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紳士的運動(3)

紳士生活 作者:(英)愛德華·伯曼


板球

更神秘、更有英國味的板球運動,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紳士運動,盡管在英國及其先前的殖民地(比如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之外的地方,一直沒能普及。早在18世紀,板球就已經(jīng)成為一種流行的運動,無論是鄉(xiāng)野賤民還是王公貴族,都樂此不疲。18世紀60年代,就像是拉戈比公立學校確定了橄欖球規(guī)則一樣,位于漢普郡漢布列頓的一家板球俱樂部將板球的規(guī)則確定了下來。此后不久,伊頓公學、哈羅公學、溫徹斯特公學等大型公立學校的男孩子們開始打板球,板球也就和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運動項目一樣,開始成為他們最感興趣的團體運動項目之一。因此,在那個年代,板球在富裕家庭的孩子當中已經(jīng)相當普及。從1806年到1863年,他們每年都要在倫敦的勛爵板球場舉行所謂的“紳士隊與運動員隊”年度比賽。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一些公立學校的業(yè)余“紳士隊”,同被稱為“運動員隊”的半職業(yè)橄欖球隊進行比賽,這也成為當時社交界中的一項重要賽事。

高爾夫

橄欖球和板球在中國新富階層中不曾風行,而打高爾夫的人群和高爾夫球場過去的幾年里卻在中國顯著的增長。雖然高爾夫運動已經(jīng)存在了好幾百年,現(xiàn)代高爾夫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卻差不多是與橄欖球、板球在同一個時期正式確立起來的。1860年,第一屆高爾夫公開賽在蘇格蘭的圣安德魯斯球場舉行。圣安德魯斯高爾夫球場是人們第一個特地興建的高爾夫球場,1851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像阿諾德?帕爾默那樣的偉大美國球員橫空出世之前,正式的高爾夫球比賽中,蘇格蘭和英格蘭選手幾乎是獨霸天下。

從本質(zhì)上來說,高爾夫是一種中產(chǎn)階層紳士的運動。2005年初,在前英國高爾夫球賽冠軍馬克斯???思{以88歲高齡逝世之際,人們回憶起很多年以前,他身著顏色鮮艷的運動服,對傳統(tǒng)的高爾夫俱樂部成員形成強烈沖擊的一幕:

他成了第一位身著顏色鮮艷(比如淡黃色、孔雀藍以及彩虹的所有顏色)的運動服,漫步球場的英國高爾夫選手。自然,這并沒有得到俱樂部會所大佬們的認可。當時,所有的職業(yè)球員都必須明白自己的社會地位。這樣,當??思{提早抵達位于三維治的球場,為1949年公開賽熱身的時候,他被禁止進入更衣室,并被告知要在工作間穿衣。紳士們就是以這種方式,將他們自己同運動員區(qū)別開來。

職業(yè)運動員應該明白,自己的社會地位大大低于俱樂部的紳士會員,即便像英國高爾夫公開賽冠軍??思{這樣優(yōu)秀的高爾夫球手,也概莫能外。

今天,伴隨著中國中上層人士的迅速增加,他們對高爾夫球運動的激情與日俱增,高爾夫球越來越成為新興中產(chǎn)階層顯示自己身份地位的一項運動?,F(xiàn)代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的推廣始于1984年,當時,由阿諾德?帕爾默設計的一個球場在中山溫泉俱樂部開放。不過這個俱樂部基本上是由香港商人投資,其目標會員也還只是當?shù)氐耐饧用?。而到今天,中國大陸已?jīng)建起了大約250個高爾夫球場,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擁有十個球場的深圳觀瀾湖高爾夫俱樂部。中國高爾夫球協(xié)會指出,目前大陸高爾夫球運動的愛好者已經(jīng)達到450多萬人。過去的幾年中,高爾夫球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重要的商務活動工具。

然而在北京,高爾夫球運動還不是一種可以常年開展的運動,因為大約20個球場每年都是到了4月底才能運營。另外高爾夫球運動似乎還不大算是精英的運動。幾年以前,打一天高爾夫球大約要花費800元人民幣;現(xiàn)在,球場為了盡快回收成本,鼓勵人們更充分地利用運動設施,打高爾夫球的價格已經(jīng)下跌到過去價格的一半。即便這樣,也還不足以使高爾夫運動能夠像在蘇格蘭那樣普及。在蘇格蘭,類似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高爾夫球場向數(shù)十萬中產(chǎn)階層家庭開放。中國最著名的觀瀾湖高爾夫球場,花費與蘇格蘭的球場價位大致相當。而且,觀瀾湖高爾夫球場還有便捷的免費班車,在香港、廣州和深圳之間接送打球的人們。

眼下,隨著中國的一些年輕運動員不斷在國際上得到認可,中國人的運動熱情也一再被鼓舞而高漲起來。隨著中國人收入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具備了置辦高爾夫運動所需要的專業(yè)裝備的支付能力。由此,可以預見的是,高爾夫運動在中國普及也指日可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