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嫉妒與羨慕:滋養(yǎng)心靈的毒藥(1)

少有人走的路3 作者:(美)托馬斯·摩爾


關懷心靈并不意味著修正、改變、調整和優(yōu)化,但我們仍然需要處理一些煩人的感覺,比如嫉妒和羨慕。這兩種感覺都會腐蝕心靈,所以我們不能讓自己長年累月陷于其中,無法自拔。但是,除了設法根除它們,是不是還有別的辦法?有沒有答案的關鍵,在于我們對它們的態(tài)度,我們如此厭惡、如此難以接受的東西,必然具有某種潛藏的力量,并且可以轉化為積極的方面。與心靈有關的事情,最“沒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最有創(chuàng)造力。

羨慕和嫉妒都是常見的經驗。盡管它們截然不同——前者是渴望得到別人擁有的東西,后者則是擔心別人奪走我們的東西,但它們都會腐蝕心靈,讓我們變得丑陋。羨慕和嫉妒沒有任何高尚之處,奇怪的是,我們有時會對它們形成某種依賴。嫉妒心重的人,能夠在猜疑中找到樂趣;而喜歡羨慕的人,則可以在對別人東西的渴求中收獲滿足。

神話表明,羨慕和嫉妒都發(fā)源于心靈深處。即使是諸神也會嫉妒。希臘悲劇作家歐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希波呂托斯》(Hippolytus)講述了這樣的神話故事:年輕的希波呂托斯全心信奉貞潔的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Artemis),對生活中的性與愛不屑一顧,這讓愛神阿弗洛狄忒(Aphrodite)十分不滿。憤怒與嫉妒之下,阿弗洛狄忒讓希波呂托斯的繼母菲德拉(Phaedra)愛上了他,引發(fā)了一連串的惡性后果。最終,阿弗洛狄忒在海中造出公牛形狀的巨浪,致使馬群驚惶失措,希波呂托斯被自己的馬群踐踏而死。希波呂托斯的死有報應的成分,因為他對馬的關心(這種動物反映了他神經質的精力),遠遠超過了對人的愛心,尤其是女人。

在《希波呂托斯》的開頭,阿弗洛狄忒就宣稱:“凡是因為驕傲與頑固,不理睬我、藐視我的人,我準要給他降下麻煩?!痹谶@部公元前5世紀的作品里,我們找到了類似弗洛伊德的觀點:對性的壓抑完全是自討苦吃。阿弗洛狄忒親口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故意對性不理不睬,我們的心靈就會深受其擾。但即便是阿耳忒彌斯也不能免于嫉妒,她揚言:“我會選她(阿弗洛狄忒)最喜歡的一個男人,一箭把他射死?!?/p>

《希波呂托斯》呈現了嫉妒的標準模式——三角關系,三個角分別是兩位女神和一個凡人男子。它暗示著,盡管嫉妒感通常聚焦于日常生活,但其中也蘊涵著深遠的神話含義。我們總以為嫉妒是一種可以用理智和意志控制的情緒,于是努力去控制它,但卻罕有成效。心靈是一個競技場,其中進行的種種搏斗,遠遠超出了理性可以控制的范圍。嫉妒之所以令人無法抗拒,是因為它并不僅僅是一種表象,它的出現標志著心靈深處的斗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