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一個人可以說兩種話,一種是“官話”(不直接的,正式的);另一種是“非正式”的語言。后者通常是在家中、朋友中間或是一個他們感到安全和可信的環(huán)境下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通常能夠放下戒備而坦率地交談。然而,當遇到一個非常正式的場合時,第一種正式語言就派上用場了。當被問及他們的個人見解或反饋時,他們會盡量少說,或是含蓄地表達。如果他們不是在場資格最老、職位最高的人,那么這種情況更甚。如果需要發(fā)表演講,他們常常會講一些空話和套話--比如輕描淡寫地談談天氣,聊聊無關大局的話題,甚至是說假話。
舉例來說,中國人在開會的時候多會講官話。他們會談論談論天氣,評價中國經(jīng)濟的增長或是介紹公司的成長,可他們談話的真正內(nèi)涵卻可能是毫不相關的主題。只有他們感覺和你在一起能夠像朋友一樣舒服地相處,他們才會轉(zhuǎn)換成一種“非正式”的語言,來表露他們更真實的意圖。
由此看來,在生意場上和中國人打交道,特別是剛開始和他們接觸的時候,要謹記他們是不會直截了當?shù)厍腥胝}的。他們會更傾向于先談論一些“正經(jīng)”的東西,就算提及某些敏感的關鍵話題也可能只是為了探探你是怎么想的。有些中國人甚至可以把這種技能升華成一種藝術(shù)--像打太極一樣繞來繞去。
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一些比較成功的國有企業(yè)的領導都掌握了一種更為直接的溝通方式。他們會在例行的握手拍照結(jié)束后馬上詢問:“我們能為你做些什么?”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或是你們會談的目的,他們通常會回答得比較明確直白,盡管他們還是會用一些委婉的措辭來留下一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