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梭羅花了很多時間,但臨終前仍未能完成《野果》。去世之前,他將《野果》的手稿用一張厚厚的紙包起來,仔細捆好,和其他數(shù)千頁別的手稿一起放進一個小柜子(這些都是他多年花心血精力寫就,其中就包括《野蘋果》)。在梭羅的葬禮上,他的恩師兼好友愛默生稱這本書是“未完成的任務(wù)”(broken task),并對此作了這樣高的評價:“該著作的工作量非常大,但作者早逝使其無法完成…我們的國家痛失一位了不起的兒子,損失無法估量。這一未完成的任務(wù)無人能勝任續(xù)寫工作,令人扼腕。但也唯其如此,我們更感到作者的高尚靈魂,盡管作者在世時我們已經(jīng)認識到這一點了。”
1862年五月,梭羅去世。當時這些手稿應(yīng)該是有條有理的。但78年后,也就是1940年,那些手稿被送到紐約公共圖書館后,那只柜子不見了,《野果》手稿的紙包也被打開了。原來,在被紐約公共圖書館的A.Berg專館收藏之前的78年間,《野果》連同其他的梭羅手稿已轉(zhuǎn)手多次,最早是1676年由作者妹妹索非亞轉(zhuǎn)交給梭羅生前好友Black,此人20年后(1898)又交給梭羅生前認識的一位E.Harlow.Russel,這以后就被書商收入(1904-05),又經(jīng)過兩道珍本收藏機構(gòu)(William Bixby Collection,1905-34;W.T.H.Howe Collection,1934-40),才由紐約公眾圖書館A.Berg館1940年收入;收入時在目錄上登記為“果子的筆記”(Notes of Fruits)。這一來許多頁手稿就放亂了,為日后整理造成很大困擾。不過,《野果》一書所以直到1999年才出版還有許多不得已,手稿被放亂了難以整理固然是一個很大的原因,梭羅的筆跡難辨識(是出了名的)也是一個原因,尤其在他生命最后的一些年里,他寫后都不曾好生謄抄整理,好像隨想隨寫,信手涂改,非常凌亂潦草,研究梭羅的專家學(xué)者也感到難以解讀整理。1993年由Island Press整理出版了梭羅另一部著作《種子的傳播》(The Dispersion of Seeds),事情發(fā)生轉(zhuǎn)機,使人們看到只要下功夫,梭羅晚年的手稿是可以整理的。另一方面,出版商也看到梭羅的讀者是一塊多大的市場,值得開發(fā)。更重要的是,《種子的傳播》一書還得到許多科學(xué)家、環(huán)境學(xué)家、藝術(shù)家和學(xué)者的高度評價,認為梭羅晚年作品的意義重大,而且文筆優(yōu)美。于是出版商開始考慮這本《野果》,而學(xué)者也有了信心愿意整理,就這樣在梭羅去世一百三十多年后,《野果》的手稿得以整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