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之重要,還可以從現(xiàn)代文的“習慣”中來了解。歷代注疏家多把精力花在“學”上,《論語》中論“學”確實也比較多,結果對“習”有所忽略。這里,我不妨就亞里斯多德的相關論述,講一點個人的體會。中西古典學術之間,相通之處甚多。我讀古希臘哲人的著作,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腦海里常常出現(xiàn)孔子的影子。我想孔子如果真有機會和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等賢哲聚談,肯定會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之嘆。我們如今放著種種便利,很容易接觸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如果讀《論語》時對這些視而不見,實在是辜負了“好學”的孔子。
亞里斯多德在他的兩部《倫理學》中,細致討論了美德的兩種形式:智和德。他認為,要達到這兩種美德,都非要通過學和習不可。在他看來,人的素質潛力有不同。有人是美德的材料,有人不是。但是,即使對于是美德材料的人而言,美德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就智而言,要達到任何一個領域的智,比如成為一個智者,或者雕塑家,都必須進行長期嚴格的專業(yè)學習和訓練,否則技藝無從而來。就德而言,僅僅明白是非是不夠的,道德上的完美需要通過“道德習慣”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在這種“道德習慣”中,人最終可以達到幸?;蛘叱鋵嵉纳钚螒B(tài)。這在孔子那里,就是“樂”,在亞里斯多德那里,則叫eudaimonia。這種“道德習慣”,和“學而時習之”或者曾子接下來講的“吾日三省吾身”是非常接近的。通過這種習慣發(fā)展出來的美德,使你會本能地對突然面臨的挑戰(zhàn)做出正確的反應??鬃雍髞碚f:“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在這里,他把“從心所欲而不踰矩”看成是他所達到的人生最高境界,比“知天命”還重要。這里的“從心所欲而不踰矩”很類似于亞里斯多德的eudaimonia,即一種充實幸福的生活形態(tài),是人類生活的目標。如前所述,到達“知”的境界,關鍵的一個程序是“學”,而要達到“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恐怕“習”要更重要些。這也是我為什么特別強調“習”的原因。
總之,在孔子這里,“學習”是一個高度理性化、操作化的過程,一點也不神秘??鬃又v“學”、講“習”,但很少講“悟”(比如在“吾十五而有志于學”那章,細述自己的心靈經歷,不提一個“悟”字)?!拔颉笔且环N宗教經驗,而孔子思想則有“去魔化”之傾向,躲開“怪、力、亂、神”。他即使講“思”和“省”,也是在“學”和“習”的框架中進行的。“學習”是教育加訓練,不是祈禱,不是打坐??鬃蛹捌溟T人能把“學習”作為自己的志業(yè),在那個時代有特別的意義。這一點,對照“絕圣棄智”的老子就能比較容易地了解。在老子看來,亂世的根源,苦難的種子,都是因為人變得聰明了、狡猾了,知道挖空心思占別人的便宜了。換句話說,人更“好學”了,也就學壞了。不比過去,人們只憑著本能活著,彼此無擾,和自然秩序為一體。所以,老子要回到“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自然狀態(tài)??鬃拥摹皩W而時習之”,則表述了相當積極和進取的人生。
綜上所述,此句大致可以平淡地譯為:“學習而不斷地操練,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嗎?”這里需要指出,古人有把“時”解釋為特別的時辰者。比如《說文》就說“時,四時也。”《王制》講“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备姓f“時是日中之時”者。那么,“時習之”是否是指某種定期的儀式化的學習行為呢?這雖然不可考,但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就非常有規(guī)律。儒家的修身其實非常嚴格,有著近乎儀式化的節(jié)奏。這大概也是儒家最接近宗教的地方??上В@種儀式化的修身,對現(xiàn)代的中國已經是很陌生了。
把“學”和“習”合為一體,形成習慣甚至儀式性的節(jié)奏,并自得其樂,是孔子在這里的基本教誨:懂得一件事情還不夠,還必須反復操練,必須把懂得的東西融入自己生活的韻律之中;否則就是自以為懂了,真到應用時才發(fā)現(xiàn)沒有掌握,用我們中學老師的話說,就是學到的東西“還沒有成為自己的”;或者懂了的東西和自己真實的生活不發(fā)生關系,懂了也沒有意義。這一點,從事過競技訓練的人都知道:你即使把動作要領理解得非常透徹,但不經過長時間的訓練,還是掌握不了,“懂了”的東西和你的競技生涯也就不會發(fā)生太大關系。我一位上過體?;@球專業(yè)的朋友告訴我:美國的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并不神秘;他的一位同學,已經把喬丹的上籃動作琢磨出來了。我聽后不禁失笑:琢磨出來有怎么樣?你場上用一個給我看看!琢磨出來是“學”的過程。但是,學而不習,學了也沒有用。所以,“學”雖然是達到“知”的必經程序,但也僅是程序之一,中間還要經過“習”,那就是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