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借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難的是不尋找借口,直接面對自己的心靈。伊茨查克正是通過這件事,感受到了這個人的靈性,對他產(chǎn)生了兄弟般的情誼?后來,這個人成為了一名杰出的心靈導師。那么,靈性的這種感受是如何獲得的呢?
在靈性的感受中,有三個關(guān)鍵的因素:所見、所感和所選。靈性的感受來自健全的心智,是所見、所感和所選三者的結(jié)合。感受高于感知,因為它還涉及到了解;感受不局限于所見,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感受不局限于知道,還需要實踐;感受不局限于觀察生活,而是要去生活;感受不僅要思考愛,更要去體驗愛;感受不僅要思考痛苦,更要去經(jīng)歷痛苦。一句話,不完美不是思考出來的,而是感受出來的。
在靈性感受的三要素中,“所見”有著不爭的地位。?家注意,靈性的所見不是用肉眼去看,而是用內(nèi)心的視角去感受整個世界。禪宗用了一個非常準確的詞:內(nèi)觀。然而,很多人往往把內(nèi)心的視角和想象混為一談,其實,這二者之間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心理學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每個人看見的都是他希望看見的?!彼?,我們的肉眼看見的并不是真實的東西。一個人穿了一件紅色的衣服,上街之后,她就會發(fā)現(xiàn)街上穿紅衣服的人很多;如果第二天,她又換了一件黑色的衣服,那么,她就會發(fā)現(xiàn)穿黑衣服的人很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因就在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情結(jié):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以自我?中心,人穿上了紅衣服,他就會更多地關(guān)注紅衣服,于是,他就會發(fā)現(xiàn)穿紅衣服的人很多。其實,穿紅衣服的人不會因為你穿而增多,也不會因為你不穿而減少,我們之所以會得出多的結(jié)論,全是因為自己的內(nèi)心。這種情況比比皆是,買了股票的人,看見的全是股票要漲的好消息,賣了股票的人,看見的全是股票要跌的壞消息。好消息和壞消息都明擺在那里,為什么人們卻看到了不同的東西呢?因為人總是根據(jù)自己的希望去選擇看什么,不看什么。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不僅僅是個經(jīng)濟學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更是一個靈性覺醒的問題。因此,要想看見真實?東西,我們就要從內(nèi)心入手。一個人想得太多反而會看不見。相反,如果我們心中沒有希望和想法,就能看見事物的真相。中國的神會禪師說:
“見無物,乃真見、常見。”
內(nèi)心清凈,沒有雜念,我們才能看見真實的世界,但很多人都是從內(nèi)心的欲望、憤怒和恐懼出發(fā),去看待周圍的一切。人的內(nèi)心就像一面鏡子,欲望、憤怒和恐懼就像是鏡子上面的污垢,如果人的內(nèi)心有了這些污垢,那么,他看見的事物就會是扭曲的、不真實的。所以,當我們對別人生氣的時候,要看看自己內(nèi)心的憤怒;當我們勝利的時候,要看看自己內(nèi)心的驕傲;當我們抱怨的時候,?看看自己內(nèi)心的焦慮。因為感受隨我心生。
人之所以會出問題,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有了錯誤的想法,而是因為他們選擇了錯誤的角度。從驕傲的角度,我們看見的一切都很渺??;從悲觀的角度,我們看見的是滿目憂傷。這些錯誤的角度讓我們鉆進了牛角尖,看到的都是一些子虛烏有的事物,背離了真實的生活。
錯誤的角度導致虛假的幻象;虛假的幻象導致心智的迷惑;心智的迷惑最終導致心靈被分割,使我們一步步滑向自我毀滅的深淵。
那么,人看待事物容易出現(xiàn)哪些錯誤的角度呢?一位埃及智者泊恩太格司為我們概述了八種:焦慮生病?沉迷感官、幻想未來、深陷過去、拒絕原諒、生活無趣、自以為是、自我膨脹。這八種錯誤的角度讓我們對不切實際的東西產(chǎn)生了幻想和執(zhí)迷,有了這種幻想和執(zhí)迷,我們就無法看到生命的本質(zhì),就會不斷去處理那些不是問題的問題。在不是問題的問題上忙碌,人的自我價值感就會變得低落,就會不斷用物質(zhì)來填補自己的空虛,這就是人對一些東西“上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