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魔鬼的杰作(1)

上帝的指紋 作者:(英)葛瑞姆·漢卡克


 

古老的薩克塞華曼城堡坐落在庫斯科城北郊。那天下午我們到城堡時天色已經(jīng)很晚了。厚厚的鉛灰色的云層布滿了天空,陰冷的寒風抽打著高原的凍土。我在階梯上攀爬,穿過一道道為巨人建造的高聳的大門,沿著一排排曲折的高墻走進城堡。

我伸長脖子,仰望頭頂上那塊碩大的花崗石。此刻我正從它下面走過。它12英尺高,7英尺寬,重量肯定在100噸以上。它絕不是天然生成,而是經(jīng)過人工加工的石料。它的棱角切割得如交響樂般和諧流暢,猶如信手捏來(像揉搓一堆蠟或者灰泥)。它就那么豎在那里,上下左右都是鬼斧神工造就的多邊形巨石,重疊、銜接得天衣無縫,安穩(wěn)如山。

這些精心加工的、令人瞠目結舌的石塊中,有一塊高達28英尺,它的重量約為361噸(18),大致相當于500輛家用轎車??粗@巨石砌成的墻壁,我心里不由涌出一連串疑問,渴求有人為我解答。

印加人,或者他們的前人,是怎么完成如此規(guī)模龐大的石頭工程的?他們怎么將這些巨大的石塊切割、加工成如此準確的形狀的?他們是怎樣將這些石塊從幾十英里外的采石場搬運過來的?他們用什么方法把這些大塊石頭那么輕而易舉地挪來挪去、升高放下,堆砌成墻的?要知道,在人們眼里,那時候他們連車輛還沒有發(fā)明,更別說擁有能夠舉起形狀不規(guī)則、重達數(shù)百噸的石塊,并將它們排列成迷宮一樣的三維空間圖案的機械了。

我知道,早期殖民地的史學家也曾被他們親眼所見的奇跡弄得目瞪口呆。例如,備受敬重的西班牙史學家維加16世紀來到這里,談及薩克塞華曼城堡時,他滿懷敬畏地說:

一個人如果沒有親眼看到這座城堡是很難想像它的大小的。而親眼看過、認真驗證過后,它顯得那么的非同凡響,似乎有股魔力在操縱著它的建造。你會覺得它肯定是魔鬼的杰作而不可能出自人類之手。那些石頭如此之大,數(shù)量如此之多,你會感到困惑:當初印第安人是怎么采集、怎么搬運、怎么開鑿這些石頭,并把它們?nèi)绱司_地一塊摞一塊地堆砌成墻的?他們沒有可以開鑿、切割、拋光巖石的鋼制或鐵制的工具。他們沒有能夠搬運石塊的牛和車輛。實際上,當時全世界都找不到能搬運這些石塊的牛和車輛,因為它們實在太大,運輸?shù)牡缆芬蔡閸缌恕?9)

維加也提到一些別的令人感興趣的事情。他的《印加皇朝述評》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古時曾有一個印加國王企圖效法先人修建薩克塞華曼堡的豐功偉績,其中有一項就是從幾英里外搬來一塊大圓石,為城堡增光添彩:“兩萬多印第安人拖著這塊巨大的圓石,穿山越嶺,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爬……途中,這塊巨石突然失控墜落懸崖,壓死三千多人。”在我查閱的所有史籍中,這是唯一講到印加人確實曾經(jīng)修建——或者說試圖修建——薩克塞華曼城堡式的巨石建筑的一本書。這段記載表明,他們并不具有相關的技術,以致釀成這場慘劇。

當然,這件事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但是維加的故事卻加深了我對聳立在頭上的這座偉大的城堡的疑惑。看著眼前的巨石,我感到,它或許真的是印加時代之前的某個更古老、卻擁有更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民族修建起來的。

它又一次提醒了我,考古學家鑒定這種不含有機質(zhì)的道路、石墻之類的工程建筑的確切年代是多么困難的事情。對付這些東西,放射性碳鑒定法行不通,熱發(fā)光鑒定法也不起作用。新鑒定法,如測定巖石裸露時間的氯-36法雖然正在發(fā)展中,但離實際應用還很遙遠。因此,在鑒定技術取得突破之前,所謂“專家”對印加文化的觀點仍主要是猜測的結果,主觀推測而已。由于誰都知道是印加人在使用薩克塞華曼城堡,人們認為是他們建造的就不難理解了。但是,使用和建造這兩件事是沒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的。說不定,印加人發(fā)現(xiàn)有這么現(xiàn)成的房子空著,就直接搬進去住下了。

果真如此的話,當初興建這座城堡的人到底是誰?

“發(fā)光的人”,“忠誠的戰(zhàn)士”,根據(jù)古老的神話說,是維拉科查人,長胡須的、白皮膚的異鄉(xiāng)人。

旅途中我一直在查閱16、17世紀西班牙冒險家和人種學家的著作。他們對遠古的、與世隔絕的秘魯印第安人的傳說有翔實的記載。最引人注意的是,這些傳說一再強調(diào),維拉科查的到來與一場淹沒了整個世界、消滅了大部分人類的可怕的大洪水有關。

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

清晨6點,小火車驟然一抖,慢吞吞地爬上庫斯科河谷陡峭的山坡。窄軌鐵路在山里如一連串字母“Z”似的彎來彎去?;疖嚒班亦亦赅辍钡卦诘谝粋€“Z”下面那“一橫”上跑了一段,然后沿著中間那條“斜線”倒行上山,轉換軌道,再沿著上面那“一橫”跑一段。如此這般,周而復始,開開停停無數(shù)次后,終于爬上了兀立于那座古城之上的山巔。此時城里的印加古墻、殖民地式的豪華宅邸、狹窄的街道、蹲伏在維拉科查神殿廢墟上的圣多明哥大教堂等等,全都如夢似幻,幽然浮現(xiàn)在灰蒙蒙的晨曦里。街燈依然閃爍,勾勒出一道道光影,地面上晨霧飄渺,炊煙從無數(shù)小屋瓦頂上的煙囪中裊裊升起,美得就像童話世界。

火車終于不再留戀庫斯科城,轉頭直奔西北方,開往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馬丘比丘——大約130英里以外、行車約三小時的一座消失的印加古城。我本想看看書,但是搖搖晃晃的車廂還是將我送入了夢鄉(xiāng)。五十分鐘后我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窗外風景如畫:寬闊綿長的山谷間,一條小溪蜿蜒流過,兩邊碧綠的青草地上,正在溶化的晨霜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稍遠處,一叢叢灌木點綴著一片廣闊的田野,幾頭黑白相間的奶牛正低頭吃草。附近稀稀落落地散布著幾間房舍,屋外站著矮小黝黑的克丘亞人。他們身穿毛氈大衣,披著長圍巾,頭戴五顏六色的呢絨帽。村后是樅樹和模樣奇特的尤加利樹掩映下的山坡。山坡漸升漸高,兩座莽莽蒼蒼的大山在天際畫出清晰的輪廓,山口之間可見遠方的層巒疊嶂。極目之處,白雪皚皚的山峰直插蒼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