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yè)后他被武大破格挽留任教于母校,并在一年之內(nèi)便榮任武大中文系副主任,這充分說明了他在學術(shù)研究上的能力。后來到了廈門大學之后,他的課更成了學生們追捧的對象——據(jù)廈門大學副書記講,他主講藝術(shù)學,而“要把這樣比較抽象的理論課講得成功也不容易,但很多學生講起他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老師,都會提到易中天”。這充分說明了他在講課上的天賦。
然而這都沒有讓他從此在職業(yè)生涯上一帆風順。在武大的10年他一直只是講師,臨走前才被評為副教授,科研經(jīng)費的申請也困難重重;而這一點在來到廈門大學后也沒有特別的改觀。這促使他開始尋求“生產(chǎn)自救”,靠書來換錢換經(jīng)費。自此,易中天在學術(shù)上的別樣風騷開始在媒體上嶄露頭角。
何東:你以前在大學給學生講課的時候,會不會一旦進入了角色就肢體語言很多?
易中天:那個時候沒有錄像,不知道,估計也會吧。因為我的表述方式?jīng)]有什么變化,從來就這么說話的。要說在電視上跟在大學上課比,那只有一個區(qū)別,就是結(jié)構(gòu)不一樣。在學校上課的時候,聽眾的水平基本整齊,目的非常明確,那我這一課要傳授什么、他要得到什么、將來考試要考什么,這是很清楚的。而電視上你面對的是五湖四海、三教九流,或者說五花八門、七零八落。
而且看電視和在學校里聽課,氛圍是不一樣的。在學校里有封閉的教室,老師在講臺上,學生在下面拿著筆記本,它形成這樣一個氣場。電視是什么?一架電視機擱那兒,廚房里做著飯,不做飯的歪在沙發(fā)上,手里拿個遙控[器],你跟他講考試的內(nèi)容,對不起,跳臺。所以電視需要你一上來就把人抓住,你得有一只無形的手把他摁在沙發(fā)上,把他的脖子拉起來,把他的眼睛(注意力)拉過來。所以做電視談話節(jié)目,會談話的嘉賓先做結(jié)論,不會談話的先說原因。因為電視節(jié)目有時間限制,你不可能滔滔不絕地從“前三皇后五帝”說起,那觀眾就走了。你得把你最要害的那句話,先“啪”地拋出去,然后再說原因,人家才聽。所以結(jié)構(gòu)是不一樣的。
但是一般做學問的人喜歡從“前三皇后五帝”說起。曾經(jīng)有一次教育部研究生司給一個學校派一個任務(wù),說讓告訴一下日本的學位制度,以供借鑒。結(jié)果三個月沒消息,打電話過去問準備得怎么樣,對方說快了快了,說到明治維新了。我的媽呀!人家要的就是他這個學位制度和我們的有什么區(qū)別,你1、2、3、4、5說出來就完了嘛,何必從頭說起。這個是不太一樣。
何東:是不是電視類的講課要比學校難得多?
易中天:難得多。首先一條:他憑什么聽你的?這對他不是義務(wù),也沒有任務(wù),他只有兩個字“興趣”。你得讓他感興趣,再好的東西他不感興趣也白好。古人早就教導(dǎo)我們“言之無文,行之不遠”,就是為什么要講究說話的方式。我們現(xiàn)在看先秦諸子,一個個的會說話,他們在有自己的思想、主張之外,是最講究說話方式的,包括當中最不會說話的韓非子。韓非子因為口吃,不會說,但他會寫,他寫的東西都是很吸引人的。
“桃園三結(jié)義”不宜提倡,反對拍《三國演義》
易中天品“三國”,品得大紅大紫,品得天翻地覆,不但收視率急速攀升,而且書籍銷售異?;鸨?,更引發(fā)了無數(shù)人參與論戰(zhàn),一時間里,叫好聲、怒罵聲、討論聲聲聲不絕,電視上、紙媒上、網(wǎng)絡(luò)上樣樣熱鬧。易中天仿佛在突然之間給中國人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三國”世界。
但他從不認為自己講的就是真理。他說自己講“三國”,“一點都不權(quán)威,僅供參考而已”,畢竟他并非專門研究這一段歷史的專家。對于自己的身份他看得很清,從不會為了自己的走紅和身價倍增而迷惑,或以為自己從此能冠上“權(quán)威”或“大師”之名——他從不這樣以為,只說自己是“適合上電視的學者”,來講述自己的“一家之言”——僅此而已?!拔乙灿X得我沒什么了不起的?!?/p>
對于受到觀眾的追捧,他自我總結(jié)是因為自己的講述能夠體現(xiàn)人性,“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不管什么東西,最后一定落實到人性上來。曹操是被人妖魔化的,我要把他還原成正常的人;諸葛亮是被神圣化的,我也要把他還原成正常人”。這種觀點也許并不新鮮,只是這一次終于搭上了大眾化的文化浪潮,在“學術(shù)”的外圍掀起了驚天巨浪。這既是易中天之幸,也是時代和文化之幸。
何東:據(jù)說電視劇《三國》,原定是陳家林導(dǎo)演,然后他說易中天的《三國》講得太深入人心了,算了,不來拍了。他的理由是,不按你的拍,老百姓肯定不干;按你的拍,因為電視講課和拍電視劇的手法不一樣,按這個他沒法拍。你覺得他這個講法,有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