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財務智慧:匯通天下

話說晉商 作者:張正明


首開中國票號業(yè)先河,成為中國銀行業(yè)鼻祖的是享譽世界的平遙日升昌。提起日升昌,人們總是以“匯通天下”來形容它。相傳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

話說日升昌票號自雷履泰創(chuàng)立以來,經(jīng)營紅火,買賣越做越大,分號迅速擴張,遍布全國20余個重要商埠和重鎮(zhèn)碼頭。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南京條約》,割地賠款求和,不得不發(fā)文行省加派賠款銀兩。當時日升昌票號總經(jīng)理雷履泰看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當機立斷,命令川、陜、豫、鄂、湘等內(nèi)陸行省分號伙友盡快了解所在地匯解賠款銀兩的時間、金額、匯往口岸等情況,并要求及早與承辦藩府取得聯(lián)系,主動攬做這筆大買賣。不想這件事驚動了道光皇帝。一日道光皇帝上朝了解各省匯解銀兩情況,得知一個叫日升昌的山西票號竟使一紙匯票變成了白花花的銀子。經(jīng)大臣解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夸道:“好一個日升昌,竟能匯通天下”。消息很快傳到京都日升昌分號。從此日升昌北京分號寫為“京都日升昌匯通天下”,名聲大震。全國各地的殷實商號和地方官吏更加信賴日升昌,遂常把大宗匯兌業(yè)務交給日升昌票號辦理。到日升昌票號步入鼎盛階段,設立的分號增加到35個,同時與外國來華設立的銀行,如英國匯豐、麥加利,美國花旗,俄國道勝,德國德華,日本正金等銀行也經(jīng)常發(fā)生業(yè)務往來,日升昌票號匯通天下也真正名副其實了。

票號的出現(xiàn),使中國金融業(yè)在存、放款的基礎(chǔ)上,又具備了匯兌的功能,這就使近代銀行業(yè)務在中國金融機構(gòu)內(nèi)全部具備,從而使票號擁有了更為濃郁的近代銀行色彩。

山西票號通過經(jīng)營匯兌和存放款業(yè)務,它的獲利能力是非常驚人的,令其他各種商業(yè)經(jīng)營活動自嘆不如。作為山西票號“天字第一號”的日升昌,資本為36萬兩,分成30股,每股1.2萬兩,達蒲李家在光緒年間已擁有全部股份,而當時日升昌最多的一次分紅每股為1.2萬兩。這就是說,僅此一次,李家就可將其投入的全部資本收回。而在生意興旺的光緒年間,日升昌曾結(jié)賬分紅七八次之多,每次李家都有30萬兩上下的白銀進賬,六七十年間就獲得200萬兩以上白銀,獲利之豐可想而知。

“蔚字五聯(lián)號”的蔚豐厚票號,創(chuàng)辦之初,每年獲利除了開支之外,只余三五千兩。而到了光緒年間,利潤劇增近百倍,每年達20萬兩白銀。四年一個賬期,每賬每股可分紅利一萬兩左右,財東侯氏一次即可獲得20多萬兩。其他如蔚泰厚、天成亨等票號也不示弱,每賬分紅每股少者七八千兩,多者一萬多兩。因此每次賬期結(jié)算分紅,每個字號都能給財東介休侯家送去幾十萬兩白銀,用四匹高頭大馬拉車送往北賈村侯府。一個賬期“蔚字五聯(lián)號”拉到侯府的白銀不下120萬兩,“蔚字五聯(lián)號”都是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創(chuàng)辦,到20世紀一二十年代才歇業(yè),侯家從五家票號獲得的總收入大約在1000萬兩白銀以上,這還不包括從利潤中轉(zhuǎn)入資本公積金的“厚成”那一部分。喬“在中堂”商業(yè)金融集團麾下的大德通票號在票商精英、總經(jīng)理高鈺的出色經(jīng)營下,成為票號發(fā)展后期業(yè)績最為突出的一家票號。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結(jié)賬分紅時,每股分紅高達1.7萬兩,比每股資本還高出一半,喬“在中堂”光這一次就分得40多萬兩白銀。

匯費是票號的主要收入,指替人匯兌銀兩所得的費用,票號把匯費稱作匯水。匯費的收取并無固定標準,而是由主客根據(jù)“各地銀色之高低,路途之遠近,銀根之松緊,匯兌之逆順(指順匯,逆匯),數(shù)目之大小”而商定。另一方面,還要看顧客與票號的關(guān)系如何。普通時候,在交通便利的通都大邑,每千兩僅需二三兩的匯水,若是交通不便的地方,每千兩的匯水達二三十兩,時或高至七八十兩。新疆每千兩匯水多至百兩。三幫(指平遙、祁縣、太谷)之中,平幫的匯水,往往比祁太兩幫略低。如蔚長厚票號在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五月給福建匯兌海軍費用到京,每百兩得匯水5兩3錢銀。同年,蔚豐厚票號為江西省匯解京款15000兩,得匯費375兩。日升昌票號張家口分號在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往太谷匯兌,每千兩收匯水4兩;往蘇州匯兌,每千兩收匯水4兩;往河口匯兌,每千兩收匯水10兩。如果得空期長,票號則可少收匯費。

山西票號盈利如此之豐,還來自得空期收入、平色余利和存放款利息差額,除了金融行業(yè)本身獲利能力較強外,更充分利用了當時中國的具體國情與危難政局,廣開進財之路,獲得超額的金融利潤。其獲利渠道之多,恐怕連西方金融家也會妒羨不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