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則怎樣(6)

中國文化的命運 作者:梁漱溟


我們又知道,宗教在人類文化上見衰勢,乃由挽近人事有下列四點變動而來:一,富于理智批評的精神,于不合理性者難容認;二,科學發(fā)達,知識取玄想迷信而代之;三,人類征服自然的威力增進,意態(tài)轉強;四,生活競爭激烈,疲于對外,一切混過。然而歷史上的中國人固不具此條件。于是我們不能不問:二三千年前歷史上的中國人果何以獨異于他族而得逃于此“自然的必要” 果何所依恃而能使宗教不光顧到中國來 此詎非怪事 誰能說中國人沒有迷信,然而中國人沒有一大迷信--整個系統(tǒng)的宗教信仰。誰能說中國人沒有宗教行為;然而中國人沒有一大規(guī)模的宗教行為--國家制度團體組織的宗教活動。似此零星散見的迷信,無大活動力的宗教行為,實不足以當偌大民族統(tǒng)一文化中心之任。(亦顯然地不在此,而別有在。)以若大民族,若大地域,各方風土人情之異,語音之多隔,交通之不便所以維持樹立其文化的統(tǒng)一者,其必有為彼一民族社會所共信共喻共涵育生息之一精神中心在;唯以此中心,而后文化推廣得出,民族生命擴延得久,異族迭入而先后同化不為礙。然此中心在那樣古代社會,照例必然是一個大宗教無疑的。卻不謂二千年前中國人之所為乃竟不然--他并沒有這樣一個大宗教;詎非怪事耶 

我們?yōu)槭裁床徽f“中國沒有宗教”;而說,中國“幾乎沒有宗教” 這是幾層意思。“幾乎怎樣”,意即謂不是“干脆怎樣”。中國如我所說,原是一種暖昧不明的文化;他就沒有干脆的事。此其故,待后說明。一般人就因不明此理,總愛陷于無益的聚訟紛爭;如爭什么“中國是封建社會”,“中國不是封建社會”等類。其實從其“幾乎是”言之,則幾乎是;從其“幾乎不是”以為言,則亦不是也。彼固隱然有其積極面目在;但你若不能發(fā)見其積極面目,則未有不徘徊疑惑者?;蛑虏坏靡褟钠湄撁?消極方面)而強下斷語,如說:“只有在與‘前資本主義的’同其意義而應用時,我們可以把中國社會的構造喚作封建制度?!盓 Yarga著《中國革命的諸根本問題》一文中有此語;此語實不通。此豈非說,以其不白故謂之黑乎?照此例推之,則亦可說:“從其前于科學發(fā)達而言,則中國可以說作有宗教”;豈非笑話!是否封建,有無宗教,本不干脆;倘更有意為之曲解,則更沒辦法矣。然你能從大端上發(fā)見其積極面目,固將知其不是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