升多,一個個都喝醉了。喝了好久,把酒喝完了,王遠說:"不夠喝再去酤些來。"就給信使一千錢,讓他去找余杭姥酤酒。須臾之間信使就回來了,替余杭姥傳話道:"怕地上的酒不配給天上的尊者喝。"蔡經(jīng)看到麻姑的手指很長,就像鳥爪一樣,忍不住心里想:"背上癢的時候,如果能得到這樣的手來抓搔,必定是很舒服的事兒。"王遠馬上就知道了,讓人把蔡經(jīng)牽出去鞭打,又說:"麻姑是神人,怎么可以讓她來給你抓背?"只看見鞭抽打在蔡經(jīng)的背上,卻看不見執(zhí)鞭的人。王遠說:"我的鞭,也不是隨便什么人都打的。"

蔡經(jīng)有一個鄰居姓陳,叫什么記不住了,曾經(jīng)做過縣尉。他聽說蔡經(jīng)家里來了神仙,就在門外叩頭,請求拜見。王遠就讓他進來,陳尉希望能夠像蔡經(jīng)那樣,供神仙驅使。王遠說:"你起來到太陽下面我看看。"陳尉就起來讓王遠看,王遠看過了,說:"噫,你心不正,影不端,不可以求仙,就讓你做一個地上主者吧。"等到要走的時候,他就給陳尉一張符和一個小箱,小箱里有一本經(jīng)傳,說:"這些東西不能讓你升天,不過能讓你活足你的壽數(shù),應該有一百歲以上。這些東西還可以消災治病,生病的人,如果命數(shù)沒盡,又沒有犯什么罪過,把這張符帶到他家去,都可以治愈。如果有邪鬼求血食作禍,可以用這本經(jīng)傳叫社吏過來收服,你斟酌輕重懲罰它們便是。"陳尉用那張符治病,有數(shù)百家人被他治好感謝他,陳尉死時有一百一十一歲。他死之后,他的子孫再用那張符來治病,就一點效用也沒有了。

王遠去后,蔡經(jīng)家里先前所做的數(shù)百斛飯食,都被吃光了,也沒有見到那些吃的人。蔡經(jīng)的父母偷偷問蔡經(jīng):"王君是什么神仙,居所在哪里?"蔡經(jīng)說:"王君的治所在昆侖山,常常往來于括蒼山羅浮山之間,這三座山上都有王君的宮殿,這些宮殿都像王宮一樣。王君還在天上任職,常常在天地間往來,王君出門時,也不一定帶上所有從官,有時只乘一匹黃麟,帶著數(shù)十人,每次出門都是在天上飛著的,只看到山林在下面,距地面大概有數(shù)百丈,每到一處地方,山神海神都會來迎接他。"

幾年之后,蔡經(jīng)又回來住了幾天。王遠托蔡經(jīng)帶信給陳尉,王遠的字寫得很開,又很大,也不工整。一開始沒有人知道王遠字方平的,也是因為看了這封信才知道。陳尉的家里人世世代代保存著王遠的信和那本經(jīng)傳,藏在小箱里,不讓人知道。

這篇講王遠和麻姑故事的,在《神仙傳》里是個異數(shù),其怪異玄奇,即便與唐代的諸多名作相比也不遜色,"滄海桑田"的典故,一直到現(xiàn)在,也還為人所熟知。

葛洪雖然在《抱樸子》的序里宣揚"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蓽有藻棁之樂",但其實他的內心深處不見得就真的對榮華富貴完全無動于衷,否則也不會在《神仙傳》里對王遠的車仗飲食如此津津樂道了,只不過在人間是連保命都難,遑論富貴了,所以只能無奈地把對這一切的期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仙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