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三角形
將俄狄浦斯神話與男性通常的心理發(fā)育模式聯(lián)系起來的是弗洛伊德。作為第二個問題,讓我們探討一下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和《海邊的卡夫卡》的關(guān)系。
發(fā)育初期階段的嬰兒,和母親之間處于彼此未分化狀態(tài)。只有呱呱啼哭之力,需要成人授乳、更換尿布的嬰兒在發(fā)育到一定階段之后,開始吃離乳食,脫離爬行狀態(tài)而能夠用雙腳走路。也就在這一時期,嬰兒開始接受使用語言表達意志的訓練。
尤其是在接受排便教育時,嬰兒被要求使用更加明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便意。通過使用語言,母子間未分化的狀態(tài)被切斷,母親作為他者與嬰兒相分離。對于嬰兒而言,作為曾經(jīng)是其自我存在之延伸的最親近的感受對象,母親與自己之間開始漸漸疏離。以上變化大致發(fā)生在嬰兒三四歲時。所以語言正是嬰兒的象征性父式存在。
以語言為核心建構(gòu)起的社會性規(guī)則,起到禁止母親與男孩之間近親相奸式的未分化關(guān)系持續(xù)下去、拉開母親與男孩之間距離的作用。這種社會性規(guī)則成為象征性的父式存在,這正是語言的世界。被這種父式存在所壓抑的欲望將聚集在“無意識”領(lǐng)域,并從受到語言限制的“意識”中釋放出來,通過“夢”反映到“潛意識”中。這種“意識”、“潛意識”、“無意識”的三重構(gòu)造,是初期弗洛伊德理論的大致框架。在成長過程中,男孩慢慢感覺到母親最愛的對象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父親。在這一階段,男孩開始意識到需要和另一個男人即自己的父親展開對同一個女人即自己母親的爭奪。
然而,同樣作為男性,與自己的父親相比,顯然男孩所有方面的能力都處于劣勢。所以男孩以自己的父親為模仿對象,試圖提高自己作為男性的多方面能力以便與父親相抗衡。這樣就形成了圍繞著一個女性,即男孩母親所展開的子與父相爭的三角關(guān)系。
男孩在體力方面開始具有與父親相對抗的能力,是在迎來青春期之前的十五歲前后,這恰好與卡夫卡少年決意在十五歲生日離家出走的情節(jié)設(shè)定相符。這一階段的男孩會產(chǎn)生將父親抹殺掉的愿望,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
然而,殺害父親的行為是不被社會所允許的,所以男孩在與父親展開種種精神糾葛的同時,隨著接觸和了解到父親以外的更多的成年男性,而漸漸將此前成為自己唯一模仿對象的父親形象相對化。當他認識到自己的父親作為男性,并非是一個決定性存在時,由于和父親相愛而成為男孩嫉妒和欲望對象的母親,也漸漸被相對化。
當母親成為一個相對性的存在,男孩能夠從母親之外的女性中選擇愛戀對象時,男孩便跨出了走向成人的重要一步。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青年期與異性之間的戀愛體驗,被視為男孩成長為成熟男性的重要的通過儀式(initiation)。如果不能順利跨出這一步,男孩便無法從強烈的戀母情結(jié)中擺脫出來。
弗洛伊德認為,在心理疾病的治療中,可以運用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心理模式,通過“夢”的分析,對精神創(chuàng)傷形成的時期和過程進行闡釋。俄狄浦斯式的父、母、子的三角關(guān)系中,其象征性展示出的男孩成長過程中的欲望構(gòu)造,可以在諸多神話和傳說中得到印證。同時,在弗洛伊德的學說廣為流傳之后的20世紀現(xiàn)代小說中,男性主人公的成長過程也同樣體現(xiàn)了這種欲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